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

2024-06-17 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1

  高中教材中选修部分内容是对必修课程的补充和扩展。选修部分不仅仅是对知识范围的扩展,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给学生以后的高等生物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要熟练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把研究性学习和高中生物选修部分科学有效的结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新型学习实践活动。从定义中可以知道,研究性学习是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研究学习的过程,具有实践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2.高中生物选修部分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2.1在高中生物选修课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学习,参与实践活动,在生物学习中积极进行对生命现象的观察,探索发现,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更真实的生物学知识,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从而形成更为真实全面的生物学概念。

  2.2研究性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充满着探索和发现。生物学不是简单的课堂理论知识学习,需要学生积极的对未知的生命现象进行探索研究。发展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就是树立学生的研究思维意识,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探究分析能力,这也是学生对生物学形成正确概念的前提条件。

  2.3研究性学习可以从高中时期帮助学生树立更有深度的生物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学研究的积极态度,如同给学生搭建了一把通往生物学探究的阶梯,高中生物选修部分应用研究性学习,相比于教师课堂上的讲解更有效果,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学习研究时间,可以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加深对于生物选修部分的理解,提高对生物学的学习热情从而更有切身的体会到生物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3.高中生物选修部分应用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原则

  从高中生物学科学习的实践性特点,以及研究性学习模式的优势,在高中生物选修部分中的研究性学习一般涉及四种类型问题:第一,研究和生产生活相关的课题;第二,实践证明书本上的问题;第三,发现研究新的问题;第四,解决生活中的生活现象。教师对于各种研究题材要制定出科学的.研究方案,需要遵循一下几个原则:

  3.1满足需求原則

  需求原则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教师在制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内容和结构方式上需要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目的,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探索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为主,引导学生思维发散;第二,选材内容要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高中生物的研究并不是简单的满足课堂学习的需要,更要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出科学的结论来指导应用实践,因此,研究的题材还需要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3.2创新性原则

  高中生物选修部分作为补充性教学内容,研究的题材要有一定的创新性,要选取新颖的,别人没有涉及过的课题。另外,研究的方式和结构也要不同于过去的老套形式,例如:带领学生走进研究实验的标准正规化场所,可以让学生换上研究所需要的服装,操作正式的研究工具,让学生有真实的体会感。研究性学习就是研究书本上没有的知识,通过学生的动手研究来获得。例如:对于某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的研究。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养育,得出结论。这样的学习活动,可以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以一种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

  3.3具有开放性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开发性。在高中生物学中,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下,可以有很大的知识获取空间,学习内容的选择也很广泛,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基础上去发现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选择,既可以是生物选修教材中的内容,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生活现象、生活规律。而对于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往往需要打破常规,运用开放性思维来指导解决,让学生掌握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时,需要学生具备宽阔的知识空间,了解生物学与其他学科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

  3.4动手实践原则

  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直接获取知识和实践经验,需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选题时,要加大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注重试验、调查、实践。让学生在这些研究活动中,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散思维,调动各个身体器官参与研究,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对于生物学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优秀品质。

  4.高中生物选修部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4.1取材于生活,有明确的目的性

  教师在选取研究课题时,要从学生的身边现象入手,从生活现象中科学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出有目的性和科学性的研究方案。高中生物学科,特别是选修部分都是十分贴近生活的,从我们身边的日常吃用,到一些自然现象等都有生物学的影子,教师要细心留意观察。例如:家里养花,晚上为什么要将卧室的花搬离卧室?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很贴近生活也很感兴趣,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实践,用专业的测氧工具对晚上室内放花和不放花进行测试记录,总结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可以很好的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4.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创新教学思维

  研究性学习的主导是教师,应用的成效作用大小也取决于教师。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综合系统的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下的产物,这就需要教师在新形势下不断的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创新发展。新形势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教师引导下的自觉、创新的过程,师生间是一种互动、融洽的关系。因此,学校要加大对于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模式下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4.3及时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辅助指导下完成的,教师需要在课后,及时地对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修正,做出多方面的评价,根据实际状况,指出每个学生存在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此外,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交流,学生的自我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研究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创新探索,从中获取能力上的提高和情感上的体会,教师应该纠正学生在自我评价时容易产生的认识片面、自负或自卑心理等现象,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5.结语:

  综上所讲,高中生物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选修部分作为对教材的补充内容,相对于非选修部分来说,更具有探索性、动手性,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的学习热情。研究性学习模式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思维定式,以学生为主,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良好的品质态度。教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下,完善自身素质,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充分适应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选修部分中的应用,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郭俊杰.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浅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xx,(56):124

  [2]贾淑芳.浅谈高中生物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xx,(8):85

  [3]孙江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物开展研究性学习[J].学园,20xx,(12):140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2

  【摘要】随着高中教育的不断改革,新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进.本文将以高中数学为对象研究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演绎极强的学科,既要求知识编排精心设计,又要求让学生们在学习方式上克服本身被动的局面,所以需要在教育学方面需要有系统完整的研究方式.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实践,以一种全新的积极的学习思维去思考高中数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方式;探究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育中的学习方式

