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银行管理论文1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模式也在深化改革,通过对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优化,不断强化实践教学课程,使网络助学的措施逐渐丰富,实现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逐渐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理论讲授、实践教学与线上学习充分结合起来,达到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应用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和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也在不断更新,传统的银行业务逐渐发生变革,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日常业务的操作技术性以及复杂程度在逐渐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作为金融专业的重要课程,其也是理论和方法充分结合的应用型学科,在世界金融格局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我国不断改革金融体制,所以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建立完善的案例资源数据库和考试测评系统,并且为学生建设模拟银行实验室,通过利用模拟银行实验室开展银行业务,加强应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质量。
1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国际化形式的加快,我国的部分高校在财经类课程教学中逐渐引入国外教材资源,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材为PeterS.Rose和SylviaC.Hudgins(20xx)的《商业银行管理》(BankManagement&FinancialServices)。这本教材一共包含了20个章节的内容,教师只有讲解14个章节左右的内容,才能使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理论知识框架。在引入国外教材时,教师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材内容,补充国内商业银行管理知识,才能使教材内容契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教材中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务细节以及财务会计原理需要进行深入讲解,适当地引入经典案例,增设课内与课外的实际联系,而且要保证每周的课时量充足,才能使课程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对我国的部分高校进行研究发现,许多高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学时安排比较短,一般只有3个学时左右,所以只能給学生讲授少量的课程内容,如“走马观花”一般了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的内容的大概,而且没有給学生建立模拟实验室,缺少网络辅助教学设备,学生无法形成完整的商业银行课程知识体系框架,而且没有深入理解业务操作流程、细节内容以及财会的工作原理。同时,在每周3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抓紧时间讲解教材的章节内容,没有給学生引入经典案例、各种视频音频资料的运用不足,和学生的交流、互动环节缺少,所以导致学生无法对国内外商业银行知识进行系统化学习与对比。此外,在课程教学中,如果完全采用课堂面授的方式来給学生讲授商业银行业务操作方式,将会导致学生缺少真实的操作体验,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应用建议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应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需要强化课堂面授环节,优化理论知识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1强化课堂面授环节,优化理论知识教学
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而言,理论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其能够給商业银行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具体可以从这样几方面强化理论知识教学:
2.1.1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目前,国际金融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金融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商业银行业务也在发生变化,这也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面临着较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不仅要对传统的银行业务进行全面介绍,而且要更新商业银行业务内容,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详细划分,避免和其它课程之间出现重复。例如:在金融学与国际结算课程中,都详细介绍了中间结算业务,所以需要明确划分清楚,才能使学生了解商业银行的正确结算管理方式,熟悉结算业务,能够給客户及时进行资金结算。同时,课程内容需要密切贴近我国的金融法律法规和具体的实施细则,需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贷款通则》等等法律,才能在实际开展业务中遵守法律规定。
2.1.2编写合适的教材
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教材作为重要内容,其关系着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各大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并考虑到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编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教材,必要时也可以从其它地方购买优质的教材资源。在编写教材时,需要包含商业银行概论、商业银行业务运作、商业银行管理技术以及管理策略等等多方面内容,并且依据法律法规要求,使理论和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引入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商业银行管理技术、策略。同时,在教材内容中也要引入最新公开信息资料,使教材内容更加全面,具有深度,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此外,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面授环节中,可以引入一些背景性资料,案例分析或者热点问题,这样能够引导师生进行激烈的课堂讨论。
2.2加强实践教学
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作为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所以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在实际业务中应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概念、原理以及方法。具体而言,第一,必须为实践教学选择优质教学案例,结合教学案例讲解理论知识,能够使教学环节更加生动。笔者在表2-1中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经营管理课程挑选了一系列的经典案例,以供实践教学参考应用。第二,学校也要加强建设模拟实验室,通过利用模拟实验室为学生创设逼真的银行环境,在模拟实验室中囊括储蓄业务、公司业务、个人理财、电子银行以及其它各类代理业务,能够对学生开展商业银行业务进行系统化培训,使学生真正熟悉各项业务流程,并且把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在业务实践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3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其能够更快地获取信息资源。因此,在高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需要加强建设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通过建设网络课程资源,能够随时随地提供給学生自学,学生不需要通过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能够直接在线上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充分利用课堂环节解决课程问题,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可以給学生推荐其它精品课程网站,例如:上海金融学院的精品课程网站,或者通过银监会和商业银行网站全面了解我国的各种货币政策、经营管理业务信息,从而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业务有全面的了解。
3结语
总之,在高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必须坚持应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与专业素质,对于促进我国的商业银行课程教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晓玲.信息技术环境下商业银行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高教学刊,20xx(4):53-55.
[2]刘晓峰,刘晓玲.《现场管理》课程采用”教、学、练”三位一体教学方法的必要性[J].中外企业家,20xx(1):231-231.
[3]孙建梅,汪洋.工程管理专业“传统教学、特色教学、现代教学”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C]//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xx.
[4]孙建梅,汪洋.工程管理专业“传统教学、特色教学、现代教学”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决策与信息旬刊,20xx(11):65-65.
银行管理论文2
【摘要】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力资源是银行发展的核心资源。当前,各大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改革初步实现了体制与机制的创新,人本理念深入人心。银行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对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从一定意义上来说银行员工的素质决定了银行的品质。本文首先从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着手研究,分析了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其进行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
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行业的竞争从本质上说都是人才的竞争,我国银行为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就必须树立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观念,对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市场竞争格局与银行体系结构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我国银行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因此,研究和分析我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优化措施,这对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深化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二、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
1、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由宏观人力资源管理与微观人力资源管理两个部分组成。宏观指的是对社会人力资源的管理,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管理职能;而微观的是对企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具体而言,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采用现在的科学方式,对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得人力、物力保持平衡状态,同时对人的思想、行为方面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2、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变化迅猛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也日渐丰富,具体职能包括以下几方面:(1)管理职能。又称人力资源的招聘、任用、考核、奖惩等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人事行政职能。目的是使得人力资源的各项工作提高员工的贡献度,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提升;(2)研究职能。又称对人力资源及其开发与管理的研究;(3)关系职能。与企业外部的关系以及企业内部处理好银行与股东、银行与员工的等关系;(4)规划职能。运用人本思想作为企业发展的出发点,对周边的市场环境进行研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创新发展策略,以期实现组织的最终战略目标;(5)完善职能。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辅助体系,包括医疗、保险、福利等。
3、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1)人力资源效率评价的复杂性。一般主要依靠工作满意度、生产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来衡量人力资源的效率好坏,对人力资源效率进行评价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而对银行人力资源效率进行评价更是难上加难。这主要是由于银行员工个人的工作效率的评价具有复杂性,很难做出客观的评价。
(2)员工管理的差异性。银行员工的自身的所表现的价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银行对拥有高资本的管理和技术与一般的业务人员采取差异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
(3)薪酬体系呈复合型。银行薪酬的多少是取决于员工的技能、能力。一般的业务员工作内容相对固定,职位价值确定也比较方便,对市场相关分析工作也相对容易,从而薪酬方面按照固定薪酬确定。然而,管理和技术人员灵活性强,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业绩影响大,这是的薪酬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技能来确定。
4、加强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1)我国银行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银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组织结构等与小贷银行的价值取向存在差异,此时必须加强推进我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快我国银行的制度建设。
(2)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劳动力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资本,是核心的资源,必须通过市场手段来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市场将在银行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地位,人力资源也将走向市场。因此银行人力资源管理要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大重视人力资源的市场价值。
(3)员工取得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发展进步的情况下,银行员工的社会价值观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下的大部分青年员工对新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希望自身能够在工作中快速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一定程度的开发员工的潜力,提升职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关键职责。
(4)银行业对创新人才的继急需。世界银行业的创新潮流将带动我国银行业的创新步伐,由于我国银行业当前的创新水平较为滞后,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大力迫使我国银行业提高创新水平。而人才才是加大创新力度、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
三、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对银行员工的培训投入不足
我国的银行还是被传统的观念所牵制,对人才培训也一直是银行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途径。如日本瑞穗实业银行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费用在员工培训的支出上,其培训体系也是十分完善的,对培训的投入也在近些年产生了很大的效益。我国银行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把培训当作是一种负担,导致员工得不到好的培训,甚至是使得人才流失、智力储备枯竭等不良局面。
2、激励制度与考核制度不健全
健全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但是我国银行却在考核和用人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运用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来用人,不综合考虑员工的业绩和工作年限。另外对员工激励手段单一,激励的力度不够,激励作用没有充分得到发挥,也忽略了岗位能力、业绩等,从而使得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大大减退,管理层在激励机制方面过多的注重精神上的激励,忽略了物质激励,激励手段没有长期性的延续下去,因此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失。
3、薪资分配不合理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均衡的薪资分配是吸引、激励、留住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是银行在竞争激烈、变化迅速的全球性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银行业在薪资分配中不同程度的存在忙闲不均等情况,中高层管理层与普通的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的现象。另外奖金、福利等的发放主要是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而普通员工得到的却很少。这种情况下不仅减少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加强改进银行薪酬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 4、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
由于传统的思想观念以及管理思维依然存在于许多员工的心中,当前的局面是老员工时常摆老资格,员工没有压力同时也缺乏创新意识,没有竞争意识和上进心,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银行有效的用工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完善。尽管近些年企业开始关注企业文化的建设,但因为对企业文化的本质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就不能建立起优秀的并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鉴于此,也就不能通过企业文化制约员工的行为,阻碍了员工前进的道路。
四、优化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高度重视员工的培训是衡量金融企业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地对外开放,银行应该大力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是银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银行必须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健全员工培训制度,从而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化水平,让他们与国际化要求更靠近。不断改进培训模式,定期检验员工的素质情况,建立人才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机制,全面优化人才结构,鼓励和支持员工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建立健全薪酬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
完善激励机制能充分开发我国银行员工的潜能,从而产生对工作的创造力和加强工作的积极性。银行应该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改革原有的激励机制,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同时改革薪酬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改革传统的人才考核和选拔机制,应该尽快确立人才资本的提升战略,进一步深化用人机制改革。一方面在实行员工的绩效考核的情况下,要建立健全员工的定量考核,把考核制度往日常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以使得员工实现晋升的目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领导的人事制度,在一定阶段施行优胜劣汰的管理人员的任用制,尽力破除“官本位”制度,同时要加强对领导任期的考核和管理等相关措施。
3、合理分配薪资
