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则笑话谈现代汉语中的省略(教师中心稿)

发布时间:2016-6-25编辑:互联网

                           黄云辉

有这样一则笑话:

周末早上,老公还在睡懒觉,好友老李却已来访。我忙着对3岁的女儿说:“快,去叫爸爸。”女儿望着我,迟疑了一会,走到老李面前,怯生生对着老李喊了一声:“爸爸。”

笑话中的“女儿”为什么会对着老李喊爸爸呢?这还得从汉语语法中的省略句谈起。

人们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语言简洁,常常省去一些不说自明的成分。省略常出现在对话或上下文中,离开这些语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才清楚。总体来说,汉语中的省略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 因上下文而省。此种情况又分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两类。

所谓承前省略,是指有的成分,上文已经有了,后面可以省去不说。例如:

▲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是”前省略了主语“粉色荷花箭”。)

蒙后省是指有的成分,下文马上就要出现,因此,往往在前面省去不说。例如:

▲展望未来,我们对前景充满了信心。(“展望”前省略了主语“我们”)

二.对话省。生活中,人们在相互交谈时,由于有着特定的语境,交谈双方常常省略各种成分。例如:

1问:小刘去哪儿了?   

    答:去公园了。(省主语)

2问:谁在叫我?

    答:小陈。(省谓语、宾语)

3问:你什么时间回到家的?

    答:12点。(省主语、谓语、宾语)

以上三句对话的回答都省略了不同的成分,但是由于省去的成分是双方都不说自明的,因而根本不影响双方的理解。

相反,如果在对话中省略了一些成分后会引起歧义或导致意思不清,则不能随意省略。 现在我们再回头来分析一下文章开头所引用的那则笑话中“我”对女儿说的话“快,去叫爸爸”。这句话若完整地表述,应为:“(女儿)快,去叫(你)爸爸(起床)。”

由此可见,“我”的话中省略了主语(女儿)、定语(你)连动兼语句中的谓语(起床)。其中,主语(女儿)可以省,而定语(你)、谓语(起床)则不能同时省略。因为同时省略后产生了歧义:1、快,去叫你爸爸起床;2、快,去叫老李“爸爸”。而3岁的女儿尚年幼无知,更不明人际称谓,闹出这样的笑话,自然不足为怪了。若想“女儿”不闹出笑话,“我”对女儿说的话应为:“快,去叫你爸爸。”或“快,去叫爸爸起床”。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