  高中阶段数学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们时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用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学习不再是依赖死记硬背就可以获得高分,而是变得需要以更加逻辑化的学习方式去掌握与理解.比如:在高中数学中,相关集合、映射等抽象化的概念,学生们在理解上就会出现无法理解的现象,使在数学语言的学习方式就出现问题,更不要说还要面临高中数学知识点整体数量剧增、思维向层次跃迁.所以,在学生教育中的学习方式亟需改变,以引导学生克服种种问题.目前我国学生高中数学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存在一些客观性问题.首先,学生在高中阶段是的数学教育总体围绕应试及教育所展开,在知识点的深入和编排上也以应试教育为主,以高考考试大纲为主线,没有系统地编排,往往许多知识点没有实现一体的教学,总是由一个跳到另一个,学生们在学习中片段式的学,填鸭式的记.老师也在应对学生们在高考压力下只能“哪里不会就反复着重教”的方式.其次,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存在思维理解的中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先全部知识点的传授再举例引用,进一步引导学生们的理解,然而很多学生在知识点的学习中就出现了很大的理解问题,进而在引用方面就无法理解,有的则是在知识点到学会应用中出现很大的'障碍.但是,学生们无法跟上老师在教学中的灵活思维,课程又在不停的进行,所以在很多知识点的学习上就会漏下以致落后.最后,很多教学都是以学生记住公式和惯用的思维,按照一定是套路去解决各种数学题型,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层的逻辑化的思考,甚至有些死板.在遇及相关灵活性的问题或是方案时就会举步维艰.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以老师教授的知识和学习思维为模块,学生在知识转化和创新上的举措几乎是少有的,可能只是在相关简单的逻辑上有属于自己的突破,在很多晦涩难懂的知识上还是以老师的方向为首.以上这些存在的问题在学生高中数学的学习阶段是极大的阻碍,于教学真正的目的———扩展和思维的逻辑化,却是之间产生较大的鸿沟.

  二、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

  所谓数学教育中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们在数学科目老师的引导下,在学习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动力,提升学生在学习枯燥无味的公式的记忆能力,让知识点的学习更富有创新和乐趣.

  1.从生活的角度发现数学

  数学是源于生活的一门学科,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古至今就有了数学计数的事例,例如古人用结绳来几下所捕猎的数量,到欧拉的哥尼斯堡的七桥问题.种种实例都向我们证明了数学是源于生活的.结合问题,引起学生开放性的思考,例如:老师在教授学生学习公式、定理时可以以生活为基础导向,共同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导入知识点,从研究的角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学习.

  2.通过实际问题的实践进行研究性数学学习

  往往在实践中我们就能发现以及应用到数学知识.比如将高中数学中关于排列组合的知识学习引用到实践中计算,著名的伯努利-欧拉装错信封问题,是伯努利和欧拉在装错信封时发现的,是经典的错位的重排问题,就是将信封装在不属于装的信箱中,即“求n个元素的排列,要求在排列中没有一个元素处于它应当占有的位置.”通过对实践的观察发现存在的数学问题,并且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优势

  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不是知识单单针对少数优秀学生.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通过对生活和实践的发现,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深化课程的学习,拓宽知识的维度,激发学习的乐趣,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和教授变成无障碍的知识、思维的延伸.

  四、总结

  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康庄大道的方式,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学习知识,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构建数学逻辑的思维架构,解决问题,从而挖掘学生巨大的潜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将是畅通无阻的教学,培养学生求知若渴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才智.

  【参考文献】

  [1]谭佩贞.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分层教学设想[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4).

  [2]薛春荣.关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J].教育科研论坛,20xx(10).

  [3]张海.关注研究性学习.有效提升学科教学质量[J].上海教育科研,20xx(4).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3

  “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更好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根据教育目标优化的环境,这种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氛围,与儿童的情感、心理会产生共鸣,并促使儿童在现实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全面发展。因为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创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充分发挥的统一。因此,教师要把握美术新课标的精神意旨,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艺术手段,创设与教材相适合的乐学氛围,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探究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创造。笔者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当中大量使用了情境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分几点来阐述。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故事情境,捕捉学生的学习心理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童话故事是最吸引人的,采用童话教学被称作是紧扣小朋友注意力的最佳手段之一,是情境教学的最佳方法。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童话故事的文本内涵,并有效利用故事情节,绘声绘色讲述故事内容,配以手势、表情、动作对故事文本进行渲染,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的情境当中,并且在他们的大脑中展开联想,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生活经历和一些卡通阅历以及动画片的场景,充分感知故事内容,深受感染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作画的欲望。每个小朋友的想法各异,等于在学生的脑海各自画了一遍。接着提一些小问题,通过互相描述,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进一步丰富画面内容,给学生以更多的表象。