由于银行管理层与普通员工的薪资差距较大,合理地进行薪资调整是十分有必要的。企业可以根据职位的价值贡献率来确定工资,就是说对银行贡献大的工作人员来确定他们的薪资。另外根据业务型干部的学历、能力、工龄等科学合理地聘用专业水平,并使得其收入水平与相同职级的行政管理干部相当。对于普通员工应该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晋升方式调动员工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提升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辩证统一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紧密相连。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对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也有着重要意义。银行的企业文化是银行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而形成的内在价值,每一个银行都有属于自身的特性,是其它银行不能仿造的。优秀的银行企业文化能从本质上对员工的行为进行约束,让员工大程度的认同银行的企业文化,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实现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随着我国银行的深化改革和不断发展,人才将是我国银行宝贵的财源。由于我国的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是一项长期战略,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银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银行要抓好机遇,充分学习借鉴国外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银行的特点,建立健全我国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并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银行的长期持续发展。
银行管理论文3
【摘要】目前商业银行的管理重心在风险管理方面,只有管控好风险的发生才能避免金融和经验风险的加大。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出了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使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更加正规完善。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建议
当前的商业银行发展中,业务全面化经营下存在很多的风险问题,如市场、信用、金融、经营、操作及流动性等方面都存在着风险问题。如果对这些风险问题不加以控制和管理及其容易导致出现严重的后果导致资产产业链的断裂发生巨额亏损等。因此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分析是比较重要的课题,需要不断的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强化风险管理工作保证商业银行安全稳固经营。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特点
(一)风险范围大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既然是企业只是经营的商品形式不一样,所以也存在风险内涵,也会有资产损失和经营亏损的情况存在,但商业银行也比企业宽泛很大,如果商业银行因为管理经营不善会比一般企业风险大,有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风险存在。比如:如果正常的工商企业因为经营管理不善或者资金链断裂,不能再规定的时间内归还商业银行的贷款,那么商业银行就会出现不良贷款或经营亏损的现象,铃声客户存在商业银行的资金其安全性也受到威胁。如果商业银行的资金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银行不能根据客户要求支付全部应付款项的时候,这时候银行就会出现不能支付的情况;无法保障银行的后续资金问题,资金的流动性滞缓,这会引起商业银行的破产。如果商业银行所贷出去的款项不能及时的收回导致安全性缺失或流动性无法确保,这样风险就会发生,经营效益也无法得到确保,银行的安全性也受到挑战。
(二)具有双重性风险
银行风险的双重性是由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的,商业银行的风险来源渠道增多,从宏观角度分析是因为商业银行具有间接生产性质,其风险来源主要由两个方面:一是内部风险来源,自身的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和资金周转不开;二是外部的客户风险,客户间接资金的大量需求,间接的资金需求占有大量的银行贷款比例,一旦贷款用户出现经营管理不善,或者恶意拖欠的行为,这部分贷款就会损失或者亏欠,给银行带来风险。
(三)风险影响面大
商业银行首先是货币经营的特殊性质企业,起到了信用中介的智能,客户资源在经营管理中大量的资金来源都要依靠银行。其中的支付中介职能决定了其客户的结算关系要依靠银行完成。商业银行中的经营和业务活动和社会商业组织形式以及日常老百姓千家万户有着密切的联系,商业银行因为经营管理不善发生的问题,其涉及面和影响面都非常大。轻者会造成部分的商业门面关闭或者银行破产,严重会引起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
二、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主要面临的风险
(一)管理理念不科学
在管理上还没有认识到现代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因为商业银行是隶属于高风险的性质的银行。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前提下,企业主要通过间接融资的方式开展融资,导致资本空间的运作方式狭窄,目前我国银行资金的集中度偏高,产值都集中在国有企业中,导致银行目前的风险问题在有一个导火线引导下就会一触即发。但因为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充分的银行风险意识,主要表现出的状况有:第一,注重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对利润和资产有客观的认识。在商业化改革加强的进程中,各个行业的竞争压力加大,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很多商业银行还是运用沿用以往的管理理念把“存款立行”作为银行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存款不注重商业运作;“质量立行”更多的是利用空号空喊,更多的拓展业务形式以及相关的规模。二是。没有明确现代银行的长短期经营目标,在资产质量上有明显的表现。三是没有充分的认识资本覆盖风险。一方面,把风险管理放到了业务发展对立面的角度考虑问题,把风险管理看成是对业务人员的为难,其实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两者是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不能把风险和利润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让风险管理独立存在,没有把风险控制、市场营销、市场拓展三者结合应用,但是很多工作人员曲解其本质含义,认为要想控制风险就要少发展业务,业务范围越大风险越大,让业务发展进入停滞状态,让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减低。
(二)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问题上的制度并不完善和健全,虽然具备一定的管理条例,但是条例存在许多漏洞导致在风险发生时无法及时预防和解决。商业银行分险管理是一个完善系统的流程管理过程,制度需要完善在风险发生之前、当时和事后有妥善的后续制度条例。我国的商业银行管理对于成熟的风险管理缺乏经验,虽然设立有风险管理委员会,但是仅仅看中表面未能发挥应有的职责和决策能力。健全管理机制应当重点发挥好风险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义务,确定其核心管理地位,围绕委员会健全执行风险管理机制。在日常风险管理问题中,各层次的管理职责不明确也导致了管理上的困难和混乱,在风险管理机制里,需要多个部门的相关监督在高层领导的指导下确保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康运行,很多部门没有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监督防范的必须性,容易对风险管理产生懈怠和不重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大多数依托于业务部门进行相互监督和管理,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部门,没有成熟的风险管理经理来管控工作导致无论是现有的稽核部门还是相关业务督促部门都没有权威理论和确切的管理能力去把控可能出现的分险管理问题。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无法形成完成的风险管理机制链条,难以发挥对其余业务部门的管理监督职能。
(三)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因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较晚,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相对落后。在风险管理技术上手段仍然比较陈旧,采取的多数方法的对财务数据进行单一简单的对账分析和相关比例数据进行比较,预测分析方法也仅仅停留在账本上的分析,这样的方法技术比较片面,如果账本数据记录不准确便会导致分析结果的不可靠和不可用。老旧的技术手段也使的风险管理过于片面,无法综合比较数据得出妥善的处理结果和累计管理经验,分析量化的技术和市场研究分析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我国还并未应用。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数据量过于薄弱,资料滞后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现在极速变化的市场经济需求,缺乏必备的基础数据资料库就难以应对出可靠的分析结果,数据资料的缺乏使风险管理的基础过于脆弱难以后续开展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风险管理数据的不准确和错误性会严重影响风险管理的决策和量化分析,业务信息的缺乏无法开展科学的风险分析建立科学管理和监控模型,及时预测风险发展的可能性,严重制约影响了商业印象的风险管理工作。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公司的管理治理结构是指在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治理过程中对公司的所以事情的处理配置的安排。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向股份所有制改造,效仿国际优秀的银行风险管理机制,合理安排公司的管理治理结构,由股东大会选举出董事会,再统一安排选举出经营人员,内部进行相互牵制和制约,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平衡多方的利益,制定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义务,进行责任机制的追究明确彼此监督和管理银行保证风险管理的监督。银行要想持续发展走向上市持续盈利阶段,必须满足市场透明化的需求,让市场进行监督,各方面进行制约从根本控制减少风险的发生。
(二)提升风险管理信息建设和技术水平
良好的物资和设备基础是进行风险控制管理的坚强支撑,像发达国家的银行风险管理学习,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资料库的信息建设和技术水平是非常必要的改善措施。健全完善强大的信息资料库可自主的进行授权数据的积累,更新数据信息库,可以根据强有力的数据轻松分析出风险存在点,比如客户的违约程度来计算潜在的风险发生可能,加强银行的安全性,完善了风险控制体系,对于重点客户、重点地区的监督和控制更加的简单可操作。技术方面可以采取统计模型的先进对比手段,如决策模型,在银行需要决策信贷时提供可靠的分析和安全的结果,在借贷人的信用评级、借贷周期、借贷额度评定、预期效益等多方面客观的条件进行模型统计分析,不至于盲从盲断,有数据支持提高风险管理的效果。还可以从信用风险模型上的统计,有效计算出违约数目和违约次数以及违约所造成的损失量和比例,为以后客户信贷提供借鉴,减少风险的发生。只有加强基础物资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信息建设,才能更好的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三)优秀的文化理念和风险管理人才团队
我国商业银行想达到长治久安,必须从企业内部素质良好的企业文化,内部加强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的培训,从高层领导到基层工作人员都要拥有强烈的风险预防意识,提高对风险管理的认知,从工作中的一点一滴留意和思考,有异常现象及时反映和追查,争取将每一次的风险发生可能从根源扼杀。拥有优质资金和良好经营状态的银行必然必备现金的管理文化理念和对风险管理有充足意识的上下级员工。专业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团队可帮助银行完善和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把控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国际优秀银行中拥有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从技术支持和制度建设到管理人才都具备较高水平的金融意识,可以建立优秀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洞察潜在风险发生的危机,提前预防和把控。信贷和风险管理工作人员不仅仅拥有高素质的理论基础,还具备多年的丰富经验,从实际工作到理论研究均能安全把控银行风险管理,高素质的风险管理团队的每个人才都拥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日常工作中可以有条不紊的保证银行的经营安全,提升银行的风险监督管理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需要不断借鉴国际优秀银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我国现有的发展情况,在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下丰富和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实现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综合提高。
作者:丁超超 单位:乐山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宇.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xx(01)
[2]尚红敏,黄虹.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xx(07)
[3]李安.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财会研究,20xx(18)
[4]宋婧怡.关于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境况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xx(01)
银行管理论文4
当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商业金融银行所面对的风险形势以及风险的种类也愈加多元化,在应对市场竞争的过程中,银行也需要面临严峻的财务管理风险。因此商业银行首先应当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体制,一方面创新财务管理的模式,使得自身财务管理能够趋向于完善;另一方面应当对金融服务模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提升银行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形势下,银行财务风险的体现
在当前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逐渐加深的背景之下。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商业银行结合相应的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财务融通、财务支付以及相应的网上操作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的需求,但同时客户在网上进行操作和资金的支取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一系列潜在的危险。传统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立足于现实、封闭的环境之下,往往财务风险发生概率非常低,而互联网则恰恰相反,其较高的开放性能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造成的影响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日益完善的现代化社会,银行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主要面临的挑战便是财务体制的建立,商业银行在进行相应的财务管理模式建立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客户发展的不同需求来构建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体系。
虽然当前阶段,互联网金融产品一直在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体制,在不断的创新自身的产品,但是很多产品依然处于试验阶段,没有到达成熟的地步,这些金融产品与互联网的结合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其次,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之下,银行的相关财务管理模式需要涉及到各方各面,还需要对流动财产进行一定的风险管理。例如传统存款体系根本没有考虑到互联网的相关技术手段,而当前如果想要结合互联网技术,便要将传统存款体系进行全面的改善,使其能够完成线上和线下双重存储的模式。
最后,线上交易过程中往往缺少了对客户身份的有效识别,很多时候不法分子会借助这一漏洞进行一些违法犯罪事件,导致银行机构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发展下,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规避措施
当前互联网时代下,针对以上银行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主要问题以及局限性,可通过多种有效对策加强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
1.提升银行财务运作管理能力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之下,商业银行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而有效的提升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
第一步,重视财务风险的识别体系建立,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合理的预判财务风险的类别,进而为商业银行更好的提供决策依据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使银行能够在面对风险的过程中,及时将资金进行转移或调配,最小化商业银行所承担的损失。
第二,在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借助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通过数据处理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合理的预测未来市场的风险动向,获取到第一手的资料,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深度剖析,进而为管理层提供有效的理论基础,以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决策。
第三,构建市场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在进行风险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一方面应当重视人才的培养,引入高素质人才,在进行风险管控过程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目标,增强风险管理的工作效率。
2.调整财务管理体制
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当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的优化及调整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体制,使银行在面对风险的过程中能够做出有效的调整;另一方面应当重视对相关金融产品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提升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稳定性来降低银行面临风险的概率。在金融产品的管理和控制上应当重视对其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机制建立。
3.重视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在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商业银行一方面应当重视对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作风的培养,通过良好的金融机构内部文化建设,对机构内工作人员产生正向的熏陶作用,进而使每一个人员都能够按照制度办事、具备良好的法律观念和意识;另一方面企业应当重视开展相应的培训和讲座,定期的引进一些优秀的专家进行培训工作,加强当前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及技术能力。
最后,银行工作人员自身也应当不断的学习,在互联网金融时代之下,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银行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财务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商业银行在财务管理方面应当做出优化和调整措施,逐步优化自身的财务管理体系,加强自身的风险管理以及风险评估机制,为保证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银行管理论文5
摘要:零售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主要构成部分、利润的主要来源。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当前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就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方式过时、产品种类过少、品牌意识不强、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应调整运营思路、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创新产品系列、强化客户体验感、改进营销策略等措施,以期对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改进建议
银行零售业务一般是指商业银行向个人提供的金融服务,比如个人存贷、购买理财产品、进行金融咨询服务等。相对于其他业务而言,零售业务客户对象主要是个人,具有交易金额小,交易分散,风险系数较低,收益稳定且便于发展各类业务等优点。但是,当前国内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状况总体情况并不乐观,存在产品单一、创新力差、营销渠道建设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等问题。本文在目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金融环境下,结合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和出现的各类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地改进措施,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零售业务、提高自身竞争力及缓解来自金融市场的压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1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现状
1.1各种业务类型的发展参差不齐,未能针对性地进行深挖和开发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按类型来分,可以分为零售负债业务、零售资产业务和零售中间业务。负债业务主要指居民储蓄存款等,这类业务竞争非常激烈,也是市场相对饱和的业务;资产业务主要指居民消费类型,尤其是房贷消费,这类业务当前发展迅猛,在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刺激下,发展空间仍然巨大;中间业务主要指业务,这类业务盈利能力差,很多商业银行并未予以重视,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细化,这类业务未来将呈现较大的发展空间。
