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2022-05-09 美术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手的结构特点,学习画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欣赏儿歌导出课题,观察认识手、学习手势、自学手的画法,体会手的重要作用和画手的方法,尝试画几个不同的手的样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养成勤动手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儿歌,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首儿歌《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2、揭题,现在同学们来猜猜今天我们学习画什么?(手)同学们爱自己的手吗?为什么?对!我们的手最宝贵,我们的手创造了世界的一切。

  二、新授

  1、观察认识手

  同学们,我们该怎样画手呢?

  首先,要认真观察手,然后认识手、熟悉手。

  同学们伸出小手仔细看一看,然后回答:

  (1)手是有哪两大部分组成的?

  (2)手掌、手指的基本形状像什么?

  (3)手有几个手指?他们的名称又分别是什么?

  (4)手背一面手指头上有什么?

  (5)五个手指的长、短、粗、细一样吗?谁来说一说呢?

  (6)中指和手掌比,哪个更长呢?

  2、学习手势

  同学们通过认真观察、仔细比较对手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们一起把书本打开。

  (1)模仿:看一看书上的手势是什么样的?你们也学着做做。

  (2)设计:自己最喜欢做什么手势呢?自己设计一个手势。

  (3)分析:手势是千姿百态、千差万别的。我们怎样把各种各样的手势画好呢?老师有一种画好手的方法。就是基本形状。同学们不管多么复杂的手势总有一个基本形状,你们看老师做几个手势,你们来分析分析。(张手):这像什么?(树叉);这手势像什么,是什么意思?(枪状)

  三、作业布置

  自己做几个手势,然后把它画下来。

  四、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针对学生的总的毛病提出改正意见,画仔细。

  五、作业讲评

  以学生自评为主,教师进行点评。

  六、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哪些想要告诉大家的?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名家的作品,使学生受到美的薰陶,领会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临摹练习。

  课前准备:准备好临摹用品。

  教学过程:

  第 一 节

  一、板书课题,解题。

  向学生说明临摹是学习绘画的方法之一,要临摹一幅画,首先要通过欣赏,了解其特点、风格和表现手法,待有了足够的理解后才动手,不要拘泥于局部的一笔一点,应从整体着眼。

  二、指导学生欣赏课本图片。

  提问:画中用了几大块颜色?形状如何?怎样构图组合?

  三、请学生对照课本上的线描图,教师说明构图的特点。

  四、学生作业:

  选一幅画进行临摹,先用草图形式画出构图,分出大色块。

  第 二 节

  一、检查临摹画稿:

  让学生对照原作检查在构图、物象的形象勾画方面有哪些不足之处,然后作认真修改。

  二、指导学生着色:

  教师按原作色调讲述色相、明度、纯度的变化,并作调色演示。学生着色:

  1、根据原作色调选定要用的颜色。

  2、着色时根据颜色的特性确定画法,如用水彩,则从浅到深、先主体后背景、先远后近、先大体后局部地完成。

  三、学生作业。

  四、讲评。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的方法。

  2、情感目标: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3、能力目标:通过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自然界及艺术作品中的动物的形、色、动态之美,引发喜爱动物之情和环保意识, 探索用各种媒材自由创作动物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和综合学习能力。.

  2、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可爱的动物”

  教学准备:

  1、每个同学都收集一到两个与动物相关的故事

  2、动物欣赏图片和视频资料。

  3、各种用以制作“动物”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表演、回忆、发表

  1、表演猜谜:你知道哪些的动物的动做?你能把它模仿出来让其他小朋友去猜一猜吗?(部分学生台前模仿某一种动物进行表演,台下学生猜迷)

  2、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体、颜色、花纹等基本特征和这种动物有什么生活习性?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

  二、观察、赏析、感受

  1、播放各种动物的活动录象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

  2、浏览各类动物活动场面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动物的颜色、外形、斑纹、动态等,认识动物之美和可爱之处。

  3、学生分组讨论及汇报:最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知道哪种动物的故事呢?

  4、赏析艺术家表现动物的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美术表现方式和美的多样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后发表:你觉得这些动物漂亮吗?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思考、探索、创作

  1、引导赏析学生制作的动物作品的美感(从形、色、花纹、动态方面引导),探索如何巧妙的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动物的方法(用了哪些材料?)。

  2、师生总结制作“动物”的方法:

  (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动物”。

  (2)根据想好的“动物”来选择制作材料。

  3、围绕重难点有目的地进行讨论:

  (1)本组要制作一组什么动物?

  (2)用什么材料?