  2.创设角色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体验生活角色的教学方法

  笔者在上《各式各样的帽子》这一课例时,以帽业公司招聘设计师的.形式展开,要求应聘的设计师以自己设计的帽子作为应聘的条件,然后把这些作品展示在应聘公司(黑板)上,让全班同学作为消费者来选购、欣赏,最后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作品和设计师,并颁发“应聘书”。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信心十足,整堂课充满着童趣又展示着活力。尤其以人才交流的形式展开,恰当地把竞争引入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进入未来社会的心理素质,也符合学生的求胜心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更会产生对美术课的期待,从而喜欢上美术课,喜欢上教师。

  这种方法笔者在教学当中屡试不爽,而且堂堂有精彩,节节有亮点。

  二、身临其境,激活探究

  “百闻不如一见”,有什么比亲自感受更好呢?带着这么一个想法,笔者在上《春天来了》这一课时,带着全班同学利用十分钟的时间(可以带纸和笔)去观察校园,感知春天,回来后让几个同学把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给大家听,其中一位女同学的表达让笔者为之一震。她是这样描述的:春天来临,春姑娘来到了,田野立刻活跃起来。春姑娘来到了我们校园,校园顿时春意盎然。校园里繁花似锦,处处飘香,不过这其中最可爱的当数紫荆花了,它的花瓣很可爱,有的像手套,有的像月芽儿……这个学生平时表现不是很好,但是那节课她的表现真是太超常了。一切的一切都在于这位学生认真观察,认真思索,把心中的所感所思表达出来。她一说完,赢来的是全班的掌声,相信这样的表达对于她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全班同学都有了强烈的共鸣,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画春天的激情高涨,同学们讨论春天用什么颜色入画比较合适,笔者利用两组颜色进行对比,学生联系刚才的实际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此时,作为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美术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把这些角色演绎得生动极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也已基本体现,深层的感悟已触及学生的心灵,接下来学生的作品也非常成功。

  三、演绎情境,巩固新知

  学生的创作热情源于美的启迪,也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的一种训练过程,更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主要环节。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并结合点、线、面的教学,巡回辅导,因材施教,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训练学生绘画装饰“鱼”时,笔者让学生在课外了解有关鱼在我国传统民间的故事以及民俗的意义(吉庆有余等),而且在课上将收集的资料共同分享,让学生仔细观察各种不同外形的鱼嘴、鱼眼、鱼鳃、鱼尾等;鱼处于静止状态和畅游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表演鱼的不同动作(如钻出水面、抢吃食物)。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并急于表现、尝试。经过一番指导,学生创作出了自己独特的作品。

  总之,学生在创设的宽松、愉快的情境当中,主动充当角色,必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创造出新颖的美术作品来,使创造思维得到尽情发挥。情境教育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最适宜的成长环境,拓宽了美术教育空间。入情入境,才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4

  摘要: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摆在所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新的研究课题。教师如何根据学科特点为学生确定专题性研究课题,课题确定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研究的过程中如何定期检查,及时总结,最后如何对学生的研究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创新与合作能力,以上工作是每位语文教师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筛选课题;指导检查;汇报评价;提高能力。

  新课程开设了"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某一社会现象,某一学术课题,某一文学现象,某一发现构想等进行探讨研究,从而得出某种结论,形成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既然如此,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要任务当然不是组织学生写论文等,而是通过小课题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科研等奠定基础。

  一、筛选课题

  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选择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色,明确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认识它的地位和作用,这仅仅为活动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要使语文研究性学习得以顺利进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因素,拟定一些具有探讨性和可行性的专题供学生研究,。如何筛选课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语文学习生活,是激发和启迪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产生的源泉,离开这一源泉,语文研究性学习,只能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筛选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必须让学生直面自己的语文学习生活,从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捕获一些有用信息,筛选出自己喜欢的课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选题范围要小:

  例如:语文学习的课内,可作为筛选话题的依据。学生可以从课本内的一篇或几篇文章的分析概括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综合数册课本相关内容,提出新的见解;既可以对某一作品内容作新的阐释,也可以对某一文章或是一类文章的观点,材料,推断方法提出怀疑。如:学完《卫风·氓》,《邶风·静女》,《孔雀东南飞》后,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课题:古代男子对爱情,婚姻态度初探;学完《祝福》,《荷花淀》后,可引导学生提出"对女性意识的觉醒过程的反思"课题;学完鲁迅先生的《药》,《故乡》,《祝福》后,可扣住景物描写这一内容,提出"鲁迅作品中景物描写的感情基调分析"这样一个课题。

  当然,语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并非仅仅囿于几篇文章内容的提炼,所选课题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其笔触还可伸向文学,语言领域等更宽更广的空间。语文自读课本,一切与语文有关的读本,这些课外读本皆可成为筛选话题的依据。例如:学完《失街亭》后,学生对诸葛亮有了初步的了解,可将视角拓展到电视,电影以及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上,然后确定"我眼中的诸葛亮"的课题;由《边城》进而对沈从文小说的风格产生兴趣而进行深入研究;由《鸿门宴》而对司马迁的《史记》产生兴趣而拓展阅读来择题。这一类的课题,与教材的关系较密切,实际上可视为教材的补充和拓展学习,它既可促进学生对作家,作品的进一步了解和理解,又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文学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筛选这样的课题要把握一点:切入口一定要小。

