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训练数学教学随笔

2021-06-12 随笔

  这段时间正好在训练口算,对于这种训练我想说说我的想法和做法。

  教学实践告诫我,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那么怎样很好的对学生的口算进行训练呢?

  一、要重视培养学生说算理。

  三年级口算训练,首先要重视培养小学生会说算理,学生能说就能想,这样有利于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进而提高口算能力。学生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二、要持之以恒地训练。

  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在教学中长期懈地、有计划的进行,这就要求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口算训练。

  1、课堂上注重口算训练。教师在授课之前,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并结合内容,有目的的选择口算题目,这样即能训练学生本节课的各种能力,又可以训练口算能力,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2.学生相互出题,对答式的口算练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而且还有助于融洽学生间的关系。

  3.家、校结合的教育才真正是走向了成功教育。家长要想使自己的子女有较快的反应能力,在饭前、饭后闲谈的时间中,抽出几分种的时间,与孩子对答式的口算练习,再配合适当的奖励,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鼓励孩子参加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譬如,让孩子跟父母外出购物时,帮助家长口算用的钱数,也是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反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能激发、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5.强化性的口算练习,也是提高口算能力的重要方法。间隔一段时间,出示部分口算题,让学生进行口算比赛,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这对提高口算能力有很大的辅助作用,但要注意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三、要按一定的速度要求训练。

  口算能力表现在正确、迅速上,正确是第一位,但速度也很重要,一定的速度能反映出口算能力的高低,同时也能间接地反映一个人思维是否敏捷、灵活。口算训练要有速度要求,但要在口算正确的前提下,训练学生口算的速度,两者要统一,事实上,一个算得快的`学生,正确率一般也比较高,反之亦然,在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方式逐步提出速度要求。

  四、要让学生选择适当的口算方法。

  好的算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催化剂,培养小学生口算能力,除了小学教材中已讲过的一些口算方法外,适当介绍一些其他口算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提高学习口算的积极性。如,各种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一些简单数的记忆等等。

  五、要进行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

  1、要视算听算结合训练。视算和听算是口算练习中两种基本的形式。视算是通过眼看题目脑算、口说得数;视算时直接写得数或直接说得数,这种训练就是对眼、脑、手、口等的技能训练而听算则要求通过耳听、脑记和脑算,方能算出得数,难度较大。听算就是对耳脑口等的训练。在口算中经常调换口算形式,将视算和听算相互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可以提高学生口算的兴趣,训练记忆力,提高速度能力,使他们的学习心理始终保持着渴求积极状态。

  2、要新旧知识对比训练。低年级学生对新知识接受得快,但遗忘得也快,针对这一特点,可以经常采用新旧口算题对比练习。如:进位和不进位的对比;减法和加法对比;乘法与加法对比;除法和乘法对比。这样训练使学生既掌握新知,又复习旧知,进一步明确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使新旧知识互相沟通,形成完整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3、要进行各种机能针对性训练。笔头训练、竞赛训练、计时训练……,这些训练各有各的目的。找准时机采取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使学生口算技能技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要针对综合交叉训练。针对性训练就是把有关知识进行归类,抓住各种类型口算知识的特点,进行分类训练,达到一定程度后再综合训练,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就能够有质有量地完成计算教学任务,达到培养三年级学生过硬的口算能力的目的。

  都说一年级学生数学好学,无非就是1+1=2,可就有些孩子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表现“淡漠”,数学课不是玩就是一言不发,家长急,我更急,怎样才能让孩子对数学有兴趣呢?

  在课堂上我尽量使用一些游戏、故事,比赛等方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还针对一些个别学生进行一种特殊方法尝试。我先与几位家长交换意见,我说:“学生对数学的喜欢,关键在于他们对数学的那份自信的丧失!我们要给予他们相信,他们才会喜欢数学!我打算每次考试前叫这些同学做一遍试题。”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会养成依赖性。我说:“考试目的还在于让孩子今后学得更好。”

  以后的日子,每次考试前,我都单独辅导几个同学,并悄悄告诉他,过几天考试,这些题都会出现,如果你不会还可以再问老师与父母。考试时,他们轻松做完了习题,我大大表扬了他们,看到孩子的笑容,我心里甜甜的,再以后,我将习题打印出来分发,让他们自己去练习,考试时他们都取得好成绩,兴奋快乐展现在脸上,我也高兴,因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数学,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向他人请教。就这样班上几个数学不好的孩子,上课变得特别认真,特别爱问,上课发言也积极了。

  于是我进行了一次真正的测查,结果令我十分高兴,几名上学期不及格的同学,数学竞赛都在80分以上,其中一名还得了91分,他已经成了一个喜欢数学的学生,一名自信的孩子。

  找回孩子的自信,才是激发他学习的动力!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用于实践。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正确方法,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生活中有数学,存在着数学思想,把生活和数学有效地联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

  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特意制作了一张个人信息资料,为了加深大家对我的了解,请看大屏幕(实物投影事先做好的表格)

  陈老师个人资料

  性别: 女 身高: 1.63米 体重: 49.5千克 兴趣爱好:上网、听歌、打羽毛球(每次至少0.5小时)

  师:看清楚了吗?在这些表示我身高、体重、时间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1:都有小数点

  生2:都是小数

  师:是的,象1.63、49.5、0.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我们以前在三年级的时候都已经初步认识过小数,谁能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到过小数呢?

  生1:超市里

  生2:商场里商品的标价……

  师:看来小数真是无处不在啊!对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小数是怎么来的?

  生2:我想知道小数的加减法该怎么算?……

  师:看来同学们对小数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小数(板书课题:小数)

  二、小数的产生

  师:通过测量陈老师的身高是1.63米,你测量过你的身高是多少米吗?

  生1:1.3米

  生2:1.42米

  师:我和这两位同学的身高都是1米多,那你们能用整数表示我们的身高是多少米吗?注意单位是米。

  生:163厘米

  师:注意单位是米

  生:(窃窃私语)

  师:能用整数表示是多少米吗?

  生:不能,因为它比1米多,又不足2米。

  师:是的,我们的身高都在1米和2米之间。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通过测量和计算往往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除了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分数表示外,又想到了用小数表示,这样小数就产生了。(接着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

  教师以和学生谈话交朋友为题,出示个人信息,学生从信息中发现表示教师身高、体重…….的这些数都是小数。很自然的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由此想到,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这一数学基本理念除了老师明白,怎样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这就要求我们去充分地挖掘课堂教学资源。有这样的一句话“我看见了,但可能忘记了;我听到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知识”,已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

  所以,老师在数学课上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把生活与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开发,在具体的场景中,使学生学会综合并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也使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课堂生活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这就是“活”化课程资源的效果。让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只是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质疑……。

【口算训练数学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对口算的训练的教学设计10-14

《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02-08

关于数学口算的教学论文03-29

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小学数学教学随笔07-13

小学数学《口算除法》教学反思06-20

《口算乘法》数学教学反思范文04-14

小学数学《口算乘法》教学反思06-18

数学《口算乘法》教学反思范文06-19

一年级数学口算训练题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