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管理论文

2023-07-20 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网络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网络管理论文1

  摘要:网络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计算机网络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网络信息化更加成为了教学管理方式改革的核心。为了能够提升教学管理效率,优化两者之间的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管理需要能够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对未来促进教学管理提供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管理

  一、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管理

  学校该站教学管理工作需要充分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手段,尽可能的实现教学管理效率提升,优化管理水平。通过系统可以形成具有安全性以及稳定性的教学管理体系结构,并提升二次开发能力,有助于各项管理功能的实施,包括教学计划管理、课程管理、实践管理等[1]。搭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是基本前提,这样可以帮助师生更好的利用学校资源,还应当完善教学管理数据库,对所有可用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与开发。计算机管理教学工作强调的是结合计算机开展教学工作,包括排课、考试、教学评价等内容,否可以借助计算机完成,并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据分析,确定是否进行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

  二、网络技术管理模式的问题表现

  1.传统思维模式禁锢。受到传统思维观念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思维观念上仍然采用传统方式,当前阶段,部门以及决策者仅能够对过程进行管理,但是对软硬件投入,以及实施情况未能够充分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管理效率。2.人员综合素质有待开发。学校中教学管理者的组织构成相对复杂,专业类别多样,但是作为管理者应当具有过硬的管理素质,相对于师资队伍,教学管理人才建设则是属于薄弱环节,亟待培养人才综合素质[2]。3.管理机制零散化。现阶段学校管理机制处在相随零散化的情况,不同部门彼此之间无法达成协调配合,使得管理模式处在一种多样性的局面中,未能够得到有效解决。4.信息化开发问题。学校中建立网络技术教学管理系统需要结合校园网条件,对学校之中相关信息纳入到互联网。但是,学生以及教师所能够掌握的资源条件相对不足,这就体现出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未能够具备更加整体性的课程资源,图书馆文献以及相关实验室的资源紧缺也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学习需要。5.软件实用性。计算机网络教学管理需要软件设计等的.配合,软件齐全以及不断更新的操作功能是必要前提。当前国内也具有类似的软件功能,但是尚未能够形成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的特色的软件类型。

  三、学校教学管理优化网络技术的应对策略

  1.确定符合实际需要的管理软件。现如今,市场当中具备各种类型,符合各种需求的教学管理软件,包括单用户类型也包括网络管理软件。面对纷繁复杂的软件类型,需要明确使用哪种软件才能够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单用户管理软件无法实施网络化以及信息化的综合管理以及信息交互需要。网络管理软件在成本方面消耗更多,但是存储量以及数据交换能力,甚至共享性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应用任何管理软件,都会存在不符合自身条件的情况,令用户产生不适感受,为此,在选择软件时,就应当尽可能选择,不适性较低的软件类型[3]。2.转变思路,完善认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深化与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我们创造了更多有利环境,因此,应当积极转变思维,完善认知。通过学习具有先进性的管理经验,创建符合自身情况的特色的管理思维,建立创新制度,针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才素质与能力,推进教学管理发展。3.优化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教学管理人才关系到教学工作的质量,是教学管理之中的关键。更加能够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4]。同时,管理人员也是学校各项制度建设的执行者与监督者,为此,需要不断强化这部分人群的管理理念,提升专业素质与综合组织,才能够让我们教学发展朝着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教学管理工作需要信息化,而信息化的关键就是要能够搭建全面的网络管,形成更加符合实际需要的教学管理系统。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还要不断调整管理职能,完善管理机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建立符合现代化教育发展需要的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杨春花.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xx(05):229-231.

  [2]董云.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J].电脑迷,20xx(02):60-61.

  [3]李志敏.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xx(12):153.

  [4]唐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5(14):3748-3749+3754.

网络管理论文2

  1信息网的发展

  而我国的信息网的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中也有一些待完善的地方。像网络建设的法律制度、虽然我国在这方面还有些欠缺,但是信息立法的完善在进一步促使我们文明的使用与管理。信息不足和信息的泛滥公开与保密、共享与垄断矛盾,以及个体和社会的利益。立法的共享与保护关系以及追求的的目标,也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与保护,只有信息资源的达到最大化的共享与保护、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信息网的的永恒的经济与社会价值。但是这前提是要保证研发人的拥有权力与效益。从而根本更好的体现社会效益与公平,保障国家及人民的利益。并且加大鼓励公民和企业的的研发科技精神、做到人人都爱创新。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的信息资源开发和使用还不够完善,有必要及时颁布法律法规、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做到法律保障。20xx年的8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最后总决定、建立国家信息小组、加强宏观调控,为信息的建设作出强有力的保证。同时并制定了五项方针:信息建设与产业的结合、坚持面向市场的需求分析、重视开放与合作、为信息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并且带动整个信息化的发展,或许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建设做出一份努力。

  2信息网建设在对工程进行管理时的作用分析

  传统的信息管理工程主要是依靠手工或机械的的方法,信息管理是系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对于信息网的建设对于工程管理的作用主要就是在对信息进行管理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的。

  2.1信息的管理的作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个新名词,也是一个新的专业,在中国大多数学校设置了其专业,该专业主要去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掌握系统设计与分析方法等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国家及社会各个级别的管理部门、各个金融以及科研部门从事信息分析设计管理的专业人才。随着项目的启动,与较大项目的规划实施、与展开,项目工程中信息管理始终贯穿整个过程。而我们如何高效有序的规范整个过程呢?信息工程在现在的项目管理中占主要地位的。我国的信息工程在逐渐强大与完善、而其中的信息管理工程体制也在进一步加强、表明信息工程是一场经济层次的前进革命,信息工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信息化系统工程时系统工程中的原理,其实质是指导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技术科学。另外、信息化工程是系统的管理者的一个管理与学科。推动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要采取“一手抓的原则”在我国的信息化管理层,只有集体决定的指导方针策略才是主要任务,这也标志着我国的推进发展思想和坚定信念,对我国的信息网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与内涵。信息工程正向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其他的城域发展与渗透,我们必须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努力实现信息工程的渗透。曾记得20xx年是我们国家的在信息建设中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在中国的信息发展道路上获得劳动成果。中共中央在党的第十六大上提出“以工业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为指导思想。形成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信息道路发展。其指导思想是结合我国信息化目前的发展水平而作出的结论,在中国的发展潮流中、工业化能否带动信息化的发展。我们必须努力实践在十六大上制定的信息化与国民的战略。总结经验、开扩创新,把信息网的建设到最高的发展阶段。

  2.2信息带给人们的作用

  从古至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网技术,人类信息的传递方式、处理方式以及存储方式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运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信息网的传递在我国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讲,信息的管理意味着国民素质的提高积极与消极,最大度的为百姓提供便利、实惠的服务。产生积极地社会效益,推动经济的发展,给百姓带来便利。未来的信息网则是更加扩展打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线医学、在线诊断等等都是信息更加快捷传播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无论我们如何的发展与改变,人们都在追求更快更高的更加优质的信息供人们适用于参考。无论是创新还是你的想法,都将会在以后给人们参与与创造思考。

  2.3工程管理特点及作用

  有效的工程管理系统在现代化的信息网中起到决定性的因素。先进的信息网技术及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有机的统一并将最新的`技术及管理成果的动态性与工程管理的动态性一一对应。总之,随着人们对信息的研究与应用,必将进一步推进工程的蓬勃发展。

  2.4信息网络对于管理的作用

  而建立信息网对于工程管理作用则下得极其重要,特别是建设信息网,建立信息网对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有:①信息网对工程的管理目标显得更加明确。目标根据服务的差别对象存在差异,比如决策部门和施工部门所需要的信息是截然不同这些问题同时对于甲方和乙方也是不同的,信息网在这时就凸显其独特的优势,信息网以其实用性的特点首先明确的对象是谁,怎样找到其服务,明确其服务的对象的数量,然后根据不同的反馈对象作出不同的目标,并进行最终的综合。②可以把信息做到更加精密的寻找、提供技术上的选择与帮助。③方便信息的来源与查找,由于工程的复杂性与可行性,来管理工程的信息来自与多个方面,从客观的因素来讲、一致法律法规、宏观的经济和社会的趋势、自然地质的勘察情况、市场的需求分析及改变、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等一系列的不定因素。从微观的情况分析、企业的内部情况、工程的计划施工中的各种信息等等。弄清获取的办法和方向,而建立工程信息网以其具有的扩展性特点,就可以方便快捷的获取上述一系列的信息。做到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进而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果。

  3结束语

  信息网系统的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在当今这个信息的年代、网上资源已成为了人们获取资源的重要来源。信息网的建设不仅大大可以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效率,而且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得人们花费最少资源得到最多的效率。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网络管理论文3

  0引言

  网络效应理论是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经济思想,而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通信技术,因此研究网络效应对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效应来管理铁路工务信息系统的运营,促进铁路工务信息系统的升级与创新,整合各地区铁路工务信息系统的兼容,更好服务于客户。

  1网络效应概述

  1.1网络效应定义

  网络效应和路径依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技术创新领域,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路径依赖是网络效应在社会技术演化领域的一个特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比路径依赖更复杂的关系—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所关注的是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因此,学者最初将网络效应定义为ICT产品所表现出的一种需求方规模经济现象,即使用一种产品的人数越多,该产品的价值越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购买和使用它。后来,学者将网络效应定义为行为人之问的经济效应。

  1. 2网络效应分类

  根据网络中用户之问连接方式的不同,网络可以分为直接网络和间接网络。直接网络是指市场中的用户通过使用水平兼容的产品以某种方式直接地连接在一起。间接网络是指市场中的用户通过使用垂直兼容的产品,购买互补产品间接地连接在一起。Katz和Shapiro将间接网络称为硬件—软件范式。

  1. 2.1直接网络效应

  直接网络效应(Direct network effect)指某产品使用者的效用随着本产品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多,它出现在直接网络中,直接网络由使用水平兼容的产品的用户构成。最为典型的是通信产业由消费者需求之问的相互依赖而产生的边际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此外,铁路以及软件也具有直接网络效应。

  1.2.2间接网络效应

  Katez和Shapiro最先将间接网络效应描述为随着某产品使用者数量的增加,其互补品种类会变得更为丰富,且价格更低。此后,间接网络效应被定义为:消费某种网络产品所获得的价值随着与该产品相兼容的互补品种类的增加而增加,这种互补品之问的关系被称为硬件/软件范式,其中基础产品被称为硬件,辅助产品被称为软件,硬软件被统称为系统产品间接网络效应(Indirect network effects)。间接网络效应主要产生于基础产品和辅助产品之问技术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导致了产品需求上的相互依赖性,即用户使用一种产品的价值取决于该产品互补品的数量和质量,一种产品的互补品越多,那么该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就越大。其与直接网络效应的差别在于消费者所获得的效用并不直接依赖于该产品的网络规模(购买同类或兼容产品的消费者数量之和),而是间接依赖于其互补品的种类与数量,直接网络效应来源于消费者需求之问的互补性,而间接网络效应则来源于产品需求的互补性。

