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电力管理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力管理论文1
[提要]在现代企业中,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现代电力企业中亦是如此。近几年,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已成为需要研究的焦点。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改革的方面进行研究和解决策略的探析,以更好地促进电力企业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探析
一、引言
电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性能源,一个国家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充沛的电力资源供应,因而一个国家的电力发展也就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在现代社会,利用势能、太阳能、核能等新方法也给我们带来了多样的清洁的发电方式选择,但是只有好的发电技术和设备,没有好的电力资源管理,没有合理的运用企业的人力资源,那么电力资源就无法高效利用,进而会影响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电力资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为我国其他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资源,增强我国的整体竞争力。所以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成为我们必须要重视的一环。
二、电力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在任何一个国家,电力企业都是能够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行业,电力企业的良好发展,就必须要有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这不仅能够提高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更能发挥传统行业的领头作用,增加企业人员的创新力和在市场上的地位。目前,我们国家电力企业正好是在一个急需改革的重要节,而人力资源的管理又是电力企业发展的核心之一,因而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必须重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根本上解决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弊端,唯有如此,我国的电力企业才能重新焕发生机,未来才能蓬勃发展。
三、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的电力资源企业也意识到了自身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一些相应的调整及改变,但是当前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更新太快,而我国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跟不上潮流,改革也并不彻底,长期遗留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比如在管理模式上就缺乏现代管理理念,结构复杂,企业文化未发掘,缺乏相应的人才选拔任用及激励机制,人才大量流失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会进一步拉低电力企业的运转效率,进而也会限制企业未来的发展。
(一)管理模式落后,缺乏积极的管理创新意识以及现代管理理念
我国的电力企业虽然经过了很多年的发展,其管理模式还是相对滞后,缺乏现代的管理创新意识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甚至企业好多部门机构在改制的过程当中没有及时更新,还是沿用了老一套的管理方法;另外,在管理人才上也是缺乏接受过正规教育和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许多的管理者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下并不能够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电力企业当中的重要性,甚至好多企业并没有设置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管理上还是老思想、老办法。当然,这也与我国之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使得企业没有发展的冲劲和积极性。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更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意识到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对人力劳动的管理,而且是要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来进行合理的配置,这就使得电力企业的人力发挥不出应有的价值,整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得臃肿、不合理,进一步就会导致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能满足电力企业的真正需求,造成效益低下,缺乏核心竞争力这样严重的问题。
(二)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人才流失,员工积极性低
很多电力企业其实并没有很完备的激励制度,长此以往,员工就会丧失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会导致企业效益下降,创新力下降,就更谈不上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了。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电力企业工资待遇相对稳定,工作相对轻松,而且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因而是很多人比较羡慕的一个工作行业,但是每个人都是想往高处走,不是因为满足于现在的生活就放弃追求更好的生活,因此这就需要企业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来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敬业乐业。而当前电力企业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的影响,工人拿到的工资还是比较稳定的基本工资,工人做多做少最后所得的报酬却相差无几,这就让员工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创新奋进。长此以往,不仅会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而且还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流失,所以要在电力企业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来留住人才,发挥员工的自身价值来带动企业的发展。
(三)电力企业缺乏合理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
缺乏合理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一直是我国许多企业在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在此过程中,没有按照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进行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在选拔任用干部的过程当中也不能完全做到民主选拔,缺乏综合考评的环节,甚至好多企业还是按照传统的“一人说了算”的管理方法,许多干部就是直接任命,这样就会很大程度上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其次,过分的看重学历也是造成当前任用机制出现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学历不能代表生产力和创新力,在选拔的过程中学历固然重要,但不可作为选人用人的唯一标准,而是要看他有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能不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再次,电力企业在选人用人的过程当中也不可过分地追求工作和社会经验,从另一面讲,先前的工作经验可能正好限制了他以后的学习,反而不能接受和适应当前企业具体的工作状况,在这个问题上,工作经验只是一个参考,切不可作为选人用人的硬性指标,从零开始适应学习当前的工作环境和状态也不必然是一件坏事;最后,人力资源考核制度不标准、不规范,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难以实际操作,这也导致考核的准确性比较低。
