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 刘伟强(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6-7-14编辑:互联网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情景交融的特色

                    2.体会“品读”

                    3.重点赏析名句

重  难 点 :分析情与景交融所表现的意境

整体感知:“伤离别”。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整体感知离情浓重,情

                   景交融,感人至深的效果。

教        具:收录机  磁带  幻灯机  幻灯片

课        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幻灯片放映几种诗句描述离别场景)

二、朗读:

1.学生齐读

2.推敲分析如何才能读好一篇文学作品--确定这堂课的主题:声请并茂地品读《雨霖铃》。

3.选用背景音乐,放三种录音带,由学生选意境相匹配的配乐。

4.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信息--“伤离别”,确定《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悲戚低沉。

三、解读

更细腻的品读理解该词。情语,景语;实写,虚写。

学生齐读上片。

在品读中解读上片。(师生互动)

明确:无比缠绵、无比依恋之际,天色已晚,雨刚停,无情的船夫催促上船。无心绪饮,却不能不饮,只能以酒消愁,希望将愁绪和酒一并饮下。本句在矛盾冲突中写出难舍难分之情。为何凝噎?真的是无话可说吗?想说什么?明确:船夫催发, 不得不发,“执手”告别,手握着手,紧紧不放,泪眼望着泪眼,此时忆昔日欢聚,想他日离分,无语中又有多少叮咛嘱咐,有多少柔情蜜意,但伤心泪流,千言万语,塞满了喉咙挤满了牙缝,情如潮涌,不知从何处说起。“执手……凝噎”是情态的细致刻画,应属于特写镜头,让我们看到了哀婉缠绵、无比依恋、难舍难分的离别场面。而达到的艺术效果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过渡:这是在凄凉、凄楚的氛围之下,所展现的离人离别时刻的动人场面。

下一阕,交给学生自己品读。用你自己的理解去表达。明确喜欢那一句或那几句,为什么要这样来读它,你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作为一个课下作业)

重点赏析下片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

四、 总结扩展

1.整体回顾,强调情与景的关系。

2.欣赏北宋婉约派其他词。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雨霖铃》

2、预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八、板书设计:

《雨霖铃》

           别前(实)--情语:执手相看泪眼

景语                                                                                      情景交合

情语                                          实写:寒蝉  雷雨                虚实相济

           别后(虚)--景语   虚写:烟波  暮霭

                                                                      杨柳岸  晓风残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