  2、课题选择的角度要新

  筛选课题,角度力求新颖。新颖的角度得出脱俗的观点,而脱俗观点的产生大多是采用逆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的缘故。例如,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传统的思维定势得出的结论,只局限于他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那个社会的牺牲品,而作者本人的理解却是"描写一般社会对苦人的凉薄";文学家茅盾的理解更是别出机杼,他认为"是借孔乙己的生活片段,来隐喻反对新思想的旧派的必然没落",这样的见解,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如,由《胡同文化》衍生的内容,则可产生我国民居建筑文化,建筑艺术之类的人文类课题;也可以由民居建筑文化引申到茶文化,酒文化,服饰文化等研究性学习课题。由《祝福》衍生的内容,可以通过将祥林嫂与《橘子红了》里的秀禾进行比较,进而产生中国封建礼教下女性所遭受的束缚的研究课题。由《这个世界的音乐》衍生的内容,可产生生物的发声方法探秘的科技类课题。像这一类课题,既可仿照教材内容,又可与相关学科(生物,地理,历史等)"联网",更可借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

  (二)从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出发

  兴趣爱好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天赋,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并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形成强大的内在动力,推动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因志趣,修养,爱好,经历不同,对不同的文学体裁也各有所好,有的爱读诗歌,有的爱看小说,有的爱品散文,有的则倍加青睐于某一文学现象,文学流派的来龙去脉,迷恋于某一作家的.作品风格,执著于某种语文学习方法的探讨。所以,不同的兴趣,理应成为学生筛选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参照因素。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学生们便可能对陶渊明的归隐产生诸如"陶渊明为什么会归隐""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出自其本性还是被迫的""陶渊明的归隐与他的田园诗的关系如何"等问题;进而对陶渊明诗的"田园性"产生兴趣,如陶渊明诗中"心远地自偏"的哲理性诗句是偶见的还是较多见的,甚至如陶渊明诗中"悠然见南山"的南山究竟在哪里之类的问题。据此,我们即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选择其感兴趣的内容确定课题,进行探索,研究。这样,由课内到课外,既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弥补课内教材学习的不足;既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可以促进对所学的书本知识的巩固。

  (三)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出发

  语文研究性课题的筛选,尚需顾及到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课题的提出与选择,一般多会考虑其可研性,而往往忽略研究条件的许可性。有些课题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于一般中学生来说是不可行的。所选的课题,若十分艰深,超出学生知识的阀限,经验的界限,就会给研究性学习增加一定的难度,给学生造成"遍地荆棘,难以下手"的困惑。例如:我们学完苏东坡的《石钟山记》后,如果我们提出"石钟山得名之原因解谜"之类的课题,表面上似乎十分自然合理,然而,由于石钟山远在江西,我们绝无多次实地考察的条件,只可能从资料上查阅,拾人牙慧,这样做毫无实际意义,故而这类课题是有可研性而无可行性的。正确的做法是:筛选的课题,应有一个高于学生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的大致的"值域",学生借助于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讨论,调查,研究等活动的开展,发挥自己的潜能,发现研究性学习的关键问题,理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线索,从而完成课题的结题工作。本学期高二有一个课题是"醴陵水土资源考察",要我担任学生的指导老师。我认为学生平日哪有时间大范围地去搞调查。再有醴陵范围这么大,何年何月能调查清况且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也不可能搞好这一工作。于是,我将课题改为"中学生的消费观调查",这样既与学生自身有关,学生兴趣高,一举几得。另外,遵循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也是筛选课题不可疏忽的内容。初始阶段,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筛选,应从具体的语文现象入手,比如研究一位作家的一篇文章或是几篇文章中某一共有的现象和规律等。

  二、指导研究方法

  在向学生布置课题时,必须对每一个课题作一说明,让学生选择课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种说明,实际上就是解题释疑,即说明某一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价值,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查找的资料,引导学生如何去索取资料,如何调查研究,如何撰写论文等。同样,以"中学生的消费观调查"课题为例,学生拿到课题后有些茫然,不知从何入手。我召集学生共同商议,或个别走访,或问卷调查,或上网查询,或查找其他方面的资料等,结果学生选择了问卷调查的方式。

  三、定期检查,及时指导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自主性学习,又是一种体验性学习,强调通过亲身的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更是一种探索性学习,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解决语文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种自主性,体验性,探索性学习,可以把学生从陈旧教学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学生自己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研究问题,认真地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研究情况作定期的检查和及时的指导。定期检查是指经常过问学生研究的情况,并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学生的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较长时间的研究过程,研究中会出现许多新问题,诸如研究兴趣的减弱,中止,放弃;研究课题出现难题而手足无措;课题研究和课业学习出现矛盾等。在这些时候,指导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这样,就会让学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朗与欣喜,坚持研究下去。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探究,学生实践,这就重新摆正了语文教学中的主客体的位置,把学生从被动的状态下解放出来,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成为活动的主人。

