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笔是文学体裁中散文的1种。它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短小活泼。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如何写教学随笔,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生活五彩斑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感受。然而,大多数的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把这些感受及时记录下来,使之在忙碌中匆匆消逝。怎样找到一种载体,促使教师养成思考的习惯呢?笔者认为,教育随笔就是一种比较适合于一线教师的文字载体。它可以借助于不拘一格的文字表述,在工作的间隙,对点点滴滴的心灵触动加以记载、回顾、提炼和总结,让思想自由地流动,让情感自由地抒发。
一、格式:叙议结合
随笔是自由文体与个性表达的完善结合,具有“短(短小精悍)、平(随意平和)、快(及时反映)”,的特点。一般以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蕴隽永为其特色。核心是“随”,也就是自由地抒写心灵、描摹生活、表达情感,只求真实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教育随笔主要用来表达作者对某一教育事件的各种思考 (本人是“当事者”,而非“观察者”) ,所涉及到的往往是一些正在发生的或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包括在这件事上的所言所行,事后是以怎样的态度来审视的,从这件事中获得怎样的触动、震撼、启示。所以,“事件+思考”是教育随笔的基本构成。对事件的表述里带着自己的真实体验;由事件而引发的个性化思考体现感悟。这些事件可从大处着手、旁征博引,对一些理念进行生动的阐述;也可从细小处寻找突破口,通过对自己在教育教学中有价值的细枝末节娓娓道来,引人入胜,给人以启迪。
如管目荣老师的教育随笔《“锅”要趁热“刷”》[发表于《青年教师》2007⑼]:
“锅”要趁热“刷”,意思是刷锅的时候一定要趁着锅还热的时候刷,即把炒好的菜倒到盘子里就快刷。刷锅、洗碗是每天必须干的家务活。每次刷锅的时候,我发现刚炒完菜,把水倒入锅中轻轻一摇晃,油腻污渍便荡然无存。如果吃完饭后再去刷,需要用炊帚来回擦好几遍才能刷干净。
由此我联想到对孩子的表扬。表扬是一定要及时,就像刷锅一样,趁热刷效果明显:当孩子表现出了教师所期待的行为,就要马上表扬,及时的表扬才能更有效,越小的孩子越应如此。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点点滴滴的进步都应该是进行表扬的理由。不要吝啬自己的一句的话,哪怕是一个眼神,对孩子来说,都会带来春风般的温暖。不要等着学生的进步转化成大大的成绩时再进行表扬,因为到那时怕是锅已凉了,无论你怎样的真诚都不能打动学生了。
同样,批评学生也是这个道理。尽管学生违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教师也要立即进行批评教育,指出错误的原因,让他吃一堑,长一智。否则等酿成大错,悔之晚矣。
教育随笔一般取材广泛,一切和教育有关的话题都可作为素材,形式活泼,有一种“我手写我心”的随意性。相对于论文而言,随笔更富有思想,可以有更多“大胆猜测”的内容。虽然随笔与案例都有“叙”(讲述真实的事件)和“议”(有感而发)的类似结构,但是随笔的议论成分更多一点,并且所展示的事件可以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一个很小故事的情景片段。
二、内容:反躬自问
每一位教师都能从教育生活中获得丰富的感受,有时是一点感动、一丝酸楚、一阵狂喜,有时是一片失落,但若及时地提炼,就有可能是一颗珍珠。面对纷纭的教育现象,即使别人习以为常,也要问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我的观点是否轻易地被别人左右了?在这个问题或现象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要让思考伴随着教育的整个过程,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在听课或赏析课例时不能失去自我,应带着自己的理念、观点、思想去扬弃别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方式,做到扬长补短。
教育随笔的撰写在很大程度反映了教师对某个活动的整个过程的总体性反思,或对其中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进行局部性反思。可以是总结成功的经验,有利于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可以是查找存在的不足或失误,这是一种促进教师自我发展的宝贵资源。总之,及时地记录能促进教师不断走向成熟。
例如,沈志媚老师在《我这样记教学随笔》[发表于《师道》2007 (21)]中所写的“教学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后的随笔”:
在学习“南望王师又一年”时,学生甲说:“沦陷区的老百姓眼巴巴地向南张望……”;学生乙说:“沦陷区的老百姓天天盼望……”;学生丙说“这里的望是‘绝望’!因为陷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盼了无数年,却始终没有盼到。”虽然课已经下了,但沦陷区老百姓由“张望”到“盼望”及至“绝望”的形象依然在我脑中浮现,孩子们一张张悲愤交加的脸庞依然是如此清晰。虽然我明知道参考书上对于“望”字的解释是“盼望”,但是学生甲分明用“眼巴巴地张望”,为我们描绘了沦陷区百姓焦灼不安的神情;而学生丙则用“绝望”一词,刻画了沦陷区百姓由“急切盼望”到“彻底绝望”的心路历程。对于学生的“别解”,我除了震撼还有由衷的赞赏!
