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论文

2022-11-22 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程改革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程改革论文1

  摘要: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是职业院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本文针对该课程建设中的教材、师资和实践教学等问题,提出整体重构课程,及时更新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课程的实践性等改革建议。

  关键词: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改革

  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是职业院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工程性、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对于培养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下,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学习,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导致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弱,难以适应工程实践和职业发展的要求。当前,在职业院校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强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背景下,必须根据工程实践的发展和工学结合教学的要求,深入分析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建设中的不足和差距,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改革为主线,推动课程的整体改革。

  一、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的定位与内容

  (一)建筑给水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的定位

  《建筑管道设备安装》是职业院校给水排水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可作为环境工程等专业的选修课。主要包括室内生活给水、消防、排水、雨水系统的安装过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建筑管道设备的安装图纸和相关资料,完成常规给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和湿式自动喷淋灭火系统的安装;并能够进行安装检测和资料管理等,达到管道工和消防工岗位要求。

  (二)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的主要内容

  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包含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的设计、规范、施工等,具体包括家居给水管道与设备拆卸、家居排水管道与设备拆卸、厨房给排水管道与设备安装、卫生间给排水管道与设备安装、楼层消火栓管道与设备安装、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给水泵房管道与设备安装、给水水泵运转电路接线等内容。

  二、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的教学现状

  由于长期受学科式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制约,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的改革动力不足,发展比较缓慢,一些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深层次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包括:

  (一)教材问题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但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的教材建设难以与时代发展同步,使这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相对滞后,学生难以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和信息,影响其后续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其次,教材内容大多按学科体系进行编排,偏重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工程实践案例偏少,不利于学生结合生产实践进行直观的理解和学习,影响了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第三,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操作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资料配合,如设计手册、标准的图册以及各种规范要求等等,而现有教材中这类的资料明显不足或比较陈旧,以致学生难以掌握安装设计的最新标准和要求,无法跟上建筑技术的发展步伐。

  (二)师资问题

  首先,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的专业教师大多由传统高校按照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出来,学科教学的观念和模式根深蒂固,难以适应职业教育以工程过程为导向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要求。其次,很多教师大学毕业后就直接任教,缺少企业工作的经历和一线实践的经验,对企业行业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技术缺乏了解和掌握。第三,由于扩招的原因,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难以抽出时间到生产一线实践锻炼、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各类专业和教育理论学习,制约了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1]。最后,由于各种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难以聘请到学校任教或兼职,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推进难度大,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难以提升。

  (三)实践问题

  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强,而目前该课程最大的问题就是实践不足。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理论教学环节与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分离,不利于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整合和“教、学、做”的融合。教师们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学习,习惯于从头至尾将课本知识向学生灌输,而很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和校门,到工程现场参观考察、动手设计,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和工程实践的联系,以致学生缺乏对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的感性认知,无法获得该课程相关的工程实践经验,学生毕业后难以很快地投入实际工作。

  三、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的改革探索

  作为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进行建构,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工程实践训练。

  (一)整体重构课程

  建筑管道设备安装课程要以工学结合的课程模式进行重新建构,根据具有职业重要功能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组织学习过程,依据人的职业成长规律进行课程顺序排列。笔者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深入开展企业调研和参加企业实践,系统进行专业的整体职业分析,并针对专业教学的现状与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调查分析,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基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最终确定具有学习价值和有操作过程的8个典型学习任务,具体包括家居给水管道与设备拆卸、家居排水管道与设备拆卸、厨房给排水管道与设备安装、卫生间给排水管道与设备安装、楼层消火栓管道与设备安装、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与设备安装、给水泵房管道与设备安装、给水水泵运转电路接线等[2]。每个学习任务以工作进程为主线将知识、技能、规程、方法、标准、劳动安全、环保节能、职业要素等理论性、操作性和过程性职业化内容有机整合。同时,相应开发了《建筑给排水管道与设备安装工作页》(学生用书),该工作页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而设计,包含9个编写要素: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建议课时、内容结构、学习任务描述、学习准备、计划与实施、评价反馈,迁移提升,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工作”的目的[3]。

  (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首先,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要求,结合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及时更新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的相关教材内容,定期将最新的建筑安装理论、技术以及相关设计规范等内容编撰入教材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优化更新。其次,调整教材内容结构,适当压减给排水工程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的比例,更多融入生产生活中的给排水安装实际案例。第三,将国家最新颁布的各种建筑规范要求以及各种设计手册、标准图册等融入教材,制作成相关教学辅助资料,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最后,丰富教学资源,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件、教学设计、实训模拟和技能点录像,工程案例,建设媒体素材,练习题、试题库,学习指南等教学资源,支撑课程的高效、高质量地实施。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在高度重视师德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关注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和教师学历提升等方面,形成重师德重能力的教师发展机制。二是强化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并把其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的不同项目、岗位和工种进行企业实践,学习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掌握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技术等,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三是加强职业教育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现代职业教育和教学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掌握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并有效地贯彻运用到课程改革当中。四是提升教师的职业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校主办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专题学习,参加主题教学交流活动等。内部也定期组织教学研讨,以项目研究为基础,深入分析教学上出现的问题,从教学策略、方法、手段等不同层面寻求解决的途径。五是从建筑施工单位中积极引进给排水管道设备设计、安装经验丰富的优秀技术人员来校担任教师,或来校兼职承担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指导任务,完善教师队伍的结构。

  (四)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根据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要求,笔者所在学校对教学环境和场地进行改造,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场所,先后建设了管道安装一体化、机泵一体化、电工一体化等多个教室,一体化教室按功能划分为集中教学区、分组教学区、资料查询区和工具存放区等四大功能区域,努力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实际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习任务,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有效结合。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flash动态仿真各种给水排水方式、热水供应系统、布置消火栓、喷水灭火系统、固定消防水炮系统等教学内容,结合各种真实的相关图片、设计图纸、工程视频展示讲解给排水管道安装过程、增压储水设备安装过程等,使学生们增强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的直观印象和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4]。第三,教师给学生布置建筑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的设计作业,让他们根据教学内容尝试自己动手绘出图纸,亲自设计工程,再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学生们的专业实践水平。第四,教师带领学生们前往实地进行观摩学习,到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行政楼等建筑进行参观,向同学们讲解介绍这些建筑内给排水系统、室内室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车库消防设备间等的设置,特别是组织学生参观在建的建筑工程,让学生观察建筑管道的具体施工和安装过程,从而加深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崔凤国,牟雪峰.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探讨[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xx(5/6):182-184.

  [2]林文城.《建筑管道设备安装》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xx(9):187-189.

  [3]洪兵.建筑给排水管道与设备安装工作页[D].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1-2.

  [4]李松良,王鹏.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探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3):51-53.

课程改革论文2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其后提出了一系列,推动促进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法律课程改革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经济管理;法律;课程;改革

  一、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法律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

  (一)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法律课程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在高职院校中,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而言,院校和教师大多是将经济、管理类课程作为教学的重点基础,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了英语、计算机的相关教学课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的实践性和教学的可操作性,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经管专业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很多领导并没有对法律课程的有效开展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将很多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纳入到法律课程中。通常对于法律相关内容的教学都是集中在大一的时候,开展法律基础,这也是为了迎合教育部的法制教育的基本规定,大多数院校并没有在专业课程中对法律教学内容进行增设。

  (二)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法律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从经济管理专业的本质上来讲,它融合了多门学科的重点和精华,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因此,社会对于经管类人才的要求和标准也是很高的,不仅仅要求相关从业人才具有一定的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对相关的延展知识有广泛的了解。对于经管专业的教学而言,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法律知识的教学都是以经济法为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样的课程安排状态并没有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结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方向,忽略了教学的专业性,从而导致人才难以适应社会。

  (三)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法律课程教材难以满足社会、学生的实际需求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当前对于高职院校教材内容的划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对普通本科院校的经管教材进行精简之后的教材,具有完整的经管知识体系框架,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阐述非常清楚,但是缺乏实践的训练,学生无法通过实践检验知识,难以做到学以致用;第二,非常贴近生活实践的教材,这类教材大多是由无数的案例构成的,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熟悉并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款,这样的教材无法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拓展,缺乏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无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第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这类教材融合了第一类中的理论知识框架和第二类中的实践教学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养,但是这类教材需要高职院校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编和完善,对高职院校而言,是一项非常耗费资源和时间的工作。通常高职院校对教材的选择都集中于第一类和第二类教材中。

  二、推动促进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法律课程改革的策略和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经管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于其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根据实践表明,当前社会对于经管类人才的要求大多集中在会计、经济、金融、管理、财政以及市场营销等等方向,同时,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必须对法律相关制度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法律只是解决实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法律教学方式,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大一期间所学的法律基础只能作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制度和规定,树立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二)立足于社会实际需求,改革教学内容

  对于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完善,首先应当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不断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的相关人员在对教材进行编写和完善时,应当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加入一些案例,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当注重真实性和代表性,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教师应当注重对法律相关知识的详细描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效的知识拓展,举一反三。

  (三)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经管类教学活动时,并没有突出强调法律教学对经济管理工作有效开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定期组织相关讲座和交流活动,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同时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思想,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完善对法律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和职业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实现经管类专业法律课程的改革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立足于社会实际需求,改革教学内容,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郭远红,郭远梅.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析———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xx(15).

  [2]白晓慧.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J].经济,20xx(12):00287-00287.

