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论文

2023-07-24 论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班级管理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

  【摘要】在人才强国战略意识逐步加深的今天,教学工作者不再将工作内容局限于保障日常的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其教学的范围逐渐的扩展到了心理教育、素质教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大量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运用对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以下本文就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及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重点就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班级管理;作用;应用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1.科学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确保各项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班级管理的初级阶段,班主任则需要在此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延伸,管理不是重心,班级管理的重心应该在学生身上,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与人相处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站在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部分出现不合群、性情急躁、悲观等不良心态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2.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及生活中出现摩擦、争执等现象无法避免,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协调,帮助学生明白争执并不能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教师协调或者沟通来进行问题的处理。教师自身也要做好观察,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将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

  3.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的进行问题的分析,这对于发育中的小学生非常重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下,学生可以明确地了解自身的问题与优势,教师也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班级的管理,通过细节的处理帮助学生形成积极、自信、乐观、诚实的优良品德。同时,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也会有意识的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回馈社会储备力量。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主动积极的参与学习。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主动学习与被动学习下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管理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观,从而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2.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健康的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差异化的生活背景下,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观察逐步的强化学生的心理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受挫能力及控制力,这些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3.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沟通。任何人在社会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人们需要面对的群体也各不相同。现阶段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庭的溺爱会让学生非常的自我、自私,这些性格极易给孩子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相处的技巧,更好地融入到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4.帮助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宣泄情感。虽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上稍显不足,但是基础性的感恩教育是学生必须学会的。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包容、接受、领悟社会、家庭、学校给予自己的历练和爱护。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形式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单独教育和集体教育两组形式来进行。单独教育可以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科学的引导,如学生在出现较大心理问题的时候,单独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隐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集体教育则可极大的减少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在班级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氛围。这两种方法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都运用的较为普遍,教师可以依据班级管理的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具体的实施方法

  (1)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方面进行引导。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及领悟水平,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同时,按照学龄段的不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填充,以此来提高心理教育的预见性。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适时的帮助学生减压可以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明确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责任,有目的的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

  (2)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德育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目标,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内容和措施落实奠定基础,二者是互补的,德育过程中,采用榜样示范,典型引路、批评和表扬有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的各种有趣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的管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个班要形成良好的班纪班风,需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个班的小学班主任,至少担任着这个班的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那么就需要教师充分挖取学科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4)建立心理健康驿站。心理驿站中受教育的学生是学生自己感到有心理困惑、心理压力时主动寻找教师,希望得到帮助。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个平台,不仅有助于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合理布置工作,也帮助了由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的学生,使他们走出不良心理的阴影,在集体中快乐地成长。

  (5)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人的主观意识都会通过行为表达出来,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需要时时留意,对于一些表现较为特立独行的学生必须予以关注和引导,让其步入正轨。在日常班级的管理中,给予学生充分的锻炼机会,如“一周值日生”“小助手”等活动都非常可行,学生在体验过班级管理的角色之后会一改之前的不足,学会为他人着想,并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

  四、总结

  对于班主任而言,除了需要教好专业课程之外,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班级管理确保所在班级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班级管理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必须在遵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抓住核心,并围绕这一核心进行现有方法的科学运用。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非常有限,且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非常的繁杂,因此,必须对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重视。

  参考文献:

  [1]郭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严与爱[J].中国校外教育,20xx,(04).

  [2]沈清峰.管理有方法,真情最为佳———谈谈我眼中的小学班级管理[J].学周刊,20xx,(15).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2

  摘要:在农村小学中,班主任的地位和形象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小学生步入学校学习的引导者,班主任的角色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与意义。所以说,作为班主任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班级进行管理,需要在管理中运用一些对策与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以培养初入校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小学生

  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得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升学的竞争性已不再是小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但是伴随现代教育的改革,对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本文就对农村小学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中的一些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以给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帮助。

  一、当前农村小学生现状分析

  当前的农村学校小学生基本都能够遵守学校纪律,能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具有较强的执行力。但是,因为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受这个因素的影响,在对孩子的辅导环节比较薄弱,加上现在对孩子的过度宠爱,造成部分学生的自理能力较差。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很大比例的家长常年在外打工,小学生与爷爷奶奶生活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就造成一部分孩子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感,缺乏积极的沟通能力与课堂活跃性,严重制约着学习效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些孩子就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挑战。比如说,性格偏激、倔强、孤僻,甚至有些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逃学、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等。而且隔代溺爱有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从而在学习中不爱动脑筋、不听教师话等情况发生。这就要求班主任提高责任心,在学习与生活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小学生进行引导、关怀、教育,从而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积极的心理来对待学习与生活,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提供必要条件。

  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措施与方法

  1.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作为班主任,就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首先,要对每位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脾气性格等。只有充分了解了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够在学习中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明白学生的生活需求,并及时进行帮助,使每位学生在学校和学习中能够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学习中更要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了解,并与学生打成一片,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在遇到困难时候能够主动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善于鼓励

  对于小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比得上得到班主任的表扬与鼓励的事情更高兴的了。班主任要善于利用鼓励的作用,在课堂上要灵活掌握表扬与鼓励的使用频率,做到恰到好处,使其既能发挥作用又不至于使学生感觉到故意使用,以免使表扬和鼓励变得普通化,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效力。班主任不仅要在学习中进行鼓励,对于生活中的细节也要进行积极的引导与鼓励。比如,学生在回到家后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班主任了解后也要对学生进行表扬,从而起到对其他学生的引导作用。

  3.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一般来说,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执行力,特别是在班主任鼓励下,对于班级制度的执行能力是比较高的。作为班主任就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制定相关的班级制度对小学生进行约束与引导,对于比较遵守的学生进行公众表扬,树立典范,在约束的环境中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纪律性。同时,班主任可以建立轮流班委会制度,让每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管理班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小学生的责任心,并提高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管理素质与能力,为以后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4.及时与家长沟通

  家长是学生的第二个教师,家长要配合学校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教育。作为班主任要定期开展家长会,做到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督促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进行了解与管理。在家长会上,要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与鼓励,对于学生在学校的缺点和弱点要进行保留,尽量采取私下交流的方式通知家长,以防打消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交流分析,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管理上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从而能够正确及时地引导家长对孩子的管理,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基本保障。总之,班主任对班集体的管理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是和蔼可亲的、责任心非常强的、对学生非常了解的、对学生的要求能够时刻关心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刘辉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前邴小学

  参考文献:

  [1]丁娟.浅谈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xx(S1):129.