1.2零售客户分散、量多,总业务规模巨大,但未进行有效分类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客户数量庞大,但从年龄、文化层次等来看比较分散,差异程度大。不论哪类客户均应享受同等质量的服务,然而这样就会出现同质化的问题。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在注重公平的基础上,考虑效率,让一些优质客户享受对应等级的服务,以留住优质的客户;另一方面应该对客户群进行市场细分,在渠道改革的基础上,以低成本、集约化的方式为客户提供差异服务,以便确保零售业务规模,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
1.3同一客户的零售业务被各个部门强行分割,难以提供高质量服务
同一客户,尤其是一些高端的个人客户会有不同的支出类型,有用于消费、购买理财产品、纯粹储蓄等,不同的支出类型对应银行不同的部门,而每个部门提供的服务方式和质量是不一样,从而难以为客户提供一个全面、一站式的服务,因此整合方面做得还不够。
1.4零售业务经营渠道分割,各渠道相互独立
当前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渠道各自独立运行,渠道与渠道之间各自为阵,相互独立,特别是渠道网络松散,两两之间未能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没有将现金交易转变为转账交易,将柜台服务转变为自助服务,以节省人财物时,提高效率。
1.5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种较少、单一复制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许多商业银行没有根据各自银行自身的特点开发和创新一些针对特定个人阶层的新型金融产品,直接表现是居民个人的投融资方式仍然是纯粹的存款和贷款,而且业务规模体量很大,但其他基金、国债等理财产品、保险业务、业务以及自己开发的金融产品却相对较少。
2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问题分析
2.1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方式过时
第一,将零售业务等同于存贷业务,降低了零售业务的价值地位。把零售业务缩小等价于存贷业务,忽视混淆了银行零售业务在整个商业银行发展壮大中的真正价值与重要地位。在目前银行工作生活中,大部分银行集中精力发展零售业务中的存贷款业务,特别是存款任务的达成更是成为众多商业银行个人业绩考核的唯一标准。甚至在银行招聘过程中,还产生了以招聘人员能否拉到存款或是拥有能够完成存款任务的家庭社会背景作为一个招录使用的重要因素。这样无疑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效率低下,经济效益难以提升。第二,忽视客户本身,产生片面追求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经营理念。在受到“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拥有庞大的业务量”的传统经营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商业银行只是在不断地追求存款金额及各类业务总量,却把为银行创造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忽视了。以至出现各种问题,如客户价值未能体现、服务品质没有改进、员工工作能力难以提升等现象。
2.2金融产品种类较少,缺乏品牌观念、自我创新能力较弱
第一,品种有限,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几年在全国提倡“科技兴国、创新强国”的大环境下,银行也积极响应了号召,针对零售业务中金融产品不断进行创新,但是大体上产品内容单一、种类不多。创新也仅仅是第一家通过潜心探究而开发出来,之后其他银行则进行复制,雷同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个性化与差异化的金融产品非常少,传统产品较多,却忽视了对消费信贷、理财等高收益业务的开拓。第二,品牌意识薄弱。产品是固化的、不灵活的、同业竞争者易于模仿的东西,但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永不褪色的无形资产。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却很少创立自己的品牌,而是随便以业务名称替代;同时各商业银行都或多或少不能依靠自身已有的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创新出其他行不能复制的核心产品,形成自己的优秀品牌,让顾客对金融产品产生高度的品牌认知意识,构成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2.3销售策略不清晰,促销网络亟需改善
第一,营销策略不清晰。由于“以客户为中心,实现银行与客户的双赢”经营思路的不明确和市场细分不到位,而且没有制定全面、恰当的销售策略,营销方案没有特色、专业指向性不强。第二,促销网络结构过时,营销组织不到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网络结构基本上是依据政府组织形式来设立的,比如依照专业进行纵向设立、按区域划分而形成的总分行制等类似结构,这种结构网络采取分级管理,层层反馈审核、信息反馈损耗大,时效性差,组织损耗成本高,岗位之间易出现互相推卸责任、功能重复或残缺的情形,最终导致整个网络渠道流通不畅。
2.4客户关系管理和服务滞后
第一,客户关系管理不科学。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任一项金融产品和服务后,很少打电话或约见面对客户进行持续跟踪服务,并向客户了解办理业务后是否想变换业务或是否有不同意见等,根据客户当时的经济状况和抗风险程度及时改变客户的投资方向,尽量稳定并增加客户的投资收益。另外,由于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客户信息收集系统和有效的客户分析工具,导致客户结构难以优化,客户信息不能共享,分工合作服务的策略实施困难等。第二,缺少人性化服务。商业银行客户众多、流动性大,然而银行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有限,因此必须对客户进行分类,在充分利用有限的银行资源下,让不同级别的客户享受相配的服务质量,让所有顾客得到其应有的人性化服务。另外,商业银行现有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普遍满足不了客户资产增值的需求,提供给客户的服务仍然只是处在一般的、较低层次的水准,难以满足高端客户高层次的.服务需求。
2.5从业人员素质亟需提升
随着零售业务金融知识的不断丰富,当前商业银行从业人员的素质明显滞后,具体表现:一方面,专业人员较为缺乏。据了解,我国商业银行负责零售业务的专业客户经理人很少,尤其是乡村偏远地区网点大堂经理、理财经理严重配备不足。另一方面,专业化的培训不到位。虽然我国部分国有商业银行精心安排了一些培训课程,但是专业性不够强,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再加上受训人员很少认真对待,培训成效不大。
3提升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对策
3.1调整运营思路,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
第一,强化“客户价值观”。要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了客户、服务客户”的工作原则,并融入银行组织工作和业务操作流程中,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有针对性的产品和人性化的服务。最终通过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与客户建立稳定和谐的客户关系,以达到银行与客户双向价值的实现。第二,要在服务客户的理念基础上积极提出零售业务营销策略。在充分了解自身条件优势,深入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客户需求之后,找准市场定位、明晰经营管理理念和分等级实施营销计划,并区分客户价值,据此实行分等级的差异化服务。从而通过明确正确的经营理念和恰当的市场定位,从根本上发展商业银行零售业务。
3.2创新金融产品,增强客户体验感
第一,要组织和开展好金融产品创新活动。首先应完善基础产品体系的内容,包括各类零售业务产品、网上银行、电话银行产品等;其次要重点研究开发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新式金融产品和品牌产品,如一对一高端客户定制服务等;最后要推出不同层次的客户群产品服务系列,控制产品的风险系数、稳定收益、简化产品的办理流程,有针对性地对大客户或重点客户群量身研发全新的产品。第二,要提供优质服务,增加客户体验感。银行开发的不仅是金融产品,而且是一种服务,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过程。所以,既要建立规范化的服务标准包括服务态度、语言、行为、沟通技巧、着装形象等;还要实施差异化服务管理,对于高端的核心客户应更加注重为消费带来精神上的快乐。
3.3创新营销方案,加强营销渠道网络建设
营销渠道是商业银行经营产品和提供服务的重要媒介和载体。首先,不应仅仅依靠传统的物理网络渠道,要尽量为客户提供便捷的自助服务平台,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其次,要不断开发和挖掘现有渠道的内在价值,创建出集营销平台、客户关系管理平台、优质服务平台等于一体的优质渠道。并且将该渠道的价值在银行零售业务流程和利润分配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还要加强各类营销渠道服务的改善,推出银行按功能分区,提供更为人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
3.4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质量
当今社会同业竞争者越来越多,要想从中战胜其他竞争者,要么有自己的品牌优势,要么有独到的技术优势,在两者都欠缺的情况下,只有做好做强服务质量软实力。一方面要洞察消费者的内在需求,研发出相应的产品,让客户了解商业银行的各类产品及其收益与风险,便于顾客选择性地购买金融产品。另一方面,要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客户反馈已购买产品的收益与风险状况,了解客户需求,帮助不同类别的客户进行有区别的选择收益产品,以使客户享受到稳定的收益。
3.5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控制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测与控制机制。在开展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中,特别是贷款业务,在贷款前,首先应充分分析贷款人的信用等级、经济水平以及偿还能力和可承受的风险水平;其次,在贷款期间,应跟踪反馈贷款人的各方面信息,评价其偿还能力。当偿还能力较低时,要及时冻结贷款人抵押物,评估其财产净值,尽量减少损失。第二,应当增强银行网上门户环境的安全性,确保网络银行交易的安全。一方面各银行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针对网络交易建立严密的安全系数高的防护墙;另一方面应通过工作人员解说、散发银行单页、播放防范风险视频,大力进行宣传,使广大客户能够安全无忧的使用网络办理业务。
3.6加强理论学习和实操培训,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素质
第一,要定期对从业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工作能力。组织员工培训的课程专业性要强,应注重服务规范的学习来形成服务的优势;要培养学员敏锐的观察力,迅速捕捉到陌生客户的资料信息,并分析获取其需求,顺势创造出新的市场机会;客户经理是推动银行零售业务业绩的关键人物,应将其重点培训对象,结合现实工作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沟通技能培训和整体素质提升。第二,要关心员工,正确评价员工价值。尽量让员工认真、负责对待每一位客户,并且给予一定奖励;要让每位员工制定工作计划与目标,设立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为营销工作服务,提高银行效益;要制定科学、合理、公平的员工升迁制度,提高员工主动工作的积极性,让员工明白在银行工作中不仅可以发展业务还可以成就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文湘.发达国家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及对我国商业银行启示[J].现代商业,20xx(15).
[2]王娜娜.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xx(11).
[3]黄建华.新姿态应对新趋势——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竞争策略分析[J].中国城市金融,20xx(10).
银行管理论文6
摘要:绩效管理是指为了实现员工和组织共同发展的目的,运用相关绩效指标和方法对员工的工作业绩、态度及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核及管理的过程。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先进绩效方法在商业银行员工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而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也为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发展契机。本次研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了当前商业银行的员工绩效管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从而为未来的银行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银行;员工;绩效管理
一、前言
自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Taylor)1891年创立科学管理理论后,关于企业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就成为了管理学中的一个热点。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企业间竞争的持续加深,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的重要环节,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早已升级为人才的竞争。绩效管理工作是企业人力管理制度制定的基础,其评价结果的应用为员工培训、晋升等人事调动工作及薪酬制定等提供了客观的依据。通过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于管理工作,可以很好地分析员工的特点和个性,为各个员工安排适宜自身能力的工作岗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二、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现状
1.指标现状
在绩效管理工作中,常用的绩效考评方法主要包括量表考评法、360度绩效考评法、关键业绩指标法及目标管理绩效考评法等。实际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特色来选取适宜的绩效考评方法。现阶段,我国多数商业银行都制定了适宜自身的绩效管理科学办法,并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制定了各具特色的考核指标。由于银行内部包括了管理、销售等多个岗位,因此考核指标也应结合不同岗位工作来设置。一般来说,管理岗位员工的考核应以组织绩效为主、个人行为能力为辅。专业岗位员工的考核应以个人绩效及能力为主,并与其部门绩效挂钩。销售岗位员工的考核应以销售业绩为主、行为能力为辅。
2.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建立了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以笔者所在的大连银行为例,银行内部成立了由人力资源部及其他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绩效管理委员会,对不同部门的绩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并对绩效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在确定各岗位考核指标后,由绩效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工作,并将评价结果应用到各类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基于绩效评价结果建立的绩效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了绩效的考核与激励作用,并综合考虑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项因素,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积极性,并实现企业自身竞争力的加强。3.应用现状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绩效管理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实际操作中往往容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地反馈给员工,可帮助员工分析和总结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更好地落实绩效考评工作的激励作用,并为银行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现阶段,大连银行制定了绩效评价结果沟通机制,通过银行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面谈,来引导员工关注自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真实听取员工对工作的看法和意见。通过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员工岗位调动、晋升等人事管理工作,可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于绩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三、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技术问题
互联网+技术在金融行业的逐渐渗透,也为新形势下的银行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绩效管理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基础数据,如采用手工统计的方法势必影响效率与准确度。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深,一些国际知名商业银行也纷纷加入我国市场,并带来了先进的绩效考评制度与方法。国外商业银行拥有先进化的网络数据信息库,并可借助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等完善自身绩效管理工作。其工作效率、专业程度等都要优于国内的商业银行。
2.制度问题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制度还不够完善,绩效考核的前期培训工作存在不足,员工对考核工作的内容、环节、方法和流程缺乏足够的了解。个别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一些员工甚至将绩效考核看作企业监督自身的工具,对相关工作存在抵触心理。多数商业银行的考核周期为一年一次。这种年度考核一定程度上会给员工带来“例行公事”的感觉,从而影响考核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绩效管理制度必须得到创新与突破。3.机制问题现阶段,评价指标的适宜性、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反馈制度的完善性、数据处理的专业性等因素还应进一步增强。对于一些难以详细的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的指标因子,应加强其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此外,还应进一步搭建评价结果的应用——反馈机制。将考评结果全面应用于岗位设置、薪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当中,从而发挥考评工作的激励效能。
四、新形势下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1.先进的技术保障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等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数字化的考核信息录入、处理、存储平台,并借助先进技术构建绩效管理系统。通过为每位员工建立单独的绩效考核档案,来及时调整各个岗位的绩效目标。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动态的绩效访问系统,让每个人都能够通过绩效评分来查询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应学习国外银行绩效考评的先进方法、流程,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
2.规范的管理制度
在实施绩效管理工作中,应建立包括绩效考核指标、绩效沟通和监控措施、绩效考核与反馈激励机制的完整管理制度,并通过网络办公系统抄送至各部门。为了提升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环节等的认知,应制定各部门各职位的职务说明书,并适当地开展绩效管理工作介绍会。通过明确各个部门、岗位的责任与权力,使绩效考评中的指标设定、任务分配等工作有据可依。对一些需要合作进行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配,还应在工作和组织设计方面明确权责、工作关系以及工作流程。此外,还应结合各部门工作计划,灵活调整绩效管理的周期,从而使绩效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3.完善的应用机制
应建立完善的考评结果应用机制,将绩效考评的结果与招聘、选拔、薪酬、晋升、调配、辞退等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将绩效考核结果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工作挂钩,克服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走形式、讲人情等不良倾向,提升绩效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和公平性。通过制定《绩效考核工作标准》、《绩效考核方法与考核程序》、《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方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各个岗位的实际职能,并对考核工作的方法、标准、程序等进行规范,从而实现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借助上述工作,能够更好地保障自身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五、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商业银行数量及规模的增长,同时也引发了不同银行之间的剧烈竞争。为了满足资本市场发展的需求,同时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探寻先进的管理模式。绩效管理是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对于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部门凝聚力和竞争力、促进企业和员工自身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模式在金融机构中的不断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员工绩效管理工作也迎来了崭新的局面。本次研究从指标现状、体系现状、绩效结果应用现状等三个方面出发,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总结出相关工作中技术、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存在问题,以及新形势下绩效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研究认为:商业银行应借助先进的技术保障、规范的管理制度、完善的应用机制,来加强自身员工对于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让企业和员工在共同受益的基础上形成高效的工作氛围,并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未来,广大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提升对银行员工绩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大绩效考评与薪酬体系的内在联系研究。
参考文献:
[1]郑善彪.基层央行绩效考核与员工素质提升的辩证关系[J].经济师,20xx,(11):192-193.
