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
让学生复述《龟兔赛跑》这则寓言,然后变换角度提问,启发学生认识天资和勤奋的关系。
问:在正常的情况下,龟跑得过兔吗?(不能)这说明什么?(龟不善跑,受到天资的限制。)龟能取胜,除了兔睡大觉而外,还有别的原因吗?(不停地走)这又说明什么?(天资差这个条件,并没有限制它--它以自己的努力突破了天生条件的限制。)
对兔的失败也可仿此提出问题,要达到的结论是:有好的天资却屏弃不用,结果跟天资差的没有什么不同。
教师:这篇课文中有一段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现在读一遍全文,请大家把这段话找出来。(“吾资之昏……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也可用“是故聪与敏……自力者也”这一段)
教师:龟的胜利和兔的失败都可以各用两个字来概括,请大家齐读一遍课文,从中借用四字来说这一点。(“自力”“自败”)
二、正音、解词。
内容见A。
补充:①“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要注意“其与……无以异”这种句式,意思是“那就跟……有什么不同”。②“然则昏庸聪敏之用”:,这样看来,昏庸和聪敏的效用。用,效用、功能。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中的“僧”,专指贫僧。
三、整体感知。
教师:本文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示子侄”是什么意思?(写给子侄们看)再读全文一遍,说说从什么地方你能看出这篇文章是作者为晚辈们写的。(自由发言)按:以下所列要点也要用问题来启发,必要时应再诵读课文中的某些语段,让学生仔细品味。
要点:①反复说明不要依靠聪明而要勤奋努力的道理,表明了作者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可谓情深意长;②用蜀鄙二僧设喻,能发人深思,可谓深入而浅出;③用读者口气说话,如“吾资之昏”“吾材之庸”等四句,语气亲切,使人容易接受。
再读全文一遍,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作者对于侄们的希望是什么?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概括。(“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由此可再引申为“贵在立志”或“立志为学”。)
②作者告诫子侄们最重要的话是哪几句?(“是故聪与敏……自力者也。”)
现在,我们该懂得这篇文章出名的原因了吧?请大家说说。(它表达了所有的长辈--父母、‘师长等对下一代的希望。)我们决不能辜负长辈们对自己的希望。
四、练习背诵全文。
分段进行。步骤是:自由练习背诵,归纳段意(见A),然后检查,而以诵读指导贯穿其间。下面只列出指导要点:
第一段指导要点:
①包括两次设问:前一次问“天下事”,是就一般情况设问;后一次问“为学”,是就学习设问,这是正意所在,要用递进的口气读,读得层次鲜明。
②两次自答,有正有反,正为宾,反为主,有示警之意,要强调“不为”“不学”两句,使有对比色彩。
第二段指导要点:
①也从正反两面说道理,却是正为主,反为宾,从以曾参传孔子之道为例可以看出,作者的正意是,天资差能努力学习就能取得成就,“不逮”“旦旦而学”“久而不怠”诸语应重读。下一层,说“反”,虽轻读,但须有批评意。
②“传之”后当作一顿,然后用深沉感叹语气读最后一句。
③本段中虚词较多,大多与语气有关,要让学生在诵读中自行领悟(教师能领读一遍最好),也有要讲的,即“其与昏与庸”中的“其”(加重语气)和“卒于鲁也传之”中的“也”(有肯定之义,但要轻轻带过)。
第三段指导要点:
①全用叙述调读,可分三小层:先指出二僧有贫富之别;接着写二僧对话;最后说事情的结果。要读出层次感。
②对话应摹拟人物语气,贫者有信心、有勇气,富者骄而惰。注意“子何恃而往”一句前后语气不同:前以问为主,而有轻视意,后则纯是蔑视口吻。
第四段指导要点:
本段为全文核心,语气变化频繁。
①“西蜀”句是承上作结,先叹路远难行,后赞贫僧之志。“之”,轻读而语气舒缓。“也”,轻微感叹。“而”,先抑后扬,有转折意,须重读。“焉”,收束语气。
②“人之”句,正意所在,劝勉子侄之意。
③“是故”作一顿,以下皆训诫之辞,要读得庄严。“可恃而不可恃”句,重在“不可恃”,所以示诫;“可限而不可限”句重在“不可限”,所以示训。“自败”示诫,“自力”示训,皆当重读。
五、趣味练习。
阅读下面几句话,并与原文作比较,说说这样改写好不好。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恐赀粮不足,故未成行。子何恃而往?”贫者曰:“吾所恃者,志耳。子姑待之!”遂行。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所历告富者。富者曰:“子诚勇者,吾恨不与子俱往也!”
[说明]如教室里没有投影设备,也可用听读法:教师先慢读一遍,略作解释,再读一遍,然后学生发言。
小结:改文将富者未能行的原因以及听贫者南海之行的叙述后的心理状态都直截了当地说了出来,就没有品味的余地了;贫者说“吾所恃者……”这番话有点向富者挑衅的味道,不合乎人物性格,“遂行”一语多余,原文“自南海还”已经表示他去过了。
问:从比较中你能看出文言叙事的特点吗?(简洁、典雅,有许多言外之意要用心品味。)
六、留作业。
1.背诵全文。
2.写一段感想。
(《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