  [2]方亮,刘银.农村小学“撤点并校”的成效与困境分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3):36-41.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3

  班主任是主要的班级管理者,也是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接触最多的老师,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在众多教育教学方法中,情感教育是最有效也是最贴近教育本质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热爱教育事业,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通过真诚的情感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爱的力量感染学生,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深入了解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班级的管理中尤其是小学班级的管理中,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进行“真情管理”的关键。目前,很多小学班级管理中都存在一种现象,即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学生的尊重,但是缺乏影响力,这就是教师未能够深入细致了解学生,没有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致。在教育中缺乏爱,缺乏对学生真正的了解和关心,就不可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细致了解和研究学生,进而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特长及兴趣爱好等。其次,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不能将自己视为管理的权威,学生都必须无条件服从,而要在课堂教学或者是课后交流中与学生平等交流,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学生,师生之间建立起彼此的信任,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教师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和家长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同时能够建立起家校之间的联系,更进一步了解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发挥爱的力量,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师如果不热爱教育事业、不热爱学生,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影响和感染学生,为学生创造出良好温馨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通过自己春风化雨的教育,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发展。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将应有的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通过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注、被理解,进而积极投身到学习中。其次,要主动关心学生,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立性不强,在学校中往往依赖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关心学生。如,有的学生因为家庭或者生理缺陷等原因,会产生自卑感,上课不敢积极发言,课后不积极参与学生的集体活动。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这时,教师就要更多关注学生,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阴影。可以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在课后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帮相学生申请补贴,帮学生渡过难关,逐渐消解学生的心理负担,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认真细心地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富有个性地发展。首先,教师要注重日常观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如,有的学生比较外向,善于主持或者是辩论,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这一特长,积极开展辩论赛、演讲比赛或是朗诵比赛等,让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示,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但是文笔较好,善于写作,教师就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一些作文比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在教学中要鼓励这样的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能够得到锻炼,通过发言让学生敢于在公众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的优势或者闪光点得到充分展现,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树立良好班风,构建和谐班集体

  班级的建设和管理除了要依靠一定的制度外,还需要树立良好的班风,让学生在班级的学习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遵守班级的规章制度,对一些不遵守班级制度的学生,要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惩罚,进而引导学生在集体中要有团队意识,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而不是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次,要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凝聚力。如,可以开展短跑接力赛、拔河比赛,或者是开展一些游戏,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彼此熟悉,并能够团结一致。小学阶段的学生合作意识单薄,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合作,让学生树立起团队意识,进而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学会关心他人,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无限大。此外,要利用好班级资源,如黑板、墙壁、窗户等,可以定期办黑板报或者是在墙壁上张贴一些优美文章,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增强学生的文学和文化意识,进而净化学生的思想和灵魂,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总之,树立良好的班风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的班集体也具有重要作用。总之,作为班级管理者,教师在管理和教育过程中要爱学生,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用自己的关怀和信任激发学生求知欲,用自己的人格引领学生人格,充分发挥教育的力量。

  作者:刘娅丽 单位:镇原县城关镇许河湾小学

  参考文献:

  [1]张海亮,郝亚丽.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渗透“真情管理”[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xx(11).

  [2]周少华.浅谈小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xx(05).

  [3]冯瑜,李万强.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几个问题[J].中学教学参考,20xx(23).

  [4]张思雄.“真情管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教师,20xx(15).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4

  一、沟通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沟通并在此基础上认真了解学生的需要。班主任要能够根据学生性格特征出发,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潜能发挥。

  2.缓解班级矛盾

  小学班级中由于人数比较多,班级当中学生的性格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就很容易造成个体之间的矛盾产生。通过沟通的方式,班主任能化解学生个体之间的矛盾,并进一步与学生建立感情。

  3.有助于提升班级凝聚力

  小学班级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提升班级的凝聚力。通过沟通的方式,班主任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对于促进班级形成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方法

  沟通属于班级管理过程中一门非常具有魅力的艺术,在与不同性格特征的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选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小学生往往性格比较简单,在与小学生之间进行沟通时,采用简单的方式更能够打动学生。进而也就能够很好地达到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

  1.令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切之情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当付出真切的情感,这样才能够令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也才能够真正地愿意与教师敞开心扉,并与教师建立良好关系。为此,教师应当在沟通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宽容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

  2.尊重学生

  小学生同样拥有人格,尊重小学生才能够赢得小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

  3.班级管理践行公平原则

  小学生班主任应当始终坚持公平原则,这是班主任能够赢得学生信任的重要标准。同时,班级当中的学生也并没有优劣之分,班主任不能够差异对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公平的环境当中成长。4.宽容心态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属于威严与权力的代表,学生往往非常惧怕老师。因此,学生不会与教师之间主动建立联系。也就不能够形成有效的沟通。为此,教师应当更多宽容小学生的行为,做到平易近人才能够令学生不会对教师产生距离感。

  5.加强班级管理中的沟通

  教师应当根据班级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方式的沟通,每一个班主任对学生都能够形成不同的沟通渠道,并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综上所述,实现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方法就是通过良好的沟通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关系,只有班主任成为小学生的朋友,彼此之间确立友好关系,才能够实现班级管理的健康有序。教师掌握沟通的艺术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是对班主任职位的认真践行。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5

  担任农村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已两年了。在这两年的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育人必须从小抓起”。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纪律意识不强,天性活泼、好动,爱模仿,学校资源、条件、环境等状况又不能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所以,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对农村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必须从细微处着眼,从一点一滴做起。

  一、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是过渡期,很多农村孩子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钟响,不能按要求坐好;上课时,爱在教室中走动,随意性大。我利用早自习、班会课,有时甚至专门抽出时间以讲故事、树标杆、说案例等容易接受的方法让孩子们明白讲规矩、守纪律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守纪意识、利他及利己观念。上课前提醒学生准备好课本、笔、本子;课堂上提醒学生要做什么,不宜做什么。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前期经常提醒、检查,根据学生的表现,树立榜样,及时表扬,做到示范引领、纠偏及时。逐渐养成认真听讲、认真作业、课间不胡闹、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我还将学生在课堂上听讲时精神不集中,注意力易分散的情况,编成儿歌:“小身子,坐端正;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用心听;小嘴巴,专心读;小脑袋,认真想。好好学习守纪律,争当文明好少年。”让学生牢记心间。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良好的坐姿和学习习惯形成了。