  1.3网络效应的作用

  网络效应的存在,尤其是未被市场机制化的“直接网络效应”的存在,催生了外部性,即消费者对于网络性产品的消费行为会给其他消费者带来“正外部性”。而当这种正外部性的行为未得到补偿或鼓励时,造成网络产品的最优消费者数量低于实际消费者数量,于是导致“市场失灵”。网络效应会使技术产生冒尖现象(Tipping),即拥有技术标准的企业最终会赢者通吃,形成单一标准。企业问微小的技术差异通过网络效应放大后反映在市场上,最终可能决定产品竞争的胜负。同时,网络效应使技术标准的锁定产生路径依赖,即一旦某技术标准被广泛采纳,正反馈机制、收益递增以及消费者转移成本都可能促进市场锁定(Lock-in)此标准,即使有更优异的标准出现也难以将其替代,因此对网络技术标准的追逐和控制成为主要竞争策略之一。

  2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

  铁路工务段是铁路系统的`重要单位之一,专门负责铁路线路、桥涵、隧道及相关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包括桥梁、隧道、涵洞、路基、钢轨、道岔、轨枕及道砟等的维修和养护。此外,铁路巡道、铁路道口的看守都属于工务段职责范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铁路工务部门也开始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2. 1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现状

  自20世纪初开始,铁道部就对铁路工务管理实施了信息化管理,PWMIS是由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组织,由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牵头,在各局工务专家的支持下研发的覆盖铁道部—铁路局—工务段三级工务管理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20xx年5月,PWMIS(一期)应用软件通过了铁道部运输局组织的技术评审;20xx年,PWMIS系统通过了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技术评审;20xx年初开始在全路进行PWMIS工程建设,各铁路局(铁路公司)信息所(处)进行了网络版本数据库和应用程序安装实施,工务项目组在全路进行了PWMIS系统使用培训工作。

  PWMIS 网络系统采用BEA公司的WebLogic Server作为Web服务器,此中问件服务器是世界一流、行业领先的应用服务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电信、邮政体系的B/S系统中。开发平台采用BEA WebLogic Workshop,此平台能够提供统一、简化、可扩展的开发环境,有利于加快基于J2EE标准的Web开发效率。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其模式在全路工务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各地铁路工务段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了多个不同的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例如,济南铁路局的施工计划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工务安全与生产动态管理信息系统、铁路局雨量检测报警系统(工务段专用);临沂工务段的施工管理系统、维修管理信息系统、钢轨重伤伤损处理系统等。

  现行的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PWMIS)以现场调查及竣工资料作为数据源,构建了一个覆盖铁道总公司、铁路局、工务段的铁路工务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是以工务设备管理为主体业务的计算机综合应用平台。其主要功能集中于工务设备、状态的管理和数据传输等,办公自动化方面的应用较少,更多地侧重于静态设备和图表数据管理,缺少现场设备检测、信息监测功能,不能及时实现,有序的动态管理。

  2. 2国内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比较

  国外铁路很少有专门的工务管理信息系统,而是包括工务和电务的铁路基础设施管理。从各国铁路工务管理侧重点上,可以分为两类,即侧重于铁路轨道养护的轨道管理信息系统和侧重于所有铁路基础设施、设备管理的系统训。资料分析显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方而还有很大差距。

  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利用网络效应来减少这些差距,从而提高我国铁路工务段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营效率。

  3网络效应在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网络效应如果不能够内化,可能产生外部性,从而造成市场失灵,但是网络效应的存在同样可以产生冒尖现象。而在铁路工务段的管理信息系统中既可以利用直接网络效应又可以利用间接网络效应来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效率。此外,可以利用网络效应在创新方面的影响,开发出具有更多功能模块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通过不断创新来优化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

  我国各地方铁路局都有自己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对此可以利用铁路信息系统的直接网络效应,也即当使用国家统一铁路信息系统的地方铁路局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形成正反馈,从而吸引更多铁路局使用统一的铁路信息系统。因此,需要鼓励各铁路局使用同样标准的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铁路总公司可以利用网络效应带来的正反馈,吸引更多的地方铁路局使用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显然,产生正反馈需要一定的条件,即使用此信息管理系统的铁路局数量达到安装基础量(在某一时刻使用国家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地方铁路局总数量)。达到安装基础量时,就会产生网络效应,进而增加每个地方铁路局的价值,进一步吸引其它地方铁路局使用国家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随着使用国家标准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地方铁路局的增加,势必减少了使用各自管理信息系统的铁路局数量。因此,因此国家铁路总公司采取一定的措施,就能吸引其它铁路局使用该信息系统,网络效应的存在能给新加入的铁路局带来更多益处。

  针对我国铁路管理信息系统中GIS使用还未普及的情况,可以利用间接网络效应来整合现有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即纵向一体化。对于没有使用GIS的铁路局,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将GIS的功能模块加入到现有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样,对于我国铁路信息系统模块功能不全,不能动态监控轨道、桥梁以及隧道等铁路基础设施的情况,可不断加入相应的功能模块,从而实现对铁路运营的全面监控、维修、保养以及决策支持等。

  显然,无论是建立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还是通过纵向一体化实现GIS的整合,以及开发新的功能模块,都离不开创新,而网络效应对创新有着显著影响。一方面,建立国家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需要通过创新以满足各地方铁路局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国家建立统一的铁路信息系统后,部分铁路可能不愿意改变现状,不利于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创新。

  4结语

  网络效应起源于信息通信技术,在技术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者数量的增加,每个使用者得到的价值也将会增加。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同样存在网络效应。本文通过论述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指出网络效应的不同作用;分析国内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对比了国内外铁路工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效应如何影响铁路信息系统的发展。本文认为,可吸引部分地方铁路局使用统一的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当达到安装基础量后就可以利用网络效应来实现铁路管理信息系统的统一。

网络管理论文4

  1电子医疗记录系统

  电子医疗记录系统主要记录病人的姓名、联系电话、亲属、病症以及其他医疗记录。它就像一个大的档案记事本,记录着病人的所有相关信息,从出生到死亡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提供居民所有的医疗记录,并且连在家族遗传病症都记录在此,伴随着人的一生,方便信息查查阅与检索。在未来的医疗过程中能够提供完整的医疗诊断。作为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提供超越纸质病历的服务,更方便,更简洁,满足患者对医疗、法律和管理的需求。

  2信息化平台的构建

  从20xx年以来,我国采取试点性方案战略,现在比较有特色的城乡卫生院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一开始的方案肯定会有问题,而且随着试点的各种环境、地方因素的影响问题会越来越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让一个新兴的信息化平台更好的造福城乡居民[1]。不久前的电子医疗记录系统运行中,主要目的是创建一个文件,在备案过程中主要以居民基本信息输入为主。截至到现在为止,大部分省市都可以达到60%以上的备案率,在备案率达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归档信息不断更新,所以建设一个电子医疗记录平台已成为备案后的首要工作。

  2.1电子医疗记录系统的实现

  电子医疗记录系统是基于统一的'、规范的管理系统,以城乡镇为改革试点。本管理系统应运行于目前国产的视窗操作系统中,并且应该是清楚、直观、易于操作和数据应该是一致的。电子医疗记录系统的实现需要网络工程的协助,当然存在的网络风险也会蔓延到电子医疗系统上,而且一个镇和另一个镇的数据是有链接的,都是通过外部网络传过来的,因此要避免信息被恶意截获,造成信息泄露。所以需要采取相对独立的跨区域局域网构建。

  2.2电子医疗系统的重要意义。

  构建规范化的电子医疗系统是实现基于主线的临床信息共享和医疗机构系统的前提。它不仅能保证“主动”的健康记录,而且有助于规范临床路径,实现医疗过程监管,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在整体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中,电子医疗系统包括两部分:①数字化医院的建设,这部分是建立电子医疗系统的基本架构,该项目以数字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为核心,以临床检验信息为辅,提供灵活、高效、实用的集临床和医院管理为一体的数字信息系统[2]。②建立数字化门诊,本部分建立以门诊信息系统为主线的数字诊断项目实施方案,对门诊电子化管理。电子医疗系统的使用,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居民来看病并不拘泥于地方,也不需要带着纸质的病例来回穿梭在各个卫生院之间。医生只要在电子医疗系统上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就可以查询之前的病例,还有其他的相关信息[3]。

  3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方面,医疗服务资金投入大,给政府以及乡镇卫生院带来一定困惑;另一方面,信息标准化是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中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电子医疗记录系统以电子病历为基本信息源,然后对每个信息源的信息制定一个标准,由此来保证信息的标准化。由于电子医疗记录系统的不规范使用,虽然记录的基本信息是一样的,但是可能会因为操作方法不当、或者存储格式不正确而导致数据丢失或者损坏。这将会给卫生院带来巨大的灾,影响卫生院阿的正常运转。又由于信息是共享的,会迅速波及到其他城乡的卫生院,像病毒一样蔓延。对此给出的建议就是:在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应该有一个标准,以确保信息的完整无误。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为我国如今还没有推出相应的电子规范,所以暂时是该地区卫生院统一。最好的方式是使用相同的版本,这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标准化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这将会越来越普遍。

  4结语

  建立和完善卫生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医生不需要带着纸质病历,只要在网络办公的情境下,医生会根据你的电子医疗记录系统里的你的健康信息,再加之信息的综合临床表现,对患者的条件变化的动态观察,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处理意见。有了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后的信息方便管理,提高了办公效率,也是对病人的负责。并且充分利用了该乡镇的医疗卫生资源,也实现了远程医疗的目的,营造双赢的局面。这样的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将成为未来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网络管理论文5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普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影响。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计算机技术的研究是目前社会最热门的话题,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也存在着高效、省时、方便等优点。然而,虽然企业对网络的引入拥有很高的热情,但在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让企业内部进入全面信息化却不甚关注,对此通常采取不重视、不配合的态度。本文主要讨论了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的概念和优势

  (一)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主要是指: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以工程项目工作流程为设计基础的项目管理软件,将企业工程项目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全面信息化的管理。项目管理软件功能包含工程项目各个方面,在企业内部实现无纸化办公,工程项目结算迅速,运算方便快捷。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在电脑上了解自己负责的工程项目的执行状态,工程项目的领导者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在从计算机上了解当前情况,比较先进的工程项软件还能够对工程施工的进度、人员分配等细节进行查看。这种工程项目全面信息化管理能够非常方便项目领导人对工程的状态进行了解和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的优势

  工程项目的全面信息化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企业的无纸化办公,信息是以信息流的形式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递,各部门也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保证信息传递的安全性,还能保证信息传达准确性和时效性。无纸化的办公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在保证信息传递准确性的前提下节省了企业在纸张的开支。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还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信息同时传达到同一阶层管理者的这手中,在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企业进行工程项目全面信息化管理,能够利用网络和外界进行沟通交流,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让企业工作的进行适应现代化社会环境的发展,提高企业经营的整体适应能力。企业的工程项目都含有大量的信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传输、保存和处理,能够加快信息传输和处理的速度,优化业务的信息处理环节,让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

  二、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导致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发展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各领域各企业的工程项目组织和地点大都是具有很强的临时性,有些工程项目组织地点较为偏远,通信条件差。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工程项目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良好计算机硬件设施和高效率的计算机网络作为基础,偏远地区的通信设备和条件都达不到要求,达不到工程项目全面信息化的运行条件。这种情况下有些项目只能利用拨号联网进行项目信息化管理,对网络项目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工程项目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定量投资回报分析很难界定,大量企业的管理层对使用大量的人力和无进行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价值存在质疑,对其发展进程保持观望态度。这就导致了网络项目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工作中存在一定难度。我国虽然已经在法律上承认了利益电子文件的合法性,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大部分企业仍然会考虑其法律安全问题,对于合同、变更单以及商业机密等电子形式的文件并不信任,对电子文件比较排斥。这种情绪导致工程项目管理者在企业的实际办公过程中比较偏好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造成对络项目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普及困难的局势。我国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环境尚未成熟,没有完善、健全的一套信息化管理的标准,这就导致了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需要企业自行开发,但企业自行开发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需要的成本比较高,且系统软件和其他软件的交互性比较差,导致及时拥有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工程项目信息的运行环境也并不流畅,降低了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用性。

