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现代教学中多媒体大量使用中的一些实际弊端(网友来稿)

发布时间:2017-10-18编辑:互联网

杨志伟  

  二十年寒霜苦,二十年圣贤书,换来的是对中国教育、教学的一些浅尝辄止的认识,然而自从进入师范大学课堂的那一刻起,现代的教学模式与趋向,更多的要求自己去思考与探索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使即将走上教育岗位的我更好地去担负起现代教育的重任。 

  当代社会,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的利弊众说纷纭,有人甚至错误的认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大量使用就是实现了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在此,我想用自己在受教育、教育过程中的亲身感受来谈谈现代教育、教学中多媒体频繁使用所带来的一些弊端。

  首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大量使用,增加了学生学习过程与光学、电学。。。。。。仪器结合的频率,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人的自然生长与外界光、电等相适应的规律,刺激了人的机体在自然状态下非本能的反映,从而可能会导致学生身体机能的一些损伤,而又并不一定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人的自然生长是有自己的规律的,如果过多地受到物理、化学的刺激与幅射,既不利于学生发挥自身内在的能量,又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发育。同时在这样的状态下并不一定能够促进学习效率。媒体只是一种催化剂,过多地使用,不能使学生在最自然的物态下发挥他身体本能的智慧。打个比方:一个人连续看几个小时的电视,会觉得疲劳,很显然这会影响他的身体健康。那难道整天对着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的强烈的光线、辐射就不会对学生的身体有机能产生影响吗?其实,我在大学里的多媒体课堂上明显感受到眼睛力不从心",由最后一排移到最前一排,对着投影仪的大屏幕,真是"心事忡忡,两眼茫茫"。那学到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就算也学到了一些知识,但这很有可能是多媒体的使用调动了人身体潜在的能量来应付眼前知识的获取,多长远来看,也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教学的重点、难点,降低了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教"主次不清,学生"学"难易不分,遭成了教学过程中的不少失误。谈到教与学,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是老师应该怎样去教,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矣"简单的一句话包涵了整个教学的过程,传道即讲解学习方法,授业即传授教学内容,解惑即剖析重点,难点。而多媒体的大量使用,往往会省略了"传道"和"解惑"这两个过程。而只是机械地灌输大量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不容易理解与消化。另一方面,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去学,到底去学些什么。难点,重点通过怎样的途径、方法才能得到很好地解决,从而导致教学课堂中的死气腾腾。一味看图画,听声音,快速地记笔记,反而忽视了学习、思考"这一重要过程,这样,《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在此就显得尤其突出了。比如屏幕有几行诗"锄和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解释:"农民顶着炎热的太阳在种地,连汗水都滴到泥土里了。说明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多媒体使用的这一效果,只能简单、机械用文字、图画来说明诗句的意思,但制约了学生的思考过程,那就达不到诗的意境联想的境界。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指月亮的手臂不是月亮,我们写诗要通过手臂来发现它指着的月亮。"多媒体教学只能让学生看见"手臂",即诗的语言和一些与诗有关联的感性的画面,并非月亮"本身,即诗背后的一种意境。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多媒体在教学中大量运用,大大减少了人与人的接触(包括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一味地学习单一的知识结构,而忽视了人际关系,人文思想交流在教育中的影响。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教授曾谈到:"在国外,大学老师不用投影仪而用黑板教学。"这应当引起中国教育者们的高度重视以及重视之后的思考了,李教授谈到:"设备不代表老师,做学问首先是要做人。"因此国外教学过程更多地是增加师生之间的现场交流与对话,老师和学生一起生活、学习,老师用健全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全方面知识的熏陶。作为一个中文专业的师范生,这一点感触尤为深刻,只有不断地增加师生交流、从老师、同学的一言一行中理解知识,理解生活,理解人生和做人的道理。。。。。。才能做到品学兼优、才知具备。当然,研究学问的人必须这样,否则博士生不可能就只带几位研究生了。教与学本身就是一种关系的交流与传递,老师和学生在社会中存在也是一对关系的不断形成与发展,知识只有在教与学的平衡的关系中才能得以充实与巩固,只有在师生的和谐关系中才能得以深化与健全。 

  当然了,现代师范高校增设了"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反映出多媒体在教学中运用有它的可取之处,它可以增加教学知识的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可以用声音、图象等手段形象、感性地来表达教学内容。。。。。。但在现代教学中并不能简单地说"物教"等于甚至大于"人教",更不能说完全的多媒体教学等于现代教学。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它的弊处,适时、适量、适当地加以运用,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实际教学效果,从而更顺利地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过渡。

 作者邮箱: ziwei8105@sina.com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