  二、搞好家校联系,做到齐抓共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小学一年级前两三个月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且不少学生是留守儿童),所以在这段时间,除了在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外,我还经常通过电话、短信、QQ或微信与家长沟通或亲自外出家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同时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家庭作业有关情况,同时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做到齐抓共管。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分担家务的习惯、自己的事情主动做的习惯。针对作业完成不及时等情况,除了每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记在小本子上之外,还针对特殊家庭情况的学生或其他情况特殊的学生,把作业通过电话告诉家长。根据学生家庭区域范围,还设立学习片区小组长,督促、检查同学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以方便他们协助我们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

  三、实行“自己当先生”管理,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民主管理的关键是使学生形成主人翁意识,具有责任感。

  1.教师对学生必须一视同仁,使他们产生公平感

  学生中有不少留守儿童,他们的性格、学习成绩、纪律等情况要差于其他学生,无论是学习习惯、态度好的学生,还是学习习惯、方法还没养成的学生,无论是教师子女,还是普通家庭子女和特殊家庭子女都平等对待。要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该鼓励就鼓励,该鞭策就鞭策。教师应关心爱护和亲近每一个学生,不能有丝毫不公平。

  2.和学生交朋友

  课内课外经常跟他们讲故事、做游戏、拉“家常”,满足他们好动、好奇、好交朋友的欲望,接纳他们的种种不足,教师应把学生看作可以交流的朋友,无条件地接纳和理解学生。寓教于乐,平易近人,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信任老师,喜欢老师,乐于向老师表露内心感受,乐于接受指导和帮助,受到正能量的熏陶和影响。

  3.给学生人人以“权利”

  班里可管的东西不少,门窗、桌椅、电视、板报等,如果管理不善,就会经常出现损坏的现象,光靠几个班干部远远不够。因此,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把教室的财物分给每个学生管理,让他们互相监督,相互看管。这样,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原来爱损坏东西的现象没有了。总之,农村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班级管理,要求必须做到细心、耐心、平和心、平等心。总之,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农村小学低年级的班级管理,要求必须细致、合理。良好的班级管理,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及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一种动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力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和探索。勤思考,多总结,以使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不断提高。

  作者:成如定 单位: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镇长岭岗小学

  参考文献:

  隋丽.浅议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J].教育教学论坛,20xx(12).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6

  一、传统教学管理下的小学毕业班级状况

  当前,在许多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中,一体化模式和班级相对约束仍然是被广泛采用的教学管理,而这样的管理方式体现出的是班级的整体性和一致性,但将学生的自主个性和独立想法,以及创新班级的开展全盘忽略。这种教育方式会因为学生随着年级增长和思维的发展出现很多变化,尤其在毕业班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因为学校老师过于管制而出现很大的逆反心理,这样会使班级会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对于小学毕业班的班级,老师在管理上很大程度上应采取严抓的态度,采取力度非常大的教育和管理,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的在毕业班的认真学习,但这样过于死板的管理却只是解决了他们的学习态度问题,而且收获甚微。正如很多学者提到的那样,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老师单纯的将自己摆在一个教师权利至上的地位,过分强调管制和严抓,往往会酿成反效果。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已经不像当初刚踏进小学那样无知,而且现代化社会充斥着太多不同的思想,让毕业班的学生产生了不该有的心理。如果班主任过分抹杀学生的自我意识,强制性地让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处于一种集体化的方式,会让学生的自我发展变得单调和无趣,也让班级管理处于尴尬的地位。

  二、小学毕业班班级管理措施

  1.加强日常教育,制定符合班级情况的管理制度

  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上课条件并不完善,但即便如此,也要制定符合班级情况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制定好了相应的上课管理制度、作业上交制度,才有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班级凝聚力的产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

  2.在学习指导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小学升初中的最后一年,学习已经不同于其他年级那般轻松,而且到最后一年,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异也会逐渐体现出来,这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优秀学风,均衡每一个学生的各科成绩,需要老师在学习指导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单一地采用一种方式面向多个学生,而是面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疑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得到知识并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

  3.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

  尽管小升初在所有的升学考试中处在难度不太高的地位,但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一些家长对这一个考试也非常关注,认为这是自己孩子改变未来的第一步,这时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的持续关注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不管什么类型的升学考试,考的其实都是每个学生间心理的较量,因此在毕业班的班级管理中,老师还要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让他们带着轻松的心情学习,这样常常会让学生在最后的考试中发挥超常水平,取得优秀的成绩。班级的管理建设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人素养,甚至之后的学习生活都会因为毕业班中的环境而发生改变,优秀的毕业班会让学生的心理因素变得优秀,而正确的班级管理会让小学毕业班级加强凝聚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范围。这其中离不开教师的不断总结和不断改进,只有在教育方式上实现真正的改变,才能让毕业班级变得更加富有生机,让学生更加积极向上。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7

  一、小学毕业班班级管理措施

  1.加强日常教育,制定符合班级情况的管理制度

  在一些农村偏远地区,上课条件并不完善,但即便如此,也要制定符合班级情况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制定好了相应的上课管理制度、作业上交制度,才有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以及班级凝聚力的产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重要性。

  2.在学习指导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小学升初中的最后一年,学习已经不同于其他年级那般轻松,而且到最后一年,每个学生存在的差异也会逐渐体现出来,这时候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形成优秀学风,均衡每一个学生的各科成绩,需要老师在学习指导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单一地采用一种方式面向多个学生,而是面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疑问,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得到知识并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

  3.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发展

  尽管小升初在所有的升学考试中处在难度不太高的地位,但在很多的农村地区,一些家长对这一个考试也非常关注,认为这是自己孩子改变未来的第一步,这时老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的持续关注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不管什么类型的升学考试,考的其实都是每个学生间心理的较量,因此在毕业班的班级管理中,老师还要对学生加强心理疏导,让他们带着轻松的心情学习,这样常常会让学生在最后的考试中发挥超常水平,取得优秀的成绩。