除了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外,我们还有对许多问题的困惑。在发现的问题中加进自己的思考与研究,就问题的出现谈自己的感想或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就是一篇很实用的随笔。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会发生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只要肯积累,选取典型事例记录下来,如成功的主题班队会、典型的教育片段、独生子女的学习指导、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单亲家庭中孩子的健康成长等,挖掘其中的价值,加一点自己画龙点睛的思考与评点,就是一篇鲜活的教育随笔。
三、习作:业精于勤
⒈写不出,怎么办?
随时随地写下灵感笔记。灵感像一阵风,稍纵即逝。时过境迁再提起笔,往往只是一个美好的回忆。当有一种灵感时,哪怕用一张废纸,也要及时地把它记下来。如我们对课题研究文本中常见术语“结果、讨论、结论”的通俗化理解,就是在与教师的不断沟通交流与观念碰撞中逐步形成的。如把“果树生长”比作教育科研过程,则“长出的果实”是研究“结果”(客观事实,是直接得到的),而对“这种果实的各种成分及其作用”的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就是“讨论”(一种理性的分析与认识)。基于“讨论”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果实的价值”则是“结论”(总体判断或总结性见解)。
不妨来一点“抄写”。大凡写作之人,都有借鉴、模仿、独立创作的过程。教师应经常浏览教育报刊杂志,多读儿童读物、教育经典著作,对好文章要细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摘抄一点理性化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点感想。这样的“摘抄”,不仅对自己的随笔写作有所帮助,而且有利于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深化自己对理论的认识。
⒉写不好,怎么办?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置身于鲜活的教育现场,每一个偶发的事例都可能触动教师敏感的头脑。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把“思考”作为一种好习惯,可以使大脑长时间处于研究状态。读、思、写三项功课循序渐进,先不要贪多求大,起初可从几句话写起,只要把观点阐释清楚即可,之后一二百字,慢慢地积少成多,最终会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且可以多一份“随”意,先把想到的写出来。在量的积累和保障下,质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除了传统的纸笔,还可借助于电子文档、博客平台等媒介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文章不厌百回改。记录下来的文字还是一块很粗糙的玉石,需要再三品味、推敲,发现其中的亮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之更有价值。修改本身就是一个加工、提炼、提升的过程,要先从大的方向着手,删繁就简,让文字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随笔写好后,可以请身边的同事指点一、二,这是最为直接、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哪怕是改动一个字、更换一个小标题,也是一个不小的收获,经常探讨收获会更多。
学习借鉴,不断充实自己。教师首先要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只有教育大方向找准了,写起随笔来才能深入浅出、不离左右。其次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只有理论素养宽厚扎实,才能在分析教育现象时见微知著,解决教学难题时得心应手,从而使文章平实中闪现着智慧的火花。另外,还要了解课程改革的新动向,学习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精髓等。
四、品位:独具匠心
⒈立意新奇
立意的高低,反映了教师对问题思考的深浅,也决定着随笔的价值。教师要从别人习以为常的现象中挖掘出新意,让人看后耳目一新。要跳出僵化、死板的格局,避免平庸无奇、拾人牙慧,在于教师具有敏锐的思想,良好的洞察事物的能力,并能选择好有价值的.典型事件。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和追踪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状况,平时多注意积累。
⒉标题闪亮
标题如文章的眼睛,是对所描述事件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随笔要能吸引读者的兴趣,引起读者的共鸣,首先就要在标题上下功夫,符合普通读者的心理需要,即新颖、灵巧、实在,
常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如写一篇关于“学生上课分神溜号”的短文,若用《课堂上怎样集中学生注意》为题则显得太直露,若用《嘿,你在干嘛?》,就会使读者疑窦丛生,有一种迫切阅读欲。
⒊切口宜小
随笔因篇幅短小,因此不便于探讨复杂的大问题。在选择着眼点上,应力求小一些,这样才便于写得深刻,最好能将自己生活的时代和社会结合起来进行思考,以身边小事议社会大事,跳出井坑来观天。评论是教师对事件、情感的深层次分析,抓住关键才能够揭示内在的本质和规律,因此要切中要害,不泛泛而谈。