  四、汇报,总结,评价成果汇报

  总结成果是研究性学习中重要的一环。对学生来说,经过自己努力,经过各方面的研究,终于有了成果,不管这个成果是否正确,是否成熟,学生都有一种冲动,都迫切期望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应该为他们搭好一个舞台,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教师来说,这也是关注学生研究情况的一个方面,是检查学生研究结果的重要环节,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层面,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很好的形式。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好学生的汇报。汇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宣读论文,可以是论文答辩,可以是多媒体演示,可以是举办各种活动等等。"中学生的消费观调查"课题研究结果出来后,我让小组代表及时展示他们的活动成果。因为我校地处农村,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只有少数是城市来的学生,调查的结果应该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我对调查组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并指导学生代表重点就穿名牌,用品牌等现象与父母的年收入进行比较。事实教育了学生:做儿女的应懂得珍惜分母的劳动,懂得孝敬分母,懂得该如何节约,懂得花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学业上。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同时让学生思想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更重要的还应对学生的研究结果作出评价。首先应明确评价的目的。我个人认为,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和发现少数研究型人才,不是为了在中学阶段出研究成果,而是为了培养全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了大面积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评价的目的应该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情感性体验,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同时也获得成功的快乐。因此,评价应坚持激励性原则,重过程,重创新,不重结果,以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和潜能,特长的发展。

  总的来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将接受式学习与问题探究式学习,知识的传授与应用研究指导,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与经验性学习等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同时能受到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自己的健康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5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独立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地理研究性学习。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资源的开发

  1、紧密结合教学进度,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

  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可以确定一些与教学进度相关的研究性题目供学生选择。例如笔者在高一上学期为学生提供了以下题目:《地球发烧了》、《漫谈温室效应》、《月相的变化规律及成因》、《月相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自然带探索》、《台风功过谈》、《不可忽视的城市“热岛”效应》、《赤潮面面观》等。而在高二开设地理选修课时则提供了《商业经营与店铺选址》。课题研究的内容与学生正在学习的内容一致,学生就会有浓厚的兴趣。

  2、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由学生开发研究性课题

  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多方面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开发研究性课题资源。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成就感并产生好胜心,就会对自己的课题选择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学生对流星雨很感兴趣,就可以鼓励他以《奇特的流星雨》为题搞一项研究性课题。

  3、密切联系热点、焦点问题开发研究性课题资源

  世界上及国内的许多热点、焦点问题都涉及地理教学内容,而这些热点、焦点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教师可以设计以下研究性课题供学生选择:《冤冤相报何时了?——巴以冲突的由来与前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印巴宗教与领土问题》、《论西部大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恐怖主义的地理分布及其特征》。

  二、教师在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1、指导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资源

  研究性学习资源,既可以由教师开发供学生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确定题目进行研究。如果是学生自己选题,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选题不要过大、过高。例如:有的学生对全球环境问题感兴趣,就以《环境问题》命题。环境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环境问题都有其多样的原因、复杂的机制、方方面面的影响、多样的治理防治措施,在一篇小小的研究性课题中不可能全面涉及,这就是选题过大。选题过高就是选择研究难度过大的题目,中学生的知识与研究能力是肯定难以完成的。选择过高的题目,一则学生不会得出较为科学、全面的结论,二则违背了研究性学习的初衷。 2、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学生在确定研究性课题之后,怎么去研究,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历史法、文献资料法、科学实验法。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选定的题目,确定不同的研究方法。

  3、指导学生利用收集到的研究性学习资源

  当学生收集到很多研究性学习的资源之后,如何恰当地取舍,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就需要教师的指导。首先要根据研究性学习课题所确定的研究方向决定对所搜集材料的取舍;其次要对收集到的材料利用分析、综合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加工整合,从而为我所用,成为自己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4、指导学生将研究性学习资源转化为小型科研成果

  也就是将通过调查、实验、观察等方法搜集到的资源转化为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科研论文等形式的成果。这个过程是最后的过程,也是研究性学习成功与否的标志,必须由教师来指导完成。

  三、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

  组织是否得法是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成功的关键。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1、指导学生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应根据学校所在地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及与地理的相关性,事先拟出供学生参考选择的题目。并且尽可能根据当地特色将题目具体化,如“周至县旅游资源调查”、“周至县城市布局调查”等。同时,应鼓励学生自我选题,不要局限于教师提供的选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2、传授学生进行调查、获取资料的途径与方法

  因为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往往不知如何进行具体的调查和收集资料,教师有必要告诉学生调查的一般去向,如去公交公司或汽车站了解公共交通情况,可去相关政府部门调查了解。许多资料可以在互联网上查询,教师可以事先查询并提供给有关政府部门的互联网网址。

  3、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表格及资料分析方法

  最有效的办法是提供若干份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图表的样张,让学生参考与模仿。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设计调查方案时,一定要提醒学生考虑诸如地理位置、交通位置、人流量、车流量、污染物排放量之类的地理因素,以免将社会调查替代了地理调查。要特别提醒学生在调查过程中注意条件控制,不能弄虚作假,这样调查的结果更有科学性和说服力。