[2]冯莉.论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xx,(4):25-26.
[3]罗英,安玉琴.创新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探析[J].大众商务,20xx,(16):36-40.
[4]许国平,葛蓉蓉.国有商业银行薪酬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J].金融研究,20xx,(12):73-81.
银行管理论文7
商业银行是我国重要的金融机构,对我国经济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具体体现了商业银行的利益追求。中间业务借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信息和信用优势,提供中间服务而获取经济利益。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不健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的策略,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指利用银行自身的金融信息、信用、业务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为客户提供中间服务来获取经济利益。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成本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水平,而且对商业银行经济利益的获取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意识不高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缺乏成本管理意识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重要问题。大多数商业银行缺乏中间业务成本管理的制度和措施。同时,与国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缺乏对投入产出比的重视。虽然,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300多种,但是,拥有良好盈利能力的中间业务较少,很多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投资较大,但没有较好的回报。
1.2 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定位不准确导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面临巨大挑战。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商业银行开发中间业务的关键。例如,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要求有明确的收费标准、业务内容及客户人群。而我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缺乏完善的市场调查,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很多方面不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可能导致中间业务出现亏损现象。
1.3 操作流程存在漏洞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存在着许多操作流程漏洞。甚至部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为了招揽存款而进行亏本经营。但是,这些存款并不能弥补中间业务成本的支出。同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在成本和利益核算中,缺乏对成本管理的全面考虑及掌控,尤其在人工成本管理方面。例如,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迅速发展,绝大部分商业银行采取了信用卡优惠政策,积极购置技术设计。但是,在信用卡管理中并没有考虑余额管理,导致信用卡放贷的利润降低。
1.4 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尤其在中间业务的运营环节,缺乏规范的成本管理标准。成本管理制度是对中间业务操作流程及运营的成本规范,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使中间业务成本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
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的策略
2.1 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应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充分了解中间业务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加强对中间业务成本管理的重视,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中间业务管理方法。为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对中间业务成本管理进行指导。同时,商业银行应组织中间业务人员参加技能培训,引导业务人员树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意识,积极将中间业务成本管理落实到业务工作中。另外,商业银行应积极转变传统的利润观念,改进依靠放贷获取利润的观念,从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提高业务水平。
2.2 准确定位中间业务成本管理
中间业务的市场定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极为重要。只有具备合理的市场定位,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才能吸引更多客户,实现客观的利润回报。因此,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发应进行详细、充分的市场调查,积极了解市场对中间业务的需求,全面了解中间业务客户群体,建立完善的客户信息数据库,完善中间业务服务,提高中间业务水平。同时,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特征制定相应的中间业务,使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符合客户的需求。
2.3 优化中间业务流程
优化中间业务流程是商业银行提高中间业务利润收益的必要措施,并且,在优化中间业务流程的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成本管理思想,简化中间业务流程,减少业务人员,积极优化业务技术,降低业务操作成本。同时,商业银行还可以设置一些投资成本较低且收益较高的中间业务项目,建立多元化的中间业务服务体系。另外,对于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应对其进行改造,提高中间业务的利润收入。
2.4 健全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制度
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制度是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为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健全中间业务成本管理。首先,商业银行可以借鉴西方国家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工作经验,并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建立适合银行发展的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制度;其次,商业银行应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加强对成本管理的监督,设立适合中间业务发展的管理目标,并积极设置严格的成本管理考核机制。
3 小结
商业银行是我国重要的金融机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是追求经济利益。而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正是利用银行自身的信用及业务优势而获取经济利益。因此,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管理是商业银行的重要工作。其中,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质量有着较大影响。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不健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管理意识不高、缺乏市场定位、操作流程存在漏洞、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为完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商业银行必须树立科学的管理意识、准确定位中间业务成本管理、优化中间业务流程、健全中间业务成本管理制度。研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成本管理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追求经济利益,而且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银行管理论文8
一、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薪酬风险管理包含更深更广的涵义
薪酬是企业基于员工为企业所提供的贡献所支付的相应回报。薪酬概念与传统的工资已经有本质差别,薪酬不仅仅是基本工资、岗位绩效等经济收入,还涵盖了福利保障、企业文化、个人晋升、、培训机会等更多非经济报酬。薪酬风险是企业在薪酬管理过程中以薪酬形式投资用于人力后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的偏离影响。薪酬作为企业最为有效激励员工的手段之一,薪酬概念的延展必然使得薪酬管理风险已不仅是简单的概念和表面操作的风险,因此不得不重新审视和理解新时期下薪酬风险管理更广泛和更深远的涵义。其一,更新薪酬和薪酬风险观念并真正意识薪酬风险的重要性。商业银行因具有从事货币经营的职业特性,可能更多的会是关注经营和经营风险,对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意识普遍不高,尤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以往更多的认识是管好人员总量和配置就可以了,说到薪酬,更多关注的也仅是工资的分配和增减。其实,在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下,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肩负着用工管理、人才储备、薪酬福利、职业培训、企业文化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的工作重任。对人力资源风险尤其薪酬风险意识的不明确,导致关于薪酬风险控制的制度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薪酬是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所有环节的落脚点,所有关系人员利益的政策或多或少均会以薪酬方式体现,薪酬制度设立的是否科学有效,大到关乎整个企业发展利益,小到影响具体业务操作流程。可以说只要有人员就会有薪酬,伴随人员的发展和变化,薪酬风险就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真正认识到薪酬和薪酬风险,厘清薪酬风险环节,树立薪酬风险不预防时刻都有可能成为危险的警醒意识,薪酬被赋予的延展概念和薪酬风险的有效管理才会在企业管理中起到正向作用。其二,新时期下的薪酬风险管理必须与健全的管理机制并驾齐驱。商业银行面对国际经济增速下降、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经营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持续加强等一系列压力。从国有商业银行的情况看,自陆续成功上市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各项经营业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面对业务的推陈出新,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措施制度等也必须及时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矩不正,不可谓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故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从风险制度层面落实具体标准,从风险管理机制上不断健全和完善,才能控制人力薪酬风险,实现人力资源业务的长期稳健发展。薪酬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使薪酬管理风险已刻不容缓,要求我们必须从上至下从无到有从粗到细从疏到密不断求索,针对商业银行特性尤其是面临新形势新业务,勇于探索规范运行机制、操作流程等各个层面的风险管理思路,建立高精度、高密度的管理方式,才能构筑出严密的风险防范体系。
二、目前商业银行薪酬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薪酬的内容涵盖越广,薪酬风险受到影响的原因也越多,既有外部风险也有内部风险,就商业银行具体情况看,归纳后一般有三大类:制度风险、操作风险、导向风向。制度风险:是薪酬风险中最基本的风险,也是内在的风险。薪酬制度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关键所在,因为薪酬是企业用好人留住人的重要物质基础。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是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降低人才流失率的重要途径。由此一个企业基本的薪酬制度是企业领导人或管理者必须及时积极地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基本制度,符合企业自身情况可操作的薪酬制度不仅可以有效防范薪酬管理风险,还可以保障实现薪酬风险管理预期目标。当前商业银行薪酬制度风险主要有:第一,薪酬制度不能与商业银行战略规划紧密结合,薪酬投资收益率降低①。现行的薪酬制度大多采用基本薪酬+绩效薪酬+保险福利的既定模式。其中以即期现金形式表现的绩效工资在分配中存在不能依据商业银行的关键业务(KPI)指标,分别再明确各层级的绩效指标,然后分解到各个部门再具体到个人,从而制定合理的薪酬体制及考核指标并同时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难以确保考核的权威性。这样使薪酬中最能起到直接激励作用的绩效工资不能发挥薪酬作用,导致薪酬投资收益率降低。第二:商业银行未清楚意识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及时完善原已建立的薪酬制度。因为所有的管理都是动态的,只有不断健全、完善出有创新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需求。操作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指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过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导致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末端环节,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面对涉及面广(具体到每个人每一项费用)、资金量大(包括所有人力成本费用)、延续时间长(按月、季、年多次重复发生)、数据量繁杂(尤其人员较多的企业)等情况,薪酬操作风险渗透在经办业务的方方面面,主要有第一,在处理薪酬数据时因设备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数据丢失等系统风险;第二,薪酬管理岗位人员思想变化等主观原因导致挪用费用、信息泄露等道德风险;第三,由于薪酬岗位人员自身原因如业务不熟、责任心不强等原因导致错误执行政策或发生计算差错等人员风险。导向风险:是指在一定时期或一定范围内,薪酬体系中各项内容构成的比重和分配机制的倾向性引发的或激励或打击作用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影响。薪酬本身兼具的延续性和不确定性特性,使得薪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既要保持相对固化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又需要随着经营状况、环境变化等原因实行动态管理。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人群的薪酬政策势必起到完全不同的导向作用。商业银行面对的导向风险主要是:第一,难以建立起真正反映以业绩为确定最终报酬待遇的薪酬机制。第二,薪酬导向预期不确定。一个新的薪酬政策的出台,主观愿望肯定是希望正向激励,但是也存在因事前考虑不周或突发情况的出现,结果是负激励甚至是打击作用。第三则是可能会普遍存在的,就是考虑长期激励不足,只解决短期暂时的激励问题。
三、解决商业银行薪酬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分析薪酬体系细化构成,建立市场化以业绩为中心的动态薪酬管理机制
商业银行薪酬风险的有效控制源头是薪酬机制的设立,其中分20xx年第05期中旬刊(总第660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05,20xx(CumulativetyNO.660)配机制又是源中之重,关键是建立以岗位定薪酬、以任务定薪酬、以业绩定薪酬的分配制度。薪酬体系的建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必须兼顾遵循按劳分配公平原则和企业可承受能力。薪酬管理机制重在紧紧围绕提高薪酬投资收益率为目的,建立合理的价值评价机制。以岗位定薪酬:对商业银行各业务岗位进行分类和分析,具体到每一个岗位的任务和标准,建立岗位说明书,明确匹配各岗位薪酬目标标准。岗位薪酬一般是基本保障性质,大多以职务、工龄等硬性指标结合考虑,明确统一的岗位薪酬是体现薪酬公平性原则的最基本内容,起到薪酬的平衡作用。比如:同等情况的柜员在不同营业网点只要从事的岗位是一样的,其岗位薪酬应保证一致。以业绩定薪酬:商业银行一般在年初都有较为明确的经营目标和工作任务,有利于按照事前下达的业绩目标和约定的考核办法,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公平科学的评价,进行绩效分配,让员工得到与贡献相匹配的报酬。绩效薪酬是薪酬体系中最具有激励作用的,绩效薪酬分配的合理既保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也是提高薪酬投资收益率有力途径。主要通过建立反映业绩确定劳动报酬的绩效考核机制。在同一规则下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决定员工的最终收入,体现薪酬激励性原则。合理的绩效工资可增强薪酬工资激励行为导向,通过常规绩效工资、特别贡献奖励、重点业务奖励等激励体系设计,使工作业绩优秀的员工拿到“优秀”的薪酬,工作业绩一般的员工拿到“一般”的薪酬,既做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又可提高薪酬投资收益率。以任务定薪酬:建立以团队任务和考核机制为辅助形式的分配办法。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更新与精细化,各个部门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各种类型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更加多元,目标任务的完成不再局限于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岗位,需要以团队形式共同协作完成。恰当的按照任务确定薪酬,可以有效规避因注重个人利益分配而忽略企业效益的薪酬导向。薪酬管理体制建立后还应不断纠正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的偏差,修订完善相关办法,缩小员工实际投入与薪酬结果不对等的差距。比如在国有商业银行刚刚大力发展业务初期,大量上网点需要人员,这个阶段就应建立以市场化为主导的薪酬体系;当今的商业银行已不再靠人员数量取胜,必须建立以业绩为中心的薪酬机制,必须建立崇尚人才、崇尚创造的公平考核体系,必须建立体现效率优先、反映复杂程度、注重专业技术的薪酬机制,必须建立体现商业银行的整体和局部的可持续发展的薪酬体系。
(二)抓基础促管理求精细,规范薪酬管理运行机制和操作流程