  三、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改善建议

  加强各企业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企业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虽然是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但其本质上还是需要人为操控的。为了促进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进程,需要培养企业工作人员的网络技术素质,提高其信息化意识是比较重要的,只有加强企业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才能保证企业全面信息化管理能够顺利进行。重视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计算机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只有保证流畅的网络和良好的计算机设备,才能实现企业的自动办公。互联网能够实现企业资源共享,较快信息交流速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以企业本部为建设核心,并建立对外的网络窗口,让企业除了自身的沟通还能够和其他单位进行交流,节约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培养高素质的信息人才。信息化管理管理也是管理的一种方式,需要由专业人才对其进行操控。企业在进行群面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时,需要保证相关人员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基础,能够熟练地对企业内部信息系统进行操作,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应用及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的进步,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数据安全性也在不断地被加强,为其安全高效的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应用和效率被不断加强,各种相关功能和性能被不断开发,进一步加快了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及建设。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已经开始以各行业的准则为依据形成自身的特色,其数据体系的联合度也逐渐被加固,让资源能够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实现共享。PM-ASP模式的全民信息化管理是预测发热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随着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程项目环节越来越详细,导致了专业从事这一方面服务的商家出现,用这种方式减小成本投入,让信息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随处可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多的便利和娱乐,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也各个领域的企业管理方式带来了一个新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各领域的发展进程,提高了各大企业的管理水平。我国政府和各大企业都比较重视工程项目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进程,但其发展的速度依然过于缓慢,普及度不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推动其发展。

网络管理论文6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这些时代的热词将给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因此,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将对推进高校教育改革,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浅谈网络时代档案管理。

  档案作为高校发展记忆的基石和高校历史的原始记录,提供服务是其永恒的主题。高校档案的档案资料,经过收集、整理、有序地保管起来,再由使用者把贮存的信息散发而出,服务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它是客观形成的,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由此,档案不只是一种历史的'记录,还是高校未来发展的基础。

  高校档案从产生到立卷、归纳到传播使用,记录了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管理活动,是目前工作中可提供查考、争辩和处理问题的依据,其情报价值的原始性、可靠性也是档案的独特之处。所以,高校档案不仅为高校制定一些方针政策、总结经验、研究问题等重大活动提供档案资料,还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起到重大作用。

  加强领导重视,理顺管理体制,是做好网络时代高档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

  档案是高校各项活动的真实记录,没有这个记录,高校就会忘掉自己的历史,就会失去历史这面镜子和继续前进的根基。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信息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档案资料作为信息资源之一,它的价值也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因此,作为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档案馆地、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制度保障、办公设备、网络技术等各方面予以支持。只有领导认识到位,重视网络时代的档案管理工作,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得以协调发展。

  在高校领导重视的同时,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要认识到档案管理是一项科学化系统化的工程,要认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要改变和创新观念,接受和认可网络化管理,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深入理解档案网络化,建立健全指挥灵活的信息网络,让档案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同步进行。

网络管理论文7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得到飞速的发展,将远程(网络)心电图诊断系统应用于临床已成为可能[1].心电信息平台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得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保证和技术支撑,以前没有条件进行的心电检查项目得以广泛开展[2].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HIS主要有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图像存储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aboratoryinformationsystem,LIS)。一直以来,由于国内医疗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相对滞后[3],心电学的数字化进程缓慢,许多基层医院甚至规模较大的医院所开展的心电检查仍未实现数字化,单机操作、热敏纸保存和手写报告相结合,构成了心电图室的日常工作模式。建设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是数字化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终结了以往心电网络的"信息孤岛"状态[4],不仅可为医院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如节省耗材、节能环保,而且因其传输速度快,可及时为临床提供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心电学资料。

  此外,传统的手工模式常常会出现人为差错,尤其是在进行大批量检查(如体检)时,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规范、有效地完成任务,除非依靠信息化手段[5].鉴于上述,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引进势在必行[6].

  随着医疗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以及心电技术的临床应用日趋完善,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也逐渐走入了各大型医院[7].我院于20xx年上线了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至20xx年,由于该系统已不能满足我院的应用需求,因此我科根据既往的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使用经验,在新厂家的技术支持下,深度定制了符合我院流程的心电网络信息管理与远程会诊平台。

  2心电网络信息管理与远程会诊平台物理工作环境及总体目标

  我院包括总院和三家分院、三个分门诊,分院与分门诊均分散在广州市多个地方,分院和分门诊之间以百兆光纤与总院连接。网络建设的目标是,将所有分院及分门诊的心电项目(包括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平板运动试验、药物负荷试验)的数字资料统一存储于专用服务器上,并实现资料的共享;在此基础上,建立专用的远程会诊平台,实现院际疑难心电病例会诊。同时,会诊平台也可用于心电病例诊断报告的质控。该系统实现了预约登记、操作检查、编写报告、集中存储、网络传输、临床教学科研共享、医生会诊、统计检索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优化了心电生理科室数字化工作流程,提供了先进的数据存储规划,实现了医生工作站对资料和报告的调阅及检查。系统还支持与集成平台、HIS、EMR、体检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且支持HL-7国际标准协议。

  3心电网络信息管理与远程会诊平台硬件需求

  心电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以物理区域来区分,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方式,设在我院总院。

  客户端硬件包括:心电图采集终端计算机、心电图分析终端、叫号显示电视机、报告自助打印设备、自助预约排队系统等。心电图采集设备为医院原有心电图机,有GE、光电、福田、DMS等多个品牌,通过数据接口与心电图采集终端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有设备均支持有线与无线网络连接两种模式。服务器存储与管理模块具有开放性,能够实现对文件数据、桌面数据库及大型异种数据库的访问,还能实现与高级语言的互连;此外,通过多服务器协同技术与事务处理的完整性控制技术,可支持并行操作。

  4心电网络信息管理与远程会诊平台软件功能

  该平台的功能涵盖了心电数据采集与分析、远程会诊、智能化移动医疗及业务辅助功能(如患者自助报到、自动叫号和报告自助打印)等。现具体说明如下:

  4.1心电图采集端

  4.1.1具有与多品牌心电图机通信能力计算机通过串口、USB接口等多种接口与心电图机连接,把心电图机采集的原始波形文件上传至采集计算机中转后,传输至服务器进行数据解析与存储。心电图原始波形文件支持国际通用的SP-ECG、FDA-XML、IEEE-1097、DICOMWAVEFORM、XML等格式。目前,我院有数字接口的多个品牌的心电图机已经与新建的心电网络实现了联网。

  4.1.2采集端软件具有错误鉴别功能根据我科既往的使用经验,在心电图采集过程中容易出现某些人为错误。在新建的网络系统中,我们通过软件对有可能出错的环节进行监控,以杜绝错误的发生。例如:在心电图采集时,某些品牌的心电图机需先点击采集按钮才能进行心电图采集,但由于某种原因,操作者可能检查当前患者时未点击采集按钮,而心电图机仍保留前一位患者的心电图数据,检查后误将前一位患者的图形资料作为当前患者的图形资料上传至服务器。解决的方法是,利用系统配置文件记录上一位患者心电图文件的MD5码,当前患者的文件上传后生成新的MD5码并与上一患者的资料进行比对,如果一致,则说明是同一数据,系统将阻止资料上传至服务器并提示操作者重新采集。又如:系统还能自动识别左右手反接并提示操作者纠正,对导联脱落及干扰过大的图形进行自动提示。上述纠错功能的加入,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人为错误的发生。

  4.2分析工作站

  4.2.1准确解析心电图文件该系统具有多种常见的滤波频率,可实现多种纸速及电压。它配有易用的测量辅助工具,可测量任意波群。

  4.2.2具有权限分级管理功能由高级用户账号分配各级用户的权限。例如:查阅病历的范围(本科室病历还是全院所有病历)、能否书写病历、能否审核/打印报告、打印报告的份数等。

  4.2.3历史报告自动提示及同屏对比功能当前编辑的患者如有既往检查记录,系统将给予提示并可与当前图形同屏显示,以方便医生进行前后图形的对比分析。

  4.2.4新病历到达即时提醒功能当采集点的病历发送至服务器时,心电医生工作站自动弹出提示窗口并发出提示音,提示有新病历到达。

  4.2.5心电图浏览窗口支持心电图多格式显示心电图的多格式显示包括18导联同屏、15导联同屏、12导联同屏、6导联同屏、3导联同屏等。该系统支持每组波形中任意波形局部的放大对比,支持12导波形叠加对比、复合波叠加对比。

  4.2.6智能化报告该功能利用软件对心电图波形自动分析识别后的参数进行综合分析,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参数,并据此生成相应的文字描述及诊断。自动诊断功能由我科医生自行开发,通过XML文档的格式与厂家软件进行通信,目前自动诊断符合率约80%.系统自动生成的心电图描述及诊断无需二次修改,大大节省了医生书写报告的时间。

  目前该功能仍在不断调试和完善中,其准确率将随着厂家软件对波群分析精确度的提高而不断提高。

  4.2.7危急值提醒功能建立心电危急值诊断库,经系统初步诊断后,如出现符合危急值诊断的报告,则该条记录使用红色字体显示,提醒医生优先处理该报告。当医生确认后,将患者资料通过住院系统危急值确认接口发至住院系统,以使主管医生及时获悉报告并制定相应的诊疗措施。

  4.2.8特殊病例随访功能该功能可实现对特殊病例资料的收集与管理,可对特殊病例进行标识并添加随访内容,例如:对心梗患者添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电解质紊乱的心电图病例添加相应的电解质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由于我科建立和实行了行之有效的随访制度,现已收集了大量有意义的特殊病例,为后续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素材和基础资料。

  4.2.9建立软件日志功能对所有用户账户的报告书写、修改以及软件设置更改等操作进行记录。高级用户账号可使用查阅轨迹功能,对软件日志进行监控。

  4.2.10完善电子签名制度我院即将应用第三方软件,对具有法律依据的电子签名进行完善并将其整合于心电网络信息管理平台中。

  4.2.11规范报告修改制度对于已经确认的报告,如该报告未被打印,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一般是几个小时,根据医院规定,由高级用户账号设置),则允许审核医生修改;如该报告已经打印,则按照我科的报告修正流程进行处理。如超过规定的时间,则需要科室主任权限进行修改;如超过24h,则科室所有用户账号均不能修改报告。

  4.3Web浏览功能

  Web浏览功能应用浏览与实时分析技术,使临床医生得以通过住院系统对该病区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查阅。该功能的设计基于Web技术,临床科室可通过Web浏览器快速调阅、查看心电图报告与波形而无需安装任何控件;同时Web浏览系统还支持在线波形分析、处理、测量与报告功能。

  4.4开发接口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通信

  这是我院首个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作深度整合的软件,特别是其与多系统接口的实现,为我科日常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4.4.1与HIS的接口通过接口获取HIS中患者的相关检查资料,即传入患者的住院号或门诊号后,系统返回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结果、开单地点及开单医生等相关信息。