课程改革论文3

  1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学改革,理念先行。没有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技术、知识,去完成某种指定的工作活动。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就有以下几项:教师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在统计实务教学中,应从案例引出实际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试解、演示。

  学生可以先模仿,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是理论推导,更多的是行动引导。

  问题初步解决之后,对涉及的统计知识进行归纳:系统知识、类型问题、解题模式。传统的教学到此已经可以结束了,但职业教育课程还要引用大量案例,进行实例功能的扩充。让学生在许多新的任务中,对能力进行反复训练。因此,任课教师应该加大相关知识的储备量。统计学作为一门交叉科学,需要老师不仅要精通统计的技术与理论方法,同时要掌握社会经济的相关知识,否则没有办法讲解透彻关于社会经济的实际案例。统计教学,需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来正确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因此教师的相关知识贮备量要足够多。教师讲课时首先要立足于岗位所需的相关统计技能要求,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发展带给我们的优势与便利,收集大量的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来丰富课堂内容。

  2教学内容的改革

  现在使用的统计教材内容往往具有相对滞后性和一定的抽象性,而实践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传达更多的信息,把规定时空的教学扩展到无时空限制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统计教学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把比较抽象的理论方法形象化,真正做到深入浅出,通过建设统计学课程主页,链接相关知识和参考资料,扩大学生的统计学知识面,了解统计的最新发展和动态,提供分析的背景资料和统计软件,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增加统计软件教学的内容。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离不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统计软件的使用,不仅使统计数据的计算和显示变得简单、准确,而且使统计教学由繁琐抽象变得简单轻松、由枯燥乏味变得趣味盎然,因此统计学教学要增加统计软件使用的内容。学生通过上机进行数据的输入及分析处理,从而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的同时还能丰富书本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课本内容的改革。由于受传统统计调查方式的影响,目前《统计学》的教材里,对目前运用越来越多的抽样调查的设计内容介绍并不多,尽管统计设计是统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统计调查这部分内容也往往强调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获得资料的渠道越来越多,各种年鉴、资料汇编也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图书馆、资料室和电脑网络上可以方便地查阅,而收集原始资料却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应该把二手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理论突现出来。

  (3)增加统计方面的实习内容。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应该适当增加统计方面的实习,通过一次完整的统计调研活动,可以进一步对统计方案的设计、统计问卷的设计、统计资料的搜集、数据整理、分析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更灵活的应用到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可以提高学生对《统计实务》课程的学习兴趣。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

  在教会学生如何搜集、整理数据技术的同时,还要教学生如何分析数字背后的含意,教会学生辩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

  (2)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式教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同时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这样一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双方都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使教师在“教”中求学,学生在“学”中挖潜增智,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3)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与互相讨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们结合统计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收集经济生活中的实例,并根据各章节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案例服务于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及真实材料再现实际经济活动,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课堂讲解生动清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从上个学期班级学生的成绩入手,让学生学会统计分析成绩分布情况,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指标去反映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既能学到相关的统计知识,更能锻炼统计实践技能,并且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

课程改革论文4

  摘要:目前艺术类高校的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临摹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艺术院校教育的推进,这一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当今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发展与提升。因此,必须运用以写生为主、临摹为辅的课程教学模式,努力改变传统中国画造型方式以及笔墨语言的程式化,构建以表现真实生活为中心的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国画笔墨基础;写生;课程;教学改革

  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是艺术类美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概况和中国画造型的规律和技法,可以提升独立创作能力、人文修养和审美水平。要达到以上教学日标,就必须构建以写牛为中心,再辅以临摹的课程教学模式,把T笔花卉写牛、写意花鸟写牛、山水写牛等训练融合到目前的教学体系之中,改革过去一味侧重临摹的教学模式,将本科牛从低效、简单、呆板的课程教学中带出来。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写牛训练可以使学牛的绘画思维丰富和灵动起来,彻底改变被动的绘画意识,掌握从自然和社会中获取灵感的方法,使其作品更加具有牛气和人文意蕴。

  1 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历史渊源与现状分析

  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沿用临摹经典古面的方法,要求学牛从临摹中领悟古人的笔墨语言、构图形式及绘画技法等要素。但是笔者发现,学牛在长期临摹后,极易产牛严重的懒惰思想,以至丁无法跳出古人笔墨的局限性,造成今后写牛或者自己创作时只能照搬古人作品中的笔墨,这样的作品必然会失去新鲜、活跃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20世纪50年代,国面大师徐悲鸿、蒋兆和等致力丁中国画笔墨的继承与创新,他们力图革新古人的造型方法,提倡增设写牛课程。自此,中国画教学体系中诞牛了两种教学模式,第一种仍然以临摹为主;另一种则以写牛实践训练带动基础造型能力的提高,这样能提高学牛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笔墨造型能力。在题材的表现方面也促使中国画更加贴近当下社会生活、人文以及自然环境,也为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2 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构建以写牛为主的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增加写牛课程的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变得丰富、活跃以及更加贴近牛活。具体而言,此教学模式建立在工笔花卉写牛、写意花鸟写牛、山水写牛的基础上,这些写牛教学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1 工笔花卉写生训练

  通过这一内容的写生训练,能够让学牛运用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花卉的白捕写牛实践,从而掌握花卉写生及创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最终获得对笔墨语言的独特理解。具体来讲,首先,在进入该项训练之前,教师应当给学牛讲授花卉写生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笔墨要求。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求学生通过花卉写牛,提高对花卉造型能力的领悟与认识,提高学牛审美判断能力。体会用笔、用墨、质感表现、空间布白等诸多要领,并提高构图能力。接着,通过着色工笔花卉的写牛实践,掌握工笔花卉画从写牛白捕到着色创作全过程的作画方法,让学生掌握运用各种捕法进行花卉写牛的技法,为今后深入学习和研究中国画打好基础。作为写牛实践的指导教师,应当培养学牛养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并掌握工笔花卉画特有的造型规律。在理论讲授的同时按照进度布置相应的写牛实践作业,也可结合具体的课题分段讲授,深入浅出,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牛将优秀文化传统与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相结合进行学习,开拓学牛的专业视野,及时更新学科专业知识。可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采用讲授法、实验法、示范法、讨论法、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相结合等多种教学于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2 写意花乌写生训练

  学牛通过写意花鸟画的理论学习与写牛实践,必须了解写意花鸟画的产牛和发展历史,对写意花鸟画理论基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思维规律,懂得写意花鸟画的审美原则和欣赏方法。写牛实践内容包括,首先,通过写意花鸟画的临摹,使学牛掌握写意花鸟的基本概念和作画方法。接着,教师通过现场演示与指导,让学生了解白云笔、兼毫笔、狼毫笔等工具的运用技巧和牛宣纸吸水特性,掌握各种墨法的运用技巧。最后,引导学牛从写意画的意境、笔墨韵味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小幅创作练习,进一步认识以水墨来造型的方法和美感。指导教师必须培养学牛养成正确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牛掌握写意花鸟画独特的造型规律,树立学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同时,养成不断对未知领域主动探索与研究的精神。总之,通过写意花鸟的写牛实训,进一步掌握中国画笔墨的表现形式、技法,最终达到活用所学的技能,独立进行中国画创作的目的。

  2.3 山水画写生训练

  本阶段教师可以先让学牛进行一定数量的临摹,主要掌握山石与树木的基本画法,然后就可以带领学牛利用所学笔墨技巧勾画自然小景。在写牛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宜采用实例教学,在理论讲授中结合现场示范,可以先对山、石、树、水、云、雾等元素进行分解练习,再进行综合练习。

  山水画更加侧重丁走入自然、“师法自然”,需要广大师牛到自然山川之中去体悟大“美”与大“道”,还需要师牛不断地丰富、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和诗词修养。指导教师应当鼓励广大学牛通过写牛传达出自己对自然大“美”的独特体会,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作品才会显得真诚、多样化、生动,才具有无穷的牛命力。

  3 以写生带动课程教学改革创造了中国画笔墨基础教学的新模式

  建立以写牛为主临摹为辅的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在工笔花卉写生、写意花鸟写牛、山水写牛阶段中充分激发学生面对牛活与自然的激情,不断地对自然界和社会进行观察、分析,准确客观地理解和领悟对象的形体结构和精神内核,达到以形写神的教学目标。最终能够促使学牛形成务实、朴素、鲜明的画风,为学牛将来创作出具有鲜活时代特色和生活趣味的中国画作品打下基础。

课程改革论文5

  一、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手段方法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

  陈旧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方法,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二)实训条件不足

  目前, 中职院校普遍存在机械加工实训条件不足现象,该课程实践性很强,铣、刨、磨、铸、锻等教学内容不能得到应有的训练和实践,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一)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我们应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删减和补充,精选授课内容,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还应结合专业特点,相应地处理教材内容。如,机械加工与数控专业的学生,教学应以各种机床的切削加工为主;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则应以车、钻、磨为主等。在教学中,教师还必须把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成果和先进的技术应用纳入到教学内容之中,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发展方向。

  (二)改革教学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课实践性很强,内容大多枯燥、晦涩,专业课教学困难重重。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可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课堂教学导入。有效控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引入方式,教师掌握教学的主动权,使学生把注意力较快地集中到学习上来。

  2.注重教与学互动。简单内容,学生阅读;抽象内容,边讲边读;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教师重点讲解提示后学生阅读、现场观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进行。总之就是以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讨为主,以教师提示、答疑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直观教学法。教师可通过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演示,给学生以必要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2)现场教学法。教师在课堂进行基本知识的讲解后,让学生参观实训车间,认真观察普通车床的工作原理、运动方式、加工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达到统一,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会更高。为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师可结合书本知识提问,学生可将发现的疑问向教师求证。如此,教学互动大大增加,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如,讲到毛坯制造工艺基本知识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去企业和学校焊接实训车间观看铸造、锻造、焊接的基本加工过程,增加感性认识。(3)多媒体教学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课程体系的调整,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将声、图、文、视频通过计算机集成,同时呈现在学生眼前,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形式活泼,为教学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可使学生多元化、多渠道地接受教学信息,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例如,在学习车削圆柱面、车削阶台、车削孔时采用CAI课件,可以给学生多方位展示,增强艺术效果,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重视实践教学

  中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就是向生产一线输送合格的适用性人才,机械专业主要是培养操作型技术工人。因此,加强实训教学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1.加大中职实训基地建设,使其有充足的场地、设备用于实训教学;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实训条件不足问题。

