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瓶颈:高中门槛比大学高

发布时间:2016-9-22编辑:互联网

金羊网-羊城晚报     2003-03-13     记者莫艳民刘虹王倩傅汉荣 

 

  上高中难:高中阶段学位(包括职中、中专)比初中少近一半,导致一年只有56.15%的初中毕业生有升学机会

  普高:在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地方已经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标准为85%以上,可是由于优质学位太少,导致这种普高只能是低水平的普高

  低素质劳动力:现在连开机器都采用计算机操作了,那些没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初中生,进工厂都不容易

  上高中比上大学难!

  上重点高中更是难上加难!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本报记者就老百姓非常关注的“上高中难”问题,分头到全省各地展开新闻调查。从基层教育部门,到学校,到家长,到学生……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老百姓,都在说:“上高中难!”高中教育是广东教育的“瓶颈”所在---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在广东省确定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总量不解决将会拖全省教育协调发展的后腿。针对记者提出的问题,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昨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如果农村初中生毕业后停止继续接受教育,由于城市用工条件提高到高中文凭,这些人只能再回到农村,甚至退化为新的文盲

  记者:刘厅长,我们在全省各地调查时获得一个基本印象:就是面对高校扩招的形势,老百姓都非常在乎自己的孩子能不能上高中,现实情况是高中学位太少,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作为政府教育部门的领导,对此你如何评价?

  刘育民:早在2000年,广东省教育厅就注意到,高中教育已经成为整个广东教育发展的“瓶颈”。一方面,现有的高中从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高中教育状况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教育需求。广东的高等教育要大发展,如果没有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的巩固提高,将成为无源之水。

  记者:我们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不能够接受高中教育的初中毕业生,许多都成为低素质劳动者,这对广东的未来经济发展将构成很大的制约因素。

  刘育民:高中阶段教育,是一种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的、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如果高中教育没有发展好,不仅会制约高等教育,也会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有中央领导曾经指出,如果农村初中生毕业后停止继续接受教育,由于城市用工条件提高到高中文凭,这些人只能再回到农村,甚至退化为新的文盲。所以我们提出,广东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需要实现两个适应: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文化教育素质的要求;二要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拖了大学扩招的后腿

  今年全省普通高校将招生22万人,如果按照65%的升大率计算,需要有33.9万高中毕业生,但实际毕业人数只有28.68万人,缺口大约5万人左右

  记者: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老百姓的问题不是拿不出钱供孩子升学,而是没有高中学位满足他们的需要。广东高中学位的缺口究竟有多大?

  刘育民:具体来说,从2001年之后,广东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普通高中有了一个大发展。2002年,全省高中阶段在校生179多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98万多人,占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的54.8%,比2001年增加14万多人。但这个数字还是太少!如果要适应大学发展的要求还要再增加。

  按计划,到2005年,广东高校在校生人数要达到80万,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照此发展速度预计,今年全省普通高校将招生22万人,如果按照65%的升大率计算,则今年必须有33.9万名高中毕业生才行,而今年全省高中毕业生的实际人数只有28.68万人,缺口大约5万人左右。

  以此类推,到2004年,广东高校计划招生25.3万人,需要高中毕业生38.9万人,而从实际招生人数看,到时只能有33.2万人毕业;2005年高校扩招至29.1万人,需要高中毕业生44.8万人,实际只有38.5万人;2006年高校招生达30万,并实现在校大学生80万人目标,此时需要46.2万的高中毕业生,然而缺口却由5万到6万到7万,一年比一年增大。

  高中扩招难度大

  去年全省有83.5万多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普通高中;有53万多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记者:广东已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高中生源是绝对保证的;大学也年年扩招;现在是初中、大学两头都在创造条件,问题就卡在高中环节。去年广东全省普通高中扩招5.3万人,今年高中的扩招形势怎么样?

  刘育民:按照广东省的计划,今年高中将扩招7.7万人,使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达到117.9万,比2002年增加19.5万,但目前的难度还相当大,主要是高中建设的力度要加大。

  记者: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都强烈感觉到初中学位和高中学位之间落差巨大,这种落差究竟有多大?

  刘育民:以去年为例,全省初中毕业生人数为122万多人,只有68万多人升入高中阶段学校(不含技校),占总数的56.15%;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更低,为38万多人,占总数的31.55%。这表明,去年全省有83.5万多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普通高中;有53万多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甚至终止学业。这样逐年累计下去,将对广东省的人口素质产生巨大影响。

  在广东,还存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全省还有14个城市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还不到50%,它们分别是:汕尾20.26%,揭阳23.88%,云浮27.99%,清远29.13%,湛江33.27%,阳江35.63%,河源36.40%,汕头37.92%,梅州40.6%,肇庆42.28%,潮州43.49%,惠州42.75%,茂名45.47%,韶关47.48%。

  优质高中仍然偏少

  广州所有的优质高中(省、市一级以上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只占全市高中在校生人数的38.5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数字都比广州高

  记者:广州市已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是老百姓还是感到读高中难,问题到底在哪里?

