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
今天学《宋定伯捉鬼》。“鬼”( ),是个象形字,有首有足。鬼字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语汇中,有褒义,也有贬义,而以贬义居多。有这样两个词,大家说说是什么意思:①鬼话(不可信的话);②见鬼(比喻离奇古怪)。这就说明,人们都认为鬼是不存在的。鬼既不存在,为什么要学“捉鬼”之文呢?我们要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这篇课文。
(按:许慎以“鬼”在下方有“厶”而将此字阑入会意,这是学术问题,不宜讲给学生听。)
二、补充介绍干宝《搜神记》和《宋定伯捉鬼》。
内容见“教学内容和步骤A”。
三、试读课文两遍。
1.第一遍读前正音。
诳(kuáng) 宛(yuān)市(地名中颇有异读者)
漕 (cuǐ) 著(zhuó)肩上 咋咋(zézé)
2.第二遍读后填写下表:
现代词 文言词 现代语汇中的文言词
遇、碰上 逢 旧友重逢 相逢
欺骗 诳 欺诳 诳言惑众
依次、轮流 递 递补 递增
好 善 友善 善良
了 全 一目了然
惯 习 习以为常 习性
捉、拿 执 执笔
直 径 径自 径直
注:教师可利用学生读课文时间画好表格,并填写“现代词”,一栏,其余两栏可让学生口答。“文言词”一栏据课文作答;“现代语中的文言词”一栏学生答不出时,教师可作解释。
四、学生复述故事。
复述时不许看书,避免学生搞机械的翻译。
可以分段进行,一人说一段。先默读,后复述。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作创造性的复述。例如:第一段可据“夜行逢鬼”一句点染一下当时的氛围;第二段可加上人、鬼双方对话时的情态;第三段可以突出地渲染鬼的情急之态。复述完毕,教师可作适当的评点。
五、整理对话中的常用语。
内容和进行方式见“教学内容和步骤A”。
六、读姜三莽的故事。
故事无须复述,可用提问方式检查学生理解的程度。
拟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回答:
①姜三莽为什么要去寻鬼?(受宋定伯卖鬼得钱一事的影响,以为真的有鬼,可以“唾使变羊”,借以换取每天的酒肉钱。)
②说说他寻鬼时的情形和结果。(“夜夜荷梃执绳,潜行墟墓间”;“佯醉寝以诱致之”;见磷火而“踊跃奔赴”。结果是,一个鬼也没发现。)
③请注意“即素称有鬼以之处……亦寂然无睹”这句话,“素称有鬼”是什么意思?(许多人都在该地见过“鬼”。所以才“素称有鬼”。)为什么姜三莽有意寻“鬼”反而见不着呢?(众人畏鬼,因惊怖而生幻象;姜三莽不怕鬼,所以不会产生幻象。)
④再看最后一句:“如是月余,无所得,乃止。”这又说明了什么?(鬼根本不存在。)
七、讨论课文内容。
读姜三莽的故事其实是讨论课文思想内容的准备,因此这里可以先就前面的故事做一个小结,说明鬼是不存在的,既不存在,则宋定伯捉鬼一事纯属虚构。由此导入作者虚构这个故事的意图。
拟提出下列四个问题:
①这个故事的结局有什么特点?(带有喜剧意味,惹人发笑。)为什么能惹人发笑?(鬼被执而不得脱,无奈而变羊,变后更受唾,结果只能送上屠场,任人宰割。)这个可笑的结局是否含有严肃的意义?(说明鬼是可以制服的。)
②宋定伯为什么能够制服鬼?(首先是不怕鬼,所以知道对方是鬼后,才敢自称是鬼--这跟《聊斋志异,青风传》中的耿去病面对厉鬼以墨涂脸相视,如出一辙。其次,他又善于消除鬼的怀疑,以“新鬼”自居来解释“身重”和渡河有声的现象,说明他很机智。最后,他早已想好制服鬼的计划,所以先问鬼“有何所畏忌”;将到宛市时,又“担鬼著肩上,急执之”。)鬼落得后来的下场,是否也有自身的原因?(鬼曾两度怀疑定伯非鬼,但一听定伯解释就不再怀疑,说明它很轻信。没有觉察对方的意图,暴露鬼的弱点,说明它很愚蠢。)
③作者这样来描写宋定伯和鬼的形象有什么用意?(说明鬼不仅不可怕,而且可欺、可捉、可卖,人只要勇敢机智就一定能战而胜之。)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作者也相信鬼的存在呢?(不能这样说,在迷信盛行的时代,因鬼道而设教的文章为数不少,这样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破除迷信的意义,本文对鬼极尽揶揄之能事,这种态度是可取的。)
④如果采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该怎样解释这个故事?(“鬼”是坏人坏事的象征,要敢于跟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八、留作业:翻译《姜三莽的故事》,谈谈对作者评论的看法。
(《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