  二、结语

  班级的管理建设往往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个人素养,甚至之后的学习生活都会因为毕业班中的环境而发生改变,优秀的毕业班会让学生的心理因素变得优秀,而正确的班级管理会让小学毕业班级加强凝聚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好的生活范围。这其中离不开教师的不断总结和不断改进,只有在教育方式上实现真正的改变,才能让毕业班级变得更加富有生机,让学生更加积极向上。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行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当下,我国小学教育面临着诸多教学问题的困扰,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提高小学教学的质量,成为当下社会与教育部门所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1合作学习理论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措施

  1.1实现课堂互动化

  实现“课堂互动化”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互动化教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通过有效结合合作学习理论,对小学班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行学生自主管理,以小组的形式在班里内开展学习问题与实践问题的讨论,构建班级管理负责人,通过分层讨论与探究,在学生的互动研究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兴趣。汕头市某小学在实行“课堂互动化”这一全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早读时间,以学习委员作为岗位负责人,在班里中实行分组,针对昨天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学习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然后由班主任对探讨结果予以评价,并且对解决问题的学生予以表扬和鼓励。通过这种互动交流的模式有效完善了该校小学班级的管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2优化学生成就动机

  在小学班级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的鼓励与赞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因此,在针对当下小学教学质量进行改善的过程中,优化学生的成就动机,成为教学优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成就动机越高,其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针对这一问题,相应的在办理管理过程中为学生营造更加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感受到更大的成功可能性,以此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上海市某小学在优化学生成就动机的过程中利用“利益共同体”这一全新的管理机制,有效改善了该校学生的学习状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校以语文课程为重点改革对象,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对每组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例如作文竞赛一等奖、诗歌朗诵比赛获得优胜、期中考试成绩获得提高等。通过对每个小组予以学习动机的制定,充分激励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了正确方向。

  1.3强化学习目标管理

  在合作理论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在班级内进行目标管理的强化,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互进互助,共同解决问题。基于班级目标与学生学习目标的强化,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模式,为学生小组制定相应的目标,以构建目标向导为主要研究方向,让学生在集体学习的大环境中有效树立自身的学习目标与班级的共同目标。淮安市某小学在强化学习目标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开展优秀班级的评选活动,在校内发起了合作学习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组,再对每组学生进行学习目标制定,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独立解决学习问题,活动实施过程中还相应的评选出了多位学习组长,让小组长对每组学生的问题研究质量进行正确评估,以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文问题解决能力与目标管理能力,为该校今后的教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4培养学生自主管理

  自主管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学习质量保障,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不会重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普遍存在的“照本宣科”与“应试教育”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对我国当下的小学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发展阻碍,因此,在针对我国小学教学问题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是正确有效的问题解决手段。长沙市某小学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该校所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了相应改善,以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为主要改善目标,施行了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全新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校通过将合作学习与自主管理有效结合,施行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模式,通过让学生在集体学习中相互取长补短,有效弥补了自身的不足。同时,该校在实际教学中强化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制订符合个体学生的独立学习目标,让学生在自主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各个阶段的综合学习。该校还开展了学生风采展示的专项活动,将学生自身能力进行展示与发掘,通过将自主管理进行放大的`方式,有效改善了以教师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使该校教学在合作学习理念的引导下,满足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

  2合作学习理论下小学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

  2.1提升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在合作学习理论实际应用于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上至关重要的引导者,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对学生起到了监督作用,通过合作学习模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实现了学生间的相互监督与相互鼓励,为学生更好地完善自我与自我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在学生群体相互交流与督促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加自觉的遵守办理管理制度,极大的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监督。

  2.2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在合作学习理论实际应用于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各自相应的学习任务,在问题探究与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自身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与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有效帮助。同时,学生群体间进行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学习能力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基础,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小学班级管理模式中实际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值得推广。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9

  摘要: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更加人性化的教育管理方式。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通过赏识教育创设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自身闪光点,让家长也参与其中,从而将更多赏识教育的艺术性发挥出来,促进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艺术性;积极向上

  赏识教育是承认每个人之间存在区别,允许学生尝试任何事物的过程之中的失败和发现学生优点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学符合学生们内心所渴望的认同、关爱和表扬。正所谓人无完人,身为教师理应报以平等之心与学生相处,给学生挖掘出自身不知的潜能或者是亮点,真心理解学生,用心欣赏学生,适时表扬学生,精心引导学生,这样学生们才能积极向上,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有不断进取的动力。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赏识教育要遵循信任、尊重、激励、理解、宽容、提醒原则,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做到承认差异性,身为教师我们不能只是单纯的教学,还要时常关心和帮助学生,给他们力量去克服自卑和面对怯懦,让学生增强自信心,还维护学生自尊心,使得学生学会自爱。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他小时被老师认为是智障儿童,老师想尽办法让其退学,而爱因斯坦母亲却没有放弃他,她坚信自己的儿子不是智障儿童,并鼓励爱因斯坦,给他自信,从而让他走向成功。这是因为赏识教育不但只是锦上添花,它还有让所谓的“差生”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焕发出学生们的潜力,做到人尽其才,在尊重学生差异性上,给每个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学生发展出各自不同的个性化的特色。当学生一遇到困难时候,先让学生再努力一下并给上鼓励,让学生独自从困难中走出来。面对学生失败时,不要一味的责怪,打击他的`自尊和自信,身为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面对失败的力量,让他们理解保持自信能够更加容易获得成功的道理,这样才能培育学生更强的抗挫能力。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赏识教育的措施

  (一)抓住关键,赏识学生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学生的赏识具有一定艺术性。教师与学生在相处之中,教师们理应对学生报以积极的挖掘学生潜能和鼓励学生勇于实践不怕失败的态度教育学生们,对学生的成长或者是创新都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扬;对于学生的做错了什么,要抓住重点和富有启发性,与之保持平等的态度说明问题,切忌大声喝斥,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保护学生脆肉的自尊心,如此常期相处学生才能从教师身上感受到对他们的爱和信任,从而学生会越发努力刻苦学习,为了不辜负教师对他们的一片苦心和期望。

  (二)多方引导,培养学生的自赏能力?

