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的痕迹杂文随笔

2021-07-02 随笔

  在书法绘画作品中,一气呵成的作品,不论好坏,至少气韵是贯通的。如果不是,好长时间完成的作品,有点像是嫁接的植物,嫁接处一定会留下痕迹,行家里手一定会看出嫁接的痕迹。

  “书为心画”,就是说书法创作时心情不一样,书法作品和绘画都会留下“心迹”,书法作品是作者情感的表达,通过线条的质感表现出来了。读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她就对曹雪芹前后修改增删的文字特别敏感,她能读出修改前后不同的文字内容来。这个没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是做不到的。

  话又说回来,我们嫁接的各种各样的植物,不论过了多少年,总是有痕迹可循的,说白了,嫁接处就是个“伤痕”。有一部分红学研究者认为《红楼梦》前八十回是曹雪芹写的,而后四十回是程伟元、高鹗整理出来的。也许是我对文字不太敏感,我一直想找出80回和81回嫁接处的痕迹来。在我,有点难。不论怎么读,好像难有嫁接的痕迹。即使有,也几乎与第80回无缝无痕对接。这个感觉一直存在,许是我对文字不太敏感吧。其实,只读第80回和第81回,基本上是很难读出这嫁接的“伤痕”的。至少在文字上是很难判断出来的。人们认为后40回不是曹雪芹的原本,是一些人物命运和结局违背了曹公之原意。其实还有脂评本只有80回本的原故。

  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在《胡适口述自传》中这样评说《红楼梦》续书问题:“曹雪芹在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已成书八十回,此时距他死还有七八年之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该书已经脂砚斋‘四阅评过’,此时距雪芹‘书未成,泪尽而逝’也还有三年。……。所以林语堂先生断定程伟元、高鹗是‘补’足残稿而不是‘续作’……”。

  持同样看法的`还有台湾著名作家高阳。林语堂与高阳身为小说家,均是从小说创作的角度把握续书的固有特点。说的还是比较中肯的,现在有许多学者提出,还120回本的《红楼梦》版权归曹雪芹。自然有它的道理,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至于程伟元和高鹗为何有时违背曹雪芹原意、为何有时与前文有明显矛盾,当然在于他们自己对曹公的理解或有意改变。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还原曹雪芹的原意那实在是一件万分困难的事。《红楼梦》本不是历史著作,而是一本文学著作。就是前八十回本,曹公的原意也被曹公改了又改。就是秦可卿这个人物,虽然完整地写完了一生,可谁又能读出曹雪芹对秦可卿的原意呢?因为读不出,才有红学研究者研究《秦可卿之谜》。

  我们是普通的红学爱好者,高与深的就让红学或者曹学研究者去研究。至于这些嫁接的内容,不论是曹公自己的,还是程伟元、高鹗、刘心武,……。都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

  读《红楼梦》不要用历史的眼光,而要用文学的眼光去读,其实都很棒,很完整,很耐看。

【嫁接的痕迹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嫁接的痕迹杂文05-05

痕迹杂文随笔12-24

城市生长的痕迹杂文随笔12-07

痕迹的随笔07-04

疼痛是生命的嫁接随笔07-10

雨的痕迹随笔07-03

让的杂文随笔12-15

杂文随笔06-10

让的杂文随笔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