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晓峰
一部《史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历史人物的故事集。几乎每一篇人物传记都包含着一个或多个,或大或小,给人以深刻印象的精彩故事。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作五类:斗争型故事、复仇型故事、智力型故事、奇趣型故事、悲剧型故事。前面三种类型是就故事题材本身的特点而言的,后面的两种则是就故事情节所呈现的美学风貌而言的。这种交叉式的分类,基本上含括了《史记》一书中情节结构型故事的全部。以下是对这五种范型所作的具体分析:
一、斗争型故事情节
斗争型故事情节是《史记》中最基本的一种范型。它通常有着宏大的叙事场面,人物众多,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冲突尖锐、集中,情节扣人心弦,富于动作性、情感性和戏剧性。通常表现为对立双方的关系由紧张、剧烈逐步趋向缓和、和谐,直至矛盾冲突的最终转化和消解。斗争型故事情节往往能传神地塑造出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这是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典型的斗争型故事有鸿门宴,这是为众人所熟知的。鸿门宴叙写的是霸王项羽和枭雄
刘邦的第一次正面对话。在这里,作者描写了刘邦在张良等人协助下,收买项伯,争取项羽,挫败范增,从而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化险为夷的全过程。最后的结局是,二十六岁血气方刚的项羽,惜败在五十岁老奸巨滑的刘邦手下。这是项羽一生事业乃至整个命运的转折点,从而有力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英雄命运,让后人扼腕叹息。另外一个典型的斗争型故事是《魏其武安侯列传》中窦婴、灌夫与田吩之间的殊死较量。其中田吩饮魏其府、灌夫使酒骂座、廷辩等场面尤其写得跳脱,腾挪变化,不拘章法,充满了戏剧性和火药味。除此之外,为大家所熟悉的斗争型故事还有破陈余,平诸吕,渑池会,毛遂自荐等等,或写战争,或写盟会,无一件不写得剑拔驽张,惊心动魄。
这些故事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非常成功的。以鸿门宴出场的系列人物而论,项羽的优柔寡断与妇人之仁、刘邦的随机应变、张良的工于谋划、范增的忠诚耿直以及樊哙的英武直率等,无不鲜明如画,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当然,这些故事情节在细节描绘上显然带有作者艺术加工的痕迹。如鸿门宴就不见载于范文澜编写的《中国通史》。这表明它不是确凿可信的史料,因而不具有史料价值,而只是文学的虚构而已。韩兆琦评鸿门宴说:“象今天《项羽本记》所写的这个样子,则显然是出于司马迁的加工创造,我们只能把它看成是一个基本上有史实依据的短篇小说。” ①鸿门宴是这样,具有类似结构的斗争型故事情节大都可以作如是观。
二、 复仇型故事情节
复仇型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要人物忍辱发愤、矢志复仇的行动而展开,表现了主人公坚韧不拔的意志,为实现个人的目标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体现了一种强者风范。复仇型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矛盾冲突尖锐、集中、复杂,因而使整个故事情节呈现出一种剧烈、紧张、悲壮的色彩,带有一种飞动、迅猛、不可阻抑的力量。其种类很多,包括复国仇、复君仇、复家仇、复已仇、复友仇等等,不一而足。
《越世家》写勾贱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复国仇的典型。越王勾贱折节下人,忍辱含垢二十余年,就是在经历了这样的艰辛、痛苦的磨砺之后,他终于得以一击成功,灭吴以雪会稽之耻。这是多么愤慨激烈的情景啊!实际上,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个复仇故事却被我们忽略了,那就是吴王夫差的报杀父之仇。《吴太伯世家》是这样记载的:“吴王病伤且死,阖闾使立太子夫差,谓曰:‘尔而忘勾贱杀汝父乎?’对曰:‘不敢!’三年,乃报越。”这个故事写得很简单,寥寥几笔,没有展开来写,远不如写勾贱那样具体、生动。但是,如果我们把两个故事联系起来看就不难发现,在夫差的身上,同样体现着一种隐忍复仇的意志、力量和精神。这都是为司马迁所倾心敬仰的英雄气派,故而精心刻划如此。