  4.4.2与PACS的接口允许通过接口获取患者的影像学及B超、多普勒等临床资料,为医生的诊断提供参考。

  4.4.3与LIS的接口允许获取患者的检验结果

  4.4.4与健康体检系统的接口通过该接口,当医生确认报告后,回写体检状态为"已执行",并允许体检系统调取心电系统中该体检者的检查结果及心电图图形。该接口解决了此前我科需要对体检者信息进行人工确认并手动录入结果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错漏。

  4.4.5与住院系统的接口该接口除了允许住院系统调用心电图图文报告外,还可在医嘱中读取心电图检查的流程状态,包括"未检查""已检查""已打印".这一功能方便了临床医师跟踪心电图检查及报告状态,也为护士核对医嘱和收费提供了便利。

  4.4.6与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系统的接口该接口实现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clinicalpractice,GCP)系统对心电网络信息管理平台资料的获取,方便GCP项目管理医师及时了解受试者的检查情况。

  4.5自助叫号系统

  我科是我院实现自助叫号的首个科室。自助叫号系统以一台平板计算机连接诊疗卡读卡器,通过科室叫号系统计算机进行智能化排队,再借助电视机进行叫号显示,同时配备普通话和粤语叫号声音。患者来我科就诊时,通过该系统的诊疗卡读卡器进行刷卡后,系统将自动核对患者的收费状态,如患者已经缴费,则自动进入叫号配对序列,否则给予相应的提示。该功能可确保患者等候检查的次序无误,且使用便捷,节约了患者的就诊时间。

  4.6自助打印系统

  自助打印系统的开发不仅降低了科室的工作强度,有利于科室工作流程优化,而且提高了检验质量和服务水平,能有效避免人为差错[8].该系统由一台计算机、一台打印机及配套软件组成。患者在检查完成后,等候20min(具体时间可由高级用户账号进行设置)后可自行通过该系统刷卡,自助打印报告。自助打印软件规定每位患者仅能打印一次报告,有效打印时间为最近30d.

  4.7远程会诊系统

  目前借助该功能,可实现在我院几个分院与分门诊之间的远程会诊。对于疑难病例,医生可发送会诊请求至总院或其他分院,再由相应的医生进行处理。我科同时建立了心电图会诊中心,可将心电图投影放大,进行全科会诊,再把会诊意见录入系统。该功能在我科运作良好,不仅能使疑难病例在高年资或高水平医师的会诊下得到正确的诊断意见,同时,会诊模式也在我科的教学实践与临床带教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4.8与其他心电系统的整合

  我科的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平板运动试验分别采用了不同厂家的软件系统,为了使其与新的心电平台进行整合,我科联系了相关厂家,由厂家提供生成PDF电子文档格式报告的方法,再通过心电网络平台将报告上传至服务器,使住院系统得以调取相应检查的报告。

  4.9无线网络与外网功能

  院内无线Wifi网络的应用是未来医院信息网络发展的趋势,其克服了有线网络的种种限制,为移动医疗设备的应用带来了无限可能。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我科心电网络平台所有设备的联网模式均采用有线/无线双模式,同时配备了平板计算机以适用于无线网络环境。此外,为了满足今后外院病例至我院会诊的需要,新的心电网络平台可外接Internet进行院外数据传输,数据汇总至我科诊断中心进行会诊。由于近期我院将进行全院无线网络建设,因此现阶段仅在急诊科应用无线采集设备;由于其移动方便,有利于患者急查心电图,因此备受临床医生的推崇。

  4.10其他功能

  新的心电网络平台还具有质控功能,即上级医师在审核报告的过程中,可对下级医师出具的报告进行质控,并按照我科制定的质控标准在系统中予以评分;该评分将自动录入系统,作为每月医师绩效评价的参考。由于我科的心电项目均可在新的系统中统一归档,因此,我科按照标准制定了绩效评价方案,由系统根据规则进行计算,每月由高级用户账号查看绩效评分并导出数据,作为奖金分配的依据。

  4.11智能辅助诊断功能(由笔者自行开发)

  由于厂家软件自带的诊断辅助功能较弱,仅能实现诊断结论的自动化书写,而无法自动完成异常心电图特征描述的书写,且反复使用后发现其诊断的准确性也不高。规范的心电图报告需同时具有异常心电图特征的描述语句及对应的诊断,二者构成了心电生理科室医师日常的大部分工作。医师为此不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书写心电检查报告,而且在出具报告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错误(最常见的是"复制+粘贴"所造成的错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笔者将自行研发的心电图自动诊断软件作为心电网络信息管理平台的第三方软件,通过与厂家制定的软件接口进行数据交互,由厂家软件输出当前心电图的所有测量参数及特征数据(输出格式为XML文件);而笔者的软件在后台自动获取上述数据后,利用相关算法进行分析,最后向厂家软件输出当前心电图的特征描述语句及诊断语句(所有语句均经过排版及格式过滤)。通过对软件算法的不断改进,目前该软件已能达到一定的诊断准确率,较少出现诊断与描述不对应、常见图形漏诊等情况,日渐成为心电医师的好帮手。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笔者将对该软件不断进行完善与升级,以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我科的心电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行已有一段时间,期间经过流程的不断修改完善以及对软件的深度定制,目前在我院运行良好。此前许多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现在均由软件自动完成,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数据传输的便捷性,床旁心电图报告的时限也大大缩短。近些年,心电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得到快速的发展,功能日益完善,对医院的医、教、研工作的开展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远程会诊功能是未来心电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对于提高科内年轻医师或基层医师的诊断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我院新建的心电网络信息管理与远程会诊平台较既往的心电信息网络系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也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它,使之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丁世芳。远程心电信息监测系统的类型与应用概述[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xx,23(2):174-175.

  [2]徐向东,翟冰菲。利用区域心电信息平台实现医疗资源整合[J].医学信息学杂志,20xx,34(9):20-24.

  [3]陈立卫。医院心电检查网络系统的应用[J].医疗装备,20xx(9):13-15.

  [4]付礼霞,冯念伦,刘义庆,等。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xx,7(11):44-47.

  [5]常红恩,戴萌,邹球玲,等。健康体检中心电图检查和诊断服务新模式探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xx,7(1):63-64.

  [6]肖静,冯海鸣,任志刚,等。基于HIS的心电网络信息系统研究实施[J].医疗卫生装备,20xx,31(1):76-78.

  [7]郭剑峰,石海波。心电网络系统的现状与展望[J].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20xx,17(2):121-122.

  [8]夏新,刘博,陈彦东。云计算在区域心电诊断平台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xx,27(12):72-75.

网络管理论文8

  【论文关键词】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 数字化管理 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 管理人员工作

  【论文摘要】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推广和使用,使外语教学的内容、方法乃至外语语言实验室的传统管理观念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本文结合语言实验室的工作实践,探讨了数字网络外语语言实验室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管理人员工作中的数字化管理。

  随着语言教学方式与方法的不断发展,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以其先进完善的超强功能为高校外语教学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尤其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外语语音素质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企及的优势,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率。如何充分利用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本身的优势对语言室进行科学先进的数字化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量化管理对象与管理行为,实现计划、组织、协调、服务、创新等职能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方法的总称[1]。本文探讨了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数字化管理。

  1.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特点

  随着高校外语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资源日益丰富,“数字教学”、“网络教学”、“媒体库”、“资源在线”、“VOD点播”等功能也成为了各高校对教学的新要求[2]。目前普遍使用的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全数字化的传输方式,损耗小,传输速率快,声音保真度高;采用主流网络技术,专业用于音频、视频的传输与处理,保证了传输的实时性与连续性;系统稳定、可靠、扩容性强;结构化的布线,使得线路简洁,维护方便;功能强大、界面通俗、操作简单,同时可以进行软件的升级换代;资源库庞大,能够满足大部分教师的教学需求;与各种多媒体设备有良好的接口,适用于大部分承载资源的媒介;以先进的网络技术为依托,使得网络教学成为可能。

  2.教师教学的数字化管理

  2.1教学素材

  传统模拟语言室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磁带,而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可支持DVD、MP3等最流行影音文件格式,可以通过电脑、磁盘等转载,并且在电脑中设有海量资料库随教师任意点播;教师可采用数字化备课进行音频、文字编辑和MP3课件的制作,可与Internet网络连接,尽情下载,教学资源来源全面广泛。

  2.2教学方法

  利用数字化的设备,教师可在电脑中把课程内容全部准备好,上课时直接从电脑中选用音、视频同步的资料进行教学,同时,可控制音频文件的语速,即通过变速不变调功能实现因学施教,学生可通过学生终端实现听看同步,提高了学习效率[3]。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具备呼叫、呼叫应答、全通话、通知、示范和小组会话练习等丰富的通话功能,运用这些功能,就可以充分进行外语中的听说能力训练与学习,使听说训练更加真实化、立体化[4]。

  教师也可在互联网或校园网上进行备课、办公、布置作业、并可对学生进行指导与交流。使外语教学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为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

  3.学生学习的数字化管理

  3.1课堂学习

  充分利用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特点,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如前面二所述。

  3.2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班级无法照顾个别差异,而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给每个学生配有个性化学习设备。学生可在主电脑素材库中点播学习资料,自由控制播放、停止、快进、快倒,即可作为开放式阅览室进行电子阅览。当系统设定为自由上机时,学生可以直接浏览服务器上或英语教育网站上的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水平、进度和要求合理选择学习材料,确定学习内容、时间与速度,进行自主学习,实现VOD、AOD点播、自测、考试、下载课件等,这种教学模式完全体现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新观念[5][6][7]。

  3.3协作学习

  课件中的交际活动设计要求学生之间通过课上与课下的协作才能完成.学生可通过计算机进行相互交流,培养语言技能。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还具有随机分组的教学功能,即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协作学习,这不仅可以强化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4无纸化考试

  主要是通过网络化机考的形式,来实现包括笔试和口语考试。考试过程在机上操作,全程网上提交。笔试客观题的考试结果于每场考试结束后,考试系统自动评卷,考试结果可以Excel表格方式将所有原始数据输出,便于统计、查阅及储存;口语考试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学生的考试录音保存在电脑中,随时可调用抽查与监督。英语无纸化考试提高了考试的效度和信度,有效地确保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实时性,具有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考试资源、规范考试管理、方便考生应考等的`优势。

  4.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的数字化管理

  4.1设备及耗材

  (1)设备计划及采购库(设备科必备):给不同仪器进行分类编号,支持各种查询,如仪器名称、型号、技术参数、厂家、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可方便地查找欲购设备的各种资料,结合现有的仪器设备购买公开招标制度,快速查找所需仪器和竞标厂家,提高办公效率。如设备科没有该系统,各系部也可建立自己的设备采购库,动态加入各仪器生产厂家及产品的信息(该库可以是Excel表格)。

  (2)设备管理系统:设备科可使用国家教委下发的“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将给设备账目的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但目前,该系统的功能尚未完全利用,如待报废功能,附件库功能,调入、转出功能等。系统中还存有缺憾,无报废再利用管理模块。如一台仪器报废了,这台仪器的附件或某些部件还可以使用,那么就需要一个专门的管理块来管理这些报废后还可再利用的部件。这一功能模块需要开发出来挂接在管理系统中。系统中的维修管理也很薄弱,需进一步改进。