四、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一)及时更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
在企业的发展中,各方面的管理都应该与企业最终的发展目标相契合,因而在电力企业当中,就需要领导人有远见,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及时改变管理模式,及时更新先进的管理理念,真正围绕企业未来的发展,立足于现实情况和企业自身的处境,把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战略发展有机统一起来。首先,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把这种重视落实在企业发展战略和行动上;其次,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社会,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对企业进行创新管理,学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让人力资源管理与这个时代的大趋势密切结合在一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集成化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让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更加高效便捷,凸显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激励制度,改进员工薪酬管理
在企业中,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时,不能只简单的针对业绩,而是要进行一个全面的、系统的考核。对于业务能力强、工作踏实认真的员工要进行表彰的奖励,同时在考核的过程当中,对于那些工作经验丰富,有管理创新才能的员工要及时发现和培养,保证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看到晋升的希望。对于工作不积极、工作态度散漫、不思进取的员工,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让其他员工引以为戒,避免在员工内部出现消极影响,造成企业整体损失。就像有的企业只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每月发放固定工资,这样员工无论干的好坏,做得多少,最后得到的都是一样的,所以员工对于工作没有什么积极性,假如员工的工资是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创新贡献奖,员工多劳多得,这样员工就会为了拿到更多的工资而努力工作,企业的效益自然会变得越来越好。企业的发展从最根本上说就是人才的利用和发展,得到并留住高素质的员工,使他们能够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力量,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要求,电力企业只有留住了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才能有无限的活力和创新力,企业才能在当前激烈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电力企业也要尽力为高素质的人才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和环境,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这样才能留住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储备力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员工的薪酬管理,通过各种的奖惩措施做到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为企业做贡献的积极性,同时要对先进的员工事迹进行宣传,保证企业的精神文化激励同步进行,让企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逐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三)严格把关人才招聘,逐步完善企业培训体系
对企业的人才招聘方式进行调查发现,要想企业能够发挥出人才优势,就必须保证人才招聘的合理性,招聘人才要切实考虑企业自身的情况,根据相应的岗位招聘专业人才,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和工作经验,适合企业自身的才是最好的;另外,在招聘渠道上也应该发挥企业现有的优势,拓宽招聘的渠道方式,同时根据每位员工的专长,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让每一位员工的价值都发挥到最大化。针对目前的招聘模式主要有三种:(1)校园招聘,在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专业性强的应届生是企业招聘人才的主要场所,人才学习能力和可塑性强,有专业的技能,同时能够为企业提供活力和创新力;(2)针对有经验的社会人员招聘,通过广泛宣传来对社会人才进行挑选聘用,这样能招聘到有工作经验的人才;(3)企业内部招聘,企业的内部招聘不但能够节省开支,降低对新员工培训产生的费用,而且他们对企业的环境和情况比较熟悉,上手比较容易。在企业招聘员工后,要通过培训体系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在此过程中不光要进行技能技术的培训,还要在思想意识上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让企业的员工有创新精神和奉献意识,针对不同的员工特长进行分类安排,保证他们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五、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改革是电力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现如今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而实施好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就显得日益重要。我们当前的电力企业虽然存在管理上、人员配置以及结构上等众多的问题,但是只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技术进行改革,使得电力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得到具体的解决,那么电力企业在未来一定能够更好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翼.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xx.35.11.
[2]雷梅龙.新环境下电力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人力资源,20xx.35.5.
[3]侯雯,吴超,梁红丽,陈永.关于加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科技展望,20xx.20.16.
[4]施松海,陈军海.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xx.36.11.管理/制度《合作经济与科技》No.12x20xx.
作者:金明 张静 李题印 单位:杭州清源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有限公司
电力管理论文2
基层工会会计管理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电力行业来讲,在电力改革的大潮与趋势之下,工程项目管理的方法与手段也向着现代化项目管理的方向进行着不断、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然而,相对于电力企业的飞速发展,目前电力企业内基层工会会计管理建设和发展却显示出了明显的弱势与不足。如何在飞速发展的电力企业模式变更的过程中加强基层工会财务工作效率,提高基层工会会计管理水平,是电力企业基层工会会计管理发展与建设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送变电工程改革
对工会会计管理的影响送变电项目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主要以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模式为主,逐步推进监理制和招、投标制度在国内电力企业送变电工程项目中的普及。从而改变原来电力企业中普遍流行的行政式、计划式和指令式的送变电工程管理模式。送变电工程从自身来讲,具有前期投资较大、工期较长、施工难度较大等特点。基层工会在送变电工程中对于营造党的先进精神的学习、巩固和发挥组织优势,提高工程项目成员凝聚力起到重要作用。为了保障基层工会职能的充分发挥,基层工会会计在抓好经费收缴、规范会计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基层工会会计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核算来反映和监督基层工会经费的收缴和使用。然而,就目前而言,基层工会会计的发展难以赶上迅速发展的电力企业送变电工程项目的脚步,造成了基层工会会计对于审核和监督工会经费使用上明显的不足。加上企业重视程度的不足,以及工会会计管理制度同企业管理制度和项目工程模式的脱节,导致了当前电力企业的工会会计工作面临亟待改革与完善的现状。