  4、指导学生如何撰写论文和表达观点

  既可以提供论文范文供学生参考,也提倡学生不拘形式,但要求学生论文必须根据调查资料提出论点和论据;有一定的论证分析,主题要鲜明,论据应有理,资料应客观并尽可能转化为直观易懂的图表;参考引用他人资料应说明资料来源,行文尽可能简明扼要和条理化。当然,成果表现不一定就是论文,也可以是宣传板报和网页等。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6

  祖国需要更多的创新性人才,创新离不开探究,离不开主动的研究性学习。当前我国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都是围绕着学生主体地位展开,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参与到学习生活中。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开展可以让学生们的眼界放开,从更加高的角度去理解地理问题,去感受地理现象和文化。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对学生研究意识的激发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做出重要的铺垫,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受到激发和激励的过程。因此,高中地理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必须要开展的,然而具体该如何开展呢?可以遵循一定的思路,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与大家分享高中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策略建议。

  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路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中的应用是对传统地理教学的一次顛覆。颠覆之下,研究性学习如何真正有效开展呢?这就需要我们从宏观的角度进行设计和规划。首先要确定高中地理中实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所在。如果说我们学习地理只是为了通过将来的考试以便考上大学的话,是完全没必要搞什么研究性学习的。可以发现,学习为了考试升学那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而现在我们需要什么思维呢?需要的是素质教育的思维,研究性学习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得自身的科学素养,地理实践技能等得到训练,直接反应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因此,研究性学习不能绕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学生的实践能力恰好也是在研究性学习中逐渐得到训练和提升的。地理学科本身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教育不是要培养一批小地理学家,而是以普及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及地理技能,以会生活,会学习,会创新的目标,塑造人文精神为主,因此,让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高深理论不是重点,它更强调教师要以研究性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性学习,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由此来看,开展研究性教学是地理教育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有效方法。

  在具体开展方面,每个学校都有自身的`独特地理环境资源、教育教学硬件设施资源、当地的教育教学支持资源等,结合这些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会使得学习的灵活性提高,发挥更大的效能。首先从研究主题的确定方面来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自己选题,也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题目进行选择。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现有能力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研究的过程可以不再局限于短短的上课时间,学生们可以走出教室,走进图书馆、走进花园,甚至也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去科技馆、气象馆等开展研究工作。总之,为了研究某一个课题,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可以寻求教师和其他专业研究人员的帮助。教师只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就好了。

  二、帮助学生制定具体的研究方式,确定研究思路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积极表达的欲望,主动去思考,主动参与讨论分析。它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现、发明的心理动机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当课题确定后,教师可以提出几种方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根据课题确定最佳研究方案后,教师还可以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补充。地理学科中研究主题的选定往往需要进行社会调查,首先确定调查的问卷或访谈的提纲,将资料收集上来之后再进行汇总、分析和总结工作。调查报告是调查研究的成果展示形式。教师可以在学生调查研究中期和最后进行询问和指导,如果学生有需要也可以随时向教师求助。教师要做的不是告诉学生该怎么做,而是帮学生去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教师正确引导,适当点拨,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努力探索。实践证明,这样的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调研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更能以研究性学习为手段,让学生学会地理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效果很好。如《某市交通状况的调查》中关于布点的选择、车流量测算、问卷调查、走访相关部门等;当学生的研究步入正轨,教师的指导作用就可转入定期检查、了解进度、解答疑问等辅助工作。特别要强调的是,在课题研究中,有效资料的收集是十分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研究的成败,同时它也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过程。

  三、组织实施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深层思考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充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的优势,所以,这种学习方法需要给更多的学校和教师所重视和采用。人本主义的理念向我们说明一点,人有无限的可能,学生有着我们所无法想象的巨大潜能,以前看到这样的话只是觉得这只不过是心理学在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而已,然而教学实践无数次告诉笔者,以前真的太小看我们的学生了。所以,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研究学习的信任和自由,这样他们就能放开了去做事情,专注地做事情,把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研究透彻。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支持,这一点可以首先向做得好的学校学习他们的经验,学校如果不支持,各个方面限制太多,教师的想法再好,也只能是空想,研究性学习也无法有效开展起来。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识到研究性学习需要在高中地理等学科教学中大面积展开。虽然一开始教师的任务重了一些,可是一旦积攒起了资料和经验,以后的研究性学习组织起来就更为轻松了,无论是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从简单枯燥重复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精力去进行一些更有开创性的工作。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7

  1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1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性学习冲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将化学课堂进一步开放到现实的情景生活中,通过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逐渐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态度,使其能逐渐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的研究方法。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设,高中化学教师能够建立出一套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必将在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的同时,推动我国民族的振兴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1.2有利于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所以其最重要的突破点就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出相关的教学情景,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发现与实践,逐步培养其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创新思维、科学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生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能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去。