  (3)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库:在维修库中应设有:仪器编号、送修时间、损坏原因、修好时间、维修情况说明、维修人、维修金额等项,说明维修的全过程。这一功能模块最好挂在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当中,补充说明某一仪器的维修情况,可以反映出某种仪器设备的质量情况,为以后的仪器采购提供参考意见。

  (4)耗材管理库:语音室由于使用率比较高,常常会消耗一些器件,这就需要购买消耗材料。这些耗材购买了多少、出库了多少、库存还有多少,都需要电脑来帮我们管理,我们才可以随时掌握消耗材料的使用和库存数据[7]。目前,笔者所在语音室使用的管理软件,是语音室老师自行开发的,它不仅管理了消耗材料的入库、出库和结存,在出库中还设置了用途项,说明出库原因。 4.2软件系统

  (1)管理人员根据教学需要,提前在教师机安装好有关教材的教学课件,教师上课无需携带u盘、光盘等,减少了病毒的侵入,维护了设备的稳定。

  (2)管理人员先后安装了视频点播系统与英语在线系统,并进行合理分类,供师生进行视频点播。网络上生动鲜活的语言材料,不仅可以作为听力理解的内容,而且可以依靠录音工具进行分割、合并,使重点语音现象凸显出来,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模仿。这一系统的运用将使学生感受真实的对话环境,图文并茂[8]。同时,管理员及时进行系统内容的更新,为学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语言材料,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学习方法更加灵活,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3)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实际运行中病毒感染常使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无法正常工作。可采用以下几种办法维护:采用系统安全性的预防措施,对ROMBIOS进行保护,给ROMBIOS设置管理者口令,使一般的上机者无法进入设置画面、修改有关设置参数;给电脑配备保护卡,通常将硬盘分成若干区,将装有最重要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分区保护起来,并设置成自动还原状态,每次开机后,都会自动恢复到保护时的状态;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定期查杀病毒;使用正版软件,在安装新软件之前先查毒,再安装。

  4.3学生管理

  对于上课学生,新学期上课前及时在电脑系统中添加他们的年级、班级、学号等学生信息,使学生上课对号入座,井然有序,并且到课学生通过系统确认键进行点名,教师在电脑中对于迟到、旷课学生一目了然,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到课率。

  对于自主学习的学生,使用时间计费管理完成对学生使用交费、续费等费用情况的查看及管理[9]。设备使用情况记录管理系统自动记录学生使用某终端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反映设备使用情况,便于查找造成设备故障的责任人。学生学习情况记事管理学生自学过程中,系统自动记录学生学习内容(点播资料名称、学习时间),方便校方监控学生学习情况。

  5.结语

  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应用,不仅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言室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人员必须深入了解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和特性[10],熟悉现代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使用技能,不断地接受、更新管理理念,科学进行数字化管理,才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使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全面提升语言室的形象,改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陈勤.什么是数字化管理[J].知识经济,20xx(7):66.

  [2]杨晓俊.浅谈数字网络语音室的科学化管理[J].中国商界,20xx(7):358.

  [3]钱雁群.简介数字语音室[J].实验教学与仪器,20xx,1:55.

  [4]张凤伦.数字化网络语音室的应用和管理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xx(8):186.

  [5]曹建波.网络数字化语音实验室的管理[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28(4):41.

  [6]周霞.语音室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20xx(10):180.

  [7]汤悦林.实验室日常管理数字化[J].零陵学院学报,20xx,24(2):134.

  [8]张冰,李晓婧.浅议利用数字化网络语音室实现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与听力教学的相互渗透[J].科技信息,20xx,22:130.

  [9]谢观平.数字网络语音室的应用与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4:46.

  [10]何武,陈昌川.如何提高数字网络语音室系统中自主学习模式的使用效率[J].渝西学院学报,20xx,3(4):83.

网络管理论文9

  论文摘要: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何使网络教育资源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更好地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尤为重要。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目前网络教育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的思想。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网络教育;信息化教育;教育资源

  网络教育资源是网络时代信息化教育的关键和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是教育领域一个全新的增长点,随着网上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知识管理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和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何更好地对网络教育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以及如何更好地开发新的网络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1关于知识和知识管理

  1.1知识的涵义

  知识(Knowledge)是一种能够改变某些人或某些事物的信息,具有可共享性、非磨损性、无限增值性、主观性等一系列不同于普通物质的特殊性质。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所谓显性知识,是指可以通过常规的传播方式进行传递,能够固化于书本、磁带、光盘等媒体介质中的知识;而所谓隐性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获得的知识,这些知识不易用言语表达,缺少外化的物质载体,传播给别人也很困难。

  1.2知识管理的涵义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理论与实践源于20世纪80年代,并于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知识管理是指以系统的方法发现、选择、组织、摘取信息,并向需要知识的人传递有用的信息。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包括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利用和共享。

  2当前网络教育资源的现状

  目前网络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学的重要工具。然而,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1网络资源泛滥,良莠不齐

  各种所谓的资源不管是否有教育价值都添加到资源库中来,使资源库容量暴增;教师和学生真正在查阅所需资料时,往往搜索出大量的无关信息、劣质资源,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资源,很多人在网上浏览网页资源时容易出现“信息超载”和“迷航”的现象。

  2.2资源重复率高,资源陈旧,冗余多

  资源管理员没有经常性地对资源做重复性检查,导致教学资源陈旧,缺少创新,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没有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能动作用,忽视学生资源使用者的身份,致使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等现象发生。

  2.3资源库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由于教育软件企业相互之间底层技术不统一、兼容性差,资源分类不规范,造成资源没有充分有效的元数据信息,无法科学合理地描绘资源,导致资源检索困难和呈现简单,不仅不适应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还造成资源建设的重复与浪费;同时导致资源库之间无法做到系统级的资源共享和互操作。

  2.4教育资源库中的内容大多是显性知识的呈现,而对隐性知识和人力资源缺少开发

  隐性知识是教育资源中的重要部分,现存的教学资源库对隐性知识及其载体——人力资源的获取及开发很少涉及,这对教育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从以上可以看出,当前网络教育资源过于关注资源的数量,忽略资源的内容和质量,片面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显性知识管理,忽略资源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力资源和隐性知识的开发和管理。这就迫切需要在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挖掘、重组和提升,从而实现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飞跃。

  3知识管理在网络教育资源中的应用

  3.1利用知识管理的编码技术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资源,方便资源的查找和利用

  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出现了“信息超载”和“资源迷航”等现象,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思想的指导,教育信息化资源被简单地看作资源库中的静态数据或信息的罗列与堆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和最大限度的应用。 知识编码工具和知识关联工具在资源的组合和利用,不仅有效而简明地把知识资源表示出来,告诉人们知识所在的地方,同时能够在知识元之间建立联系,让人们在搜寻到某一资源后还可以依其关联性,进一步找到该资源相关的知识和知识网络,使新手迅速了解该专业领域。

  3.2知识管理中的知识转移工具,使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流动和合理利用

  传播对于知识价值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资源只有在流动过程中才能体现其教育价值。教育信息化资源存储在资源库中,只是一组静态的数据,而在经过师生反复地使用、参考、修改、讨论和评论之后,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将可能被发掘和利用,而且资源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得到创新。

  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很多知识沟通和转移工具,使知识能够无阻力地流动。群件技术、智能教学系统、电子邮件、知识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即时通讯方式给强化知识和方便沟通提供了条件,也促进了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和知识与载体之间的转移过程。这些工具可以根据各种知识流通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消除时间、空间和社会差异方面的障碍,使知识得到更有效的流动。

  3.3知识管理重视人的作用,使人力资源和附着于个体的隐性知识资源得到开发

  人是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使用者,同时也是资源的建设者和拥有者,教育信息化资源不应该仅仅以静态的形式存储,更应该在师生的反复使用、反馈和交流中进一步更新和充实观点内容。资源建设中对人的重视,使个体的经验、体验等隐性知识得以获取和共享。

  在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各种知识外化工具和鼓励机制,汇聚教师头脑中的个人知识和大量的集体隐性知识,最终建立起一种良性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只有建立起良好的知识共享氛围和机制,全体师生才会积极参与实体及虚拟的知识社会,教育机构强大的人力资源和隐性资源才能得到开发。

  3.4学生创造和定制个性化的网络学习资源,每个学习者拥有并贡献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利用知识管理交流工具以及现有的网络技术,学生不仅可以自己创造知识,同时可以聚集需要的专业资料,定制个性化的资源。同时学习者可以对资源进行评论,并提供使用反馈。另外,学习者在定制专家或学科教师的信息资源时,专家和教师的知识库里也有自己定制和链接的资源,学习者可以进一步挖掘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在这样联结性的学习下,学习者可以形成自己的络和学习环境,并创新自己的个性化网络学习资源库。

  4总结

  网络教育资源是网络时代信息化教育资源的重要来源,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将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中,可以较好地克服现阶段网络教育资源的局限和不足。知识管理是今后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开展基于知识管理的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和管理,对更好地促进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李文光,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19-22

  [2]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44

网络管理论文10

  摘要: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日趋密切的今天,网络经济的影响力逐渐加大,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加了较大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较好的落实和改进。为了更好地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优化内部控制工作,提高会计团队的信息化水平与财务管理水平需立足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好提升。本文将简单分析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发展中的问题,重点就网络经济时代管理会计应用前景及企业会计提升的有效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网络经济时代;管理会计;应用前景;问题;提升策略

  信息化是当前社会非常重要的标签,通过信息技术及设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变得十分的便捷,信息的传播与搜集也变得非常容易。在网络经济时代,人们既享受着它带来的便利,同时也需承受其带来的风险。在这种发展现状下,企业的管理会计也要做出相应的改进,应对市场的竞争需求,为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网络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对传统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便捷、无形的商品买卖过程中,企业的信息收集及宣传也变得多元化。通过对当前部分企业会计管理现状的分析,除了滞后性及制度的不足之外,仍然存在许多细节问题有待改进。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现行的会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漫长的经济发展中,我国的会计管理制度也在不断的改进,但是,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现状下,现行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与网络经济相关的会计管理制度亟待建立和健全。在缺乏约束和管理的前提下,网络经济的安全及社会的稳定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样,对于企业自身而言也会十分不利,企业管理者对于内部管理的相关制度也要逐一完善。

  2.安全管理不全面。对于企业而言,会计信息的保密处理十分重要,它可以非常真实的反映出该阶段企业的运营状况。但是,在网络经济的发展背景下,信息传播的便利性及信息管理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知,部分企业为了占据市场通过不良竞争来获取竞争对手的信息,使得企业自身的缺点暴露出来。现下企业安全管理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首先,内部计算机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计算机软件的革新频率较快,程序内部的问题或漏洞都极易造成信息流失或窃取,设备运用及管理中的安全意识也会对该项工作的落实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病毒入侵。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施工者自身有着直接的关联,如会计人员随意使用移动硬盘,给病毒的传播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或者是会计人员自身的责任心不强,通过信息泄露获取私利等。

  3.信息技术的革新周期较长。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落实下,会计信息化对于会计人员及会计软件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种变化较大的前提下,传统会计管理软件亟待革新,且对这些软件的专业性、精细化、实用性研究要求愈发明显。企业管理会计也要依据企业的发展要求,适当的进行管理软件的选择及使用。