  (3)如何分工合作?

  (4)想为这组每个动物起个什么名编一个什么故事呢?

  (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4 、提出作业要求:小组合作制作一群自己喜欢的动物。

  5、小组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制作“动物”的活动。

  四、展示、评价、延伸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动物的故事”童话剧表演。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什么问题?

  3、了解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引导学生自我进行环保教育。(示珍稀动物图片请学生判断)

  4、针对各小组的学习、创作、表演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似、色美、花纹是否生动,是否有创意?本课自己和同学的学习、表现怎样?)

  板书设计:

  水墨游戏——动物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重点:

  感受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难点: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玩具的艺术特色。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过程:

  1、 活动一:教师问:“你发现什么?它们叫什么?”

  欣赏课本提供的玩具图例,找出它们的名字。

  2、 活动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a、 教师提供“泥、纸、竹、皮、面、木、布”等多种材料,让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

  b、 感受民间艺人心灵手巧及民间艺术特色。

  3、 动三:它们“想说”些什么?

  a、让学生讨论民间玩具的产地、寓意及有关的故事。

  4、 动四:民间玩具美在哪里?为什么?

  a、 提供描述的感觉词语(如:材料美、装饰美、对称美、质朴、饱满、逼真),玩具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b、 民间玩具造型、色彩特点与审美情趣。

  5、 活动五学习民间艺人,可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小玩具或描绘自己感兴趣的民间玩具。

  6、 布置作业。

  a、 尝试收集大家画的民间玩具。

  b、 布置师生共同收集民间小玩具集市。

  教学后记:

  基本能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书中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围绕恐龙等远古动物对学生进行有趣味的教学和交流,让学生在认识了解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生存环境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

  启发学生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古生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初步了解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生存环境,感受远古时代的神秘气息。

  2.操作领域:引导学生抓住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古生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了解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抓住恐龙等远古动物的外形特征,并用绘画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范图等。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相关材料、油画棒、八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知道吗?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已经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有一段是地球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时代,人类

  那时还没有出现,当然也没有任何建筑,浓密翠绿的树林无边无际,在茂盛的森林里出现了一种神秘的爬行动物,(播放恐龙音效)你们猜是什么动物?

  生:恐龙

  师:恐龙,是对一些史前爬行动物的统称。你知道恐龙生活的年代吗?生答。

  (师补充:据说恐龙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1千万年以前,生活于“中生代”的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存在了大约1亿5千万年!其中在侏罗纪,是恐龙的黄金时期,到了白垩纪恐龙的'种类达到鼎盛期。)

  师:你们能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吗?

  生答

  师:如果真有时光隧道,你们想不想穿越到远古的侏罗纪、白垩纪时期,亲眼看看恐龙生活的真实场景?

  (出示课题——远古的动物)

  二、认识恐龙

  1.欣赏电影片段:恐龙生活的场景

  师:你认识这些恐龙吗?恐龙体形大小差异很大,身长小至60厘米(美颌龙),大至52米(地震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出示恐龙与人的对比图)

  2.展示霸王龙、三角龙、梁龙、剑龙等恐龙图片,分析它们的外形特点。

  三、学画恐龙:

  (1)我们欣赏了这么多有关恐龙的图片和录像资料,大家想不想动手来画一画恐龙呢?

  (2)在画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恐龙的身体结构。

  (恐龙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四肢)

  1.教师以梁龙为例进行演示。(对比马门溪龙或腕龙)

  教师边演示边叙述:

  梁龙是侏罗纪晚期的一种恐龙,它因拥有极庞大的身躯而闻名于世。梁龙的特征是庞大的身躯、长颈、很小的头部和鞭状的尾巴。我们画时可以先画梁龙的身体;再画它的四肢;然后画脖子和头,脖子可以伸直弯曲、向前向后,嘴巴可张可合;最后画尾巴,尾巴也可以进行方向和形状上的变化。(教师出示范图)

  2.示范提示如何画剑龙、霸王龙(身体形状、剑龙背部突起;霸王龙的牙齿和爪子)

  四、创作练习:

  (1)画前先思考画一只什么样的恐龙:

  A.用铅笔简单画出外形、位置(圆、半圆、椭圆、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

  B.用油画棒描画出恐龙具体的身体部位,表现出斑点、花纹等特征。

  (2)作业要求:形象生动突出,构思新颖巧妙。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五、展示作业

  自评和互评

  六、拓展

  拓展一:

  卡通恐龙的形象欣赏

  拓展二:

  恐龙死亡之谜:

