我的母亲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6-5编辑:互联网

 《我的母亲》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我的母亲》是八年级下册一单元第二课,本单元主要是叙事性作品,或追述一段难忘经历,或写伟人的一个侧面,整体而言侧重写人。本文通过回忆与母亲相处的一段经历,说明母亲对自己成长的影响,表达对母亲的怀念,敬爱之情。

设计理念:根据学生已有的理解水平,以人物题材通常的写作方式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深入理解文章的写作旨要。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大意。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感受质朴、真切的文风。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由诗歌《游子吟》导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人类歌颂的永恒主题,能够享受母爱是幸福的。母亲也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她往往影响我们的一生。今天我们跟随胡适一起走近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再次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品质。

 2. 走近作者,了解其母亲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一生获得35个博士学位。

  胡适的母亲冯顺娣,是一位典型的封建制度下的贤妻良母,16岁那年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大他28岁的胡传,婚后相夫教子,倒也享受了几年天伦之乐,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在她23岁时,便青年丧夫,不幸成为寡妇,加上家业衰落,经济困窘,亲人们相继死去,于是她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胡适身上,含辛茹苦地熬过了痛苦而漫长的23年,与1918年离开人世。胡适在中年(40)时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因怀念敬爱的母亲而写下此文。

 

二. 整体把握,感知内容:

1.检查生字词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广漠:形容地方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侮辱:使对方的人格或者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或者玩弄意味。

2.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描述母亲的词语 ,并用课文当中的一句话概括母亲形象

     慈母 严父 刚气  宽恕 

   

     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 “催”去上学; 

b 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3)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敬爱之情。 

三. 深入探究

  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标题是“我的母亲”可是文章前面三段提及母亲的词句并不多,其内容似乎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文章前面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的生活,既写了童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来环境与教育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所以为写母亲起了很好的奠基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列出文章的行文提纲

(1)介绍我的童年生活

(2)回忆我的母亲 

(3)感谢母亲,总结全文  

2. 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明确: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文绉绉的 

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

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 

喜欢看书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 

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那你的呢?让学生讲述自己童年的趣事) 

3. 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明确: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4.. 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明确: 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5. 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学生讨论,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感谢母亲。 

6.请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请说说你自己哪些方面深受父母、师长或其他事物的影响?(仿句:如果...... ,如果 ....... ,如果........ ,我都得感谢 .......  。)

四、 小结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侯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2.拓展阅读老舍《我的母亲》、毕淑敏《妈妈,我答应您》。

板书设计:

我的母亲

       胡适

 慈母  舔我的眼翳  与家人相处宽容忍让

       严父  让我每日自省  催我早上学  说错话责罚

                 刚气  不受人格上的侮辱

 教学反思 学习这篇文章首先要求学生要熟悉文章,了解文章的感情基调。其次第一课应重在把握作者写作思路以及包含的情感,学习如何利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引导学生抓关键事例,找关键词语来把握作者的写作旨要。

 

 

赵亚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