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脂砚斋--谈作文批改(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6-4-14编辑:互联网

刘书巧

教后课余,常捧读不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其所思所想自然与其职业有关。偶有所发,记之以与同仁共勉。

一套书给我的启发

我有一套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和李贽评点的《西游记》,闲时翻看,觉得这种有评点的名著确实好,能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有时发现自己的感受与评注竟大体相同,心中不仅十分得意,就更喜欢读这套书了,尤其是对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更是爱不释手。不仅曹雪芹写得好,脂砚斋评得也好,脂砚斋的评语与曹雪芹所著可谓“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堪称双绝。

脂砚斋的评语与已往的评点,如金圣叹评《水浒》、毛宗岗评《三国》等最大的不同点是脂评作者本身还有一定程度的小说作者的身份,不仅如此,更兼有小说情节和人物素材的身份,也即是“过来人”的身份。这些都是已往的评者所不能与之比拟的,但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这就是脂评的立场,一直不是旁观的、客观的,而是基本上与作者的立场一致的。金圣叹评《水浒》的立场是站在《水浒》的对立面的,因此有不少批语是对《水浒》英雄的歪曲和贬损,李卓吾批《水浒》是同情《水浒》的农民的起义的,他给予了热情的歌颂,但他终究是旁观的,并不是自身经历的的“过来人”,因此与人物和事件与批者自身无关,而脂评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是与曹雪芹一致的,因此,脂评本在一系列批本中占有较高的地位。

由脂砚斋对红楼梦的批注,我相到了我们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的时候,往往教师把自己置于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评判学生的作文。基本上我们的批改任务可划分为三大类:一是书写类,看书写是否认真整洁,标点运用是否准确,以及有无乱涂乱画现象;二是遣词造句类,用词是否恰当,有无语病,运用何种修辞方法;三是文章结构,详略是否得当,结构是否合理等。只要语文教师在学生作文中点出这几点,教师批改任务也就完成了,教师的批语是客观的,不动感情的,或者说只有很少很少的感情。作业发回去以后,学生只看等级,坏的咧嘴,好的欢喜,至于教师的批语又有几个真正关心得呢?何况说,这种公式式的批语,对学生的作文犹如隔靴搔痒,不关病痛,又如用同一副药方,医治不同的病人,病人不见好,医生不想想自己的方子,却埋怨病人不见起色。

我们经常埋怨学生的作文是“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其实我们的作文批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以一种批语或几种批语来要求学生的作文异彩纷呈、千姿百态,无异于痴人说梦,所以说教师必须对作文批改加以深入研究。脂评本的《红楼梦》给我带来了以下的几点思考。

教师在作文批改中的角色定位

作文批改中首先要明确教师是引导者、帮助者,而不是指示者、指令者,教师在作文批观点应该及时指出,加以匡正,但不能要求他们的思维按照自己规定的路线展开,更不能以“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真理代言人的口吻发出指令,以权威的姿态,对其进行粗暴的压制。

作文批改应该成为师生间的对话与交流,以实现人格平等上的灵魂交融以及相互信赖氛围下的心智启迪,从而“创造让教师崇拜的学生”。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恶意的批评家,在嫩苗的地上驰马,那当然是十分快意的事,然而遭殃的是嫩苗--平常的苗和天才的苗。”写作能力是一种潜能,等待着唤醒和激发才能蓬勃而出,如果教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评判、指责的话,写作的幼苗恐怕就要夭折了。因为居高临下的理论知识灌输,其结果往往是束缚了学生的写作灵感和创作才华,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教师在作文批改中应以交流者的身份出现。教师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在尊重的前提下,在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交流,不正确的写法与错误的观点应该及时指出,加以匡正,但不能要求他们的思维按照自己规定的路线展开,更不能以“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真理代言人的口吻发出指令,以权威的姿态,对其进行粗暴的压制。

作文批语的优化

看脂评给我的感觉是教师的批语也要“能文”才好。

如第四十一回拢翠庵品茶,总评云:

刘姥姥之憨,从利。妙玉尼之怪,图名。宝玉之奇,黛玉之妖,亦自敛迹。是何等画工!--能将他人之天王,作我卫护之神祗,文技至此,可为至矣!

再如第五十五回评道:此回接上文,恰似黄钟大吕后,转出羽调商声,别有清凉滋味。

脂砚斋的评语可谓形象而又深刻,不是简单的理论评判,而且写出了评者自身的感受,在读脂评《红楼梦》时,仿佛在聆听两位写作大家之间心灵的对话,又好像在品味一杯清茶,文字间萦绕着令人荡气回肠的真情。曹雪芹自谓写《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一部没有写完的书耗尽了他一生的的心血和感情,而脂砚斋的评语也是字字珠矶,句句含情。

我们在作文批改中,首先记住第一要素用真情去批改。因为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因情而发,因感而作,饱含深情,教师也一定要用真情来对待他们的作文。假设我们用那种公式化的批语来应付学生的作文,这样的事情不过几次,学生就以为作文实际上是他自己在自言自语,并没有欣赏者,教师批改作文只是在完成一项任务,与他的真情地渲泻无任何干系。这样大多数学生的写作热情慢慢地就枯萎了。虽然我们批改作文非常的劳累,有的教师戏称为“搬山”或“愚公移山”,但移来搬去,搬白了老师的头发,也不见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进步,学生创作之火都被我们这种不含感情的、冷淡的批评与指责浇灭了。因此我们一定在作文批语中注入自己的真挚情感,成为学生作文的欣赏者,与学生达到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让真情在心与心之间流动。

教师的评语也一定要理论化、文学化,因为如果在学生的作文批语中只会出现教师那平淡朴实,甚至乏味的语言,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设想,学生作文精彩绝伦,教师的评语则平淡如水,岂不大煞风景,所以我们一定要优化自己的作文批语,努力做到批语文质兼美,既能对学生的作文加以批判,又能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举几例仅供参考:

从血管流出的是血液,从笔管喷涌出的是情感。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写在纸上,就是好文章。

将在情感里浸泡过的生活,岂能不动人。

联想,充实了文章;想象,令文章神奇瑰丽。

只要把自己亲身经历的、内心感悟的写出来,一定是富有个性的好文章。

每个人者有自己的写作优势,去发现并发挥你的写作优势吧!

观察过了,体验过了,思考过了,自然会文如泉涌。

注重旁批

大部分语文教师很注重对学生作文的总批,可是旁批却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总批是一种纵观全局式的、粗略的批改,而旁批是一种细致的、深入的批改,教师在阅读学生作文中,肯定会随着学生作文感情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感想,从而对学生的作文加以不同的评判,把这一些记录在旁批栏中,那么批改是细致的、深入的,并且旁批也记录了教师阅读学生作文的情感历程,更容易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旁批时,一定注重学生在作文中的感情变化,当学生高兴或悲伤时,教师在一定在旁批中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学生抒情,表达不恰当,教师可以在旁批中略加指点,这样比在总批中点出要明确的多。

结束语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写作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久以来,作文教学依旧停留在投入(时间、精力)大、产出(学生的精品作文)少、效率低的状态,改革作文教学,已势在必行。作文批改,可以从形式上、内容上来研究,本文试从教师角色定位、批语优化、旁批三方面来讨论作文的批改,实为抛砖引玉之作,如能对同仁有所启发,则幸甚。

参考资料:

1、脂评本《红楼梦》

2、周汝昌《红楼梦醒》

3、王海霞《作文批语集》

 作者邮箱: lwjlsq@163.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