  2.提高实训教师实训操作能力。实训教学作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理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都有十分重要意义,只有首先提高实训教师的实训操作能力,才能使他们更好地为实训教学服务。

  3.加大实训教学课时比例。学校应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实训,通过实训帮助学生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操作、加工产品,学生也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课程改革论文6

  [摘要]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共享性的网络教学平台,给公共管理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借助慕课网络平台,有利于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化。基于此,可以从教学理念、慕课平台、师资结构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来构建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慕课;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综述

  公共管理课程是行政管理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它涵盖企业管理、公共行政和公共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原理方法,由于公共管理的时效性和问题导向性,公共管理课程相比其他专业课程更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很多高校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公共管理的理论,并注意搜集周围的公共管理案例;结合所学知识对所调查的社会问题提出有创见的对策措施”。但是,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效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造成这一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仍然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与变革。目前,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中虽然绝大多数都已引入案例教学环节,但是教学过程中仍然偏重“灌输式”的课堂讲授,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不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为了提高公共管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必要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法改革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慕课的引进就是一种创新性的举措。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OpenOnlineCourse),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共享课程。相比传统教学方式而言,慕课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更强,而且成本更低、参与性更高。慕课这一名称是在20xx年由加拿大学者DaveCormier和BryanAlexander首次提出来的,20xx年经美国Coursera、edx和Udacity三家MOOC企业的推广,很快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因此,20xx年被称为“慕课元年”。截至20xx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以“慕课”或“MOOC”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搜集到文献5355篇,其中国内最早的介绍慕课的两篇文章均发表在《中国远程教育》(20xx年3月),分别为《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和《探索MOOC教学方法在mLearming中的运用》。根据文献检索的基本情况,我国开展慕课相关研究的时间较早,基本与世界研究趋势同步,而且对于慕课的相关研究已经呈现出一定的规模,相关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慕课与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二是慕课与政治安全问题研究;三是慕课与在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四是慕课与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述评可以看出,对于慕课的研究主要聚焦其应用性和影响力,主要针对宏观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而展开,而较少关注微观层面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基于此,笔者从微观视角切入,探究慕课对于某一专业中具体某一课程的影响和启示。

  二、目前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公共管理课程主要是在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等相关专业开设。虽然不同高校的平台和资源各不相同,课堂教学存在不同差异,但是概括起来,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教学内容上来看,重理论轻应用

  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公共管理教材展开的。目前的教材主要是以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为主,具体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公共问题、政策环境、政策模型、政策议程、政策规划、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等。虽然有些教材也偏重于公共管理案例分析,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案例选择标准模糊、案例陈旧、案例问题设计不合理等,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从教学方法来看,主要以PPT展示、“灌输式”讲授为主

  目前公共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展示以及相关音频、视频资料的播放等,教学方法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的公共管理课堂教学越来越多地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采用一个或者数个案例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界定、问题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2]。但是由于班级人数、案例质量和学生参与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因此,现在的公共管理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系统教授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模型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相关知识,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意义不大。

  (三)从教学过程来看,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度不高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性角色,“它将教学与自学以及其他信息获取活动相互区别,构筑了教学存在的根基”[3]。公共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明显,主要在于学生参与度不高,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一方面是学生受传统学习理念的影响较深,很多学生一直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越细越好,学生记得越多越好,学习的重心就是知识的获取和记忆,主动性学习和参与性学习的动力不足。一方面,公共管理教学主要以大班教学为主,由于学生人数的限制,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分组讨论、集体汇报的形式,由于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努力程度的差异,甚至个别学生的“搭便车”心理,使得课堂讨论很难深入开展。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不高、融入度不大,必然会影响到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从教学效果来看,课程教学质量较低、教学效率不高

  目前对于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核,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记忆能力的考查,即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和运用的部分较少。从考核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点,但是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三、慕课对于公共管理课程改革的启示

  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共享性的网络教学平台,给本科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具体来讲,它对推进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启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借助慕课网络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有机结合

  慕课网络平台是一个有机的契合点,它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学习需要,又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教学功能。现在的大学生是与网络相伴生、在信息社会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视野更开阔,价值观更多元。慕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移动技术、无线通讯等,使学习者随时随地、快捷地获取信息,实时进行师生互动,这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是无法想像的[4]。“慕课”平台则可以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的这一优势,在尊重学生学习个性和学习规律的同时,实现专业知识的传授。

  (二)借助慕课媒介,实现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的转化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是运用慕课教学成败的关键。运用慕课实现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处于一种独立的状态,学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时间、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己选择的学习环境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孕育出新型、多元、高效的网络学习生态。”[5]在这种学习生态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相互促进。

  (三)整合慕课平台,优化教学资源

  慕课平台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提前公布预习计划和学习任务,学生利用慕课平台共享学习资源,通过课下预习,上课时可以针对性地听讲和提问,通过老师讲解,加深理解,内化知识。另外,慕课平台上每门课程都设有相应的学习任务单、学生测试题、信息反馈栏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进度条、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

  四、推进公共管理课程改革的路径

  慕课为推进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选择。在这一背景下,可以从教学理念、慕课平台、师资结构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来探索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重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关系,有效缓解了师生关系的对立,重塑了教学活动中师生的互动关系。但是近年来,教学活动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主导”的理念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甚至有人认为它落后于现在的教育理念,理应被摒弃。但笔者认为,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是一个合理的角色定位,关键问题是如何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进而实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有机统一。那么,慕课背景下在坚持“教师主导”的基础上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是由学生的参与、互动等学习活动来体验完成的,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凭空产生,教师也不能直接将公共管理相关知识完全“填”进学生的大脑,这些只能借助学生的感知、操作、语言等主体活动来实现[3]。“教师主导”主要体现为公共管理知识的有效供给,即在遵循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借助慕课平台上提供的适合学生专业需求的教学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这就要求教师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而不仅仅是课上教学时的短暂交流,改变很多大学教师“打铃上课、打铃下课、下课走人”的传统式教学活动。公共管理课程教师既需要掌握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前沿动态,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规律。因此,公共管理授课教师在设计慕课教学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知识存量,按照相应的教学规律,逐步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参与学习,“只有在教育活动中自觉地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主体结构,才能不断充实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7]。一方面,通过慕课平台在向学生提供公共管理课程相关教学视频的同时,通过课程预习任务、课后作业练习和在线点击统计等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环节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公共管理教学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公共管理的知识创新过程中来。

  (二)根据学校资源和专业特色打造慕课平台

  目前国内慕课平台的视频教程均源自国内一流高校的知名专家教授,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但是具体到不同的高校和专业还需要更具针对性和专业特色,以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专业特色明显的本科院校,例如政法类院校、财经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等,应积极协同合作,组建核心专业的慕课师资团队,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开发高质量的慕课视频,在相同专业特色的院校间推广使用。具体到公共管理课程,可集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等公共管理学科优势明显、资源丰富的教师组建公共管理相关课程“慕课”团队,为其他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专业培训甚至是外包服务。对于公共管理课程教师而言,由于专业课程“慕课”化外包,其职责主要转变为以下三个层面:一是“慕课”教学外公共管理课程相关知识的补充,因为全国性的公共管理课程慕课视频主要依据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来制作完成,具有较强的普适性,但是缺乏针对性。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公共管理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校情、院情进行相应的补充,例如财经类院校可能偏向公共财政研究等。二是对学生“线上”公共管理课程慕课学习情况进行跟进督导和教学效果测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通过技术和制度来保障学生“线上”学习的实践和效果,例如统计登录频次、登录时长等。三是以“线上”公共管理课程慕课学习为基础,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主体性。

  (三)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

  慕课教学对公共管理课程的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授课教师需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更新和细化课程内容、整合课程资源;二是教师需要与学生构建平等、融洽的学习关系。有学者认为可以建立科学的慕课教学胜任力模型来提升慕课开发和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8]。对于提高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完善公共管理慕课教学专任教师的选拔机制。慕课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它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信息水平和网络教学水平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学校可以结合授课大赛、微课比赛和课件制作比赛等来选拔和储备优秀师资。授课大赛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微课比赛考核教师的网络教学水平,课件制作比赛则考察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三者有效结合可以作为选拔慕课教学专任教师的重要依据。其次,建立科学的慕课教学绩效评价体系。目前传统教学的绩效评级体系比较单一,不够完善,主要采用学生评教、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方式,考核的公平性和科学性受到较大质疑。笔者认为,慕课教学的绩效评价需要突破传统教学评价模式,而基于胜任力模型综合考核公共管理慕课专任教师的教学绩效。由于慕课教学存在鲜明的开放性、共享性、网络性的特征,慕课教学绩效的考核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适应性。同时,根据绩效评价考核结果,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内容,定期对慕课专任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升专任教师的慕课教学能力。

  (四)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慕课与翻转课堂的融合

  慕课主要是借助网络共享平台实现“在线学习”,翻转课堂则强调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二者有机结合共同推动公共管理教学模式变革。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通过登录互联网在线观看网络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任务清单中的学习任务,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和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9]。因此,翻转课堂教学需要借助慕课课程资源。在公共管理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中,课堂上教师不再讲授公共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学生课前自主规划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这一环节由学生在慕课平台“在线学习”完成。基于此,课堂教学环节主要是以师生互动为主,教师通过相关的公共管理案例、情景模拟等方式来复习和巩固公共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点,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与应用,评价在线学习的效果等。

  五、结语

  慕课给公共管理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公共管理课程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的约束,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日益完善慕课平台,不断提升师资素养,创新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亚员.国内慕课(MOOC)研究现状述评:热点与趋势基于20xx—20xx年CNKI所刊文献[J].电化教育研究,20xx(7).

  [2]陈慧荣.案例教学的方法论基础———以公共管理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育,20xx(9).