  二、网络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应用前景分析

  1.在网络经济的发展背景下管理会计将得到更快的发展。网络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互联网,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的搭建,消费者、供应商才能更好的接触和了解,从而完成商品销售、流通这一过程。当前,一些大型企业除了注重实体店铺的管理及经营外,对于网络市场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化,纷纷成立自己的网络贸易平台,在既定的程序设置下,企业可以非常便利的拓宽自身的运营渠道,同时这对于缓解企业工作人员的压力也十分有利。基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和保障会计部门信息统计及收集十分重要,这些信息既要包含企业生产、销售、运输各环节中的数据及开支,同时也要做好全面的市场分析,通过与同行企业的数据分析来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在会计系统的支持下,各项工作将变得非常简便,且数据分析及整理的效率也会大大加强。

  2.抓住ERP上线时机,推进管理会计应用进程。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网络信息基础,大型管理软件如ERP系统的应用也引起了企业界的普遍重视,借助ERP的实施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他们的共同愿望。抓住ERP上线时机,推进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包括管理会计的应用是一个难得的契机。软件供应商在开发软件时应更多地借鉴国外经验,更多地考虑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系统实施应做好统筹规划和安排,作好数据库的设计和基础信息的设置,给管理会计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据调查,已成功实施ERP系统的几家大型企业基本上都能做到“即时生产和交货”,并严格按生产所需安排进货,极大地降低了存货水平。

  三、网络经济视角下的企业管理会计提升策略

  企业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普及,设置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或者设置专职的管理会计岗位,建立符合企业经济管理战略的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网络经济视角下,企业应加强适合企业自身需求的管理会计软件的应用。通过网络技术的支持,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会计的网络化管理,真正的实现企业财务的动态核算与集中管理。

  四、总结

  从目前网络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网络经济将持续存在,且市场影响力也会逐步加大。针对这种发展现状,企业的管理者需正确的对待网络经济下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从意识和行动中进行改进,有效的利用和发挥出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做好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从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及企业文化建设等多角度提升管理会计的整体能力,带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杨春瑜.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1).

网络管理论文11

  摘要:如今我们身处一个复杂多变的网络时代,信息传播非常迅速。由于网络的发达,每天都能接受到各种新闻消息,但是无法辨认其中是否是真实的,从而很容易受到各种新闻事件的干扰,影响对外界的判断。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人们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有些网民随意在各种新闻下评论,引发新闻舆论。由于网络传播的速度,从而使网络舆论被大肆传播,同时由于网络的扩散速度较快,导致很难对这些舆论进行控制。面对如今这种网络上的新闻舆论问题,如何对这些舆论进行控制,需要政府以及网络监管者进行控制,避免舆论对人的诱导,造成社会不稳定性。对此,政府需要对目前的网络传播现状进行监管,建立有效的体系,从而控制舆论给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困境

  当今社会是一个网络时代,各种信息都能在网上找到,网上传播的信息有真实的也有负面的,对此如何进行甄别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目前,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出现,能通过其接受到各种信息,并很快分享出去,这种方式的信息传播速度非常迅速。同时由于信息的传播,每个人都能在信息下面进行评论,在新闻事件下面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看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能看到这些评论。从而导致有些人使用网络匿名,随意在网络上发布各种评论,导致一些人盲目跟风,使一些负面消息被无限扩展开来,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影响。由此,需要重视网络新闻舆论传播的危害性,做好对网络的监管控制,保持网络的正能量,避免舆论给大众的诱导。对此,如何解决网络能给人自由发表个人看法的同时,也能采用措施来避免网络舆论的传播,还网络环境一片绿色,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一、关于网络新闻舆论的定义

  关于网络新闻舆论,是指如今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借助网络传播的快速性,人们每天都能通过各种移动设备接受到各种新闻信息,在这些信息中存在着大量的不实或者是一些用来博取眼球的新闻,很少有人能主动去分辨这些新闻背后的真实性。他们只是针对这些新闻本身所希望表现出的意思进行传播,从而导致不真实的消息随着网络的快速传播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在社会上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导致网络新闻舆论的产生。对此,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借助网络的传播力量,发布一些具有诱导性的观点,让不明真相的人盲目地去相信,利用网络传播的速度,在网上形成一种舆论流,并影响很大一部分的受众去相信这些舆论。还有一些人利用网络信息传播的力量,发布一些谣言,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被这些信息所迷惑,造成人群恐慌,引发社会上一些不安定因素。对此,网络舆论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让一大部分人被网络舆论所诱导,从而盲目相信网络上的一些传闻信息,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不满,严重的会导致社会不安定感以及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这个社会的稳定。这就是关于网络新闻舆论的简单释意。

  二、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特征

  目前,网络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在网上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网络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同时使用网络的人数也逐渐增多,这就让使用网络越来越广泛的群体能够随时接触到各种动态信息,并且信息的传播速度也非常迅速。网络上的消息有真有假,接收到这些信息的人每天都应接不暇,他们只是从这些新闻消息中去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标题点进去浏览一下,而无法一一去辨别这些网络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对此一些新闻媒体就利用这些猎奇者的心理,编造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标题,去吸引大众的眼球,从而赚取点击量,但这也使很多虚假的不利于社会的消息也随着网络传播开来,从而在现实生活中造成不好地影响。对此,需要高度重视网络舆论的力量,对网络舆论进行正确引导,避免网络舆论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该点,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到网络舆论在网络上的传播途径。

  (一)网络参与群体的层次多样性

  现代社会,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随意发布自己的信息。互联网的受众是非常广泛的,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年龄层次、职业以及身份和地位的人,网络对每个人都没有设置准入的门槛,这样使得各个层次的人都可以在网上随意发表个人的看法。通过对网络的经常使用人群调查后的数据可以发现,网络使用的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发展。这些年轻人对网络这种新兴事物比较感兴趣,同时对网络上媒体发生的各种新鲜事也比较感兴趣,从而导致他们整天沉迷于网络。由于这些年轻的群体还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评价观,在辨识一个事件的真实性上缺乏一定的个人见解,对此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信息的误导,他们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也很乐于参与到这些事件的讨论中来,从而带动了这些虚假新闻的传播。相对年龄较大的部分群体在浏览新闻时比较具有个人的主观判断力,不受这些夸张不实的新闻误导。

  (二)网络新闻舆论把关功能薄弱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各种信息都能在网络上搜索到,几乎每个个体都能参与到网络中来。网络的开放性,使得网络上的各种信息能在网上快速传播。其传播的同时使人们能任意在网上进行发表评论。每个人每天都被充斥着各种信息,而且不能对网络上布的信息进行一一辨认,无法确认这些信息的真伪,从而容易导致人们被网络上一些负面新闻所诱导。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各种信息在上面进行流通,很难很好地对这些网络舆论进行把控,并不能控制好这些新闻的传播,避免负面舆论产生。如何对网络新闻舆论进行把控,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网络新闻舆论的控制需要具有决策力和辨明力强的个人或者集体进行把关,才能对舆论做到有效控制。然而,目前,我们政府在对网络新闻舆论控制方面还比较薄弱,这是目前对网络舆论控制的不足。

  (三)目前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困境

  目前,网络时代使人们能够看到各种新闻消息,几乎每天都被这些信息所包围。网络新闻舆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网络缺乏合理的监管机制,没有对上传到网络上的信息进行合理筛选,从而导致网络上一些负面舆论消息被迅速传播开来。网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信息能仅通过一个链接就被传播到网络的各个角落,这就给网络监管带来了一定的困境。网络本身不好控制,任何一个角落的移动客户端都能充当一个网络接入口,通过这个接入端可以进行任何消息的.发表。然而这个现象是不好控制的同时也很难对网络的入口进行控制。除此之外政府在对网络舆论的监管方面力度也存在不足,网络新闻发表的门槛很低,各大网络媒体对网络环境监管的不足,才导致网络新闻舆论的大肆传播,对社会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对策

  由于网络新闻的公共管理的难度性,使对网络的监管比较困难。对此,需要对这一现状进行思考,思考解决现今阶段所面临的困境。虽然目前网络新闻的舆论在管理方面相比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比较迅速,这样就使得网络舆论的控制难度较大。对此,就需要思考一些好的有些措施进行控制网络新闻舆论的传播,避免网络新闻舆论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感,从而给社会带来好的积极的效应。

  (一)政府需加大控制网络舆论新闻的力度

  目前,关于网络新闻舆论的控制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需要对这些网络舆论进行控制,其中,政府在控制舆论方面起着很关键的角色。网络新闻舆论的控制主体包括政府以及各大网络信息平台,在对网络舆论新闻控制方面,政府需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对网络舆论新闻进行严格控制,加大监管力度。在进行网络新闻舆论的控制上,政府需要努力维护网络上的安全性,控制网络信息环境的干净性,积极维护网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同时,政府在对网络舆论信息进行监管控制的同时,也要借助各大网络平台的力度,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严格打击网络上虚假舆论信息的传播者,控制网络新闻的传播。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防范体系

  在进行网络新闻舆论控制措施上,各大新闻网站还需要建立安全防范体系,从而提高网络上信息的准入门槛以及发表高度。网络舆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网络上各种人都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通过匿名的方式在网上进行信息传播。对此,通过建立良好的安全防范体系,让每个人在进行言论发表时进行实名认证,从而保证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监管。

  (三)加强网络舆论媒体内部的自律

  我们每天接受到的新闻,很多都是通过标题吸引才点进去看的,这就使一些媒体为了追求新闻点击流量,在新闻编制方面进行夸大,甚至制造一些虚假新闻来骗取点击率,同时博得大家的眼球。对此,可以从新闻的源头着手,对媒体进行监管,从各大媒体内部着手,加强媒体内部的自律性,避免虚假新闻的传播,改善舆论新闻的传播现状。

  四、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我们每天都能接受到各种新闻信息,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密集性,我们很难从众多信息中一一辨别各种信息的真伪性,这就会导致网络上一些虚假信息的传播,严重的甚至会对社会产生一些不安定影响,这就是网络舆论的诱导力量。如何对舆论信息进行监管,有效控制网络舆论的传播,避免给社会造成一些不好的负面影响,保持网络的干净性就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分析如何找出网络策略,从而避免网络舆论对社会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吴彤.网络新闻舆论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对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4):156-160.

  [2]马瑾亮.网络新闻的舆论引导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xx.

  [3]商丹,余志伟.网络新闻舆论公共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情,20xx(24):142-142.

  [4]林颖锋.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新闻舆论对行政权力监督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xx.

  [5]娄斌.网络舆论监督对政府行为的影响研究[D].广州:中南大学,20xx.

  [6]盖雯雯.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中的政府应对行为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xx.