  刘育民:按要求广州已经“普高”了,但市民仍感觉“读高中难”,为什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以下数据:广州的初中毕业生虽然都能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但是高中阶段教育的构成形式是多种的,其中能够升普通高中的比例只有43.2%。去年广州初中毕业生人数为10.7万多人,但普通高中只招生4.6万人,这意味着有6万多名初中毕业生没有这个机会。

  另外一个因素,是广州的优质高中屈指可数。我来广州30多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和拓展,更没有新的名牌高中诞生。

  现在广州所有的优质高中(省、市一级以上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只占全市高中在校生人数的38.5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数字都比广州高,这是显然不够的。应该让每所高中都成为等级学校,这样才能满足群众需求,才能根本解决择校、乱收费等多种教育资源不公平的问题。

  广东高中排位落后

  不仅落后于京、沪、浙、苏等传统文化发达地区,也落后于山东、陕西、湖南、湖北等多个省区

  记者:在全国的背景下看广东的高中阶段教育,广东处于怎样一个位置?

  刘育民:数字可以说明情况,一系列数字说明广东落后于全国。广东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为204.8人,在全国排名第19位,比全国平均水平212.29人/万人口还要少7.48。不仅落后于京、沪、浙、苏等传统文化发达地区,也落后于山东、陕西、湖南、湖北等多个省区(与江苏254.15人/万人口相比,少49.34;与浙江288.65人/万人口相比,少83.84)。

  单就普通高中而言,广东在校生人数126.44人/万人口,比全国平均水平131.92人/万人口少5.49,在全国排位更后,第21位。具体比江苏146.75人/万人口少20.31,比浙江149.02人/万人口少22.58。

  给高中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有的地方政府还未认识到高中问题重要,口头上说得多,实际行动少

  记者:广东一些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存在高中教育瓶颈的问题,而且创造了一些好的做法。省里目前对这些方面掌握的情况怎么样?

  刘育民:广东省教育厅从前几年开始意识到高中阶段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瓶颈,几年来一直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中发展的扶持力度,每年支出5000万专项经费作为补贴;同时在教育强镇、强区、强市的建设中,将高中教育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比如广州市东山区在评为教育强区之后,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优质学位的发展上做了很多工作,在2002年将48中和育才中学合并后,基本上实现了全区高中都成为市一级以上学校。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提出以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为抓手,推进整个高中教育的发展,茂名在这一方面做得不错。现在茂名每个县都要建一所示范性高中。相对来说,粤东、西部地区如潮州、揭阳地区的发展却比较缓慢滞后。

  广东加快高中教育发展是从2001年开始起步,地方政府一定要从提高国民素质的高度去考虑这个问题,要有“危机感”和“使命感”,将高中阶段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有的地方政府还未认识到这点,或者只是口头上说得多,实际行动少,所以相应的投入和政策支持都未跟上。非常可贵的是,当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教育,创造了一个教育大发展的良好环境。

  高中需要政策支持

  希望物价部门给高中体制创新松绑

  记者:我们在基层展开调查的过程中,感觉到一些地方政府很想尽力去做,但同时他们也做得很吃力,里面似乎存在体制和政策支持的问题。

  刘育民:高中阶段教育要实现如此大的跨越,政府重视很重要,但光靠政府投入是很难做到的,各个学校要从自身出发,寻求体制创新。比如“国有国办”、“国有民办”、“民办公助”、“民办民助”、“名校办民校”,多种形式一起上,才可以加快高中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广东东、西两翼,甚至包括广州市,只等政府投入是不行的。

  2002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一个关于贯彻国务院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85号文件,里面就对高中教育的体制创新做出规定,比如:规定各地可以成立教育资产管理公司,向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用于高中发展;凡是非财政投入所增加的学位都可以参照民办收费。我在此呼吁物价部门要在这个问题上给高中体制创新松绑,不然真正意义上的大发展难以实现。

  要建就建优质高中

  新办一所高中比较困难,耗费的时间较长,但如果将现有的优质高中做大则更容易

  记者:老百姓不仅希望孩子能够上高中,而且还要上好的高中。他们非常关心政府在扩大优质学位方面的做法。

  刘育民:现在要新办一所高中比较困难,耗费的时间较长,但如果将现有的优质高中做大,扩大其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则更容易。比如华南师大南海的高中办得不错。我们要从办国家级示范高中着手,强调示范性高中要有3000人、60个班的规模,就是要扩大名牌高中的优质学位,这样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

  我要特别强调那些位于中心城市的规模比较小的名牌高中,应该“走出围城”,市区的学校可以继续开办,大学能办“大学城”,高中为什么就不能向外拓展呢?上海市现在就有11所名牌高中搬出市区寻求发展。广州市现在也有一些行动,比如现在华师附中走出去了,省实验中学也在芳村办了高中部。广大附中、一中等部分学校也有所行动。但力度还不够。广雅、执信等名校为什么就不能走出去呢?高中实行寄宿制,完全可以走出去,如果只是在城市中心等待发展,是不可能有大发展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