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自主探究学案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发布时间:2016-7-20编辑:互联网

阅读课文诵读指导

一、理解何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的说法,读诗文要“因声求气”:“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共鸣),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因声求气”实为求诗人之神气。“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情感内涵、气韵风格,这就是所谓的“因声求气”。只有出声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节奏,由节奏而把握到文中的情感与气韵。

   “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文学鉴赏中“神韵”一词的含义大体上包含风格、风度、品格、神采、韵味,基本上可以用风格一词来概括。

 二、中国古代诗歌的音乐美(节奏)是怎样构成的?

    1、  合乎规律的重复、停顿形成诗歌的节奏。

    诗歌按照一定的规律回环重复的时候,便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使人感到亲切、愉快。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在全诗中反复了三次,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诗歌节奏也体现在节拍的划分上,汉字以一个字为音节,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两组和形成停顿(音步)。

    四言两顿,音节是二二(《短歌行》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

    五言一般是三顿,音节是二三、二一二或二二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七言是四顿,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 “2212、223、2221”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押韵

    按照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出现同一个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这种节奏可以把涣散的声音组织成一个整体,使人读前一句时可以预想到后一句,读后一句回想起前一句。

    押韵是同一韵母的有规律的重复,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中国诗歌的押韵是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所以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花样却不多。双数句尾字必入韵,只有第一句可以灵活:五言以不入韵为常,七言以入韵为常。

    《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说:“若果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3、音调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在节奏点上的字音通常按照“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来处理。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可以创设音调的起伏、和谐。

    4、除平仄以外,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

    这些词在中国古典诗歌里运用得十分广泛。如“参差荇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用得恰当,不但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许多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李白好饮,也善饮,这有杜甫诗为证:“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且沿用至今。 他一生写下 了许多咏酒的诗篇。他的《将进酒》就是酒与愁经过心理反应后留下的结晶。 

知人论世  资料链接

1、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将进酒》(其中“将”读qiāng,阴平,意思为请),原是汉乐府短铙歌的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走入文本   咬文嚼字

1、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欲饮琵琶马上催。   

(4)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

(5)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

(6)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7)                 ?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2、识记字音。(给加线的字注音)

将进酒  (      )  烹羊宰牛且为乐(     )岑夫子  (      )

钟鼓馔玉 (     )  斗酒十千恣欢谑(     ) 呼儿将出换美酒(     

合作探究  分析文本

 1)一二两句传达出诗人一种怎样的情感?为什么全诗要从奔涌不息的黄河写起?

   (用一去不返的流水来悲叹人生短暂、易逝。确定的是全诗的感情基调(悲慨不平)李白“赐金放还”八年之后,余愤未消。

开篇两句气势恢宏,境界阔大,流露出一种极有气势的感伤。意象是奔涌壮阔的黄河,画面恢宏;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青丝变白发放入朝暮之间,极言人生的短暂;运用排比的句式,气势铺排而下。)

2、   怎样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为什么“必”和“还”两字要重读?

   (李白虽有不平之气,但并不消沉,仍有施展抱负的愿望。他不是醉生梦死之人,而是自信旷达之人。)

   3、怎样理解“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一句?为什么要“长醉不用醒”?

    (对于压制自己的权贵,李白是极其蔑视的,但又深感无力改变现实,只能采用消极买醉的方式反抗。)

    4、结合诗境说说“古来圣贤皆寂寞”中“圣贤”指谁?他们为什么会寂寞?诗人引用曹植的典故用意何在?

   (应指所有远大抱负而无处施展的贤士,李白以曹植自比,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满腔郁愤。诗人不仅悲叹韶光飞逝,也慨叹贤者寂寞,以“万古愁”深化自己怀才不遇的愁情))

 5、整理全诗的抒情脉络:悲--乐--愤慨--狂放--愁

 6、学生活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根据赏析文章为《将进酒》设计朗诵方案。

     进行恰当的艺术处理,包括声调的把握,是欢快还是沉重,严肃还是诙谐。还有节奏的安排,如停顿的长短,重音的设置,声音的疾徐、轻重、高低、乃至轻声、儿化音、感叹词的处理等。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对某些诗句加以重复,或加必要的衬字等。还应设计一些表情、动作与手势等,以加强朗诵效果。

    基本要求:

     A确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B找出韵脚。 C画出诗句节奏。重点语句让学生标出平仄。

     D标出轻读、重读的词语;标出语势的缓急强弱。并标注出这些轻重缓急强弱的语句中包含的情感色彩。

    教参“作品诵读要求”:《将进酒》“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体会诗人借着酒兴,淋漓尽致抒发出来的不平之气”“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

    示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开篇两组排比长句,要读得有气势;“天”字要重读,给人一种破空而来的感受。“悲”、“暮”字要重读,读出一种沉重感。)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三句七言诗句在诵读时要和缓一些,“须、莫、必、还、且”等表示意愿的词语要重读,语调逐步提升直至“会须一饮三百杯”要放声诵读,情绪高涨。)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这四个短句的诵读要急促,节奏渐快,仿佛诗人在频频劝酒。“请君为我倾耳听”一句声音要放低语调要轻快)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三句七言诗句要读出一种激愤之情,语调要高亢。“但愿、皆、惟有、恣”等字要重读。)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语速要由缓而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三句要快读,最后一句语速要缓慢一些,“同销”二字要重读,“万古愁”三字声音要缓慢延长。)

7、艺术手法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请各举一例予以解说。

巩固提升  达标训练

课堂检测练习: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C.天生我材/ 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D.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积极思想感情。

3、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鹅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

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

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抓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

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锌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蒋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