  赏识教育不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挖掘和激发,还要对学生进行自赏培养,这样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特色个性和增强自信心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自赏能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组织一些交互性强的团体小游戏,让学生们一同参与其中互相帮助学习,在活动期间,教师们从中细心引导他们关于自赏方面的问题的思考,使得学生们从实践中能更快吸收自赏能力。

  (三)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

  不能否认,班级里面既有性格外向开朗的学生,也有性格内向孤僻或自卑的学生,而后者更是渴望能感受到赏识,但是后者却很容易被忽略,从而得不到内心所渴望的关系和赏识。面对这种类型的学生的时候,单单要求教师去一个一个的进行培养很难,这时身为教师我们就需要以自身为主导,带动性格外向开朗的学生,逐渐营造好的氛围,创建赏识群体环境,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来带动其他学生,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从班级管理实际来看,利用群体赏识取得良好班级管理实效性的例子比较多,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提供良好的舞台,让学生在群体赏识中体验成功创造条件,都是能让学生产生自信的重要源泉。

  (四)父母参与赏识教育过程中

  赏识教育不单单只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可以运用的一种教育形式,每位学生的父母都可以参与到赏识教育之中,这也成为父母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家长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让学生舒展心灵、尽展潜能地生活。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们先要明白过分溺爱、娇宠对孩子造成的只会使之形成怯懦、任性的性格,所以,父母们需要认识教育得当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并且教导孩子感兴趣的技能和鼓励孩子自立自强,才能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三、总结

  总之,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和允许失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优秀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能帮助学生挖掘闪光点和激发潜能,从而让学生从中增长对自我的价值感,增强自信心,发展个性特长,培养不断进取的精神和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这是让学生们培养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少走弯路的途径。我们要从学生的各种行为和表现来深入了解学生,保持平常心的心态与之交谈和充分培养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色,那么学生们将会自由快乐的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齐静.小学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xx/34

  [2]雷秀峰.小学班级管理中赏识教育的应用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xx/10

  [3]王海燕.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xx/S1.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0

  1完善规章制度,谨防第一个破窗

  小学新生只有6、7岁,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对学习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很难立即适应小学学习对他们的各种行为规范,违规违纪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班主任切不可等事情发生后才来做大文章,事实上,这样一方面既伤害了学生,另一方面也使班级工作显得相当的被动。因此,平时的预防才是最为根本的。新生年龄幼小,还没有形成健全的道德评价体系,很多行为都需要老师和学校的指导和规范。所以首先应该让孩子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切不可让学生囫囵吞枣。当孩子逐渐适应了小学的生活之后,就应该在班级中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班风建设、学风要求、卫生管理、值日管理、班级常规、班干部职责等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行性、操作性,进行量化管理。应该在班级中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通过让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制定规章,达成一致的认可,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2关注细节小事,修复第一个破窗

  “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管理必须从小事抓起,从琐事做起;必须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破的窗户玻璃”,防微杜渐,以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所以,任何一件有碍于班级整体发展的事情,即使只是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处理,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一方面,犯错误的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容易使其更加有恃无恐,今后其行为将更加难以控制。另一方面,错误的行为没有得到纠正,其他学生就把这种错误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久而久之,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下降。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始终遵循“教育无小事”的原则,并及时有效地让一切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在修复“破窗”时,要艺术地处理。现代社会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往往以孩子为中心,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受挫能力很弱,自尊心很强,总是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因此,对过错学生的惩罚措施,应体现教育性、关怀性及可弥补性。对学生初犯错与屡犯错所得到的惩罚应有严厉程度上的不同。惩罚是为了完善其人格,对其今后发展有益。批评应以爱心为原则,始终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

  3加强宣传教育,利用第一个破窗

  对犯错的行为并非处理完了就万事大吉,如果没能够及时在其他学生中利用这一契机进行宣传教育的话,下一个同样的事情可能还会发生。不及时的教育就像隔夜的炒饭,一旦错过了学生认识的兴奋点,就很难再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不能切入要害的说教,就如隔靴搔痒,说多了反而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为今后的教育设置路障。不彻底的教育则容易留下后患,而且由于班主任误以为任务完成放松了警惕,反而为新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错误的发生提供了沃土。因此,事后的宣传也是尤为重要。宣传教育时也要根据学生错误的严重程度、普遍程度和影响程度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当然更多时候应该进行正面宣扬。班级管理中对过错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告诉他错在哪里,而且要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以及该怎样做,所以品学兼优学生的示范作用就非常重要。通过对比一下,过错学生就可以发现自己不足,也能找到自身的亮点。抓住了这个点,就找到了该生进步的动力并将之大力发扬,班级管理也就及时修补了一扇破窗,避免了不良影响。利用好亮点逐步推进,创造和谐团结、昂扬上进的.班风。

  4因势利导,用好破窗效应的逆应用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所以环境是育人的隐形课堂。散漫的习惯,粗陋的言行会让人“近墨者黑”,甚至“破罐破摔”,那么高雅的举止,文明的言行又是否能让人“近朱者赤”,积极向善呢?的确如此。越是幼小的孩子,越是没有成熟的道德评判标准,他们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还有赖于成人的指导。破窗理论的应用,只能告诉孩子们不能做什么,却未能告诉他们该做什么。所以我们还要在班级之中树立榜样人物、榜样行为,才能从正面鼓励指导学生的言行。老师表扬了一个主动捡垃圾的学生,那么就会有更多主动捡垃圾的学生出现;老师肯定了孩子乐于助人的言行,那么班级就会逐渐形成团结友爱的良好班风。这既是榜样的力量,也是良好环境对人的塑造。所以在我们一方面时刻提防学生违纪的同时,也应该花更多的精力找出学生的闪光点、班级的闪光点。通过树立正面形象,营造“窗明几净”的良好氛围,来导人向善,这就是“破窗户”理论的正面运用。总之,“破窗理论”在学校的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细细观察学生的行为,在教育中要始终以使学生健康发展为原则,要始终给予学生一种春天般的人文关怀,一切以学生为本。既要及时修理“第一块被打碎的窗玻璃”,更要大力肯定“主动修理破窗的行为”。长期巩固学生的良好表现和维护集体的良好行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会很快形成,班级的管理工作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

  作者:李敏 张成全 单位:重庆市荣昌区玉屏实验小学 拓新校区重庆市荣昌区荣隆镇初级中学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1

