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专稿 2003-05-19 高振千
前不久,媒体纷纷刊载新华社记者拍摄题为《百名学生挤爆小课堂》的图片新闻,披露青海省西宁市车站小学一年级二班104名学生,挤在40多平方米教室里上课的情景。三名学生挤在一张课桌前,学生人均所占的面积不足0.4平方米,安排课桌椅,还要留下路道。真不知道该班的老师和学生是怎样开展教学活动的。
一百名学生挤爆小课堂,也算是中国教育之最了。造成如此难堪的教育局面,肯定有许多原因,如:近年来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出现校舍紧张,学校分布不均匀生源偏差,社会办学刚刚起步未能分流等。但是,切莫忽略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择校热带来的直接恶果,西宁市车站小学一年级二班是不是也属于这种原因?众所周知,如今,那些“名校”、“重点校”、“好学校”,因为社会上趋之若骛,被踩破门槛,不断招收择校学生以增加收入,但陷于学校场地的限制,教室不够,无奈之下只得扩大每个班级的学生数。于是,六、七十个学生济济一堂司空见惯,八、九十位学生一块读书也早有报道,百余名学生挤爆教室达到了极点,一个班的学生就这样严重地超出标准。“强势学校”班级学生数超标比比皆是。
一个班的学生如此之多,不知那里的老师是怎样教,学生是怎么学的。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讲解、提问、讨论、交流?课堂的秩序和纪律如何维持?音乐、体育及课外活动如何开展?如果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又怎样做到因材施教?每次这么多作业本批改下来能不把老师累垮?学生在教室里走动都得小心翼翼小心谨慎安全问题怎样解决?对于那些学生超标准的班级,如何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如何确保学生的学业质量?如何确保教师的劳动强度?这样一来,那些费尽心机、不惜工本择校挤进去还有多少价值和意义?
相比之下,不少薄弱学校却提前跨入“小班教育”行列。由于大部分学生因择校或其它各种原因流失,学校里的学生越来越少,教室查越来越空,教师越来越多。于是,学生和教师的比例严重失调,每个班学生仅冷冷清清的二、三十名,宝贵的教育资源就这样被空置着浪费着。一边是教室里学生坐不下,一边是教室里学生寥寥无几;一边是没场地多学生,一边是有场地无学生;一边是教师负担过重,一边是教师轻松悠闲。教育的不均衡发展,致使形成恶性循环,再导致教育发展极不均衡。这里面难道没有择校的"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