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后语文课堂上的硬伤(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7-11-13编辑:互联网

环翠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赵丽君

    这几年,在春节晚会上不大读一封封包含情意的海外来信,记不清是哪一年一个报人诉诸春节晚会的弊端,其中就列举了这条并称之为“硬伤”。所谓硬伤者,我以为就是受外力作用后不易改变的伤痛。由于被伤害者是在无法预料、无法左右、无法躲藏的情况下,因此可以说是强硬的伤害。也可以是这种理解,本来是一条精美的珠链,也不知是串织者粗心,还是故意所为,隔几处便有一个格格不入的块垒,也像似一段原本煞费苦心地乐章,展示给人看的时候,隔几节就有几个不和谐的音符。那个报人说得对,这不是吊胃口,而是倒胃口。看看近来新课改风行之下的中学语文课堂,这种现象不能说没有。

现象一:导入语盖帽子。

语文老师在每一篇新授课之前,都要冥思苦想怎么样迈开第一步,怎么给这篇新的文章设计一个不错的导语。其实就是想怎么样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文章上,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这样的导入语多年来在语文课堂上风行,有它的好处,一是不至于教师唐突地引进教学内容,二是在某种程度上为以下的学习内容营造了一定的氛围,三是一些动感话语等方式触动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四是给来听课者一种庄重抑或人文之感。那么这些好处一旦成了定理,就被一代代为师者秉承下来,于是导语就成为教师备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新授课文的导语,大都围绕着文章的思想内容做文章,如果是爱国思乡的就用诗文语句导入,如果是愤世嫉俗的就介绍时代背景,如果是记人写事的就讲一段故事,如果是写景抒情的就描摹一幅图画,凡此种种。这些导语曾作为一些精美的设计,被某些语文专业机构评比奖励,一些很著名的导语被传送模仿。我们不妨想一想学生,新的教学理念宣称: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学习到了什么呢,因为教师几分钟讲得太好了它们佩服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得到了回应?还是一石激起了浅层浪?这里暂且不再说导语的作用和意义,单从导语的内容上讲就很值得我们反思。在每接触一篇新文章的时候,作为教师可能阅读了好几遍,参看了一些教学材料,对文章的解读已经达到了非同小可的程度,因此在导语设计上,不同程度上就打上了权威的烙印,实际上就是对文章深入解剖之后,给文章作了一个评语,下了一个结论,进一步讲就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不管使用何种形式去表达,都是在学生阅读陌生的文本之初,一下子就让他们明白了阅读对象的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文本即刻索然无味,“噢!原来如此,我都知道了,就这么点事,还读它干吗?”这种现象,既是对文本的忽视,对作者的轻慢,更是对教学本身的伤害。这种硬伤一旦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不仅对语文教学无益,而且长此以往会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对文章的主动的自主的阅读习惯就会逐渐衰退。

现象二:教学环节僵化。

前辈语文大家创立了许多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这被称之为课堂调控艺术。在拜读这些论著的时候,教师们不自觉的进入了模仿状态。新课改的到来,课改先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理念创造了更为繁多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我们确实看到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个性得到了积极的张扬。但是,细品一堂堂课,我们还是看到教师的打算:必须完成教学任务。是的,每一堂课都应该有一定的意图、一定的宗旨,否则这堂课将不知所终,师生及听课者都会感到不知在做了些什么。为完成任务总要确立一定的计划,这就是教师在备课时个体形成定式的教学环节。教学环节不外乎包括“起、承、转、合”四个方面。“起”就是导入和检查作业;“承”就是阅读学习;“转”就是迁移;“合”就是总结和作业布置。这四步教学已经成为一般通用教学。那么时间分配基本上是5:15;20:5,这些时间的值都是约数,也可以说是约定俗成的数。因此,一旦时间把握不妥,就会带来这种感觉:一是半天还没进入角色,二是拖泥带水,三是草草收兵,四是亦步亦趋。先谈五分钟导入,如果在一个问题上引起了争论,这节新授课就会让人觉得怎么磨磨蹭蹭还不开场,以致后面的内容草草收尾,前面处理得比较合适,后面为了几个内容反复研讨揣摩,就显拖沓,而必将精明的变一步一个脚印的完成既定计划,哪怕有多余的想法、多出的问题,一概“由于时间关系就到这里”。其实教学环节只不过是一个预定的导向,任何计划的落实都有因时因地因人而变的艺术,教学未尝不是如此。比如这堂散文阅读课,文本比较值得玩味,就不妨不去旁征博引,也不必立码训练,这节课稍作总结即可,反复读之定有体味和成效。因此,教学环节应似有似无,随势而化的,不能因袭教条,更不能成为教学定式。