  [3]贾彦琪,汪明.教师主导:摒弃抑或深化[J].江苏高教,20xx(6).

  [4]王颖,娄成武.“慕课”视域下市政学本科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xx(2).

  [5]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xx(Z1).

  [6]曹玉霞.MOOC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创新教学体系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4).

  [7]王本陆.面向21世纪的学生观[J].课程教材教法,1998(10).

  [8]颜正恕.高校教师慕课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xx(6).

  [9]蔡宝来,张诗雅,杨伊.慕课与翻转课堂:概念、基本特征及设计策略[J].教育研究,20xx(11).

课程改革论文7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并不是不无作为的,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课开展前,教师应该做到充分的知识预备和灵活变化课题的方案设计,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化学实验结论,鼓励学生创新思想,大胆提出化学实验的.想法,真正达到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实验学习习惯,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和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知识预备;课题方案设计;记录与结论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08-0124-01

  中学新课程改革提出,以科学探究为主的自主合作式学习方式,强调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指导形式展开丰富了每个课题的内按,有利于学生在完成实验课题的过程中全面掌握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1充分的知识预备

  化学课“知识的预备”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教学设计的知识与内容,另外一个是学生知识的预备。教师知识的预备应该包括,在实施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梳理教材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进行综合处理、把握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等。学生的知识预备应该包括对该课堂实验内容的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化学实验对象的化学成分、化学元素、化学变化的多方面可能性等进行详细的了解,并对跟进教师实验做准备,也为自主创新的实验模式打基础,尽量做到化学实验预期的效果或创新效果。

  2灵活的课题方案设计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实验的示范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的实验设计,班级里人人做一样的实验,千篇一律,虽然大家都掌握了一定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但是很大程度上限制的学生自主发挥实验能力。“探究性实验”“课堂小组讨论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开展的方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动脑脑的作用,并且可以在探索试验中发现实验的错误,及时纠正。例如:利用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制备氢氧化铁的实验,常规的实验原理及方法制备氢氧化亚铁为:将氢氧化钠逐滴滴入到硫酸亚铁中,同学们观察不到预期的白色沉淀,由此展开讨论:为什么得不到白色氢氧化亚铁呢?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氢氧化亚铁容易被空气中的洋气氧化,要得到白色沉淀,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此时学生就会意识到实验操作的可能性,如果教师在试验一开始就让同学们在隔绝的空气下作实验,那他们就非常顺利的完成实验,对于实验产生的可能性不足以意识到实验产生的不理想的效果。那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教师可以据一些隔绝空气的例子引导学生逐一的展开进一步的实验,这样学生的实验思维得到锻炼,实验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加深对化学原理的印象,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创设多种实验的可能性,让学生自主去完成,例如:关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设置使用U形管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实验。这样的实验设计肯定能达到实验目的,而且试剂也可以多次使用。

  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2)铜附着在碳棒的底部,不便于观察;

  (3)氯气污染较难处理;

  (4)由于电解电解质本身,容易导致学生在分析其他电解过程忽视水的电解等。在能达到相同实验目的的基础上,为了使现象更明显,使学生对电解原理的认识更完整,教师可以把试剂改为饱和Na2SO4溶液,并加入紫色石蕊试剂。这样在电解过程中不嫁你克服上诉不足,而且看到电解液中丰富的颜色变化,教学效果更好。

  3准确的记录与结论

  “实验报告”是实验教学中的记录与结论的学习表现方式,是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知识运用过程。“实验报告”写作的步骤中应该包含完整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实验后果”、“实验反思”、“问题与结论”等方面。是化学实验过程的全面梳理,和化学实践体验过程的知识整合。化学实验用语应该准确直观,例如,“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实验装置图”、“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图”、“化学实验数据表格和图像”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牢固的掌握,并在实验中准确的应用。化学描述性语言应该包括:化学仪器的“规格”、“性能”、“用途”、“操作方法”、“酸碱式”,还有合理的现象描述,“物质的状态”、“反应的条件”等,切勿夸大其词或忽略小的化学反应等。“实验反思”是学生自主实验和创新精神的主要表达出发点,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做实验反思,“实验反思”应该包含正常化学反应的反思、错误化学反应的反思、以及化学实验可能性的展开、以及新的化学实验方法的设计等等。做化学实验的记录与结论,教师应该要指导学生,要观察什么,观察的过程分什么步骤进行记录、观察的过程还要做到细致入微。再做出相应的结论,如果还是存在疑虑,可重复做实验,在做出规律性实验表现的记录和结论,达到客观、科学。

  4结语

  新课程指导下的新化学实验要求,对于学生而言,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对于教师而言,则要求教师掌握更加科学的教学指导方法、多元开发的化学实验方法,在确保安全实验的前提下,规范示范指导学生探索性展开化学实验。教师与学生充分的知识预备、灵活的课题研究与设计方式、准确的记录与结论,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在试验前就为学生储备好“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步骤”的学生实验包干模式,让学生在设计中自主摸索,在教学环节中起到较好的效果,在学生参与学习中获得良好的学习效率,真正达到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有机化学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

  [2]《化学反应原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

  [3]《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沈琳,《教学仪器与实验》[J].2011年第11期第27卷.

  [4]《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探讨》,史怡鸿,《科技信息》[J].2010年第35期.

  [5]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7

课程改革论文8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是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转变教育观念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处在教改前沿,理所当然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虽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尝到了甘甜和辛酸,也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但始终坚信课程的改革一定能成功。

  一、农村课程改革现状的问题

  1.观念问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对教学工作起着统帅作用,并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效果。现实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新课程改革只不过是国家又换了一套教材而已,至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不少教师感到茫然,有的教师还是停留在生硬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层面上。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形成了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使新课改的效果大打折扣。

  2.师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目前,许多小学没有师资能够开设此类课程,即使是勉强开设也存在严重的“赶鸭子上架”的现象。

  3.培训问题。培训问题也是师资问题的一个方面。由于小学教师队伍比较庞大,集中培训有一定难度,也没有经费,即使有组织培训,也只能递进式地传达培训,这样节流到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的教师身上也所剩无几,无法做到全员培训、系统地培训。因此,教师能真正地理解新课程、掌握新教材的为数不多。

  4.课程问题。我国各地之间差异较大。新课程所编写的教材内容,要想适应各地的学生需求,难度极大。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由于农村现有的基础条件、教育资源贫乏、教师的能力与水平等因素,存在着课程开发能力差、水平低的问题,甚至有些教师不懂什么是校本课程,不懂怎样设置校本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等。校本课程要求教师要简单编写教学资料,即课程文本。

  5.管理问题。实施新课程必须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形成新课程教学。而原有的旧模式管理条条框框过多,如业务学习、政治学习、教学研究、读书笔记、作业教案、专题探讨、心得体会以及各科均要有教案,教师一天到晚都要埋头在苛刻的书面文字抄写上,机械地重复着形式上任务的完成,否则工作态度有待于考虑,领导的批评、惩罚也接踵而来。

  试想这样当教师精神上怎么能不疲惫不堪?教学科研只能咀嚼他人吃过的饭,教学改革、教学创新、新课程实施,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又从何而谈?

  6.评价问题。考试评价与课改的要求不统一,是当前严重制约课改深入的主要“瓶颈”。实施新课程应当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但是许多学校还是以原有的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抓教学质量。这样就造成了学习内容是新的,而评价却一如以前,从客观上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进一步发展。

  二、解决策略

  1.合理的课程结构是课改的核心。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出现了教育水平极不平衡的现实,在课改中课程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的界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保证必修课程的前提下,使课程结构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正确的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突出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2.健全教师评价体系是课改的保证。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以及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评优活动除了听一节课之外,还应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全面的评估。课堂以外的评价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①教师所带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知识的能力、习惯的养成等等;②教师对促进学生成长所做的工作,如给学生的评语、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等等;③对教师素质进行评价,如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参与共事能力、教学研究成果以及自制教具、模型、多媒体教学课件等等,教师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中付出的劳动、所取得的成绩才最具说服力。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改变学习方式?大家都知道,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如何改变目前一些学校中存在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呢?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和创新。

  4.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前提。首先,教师应确立正确的作业观。传统的教育过程是把作业作为巩固、运用和检查、评比知识的一个教学环节,造成了讲与练、学与用的脱节。现代的教学观,作业是师生的互动,作业不是惩罚、控制和鉴别学生的手段,而是学生重要的发展方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已经就要不要家庭作业、作业的效果、作业的类型展开了实证研究。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过程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在人类和社会发展中将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优先发展教育,高度重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21世纪的教育应更加注重质量和人才素质的培养,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能力。我们今天所做的努力与奋斗必将化作明天中国教师教育事业的繁荣与辉煌。

课程改革论文9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陈旧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的主体地位是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而且在高考的压力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进行学习,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称之为填鸭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较长时间以后就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即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够得到长期的应用。而且教师在应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无法独立的去学习。遏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在较长时间以后学生就会厌倦英语,这样并不是高中英语教学所应达到的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仍然运用在不少高中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这样给学生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2.学生学习方法单一

  目前高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背诵来完成的,虽然背诵的效果非常好,但是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了解其真正的含义。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是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学习技巧来学习的,但是目前学生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就是背诵,并且大多数是死记硬背,虽然死记硬背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并不有益于其以后的发展,因为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可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但是并没有清楚其中的真正意思,那么在较长时间以后学生就会厌烦。并且没有较好的创新意识。

  3.教师知识匮乏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难度越来越大,其面临着更大的教学压力,同时也给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课程改革之后增加了较多的英语词汇以及文章,并且都是非常正规的英语,那么英语教师针对这些知识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因为其自身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提高,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英语知识内容中,所以这也使得学生的英语成绩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二、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

  1.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助教学

  现今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同样可以采用,高中英语教学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学有效性,因为其通过生动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学生的英语口语也可以得到提高,自然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2.优化学生学习方法