一是要从管理和经办层面双管齐下,强调和灌输合规理念。结合近年商业银行发生的案件及违规事项,加强风险警示教育,一方面使各级管理者树立正确的合规观念,进一步认识到在业务和产品更新日渐加速的今天,薪酬工作的合规管理和风险防范也需与时俱进,对于薪酬所有业务环节和流程中覆盖的风险点,要时刻保持警醒的头脑,针对新业务的推出,要及时研究风险点,严格内部控制,强化岗位制衡和内部监督,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措施,使管理不留死角。引以为戒,防微杜渐,坚决杜绝业务办理“一手清”的现象,避免任何个人独立完成某一业务而不受监督和制约情况的发生,严格执行业务的授权、分权管理,堵塞流程管理中存在的漏洞,让不断自我重审、自我完善成为杜绝风险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使薪酬岗位人员认识到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危害,树立强化“违规就是风险”的思想观念和敬业、专业、审慎、严谨的工作作风,应自觉遵循规章制度,实现对违规行为的早期预警,主动回避,积极防范。同时还应重视薪酬岗位人员素质能力培训,保证该岗位人员熟知政策法规,避免非主观风险失误。二是要依托系统,查缺补漏。薪酬业务涉及信息广,数据处理量大,要求精度高,应开发薪酬管理专用系统,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员工薪酬信息、记录薪酬支付明细等,利用系统功能检查信息数据,通过系统控制操作流程,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等产生的风险行为。三是跟进管理流程各环节,力求全员参与,对防范薪酬风险起到事后监督作用。通过与财务部门的紧密联系比如采取费用进度查询、账务核对等措施,控制费用使用风险;鼓励员工参与比如采取与员工本人进行个人支付结果核对,结合员工反映的情况,及时查找风险隐患和流程不畅之处,认真分析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统一业务操作的要求和标准,力求规章制度清晰、易懂、易于操作,让监督成为完善并强化薪酬风险管理进而达到精细化管理的有力保障。
(三)根据商业银行的自身状况,建立灵活有效的多样化薪酬福利制度
根据赫兹博格的双因素理论,基本薪酬和保障福利只能成为保障因素,并不能发挥激励作用。针对当前商业银行福利体系的构成,可以考虑在社会保障体系外,自建企业福利体系。福利作为薪酬体系的构成内容,激励作用可能没有绩效薪酬显而易见,但是福利费用的分配不当也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不论是一味淡化福利或是纯平均主义福利,都不能成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薪酬投资收益率。就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福利体系构成看,在基本社会保险以外企业可自建的福利体系内容一般有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商业保险。应仔细分析自建福利制度是否符合员工的需求,是否符合企业利益,制定有特色的形式多样化组合福利体系等,方可进一步促进发挥薪酬正激励导向作用。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也可称作企业年金,是企业和职工在政策的指导和鼓励下,企业自愿为职工建立的、以弥补基本养老金不足、提高职工退休生活保障水平为目的一种补充性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员工个人缴费、单位缴费和基金投资收益。个人缴费比例、企业年金计提总额等受政策约束,其中单位缴费可分配到个人年金账户的部分可由单位制定分配办法。由于用于再分配的总量有限,具体操作时容易分配结果较为平均,难以有效体现企业年金的激励功能。建议可采取建立企业年金加速积累计划的方法,是对于为本企业服务年限较长的员工、对企业贡献度大的核心人才倾斜分配,达到鼓励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同时减少培训成本)以及吸引人才留住(可以创造更多收益)的目的,发挥福利分配的长期激励作用,提高薪酬投资收益率。补充商业保险:是在政策范围允许内,近年国有商业银行普遍探索和尝试的一种福利制度。为员工购买补充商业保险,包括员工医疗险、意外险、定期体检、家属医疗险等,使员工在享受基本社会保险政策的基础上,还有补充商业保险对员工及员工家属医疗费用等方面额外的补助,以达到提高员工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员工后顾之忧的目的。补充商业保险模式是福利体系中可利用并能不断创新和再设计的,比如可不断增加保障项目,可调整受益群体,可为员工提供菜单式的补充商业保险服务,可为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可为员工提供健康讲座等等,开拓思路,想员工所想,取员工所需,在具备能力的情况下,为不同情况的员工量身打造符合自身需求的补充商业保险服务,不仅提高了员工凝聚力和归属感,也是国有商业银行长期激励员工的工具之一。随着国际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目标的调整,薪酬风险的有效防治是激励企业利润的主要创造者、是促进人才辈出计划顺利实施、是维持员工稳定性的有力手段。商业银行的薪酬风险管理是双面的,薪酬体系和分配制度不可能制定的完美无缺,必须不断的随着企业经营变化以及外在形式,不断查找薪酬风险进行薪酬政策的调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防范风险,进一步发挥薪酬的正向作用,保障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银行管理论文9
农村商业银行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改革的本质是通过股权改革,明晰产权,使农村商业银行在优化金融资源的前提下,继续更好的为“三农”服务。在农村建立和发展商业银行就是为了配合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商业银行的建立使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逐步过渡到现代的综合产业发展模式。让农民也有了金融观念和信贷意识,让他们更多的用商业银行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构建良好的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百利而无一害。
一、一个经营效益考核体系
构建良好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必须建立合理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和管理方法的考核体系。农村的存贷具有地域性和产业特色性,建立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指标考核体系有利于发挥商业银行在农村特殊地域和特殊产业的作用。尤其是在农产品的收购中更能体现考核体系的重要性,只有加强对农产品收购的贷款比重,才能促进农产品更好地融入资本市场,通过市场的方式促进农产品的流动,而对农产品收购的贷款比重的增强实际上更加考核了整个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农产品收购贷款只是其中考评的一种,建立农村客户为中心的信贷管理机制、拓展新型产业化重点客户、对不良用户进行加息罚息的措施等都是经营效益和管理方法的考评。
二、一个业务推广方案
农村商业银行在我国是属于新兴的金融机构,既是中小商业银行,又是农村金融机构。目前农村商务银行的业务功能总体来讲不是太多,因此要构建良好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就要设计农村商务银行的业务推广方案。也就是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借鉴城市商业银行的经验,逐渐增加一些业务功能。这些功能要突破汇兑业务的局限,努力开拓发展农村个人的金融业务、中间业务、理财投资业务以及诸如金融保险等近年来时兴的商业银行业务。总之要把农村商业银行这些功能尽量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且每个相关业务要进行细化,形成一个合理总体的业务方案。
三、进行企业化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很多商业银行依然保持者计划经济的痕迹,也就是很多商业银行实际上是一个事业单位性质的,在商务功能、银行管理上没能体现商业银行的性质。但是近年来我国很多商业银行纷纷改制转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商业银行的一种,因此也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企业化管理。也就是在业务流程要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要实行企业化的改造。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上也要实行企业化的招人、用人、管人机制,也就是一定要做到适岗适才,把那些精通银行业务、具有管理能力、道德素质高的人才聘选进农村商业银行里去。而且在农村商业银行的高管选择是首先要以银行的业务能力为主,要对高管进行合理配置与管理,总之不管是在业务流程还是在人才选拔上都要实行企业化的管理。
四、一个统一的监管体系
随着十几年来制度的不断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取得相当多的成果,在促进支持“三农”方面也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己经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健运行对地区经济金融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虽然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比起城市来要小一些,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贷款业务迅速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也逐步加大,因此为了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就要构建统一的内部监管体系。构建统一的内部监管体系就要积极发挥银行的内部审计和内控机制的作用,也就是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风险进行终于基本的防控,及时了解银行业务的各种情况,从而有步骤的实现农村商业的经营目标。内部审计和内控机制也是对农村商业银行高管和工作人员的一种监督,对他们的日常行为,从事的具体业务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总之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对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五、结语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金融市场广阔,建立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要立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特点努力构建适合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而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塑造良好的农村商业银行品牌形象,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稳步推行城镇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银行管理论文10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的就是基于供给侧为重点对技术、机制以及制度进行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说从产业、制度、要素层面推进的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与之相对应的是转型、改革以及创新,这种结构性的改革并不是全面性的改革,相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选择重点性的、有先后秩序的进行的改革。政策银行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同时,又是金融体系的支柱,是实体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支持力量,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政策银行的经营管理转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银行;信贷;资产管理
一、引言
20xx年年度中国GDP增速持续下行,降至6.9%,创下近25年来最低历史记录,中国经济步入从超高速发展转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同时,中国政策银行出现了“双高”现象,即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其中,中国政策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达到12744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67%。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力量的政策银行,同时,又是金融体系的支柱,是实体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支持力量。发挥政策银行的核心引导能力和辐射效应,是加快政策银行自身变革和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中国经济结构现状分析
对于经济结构问题,最终可以归结为有效性需求与有效性供给的匹配问题,而不是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问题,中国经济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效性供给大于有效性需求,这一问题表现为行业产能过剩[3],诸如钢铁、煤炭、电力等行业,由于中国经济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加之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意味着上述行业并非是周期性的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进行需求侧的刺激只会加剧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二是低效率的供给抑制了有效性需求,诸如房地产行业,去库存成为房地产行业当前的主要话题,一方面库存压力大,另一方面大量住房需求的居民买不起住房,这一矛盾是住房的高价格形成对有效需求的抑制,应当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降低价格释放有效性需求;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国政策银行的不足
1.信贷利用率低制约经济结构调整。信贷配给的有效性是影响经济结构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信贷,企业可以获得资金进行投资,实现储蓄向投资的快速转换,政策银行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桥,政策银行对于储蓄和投资的有效匹配可以提高金融市场资本的利用率,引导和促进资本正确流行正确的行业和企业。由于受到中国经济长时间超高速发展的影响,中国政策银行普遍存在信贷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绝大多数政策银行的资金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是呈现出随波逐流的状态,即煤炭业火热时政策银行资金流向煤炭业,房地产行业火爆时政策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业,不断朝着非实体经济聚集,而不是有重点有分工的进行全面综合衡量,造成政策银行贷款过猛投向某一行业,行业热度过后,政策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显著。
2.支持力度不够延缓经济结构调整。除了对传统行业的过度支持形成产能过剩之外,对于新兴、创新、高科技行业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延缓了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进程。诸如高端产品的生产和制造,中国制造业的问题不在于制造而在于质造,即高端产品供给不足,而中低端产品供给过剩,诸如玻璃行业,中国还不能供给电子平板玻璃,而平板玻璃供给严重过剩、风电设备关键零件和控制系统难以供给,即供给和需求对接不畅,供给出现结构性问题。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国政策银行的对策
1.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利用效率。对信贷项目按照行业进行分类,尤其要关注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项目,必须严格的把关,适当提高信贷门槛,防止僵而不死浪费资源、持续盲目扩张,将相关信贷资源优先配给给阳关产业,通过减少夕阳产业的资金渠道,促使相应的企业退出市场或者逼迫其结构升级;鼓励产能过剩行业中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不能对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一概而论,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资金暂时短缺,政策银行应当给予支持,实现产业是集中化发展,促进行业回归正常盈利水平。
2.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虽然一直在大力投资教育事业,但是投入与产出的效率远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在大力投资教育事业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借鉴日本和韩国的发展经验,才能实现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尽早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实现追赶式发展。诸如日本,日本作为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日本政府实行明确的产业和科技政策,基于长期的角度对供给侧进行结构性的调整,战后的日本政府通过直接资助的方式支持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颁布《科学技术法》,以立法来确立技术开发研究的地位。
3.提高政策银行自身资产管理水平。政策银行的资产管理水平需要从“产品—投资”两个端口同时进行提升,主要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净值化。即产品向净值型转变,由于投资和产品一一对应,其波动率和收益率相对精准,促使政策银行向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第二标准化。标准化是量化操作的前提,在大数据时代,通过标准化实现类信贷资产的证券化,提高相关资金资源的灵活配置和有效配置;第三指数化。指数化产品相对于非指数化产品而言,其管理的难度要小,同时容量又大,易于确定业绩基准等,有益于大规模管理。第四全球化。随着人民币被纳入SDR,加之,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中国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基于全球化视角的政策银行资产管理能够切实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
4.优化资金放贷对象,去产能促进供给侧改革。我国的政策银行是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助力供给侧改革方面也能够给予巨大的支持,尤其是表现在其放贷环节之中。我国政策银行要想能够促进供给侧改革,需要在放贷方面进行三个环节的改进。
五、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和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供给和需求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并没有永恒的需求端改革和供给侧改革,要结合时代的背景,不同的经济时期所面临的供给需求矛盾是不同的,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差异,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侧的管理都是可行的,问题关键在于哪方的管理能够解决特定时期的经济问题;二是需求端和供给侧的管理并非是完全分开的,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单方面的关注某一端,需要适当考虑未来可能会导致的新经济问题;三是政策银行要转变发展思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去服务和助推经济的发展,中国政策银行需要矫正金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失衡问题,通过提高资产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竞争力,要结合时代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推动创业金融、互联网金融、绿色金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邵素军.透视“供给侧改革”反思“互联网+”[J].商场现代化,20xx,26:238-239.