  1.3有利于建设雄厚的师资队伍: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不但要求化学老师具备教育的能力,更是要求其能够针对学生的需求而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的能力。由于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多数都是跨学科方面的综合知识,部分内容方面学生了解的资料要多于教师,这就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其不断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为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而参与进修,这就在整体上提高了化学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2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2.1进一步丰富高中化学教学情景:通过“可供学生选择的情景素材”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化学兴趣的重要条件。化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将化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应用试验、演练、图片以及录像等多种方法与手段,逐步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趣味。现阶段新课改追求的是价值观与情感态度、方法与过程、技能与知识的多重目标的实现,化学教师应当依据不同教学模块的特征,科学选择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化学情景,从而搭建出宽广的学习平台。[2]与此同时,同学的尊重和教师的充分肯定是择增强学生探究热情及学习自信的重要前提,只有创设出民主、开放的课堂语境,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全面开发出学生的潜能。

  2.2重视化学实验课程的研究与学习:在化学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化学教师的地位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先的主导者转变为引路人,从课堂的控制者转变为参与者,应当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意识的培养,从原本的验证性实验过渡到现在的探索性实验。教师在整个实验演进的过程中,应当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全面开发其思维能力,将实验的效果最大程度展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述到浓硫酸和铜加热能发生反应,而稀硫酸与铜则不能反应,那么浓度为多少的硫酸才能在加热时与铜发生反应呢?实验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产生的SO2污染呢?围绕这一课题,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2.3全面拓展化学课题调研学习: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只有将社会与课堂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当前,随着高考制度的变革,各课程的学习也越来越注重实际问题的考察与应用。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课堂教育的社会性,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充分联系起来,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联想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到“燃料的综合应”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应当紧密联系生活,收集一些能够创设问题情景的生活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除此之外,化学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深入了解生活,对燃料的归类及热能的使用进行了解与归纳。这样一来,不但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还将其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大大拓宽。

  3结语

  研究性学习也就是一个探索与尝试的过程,并且也是实践的过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实行研究性学习,主要的是要坚持遵循“轻结论、重过程”的原则,将过程评价与鼓励学生作为核心内容,使学生能够逐渐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8

  研究性学习,是人们对于有意义及发现式学习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所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1].在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增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在中学的教学领域,掀起了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热潮。实施研究性学习,给发展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必要性及要求

  1.1地理学科中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在地理学科中,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从社会和学习生活中,将研究的专题进行选择并确定,通过对地理科学的研究方式进行模拟,去获取地理的信息,运用地理的知识及技能,分析地理信息间的因果关系,并将解决地理问题的建议和方法提出来。它要求学生广泛地与社会进行接触,在社会的课堂中,进行全面地发展。地理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在本质上,有一定的区别。它虽然也是一种学习,但是,它强调和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研究性学习对于创新实践及主动探究的精神比较重视,强调的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和知识。

  1.2地理学科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标准地理的理念是,既要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进行学习,还要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学习最高的境界就是学以致用。研究性学习,是从社会和学习生活中,进行选择且确定的研究专题,然后,将对地理问题进行解决的建议和方法提出来,适应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地理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注重培养,课程的灵活性比较大,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平等以及教学相长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局限在获取知识上,在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上,使接受式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索性主动学习[2].研究性学习不但重视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高低,还重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多样性的研究方法,要求学生既要学会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归纳整理,还要学会对反馈信息的处理,并且对于研究的过程更要重视。在整个的高中阶段,地理研究性的学习课程,无论对于学生地理学科素质的完善,还是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高中地理的教育改革,也是必然的趋势。

  1.3地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1.3.1对教师的要求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不但是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新世纪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在不断地深入,无论对于地理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突破,还是自身角色定位的偏差,都是一个推动,教师不断地对知识领域进行拓宽,将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知识体系形成,对教育教学的方法进行大胆地改革,将新型的师生关系逐渐地建立起来。

  (1)研究性学习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强调地理教师需要将学科知识体系的封闭性打破。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的过程中,应该建立一个相应的多元化和开放式的知识体,将自身素质的局限进行突破,将社会对地理教师要求的知识体系逐渐形成[3].学习内容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主要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所涉及的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传统和新兴学科,还有科自然和人文科学,以及单科性和多学科的综合,同时,还有偏重于社会实践和文献研究及思辨等。

  (2)研究性学习具有探究和实践性,以及社会性,强调地理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进行调整,不但要将单纯的知识传授及结论教学定势进行改变,还要将教学只是了服务考试的思想观念进行改变,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调查研究能力,要重视和培养。

  1.3.2对学生和家长的要求

  学生需要对传统的学习观念进行转变,在多元化学习环境中,相信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不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会更融洽,还会提升综合的能力。

  对于教师的工作,家长要进行配合,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空间。学生在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参与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认为没有用,甚至有些家将学生应该做的事情代劳了,还有的家长认为这不是学习,是学生在放松自己等。这些情况对于研究学习的的进展都是一个阻碍。家长不应该干涉学生,应该经常与任课教师沟通。

  2 研究性学习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2.1取得的可行性成果

  在理论与实践的距离进行缩短的方面,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成效十分显着,对于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新理念,帮助学生进行了深刻地理解,某高中一年级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开展以后,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也相对活跃了,一些创新观点也逐步地提了出来。

  2.2存在的问题

  2.2.1耗费时间太长

  对于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每次需要的时间很长,因为条件有限,每个学期都不能太多地利用这种方式。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在消耗的时间上,与应试教育体制的课程表时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2.2.2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建立

  地理教师的课时比较多,若全员都去参与,不仅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也很难达到。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评价,与应试教学教育评价存在一定的矛盾。

  2.2.3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难度大

  很多学生在对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时,都不够深入细致,只是通过图书资料和网络,来进行拼凑,还有的学生热情虽然比较高,但是,无论从资料的选题、收集和分析,还是最后论文的形成,都没有将自己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还有的学生全部过程都是家长代劳,将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削弱了。

  3 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需要不断地探讨和创新,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洁。结合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xx.