网络管理论文12

  摘要:传感器网络协议作为传感器与传感器之间,传感器与用户之间的通信媒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因缺乏数据管理,经常导致传输给用户的数据是混乱的。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数据管理的传感器网络协议。该协议采用分层思想,将传感器网络协议分为四层:物理层、访问控制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并将传感器网络协议层集合成网络协议栈,完成数据有序传输。

  关键词:数据管理;传感器;网络协议;协议层;协议栈

  目前存在的传感器网络协议由于层次划分的并不明确,经常导致采集到的数据出现混乱,不利于后期的数据管理(存储、处理和应用等)[1]。因此为方便后期数据管理,在数据管理的前提下,对传感器网络协议进行研究,以期解决数据混乱的问题。首先构建传感器网络协议层,协议层主要包括物理层、访问控制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然后将各层组合在一起构建传感器网络协议栈,协议栈主要为各层之间的数据传输提供软件方面的指导。基于数据管理的传感器网络协议研究,为数据通信工作奠定基础,加快了数据的获取,方便了数据传输。

  一、传感器网络协议研究

  传感器网络是微电子技术、嵌入式信息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几种结合并构建的一种属于计算机网络。数据量大且繁杂是当代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如果不对数据加以处理,人们要想快速、有效获得自己需要的数据,无疑大海捞针的,因此为应对当前传感器网络存在的问题,将设计好的网络协议嵌入其中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2]。

  (一)传感器网络协议层

  为解决传统传感器网络协议划分不明确,导致数据混乱,不利于数据管理的问题。本次研究的传感器网络协议明确划分为4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数据管理过程中的'不同步骤,以规范数据流向。下图1为是传感器网络协议结构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次研究的传感器网络协议一共分为4层:物理层、访问控制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3]。(1)物理层。传感器网络协议物理层主要负责定义物理通信信道和与访问控制层之间的连接。简单的说,就是接收或发送传感器前端摄像头采集到的数据,以及维护由以上数据构建的数据库。(2)访问控制层。传感器网络协议物理层主要负责物理层中数据的分类管理和传输。分类管理主要根据采集的数据类型进行分类确认,而传输主要是将分类结果进行传输。(3)网络层。传感器网络协议网络层是整个协议中的核心层次,主要负责传感器与传感器、传感器与观察者之间的通信以及信息交流。在网络层中可以实现多种异构数据的兼容、融合以及转换、传输,为后续数据管理做好前期的工作准备,使得不必在后期进行二次处理[4]。(4)应用层。传感器网络协议网络层是整个协议中的最后一个层次,主要负责与用户之间的数据交互,也就是将以上几层的数据分析结果按照用户的请求发送给用户。

  (二)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协议栈,又被称为协议堆叠,是上述介绍的4个层次的总和,其实质反应了数据的往复传输过程。从下层协议的数据采集到数据传输再到上层协议的数据呈现,之后又从上层协议发出命令,命令下层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传感器网络协议栈协调了不同层级之间的数据属性,在协议体系中,数据按照规定的格式加入自己的信息,形成数据位流,在各层级之间传递[5]。传感器网络协议标准采用了IEEE802.15.4标准,各层级之间利用接入点实现数据交流和管理,一般接入点有两个,一个接入点负责数据传输,另一个接入点负责数据管理。在传感器运行过程中,各种不同属性的数据在不同层级上奉行不同命令。这样做有利于数据的有效分类,使得数据管理更为方便。

  二、结束语

  传感器能够监测外部环境信息并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广泛应用工业生产、机械器件制造、灾害监测、气象预测等诸多领域。但是由于传感器的监测是实时监测,所以数据量过于庞大,如果不加以管理,将会直接影响后期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将数据管理作为中心指导思想,进行传感器网络协议研究,以期为数据管理做出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佳,杨洁明.基于机会主义的并发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协议[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xx,48(4):642-646.

  [2]李洋,赵蕴龙,宋洪涛等.基于SunSPOT平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跳路由协议设计[J].计算机科学,20xx,43(10):43-46.

  [3]刘龙军,丁洪伟,柳虔林等.基于FPGAWSN轮询接入控制协议的研究[J].通信学报,20xx,37(10):181-187.

  [4]冯建平,李华.随机虚拟骨干树结合改进BDCP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级路由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xx,33(8):2454-2457.

  [5]马礼,高洪磊,马东超等.一种由接收端发起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J].数据采集与处理,20xx,31(4):719-727.

网络管理论文13

  针对目前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分析云技术应用于网络管理系统的问题和方法,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人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要想提高系统运行的集中化功能作用,系统建设人员需要结合用户对信息数据传输的应用要求来进行实际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通信网络用户对数据网络和信息通信管理系统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行实质的基础上,研究云计算技术的作用方向。此外,由于云计算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服务器管理、全网分析处理以及实时监控等问题。因而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研发人员要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系统建设。具体可从应用云计算技术以及虚拟化信息技术方法,来完善当前网管系统数据信息的计算、存储以及网络资源动态分配的系统建设。

  1 云技术概述

  云技术指的是在广域网或是局域网内,实现软件、硬件以及网络等资源统一的托管技术。具体来说,其是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计算、处理、储存以及共享的托管技术。云技术在市场环境中的应用本质是,解决距离、空间以及环境等限制问题,使得输入账号、登录认证等操作都可以通过接入云网络来实现。这样一来,用户在云服务系统中进行业务传输,只需要有一台连接网络的设备系统以及系统记录的身份信息就可以实现网络访问。而且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系统的数据访问。在此过程中,用户访问的信息数据是保存在具体位置的,其具有安全性以及密封性的特点。在此情况下,用户无需担忧访问数据的信息内容泄漏。从个人计算机设备方面来看,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输入/输出接口、数据处理器以及数据存储器。云技术能够将数据处理器和存储器的高工作量放到云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户使用设备的成本。就目前来说,我国的通信系统市场环境对云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其应用仍处在起步阶段。个人计算机用户仍认为采用云技术,并不能保证访问数据信息的安全性。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方法,来提高用户对数据信息网络存在安全性的认识,进而摆脱距离、空间以及环境对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限制。

  2 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行实质及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行实质

  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由于其具有集中各类管理系统的特点,统称为网管。信息通信网管系统的运行实质是:通过各类通用或专用信息通信的技术性标准和手段,来实现大规模设备、数据以及信息等资源的功能性管理。具体来说,信息通信网管系统的运行互动,主要依靠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使用者、被网络资源以及网络系统来实现。其中功能模块以及网络资源是由各类厂商决定的,而实际运行互动模式则是由系统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

  2.2 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各类厂商所属的发展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状态,例如公众网管系统运营商和专用网络通信企业等。但无论是哪类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其后台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均采用了分散式管理。这就意味着每个专业通信网络系统平台均具备各自的软硬件系统,而且其存储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以及管理软件等是完全分离的。这里指的专业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传输系统、网络系统、交换系统、计费营帐系统、动力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等。这些系统内容的自带业务,为网管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应用便捷。由于系统内容的软硬件都是独立存在的,这就意味着每个专业系统都需要配置相应的独立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磁盘阵列。与此同时,系统配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也需要配置单独的技术人员。

  由此可见,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的运行方式,具有投资额度大、资源浪费高以及工作量强度高的特点。而且每个系统专业处在各自的网络系统中,这就需要系统用户要使用不同的网络终端。具体来说,管理通信系统的操作人员要在每个专业系统中使用不同的账户密码,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操作管理的工作量。此外,由于系统设备以及管理需要的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重复投资维护管理的概率。针对这种系统软硬件应用管理的复杂性问题,相关建设人员应采用新技术以及新管理方式,来缓解当前网管系统运行的单独部署以及单独管理的局面状态。而云技术是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优化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行状态的较好选择,相关研究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

  3 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云技术的应用现状

  现阶段,已有个别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营厂商开始应用了云技术。事实证明,创新应用云计算技术这一先进的信息技术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基础设置的集约化程度,从而实现了提高管控能力的应用目标。具体来说,云计算技术通过建立集中式数据中心,为网管系统的高效性管理提供了基础。在此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加快自主知识产权以及系统安全可控的建设。基于云计算技术的通信业务服务领域的综合应用目标实现证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将有利于开发信息通信系统的.发展模式,这是提高系统软硬件资源利用效率和管理价值的有效技术。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云计算技术的应用节约了信息通信系统整体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然而,在实际应用云计算技术过程中,存在信息通信系统原设备的接入和控制难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具体作用的价值。具体来说,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需要对多个信息运行点进行实时监控。由于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设备具有互联特性,这就会给数据信息中心进行全网的分析处理过程带来麻烦,进而扩大了系统设备故障的影响范围和作用深度。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作为改善当前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运行状态的重要研究课题。

  此外,由于系统云计算资源的建设规模庞大,服务器数量众多并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同时运行着数百种应用,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服务器,保证整个系统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是巨大的挑战。云计算系统的平台管理技术能够使大量的服务器协同工作,方便地进行业务部署和开通,快速发现和恢复系统故障,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手段实现大规模系统的可靠运营。

  4 云技术在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对于合理利用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硬件资源池的需求,相关建设人员应将构件集约化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务以及要求来进行满足。具体来说,要通过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共享程度、进行统一化管理、实现动态调度能力、按模块需求分配以及充分利用设备作用价值等,来实现降低信息通信网管建设成本以及能耗影响等目标。其中云资源的管理人员,要使系统能够提供给云计算资源的资源申请功能、资源监控功能、资源运行功能、资源备份功能、资源安全功能以及资源配置功能等。这样一来,系统就能够对多个云计算资源池中的存储资源、计算资源以及网络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此外,对于平台的一级部署服务以及资源的运行调度,都需要在所属的各个专业系统资源池进行实际运行。对于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后续建设,要把具体提供给用户的服务目录,输入到云资源的管理系统中。此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云资源系统的先进统一性原则、规范标准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融合适应性原则以及安全性原则,这些原则都能够有效提高云计算技术系统资源的利用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云资源的管理系统是一种需要通过统一开发平台基础上进行构建的应用系统。这就意味着其要具备一定的安全可靠性,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例如,系统研发人员可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以及安全机制,来保证网络管理系统实际运行的安全稳定性。这样一来,就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需求。对于系统软硬件资源的开发整合、架构目标的设计、云计算技术的更新升级以及服务器作用的虚拟化整合等工作,相关建设人员应在各项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提升IT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集约化建设管理水平。事实证明,云计算技术的应用方法有效提高了IT基础设施系统的共享功能作用。这一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与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部的超前谋划是分不开的,即因其创新引入了云计算以及虚拟化等先进信息技术,使得信息数据网络系统的传输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无局限。

  在引入了云计算技术以及虚拟化信息技术后,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的虚拟化功能通过存储以及分布式的计算方法,合理优化了系统硬件。具体来说,就是通过集群化运行维护管理系统,来满足网管系统的数据信息计算、存储以及网络资源动态分配的配置需求。

  由此可以看出,系统建设人员只要从用户需求出发,所开发出来的云计算技术应用功能,就能实现研究的目标意义。从行业建设发展的角度讲,云计算技术在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使得通信系统数据传输从传统的分散式硬件PC承载成功的转型升级为集中化的服务器承载。这样一来,每台系统设备上就会具备多个负载软件且相对于硬件保持独立状态,从而使系统不仅实现了集中化应用,还具备云平台技术应用的灵活性、扩展性。

  5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并不能有效满足系统用户对数据信息传输、存数以及动态配置的需求。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采用云计算技术来实现系统集中式数据中心的建设。事实证明,云技术应用于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其数据信息管理的高效性。同时在此背景下,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也加快了自主知识产权以及系统安全可控性方面的建设发展。由此可见,在信息通信网络管理系统中应用云技术,将具有满足未来网管系统建设的作用价值,相关建设者应将其作为重点研究课题。

网络管理论文14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也逐渐成为研究管理的要点。虽然一直有各项新型技术被应用到安全防护方面,但是入侵案件不断发生,危及网络信息安全,必须要采取措施来建立完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本文针对网络安全现状,对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网关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效果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关乎人们生活质量,一直以来都是重点研究内容。但是在网络技术应用普及的同时,受网络环境特点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必须要采取措施来建立完善安全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明确设计目标,然后合理选择应用技术,设计安全网关,确保安全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1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分析