[2]车海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J].中国发展观察,20xx,11:10-18.
[3]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xx,02:12-17.
[4]韩松.供给侧改革与银行资产管理[J].中国金融,20xx,01:47-49.
[5]林卫斌,苏剑.供给侧改革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J].价格理论与实践,20xx,01:16-19.
[6]杨涛.从供给侧改革看金融结构优化[J].浙江经济,20xx,04:12-13.
[7]陆岷峰,杨亮.供给侧改革下政策银行机遇、使命与对策[J].西南金融,20xx,03:3-7.
[8]汪芹,章惠.银行业“一破一立”助力供给侧改革[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03:56-59.
[9]许泽玮,施健.新常态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助力供给侧改革的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xx,02:153-158.
银行管理论文11
一、CDO设计中风险分担原理及其分析
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说,传统银行为了降低不良资产的持有率,要对每一笔贷款进行严格的评估,通过评估结果得出发放贷款的额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银行常常无法完全满足核心客户申请贷款的要求。在CDO这样的信用衍生品出现之后,银行可以运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将自身的信用风险进行转移,根据经营目标不断调整风险敞口以避免信用风险过度集中。分散风险之后,银行就可以扩大核心客户贷款的发放额度,获得更高的收益率。CDO之所以能够拥有分散风险的功能是因为在其设计的过程中设立了风险隔离、资产组合、信用增级三大分担机制。有了这三大风险分担机制,银行会通过转移风险资产回收资金,起到了降低潜在风险的作用。同时,银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会倾向于放松对贷款申请人的监督,降低对贷款的监管成本,在信贷业务上寻求更高的利润。
(一)资产组合的分散风险效用分析资产组合指的是CDO在对风险资产进行重组时将各个债权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资产池,从而分散资产的信用风险。CDO的资产池可以容纳各种类型的资产,甚至可以将原始的CDO进行打包和其他CDO资产组成多次合成的CDO,不断伸长CDO衍生链条。张维(20xx)利用“最优契约组”的原理为CDO在银行体系内建立了一个理论模型,论证了多银行贷款合成CDO资产池可以分散信用风险。其结论为:单个银行贷款资金占所有银行的组合贷款比例越小,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也就越小。CDO这类的信用衍生品就是为了将单个银行资产转移到资产池中,以此来降低资产池的整体风险。资产组合分担风险的原理主要在于降低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信用衍生品市场中的相关性与大多数金融市场的相关性大有不同,在信用衍生品中的相关性并不是指代价格变动的相关性,而是指资产池中违约事件的相关性。因为多个相关性较弱的违约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比多个相关性较强的违约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低,所以当资产池中的资产组合相关性降低时,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也会降低。以次贷危机为例,当时美国很多银行都向其他金融机构手中发放一种与住房抵押支持证券(ResidentialMortgage-BackedSecurities,RMBS)挂钩的合成式CDO,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银行更加大胆地发放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将大量的高风险次级按揭贷款从资产负债表中消去,在将违约风险转移的同时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会让银行减少在评估风险中投入的成本,银行会不断地为购房者提供贷款,从而使得CDO资产池中的资产相关性太高,信用风险涉及面不断扩大。在危机爆发之后,银行资金流动性开始下降,银行间贷款的利率上升。这一系列的后果会放大危机的影响,银行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下会趋于萧条,进而波及到实体经济。对次贷危机的反思可以看出,银行在CDO资产池中加入了大量次级贷款提高了资产组合的相关性,使得信用风险无法在体系中进行有效转移,最终引起了银行业萧条。所以在CDO设计之中,对资产组合的设计是提高银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条件。
(二)风险隔离的运作方式分析CDO是发起人通过一个中介机构SPV进行发行,这家中介机构为银行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起到了风险隔离的作用。SPV在CDO运作过程中收取出售资产池获得的收入,将其中大部分支付给发起CDO的银行。与此同时,发起银行收回资产池中的资金时将金额转入SPV的账户,待该部分贷款到期后又由SPV将这些资金连本带息转入CDO投资者的账户,从而使得多方得利。在整个CDO运作过程中,发起人实现了“真实销售”,将自身的风险资产进行剥离,这部分资产转移到SPV资产池后,SPV就在发起人与债权人之间建立起了一道安全的屏障。若发起CDO的银行遭受严重违约而破产,债权人对该银行进行挤兑时也无法追溯其转移到SPV资产池中的资产。有了这样一道屏障,CDO才起到了提高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作用。因为受到了法律的严格管制,SPV运营的业务非常单一,除了证券化资产外不能再拥有其他资产或负债。所以这家公司可以是一家“空壳”公司,可以没有雇员,甚至为了合法避税,公司还可以在离岸中心进行注册。
(三)信用增级的原理分析信用增级指将CDO资产池按照信用级别高低分为股权档、中间档和优级档,为风险爆发提供缓冲余地。在SPV对CDO资产池进行打包出售时,先由信用评级机构为资产池中的贷款进行评级。评级公司根据每笔贷款的回收率、回收时间等关键参数进行信用级别的评定。在最后打包出售时将资产池根据信用级别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股权档、中间档和优级档,信用级别越高的收益越低。一般情况下,为了缓冲投资者可能遭受的信用风险,发起银行会自己持有股权档的资产。当这部分级别最低的证券遭遇信用风险时,银行将首先承担大部分损失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更高信用级别资产面临的信用风险则被银行转移到了投资者身上。在信用增级的机制下,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以及对于资产市场价值的判断进行购买。信用增级这一分担机制既有利于银行转移自身的风险资产,又有利于满足不同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提供了一条新的收益渠道。尽管这三大风险分担机制具有巨大的作用,但真正在CDO围绕这三大分担机制进行设计时也会出现缺陷,下文就可能会产生的缺陷进行论证检验。
二、CDO设计因素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影响的分析
CDO三大分担机制都有其对应的内在设计缺陷,每一种缺陷都可能对银行的风险管理产生负面作用。其主要缺陷在于如下几个问题。
(一)CDO衍生链条过长的设计缺陷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CDO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中间涉及到的资产组合也越来越丰富。随着借款人与CDO投资者的距离不断拉长,这样的超长信用链条会加大风险估计的难度,对银行的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以二次合成的CDO为例,所谓的二次合成的CDO就是建立在CDO基础上的CDO,这种类型的组合资产比单层的CDO风险更大,对违约概率的控制更加困难。从图2可以看出二次合成CDO的结构。因为投资股权档面临的风险太高,优级档又往往无法为风险偏好者提供足够的杠杆收益,所以很多投资者的投资目标为中间档CDO。为了对比二次CDO与单层CDO的风险差异,假设上图包含3个内部CDO的二次合成CDO的股权档与中间档各自可以承担2个单位的损失,当整个二次合成CDO受到4个单位的损失时,这4个单位在内部CDO中的损失分布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在类型1中,四个单位的损失全部集中在CDO3中,这就造成了中间档的投资者将会受到巨大损失,当投资者资金紧张,无法为银行提供信用保护时,整个银行体系就会出现巨大的波动,甚至会导致挤兑。在类型2中,4个单位的损失分散到了各个内部CDO中,中间档CDO的投资者不会遭受到任何损失。从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一次CDO损失的大小只取决于资产池损失的数量,而结构更加复杂的多次合成CDO还受到了损失分布的影响,所以多次合成CDO的风险大小更加难以计量,运作的程序更加复杂。当发行方无法控制资产池的违约风险时,CDO的衍生链条过长会给银行带来更多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一旦这部分信用风险大规模爆发,CDO也能成为风险蔓延的导火索。
(二)CDO信用评级机制的设计缺陷在CDO这类信用衍生品诞生之前,银行无法将自身的风险资产进行转移,只能独自承担其中的违约风险,所以银行会对每一笔贷款的申请人进行仔细评估。在这一过程中,银行会根据贷款人的以往信用记录以及财务状况判断能否将资金放出。当银行严格审核贷款人的申请资格时,风险资产的违约概率较低,有效地控制了银行风险,但是这样会限制银行的收益。CDO出现之后,银行拥有了SPV这一道风险隔离屏障,就可以利用CDO等信用衍生品将信用风险转移,快速收回流动资金。同时,为了提高自身的收益率,银行会扩大放贷规模,降低发放贷款的门槛,从而减少对贷款人的监督成本,这就会增加整个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当越来越多的次级贷款被银行发放,大量不良资产会转移到SPV资产池中。因为CDO拥有三大风险分担机制,所以信用评级机构倾向于提高CDO中各类资产的信用级别。CDO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只能根据资产的信用级别做出投资的判断,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无法收回投资成本而选择放弃CDO这一条投资渠道,进而影响到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所以设立SPV进行风险隔离的同时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不能让大量的高风险证券流入金融市场。
(三)CDO信用分档比例的设计缺陷合成型CDO的分层一般分为优级档、中间档和股权档,当发生信用违约时,首先由股权档投资者承担所有损失,当这部分损失殆尽后再依次波及到中间档和股权档投资者,我国发行过的类似的CDO,开元与工元分层设计形式如表1所示。我国发行的06开元和07工元的分层与CDO的三级分档一致,由于股权档(次级债券)的损失概率较大,通常是银行自行将这一层的CDO购回,作为内部担保。从表1可以看出,股权档与中间档(B级债券)的比例很小,所以这两层对于信用风险的缓冲作用是有限的,银行自身承担的担保风险很低。与此同时,评级机构在对CDO进行信用评级时往往只能进行数据建模分析来判断资产的信用级别,而CDO又是一种结构极为复杂的信用衍生品,这种评级方式可能会产生误差而提高次级贷款的信用级别。在这样一种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银行会扩大对风险收益的要求,减少对债务人的监督,从而导致违约率上升。当出现一定规模的信用违约数量时,容易波及到优先档的投资者,一旦投资者无法承担损失,银行也将遭受到严重的损失,甚至导致储户挤兑。从以上的结论可以看出在CDO分层的过程中,应该增加股权档的比例,让银行自行承担更多的风险资产,这样就能使银行滥发贷款的现象减少。并且通过完善信用评级机制,使银行保持对债务人的监督,从而达到降低银行风险的目的。综上所述,CDO衍生链过长,资产池信用级别偏高与分档比例分配不当成为可能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的设计缺陷。在CDO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缺陷进行严格控制。
三、总结
自20xx年起,我国就开始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规模一度不断扩张,证券化的资产池涉及到了基础设施、房地产、钢铁、水利等多个行业与部门,这也为风险资产的分散提供了有利的方法。但是,我国的CDO二级市场不够发达,流动性较低,这些关键因素都严重阻碍了CDO在我国的发展。我国现有的信用衍生品还过于单一,可以推出信用衍生品的机构还不多,这里一部分原因是我国目前国情还不适合大规模地推出信用衍生品,但是随着金融业不断地发展,我国信用衍生品的规模必将渐渐扩大。为了分散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我国在发展信用衍生品业务的过程应该按照如下的方式进行:
(一)逐步展开信用衍生品交易推进信用衍生品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和技术的支持,目前我国推出的两种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还是属于结构最为简单的信用衍生品,随着衍生工具的不断成熟,各种复杂的信用衍生品也会出现,关于衍生品定价和风险控制等技术难题需要很多高级管理人才去解决。我国必须做好相关人才的储备才能应对信用衍生品可能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此外,在逐步推进信用衍生品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先设立几个试点地区,为这几个实验区开放特殊账户,这个特殊账户中的资金不能随意流动到境内账户中。监管部门可以率先批准这几个试点地区展开信用衍生品的交易,当试点地区总结出如何利用信用衍生品来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经验时,再慢慢放开金融管制,将经验传播到其他地区,从而减少大规模推进信用衍生工具发展的风险。当国内信用衍生品发展到一定程度,有能力运用这一工具进行风险防范或套期保值时,我国才可以开放境外资本进入国内信用衍生品市场,真正让信用衍生品市场走上国际化道路。
(二)CDO结构不宜过于繁杂根据会计记账中的权责发生制,信用衍生品属于表外资产,不计入资产负债表,这也就可能造成衍生品结构过于复杂,风险转移的链条过长,信息严重不对称,道德风险问题不断涌现。对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只有将信用衍生品的结构简单化,减少其投机套利的功能,才能使信用衍生品的市场在我国不断走向成熟。
(三)对CDO业务严格监督,加强信息披露CDO业务最后是否能够转移分散银行信用风险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对相关资产的监督和审核。在这个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题就是在计算风险资产期望收益时要对违约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要预期在违约之后能收回多少资金,CDO投资者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很难对这些问题有详尽的了解。所以在对信用衍生品进行交易时,发行方必须受到严格的监管,要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数据和信息,以便于CDO投资者对于投资的风险有进一步了解。综上所述,CDO这一类信用衍生品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完善CDO的设计机制,才能使其分散风险的功能得到发挥,从而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银行管理论文12
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都聚焦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对操作风险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其认识和管理都处于较低水平。然而,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银行经营业务范围及产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操作风险的破坏力和影响力愈发显现,对其研究和管理也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20xx年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规范了操作风险的定义①,并提出操作风险的最低资本要求,为各国银行业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敲响警钟和提供指导;中国银监会于20xx年6月发布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为加强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推进完善银行业公司治理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提供指导。
一、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危机四伏
受旧体制等不利影响,我国银行业面临着严重的操作风险。表1列示了近年来部分银行操作风险事件。
通过综合分析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其具有的特点主要有:
1.操作风险主要形式是欺诈①。欺诈包括内部员工的欺诈、外部人员的欺诈以及内外部勾结的欺诈,其中内部员工欺诈和内外部勾结的欺诈是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形式,并且这种类型的损失事件一旦发生,就具有单笔损失金额大和社会影响力大的特点。
2.操作风险大都发生在基层分支机构,且与上层机构的控制力负相关。我国银行的业务运作大多数集中在基层机构,总、分行则更偏重于行使管理职能,当分支机构距离较远、受到的监管较弱时,分支机构的一些违规操作就不易被发现,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就更大。
二、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的影响因素
目前,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这是导致操作风险频发的最主要原因。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不健全性主要表现在:
1.操作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主营业务仍以信贷为主,因此银行风险管理的焦点都集中于信用风险,而对于操作风险,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对其管理的意识都有待于提高。
2.操作风险专业化管理部门缺位。我国绝大多数银行均未设立独立的专业化的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对其管理主要是依靠非专业部门负责,以定性管理为主,主要依赖专家的主观判断,缺乏科学和专业的管理。此外,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用于计算监管资本的内部操作风险计量法,必须建立在对内部损失数据至少5年的观察基础上,而我国由于缺乏数据,很少采用定量分析控制操作风险的科学方法。
3.分行制的组织形式不利于监管。我国银行主要采用分行制,该体制下的直线管理职能削弱了内部控制的力度和有效性,各层次的负责人横向权利过大,为操作风险的孕育提供了空间。
4.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管理层次多而繁杂,各层次权责不清,缺乏相互制衡、权责明晰和相互独立的管理体系,容易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和重复低效管理。
5.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所需的制度建设不健全,现有的制度大都流于形式,存在不切实际、难以执行的问题,此外,仍有部分正常经营所必备的规章制度缺位,导致管理盲点的存在。
三、完善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我国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重视长期不足,导致银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长期处于低效率和不足的水平。因此,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及时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在内容、对象和范围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的形成有助于银行操作风险的高效管理。本文结合COSO委员会关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阐述和银监会发布的《指引》,设计一套适合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的体系。
