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就在网中央 --陕西省高考招生录取实施阳光工程纪实

发布时间:2017-12-13编辑:互联网

       中国教育报  2003-07-16 本报记者 柯昌万 通讯员 张军利 王奇峰

 

   没有往返穿梭的车水马龙,没有匆忙奔走的人流喧嚣。警戒区内,阳光透过洒水车喷出的水珠,折射出一道道缤纷的彩虹;小鸟时而在枝叶间浅吟低唱,时而在马路上悠闲觅食;不远处,几名环卫工人正不紧不慢地修葺着花园……与往年招生现场的繁忙相比,眼前的幽静不由得让人感到意外:这是招生现场吗? 

  这的确是陕西省200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现场。不论是从入口处执勤武警对每一位出入人员一丝不苟的资格审查中,还是从招生会场楼前赫然张贴的招生录取工作规程上,抑或从每一位招生录取人员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里,都令人清晰地感受到高考录取工作的那份庄严、那份神圣。 

  在今年招生现场,记者采访了陕西省招办主任李谦。“‘阳光工程’把我解脱了。你看,我这里静悄悄的,所有工作都在网上运行,审核也是在网上签字。我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轻松多了。”李谦高兴地说。 

  “阳光”照射高招录取每一个角落 

  轻松源于“阳光工程”的实施!所谓“阳光工程”,就是充分利用迅速发展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设施,在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基本架构上,借助于各种传媒体系和有效的宣传途径,将与高校招生报名、考试、录取有关的各类信息和招生录取过程、办法,及时向社会和考生公布,为考生提供全面、准确、快捷的高考咨询服务,进而增加招生录取全程的透明度,加大社会对招生录取过程的监督,使“阳光”照射到高考录取的每一个角落,让高考录取像“玻璃”一样透明,从而确保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公正、公开,让政府满意、人民放心。 

  早在2002年高考录取中,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陕西省招生办就提出了实施“阳光工程”的构想。在全面实行网上录取后,陕西省级招办和各高等学校都已建立了与网上录取相适应的录取工作体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督和制约机制。计算机投档取代传统的手工投档,极大地降低了人为干扰因素,使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更加规范、快捷、准确、公正、公平。然而,尽管如此,由于透明度不高,除了招办工作人员和普通高校的相关人员了解录取的操作程序外,人民群众对此不甚了解。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家长的过高期望、怀疑心理以及对招生录取政策和办法知之较少等特点,大肆进行诈骗活动,严重败坏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良好声誉,干扰了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正常秩序。虽然陕西省招办每年都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考生和家长“分数够了谁都不用找,分数不够找谁都没用”,但还是有很多人想方设法往招生现场拥,使得高考招生现场跟庙会差不多,从而使招生工作的同志普遍感到特别累。 

  李谦说,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考生和家长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让考生和人民群众享有对高考招生录取的知情权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招生部门忠实实践“三个代表”、充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教育部领导的支持下,经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具体指导,陕西省招办反复研究,陕西省招生委员会决定在2003年陕西省招生考试工作中正式启动“阳光工程”。 

  “阳光工程”的核心就是增加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透明度,在报名、体检、政审、考试、填报志愿、录取等各个工作阶段前,依托陕西招生考试(报)、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等信息媒介,及时公布普通高校招生的政策和规定;在录取阶段,以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为平台,每批录取前公布各院校一志愿报考人数情况,录取过程中公布考生档案运行轨迹。考生通过查询系统可以详尽地了解自己的高考成绩、各科试卷大题得分、分数排队情况,各批次一志愿报名情况,考生状态(自由可投、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录取等)和录取结果(录取院校、录取专业)等信息。 

  把高考录取知情权全部交给群众 

  陕西省实施“阳光工程”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坚决打击“黑中介”。据了解,在2002年陕西省招生过程中,由于招生指标的增加,二本文科分数线降5分、理科降10分。降分后一些考生被二本院校录取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可是有些中介组织却借机敲竹杠,对考生和家长说,必须交钱才能上学。部分家长因不明就里而上当受骗。为了坚决维护广大考生及考生家长的根本利益,陕西省招办决定在今年高考招生中把高考录取的知情权全部交给群众,不给“黑中介”可趁之机。同时,实施“阳光工程”也便于群众对省招办工作的监督,促进招生录取工作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 

  6月25日,“阳光工程”的实施给陕西省24万多名高考考生带来了第一次惊喜。这天,陕西招生信息网刚一公布高考成绩,点击率便猝然飚升。一位家在黄土高原腹地的文科考生键入自己的准考证号后,不仅很快获悉自己总分为514分,就连各科试卷大题的得分情况都看得一清二楚,同时他还准确地获知全省共有3787名文科考生分数在514分以上,其中104人与他总分相同。 