  网络环境为一个开放的状态,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干扰,进而会发生安全事故。建立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对保证信息网络运行安全性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安全系统应具有完整性、保密性以及不可否认性特点,即保证信息来源、去向以及内容的准确性,并且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泄露或者扩散等情况。另外,不可否认性即确定消息发送以及接收者无法否认自己操作行为。为有效防御网络系统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攻击行为,需要重点做好防火墙、漏洞扫描、防病毒以及入侵检测等方面的研究,提高网络设备以及线路自身的可靠性[1]。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各项安全设备进行统筹分析,构建一个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性。

  2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2.1系统模块设计

  网络监控系统模块可以分为多个分项,如用户登录、用户管理、单位管理、网络连接监控、网络流量监控、危险数据报警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不同模块功能不同,相互之间具有一定联系。例如系统登录模块,操作人员将用户名、编号、密码等信息输入到登录界面,然后通过与数据库内信息对比一致,允许进入系统,相反会显示信息错误,拒绝进入系统[2]。网络流量监控模块,即主要对网络流入流出数据进行监控,包括流入流出数据总量、速度、最高速度、平均流速等。

  2.2输入输出设计

  2.2.1输入设计

  要保证系统输入数据的正确性,系统设计时应遵循“简单性、最小量、早检验、少转换”原则,对统计报表与数据库内容选择相同设计形式。通过Delphi中数据存取组件建立应用程序实现数据库的连接,保证用户在任何输入界面输入数据均可以对应数据内字段,满足信息输入需求。

  2.2.2输出设计

  输出设计时需要综合分析用户需求,遵循易操作原则,提高交互界面的友好性。系统信息录入、数据检索以及统计分析通过交互界面完成,利用Delphi专门设计统计分表报表进行打印[3]。其中,对于打印硬件的设计,应能够直接通过各类型显示终端、多媒体设备完成显示输出,以及能够利用各类型打印机完成文件的打印输出。

  2.3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目的是提高计算机数据信息的存储,分为规范化设计、数据、实体、关系的完整性设计、建立数据库实体与对象以及数据库设计文档等。JAVA应用到数据库设计,为一种数据访问机制,可以提供统一接口来访问各类型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应用程序来实现与数据库的稳定连接。本文分析系统,数据库设计共包括两个部分六个数据表,一部分为本地数据库,包括网络流量表、本机详细表与网络连接表。另一部分为远程数据库,包括网络流量表、网络连接表、单位表以及用户表。

  3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设计要点分析

  3.1各功能模块算法

  3.1.1系统登录模块

  设置参数:UserName获取用户信息,Password获取口令信息。将获得的用户信息与输入信息进行对比,如果数据值相同,则返回boolean值true,允许用户登入系统;如果数据值不同,则返回false,提示信息错误重新登录。

  3.1.2用户管理模块

  为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性,需要对不同用户进行权限设置,不同权限用户登录要求不同,但是均需要按照要求登录验证。如果为超级用户权限登录,可以对当前用户进行管理与设置,并且可以随时增加用户并设置权限。如果以普通用户权限登录,则只允许对个人信息的修改,以及本级别权限对应操作。

  3.1.3网络流量输入模块

  以流出、流入流量大小信息为依据,将网络流量保存到本地数据中,包括MAC地址、IP地址、时间、日期、流入流出数据量等。在下一次启动时,需要自动将上次启动后产生变动的数据内容保存到远程数据库中,整个操作工程需要通过相应组件与远程数据库连接完成。

  3.1.4网络连接输入模块

  将网络连接情况数据信息保存到本地数据库内,包括MAC地址、本地IP地址、远程IP地址、时间、日期、连接类型以及连接状态等。将各组件与本地、远程数据库进行连接,确保在系统下次启动时,能够将上次启动产生的数据,以及变动后内容全部存储到远程数据库内。

  3.1.5网络查询模块

  主要是来完成网络连接状态、网络流量变动等数据信息的.统分析,对权限内计算机运行某时间段的连接与流量情况进行查询。然后通过查询模块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果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安全管理措施。

  3.2用户界面设计

  为提高系统使用安全性,应对各限制系统进行操作权限设计,如用户登录模块,需要对用户信息与权限进行验证,确定信息无误后才可进入系统,相反不允许登录。登录成功后显示系统操作主界面,包括系统选择区、功能按钮区与条件选择区,选择目录树形式设计单位选择区,根据不同级别设置相应对象。同时还需要对查询对象进行选择设置,如网络流量、网络连接以及查询时间段等。

  4结束语

  提高网络安全性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的要点,对提高网络信息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除了要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防护处理外,还应针对实际情况建立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在确定系统框架后,对不同功能模块进行分析,确保其功能的正常发挥。通过安全管理系统,对网络运行流量、连接以及信息等进行管理,提高网络抵御外界攻击的功能。

  参考文献

  [1]高瞻.网格环境下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xx.

  [2]张熙.多域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策略一致性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xx.

  [3]朱宾.内部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xx.

网络管理论文15

  摘要:现如今,计算机行业迅速发展,带动了我国迈入网络时代的步伐。在教育方面,实验教学网络化已经逐渐被各大高校领导和教育部门相关人员重视。实验教学也是现在教育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某些程度上与教育教学水平直接挂钩。本文将着重介绍将实验教学与网络联系起来的一种教学管理系统即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将对其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网络化管理系统;开放式教育;实验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深入,信息技术已经慢慢渗透入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现在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逐渐与网络相结合以满足学生多方位的需求。实验教学作为一种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便于帮助学生更加客观生动地认识自然世界并探索其中奥秘[1]。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实验教学越来越得到许多高校的认可。所以,本文将针对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展开具体论述。

  1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特色

  随着现在学生数量的增加,师资力量达不到学生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不利于学生学习思维的开发。随着教学改革的推广,以前的教学管理模式逐渐被转换,换为现在的分散式管理。这种分散式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摆脱过去大课堂的形式,能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管理人数增多,使得难以控制。因此,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就被提了出来。因此,下面将具体介绍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特点。

  1.1登记入册,提高效率

  实验教学虽然有很多利于同学们学习的优点,但也有其自身的缺憾。但是在该系统投入运用后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网络化与实验教学联系在一起,可有效减少不利于学生安全的这些危险的发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也起到了很可观的作用。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可以将参加实验教学的人数、所需要的实验材料等一并进行登记录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该系统还未开始落实时,学校的相关人员应及时安排工作人员,对未来要参加实验教学的学生信息进行登记,并备注好所属班级,不仅如此,还要对将来可能进行的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实验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都要进行登记,这样做方便日后的工作,也为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实验材质的特殊性等,可能会对做该实验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就更需落实这些物品的所属者,以便相关人员对实验材料进行后续管理和随时抽查。做好登记入册这一项工作,还能帮助学生提前预约自己感兴趣的实验,及时了解到与该试验有关的信息,还能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上课签到或者随机检查学生的签到情况,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对学生们做实验的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方便日后对掌握不好该实验的同学进行辅导,对学生的学习也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时从另一方面讲,也可以避免一些危险发生。

  1.2实时监控,保证安全

  在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随时可能会由于一些小差错出现上述问题,那么为了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相关部门应建立完整的中心网站,既可以方便学生信息沟通,又能及时避免危险发生,更好地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这样可使得学生及时将试验情况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及时向老师求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后续关于实验结果的研究和探讨提供了更为更方便的方法。

  1.3配备电脑,扩大搜索范围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校还可以考虑在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计算机,方便学生及时查阅与实验相关的资料。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还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转换水平。

  2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模块设计

  随着网络化实验教学的深入推广,学生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而且还能在发现问题时及时与同学沟通协商解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结构按照功能需求与使用权限,将系统的主要用户分为四类:普通学生、班长、教师和管理员[2]。下面将对这四类主要用户的具体职责进行阐述。

  2.1普通学生

  该类学生对应的模块设计简单,流程较少,方便操作,主要用于学生定期对自己的信息进行查询,例如上课时间表、预约实验、个人实验成绩以及综合评价等,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实验情况,为学生提高自己的实验成绩提供了基础。

  2.2班长

  该类学生对应的模块,较第一类而言,程序稍有增加。该模块包含的学生数据库有班长执行其职责,在固定时间段内将本班内所有同学的`实验成绩录入,以便后续相关人员对学生的试验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于相应的建议。

  2.3教师

  该模块主要用于教师可规定的时间内对课表、预约时间表、学生实验成绩等进行查询,并辅助一些同学更好地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状况,做到不落课不偏科,并在审查学生的实验成绩时,可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于相应的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2.4管理员

  该模块功能较多,包括基本信息的录入、各个班级数据的设定、信息发布等。其中基本信息包括各个级部各个班级内的学生、班长、教师以及实验内容等,信息发布主要是指管理员应及时将实验室内的各种突发情况、各种注意事项等及时告知要参加试验的学生和对应的教室。

  3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通过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可以看出,该系统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很大,不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还能使得学生有更浓厚的学习氛围[3]。简而言之,该系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逐渐被各高校认可。

  3.1预约开放实验及其审批

  该系统主要用于帮助学生对试验项目进行预约,管理员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审批。主要用户为所有学生和管理员。所有学生可利用实验室提供的电脑在线对实验内容填写好相应的申请表进行预约,由管理员在特定的时间内登录系统查看学生的预约情况,可根据预约该项目的人数、时间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验申请。获得申请后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应及时录入系统。

  3.2实验申请、审批系统

  该模块的主要用户为普通学生、教师、管理员等。学生和教师可以用该系统对实验所需的物品提前进行申请,管理员则是对这些申请进行审核并登记入册,学生和教师只有在审核通过方可进行实验,审核不通过的只能通过调整或者其他办法,不能继续实验。

  3.3递交报告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课后及时将自己的实验结果录入电脑,并在线提交自己的实验结果,也可在报告中说明在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备后续教师进行查阅和解答。

  3.4实验教学计划与项目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用于给学生建议相应的课程表、实验教学进度表以及时间安排等,因此其主要用户为管理员和学生,管理员应与教师协同商议完成此项工作。学生登入该系统可查看该学期所有的实验计划,帮助同学选择合适恰当的实验项目来进行[4]。该系统还可在学期末对学生的实验人数进行统计,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

  4结语

  由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可以看出,该系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该系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局限于传统的在课堂内通过黑板这样枯燥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课程的兴趣,还能减轻教师的压力。通过将网络化引入实验教学,可以在课堂上提前进行模拟试验环境,让学生们提前了解该实验,同时也能改进实验成果。该系统由于将实验内容、学生实验成绩以及教师时间安排表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集中处理,引起了许多学校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好评。将网络化与实验教学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教师资源、实验室资源的最优化处理,减轻了教学压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高校应当采纳该系统,与先进的科学技术接轨,促进该系统广泛被高校使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做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常春,胡仁杰,蒋玮,等。网络化综合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24(6):94—97。

  〔2〕齐德伟,朱宗乾。学分制下高校开放式网络化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研发[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xx(11):65—68。

  〔3〕张艳伶,黄声烈,金京姬等。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xx,26(6):87—90。

  〔4〕赵峰。实践教学网络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xx,26(2):106—107,112。

【网络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网络管理论文07-30

网络管理论文[热]07-20

网络传播论文11-21

网络直播论文11-20

网络的议论文04-15

关于网络安全的论文11-19

网络直播论文(7篇)11-20

网络直播论文(6篇)11-20

网络直播论文6篇11-20

网络直播论文7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