  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可以通过开展英语朗读比赛、学唱英语歌曲以及单词拼写比赛来完成。这样就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而且学生还能够举一反三,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性。

  3.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

  英语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英语知识会出现退化,其掌握的知识更多的局限于高中课本。这样在教学改革之后就使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教学效果以及方法都得不到较好的应用,所以只有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才能够更好的教育学生,为了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也可以对其进行考核,通过这种方法来促进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素养。在课程改革之后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而不是简单的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且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论文10

  摘要:新课程改革遭遇教育思想和理论的迷茫与困惑。具体表现为:外国文化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中国本土的现实选择;现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生成机制,不提供课改实施的支持环境;国外个人本位的教育理论主张,难以调和中国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课程实施条件不足,教学研究跟进不够。基于此,应该从三个方面探求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创新途径:培育和完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创新机制;继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借鉴与创新西方现代教育理论。

  一、课程改革的思想阻抗和理论困境

  (一)国外土壤生发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中国本土的现实选择

  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是我国新课改的主要理论基础,它们曾经在国外教育发展和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经典理论。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这些教育理论产生的土壤均是在教育水平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同时,国民的知识教育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比较高。

  后现代主义的课程理论在西方的产生是基于对人类理性的抗争,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不满,是缘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高度发达的科学理性和过于严密的社会理性的怨恨。而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经济还不发达,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高,传统文化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离开这些现实条件而全盘照搬他国的先进理论,就不能适应我国的本土文化,也就难以成为国民的实然选择。实际上,我们从来都不缺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缺少的是整合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思想和理论。就新课改的理念来说,与上个世纪的西方教育思潮相比实际上也先进不了多少,只是因为我们的教育现状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而它们又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这种改革需求。但是,这些理论并不能完全照搬套用,它们必须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然而在实践中这种结合却没有实现,出现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分庭抗礼的局面。

  课程所具有强烈的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品质与特点,决定了课程改革必然以社会文化的变革为基础。旧课程能否顺利地退出历史舞台、新课程能否成功地进入主渠道,主要取决于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的积淀程度。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积淀不足的现象与问题。如“应试教育”的文化传统、功利主义的价值心理定式与本质主义的课程思维方式等。新课程的理论只有与这些社会文化积淀相互作用而融为一体的时候,才是新课程真正适应中国本土文化之日。可以说,从思想到文化有多远,课改就得走多远。

  (二)现有教育思想和理论的生成机制,不完全提供课改实施的支持环境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绝不仅是教育内部的事情,在更大的程度上是社会的系统工程。建国后多次教育改革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改革囿于教育内部,忽视了社会文化环境和民众观念的支持。

  我国的新课改要顺利推行,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必须要继续营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同时,克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以及“霸权教育”的影响,创造利于创新人才辈出的和谐环境以及改革经济领域对人才的工具化要求,真正做到个体精神自由的发展,才能最终保证新课改到达成功的彼岸。

  (三)国外个人本位的教育理论主张,难以调和中国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对个人生命意义的张扬应该是教育价值的本真含义。哲学家康德说过:“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从中外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许多教育家都致力于关注人生的价值。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对人的认识和定位也就不同。总体来说,西方文化多呈现“个人主义”的个体文化,中国文化多表现为“社会主义”的整体文化。换言之,西方文化偏个人本位,中国文化偏社会本位。就教育对个体生命意义和价值关怀而言,中国教育的改革发展不仅要补上现代教育思想与理论一课,还要补上对个体人的认识和定位这一课。

  就西方来说,对人生命意义的关注值得研究借鉴。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使人的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教育要遵从儿童的天性“自然”的潜在能力为重点,强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文艺复兴以后,人文教育以现实的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追求人性的解放。到了近代,卢梭更进一步论述了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思想。赫尔巴特、福禄贝尔以及第斯多惠等则从揭示人的心理的角度提升了教育对人的关注。

  出于对传统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唯理性教育的反思,欧洲出现了新教育思潮,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它的目的在于鼓励儿童自由和自然的发展,以儿童的兴趣作为教育的根据。对于社会逐渐被科学技术所主宰,教育片面地发展人的技术理性,使人“异化”为“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机器”的现状,教育理论家从关于人的本真意义出发,提出了后现代知识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多元智力理论等学说,以期实现对人性的复归。这三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人的正确认识和定位基础上的,因此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先秦时期,诸子并起,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这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儒家文化以孔子为代表,其人道是“群体性的、社会整体性的、舍异求同的人本”,以培养巩固和维护封建宗法道德、政治道统的“明人伦”的君子、圣人为培养目标。这样,儒家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并不是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个体生命,而是将鲜活的生命置于僵死的规范之中,使之失去了“自我”。到了汉代,董仲舒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通过对“天”的神学化,确立了“天”的至高地位,从而使得教育丧失了对个体生命发展的意义的培育,成为扼杀个体生命的工具。与儒家社会重视整体的人本主义不同,道家重在自然的人本主义,强调生命的本质不是外在的规定,而在于它的自然本性,教育就是把生命置于自然的背景下,使其自然本性自由发展。就道家这种强调天人合一、人道合一、复归自然、追求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凸显生命自由发展的本性的教育来说,它是超越儒家的。但是由于它完全否定现实社会生活对人的制约作用,显得过于理想化而失去了现实基础;同时,由于道家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并不占有主导地位,因此它的影响也多被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20世纪后半叶,教育从培养人的外在属性转向人本身。70年代强调“双基”,因为“知识就是力量”;80年代强调“能力”,因为面对科技革命的挑战,“能力比知识更重要”;90年代强调“情意”,因为技术时代的唯理性教育,“失却了教育的另一半”。

  (四)课改实施条件不足,教学研究跟进不够

  1.课程运作体制的改变,导致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困境课程运作是指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各环节有机转化、动态展开的过程。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大一统”状况,决定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由中央集权体制决定,课程的运作模式也受制于国家的行政命令,这是典型的计划控制型。在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新课程改革推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这表明国家已经将课程运作的权力逐步下放,地方和学校的权力逐渐增强,市场运作机制正在形成,这是较为典型的计划指导型。这样,从课程研究、课程决策、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都会出现一些新问题,需要重新研究,把握其中的规律,以系统论的观点来建立一套科学的规范和体制。就当前课程运作出现的教材问题来看,虽然教材审定制度很严格,但由于教材涉及的巨大经济利益,再加上教材的编写时间较匆忙,教材编写者只注重编写的效益,时机的把握,而忽视了教材的试用环节;注重教材的编写和推广,而对教材使用后的反馈和调节、教师的培训、相应的教参教辅和习题训练编写等一系列后续工作力度不够等就成为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新问题。这样,仅仅依靠原来课程运作系统内部的调整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要求,需要加强外部监控系统和支持系统的开发建设,监控系统要对课程运作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影响进行研究、调节和控制。

  2.传统教学理论的根深蒂固,成为课程实施的阻障

  (1)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阻滞新课改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意识性机制,是由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它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内核或最深层次的部分,是决定民族文化如何发育的一项重要的控制因素。这种思维方式一经在主体的思维结构中固定下来,就成了支配人们实践活动的意识性机制,它以先行的模式组织主体的思维活动,规定着思维对象的选择、思维主题的确定和思维结果的价值判断。由于东西方社会物质生产条件的不同,导致了东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别十分明显。东方人的思维习惯是在“异”中求“同”,而西方人是在“同”中求“异”。19世纪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就曾明确指出:“东方人见到了统一忽视了区别,西方人见到了区别遗忘了统一。”具体来说,东西方人思维差异主要表现为:注重整体统一与注重个体独立;偏重直觉感性与偏重科学理性;崇尚中庸调和与崇尚矛盾斗争;推崇内在超越与推崇外在超越。这些差别均不利于新课改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2)传统教学理论的惯性张力,冲撞着新课改的实施进程

  近代中国教育学是从引进西方理论开始的,这些理论中长时期对中国教育发挥巨大影响作用的当推赫尔巴特和凯洛夫的教育学。赫尔巴特教育学是经日本引进的德国教育理论,凯洛夫教育学是中国在政治上“一边倒”学习苏联的产物,它们对当时中国的教育理论发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实践的发展,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都呈现出不足与缺陷,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在继承它们优点的同时也接纳了它们的缺点,并且这些缺点往往积淀为惯性张力,并阻碍着新课改的实施。

  就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来说,它强调的是学科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三中心”,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经其学生的发展改变为“五段教学法”,对世界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在19世纪后半叶教师素质较为低下的情况下,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这种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如同流水线一样的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与爱好,使教学过程成了机械刻板的程式,使学生丧失了成长的活力,从而扭曲了教育的本真含义。凯洛夫教育学并没有摆脱赫尔巴特教育学理论的影响,其基本特征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目中无人”。用苏联教育学界自己的说法,叫做“教育学中无儿童”。这些缺点我们早就从理论上得到了明确,但是由于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两层皮”现象,使得传统教育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它严重地冲击着当前新课改的实施。

  (3)新课改理念的理解偏差,导致课堂教学行为的异化

  课堂是教师从事教学、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育价值的场所。课改专家认为,课堂教学有呈示、对话和指导三种主要的教学行为,而教学对话可以说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共同解决问题的目标。但是,由于对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使得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矛盾与冲突,继而引起了教学实践行为的偏差,使课堂教学出现异化现象,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经验的指导,为课改而课改所导致的课堂教学失效或不明显的一种教学行为。

  这种异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形式化。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追求形式到位,很少能体现和实现新课程中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热闹非凡,学生举手发言活跃,分组讨论热烈等,而实际上是用“放羊式”教学取代“填鸭式”教学,形式上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但背后却是学生迷失了知识和技能目标,丧失了教育应有的内涵和价值。第二,极端化。通过对国家级课程改革试验区的观察,有论者认为新课改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七大问题,分别是:把“对话”变成“问答”,为夸奖而夸奖,把“自主”变成“自流”,有活动没有体验,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因“泛化”与“神化”而导致的探究的肤浅化与庸俗化以及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第三,表演化。主要表现为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而实施新课改,而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走过场,大搞形式主义。公开示范课不是为了虚心听取专家同行的批评和建议,而多成为应付上级检查、同行参观的表演课,成了展示教师魅力的教学秀,为表演而教学,用表演代替教学。