例如,我们曾在无意间听到成人教育(函授)的学生在议论,说临近考试的一二天,总有一些人并不积极准备,而是忙着宴请课任老师,要老师在“临门”时刻透露点与考试题相关的信息,确实也有老师这么做了。对于这种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事,我们进行了调查摸底,才知这种潜规则早已存在。为什么会有这种不良现象呢?于是,我们通过分析与责任甄别,写成了随笔《老师,请你切实负起“临门一脚”的责任》[发表于《上海教育情报》2007⑷]。
⒋内容实在
文章内容是随笔的主干,是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高度浓缩,行文的好坏决定随笔的质量与价值。随笔既是写给别人看的,也是写给自己看的。事实的子虚乌有和情感的矫揉造作是随笔写作的大忌。面对具体实践中的特别事件有感而发,这种“感”应该是教师自身的真实感受,这就给随笔定了一个基调,并贯穿于整个行文过程之中,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活泼的形式,灵巧而自然的语言,丰富而多变的句式,更使随笔锦上添花。只要你用眼、用脑、用心,同时勤于动笔,以轻松的心态随手笔录,就能留下真实的情感轨迹和对生活的思考、探索与追求。长期坚持,不仅可以铸炼思想、丰富情感,还可以在不经意中练就出色的文笔。
五、提升:集腋成裘
随笔写好,该如何开发与利用,发挥它应有价值呢?通常许多教育研究的灵感往往来自厚积薄发的嬗变。经常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阅读和探索过程中善于捕捉一闪之念,随时随地保存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进行整理、归类,使之系统化,那么随笔就有可能成为教育科研的经典素材。
⒈点石成金
教师可以从点点滴滴的随笔中选取一个有价值的点,丰富深化其内涵。
例如: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给劳动者权益维护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使工会维护劳动者权益、协调劳动关系面临着新挑战和新任务。我们根据平时工会工作中积累的一些思考与资料,以“劳动关系”为基点,对新时期高校工会维权机制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高校工会要成功构建维权机制,就必须摆正位置,成为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要抓住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教职工劳动合同这个龙头性的工作;还要敢于维护、善于维护和依法维护,既切实维护教职工利益,又促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工会维权机制的建设》,发表于《工会论坛》2007⑹] 。
又如: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许多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结题报告与期刊论文有着较大的差距。于是,我们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列表比较了结题报告与期刊论文的特点,提出从结题报告中炼制期刊论文应遵循的方向以及炼制的三种方法,写成了《如何从课题报告中炼制期刊论文》[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⑿]。这一提法具有一定的原创性,教师们觉得实在、实用、实效。
⒉穿针引线
通读整理过的同一类(主题)随笔,努力寻求其中的区别与联系,从中抽取能说明研究问题的核心内容(规律)和主要概念,系统建构用来解释整体(即点的集合----群)的框架。
例如:随着媒体多元化的形成和青少年审美追求的变化,目前图形(片)正在逐渐取代文本(纯文字)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体内容,读图已是当代青少年最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一般媒体肯定了读图的积极意义,但是直觉告诉我们,“长期读图”对中学生阅读可能有着负面影响。于是,我们围绕这一主题,观察课堂、查阅文献、访谈学生,一一记载所得数据,从所积累的素材对中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感悟力等方面进行归类分析,提出了阅读教学方式应有的改进,写成了《对读图时代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06⑾]。
又如:我们在指导教师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辅导可从论文三要素展开----“选论点、找论据、做论证”。后来结合课题研究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阶段,形成了《漫谈教育科学课题及论文的酿制路径》[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2006⑹],并理清了课题研究操作流程的七个环节。我们以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视角,对每个环节的具体路径和操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逐个进行深入探讨,先后发表了8篇论文,并按流程综合成为5万字的《教师课题研究技术线路探索》结题报告,获得了浙江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而这些硕果的取得,与平时注意观察、及时记录是密不可分的。
教育随笔的超强反思性会极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教育教学经历变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点点滴滴的记录也会让教师感到充实和幸福。只要坚持不懈,让思考成为习惯,通过日积月累,教师必将在教育征途中留下自己成长的轨迹。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