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在咖啡厅提前码的字,所以原定今天需要完成的最后一篇文章来说说和咖啡厅正在发生的事情相关的话题。
因为没有明文规定,每次来这个咖啡厅都喧闹不已,来回跑动的小孩子早就把这里的秩序破坏得一干二净,而我的身边有好几个小孩子正在玩着捉迷藏,在原本就喧闹的咖啡厅来回穿插,把桌椅弄得咿呀乱叫,但是也没有人想要制止他们,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戴着耳机并共同认定这几个孩子的家长是没有组织的熊家长,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我旁边的位置是一个不错的藏匿地点,因为被夹在一个角落,所以因为视野的盲区,桌子下面的空间不仅可以藏纳一个小孩子,还能够在被发现之间穿过桌子跑到被长桌区隔了视野的另一边。所以有好几次不同的`小孩子都藏在我旁边的地方,因为无法阻止,所以也就只能默默地接受这群小孩在在耳边各种喧闹。但是桌子下面其实也并不安全,不仅有电门,还有支撑长桌的各种铁架,所以我也很害怕他们在我脚底“出事”,因为一旦出事我大概能够猜到的剧情就是他们的家长咬定是我害死了他们听话的可爱的或许未来能够成为伟人的孩子。
我善意地提醒了服务员制止他们之后,似乎并没有效果,因为他们的家长也并不在乎自己的孩子是否真的听话是否真的可爱是否真的能够成为未来的未来,所以捉迷藏一直都持续着。几番要求服务员之后,也不见得有何办法,服务员倒是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答案”:“先生,没事,在你的头顶上有一个刚好能够拍摄到这里的摄像头。”虽然她的话没有挑明到那么的绝对,但是我也读懂了这里面的含义——就算孩子真的“出事”了,我也有证据可以证明这几个听话的可爱的甚至是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伟人的孩子出的事和我没有关系。
这个剧情如此顺利成章地发展过来,我自己都觉得纳闷,为什么好端端的我总是会觉得这些孩子会“出事”,而且他们一旦“出事”我首先要做的竟然是“规避责任”而不是帮助他们。这里面有诸多“错误”的前提条件,共同促成了“悲剧”的发生:首先,孩子之所以会“出事”并不是因为我的责任,而是他们原本就在做并不符合规则的事情,在原本应该安静和不允许跑动的咖啡厅里面完整捉迷藏的游戏;其次,捉迷藏的空间充满着各种无法预知的危险,咖啡厅原本就不是用来捉迷藏的,所以咖啡厅并没有义务将这个空间打造成捉迷藏的时候绝对安全的娱乐场所;最后,孩子一旦“出事”,他们(这种孩子)的家长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我的孩子这么听话这么可爱他们都是未来伟人的接班人,怎么可能会调皮,一定是有人伤害了他们”,所以他们一定要以“就近原则”“连带责任”的方式为自己孩子找到责任人。
因为上述的三个条件共同作用的时候,促成了人们在看到孩子出事的时候第一个想到规避责任这个条件反射的价值观的诞生和发展。我倒觉得这是一场捉迷藏,你要学会的是如何和这些熊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完好这局捉迷藏,你不能让他们发现,但是你又渴望有另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谁都想成为在暗处抓住别人把柄的人,但是谁都会因为太想抓住别人小辫子而露出了自己滑稽的狐狸尾巴。
【捉迷藏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杂文随笔06-10
让的杂文随笔12-15
让的杂文随笔10-21
随笔记杂文随笔10-17
随笔真的是随笔的杂文12-01
随笔日记杂文随笔09-28
羁旅随笔杂文随笔12-26
永生随笔杂文随笔12-23
被误解的经典-杂文随笔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