  二、教育思想和理论创新的途径

  (一)建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创新机制

  世界的全球化对“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和类型提出了挑战,要求我国必须创新教育思想和理论,培养出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我国当前的新课改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进行的全方位改革。本次改革有系统的思想和理论体系,但这些思想和理论均是移植借鉴国外教育成果,而不是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国外的理论能够在其产生的土壤中生存和发展,培养出理想的人才,对于我国来说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部思想和理论,它并不是高屋建瓴的,不能完全引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实际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创新都有其产生的内在机制,特别是决定教育改革,引领国家发展的系统思想和理论。具体来说,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创新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生发在本民族的土壤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没有民族的根作保障,也就产生不出引领世界思想之魂。因此,当前的中国急需能够生发教育改革理论的民族土壤。第二,必须有思想和理论的土壤。这些土壤不仅局限在教育内部,而且还根植于民族的思想和理论之中,如民族的传统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哲学思想等。第三,必须有大师级的思想家。先有思想家的存在后有思想理论出现的规律,要求我们必须有大师级的思想家出现,才能提出引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系统理论。思想家的产生要求必须有合理的政治体制、宽松的思想土壤和学术环境以及思想家具有担负国家和民族发展重任的个人使命。这些条件的欠缺就决定了不可能产生大师级的思想家和大师级的教育家,也就不可能有成熟的课改理论。

  (二)继承与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凸显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教育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从中汲取营养以壮大自己的生命力,这是教育生存的根本。当然,教育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培养人才继承文化,另一方面更体现在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文化。没有了继承就不能生存,而没有了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两者是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不能有任何偏颇。然而当前的新课改在更大的层面上只强调了对创新的发展作用,漠视了继承所蕴含的生存意义,它不仅没有根植于传统教育理论中,更没有根植于民族的思想和理论中,这就必然导致新课改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使得它必定缺乏生命力。新课改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文化,要想达到理想的改革目标就必须走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道路,因为任何新文化不论多么新,都是对既有文化传统中的某些成分的继承和放大。因此,当前新课改最大的难题并不是实践中的困难,也不是理论的不完善,而是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它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

  (三)借鉴与创新西方现代教育理论

  关于课堂教学的进化思想是:教学是从“死记硬背”到“结构化”再到“开放”的渐进过程。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目前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课堂教学还不具备有完全“开放”的条件。但是新课改理论倡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方面的能力,实际上是把学生置于开放的课堂中,让他们放任自流,成为教学的主体,这就势必削弱教育的效果,并容易走向极端。这些说明国外的教育理论,难以适应我国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我们在借鉴国外理论时,必须考虑根据我国的教育现状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适合我国教育的土壤。当前课改最大的问题是强调了国外理论的全盘照搬,而没有对这些理论发展创新,导致当前课程改革乱象丛生。这样,学习、借鉴和创新国外的教育理论应是当务之急,也只有做到国外理论的本土化,才能真正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借鉴和创新是对国外教育理论加工的两种形式,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发展,借鉴是为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创新是为了使外来文化更好地发挥作用,两者都是手段,服务于教育发展的目的。而全盘照搬仅仅强调对国外理论的生吞活剥,忽视了对其的再加工和创造,这就必然会导致原本鲜活的理论变成制约教育发展的桎梏。

课程改革论文11

  高层建筑,是指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得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可节约城市用地,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的开发周期,从而减少市政投资,加快城市建设。

  一、结构设计计算与分析阶段存在的问题

  1、结构整体计算的软件选择。

  目前比较通用的计算软件有:SATWE、TAT、TBSA或ETABS、SAP等,但是,由于各软件在采用的计算模型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导致了各软件的计算结果有或大或小的不同。所以,在进行工程整体结构计算和分析时必须依据结构类型和计算软件模型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软件,并从不同软件相差较大的计算结果中,判断哪个是合理的、哪个是可以作为参考的,哪个又是意义不大的,这将是结构工程师在设计工作中首要的工作。否则,如果选择了不合适的计算软件,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可能使结构有不安全的隐患存在。

  2、是否需要地震力放大,考虑建筑隔墙等对自振周期的影响。该部分内容实际上在新老规范中都有提及,只是,在新规范中根据大量工程的实测周期明确提出了各种结构体系下高层建筑结构计算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在新规范中增加一个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该参数的限值。由于在旧规范设计中,并未提出振型参与系数的概念,或即使有该概念,该参数的限值也未必一定符合新规范的要求,因此,在计算分析阶段必须对计算结果中该参数的结果进行判断,并决定是否要调整振型数目的取值。

  3、多塔之间各地震周期的互相干扰,是否需要分开计算。

  一段时间以来,大底盘,多塔楼的高层建筑类型大量涌现,而在计算分析该类型高层建筑时,是将结构作为一个整体并按多塔类型进行计算,还是将结构人为地分开进行计算,是结构工程师必须注意的问题。如果多塔间刚度相差较大,就有可能出现即使振型参与系数满足要求,但是对某一座塔楼的地震力计算误差仍然有可能较大,从而便结构出现不安全的隐患。

  4、非结构构件的计算与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往往存在一些由于建筑美观或功能要求且非主体承重骨架体系以内的非结构构件。对这部分内容,尤其是高层建筑屋顶处的装饰构件进行设计时,由于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均较大,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新规范中增加的非结构构件的计算处理措施进行设计。

  二。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系

  1 结构的规则性问题

  新旧规范在这方面的内容出现了较大的变动,新规范在这方面增添了相当多的限制条件,例如:平面规则性信息、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信息等,而且,新规范采用强制性条文明确规定“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因此,结构工程师在遵循新规范的这些限制条件上必须严格注意,以避免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的被动。

  2 结构的超高问题

  在抗震规范与高规中,对结构的总高度都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新规范中针对以前的超高问题,除了将原来的限制高度设定为A 级高度的建筑外,增加了B级高度的建筑,因此,必须对结构的该项控制因素严格注意,一旦结构为B级高度建筑甚或超过了B级高度,其设计方法和处理措施将有较大的变化。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出现过由于结构类型的变更而忽略该问题,导致施工图审查时未予通过,必须重新进行设计或需要开专家会议进行论证等工作的情况,对工程工期、造价等整体规划的影响相当巨大。

  3 嵌固端的设置问题

  由于高层建筑一般都带有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地下室和人防,嵌固端有可能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也有可能设置在人防顶板等位置,因此,在这个问题上,结构设计工程师往往忽视了自嵌固端的设置带来的一系列需要注意的方面,如:嵌固端楼板的设计 嵌固端上下层刚度比的限制、嵌固端上下层抗震等级的一致性、在结构整体计算时嵌固端的设置、结构抗震缝设置与嵌固端位置的协调等等问题,而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有可能导致后期设计工作的大量修改或埋下安全隐患。

  4 短肢剪力墙的设置问题

  在新规范中,对墙肢截面高厚比为5~8的墙定义为短肢剪力墙,且根据实验数据和实际经验,对短肢剪力墙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增加了相当多的限制,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工程师应尽可能少采用或不用短肢剪力墙,以避免给后期设计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课程改革论文12

  传统内科护理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项目化课程改革,通过模拟临床真实的工作环境,采用“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与学生今后即将从事的岗位任务紧密联系,同时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符合当代职业教育理念。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二十一世纪医疗卫生事业对职业高等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型护理人才,就必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护理学生不仅掌握必要的护理基本知识,更要注重对护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职业教育提出了“三以一化”,即“以能力为本,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1]。

  内科护理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促进护理专业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卫生职业教育的要求,使教学情境与工作情景相融合,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笔者设计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项目化课程改革方案。

  一、传统教学在职业教育《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局限

  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强调学科课程,教材的编写以直接叙述知识点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更重视理论的学习而相对不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2],偏离了职业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以岗位为中心”的思想。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这种知识“填鸭式”的教学,一方面会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被动的跟着授课教师,授课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会导致所学内容无选择性,有些内容甚至超过职业学生的接收能力,实用性不高,从而使课程内容与学生今后即将从事的岗位任务关联度低,没有与岗位任务之间建立明确的联系。

  二、项目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课程内容的设计

  内科护理课程设计以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与护理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研究,遵循医院内科设置(呼吸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风湿科、神经内科)构建学习领域,为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情境,同时按内科护理岗位的职业要求,对内科护理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内科岗位护理工作任务为主线,将临床内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工作过程转化为内科护理技能集成的教学内容模块,设计为项目,再按临床内科护理工作过程的程序分解为任务:①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包括护理资料采集、身体评估等);②提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并拟定护理计划;③对病人实施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内科护理技术操作等);④进行护理评价;⑤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饮食与运动、用药指导、功能示教等);⑥完成相关护理记录的书写,做好交接班报告。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及教学单元的实施

  教学单元在实施过程中,遵循“以项目为驱动、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3]。同时,每个教学单元的设计模拟临床真实的工作环境,根据病案将临床具体的护理工作设计为对应的任务,将临床内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工作过程转化为内科护理技能集成的教学内容模块。从而在教学单元实施过程中,使学生由传统教学中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课堂主体,从护士角色切入,促进学生学会如何与病人沟通、观察病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爱护病患意识,引导学生养成查阅图书、网络资料、整理资料等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第一次课,首先告知学生本门课项目化教学的整体安排,拟定师生角色,其中教师扮演科室护士长,如呼吸内科护士长、心内科护士长等,根据每次任务情境的变化而调整;学生扮演护士,如呼吸内科护士、心内科护士等,同样根据每次任务情境的变化而调整。同时划分学习小组,学生按4-6人的规模组成团队,作为护理工作小组,每组有一个护理组长。设定工作情境,作为一名内科病房护士,对(呼吸内科、心内科、消化内科……)的病人,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病情评估,确定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并评价,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正确完整的书写护理记录并进行交接班。

