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 2003-03-04 杜 鸿
教师资格认定,目的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让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尴尬:
赵老师,62岁,在岗乡村数学教师、优秀班主任。从教数十年,矢志不渝,敬业勤业,桃李满天下。崇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技艺、无私的奉献精神人见人敬;
滕老师,50余岁,在岗乡村音乐老师。曾创作校园歌曲获全国一等奖;
瞿老师,年近50,在岗乡村语文教师,琴棋书画、体育文娱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
虽然他们都是几十年前的老高中生,但他们的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绝不在一般本专科院校毕业生之下(我经常听老师的课,不乏参照),更绝非混迹于教师队伍中的“李鬼”、“南郭先生”、“有德无才”、“有才无德”之流所能比。他们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有政府领导、新华社记者、大中专院校教师、国家级刊物编辑等,其业绩足以证明他们不但是合格的教师而且还很优秀。然而这些忠诚、合格的“本色”教师,却因为只有不达标的高中学历而被拒绝在教师资格认定的大门外!从教终身,培养人才众多,成绩贡献无数,却落得连小学教师资格“都不够”,这到底是个人的不幸还是教育的不幸呢?
在办理教师资格证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刚毕业于某师范学校的教师,就连参加摄像这样一件小事,竟也由父亲前来陪护。虽已年届20岁了,却还让老爹为他整理衣服、头发,忙得不可开交,俨然像呵护一个未成年的小孩。这位教师表情之木讷、迟钝,令人颤栗,摄像师虽多次调整设备,反复摄像十余次,得到的最佳相片竟然还是一幅犹如长着死鱼眼睛似的尊容。这样的人竟也位忝师者之列?
更有甚者,某教师个人生活作风之败坏“有目共睹”,作为普通公民尚欠合格,但凭其学历达标,其丑行无人检举,在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竟一路绿灯登上了三尺讲台,有脸面对几十双天真无邪、充满童真的眼睛!
从以上几例不难看出,我们在教师资格认定上确实有较严重的漏洞。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教师资格认定如何在吸收社会良才的同时有效地防止泥沙俱进?笔者认为,在确认在职人员教师资格时要注意完善考查项目,尤其是在师德素养等软项目上要从严审查。一方面要剔除混迹于教师队伍中的渣滓,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另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政策,不死抠学历,对类似本文一开始提到的那些特殊人才要特殊处理,对真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予以认定。切不可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而把真正的教师人才拒绝于教师队伍之外,否则既伤害了他们的赤诚之心、敬业之心,还流失了人才,给当地教育事业带来损失。而这恐怕不是实施教师资格认定的初衷。
因此,从以上两个角度堵塞漏洞,补充、完善操作性较强的相关细则,应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