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开明中学 王修忠(223300)
《七颗钻石》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选入苏教版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故事的内容并不复杂。
故事写的是在一个干旱之年,一个女孩拿着水罐去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她的孝心感动了上帝,得到了救命的水,后来她和母亲并没有享用这水,而是把水让给了路人,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帝,救了所有的人。水罐中也跳出了七颗钻石,升入天空,形成了大熊星座。
对于这则童话,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把它当成是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认为本文只是表现了爱心的力量巨大,甚至连教参上也把这定位为教学重点,我认为,作者的本意并不在此,它不仅告诉孩子们要有爱心,更告诉了他们要有怎样的爱心,下面是我上课时的一段实录,从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中,学生学会了怎样去爱。
师: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之后,觉得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师:对!那么文中有哪些地方具体体现出小姑娘的爱心呢?请大家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
生1: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对母亲有爱心。
生2:小姑娘让小狗喝水,对小狗也有爱心。
生3:小姑娘还将水让给素不相识的过路人,对他们也有爱心。
师: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可以看出小姑娘是个很有爱心的人,她爱母亲、爱小狗、爱路人。在这几方面中你最看重哪一点呢?
生1:我最看重她对小狗的爱心,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小姑娘竟然把水给狗喝,说明了它的善良。
师:好像有道理。你们同意他们的意见吗?如果是你,你会不会把水给这条小狗喝?
生2:我才不会呢!我会踢上一脚,把它赶得远远的。
师:为什么?
生2:书上不是说吗,正是这条狗把小姑娘绊倒了,要不是水罐的神奇,水就全洒掉了。
师:你们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生1:不同意,小狗不是故意的。再说姑姑娘也有责任。
生2:我认为,我们人类不能只爱同类,要爱世上的万物,要有博爱之心。小姑娘这样做正是说明她有博爱之心。所以水罐才会由木头的变成了银的。
师:说得好!杜杨同学不仅有自己的认识,而且还很善于联系。下面还有没有别的意见?
生3:我也最欣赏小姑娘对小狗的爱,小姑娘并没有对犯有过失的小狗进行惩罚,而是给它水喝,更能说明小姑娘的心胸是宽广的,这是一种博爱。
师:看来同学们对课文的认识是越来越深刻了。下面我想请最欣赏其它方面的同学再来说说。
生1:我最看重小姑娘对过路人的爱,因为这说明小姑娘有一颗爱别人的心。
师:对!这就是仁爱之心,像对待自己一样去对待别人确实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看小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把水让给路人的,或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生2:我看出来了,这是母亲留给她的救命之水,同时又是在她很想喝的情况下让给了路人,这是一种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师:给点水不算什么,但要看什么时候。还有哪些同学最看重对母亲的爱的。
师:怎么没有?请你们谈谈看法。
生1:我并不是不看重这一点,而是不最看重这一点。因为我觉得爱自己的亲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什么好说的。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看来文中所有的这种爱还是有层次的,是不同境界的爱。作者既倡导大家要有对父母的敬爱之心,又要大家有能以德报怨的博爱之心,还要有舍己救人的仁爱之心啊!正是因为文中爱的境界不同,所以才感动了上帝,水罐才会变银变金变钻石……
从上面师生共同的探究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正目的,也不难发现作者不仅仅在倡导孩子们要有爱心,更是在教会他们怎样去爱。那种爱自己亲人的人伦之爱,说实在的更是出于一种天性,一种本能。记得一位名人说过:爱自己的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的事情,说的可能也就是这个意思。有点文学史知识的人也会知道“托尔斯泰主义”这个说法,他倡导人类要去爱自己的敌人,文中爱小狗的事情正是表达了这层意思。当然他还要大家要有一种仁爱之心,要爱所有的人,由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泛爱主义者。另外,作者在文末让跳出的七颗钻石变成北斗七星,意图也很明显,那是他在启示人们爱的方向,要大家怎样走出一条正确的爱之路。
作者邮箱: wxzh@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