  [2] 徐秉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xx.

  [3] 欧阳静。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D]. 湖南师范大学,20xx.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9

  [摘要]在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为主导,充分凸显学生在语法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的思考、探究与不断钻研中来获取语法要点,吸收这些理论知识。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性学习

  以研究性学习作为主导展开高中英语语法教学,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点在理解上会更充分,知识的吸收会更透彻,还能在研究的过程中掌握这些语法点的基本应用方式。语法教学在这样的前提下才可以做到更加深入。

  一、在情境依托下呈现例句

  教师可以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作为语法知识点讲授过程的依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来逐渐吸收这些知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情境的创设下来呈现相应的范例,首先进行知识导入,让学生初步接受即将学习到的内容,为后续语法的深入分析营造好的开端。教师在导入新课内容时要注重理性筛选,可以选取一些能够很好地进行比较、对照的例句组合,在直观的对比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法的特点,感受到这些例句在结构、表达方式上的一些特征。例句的呈现是教学导入的非常有效的过程,这种导入方式不仅清晰直观、语法的要点也能够很有效地呈现出来,可以为后续进一步地对于语法知识的重点剖析打下好的教学基础。本文将以倒装句的教学为范例。首先,教师可以在多媒体环境下给学生呈现几组典型例句,让学生初步领会同样的含义下正常的句型和倒装句在结构特征上的一些区别,这个过程也可以让学生对于倒装句有一个初步认识:

  ①Awayhewent.Hewentaway.

  ②Outrushedtheboys.Theboysrushedout

  ③XiaoMingwenttotheparkyesterday,sodidMsLiu.XiaoMingwenttothepark.MsLiuwenttotheparktoo.

  ④OnlywhenIwalkoutdidIrealizethatitisraining.IrealizeditisrainingonlywhenIwalkout.这几组句子很好地给学生呈现了一般句型和倒装句间的差异,透过呈现例句可以很好地在语法教学中引入知识要点,这也是让学生进一步展开针对例句的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教学开端。

  二、核心问题的思考探究

  有了例句后,随后需要展开的是对于例句的具体剖析,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这个阶段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教师在学生基本熟悉了倒装句后随后要引导学生具体对于倒装句的句型结构、特征、使用方式等展开分析。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良好展开,让学生跟随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在问题指引下来进一步深入探究这一语法点,实现知识的不断获取,直至最后彻底掌握这种句型。教师可以设计由易到难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递进过程,帮助学生慢慢分析这一知识点的实质。教师这样问学生:什么是倒装呢?然后学生讨论、概括出倒装的相同的地方(主谓颠倒)。同学们掌握了倒装的内涵以后,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探究问题:Q1倒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Q2所有的倒装句都是一样的吗?Q3一般,什么时候可以运用倒装?学生如果独立研究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分析这些问题,借助小组的力量来慢慢解答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进度,并且了解小组间在分析问题时思路是否正确,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大家帮助与指导。这会让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收获更为理想的效果。

  三、知识的归纳、梳理与总结

  当核心问题提出后,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基本展开了对这个问题的逐渐深入的探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归纳总结,可以梳理学生的各种结论,然后归结为和这一知识点相关的一些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对于语法知识的梳理,然后慢慢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成为这一环节的主导,可以充分发挥自身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将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让学生对于这一语法点的认识更加清晰。这会让学生更深入地吸收这一知识点,学生能够慢慢把握住倒装句的特点、使用方式,对于这种句型也会越来越熟悉。抓住每组句子的第一句,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回答Q1;这时候引领学生对比①④这两组不同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回答Q2,接下来组织学生观察每组句子的不一样的地方,并且让学生分析、思考教材上的例句,并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发言,在此基础上回答Q3,解答完这些问题后,大家才真正掌握有关倒装句的语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讲评补充。在思考、互动的过程中,确保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适当的建议,让学生沿着正确思路分析问题。随后,教师要带领大家系统地进行知识要点的总结,梳理和倒装句相关的一些脉络,让学生在了解这一句型的特质的同时也懂得如何利用这一句型。这些都是这节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只有掌握了这些要点学生才算真正理解了倒装句的内核。

  参考文献:

  [1]朱荔.英语语法教学与学习现状研究综述[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xx(12).

  [2]宋晓敏.研究性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xx(09).

  • 相关推荐

【高中研究性学习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研究性课题报告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03-23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07-14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04-22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03-15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01-02

高中研究性学习心得12-14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11-03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05-25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最新03-31

是研究性论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