COSO委员会所述的内部控制包括五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以下分别从这五方面构建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一)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控制环境塑造企业风险管理文化,影响银行内部各成员的风险意识,关系着风险管理控制制度的贯彻和执行。
《指引》指出,操作风险管理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首先,银行董事会应充分了解本行的主要操作风险所在,把它作为一种必须管理的主要风险类别,努力促进这种公司文化的建立,并且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在各职能部门实施操作风险管理,还应当把操作风险管理纳入到业绩评估程序中,强调风险管理为银行关注重点。其次,应建立一个能够有效执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要求的组织架构,该组织架构应明确界定各职能部门的责权关系、上下级报告关系,并且制定严格的监管审计制度。最后,应根据本行对操作风险的承受能力,制定规范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该政策应对存在于本行各类业务中的操作风险进行界定,列明本行操作风险的具体构成,应明确识别、评估、监测与控制操作风险所应依据的原则、政策和方法。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操作风险管理部根据职能部门的信息,识别、量化和分析相关风险以实现既定目标,从而形成操作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风险评估系统包括以下三个子系统:
1.风险识别子系统
风险识别子系统的作用是将操作风险进行定义和分类,它的主要部分是“知识库”。“知识库”是一种风险映射,将职能部门的业务与风险类别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具体来说,“知识库”将银行业务分为若干个风险档次,并将所有的业务归类到相应的风险档次之中,并存储在数据库的相应位置。
2.风险计量子系统
风险计量子系统由“模型库”和“预警库”组成。该系统在初步识别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模型库”中的风险计量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将定性的操作风险数字化。其中风险计量模型利用数理统计方法量化银行操作风险,“模型库”再将风险计量模型计算机程序化,即编写计算机软件以实现风险计量模型的功能。而“预警库”则是预先在系统内设定的不同职能部门的市场风险限额指标,在“模型库”计算出风险值之后,“预警库”就可以对实际风险承担与预先设定的风险限额自动比较,若发生超限额的情况,“预警库”会将该信息同时反馈到风险评价子系统中,实现实时风险监控的功能。
3.风险评价子系统
风险评价子系统主要提供风险汇总报告,并对各职能部门风险承担状况进行评价,为风险管理决策层提供支持。“报告库”针对经“模型库”风险计量子系统测量的风险结果,根据指定的报告模式进行综合汇总,为管理层提供银行风险的数据。“评价库”是对综合报告进行的深入分析,通过对具体风险的分析评价,提出风险改进意见。
总的说来,风险评估系统中,风险识别子系统归类操作风险,风险计量子系统量化操作风险,评价子系统评价并报告操作风险。这一系列活动的完成,关键在于设计出一整套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几个子系统的功能。我国银行应当根据本行业务的特点,设计出自己的风险管理程序,或者直接从专业公司引进成熟又适合自身的风险管理系统。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那些有助于管理层决策顺利实施的政策和程序,主要包括明确银行各部门的职责、对各部门活动的控制和对偏离授权的行为进行调整。
首先,《指引》明确规定了各组织层次在操作风险管理系统中的职责,以便整个系统有条不紊的运作,各层次的职责具体为:银行高层负责制定操作风险管理的战略和总体政策;风险管理委员会建立风险管理的操作方法;各职能部门具体实施。
其次,对各职能部门活动的控制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各职能部门,应定期向负责操作风险管理的部门通报本部门操作风险管理的总体状况,及时通报重大操作风险事件;第二个层次是操作风险管理部门应当提供风险预警指标,将风险限额建立在各业务部门的不同的层面,然后为每个关键风险指标设定门槛值,一旦风险值超过门槛值则启动预警系统。
最后,操作风险部门应当对于超过门槛值的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及时修正执行中的偏差。
(四)信息与沟通
各职能部门的信息沟通是整个操作风险系统的基础,系统的数据来源于各职能部门。只有将信息及时有效地传递给操作风险管理部,才能及时进行信息分类。《指引》规定,职能部门应当根据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评估方法,建立持续、有效的操作风险报告程序,从制度上建立有效的信息和沟通机制。此外,《指引》要求建立案件查处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对案件查处的信息披露有良好的警示作用,对案件的及时总结能有效地避免同类风险事件的发生。
(五)监控
监控的核心在于监控的制度性和监控的独立性。《指引》规定,监控的制度性建设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当建立指向清晰的定期监控体系,清晰的监控系统可以明确监管者的责任范围,而定期监查行为有利于快速发现并且纠正操作风险。监控独立性依靠操作风险管理部与其他职能部门相对保持独立,不能存在从属关系,应当受董事会或其下属的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
与此同时,银行还需要对其内部监管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使其对银行各项业务活动和岗位责任的执行情况依据相关制度标准进行监控,及时预见潜在风险并极力阻止其发生,实现银行操作风险的有效管理。
银行管理论文13
一、商业银行发展概况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特殊性的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企业的性质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都比较特殊。商业银行既要兼顾其社会责任以及公众服务,还要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并对自身资源进行合理充分的利用,以提供适合市场经济要求以及符合银行发展规律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很多国外银行看到了中国这一规模大、需求大的市场,纷纷进驻,这就加剧了中国市场竞争,同时也势必会挤占部分市场份额。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发展,就必须创新管理方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创新商业银行管理方式的建议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制度建设是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内容,创新的管理制度能够对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商业银行的管理制度不仅包括企业的领导机制、决策的方式、还包括各种管理制度和一些没有明文规定的规则。通过兼并重组与整合,逐步成为金融控股公司,达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我国,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达到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创新,是目前很多商业银行的共同选择。同时,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经营结构,来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调整,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模式中,从市场需求到管理决策需要经过众多中间环节。这不利于对市场动态及时作出反应,对于商业银行的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因而,要根据现有的状况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首先,在组织体系的涉及上,应该按照总、分、支的层次进行架构设置。分行处于支行和总行之间,对总行决策的执行和支行的监督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分行的管理模式和格局设置要严格按照商业银行的发展要求进行。其次,对于同一地区,尤其是同一城市的分行机构设置,应该尽量实行扁平化模式,尽量减少管理层次。第三,在总行和分行的领导与指挥下,支行设置应该科学合理,根据所处的地区、环境等不同,设置不同的管理级别。一方面给予支行一定的自主经营权,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
(二)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
由于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和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银行必须动态、连续、全面的跟踪客户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建立一套监测、控制、反馈和调节信贷风险的管理机制。建立灵活的银行风险的监测与预警系统,有利于增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水平,能够对银行信贷风险进行科学的预测,对信贷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测。设定科学有效的预警信号,有利于前瞻性的发现客户潜在的风险,对有问题的贷款及时的发出报警信号,并通过风险预警反应机制,在更高层次、更及时的时间内采取更及时、更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最大限度的维护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三)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
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关键在加强金融创新和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盈利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有所发展,但与国外同行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20xx年除中国银行外,其他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均未超过25%,有的城商行例如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均未超过10%。这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还需进一步改善收入结构,提高财务可持续能力,进一步减小对利差收入的依赖。因此,商业银行要进行创新。首先,在互联网金融的带动下,加强信息化管理。商业银行既要实现经营理念的转变,又要顾及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准确地制定和实现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其次,商业银行要进行业务和服务的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规则变现的日益突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优质的服务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而,商业银行有必要进行业务品种和服务的创新,以加强金融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三、总结
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对商业银行来说已经变成了一项不可推卸的任务。我国商业银行以政府应积极做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并建立有效的激励体制、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等方面,从而对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银行管理论文14
摘要::近年来,商业银行经营的稳定性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与重视,流动性管理作为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关键,随着《巴塞尔协议》对流动性监管的规定,成为了银行需时刻关注的重要指标。为银行更好地把握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原理及方式,分析了流动性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巴塞尔协议Ⅲ》的重要内容,简述了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因素并收集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结合流动性监管的趋势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的方面。
关键词::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理论基础;流动性管理
一、引言
商业银行在进行日常经营时有三个重要的目标,安全性、流动性及营利性,而在这三个目标中流动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流动性是安全性的基础,银行的流动性一旦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银行的盈利水平,甚至出现安全性问题使银行破产。从最近一次爆发的金融危机来看,欧美的很多商业银行内部的流动性风险无疑成为了危机爆发的助力,虽然大部分商业银行都达到了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但在次贷危机爆发之时,银行的流动性严重不足,这也就显示出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正是在这次危机的背景下,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重新修订了《巴塞尔协议》,不仅加强了一级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还引入了无风险权重的杠杆比例作为补充,尤其重视流动性风险的监管。
二、理论基础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针对巴塞尔协议内容进行分析,也对与流动性风险管理有关的重要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
(一)巴塞尔协议的分析
巴塞尔委员会早在1998年就推出了《巴塞尔协议I》,主要通过风险加权资本充足率要求对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行监管;而在1999年产生的《巴塞尔协议II》又进行了补充,在考虑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关注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还提出了监管约束和市场约束两项要求。从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来看,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对银行风险的控制有一定积极的意义。商业银行的业务基于货币资金,作为金融企业它的功能是创造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存款货币。此外,银行的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负债,因而高杠杆经营是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也是银行获得超额利润的基础。目前来看商业银行主要的盈利业务是贷款业务,因而银行在利益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会增大贷款风险,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银行这样的经营方式对于银行的流动性与安全性有极其不利的影响,一旦借款人违约就会使银行遭受损失。因此,巴塞尔协议对于信贷风险的严格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举措。然而,20xx年所爆发的金融危机产生了强烈的信贷紧缩效应,对银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这次的危机也暴露出巴塞尔协议存在不足,对资本充足率的规定并没有很好地控制银行潜在的动机与冒险的行为。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欧美银行的杠杆率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因而商业银行的高杠杆经营是风险的主要来源,对银行杠杆率的监管也成为了风险管理的考虑要素。因此,新的协议适时引入了杠杆比率、流动杠杆比率等指标,以此降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理论经历了四个主要的发展阶段,这些理论的发展与商业银行自身的规模与发展、外部的金融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商业银行发展的初期,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来源且较为固定,因而银行注重资产的管理。随着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大与发展战略的转变,同时受到当时货币市场的发展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等外部因素影响,他们逐渐意识到负债管理的重要性,因而不再被动地接受作为负债的存款,而是积极主动地调整负债结构以更好地追求流动性与营利性目标。然而,随着西方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西方各国对金融管制的渐渐放松,各种金融机构的竞争却越发激烈,因而商业银行面临更严峻的竞争局面,所遭受的经营风险也逐步增大。在这样的金融环境下,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策略不能片面地局限于资产管理或是负债管理,因此产生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相关理论。然而,到了现今金融自由化、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阶段,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不断丰富,而表外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不亚于表内业务,甚至可能造成倾覆性的危机。因而,商业银行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要充分考虑表内表外业务,资产负债表内表外统一管理理论则随之诞生。
三、流动性影响因素
