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讯 2003-04-11 记者 陈迎炜 赵嵘鑫 实习生 李明娟
◎他把当北大教授的父亲曾经骂他的话写在纸上,密密麻麻写了一页。在幼年的记忆里,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曾经被父亲打得尿失禁。
◎公司董事长张女士的女儿2岁半就上全托。每次出国回国,孩子竟然连最起码的情绪反应都没有,更不用说平常会和母亲亲密了。
在最近闭幕的“第一届学习型中国家庭教育论坛”上,“问题爸爸”、“问题妈妈”成为很多与会嘉宾谈论的重要话题。而“问题爸爸”、“问题妈妈”中很多就是成功人士。
14岁的肖肖极度躁狂和自我中心。元旦那天,因为和父亲发生口角,他控制不住自己竟然抄起了菜刀……父亲后来住进了医院,记者见到肖肖的父亲时,他痛不欲生,眼泪流了出来,他说,“我失败呀。这么多年,单位里大大小小沟沟坎坎,我都挺过来了,我都没有失败过,也没有认过输,但却栽在孩子上。”
肖肖的父亲是北京大学一位知名教授,对肖肖从来是“恨铁不成钢”。肖肖12岁的时候第一次离家出走,他把父亲曾经骂他的话写在纸上,密密麻麻写了一页。在幼年的记忆里,他永远不会忘记的是,自己曾经被父亲打得尿失禁。
肖肖同时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中。肖肖的外公是海淀区的高级干部,在外公家,他就是“小皇帝”。小时候,肖肖如果不吃饭,肖肖的外公会对他说:你吃一口,我就给你5块钱。当时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肖肖3岁前一直“寄存”在外公家。肖肖的母亲是一家著名外企的高管人员而且神通广大。也许是对肖肖小时候不在身边的感情弥补,母亲一向顺着孩子,他要什么就给什么,甚至为了让肖肖考出好成绩,居然向其他城区当老师的同学借来考卷让肖肖提前预习。
一位心理医生说肖肖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完全是被家庭塑造的,他实际上是家庭的牺牲品,纵容和独裁两种完全矛盾的教养方式导致孩子无所适从、人格障碍。
中产家庭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一方面,父母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或者请保姆或者请爷爷奶奶带,或者在孩子很小时就送去上全托,这样做非常危险。
被业内称作女强人的张女士由于夫妻工作都很忙,女儿嘟嘟两岁半就开始上全托,当谈到孩子时,她最心痛的就是孩子的冷漠。张女士每次出国回国,孩子竟然连最起码的情绪反应都没有,更不用说平常会和母亲亲密了。
“让很小的孩子上全托是很危险的。”台湾知名亲子教育专家许宜铭的弟子王珍妮女士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家长努力工作时往往都显得很有理由,说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可是在孩子眼里,钱对于他们来说并没什么感觉,他们需要的是与父母的亲密关系。孩子很小时需要父母在身边,那样才能很好地发展安全感。“小时候和父母交流少的孩子长大后往往缺乏自信”。王珍妮特别强调,“不少小时候和父母疏远的孩子,不会处理人际关系,不知道怎样解决面对的问题,感觉不到他人的情绪,或者伤害到了别人自己也察觉不到。他们学不会如何去爱和被爱。”
实际上“忙”常常是一个借口。父母因为工作忙,觉得欠孩子太多,只好买礼物、花钱作为对孩子的弥补。有的家庭则是爸爸常年在外面忙,家里只有妈妈与孩子相处,妈妈将很多的感情投射到孩子身上,孩子很听妈妈的话,体谅妈妈,照顾妈妈,负起了爸爸应当尽的责任,孩子成了“代理父亲”。王珍妮说,这样的家庭其实是不正常的。
如果妈妈过于关注孩子,孩子也会被窒息。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惨案,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母亲将所有的心思用在孩子身上,孩子完全在母亲的监视下生活,最后终于不堪忍受杀了母亲。
月嫂事件出来后,大家才意识到实际上我们的家长在孩子教育上显得多么无助、多么无奈甚至恐慌。
“现在做财会、做律师甚至做记者,都要通过考试获得资格证,你才有资格做这些工作。但做父亲、母亲却从来不需要资格证,好像只要生了孩子天生就会做父亲母亲了。”华夏英杰教育科学研究院董事长黄鹤飞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表示孩子问题是家长问题。
河北省邯郸市青少年宫亿童婴幼教室的赵敏女士从事幼儿教育已经4年了,多年的实践中她发现,中产家庭尽管条件很好,父母文化程度也很高,却有不少孩子的语言能力反而不及其他小朋友,交际、自立能力也相对要差。赵敏说,至于交给爷爷奶奶带的孩子,往往是孩子有求,爷爷奶奶必应。孩子到了学校往往表现得自我为中心,很难和其他小朋友相处,觉得任何人都不能反对他们的要求。
赵敏说,“有的父母将孩子送进亲子园、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家长就可以什么都不用管了,有老师负责教导孩子,需要什么书就买,交多少钱也不在乎。自己可以放心地忙自己的事情。”赵敏认为想完全指望老师本身就是错误的想法。这些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很依赖父母,尤其0-3岁的孩子智力开发与家庭影响密切相关。
赵敏还举了不少不称职的家庭,母亲不工作,在家做“全职妈妈”,教育孩子的书买了一大堆,自己每天打牌、美容、购物,根本不愿抽出一点时间花在学习教育孩子方面。而且这些父母认为花多少钱无所谓,有人帮我带好孩子就可以了。在赵敏看来这样的父母不当也罢。
“职场中压力很大的父母更容易放大孩子的缺点和弱点,放大他们对孩子问题的痛苦感受。”
开心妈妈工作室首席培训师屈开认为这是家长用自己的认知看问题的结果。“中产家庭,越高知对孩子的期望值就越高,越希望孩子争气。”屈开认为成功人士对孩子期望高但在教育孩子时却往往很教条和形式主义。父母偶尔见到孩子,第一句话就是问学习如何,这势必会造成孩子心理烦感、考试焦虑,无目标、无学习动力。他们送孩子上了贵族学校,给孩子买了名牌服饰,却造成了孩子的攀比心日益严重。甚至让金钱迷住了孩子的双眼。“小贵族”们瞧不起其他孩子,还有的学会用父母的钱收买别的小孩,认为用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屈开说,从人格方面讲,这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是很糟糕的。孩子的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实际上他们的精神上有失落感,心理落差大,有的孩子自己无法疏导,回到家乱发脾气。在学校不参加集体活动,与其他孩子无法融洽相处。这些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主要在于家长态度和观念的改变。
“父母与孩子常交流,有感情在,孩子就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距离感也就不会太大。”屈开提醒父母,“孩子有爱心,有同情心,有责任感……这些都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有的父母在单位上对待同事和下属可以很有耐心,也很负责任,可是回到家里耐心就没有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