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 2003-05-28 李 冰 魏述民
孔明作为章回小说《三国演义》中智慧忠贞的形象已固定于人们心中。然而,笔者却以为,孔明的形象实际上是一种历史误会。
试想孔明知恩于“三顾茅庐”之后,很快便被刘备以“军师”相待,这就终于形成了对孔明军事权威的崇拜。孔明指挥战事的常用方法是将将士逐个唤入帐中,“附耳低言,授以密计”。有时,竟连口授都不用了,而是径将“妙计”装入“锦囊”,只让人依时拆封照行而已。在刘备东吴招亲时,其全过程就都封在孔明给赵云的“锦囊”里。对于孔明,全军除了照行其计外,就只有高呼“丞相真神人也”的份儿。蜀军上下没有战略战术要求,只搞一言堂。其间,谁能独立思考,有点个性,提点看法,便会如魏延那样,被套上“有反骨”的标签,即使孔明生前来不及除之,也要嘱托他人,在他死后斩掉。
由此,笔者不禁想起了我们的班级管理。
君不见,我们培养出了那么多的所谓“优秀学生干部”,他们成了班级之局中的一颗颗“棋子”,惟班主任“马首是瞻”。他们往往一字不漏地将班主任的“最高指示”录下来,然后再对着全班同学原原本本地放出来。他们已成了班主任的“录音机”和“传话筒”。而班主任呢,也习惯于高居在“师者的尊坛”上“遥控指挥”、“发号施令”,班干部只有“依计”而行,至于全班学习目标、班级目标、活动目标的总体规划是什么?学生不用操心,班主任“事必躬亲”地“越俎代庖”了,班主任对班干部耳提面命,谆谆教导,这件事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从来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摸索。学生们只了解“战术决策”就可以了,至于“战略构想”嘛,对不起,我自有“锦囊妙计”。这与孔明指挥战事的方法又有何二致?
结果是我们培养出来的班干部都如西蜀的将军们一样,越来越不会“打仗”了,他们必须拄着“拐棍”走路,离开了班主任的“好心”指导,他们就“茫然不知所措”。他们惟班主任是从,惟思维定势是从,没有了自己的观察和独立的见解,缺乏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偶或学生有独到见解和敢于标新立异的想法,班主任的斥责便会铺天盖地压过来,“往常都是这样做的,何必冒无谓的风险”等等,不一而足。
从实质上讲这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扼杀,极不利于学生个性生动活泼地发展。在这种根深蒂固的“权威”意识的熏陶下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缺乏生机和创造力。学生被训练成看上去文文静静、俯首贴耳、墨守成规、缺乏独立生存本领的家畜式“老虎”。对于确实不服从权威未被“驯化”者,等待他的只能是被淘汰“出局”。
毋庸讳言,这种“权威”式的教育为其外在形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它遏制了学生的独立意识,浇灭了他们创新思维的灵感火花,使其养成了一种惯性的思维定势和惰性。因为无数次的“服从”使他们形成了这样一种定势;每当他们听话和规规矩矩时,各种荣誉、奖励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他们,每次他们试图独立的行动并坚持自己的见解时,各种惩罚措施就会落到他们身上。
卢梭曾说过:“学生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取代,那简直是愚蠢的。”因此,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应顺应学生的思维,尊重他们的看法,互通有无,走下高高的班主任“讲台”,以师生平等、合作、协商的方式来进行班级管理;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个性,从而最终进入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条件和前提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新班级中去!
孔明式的“锦囊妙计”可以休矣!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沂源县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