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 2002-11-14 记者 孙军
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发展教育,政府教育投入逐年大幅提高。如今,该市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已经走在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
青岛市第39中学日前迎来建校50年校庆。一位毕业整整10年、旅居美国的校友,回到母校看到学校的变化,流出了热泪。教学楼装修一新,教室内可调升降课桌椅、投影屏幕、29英寸彩电等一应俱全;原来的黄泥土掺沙子垫成的操场变成了被绿树、草坪环抱着的标准塑胶运动场……这一切,令人吃惊。
现在,在青岛市,像这样的学校比比皆是。近年,随着青岛市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大幅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全市教育事业呈现出大发展的良好态势。
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教育大发展
让我们先来看看这样几个数字:“八五”期间,青岛市教育投入42.74亿元,“九五”这一数字变为114.15亿元,5年净增71.41亿元,增长了近2倍。
教育经费的大幅度增加,带来了教育的大发展。目前,青岛市学前教育呈现良好局面,义务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得到巩固提高,特殊教育与义务教育同步发展,中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保持协调发展,成人教育成效显著,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为93%,小学和初中普及率分别为99.99%和99.98%,全市城乡高中段教育普及率为85%以上,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6%,已经构成了各类各级教育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协调发展的教育格局,满足了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中小学校舍改造--旧貌换新颜
“九五”以来,青岛市投资5.18亿元,为直属中学建设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等合计建筑面积314452平方米。其中投资1.86亿元在市区东部高科园新建一所占地265亩,校舍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的高标准高中学校---青岛二中;合并原属职能部门管理的5所中等专业学校,新建青岛高级职业学校,投资额1.4亿元,占地230亩,校舍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
1999年以来,全市农村共筹措资金近5亿元,撤并初中、小学1123所,新建、扩建中小学878所,市区和市郊2/3中小学达到标准化,到2005年标准化建设工程全面完成,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可拥有基本均衡的就学条件。
“九五”期间,全市中小学新建、扩建400米田径场40个、300米以上田径场293个,学生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达98.12%。
青岛市中小学“取暖工程”牵动着千家万户,为完成这一“民心工程”,青岛市政府从1998年开始,连续3年共投资9000万元,安装燃油锅炉近200台,采暖面积100多万平方米。从此,青岛市市区194所中小学校约20万名中小学生告别了用小煤炉取暖的历史。学生、教师和家长深情地称赞:党和政府送温暖,师生冬季无严寒。
红瓦绿树相辉映--学校像花园
自1999年到2001年,青岛市教育局在直属学校开展创建“花园式学校”活动,3年共投入资金3800万元用于学校美化绿化建设。
经过3年努力,青岛市各学校的校园绿化档次、道路硬化标准、教学用房和生活用房的内部、外部环境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现在校园绿树成阴、四季鲜花飘香,红瓦楼房与绿树交相辉映,到处呈现出温馨美丽的景色。学校在创建活动中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在优美的校园、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净化心灵,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
青岛市已经决定,从2003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花园式学校”活动,为进一步提高青岛市的城市建设形象,为2008年奥运会青岛赛场营造美丽环境作贡献。
教育装备现代化--人机比达17.2∶1
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已成为青岛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青岛市加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1999年以来,全市在计算机网络教室、语音室、多媒体电化教室等方面的投入达1.5亿元。虽然1986年计算机才开始进入青岛市中小学,但是全市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的增长可谓直线上升,现在中小学拥有计算机5.7万台,平均17.2名学生就拥有1台计算机。
近几年,青岛市教育局每年对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都在数千万元以上,每年都有数千台计算机进入中小学。目前,青岛市有半数中小学生在学校接受计算机教育,上网对中小学生来说,也不再神秘。2002年青岛市还启动中考改革,把计算机成绩计入中考总分,这意味着初中毕业必须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操作。
电子备课、计算机辅助教学如今已成为教师的寻常之事,2001年青岛市教育局投资2000万元为市区普通中学添置教师计算机、电子备课系统和课件制作中心,使得差不多每两位教师就拥有1台计算机,多年的教案变成多媒体教学课件,计算机代替粉笔、投影画面代替黑板书写成为课堂教学新组合。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引入,引发了一场教育教学的“革命”,校际间资源共享、网上集体备课、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