现象三:多媒体订框子。

自从多媒体走进了课堂,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就成为评价教师的又一项手段,一些评课好像都有这么一条:能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介入确实给语文教师插上了翅膀,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垄断的语文教学世界一去不复返了。就一篇文章而言,网络用取之不尽的资源,有人感叹:现在的语文真好教,那么多人替你备出来了,课件制作一点都不用剪辑。这拿过来就用,大大方便了教师,且不说给偷懒的大开方便之门,对于教师个体的思索也是一个禁锢之锁。这是一个框子,因为人家展示在你面前的是一幅降服你的图景,你在不自觉中被动的接受了,于是在备课是渐渐地忽视了独立的思索,殊不知“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汉姆莱特”,你对文本的解读的切身体会被人家代替了、同化了。随之而来的是又用同种框子去框住教学对象,比如一篇优美的诗歌,首先在学生面前展示了一幅图景,且不论这图景制作的优劣,单从效果来看,就是在强制学生往眼前图景上联想,学生本来可以通过文字自己去联想、去想象,现在眼前就成为了现实,这显示有可能与读者脑海中的反差悬殊,甚而觉得非常地失望,于是那一行行精美的文字成为了一堆堆枯燥无味的铅字。媒体的穿插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比如一篇缠绵低婉的文章,配上图景,学生不知要看书还是要看屏幕,配上乐曲,让学生不知道是和谁在对话,更没有独享文墨之香,如果那乐曲不和谐,则更是扫淡了文章的意境。

现象四:讨论走走过场。

现在的课堂上,确实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是在张扬学习者的个性,体现学为主体的精神,讨论走向了极致,凡是讲究开放性的课堂必要经过讨论这一环节。讨论的意义和作用是很明确的,有了问题要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扩展延伸的锻炼,也可能推出一两个绝佳的辩才。但是,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讨论方式的适应性和讨论内容的适合性,以及讨论的时间控制等等。有些问题要独立思考,而且还要给这种独立思考足够的时间,这就不能采取讨论;有些问题不值得讨论,硬抛给学生去讨论,浪费时间;有些问题讨论得出了轨,以致背道而驰;有些问题不值得拿出讨论,只可提问回答。这就如一场球赛,打法的最终目标是要射门,可是我们看到一些课堂上都来踢一脚球,踢来踢去,最后找不到门了,鸣金收兵。

现象五:探究做做样子。

学生对文章要做探究式阅读,教材中精选的文章都可以提供语文滋养,读一篇文章,应如卢贡品茶,七碗之境倒不必达到,但是三四碗总该适合吧。不品不思何以识得庐山真面目,好书不厌读百回呀。探究式不是几个问题一经提出再去阅读回答,也不是分条分块分头布置断章取义的阅读。探究式阅读是在教师的导引下,自我阅读,反复阅读,挖掘文章的可爱、可贵、可感、可叹、可疑、可问、可思、可辨等等所在。探究不是仅仅为了纠出问题,解读作答,探究式阅读为了增强学生读书的自我感受能力,培养潜心读书的良好习惯,在得到语言文字的享受的同时,扩开了自己思维,积蓄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解读和应用能力。探究式阅读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研究性阅读,因为,要达到研究性水准,还有成长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所以说探究变为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好走。但是,切实的探究阅读一旦成为了主流教学,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与日俱增。

现象六:课堂用语生硬。

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必定会派生出新的词汇和词汇的新意,随着新课改的扑面而来,“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这些词汇以迅猛姿势登上了教学舞台,一时间,教师言不及此就好似头脑古旧的私塾先生,为了体现出教师跟进时代、课改的脚步,课堂式的语言一定要有新东西、新词牡慕挪剑课堂式的语言一定要有新东西、新词汇,于是这些本来是书面上理论语言便堂而皇之输送到学生的头脑当中去了。过去很自然的过程变成“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以往很随意的鼓动性语言变成了“谁到讲台上展示展示”,一个更让学生无所适从的是“现在我们来探究一下……”,诸如此类。课堂语言,体现教师的风格和个性,任何盲从和模仿,到头来只能是邯郸学步,因为自己的语言才是最美的?br>

上述所说的硬伤,只不过是一些现象,由现象看本质,它给我们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启示:教学是很自然的事,任何花活儿都使不得。

 作者邮箱: yanchunshan6622@sina.com.c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