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教育费 中国孩子多大才断奶?

发布时间:2017-12-20编辑:互联网

                      北京晚报     2003-03-27     

 

原始新闻 大学生告父要教育费被驳回 

日前,房山区法院判决驳回了一名大学生要求父亲支付大学教育费的诉讼。此案主审法官说:高中以上教育费,父母可以不支付。李某今年23岁,现就读于北京某重点大学。父母于1998年9月经法院判决离婚,李某与其母共同生活,其父每月给付其抚养费300元,至独立生活止。2001年8月李某考上大学以后就面对大量的教育费用,原来每月300元的抚养费已远远不能维持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无奈,李某为了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于2002年2月诉至法院,要求其父支付上大学后各项教育费的一半。 

房山法院的法官审理后认为,李某已经成年,对于接受大学教育的费用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抚养费范畴,故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北京晨报)》 

新闻关键词 自立 

法律强行给孩子“断奶”? 

一位网友对法院的判决感到十分不满:父母不掏钱还怎么上学!那法院也是的,不是逼着让辍学吗!你以为学生过了18岁就有钱啊!看看现在的社会就业能力,父母不掏钱,上哪儿去弄钱啊! 

但是绝大多数人的评价是:没钱上学就找老爸呀,多大了,啥观念?不要总想着白拿父母的!另一位网友说:一个大学生,一个成年人,无法在这个社会求得生存,求得自己的学费,这是可耻的!父母可以帮助子女完成高等学业,但不是义务!十八周岁后的子女,应该自立!不过,我们的文化是“子以父贵,父以子荣”,以至于许多父母为了子女的前程,一生辛劳。 

法官表示,我国原《婚姻法》规定,只要子女在校就读就属于不能独立生活,而修订后的《婚姻法》规定,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是指尚在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或者丧失或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非主观原因而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我国高中毕业的青年大多数都在18岁以上。因此,只要没有法定的原因,一般18岁以上的成年人就要自己承担教育费用。现在,有许多人以为只要在校学习父母就该给付费用,这种想法合情但不合法。这里提醒18岁以上的青年人一定要学习独立生活,做一个自立的人。 

新闻观点 “狠心”父母养出好孩子 

他们有多独立? 

薛丽上大学的4年当中,做过家教,做过促销,帮助书商攒过书,还到电视台、报社当过实习编辑……虽然每份工作的收入都不多,但是却让她充分感受到“自己挣钱自己花”的独立自豪感。她的好朋友尹春就读于外语系,找到了一份周末到大使馆帮忙的工作,不仅挣到了生活费,而且开阔了自己的视野,结识不少有趣的外国朋友,还提高了自己英语水平。 

北京大学毕业的小邵也是从上大学以后就不再向家里要生活费了,主要靠做家教来应付自己的日常开支。没钱的日子,就一天只吃一顿饭:六两饭加半个大白菜。有些人不理解,小邵说:“我还有个妹妹也在读大学,家里养两个大学生负担挺重的。我是男的,又是当哥的,尽量让家里省点心吧。”说这话的时候,小邵的语气是颇为自豪的。 

小倩中专毕业就参加了工作,这几年,她一边上着班,一边利用业余时间读下了大专文凭,现在又续上了本科,所有的学费都是自己支付的,有时还支援一下正在上大学的弟弟。在她父母眼中,女儿虽然不是直接上的大学,但如今无论是学业、工作,还是待人处事和懂事程度都比他们比较娇惯的儿子强多了。 

是孩子不独立还是父母不独立? 

柴凌是个从天津考到北京上大学的女孩,开学没多久,她就以她风风火火、能干独立的性格被同学们推选为了班长。在宿舍里,柴凌也是出了名的能干,灯泡坏了,她换;柜子门松了,她修;看见了蟑螂,别的女生尖叫着躲到一旁,她二话没说上去就是狠狠一脚,然后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又干别的去了。 

不过有趣的是,虽然柴凌个性如此独立,可她的父母却每个周末都要开车从天津到北京来看她,不光带来好多吃的,妈妈还专门爬到她的上铺去帮她铺床。柴凌站在一旁,笑道:“其实我爸妈还不如我独立呢,一个星期见不到我就想得慌,非要大老远跑来看我。我说我毕业以后是要出国的,难道你们还要跑到国外来看我吗?真拿他们没办法!” 

李慧是一个8岁女孩的母亲,受过高等教育,对教育孩子自认为有一套。但李慧有时也承认,自己在教育孩子时“说一套、做一套。”“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总是希望女儿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可是却又总不放心。”李女士的孩子只有8岁,但是有时候已经开始讨厌她了:因为妈妈老喜欢指手画脚,还什么都打听。 

家长这种“舍不得”让孩子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做法,不仅会养成孩子过分依赖的习惯,而且阻碍了孩子独立性的养成。 

到底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是为孩子创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可能是首要的。 

如果你是一个4岁多孩子的家长,你会不会让孩子每天都自己收拾自己的房间?张艺婷的女儿就是这样的孩子:自己收拾床铺,自己摆放玩具,自己擦桌子,更不用说,每天孩子都要自己穿衣服。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张女士说,这些也是她不停鼓励的成果。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狠心,舍得不断给孩子创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尝试困难和创新,还要适时地加以引导,久而久之,孩子的独立性自然就形成了。 

“狠心”父母养出好孩子? 

人们常常用有无责任心来评价成人,对于孩子来说,也需要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能够担起责任的孩子,才可能不依赖父母自立。 

说一个美国小孩的故事:1920年,美国有一个11岁的小男孩踢足球,结果不小心球撞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为了这块碎玻璃,这个男孩需要付出12.5美元。在那个时代,这些钱可以换来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把责任还给了这个小男孩,要他自己付钱。男孩说自己没钱赔人家。父亲答应借给他12.5美元,但是在一年后必须归还。男孩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终于在一年里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位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孩子对父母有依赖性是很正常的,但关键是家长要通过帮助孩子处理过失的问题,使孩子真正懂得什么是责任,怎样才能做到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舍得让孩子独立的父母,也许才是真正富有爱心的父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