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应包含应试能力

发布时间:2016-3-12编辑:互联网

         中国教育报  2003-02-28 山西大同铁二校 李文臣

 

   到底怎么“教”?每天面对学生(其中有我的孩子),我首先想到的不是“素质”,而是怎么把书本上的知识让学生学会。每天下班回家,常常想到的是,把在街上玩耍的孩子叫回来,做几道课外练习题(大街上买的练习册)。已经读了好几遍《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我认为,“素质教育”应该包含“应试教育”。 

  一提“应试教育”,就好像一无是处,我真想不通。如果几十年的应试教育是完全的失败教育,那么,我们国家怎能有如此迅速的发展,哪会有“神舟三号”在太空遨游,哪会有那么多的人才在各个行业中大显身手?诚然,社会发展到今天,“应试教育”有碍于教育发展有它不可避免的原因。但也有着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东西,我们怎能彻底否定呢?我相信,现在许多教育工作者大多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大多是“惟有努力,才成大器”的应试能力较强者,对“应试”有着深切的体会,所以对“应试”的分析要从实际出发。现在世界各国都有考试,在我国,律师、会计师要考,硕士、博士生要考,公务员招聘要考,公司招聘也要考,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能行吗?应试应该是竞争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不是简单的形式变化。其中必然包含着应试的许多成分。两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一个范围广,一个范围小。如果说过去的基础教育是应试教育,不能说它是完全错误的,而是我们在一个狭窄的教育观念中对学生施教。 

  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应试教育”中该坚持继承的为什么不能或不敢坚持,该舍弃的为什么还不愿彻底舍弃。值得一提的是,“素质教育”一提出,各地经验接踵而至,各种教育模式也应运而生。当然,各种模式都有独到之处,值得思考的是,各种“教育”是否也有片面的因素存在?因为盲目的效仿学习,不仅会使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而且学习过多的教育模式,教师们会不会手足无措呢? 

  读过许多的教育报刊,现在面对自己的孩子却不知道怎么“教”,只好如本文开头所述,因为这样做实际,便于操作。我不会像有些家长一样,在双休日不辞辛苦地带着孩子穿梭于大街小巷,参加诸如小提琴班、绘画班等“素质教育培训班”。培养特长我当然喜欢,但我认为,特长教育并不等于“素质教育”,另一方面也不愿意为孩子增“负”。可是学校增“负”,不用说我,连校长也没办法。请看现在小学生的课程: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自然、社会、劳动、计算机、手工、舞蹈、写字、思想品德(可能还会增加)。孩子的作业本少了,书加多了,如此怎能减负。再说,增加一些科目就是“素质教育”吗?我所理解的素质,是生活中人们称道的各种品质,不是各类元素加起来就能完成的。如果想把课程设置全了,我想,不是一两个书包能装得下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