《伍子胥列传》写了伍员替父兄复仇的故事,这是复家仇的典型。《范雎蔡泽列传》写范雎,通篇就写他快意恩仇的事情。这是复己仇的典型。再如《孙子吴起列传》中叙孙膑仇报庞涓的故事,《李广列传》中叙李广杀灞陵尉的故事,《韩长儒列传》中叙韩安国与狱吏田甲的故事等都是个人复仇;《刺客列传》中的预让、高渐离等,都带有替友复仇的色彩。总之,复仇型故事情节一般都有着规模宏大的叙事,戏剧化的情节结构,丰伟的人物形象,他们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逆进的人格精神使得整个故事情节气势充沛,催人奋进。它为后世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经验,是后世侠义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模式,复仇也成为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母题。
三、智力型故事情节
智力型故事情节也是斗争型故事情节的一种变例。主要表现为对立双方的斗智斗力,特别是突出斗争中智力因素的重要性。它通常是围绕重大场合或非常形式下的人物活动而展开,从中刻划出主要人物的非凡勇气、智识和巧于应变的能力。在两军对垒的殊死较量中,则往往表现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巧补拙,出奇制胜。处于劣势的一方通过智术、谋略的巧妙运用,能很快地扭转不利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直至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如《李将军列传》写了一场李广猝逢千余敌骑的遭遇战。在敌众我寡、紧张惊险的战斗场景的描写中,表现了李广惊人的机智和过人的胆略,塑造出了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形象。在这个故事情节中,李广猝逢强敌的从容镇定、沉着机智显示了他的大将风范,其勇气之盛、心思之巧、应变之快都让人惊叹不已。作者娓娓道来,既饶有趣味,又撼人心魄。这就是它的艺术魅力之所在!再如《孙子吴起列传》中写田忌赛马的故事,重在表现孙膑非凡的机智,能不囿于常规,出奇制胜;《魏公子列传》写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重在表现非常形势下信陵君的因时制宜和通权达变;《廉颇蔺相如列传》写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重点写蔺相如与秦昭王斗智斗勇的全过程。既写出了他巧于应对、深谋远虑的一面,又表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儒者风范与战斗精神。
这些故事情节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人津津乐道,就在于它本身所包孕的丰厚的文化意识和艺术情趣,主人公的工于筹谋,使智用术是其中的一处亮色。它构思精巧,悬念迭起,能使读者情不自禁的陷入彀中。智力型故事情节一般有着这样的三部曲:首先是千钧系于一发的“危”,即形势严峻,刻不容缓;既而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即主人公筹谋应变,举重若轻;最后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活”,斗争形势逆转,问题最终得到圆满的解决。
四、奇趣型故事情节
顾名思义,奇趣型故事情节重在一个“奇”字和一个“趣”字,表现人物的独立特行,故事情节富于情趣与唯美色彩,这是从故事情节的美学风格上加以考察的。奇趣型故事情节大多是作者择取佚事传闻,里巷杂言之类作为材料,加上艺术加工,用文学的手法敷演史事。故事题材广泛,贴近生活,表现生活的方方面面,属于优美的喜剧性的叙事。
如《田单列传》中写火牛阵,就紧紧扣住一个奇字来写“兵以正合,以奇胜”,这是司马迁写《田单列传》的关节所在。田单拜将,先用反间计使燕去乐毅,然后遗食米以集飞马,拜神师,诱使燕人中计,最后出奇制胜,以火牛陷阵,大破燕军。故事情节以计取,以奇胜,充满了奇趣,同时也表现了田单多谋善战,巧用奇兵的军事才能。再如《司马相如列传》中写风流文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夜奔的故事,这简直就是一篇精彩绝伦的恋爱小说。它具备了后世才子佳人小说中的情节脉络,形成了琴挑暗恋、私奔结合、阻力磨难、夫贵妻荣的故事框架。如果说火牛阵重在一个奇字,那么这一篇则在一个趣字上做文章。文笔轻快,微有起伏,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此外,如圮上纳履,这段文字细致地描写了少年张良忍受黄石老人的侮辱而获得古代兵书《太公兵法》的传奇故事。故事情节共由纳履、期会、遗书三部分构成,层层相因,环环相扣。情节曲折生动,人物行为奇幻飘忽,引人入胜,“简直就像在读一篇微型传奇小说。”②此外,如《游侠列传》、《佞幸列传》、《滑稽列传》中都载有大量的奇趣型故事,兹不一一论述了。