  摘要:以学生为本,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关键词:班级管理 创造性 个性

  所谓创造性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具有创造的意向、创造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和创造的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自信、勇敢、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如何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呢?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为实现班集体共同目标,不断进行调整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劳动、课外活动等各项工作的管理教育的活动。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就要发挥班主任的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构建起班集体的激励机制,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持续性发展。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 以学生为本,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没有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没有个性。教育家陶行知说:“最好的教育是教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见“事”不见“人”,以“事”为本,是教师强制管理的弊病。这种班级管理是让学生服从于“事”,顺应于“活动”,把自主和有活力的人,僵化为按“号令”行动的一种工具。“听命”和“顺从”成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基本状况,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是无法充分表现的,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很难显现的,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也就成了空话。要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众所周知,缺乏独立自主精神的人是不可能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的,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精神。如开学初,我组织学生制订班规,每们同学都参与,提出自己的建议,通过集中制订出:“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班主任课与课任课一个样”这两条班规。还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干部带领全班同学制订和落实班级工作计划,并由学生及时验收计划的完成情况,认真填写各项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记录表。还有我按组要求他们轮流布置板报,每月一期。版面安排,艺术插图均由同学自己设计,内容形式决不能雷同,应结合班内实际情况和学校重大活动进行编排。从班规的内容,工作计划落实记录表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板报可以看出同学们具有的独立自主的精神。

  二、 实施民主管理,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

  班集体是师生共同组成的集体,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把班集体管理好,这就需要班主任实施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关键是使班集体成员形成主人翁具有责任感,形成积极性和创造性。要避免学生感到受制于人,产生被人“管”的消极意识。应避免班主任包办代替,独断专行,事事都唱独角戏的局面。这种传统的管理会使学生一切听命于班主任,其责任感必会遭到泯灭,久而久之,创造性个性品质不仅不能形成,还会使学生养成一种奴性。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学生应该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形成两个积极性。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给予”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的。如在组建班委员会时,我不是按传统的任命制,而是采取竞选制。首先给同学们两天时间准备,想想自己竞选什么职务,制订职务责任计划书,准备三分钟的竞选演讲。然后利用周会的时间请参加竞选的同学宣读职务责任计划书及竞选演讲,回答同学们提出的有关问题,最后进行无记名投票,选出班干部。通过这一活动使同学们享受到了民主权利,也培养了主人翁责任感。在班上我们还设立了许多岗位,“财产小卫士”、“图书管理员”、“黑板清洁员”……使每位同学对班上的各项活动和各岗位全权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后,学生感到集体需要他们,他们有为集体做贡献的具体任务,不仅增强了参与意识和对集体的责任感,也培养了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创造性个性品质。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的参与越多,他们的责任感就越强,自我管理能力就会很快提高,班级的面貌也会越好。

  三、 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

  教育培养学生成才,兴趣是起点,是人发挥智慧和取得成功的动力。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要熟知每个学生的兴趣,要帮助学生发展兴趣,这对他们的整体素质提高将起到积极作用。班主任要帮助教育学生把他们的兴趣同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使兴趣在成长中发挥动力作用。为此,我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兴趣小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如我班的李鑫同学,喜欢书法,跟书法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太辛苦想半途而废。我了解这一情况后为其讲王献之刻苦练字的故事,鼓励他持之以恒。他接受了班主任的意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全国百名小书法家”的称号,作品获全国书法少年组一等奖。班主任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对教育要求中必须具有的,但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加以引导,使其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这里我巧妙地用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来带动他不感兴趣的事情。我班的程诚同学曾一度对学习文化知识不感兴趣,终日沉迷于看《飞碟探索》这一类书刊上。我发现这一情况后并没有急于批评他,而是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上这样一段话:“神奇的宇宙和UFO之迷正在强烈地吸引着你,但你知道吗?解开它们的秘密需要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学习吧!未来的科学家。”他看到这段话明白了老师的意图,热爱学习了,成绩提高很快。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帮助学生从无数生活道路中选择一条最能发挥创造性的道路是班主任的职责。

  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解放学生的创造力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去实践;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坚持这种创造性教育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人的潜在的资质,潜在的能力的发展是无限的。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时刻想到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并观察学生潜能的表现苗头,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不断地出现新的面貌。我班的陈鑫同学在学习上成绩一般,但我发现她写的作文选材新颖,想象力丰富。在准备召开“向白色拉圾宣战”主题班会时,我让她担任小品的导演,由她编写的《拉圾的控诉》,讲述白色拉圾向人类控诉它是无罪的,是人类大量生产和使用一次性用品,才造成了环境污染,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这一小品主题深刻,语言幽默,让同学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受到听课教师的好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从寻常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努力,使问题得到新颖独特的解决。解放学生的创造力,他们会给你带来许多的惊喜。

  21世纪全新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个性品质,为此,今天的班主任就要勇于在教育实践中探索,变具有封闭性、求同性、静态性、主观性,单向性特点的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为具有开放性、求异性、动态性、客观性和多向性特点的现代管理思维模式,以使教育和管理逐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2

  一、小学生班主任班级管理常见问题

  1.班主任独揽大权

  由于小学生自身缺乏自律性和一定的管理能力,班主任一般会独揽管理大权,任何事情亲力亲为。一方面要应付家长对教学的种种要求,另一方面要面对每天班级内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协调教师之间的教学问题。工作压力较大,每天陷入多种琐碎的问题中,精神和体力上都受到较大的压力。

  2.放权学生造成无序管理

  教师将部分权利放归于班干部进行管理,但是班干部的个人意识较强,不懂得学生群体关系和问题的协调,导致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甚至导致学生群体中形成背后打小报告的不良班级风气,学生之间产生对立派别,学生群体友好、单纯的学习氛围被打破。班主任对于学生之间的问题情况了解不清,过于感性的偏听偏信个别班干部的单方面说法,导致学生之间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班级的不良风气。

  3.没有充分了解学生真实情况

  由于班级人数众多,班主任自身精力不足,无法对学生进行深度了解,缺乏与学生家长的深入沟通,同时也没有细致观察学生的在校具体状况,主要凭借个人主观和有限的经验对学生进行判断,从而对学生进行定性,甚至对部分学生处于放弃的态度。

  4.班主任树立良好的形象

  班主任没有充分地与学生拉近距离,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威严有余而亲和力不足,或者与学生距离感较近,亲和力过多而威严不足等,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班主任的形象定位一直是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更多的教师通过保持一定距离来树立自身的威严,让学生有一定的惧怕感,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自身的.管理有敬畏感,这种方式对于大多数情况较为实用,但是却缺乏一定亲和力,让学生无法对教师敞开内心世界,班主任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状态,也无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配合教育。