  曾经浩浩荡荡、生气勃勃地生活在地球上的恐龙为什么一个不留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没有留下它们的后代,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这个谜永远激发着我们去猜想、去探索、去求知:

  ●小行星撞击理论: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球一片黑暗,植物大量死亡。巨大的恐龙饥饿寒冷,无处藏身,全部灭绝了。

  ●免疫缺陷:在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忽然演化出了多种新型病原生物,恐龙等大量免疫系统有缺陷的动物因无法抵御而灭绝了。

  ●气候骤变论:在6500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温度忽然升高,造成雄性恐龙个体的生殖系统严重损坏,从而走向了最终的灭绝。●繁殖受挫理论:白垩纪晚期,恐龙在蛋的孵化中发生了严重的问题,因而造成了恐龙繁殖受挫。

  ●大气成分变化论:恐龙生活的中生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说明恐龙很适应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大气环境。随着时间推移,大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造成了恐龙的灭亡。

  ●彗星撞击论:太阳有一个围绕着它旋转的伴星,巨大的彗星受到这个伴星引力的干扰,在太阳系内产生了几万次的彗星风暴,其中的一些彗星风暴袭击了地球,造成下恐龙的灭亡。

  ●最新理论——大规模海底火山爆发: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引起了陆地气候的变化,因此影响了恐龙等动物的生存。虽然科学家们对恐龙的灭绝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推测,但至今为止仍没有—个肯定的答案,这有待后人的进一步探索、研究。

  课后延伸:

  ●看—本介绍远古动物的书籍——彩图版《史前怪兽》、《恐龙小百科》。●推荐影视作品:《侏罗纪公园》、《史前公园》

  板书设计:

  远古的动物

  A.用铅笔简单画出外形、位置(圆、半圆、椭圆、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

  B.用油画棒描画出恐龙具体的身体部位,表现出斑点、花纹等特征。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吉祥物的概念,及设计方法步骤;训练使用绘画的造型与色彩完成吉祥物的设计。

  能力目标———通过吉祥物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以及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情感与态度。

  二教学重点:

  创作吉祥物的构思

  三教学难点:

  吉祥物的造型和色彩设计以及设计步骤

  四教法:

  情景创设法演示分析法欣赏引导法

  学法:

  欣赏讨论法实践练习法

  五教具:

  吉祥物实物、多媒体

  学具:

  绘图纸、铅笔、彩笔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展示福娃,导语:“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位非常熟悉的好朋友,请看,他们是谁?”学生说出福娃,我接着问:“福娃对奥运会有什么作用?”学生说出是奥运会的吉祥物后,我用几个问题:什么是吉祥物?他有何特点?如何设计?导入本课。

  探索求进,学习新知:

  1、多媒体展示吉祥物作品,通过“什么是吉祥物?看看我们的吉祥物都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吉祥物的欣赏分析,总结出答案: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含企盼成功的愿望。

  2、出示一系列吉祥物作品,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吉祥物设计的思路与手法:体现了设计与主题的关联性;新颖别致个性突出的独创性;形象设计的拟人化;亲切动人让人喜爱的亲和力;寓意性;激励性;地域性。

  3、分析作品,让学生对吉祥物的造型与色彩设计做总结:造型活泼可爱,拟人化;色彩鲜明,对比强烈。出示吉祥物和原形的对比图片,让学生对吉祥物的设计有更好的理解。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出示吉祥物“庆庆”的设计过程和思路,引导学生一起探究总结,吉祥物设计的设计步骤:确定一个主题、(主题班会,爱鸟周,体艺节等)

  1、选定一个原形、(小动物,小文具,器皿等)

  2、对原形进行大胆的拟人化的夸张变形:形体,动作,表情,服饰,手持的代表性道具等、

  3、色彩设计:要求大胆,鲜亮,明快,有特点,

  学生体验 巩固提高:

  为学校第三届体艺节设计吉祥物

  展示欣赏 体验成功:

  自评、互评相结合,鼓励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总结本课知识点,建议学生课余将设计图做成立体效果。或为其他活动设计吉祥物。

【【必备】美术教案模板集合6篇】相关文章:

【必备】美术教案模板集合八篇05-06

【必备】小学美术教案模板集合8篇04-09

【必备】小学美术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3-27

【必备】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六篇03-12

【必备】小学美术教案模板五篇03-04

【必备】小学美术教案模板6篇03-01

【必备】大班美术教案模板6篇04-19

【必备】美术教案模板汇编7篇05-06

【必备】美术教案模板汇编9篇05-04

【必备】小学美术教案模板合集10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