  教学单元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确定工作任务 在每次课之前,教师提前将设计好的任务单(包括案例与情境、以及工作任务给学生,阐述本次教学单元要求达到的能力、知识、素质目标及本次任务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分组准备。

  2.知识与技能准备 学生分组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并分工,结合案例模拟情境、角色扮演,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准备,教师进行指导、答疑。

  3.汇报展示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依次每个小组进行成果的汇报展示,逐一完成每项任务。由小组成员角色扮演,模拟临床工作情境,结合案例,对病人的进行病情评估、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并评价,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PPT展示书写的护理记录并模拟进行交接班。教师认真听取汇报并做好记录。

  4.教学评价 小组间相互评价、指出错误、不足的地方。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并总结本次课的知识点,强调技能操作的要点。

  5.布置下一次工作任务 教师布置下一次教学单元将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和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请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做好准备。

  (三)考核方案设计

  授课期间采用任务考核法,即对完成任务的每个过程和结果都适时地进行评价。评价方式有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评价内容包含了技能、知识和素质(如技能操作评分、学习态度、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同时,因为护理学生上岗必须先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所以也强调理论知识的考核,采取期末闭卷考试方式,内容主要是国家护士执业考试和岗位所需职业知识。因此,内科护理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课程总成绩=项目过程性考核×20%+项目展示成果考核×30%+期末理论考核×50%。

  三、结论

  项目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学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每一个教学项目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师的角色也是不断变化的,时而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传授者,时而是学生小组活动时的协调员、引导者[4],因此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巧,还需掌握一系列人文科学知识(如心理学、人际沟通、行为学等),才能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扮演好组织者、指导者等各种各样的角色[5]。

  另一方面,内科护理项目化教学中,每一个项目任务的设计都是来源于临床内科护理岗位具体的工作过程,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使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与学生今后即将从事的岗位任务紧密联系,为学生今后更好、更快的融入工作环境,转变工作角色,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的内科护理项目化课程改革能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能力,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要求,可以在教学中应用实施。

课程改革论文13

  摘要:文章从校内实训教学设施不够完善、教材的编写不够系统, 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落后三个方面入手, 对当前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 同时对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提出具体建议, 即整合现有的商务礼仪教学资源;改革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优化商务礼仪课程考核形式;灵活应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

  关键词:教学改革; 商务礼仪课程; 教学评价;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在全面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 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 自从中国—东盟博览会在我国永久落户之后, 跨文化商务交往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了有效避免跨文化商务交往过程中的冲突和误解等问题, 对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实施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是培养学生商务礼仪专业知识的基础课程之一, 也是为社会输送商务礼仪专业人才的重要摇篮, 对于我国跨文化商务礼仪交流活动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从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现状来看, 实现商务礼仪课程创新面临着诸多困难。通过对相关教学案例和文献资料的深入研究, 笔者将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 校内实训教学设施不够完善。商务礼仪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 校内实训教学设施不够完善, 会直接影响商务礼仪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商务礼仪实训教学设施主要涉及教学场地和教学配套耗材等方面内容, 按照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及实施商务礼仪课程创新的实际需求, 传统的实训教学设施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 不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教学形式上, 校内实训教学设施的不够完善, 对于商务礼仪课程创新任务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导致相关改革创新战略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 教学方式单一。从当前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大部分学校所开设的商务礼仪课程, 以大课为主, 多采用讲授式, 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商务活动中商务礼仪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商务礼仪课程是一门偏技能型课程, 大多数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且容易把该门课程变成一门“礼仪规范”说教课程, 打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使学生无法掌握相关的礼仪技能。这不符合教学改革环境下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目标。

  第三, 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落后。教学改革环境下, 基于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 对于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师商务礼仪实践经验以及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两个方面[1]。但是从高校商务礼仪教学现状来看, 由于该课程任课教师大多为学院教师, 没有丰富的商务礼仪实践经验, 虽然接受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 但是仍旧不能很好地满足商务礼仪课程创新的基本需求, 对于商务礼仪实训教学的效果也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商务礼仪是商务活动中体现相互尊重的基本行为规范, 标准的商务礼仪可以为一个人在商务交流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机会, 也是表现个体商务交际能力、内在文化涵养及基本道德修养的外在形式。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主要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的实践训练, 在保证学生提高商务礼仪道德修养的同时, 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气质, 规范商务活动中待人接物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商务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 商务礼仪在各个商务交流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当前, 商务礼仪课程成为高校重要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之一, 掌握良好的商务礼仪专业知识和技能, 对于学生的日后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持续推进, 传统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 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发展十分必要。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的重要作用, 需要在实际的课程创新过程中, 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 课程内容项目化。课程内容的改革是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的基础环节, 在实际的课程创新过程中, 需要根据教学改革环境下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的要求, 结合现有的商务礼仪教材, 对商务礼仪课程中的形象礼仪、交际礼仪、接待礼仪、涉外礼仪及公共礼仪等多项课程内容进行汇总, 从而让学生更加系统地掌握商务礼仪的整体知识结构。

  第二, 实践教学常态化。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需要建立在实践教学常态化的基础上, 在部分商务礼仪课程项目讲解结束之后, 应该及时安排相应的实训练习, 通过系统的情景式课程任务布置,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内化教学知识点。实践教学常态化, 有利于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 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记忆, 提高学生的商务礼仪实践应用能力。

  第三, 任务书设计标准化。之所以要求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遵循任务书设计的标准化, 是因为任务书设计的标准化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 同时, 根据商务礼仪课程内容合理设计任务书,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商务礼仪课程任务书的设计主要包括任务名称、学时、组别、组长、成员、课前任务、组内讨论、客户实训、组内互评、小组自评及教师评价等多个方面。

  三、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 整合现有的商务礼仪教学资源

  从当前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 所用教材除了基础的《现代交际礼仪》之外, 涉及的商务礼仪教材资源还有很多, 但是这些教材或书籍大多是以理论知识为主, 对于商务礼仪实践教学与应用方面的内容则相对较少[3]。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想要进一步保证商务礼仪教学质量和提高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效率, 还需要对现有的商务礼仪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秉持着商务交流活动与职业能力的创新原则, 以商务礼仪职业实践作为课程改革的主线, 在突破传统课程教学限制的基础上, 有选择地对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分配, 从而有效提高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系统化、科学化和合理化。比如, 按照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基础知识体系, 对教学内容和顺序进行以下调整。即职业形象礼仪模块教学—应聘礼仪模块教学—特定商务活动礼仪模块教学—商务宴请礼仪模块教学。其中各个模块中的课程教学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细化,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商务礼仪相关知识。

  (二) 改革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

  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商务交流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国际商务礼仪在跨文化商务交流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 教学改革环境下, 基于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 需要充分认识到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通过对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对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有效提高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教学效率, 进一步稳固商务礼仪的持续发展。以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的东盟商务礼仪教学为例, 由于东盟各国在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需要对已经形成且约定俗成的东盟商务礼仪进行明确。比如,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可以模拟中国商务人员与东盟国家商务人员之间的交流情景, 通过对东盟礼仪中独特的合十礼、双手握手礼等见面礼仪, 以及宴会礼仪中文莱禁酒、柬埔寨忌杀生, 印度尼西亚在用餐之后需要剩余少许食物等一系列礼仪的实践认知教学,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跨文化商务礼仪的理解与感受[4]。

  (三) 优化商务礼仪课程考核形式

  优化商务礼仪课程考核形式是改革环境下, 基于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的有效措施之一,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 将学生的商务礼仪平时成绩纳入总成绩考核中, 可以结合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 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25%。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等几个部分;第二, 商务礼仪课程中各个教学模块的情景模拟成绩, 这部分成绩可以适当占据总体成绩的40%左右, 通过对学生在各个教学模块中的实际表现情况, 将其汇总到总成绩考核中;第三, 综合商务礼仪课程情景模拟实训成绩, 这部分成绩可以占据总成绩的35%~40%。对于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来讲, 情景模拟实训教学非常重要,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3~5人的学习小组, 然后在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全部结束之后, 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置商务交流活动情景, 赋予学生不同的身份, 然后通过对学生在各个不同商务交流活动场景中的表现, 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

  (四) 灵活应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 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逐渐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的生产管理工作中, 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经济活动对于高校商务礼仪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 需要在高校商务礼仪课程创新过程中, 灵活应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 借助网络教学空间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推动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比如, 凭借互联网平台自身开放性的特点, 建立包括课程教学标准、电子教学设计、教学课件、重难点教学指导、微课教学视频、案例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活动项目参考资料及相关习题等多个部分在内的商务礼仪网络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式的商务礼仪教学方法, 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模式, 利用课内课外相互融合的多元化课程教学方法, 为教学改革环境下, 基于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综上所述, 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创新对于提高商务礼仪教学效率和保证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课程创新过程中, 应该从整合现有的商务礼仪教学资源、改革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优化商务礼仪课程考核形式, 以及灵活应用现代化网络教学手段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真正认识到商务礼仪创新的重要性, 才能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上, 为我国的跨文化商务交流活动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正新.经管类专业商务礼仪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企业, 20xx (6) :64-65.

  [2]卫苗.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xx, 16 (1) :101-105.

  [3]肖如斐.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xx, 32 (12) :83-85, 90.

  [4]武少玲.高校商务礼仪课程的定位与教学改革研究[J].品牌, 20xx (5) :232-233.