  按照陕西省招生日程安排,7月9日提前批次院校录取工作正式开始。7月8日晚8时,陕西省招办将所有提前批次录取的公安、军事以及有特殊要求院校的一批报考志愿全部在互联网上公布。“一位外地学生家长在电话中说:‘上网一看,全部从高分到低分排队,孩子分数差得远,我自己都觉得不行’。这要放在往年,你不知道要做多少解释工作,人家还不一定理解。现在好了,网上一公开,他就全清楚了”,李谦高兴地说。 

  谈到“阳光工程”,陕西省2003年高考录取录检组组长李英感慨颇多。“对录检工作来说,干扰减少了,透明度增加了。”李英说,“往年招生中,特别是在提前录取批次中,少数院校对录检的干扰特别大,以种种理由和借口照顾关系,退高分考生的档案,不仅给录检工作出了难题,也有悖于高考招生的公平、公正原则。今年实施‘阳光工程’以后,院校的招生工作更为规范,更好地体现了对社会负责、对考生负责的精神”。 

  7月9日,某院校在录取中退了几个高分考生的档案,录检组审核时发现退档理由站不住脚,便主动跟学校联系,告诉对方陕西省今年实施“阳光工程”,高校和省招办双方在计算机上的任何一个操作都处在社会监督之下,为了对考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省招办认为退档理由不合理。了解了情况之后,该校马上同意重新研究,将准备退档的高分考生全部录取了。 

  调档组的刘金磊也同样感受到了实施“阳光工程”所带来的轻松。他说:“‘阳光工程’的实施使干扰因素明显减少,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政策和操作规程,根据各院校提出的比例,按一志愿在控制线以上从高分到低分在120%的范围内投档,调档组的四位同志都觉得比过去轻松多了”。 

  其实,最为轻松的还是考生和考生家长。实施“阳光工程”后,整个招生录取流程处于全透明状态,考生和家长上网一看,便心知肚明。他们看到了公平、公正、公开,看到了分数是个硬杠子,理解了“分数够了谁都不用找,分数不够找谁都没用”。看清楚了,想明白了,便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阳光”下,责任更重大 

  对于招生录取工作人员来说,“阳光工程”带给他们的并不仅仅是轻松。由于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处在“阳光”的直射之下,键盘一按,相关考生马上就能知道他的档案运作情况,即使是一个细小的失误,也会被考生发现,随时反映给有关部门。因此,他们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表现出了更高的责任心。 

  7月9日下午,负责联络、审核东北区院校录取情况的王巨勇和侯建军在审核某学院的录取情况时,发现有几位高分考生的档案处于预退档状态,退档理由为视力不符合录取条件,便立即调出学院的招生章程,请体检医生一起仔细核对该校招生章程上对考生视力的要求。在反复核对,确认退档理由成立后,他们方才同意退档。王巨勇说:“如果院校退档理由不充分,我们就不会同意他们的退档要求。对于录检工作人员来讲,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对每一位考生负责”。 

  为了对每一位考生负责,录检人员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着实令记者感动。7月9日15时39分,一位总分502分的文科考生的档案投到了空军某院校。7月10日10时23分,学院以单科成绩偏低要求退档,录检人员核查后回复:“数学成绩非偏低,不同意退档。”双方就此交涉了四个回合,院校又以身体健康状况等其他原因要求退档,录检人员核查后认为该生军检完全符合条件,不同意退档。又是几个回合之后,学院方面无条件坚持退档,录检人员认为院校坚持退档理由不充分,不同意退档。就这样,为这名考生,双方反反复复交涉了20多个回合,直到7月11日20时,学院感到实在拿不出正当的退档理由,只得录取了这名报考该院校分数最高的考生。 

  在许多招生工作人员感到轻松的同时,陕西招生信息网的几位同志体会到的却是全所未有的紧张--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尽管有些问题简单到了完全是上网技巧的常识性问题,但他们还是特别耐心地一一作答。累归累,一谈到点击率,他们便觉得很兴奋。据记者了解,“阳光工程”实施以来,陕西招生信息网绝对访问量已达82万人次,点击率已高达1.2亿次。访问量最高的一天为8万人次,点击率高达1100万次! 

  采访结束后,“零距离”接触“阳光工程”的记者感到一身轻松。走出招生现场,记者等了半个小时也未等到一辆出租车。回想起往年招生现场外拥挤的车流,记者不禁再次问自己:“这是高考招生录取现场吗?” 

  这当然是陕西省2003年招生录取现场。30分钟的等车过程中,记者的心情一直很“阳光”。对于记者而言,这大概是平生最开心、最幸福的一次等车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