根据曾钢与李广之两位学者对银行流动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其影响因素主要可分为银行内部因素、货币政策因素以及宏观经济因素。商业银行的内部因素是比较微观的分析,也与银行自身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因而是影响流动性的最主要因素。货币政策因素与宏观经济因素是从商业银行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分析,与货币当局、国家领导者的相关决策密切相关,存在着一定的特异性,因而不作重点分析。对于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内部因素,可以从衡量流动性的各种指标入手。各指标的存在是为了判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因而指标内所含的因素必然与流动性状况密不可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测量指标主要有资产与负债两个层面。从资产角度主要是存贷比、流动性比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及现金头寸比率;而存贷比无疑是反映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从负债方面则包括拆入资金比率、存款结构比率等。从这些衡量指标中可知流动性与资产、负债的数量与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总体上来看,银行的资产规模与资产质量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具体来看银行的现金及准备金、贷款资产是其中的主要因素;而在负债方面,各项存款、各种借款的总量与结构比率较为重要。此外,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以及运营状况也会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影响。银行的资本充足状况体现了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客户对银行的判断,进而对银行吸收存款的潜力有一定的影响。银行的运营状况则是银行追求的三大目标中盈利性与流动性的矛盾的体现,追求流动性必然牺牲银行的盈利性,因而在分析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时需要考虑银行的盈利水平。
四、实证分析
以商业银行披露的财务报表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对银行的流动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巴塞尔协议Ⅲ》新引入了流动性覆盖率作为指标,对银行的短期、中期资本的流动性有所考量。因而可以将流动性覆盖率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
(一)变量及样本的选取根据巴塞尔协议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提出的新要求,将流动性覆盖率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而根据上述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内部因素的分析,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可得性,将解释变量选定为银行的资产规模、资产结构、负债结构、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选取的样本数据来自于我国的五大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交通银行。对于选定的解释变量,资产规模以总资产的对数形式衡量,资产结构以期末贷款总额与总资产的比率表示,负债结构以期末存款总额与总负债的比率表示,资产收益率以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表示,资本充足率则是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的总和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
(二)模型的设定其中Xi1至Xi5分别表示资产规模、资产结构、负债结构、资产收益率及资本充足率五个解释变量,而μi指随机误差项。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通过对中国五大商业银行的相关数据统计可知,流动性覆盖率(Y)的均值已经达到124。34%,超过了巴塞尔协议所要求的100%,因而,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已经满足流动性覆盖率的基本要求。
存款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比率(X3)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较大,说明大型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贷款与总资产(X2)的比率的均值超过50%。这也证明了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四)回归结果利用EViews软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以5%的显著性水平作为标准,根据回归结果(图表1所示),进入模型的变量是资产规模(X1)、贷款与总资产比率(X2)与资产收益率(X4)。根据回归结果可知,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资产结构与资产收益率对流动性有影响。这三个解释变量对应的P值都很小,说明了资产规模、贷款与总资产比率与资产收益率与流动性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资产规模、资产收益率与流动性呈正相关,而贷款与总资产比率与流动性呈负相关。资产规模前的系数仅为0。105398,说明资产规模增长1%,引起流动性覆盖率的绝对变动为0。001;而资产收益率前的系数为2。828565,资产收益率的一个单位变动能引起流动性近三个单位的变动,这也反映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对流动性的影响。贷款占资产的比率越大,银行的流动性反而越低,这也符合人们的认知。贷款的期限较长,长期地占用着商业银行的资金,蕴含着极大的流动性风险。
五、有关流动性管理的建议
随着《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严格要求,国际的各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有新的发展趋势。第一,扩大了流动性监管的范围,将影子银行划入了监管范围。第二,注重监管的系统性,将流动性风险管理放入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中。第三,逐步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对未来的流动性状况进行预测,增强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俊,康继军,张宗益。中国经济转型期商业银行资本与风险行为研究——兼论巴塞尔协议在我国的实施效果[J]。财经研究,20xx,(01):51—61。
[2]贾丽平,李旭超。宏观金融视阈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xx,(04):233—242。
银行管理论文15
1传承优良传统
1.1加强内部管理
1.1.1提高对内部控制机制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一是领导层特别是“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重要性,把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当作大事来抓,要积极吸收国外银行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内控管理理念,要坚持业务开拓、内控监督齐头并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坚持内控优先,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发展业务。二是要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强化员工的制度观念和内控观念,让他们熟知各自岗位的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按制度和规程来处理每一笔业务,提高他们认真执行内控制度的自觉性,使每位员工成为业务运营过程中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节点。
1.1.2建立健全有效的、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机制作为一种在业务运营中时时监控和每个部门和岗位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制约的动态监督机制,它是以健全的规章制度为基础,以部门内部和岗位自身的自我约束、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制约、上级对下级的授权控制为内容,以科学监控方法和独立的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检查评价,以防范各种风险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总和。
1.1.3完善内控监督检查机制
一是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监督检查机构。二是建立风险预警监测机制。随着银行也电子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监测机制,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成为可能。
1.1.4建立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内部控制机制评价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内控环境的评价,是指内控执行人员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否完整可靠;内控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及作用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内控人员的内控能力是否与其责任相匹配;内控用人机制是否健全有效;监督层对内控是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等。二是内控风险识别的评价,是指内控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分项目标是否明确,二者的关联程度如何,管理层为确保整体目标实现的参与情况和承担责任是否清晰、明确;是否建立了对内部和外部内控风险预测和识别机制,即内控风险预测是否透彻和恰当,内控风险评价概率和频率依据是否准确可靠,是否建立了内控风险的预测和识别的反应机制。三是内控活动的有效性的评价,是指执行部门是否都设有恰当的风险监控活动;内部风险控制活动是否保证内控指令得到全面的执行;通过内控活动的实施是否及时有效地化解相关风险。四是内控信息及时反馈的评价,是指是否建立了各种有效的内控信息交流反馈系统,即岗位员工通过内控责任的履行,发现可疑和不轨行为是否及时将信息传递给管理层,管理层是否将内控信息以一定方式及时转达给有关人员有效履行其内控职责,达到内控的预期效果;内控信息的上传下达和横向交流手段与方式是否切实可行、及时有效等。
1.2提高业务水平
1.2.1培育管理理念,增强合规操作意识
把“创新为先”、“团队协作”作为运行人员有所作为的指导原则,把“认真负责”,“勤奋敬业”作为运行人员的工作作风,把“用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作为运行管理的内控文化,大大增强了全辖员工特别是运行人员的合规操作意识。
1.2.2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运行人员素质
围绕《会计核算规程》,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业务监管人员和柜面人员素质;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大力营造运行人员学业务、增知识、提素质的良好氛围。
1.2.3狠抓内控管理,严控关键环节风险
积极开展“纠违规、促内控、防案件百日集中教育整治活动”,将账户管理与核对、反交易与错帐冲正、查询查复交接环节等列为主要控制风险点,并在部分网点进行业务规范试点,进一步促进内控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各项业务健康发展。
1.3加强优质服务
加强优质服务,要始终坚持把服务放在第一位,把自己所在岗位的主要职能定性为“客户关系管理和维护”,不断加强和促进工作人员提高业务技能,增强服务意识,并极力营造温馨、最有个性的营业环境。了解客户,熟悉客户的资料,需要做到和客户像朋友一样,在他们最需要帮助时伸出自己的手。20xx年7月份,一位老人家来银行办理存单转存业务,把20xx多元遗忘在柜台上,且自己浑然不知,后来我经过多方打听到老人家地址,当把钱送到她手里的时候,她热泪盈眶,无比激动。以这种情感营销为纽带,做到了在服务中营销,在营销中服务。要相信,只要秉着“客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真诚最终会感动客户。或许这样的工作是琐碎的,但平凡和琐碎中却蕴藏着无穷的快乐。在这种注重细节的贴心服务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营销技能,寻找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奉献是美丽的。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真善美谱写着一曲曲激动人心的奉献之歌。我们有着如此优良的传统,就要把这些优良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过去,我们同心同德收获了很多果实。但是那只是代表过去,要想取得更大的辉煌,我们必须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有所创新而且是切实可行的创新。
2走创新之路
财务管理是商业银行一切经营活动的核心部分,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商业银行如何在预算、资产负债、资本、成本、风险、业绩评价等各方面推进财务管理创新,有效控制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各管理层的经营效率,适应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需要,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快速、稳步、健康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为适应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需要,近年来一些商业银行不断探索新的财务管理体制,逐步完成从传统财务管理向现代财务管理的转型。但是,和国际惯例仍有差距,财务管理理念还有较浓的传统企业财务管理色彩,与现代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有较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一是财务预算重短期、轻中长期,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二是重目标制定与分解,轻监督和控制,造成财务调控机制失效。三是重外部风险,轻内部风险,导致财务风险较高。四是重业绩评价,轻激励机制建设,导致业绩考核功能弱化。那么,如何推进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创新呢?笔者认为,当前财务管理创新的思路是:建立一个“以成本效益原则为基础,以信息系统为平台,以预算管理为导向,以内部控制为手段,以业绩评价为依据,通过内外部审计强化监督”的财务管理体系。这对财务管理的理念、人员素质,以及对财务管理的目标、手段与职责定位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有以下几点思考:
2.1创新管理理念和模式
推行“财务伙伴”、“全面风险管理”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战略成本管理的模式。“财务伙伴”理念,即财务管理工作应该为银行各项业务发展、新产品的推出提供财务上的支持和帮助,而不仅仅是编出几张报表,提供几个数字。财务人员要通过数字发现问题,并对解决问题提供财务上的专业意见。要通过提供财务信息和分析等专业角度,对各类风险给予评价和结算,通过预算、资本分配、风险资产配置、盈利能力分析、业绩评价等财务手段进行预测和控制,特别是要关注法律、法规和税务方面的风险,以及声誉和经营权风险,以维护银行的市场地位。
2.2促进财务管理方法创新,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
在推行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的同时,银行应将成本管理视为战略行为,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根据市场环境、企业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和财务承受能力等各个方面合理安排成本投人,制定最佳的成本管理模式。在组织机构体系上,应实行扁平化管理。成本核算的观念要贯穿于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为提高财务预测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如对利润指标的下达,可以从分支机构历史发展规律、同业市场份额占有比率、领导期望和可预见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因素来综合考虑。根据各分支机构的历史业务数据,分析寻找其业务发展规律,在不考虑其他三个方面因素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回归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利润敏感性分析法等数学方法,对其业务发展规律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历史业务数据进行测算,查找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差异,确定其他三项因素对差异的影响,进而确定各项因素所占的权重。在实际预测时,可根据各项因素的权重,对预测数据进行修正,得出诸如日均资产及负债、期末资产负债规模、负债成本及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内部结构、费用总额等业务指标预测值,并以贷款利润率和存款利润率等指标进行校正,最后以此作为下达业务指标的依据。
2.3实现各种资源优化管理
应逐步实现对资金、费用、固定资产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按权限审批,逐笔监控。区域总部要把有限的资源向效益好、管理好、有发展潜力的分行、支行和产品倾斜;对管理混乱、效益差的分行、支行的费用和固定资产要坚持压缩;对长期规模小、效益差的营业网点进行撤并,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财务风险的控制。市级工商银行要按照总行要求建立财务集中核算管理机制,不仅可以规范财务行为,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财务核算质量和财务资源使用效率。
2.4运用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完善考核体系
一些商业银行正在推广的“麦肯锡利润报告系统”,为推行激励机制,引导科学考核提供了有力的业务平台。运用回归分析法,设置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可以分析单个产品效益、部门效益、客户效益、单笔资金效益以及员工贡献效益。当前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践中,考核客户经理的主要指标是业务拓展类指标,实行百分制的考核分配办法。此方法最大的弊端是业务指标中没有一个共同的支点———效益,业务指标和员工薪酬的对应关系不一致,客户经理的综合业绩难以准确体现。我们可以尝试以资产负债指标为考核指标,通过财务预测,运用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作为调节杠杆,得出客户模拟利润,寻找利润和工资的比例关系,从而客观公正地评定客户经理的业绩。
2.5创新财务人才管理
迅速培养一支素质高、重管理、善开拓、公正务实的财务管理队伍。要抓好人才准入环节。要根据人民银行对金融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严格选拔那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实际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充实到商业银行财务管理队伍中来,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还要抓好培训环节和履职考核环节。
【银行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有关银行管理的论文06-13
银行管理毕业论文04-01
我国银行的绩效管理研究论文06-29
银行风险管理论文03-31
中学德育管理中德育银行的作用论文07-04
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管理的论文06-13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论文06-13
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论文06-13
关于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论文06-13
关于 商业银行薪酬风险管理的论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