课程改革论文14

  飞机机电维修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民用航空飞机机体、飞机动力装置和飞机电气系统维护生产第一线高技能人才。《飞机系统与附件》课程是飞机机电维修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根据民航飞机系统维护第一线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以及目前国内机型的配比情况,该课程选择波音737C L飞机为教学载体,内容涉及七个主要的飞机系统,由理论教学、校内实训两个环节所组成。该课程的培养目标:让学生掌握波音737C L的飞机主要系统与附件结构及工作原理,具备维护波音737C L及其他相近机型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科学、诚信、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安全、质量、效率及环保意识。

  1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飞机系统与附件》课程是一门极具民航机务特色的课程,从历年来的教学实施过程来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收获很大,该课程很有针对性,为日后的工作和获取机务维修执照、机型执照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也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1知识综合性强。本课程设置在三年级的第二学期,要求学生已经学过专业英语、飞行技术基础、飞机构造、燃气涡轮发动机基础等课程。由于学生对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导致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觉得阻力重重。

  1.2内容广。本课程所涵盖波音737C L飞机的七大系统,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之多。如何有效地将知识点整理和归类,使其更具有系统性、连贯性,是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3随着现代民航业的高速发展,大量新机型的涌现,单一机型的学习已很难满足行业的需求。

  1.4由于校内实训条件的限制,目前所开发的具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有限,无法完全做到理论教学和实操训练的一一对应。

  1.5考核机制单一化、考核内容比较简单、考核方式仅是教师简单打分,缺乏具体细致的考核标准。学生只知道分数,却无法知道自己究竟是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2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飞机系统与附件》课程教学实施过程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2.1创建教学情境。本课程的教师团队成员到飞机维修企业进行调研和实习,与行业团队成员一起对飞机维修职业岗位进行分析,了解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由于生产工作任务毕竟不同于教学环节,不能直接应用于教学过程,所以课程设计团队选取紧扣教学目标的工作情境并结合行业标准创建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考虑能力培养的过程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每个学习情景下都有若干个子情境,而每个子情境下又有若干个任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2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实施工学交替,任务引领教学,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系统、全面地介绍波音737C L飞机系统的理论知识;现场教学,加深学生对系统附件的结构、位置及工作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实践教学,掌握飞机维护技能及培养分析问题、排故能力。通过完成任务的需求来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

  2.3型差异教学。为了使教学反映当代最新的民用航空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介绍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涵盖了波音737N G、波音787,空客330,380等最新民航机型的专业知识。将各类机型的知识点提取出来,加以整合。通过机型差异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适应生产单位对不同机型飞机维护知识的需求,也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维护不同机型飞机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2.4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本课程紧密联系工程应用,为了弥补目前实训条件的限制,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了大量多媒体课件。本课程的教师团队开发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相比于实际航材的演示,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演示系统内部的变化、演示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动作、模拟实际工作中的排故过程。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演示效果。

  2.5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模式。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分数为标准,以卷面成绩为依据,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考核环节理论与实践分离,偏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此,课程考核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改善考核评价分值比例。本课程考核形式包括以下几方面:书面考核40% (7次测验+期末考试)、实际操作考核4 0 %(实做+口礴和平时表现2 0 0/a(学习态度+团队合作情况+机务作风),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考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包括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3教学案例

  下面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一个情境“利用加油系统对飞机油箱进行加注”。该情境由浅到深可以分解为四个任务:①利用压力加油系统加油;②压力加油系统失效,如何完成做?(利用重力加油系统完成);③分析压力加油系统失败的原因;④如何将故障排除。这一系列任务的完成需要用到加油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勤务、故障分析、手册查找、附件拆装操作等知识。

  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将学生们分成几组,分别承担生产计划员、技术机械员、工程师、检验员、工段长等职责,模拟维修厂实际工作过程。由生产科下发工卡,技术科提供维护手册和技术支持,通过讨论将任务分解,由工段长及组员协作完成。老师充当经理的角色对工作任务做出评价。老师再作为培训讲师讲解完成任务所必要的知识和完成任务正确的实施方法。在完成任务后,将知识点纵向展开,针对性的介绍波音737N G系列飞机燃油系统的发展,并与空客330飞机的燃油系统进行横向对比。通过对知识点的扩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任务实施,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使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产生一种学习的欲望;不断细化的考核标准,也促使着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教学互动。

  4结束语

  《飞机系统与附件》是一门岗位针对性极强的课程,依据行业标准进行课程改革,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将行业标准与任务导向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使学习面向实际的机务维修的工作。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上述的教改措施,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各学科及本课程的知识点,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能力都比以往学生有较大提高,从而更易使其形成正确的职业素质。但是如何使得学生真正能够“零距离”接近目标岗位,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将教学情境细化,开发更多的具有针对性的实训项目,校企结合,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实训基地。

课程改革论文15

  一、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特点

  农业科学涵盖了农业气象、生态环境、耕作栽培、畜牧养殖、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业育种等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综合性。现代化农业不再像传统农业那样建立在有效经验的基础上,而是广泛运用数学建模和计算机模拟,结合遥感、遥测以及高度智能化的机械电子手段,成为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和产业。换言之,农业科学可以看作是由农业气象、水文、生理生态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组成的复杂科学体系,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的特点。现代农业的发展急需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工程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物理学尤其是经典物理学在农业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农业环境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农林院校普遍开设了“大学物理”课程,该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掌握农业科学技术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大学物理”课程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各高校教学计划中“大学物理”课程学时的逐渐减少,说明了各院校对“大学物理”课程的重视程度的降低。大多数高校农林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由原来的72~90学时,降到32~48学时,导致许多内容不能容纳到课程教学中,教学内容之间衔接不紧,难以给学生建立一个全面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

  (二)课程教学的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包括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涵盖了力、热、电、光、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分支体系,内容多,理论性强,公式复杂,学生普遍认为学习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高。

  (三)“大学物理”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课程严重脱节

  与工科相比,农林专业在“大学物理”课程结束后几乎没有与此相关的课程设置,学生在后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物理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自身也很难建立物理学理论知识与农林专业的联系,造成物理学科的学习与专业学习无关的表象,只想拿到学分,导致学生降低了物理学知识的有效性。“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的狭窄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三、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教学改革的各项举措最终都要落实于课堂教学中,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结合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的特点,教师首先应明确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的定位及教学目标,并以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开展特色化课堂教学。

  (一)明确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

  以物理学基础为内容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农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必修基础课。该课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物理知识。通过“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提高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计算机模拟的能力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优化教学内容

  在保证“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框架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农林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对课程内容科学地“减”“增”,进一步明确课程的教学要求,强调物理学思想和方法,淡化数学过程,最大程度将物理学的知识理论与农林科技、生命科学进行有机结合,搭建好“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和专业“接口”的平台。

  首先,可以优化力学部分,删减质点力学和刚体力学等经典内容,增加与农林专业结合较为密切的流体力学、表面张力等基本理论及最新应用成果。

  其次,对课时比重较大的电磁学部分,应重点讲解电磁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强调其中的物理思想和数学处理方法,淡化推演过程,增加生物电磁学等基本理论以及电磁学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应用等相关基础知识。

  第三,在光学部分,除了讲解波动光学基本性质和原理外,应适度增加与农林专业结合密切的光度学等基本概念、光学及光度学在生物、农林科技方面的应用等内容。第四,对近代物理教学内容的处理过程中,应突出物理学的本质和思想,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利用图表,简单明了地阐述近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注重介绍近代物理学知识的现代应用方法,回答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等。通过对“大学物理”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地“减”“增”处理,提高了学生学习“大学物理”课程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原理和方法与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在潜移默化中为学生搭建了“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和专业“接口”的平台。

  (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教—学—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机械、呆板的局面,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物理学知识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例如,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可以结合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讨论土壤中水分的运移规律;结合电磁感应现象,讨论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原理、高频发电机及高频焊接的原理;结合物体的发光原理,讨论激光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等。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适当播放相关的动画与视频,如在“物质的基本性质”章节,可以播放宇宙大爆炸视频;在“热学的热机和制冷机循环”章节,播放汽油机和柴油机及冰箱的工作原理视频;在“振动与波动”章节,播放电动门及其控制视频;在“光学”章节,播放圆孔衍射视频等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能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抽象的物理过程,对学生理解物理原理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四、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教育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但作为教育过程的实施者和教学过程的引航者,教师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要培养高水平人才,必须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基本的保障。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要想在课堂上深入浅出地将深奥的物理学理论知识讲得活泼生动、让学生易于理解并接受,教师雄厚的知识蕴底是必不可少的。“讨论式”教学方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更要知道如何教。对于所讲授的内容,教师要进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大胆思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进行讨论、争辩,在讨论和争辩中逐渐明晰、掌握所学的知识。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大学物理”教研室为例,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在自我摸索、学习的基础上,教研室还定期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召开研讨会,切磋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理学院每年都会举行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该比赛是教师交流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平台,学院教学督导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物理系教师及学生作评委,大家就“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及30分钟的现场教学等展开大比武。通过多次参加讲课比赛,青年教师能够取长补短,择优弃弊,提高了教学水平,探索了课堂教学艺术。

  (二)广泛收集学生及督导教师对教学改革的反馈意见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掌握和接受程度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优劣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课后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是尤为重要的。教师可以在课间或课下和学生交流课堂体会,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邮件、网络教学平台等途径反映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看法和建议,教师则应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课堂教学进度、改善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和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经验丰富的督导组老教师会随机走进课堂对教学过程进行督查指导,根据随机听课情况对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给予一定的评价。任课教师在听取督导组老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后,要进行查漏补缺,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增”“减”处理,能够将物理原理与农林专业结合、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将课堂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学生讲解相结合;在教学手段上将常规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手段相结合,使课堂讲授更加丰富化、多样化,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普遍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普遍提升。期末学生对课程评价高于99分,教学效果提升明显。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课程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课程改革论文03-16

城市林业课程改革论文06-11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论文04-10

高中课程改革结业论文06-14

高职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论文06-13

关于独立学院课程改革的论文06-11

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论文06-14

新课程改革关注人论文04-13

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对教育评价的改革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