奇趣型故事在《史记》中占了很大的篇幅,这是与太史公本人好奇猎趣的情性分不开的。扬雄《法言 君子篇》中说:“子长多爱,爱奇也。”刘大魁在《论文偶记》肿映ざ喟,爱奇也。”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盛赞太史公文法说:“文贵奇。”③这些都是很好的概括?br>
五、悲剧型故事情节
韩兆琦先生说:“《史记》是一个悲剧英雄的画廊,” ④这是很有见地的话。据统计,《史记》全书共写悲剧人物约有120多人,以悲剧人物命名的传记达五十余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悲剧人物传记都有一个悲剧性的情节结构,次要一些的悲剧人物就不更不用说了,这就是《史记》一书中悲剧人物众多,但悲剧性故事情节,就是指那些“能引发恐惧和怜悯的事件”,“事件,即情节,是悲剧的目的。”⑤这类事件重在叙述人物的悲剧性行动,善于营造悲剧氛围并揭示人物苦难的,毁灭性的结局,如人物的被杀,自杀或遭受痛苦,意愿未能实现诸如此类的情况。悲剧性情节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悲剧性故事情节贯穿着人物的悲剧命运。如《赵世家》中的程婴和公孙杵臼都是晋国大夫赵朔的门客,在赵氏遭屠岸贾之难,满门被诛,门客四散之时,他们为了保全赵氏遗孤而共同定下密计,由公孙杵臼取别人的孩子冒充赵氏孤儿,让程婴去告发。公孙杵臼被屠岸贾杀害后,程婴又历尽艰辛,将赵氏孤儿抚养成人,并报仇雪恨。最后程婴也自杀身亡,“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刺客列传》中的荆轲秦庭行刺,身被八创还“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最后壮烈身死,聂政“自皮面抉眼,自屠出肠”尤其悲壮;郭解尚侠重义,到处为人排解纠纷,最后竟以大逆无道的罪名被杀害,其它如韩信、张 汤、预讣、高渐离等,在与之相关联的悲剧性故事情节中,无不贯穿着主要人物的苦难的悲剧命运。
其次,悲剧性故事情节旨在刻画人物的悲剧性行动,人物行为富于动作性,情感性,在悲剧性行为中展现人物性格特征,而不是相反,由人物性格左右人物的行动。如垓下之围,充满了悲剧性,就是由人物的一系列悲剧性行动构成的。四面楚歌,就写出了项羽内心的恐惧和绝望;霸王别姬,写他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田父治路,写他的丧失民心;东城之战,写他的英武韬略,最后乌江自刎,写出项羽的英雄末路之悲和凛然不可犯的王者尊严。这一系列片断无不是以动作写性情,写精神,从而赋予垓下之围这一情节结构强烈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使人慷慨激烈不已。《越王勾贱世家》中写范蠡长男因吝财而持弟丧归的故事。这个故事的悲剧性全源于长男一人的错误性行为,中男则成为悲剧故事的牺牲品,长男因意愿无法实现而蒙受痛苦。从人物行为中也见出长男鄙吝,惜财,目光短浅的个性特征。
其次,悲剧性故事情节注重悲剧气氛的渲染,以烘托人物的悲剧色彩,如写霸王别姬: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可奈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是多么慷慨淋漓的场面啊!宋代朱熹说:“慷慨激烈,有千载不平之余愤。”清代吴见思说:“‘可奈何’,‘奈若何’,答无意义,乃一腔怒愤,万种低泣,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史记论事》在这样浓烈的气氛中,再让人物自己作一首歌,而歌辞又是那样的悲壮,真是推波助澜,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悲剧性,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再如《荆轲列传》中写易水送别,在这个场面上出现的形象是秋风、寒水、白衣、悲筑、豪歌、发指、嗔目。再加上荆轲的慷慨悲歌,这使得荆轲行刺的行为尤其富于悲剧色彩,这个易水送别的场面立刻变得更加淋漓畅,姿态横生起来。
以上就故事情节的五种范型及其典型篇章一一作了论述。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往往一篇传记同时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范型,这也是客观存在的。如破陈余,既可看作斗争弄的,从韩信背水之战的角度看,又可以看作是智力型的;又如预让行刺赵襄王,既可看作悲剧性的,也可看作是复仇弄的故事情节,又如火牛阵,兼智力型,奇趣型二者于一体,诸如此类的还有一些,本文只是取其所重,强作划分罢了。
作者邮箱: zengle365@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