  二、班级高效管理的对策

  1.制定班级管理规范

  对班级的相关管理制度要有明确的规范,这种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对以往班主任进行调查来搜集,同时也要充分针对班级具体情况进行细节规定。让所有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升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避免人管人导致的工作压力和不科学性。班主任可以将班级规章制度通过主题班级会议来制定,充分地讲解相关规定的内在含义,同时将规章制度张贴在班级的显著地方。当违反到规定时,可以有清晰的处理方式,便于学生提升自律性。

  2.培养班级管理助手

  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要应对家长、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的具体工作,因此管理工作压力较大。班主任要懂得适当放权,培养班级管理助手,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助,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但是班干部的选择要充分发挥民主性和科学性。首先制定班干部竞选的基本条件,满足条件者再进行民主投票选择。班干部竞选条件主要是要求学生有基本的管理能力与精力,避免自律性较差或者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参与竞选;而民主投票则是选择有较高支持率的班干部,这样可以提升班干部日后管理服务工作的支持度,方便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班干部之间要做好监督工作,避免班干部在班级中形成不良的风气。对于班干部反映的情况班主任要做好核实,不能偏听偏信,对于有品德问题的班干部要及时更换。

  3.充分了解及反馈学生情况

  教师对于学生情况的了解一方面源于学生干部,另一方面需要其他科目教师与家长的配合,这样从三方面进行观察才能有效提升信息了解的完整性与客观性。班主任要定期召开班级会议,让班干部做充分的会议准备,做好民意调查,将收集的情况进行汇总并报告,在会议上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做好班级情况的整理与汇报。班主任要定期与任课教师沟通,对班级整体情况进行了解,对特别学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询问,积极收集学生情况资料。在与家长沟通上,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另一方面要与家长做密切的课外沟通,如建立班级家长网络群,每天或者定期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教学开展情况进行了解。通过社交软件做沟通可以有效地节省双方时间、提升信息传播效果,让家长做好监督管理。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3

  摘要:

  班级管理对小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班级管理具有多种功能。为了优化班级管理,文章从三方面探讨了小学班级管理功能的实现,具体包括保护功能的实现、个性化功能的实现、社会化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保护功能;个性化功能;社会化功能

  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展个性、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具备多种功能,其功能的实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实现班级管理的三大功能,以便更好地进行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保护功能的实现

  “儿童被看作是一个国家拥有的最珍贵的财富,这种财富如果没有被悉心保护,它将导致国家的衰退并将在与他国的竞争中失去权力和地位。因此,国家不可避免地在儿童问题上涉足越来越深[1]。”小学班级管理应该发挥其对学生的保护功能,但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我们忽略了在外在保护基础之上的对学生隐私的保护。那些懂得秘密和隐私的意义,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后果的父母和教师会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独特的,每个孩子具有不同的忍耐能力,必须给他们创造不同的秘密和隐私空间。[2]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能够获取最多学生隐私的角色。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面对学生的问题往往会把它当作一个很好的“警示牌”,在全班学生面前公开教育认为,这样既可以教育犯错学生,又可以对其他学生产生警示作用。这样看似有效合理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学生极大的伤害,是对班级管理保护功能的践踏。当班主任把学生的隐私公之于众时,学生的自尊心会受到挫伤,更会让其他学生对其产生偏见与排斥。这对学生和整个班级都是有害无益的。对个体问题的隐私进行保护,这才真正实现了小学班级管理的保护功能,能够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完整的人格、健全的心理、自治的能力。

  二、个性化功能的实现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个性化功能的实现体现在个性化班级文化的建构上。新课程改革要求实行新型的班级管理制度,创建有益于学生发展的个性化班级文化。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以个性化的班级活动为载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其中,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素养,从而实现自主创新的班级文化建设目标[3]。在班级管理中要建构个性化班级文化,要求班主任拥有明确、独特且富有艺术性的设计和班级管理能力。同时,班主任需要综合来自学生、家长、班级科任教师的需求,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沟通交流,进而量身制定出最符合本班实际情况并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班级目标、发展计划、各类活动及班级规章制度等。个性化班级文化建构要求学生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树立差异性意识,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他们提出相应的期望,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得以发挥。此外,班主任进行日常班级管理时,要注意树立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在进行决策时多征求学生的意见与想法,让学生的所思所想能够在班级活动中充分展现,使学生能够在张扬个性、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

  三、社会化功能的实现

  儿童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社会化发展是儿童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4]。班级管理的终极追求是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成长和改变,为其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使其拥有社会化的人格与品质。无论基于何种理念的班级管理,都是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社会化过程。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前要明确这样一个班级管理价值取向———班级是人际交往的集体。班级应该帮助学生学会“守规矩”,学会做人。班主任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去协调班级中的人际关系、矛盾冲突,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从一定程度上说,班级管理中的教育是集体的教育,而对学生某一方面的社会化其实是对整个班级的社会化。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还要穿插对遵守规范制度、社会角色与世界观的要求和期望,使学生朝这些目标努力,真正实现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功能。

  四、结语

  小学班级管理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班级管理所发挥功能的实现与否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班主任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对班级管理的功能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真正去保护学生的身心,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让学生有尊严、有担当地成长为更好的人。

  参考文献:

  [1]CUNNINGHAMH。Childrenandchildhoodinwesternsocietysince1500[J]。HistoryTeacher,20xx,102(1):226。

  [2]马克斯范梅南,巴斯莱维林,范梅南,等。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191。

  [3]于合乐。开放式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xx。

  [4]王振宇。儿童心理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xx:198。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4

  摘要:低段学生由于刚刚从幼儿园过度过来,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主行为习惯等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欠缺,小学低段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力促学生形成健康人格性格的关键时期。本文结合低年级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站在班主任的角度,从多个方面开展有效班级管理:实施人性管理;力促时间管理;实施情绪管理;形成学习管理。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有效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结合我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经验来说,我认为低年级时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健康人格品性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学生开展有效的管理,引导其形成扎实的习惯和向上的品格,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等多个方面来说,都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以下是笔者关于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几点探索:

  一、实施人性管理

  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过度过来,之前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经历,以及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很可能形成比较自由、散漫的行为习惯,甚至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当下的孩子始终是在养尊处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的自主行为习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此时如果班主任仅仅用一些规章制度来加以约束,可能难以产生预期的成效,我认为班主任可以实施人性管理,结合人性管理的方式来实施管理,力促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传统的班主任教学管理给我们的印象是“班主任总是一副凶脸孔,任课教师也没有好生气”,对于低段孩子来说,班主任不必采用凶冷的一板一眼的姿态来对待学生,而是完全可以以亲和的、人性化的管理来实施教学。比如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交谈时,始终采用一种亲和的姿态,与学生之间保持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与学生之间保持推心置腹的交流,与学生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

  二、力促时间管理

  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要引导他们形成一定的时间管理意识。多数学生都是靠别人的监督、约束来完成时间管理,在学校需要教师耳提面命、三令五申,才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家中需要依赖家长的监督甚至“陪读”才能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一旦缺乏别人的引导和监管,学生的时间观念可能就会很差。在教学中力促学生形成自我时间管理,才能构建更为有效的教学实践模式。在时间管理方面,我引导学生对自我时间进行约束和整理,每天都给自己列好一份时间管理表格,什么时间段完成哪些事,什么时间段完成什么目标。结合时间管理,引导学生构建更为有效、合理的自我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我还将时间管理的理念渗透到家校合作中,通过短信平台、微信平台,引导家长也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时间管理,在家中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制定学习时间表格,将学习模块进行管理和设计,充分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中,时间管理是基本的保障。

  三、实施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历来是家长、教师所忽视的。对于情绪管理来说,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充分重视起来,低段孩子也有了自我内心世界,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所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喜好、脾气、秉性,所以在低段的教学管理中,教师也要意识到对学生情绪管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正能量,形成自我情绪约束管理。学生的情绪是多样化的,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一时的成绩下滑而形成自卑的情绪,学习态度变得消极,而有的学生会因为自己一时考得好或者得到了老师的表扬而沾沾自喜,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情绪状态,进行积极有效的调整,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比如在教学管理中渗透正确看待各种失败、成功的态度等,通过这些加以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我情绪。

  四、形成学习管理

  在低段学生的学习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不少学生没有学习计划,对自主学习缺乏一定的自我管理,学习管理方面非常欠缺,不少学生学习态度比较散漫,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受到家长的影响,自我学习管理由于被家长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给自我施加太大的压力。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我认为最好的学习形式肯定是学生在一种愉快的、向上的状态下开展学习。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的学习模式对学生形成学习管理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管理,通过有效的教学实践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力促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有效提升。

  作者:陈亚亚 单位:南通市通州区东社学校

  参考文献:

  [1]王莹莹.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4(02).

  [2]张昌龄.网络环境下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4(03).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

  班级管理是指“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为建立良好班级、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断进行协调的综合性活动”[1]。小学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然而,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权威管理,忽略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这是受“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处于班级管理的核心地位,学生是教师教学意愿和教学计划的顺从者与执行者。这种忽视学生情感体验和心理活动的管理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是不利的。二是在班级管理中重视成绩,忽视学生的品德发展。三是在小學班级管理中,一些教师对学生存在偏爱与偏见,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种偏爱会造成学生心理不平衡,加剧师生、生生之间的矛盾,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四是班级管理模式单一。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积极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是指与个体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伴随愉悦主观体验的情绪。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它积极关注人们的情绪体验,强调人们在生活中能够获得幸福感。“扩展—构建”理论认为,一些分散的积极情绪都具有扩展人们善于感知观察和积极实践创新的能力,并且还能够构建和增强人的主观幸福感。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学生获得快乐、满意、喜爱和幸福等积极情绪体验时,能够提高班级的管理水平。因此,小学班主任应关注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同时,针对学生的消极情绪体验,应该予以控制与纠正,使其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体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帮学生培养积极的情绪体验:一是班主任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学生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平常的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会让学生感受到幸福、满足和爱的情绪体验。二是班主任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在班级管理中,要和后进生进行交流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找准在班级中的位置,融入班集体。三是引导学生进行情绪表达。学生的情绪表达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积极的情绪表达可以增加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循环,消极的情绪表达也有利于学生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四是鼓励学生参加休闲活动。休闲活动是培养积极情绪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之余,可以举办一些适合小学生的休闲类活动,通过这些休闲性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快乐、满足、自信、尊重等积极情绪体验,还能锻炼学生的体魄,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二、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积极暗示学生完善自我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对学生的积极心理暗示将有助于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

  在教学中,对后进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促进后进生重新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重拾自信心。后进生就是那些学习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违反纪律的学生,他们在学习中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后进生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缺乏自信,他们对自己没有太大的期望,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同学,于是整天浑浑噩噩地虚度校园的时光,这在他们的大脑潜意识中已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积极关注后进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寻找时机,让他们的闪光点得到发展,激发他们内心的自豪感,从而重拾信心,更加积极快乐地学习。

  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积极文化,营造和谐融洽的教育氛围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心理、生命状态主要是在人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因果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内在因素、外部行为和社会文化环境三者是交互作用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2]。

  1.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

  在班级中占上风的并被多数人所拥护和赞同的言论和价值倾向就是班级舆论。班级舆论有正确舆论和消极舆论之分,正确的班级舆论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建设,反之,则对班级建设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该重视班级舆论的导向与建设。

  (1)学习班级校规,为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奠定基础。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班集体活动,促成正确班级舆论的形成。

  (3)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成长与发展的班级环境。

  2.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发挥榜样作用

  榜样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在班集体中选择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榜样,这对于形成班级积极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在每周的主题班会上选择本周在学习和纪律方面进步比较明显的学生作为本周的学习榜样。通过这一方式,学生们就会以榜样作为标准要求自己,这对于促进班级的积极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一个人给你正面评价时,你对他的印象也是积极乐观的,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在交往过程中的影响。新课程强调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和心理相融的。罗杰斯说明了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关键。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和理解学生的需要,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期望,当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时,学生就能按照积极的方向发展,反之,则会产生消极颓废等不良情绪。所以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进步,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树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主观能动性,从而为建立积极健康的新型师生关系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它为班级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角。它对于转变传统单一的班级管理模式、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相信,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将会在教育教学中更加绽放光彩。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07-23

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论文12-16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篇)06-13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15篇06-13

班级管理论文02-13

班级自主管理论文01-10

班级管理论文15篇02-13

班主任班级管理论文05-20

小学班级管理计划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