二、电力企业基层工会会计管理现状
电力企业的发展和工会会计管理的现状来看,基层工会会计管理的发展面临着如下几个严峻的问题。
(一)企业基层工会经费管理能力较差
现阶段,基层工会会计管理过程中,对于工会经费的管理上有着严重的不足。基层工会对于业务事项、记账等内容,有的不能按照新《工会会计制度》的规定出具各项明细的账目,尤其是在工会经费支出时,往往经由行政领导的签字就可以通过审核没有严格遵循工会经费的和应保持独立性的原则和工会主席“一支笔”的审批原则。这就导致了工会经费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隐患。基层工会在经费的使用和工会资产购置、登记、使用和保管核算上不能起到相应的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基层工会的职工活动和工会资金的使用中缺乏严格的预算和审批手续,这种财务管理上的不严格或者相应固定资产管理者的缺失,导致了工会资金的使用无凭可依,随意性过大,给工会资金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的财政管理都增添了巨大的阻碍。
(二)基层工会缺乏严格工会会计管理制度
目前,基层工会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不健全的会计管理机制。首先,部分基层工会的财会人员的专业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基层会计对财会人员的自己的审查和监督管理上也存在问题。一方面,有的企业将基层工会会计财务人员同企业行政财务人员有所交叉,导致了人员管理上的困难。另一方面,基层工会会计的从业资格审查和会计工作基础能力的审核工作也不到位,以致于基层工会财务人员良莠不齐,给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其次,随着20xx年1月新《工会会计制度》的颁布于执行,部分企业在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电力企业并未正式设立专门的工会会计机构,工会账务由行政会计及机构监管,导致了基层工会会计财务管理工作薄弱,业务处理能力较差,同时还存在“流水账”和基层工会未能按照新《工会会计制度》要求编制预算和决算等状况。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基层工会会计财务工作。
(三)基层工会会计管理体制松散
随着国内电力企送变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向着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趋势不断的发展,各级供电企业纷纷成独立电网项目管理公司,或者直接作为项目管理这个角色参与了送变电项目工程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基层工会的工作要求工会会计按照送变电工程的相应要求,督促员工足额并及时的缴纳工会经费,并遵照会计制度对所收经费进行核算并编制相应的季度以及年度报表。然而目前送变电基层工会会计在财务管理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导致了基层工会会计管理响度松散,在工会年度预算和决算已经档案归档工作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电力工程企业基层工会管理发展方向
(一)加强财务资金管理能力,推动基层工会会计管理制度化建设
随着电力企业工程项目的进行与扩大,以及工程管理模式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属的基层工会会计的财会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企业的发展给工会财务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会财务工作本身就有着极强的专业性和政策性。因此,基层工会会计工作要根据新《工会会计制度》和《工会法》中关于工会财务工作的相关规定,做好工会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同时,对于企业和送变电工程项目中的工会财务会计要进行规范化和具体化的规定,对财务工作要做到有条不紊的安排、检查和审核工作。对于会计管理中的具体实施办法、程序步骤和后期验收的都要做到专职专人的负责,让工会会计管理制度朝着制度化建设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培养优秀专职人才,促进基层工会会计管理专业化
发展优秀的专业的人才是基层工会会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与保障。因此,在工会会计管理的团队中,应加大专业人才和高学历人才的比例,从而不断的提升整个管理团队的素质水平。这就要求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严格把握人才的准入标准,才能保证企业基层工会能够得到优秀的新鲜血液的补充。
同时,对于当前的工会会计成员更要加强培训工作,让老基层工会会计管理体系中的成员及时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政策、新方法和新规定等,从而加强整个工会才会管理队伍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重视对于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对于弘扬电力企业的文化和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起到对不同结构层次的项目参与者和企业职工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要着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工会财会思想认识,完善基层工会会计管理体制化
建设电力企业内工会会计管理普遍存在一些制度不完善、不科学和管理松散落后的问题。当前电力企业中基层工会会计管理依旧面临领导不重视的困境,同时送变电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工期长、施工人员复杂的情况使得工程参与者对于工会性质、工作职能和经费收支管理的情况和规定都一知半解,甚至是全不了解。因此,加大对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和经费管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工会财务的关注程度的问题再电力企业中迫在眉睫。电力企业通过精细明确的工会财会管理制度,完善企业财政内控,才能更好地使用和管理工会经费,更好的为企业工程项目和企业职工服务。
电力管理论文3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建筑工程的施工数量逐渐增加。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保障电力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章对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进行研究,以期同类工程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电力建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居民用电和工业生产用电总量逐步上升,对电力建筑工程的需求逐日增加。由于电力建筑工程和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密切,因此必须进行高质量的电力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若想保证电力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对电力建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电力建筑工程开始到竣工,针对每个不同的施工阶段制定具体的施工质量方案。并科学合理的对电力建筑工程进行施工质量管理,从而使得施工工程高效、高质量的按期完成。
1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1.1人员方面的问题
电力施工建设人员是电力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主体,但是目前电力施工建设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薄弱、专业素养不高。电力建筑工程项目从工程设计到工程实施阶段,对人员有极高的专业技能要求,如若专业技能不合格,则将对施工项目造成巨大影响。除此之外,在电力建筑施工项目,有着不同的施工阶段,不同的施工部门,而且各个不同专业的施工人员进行不同的施工项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阶段各部门管理职责不明确,当出现施工问题时,施工人员相互推诿,使得问题解决不及时,影响施工进度。
1.2材料和设备方面的问题
电力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常常会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因机械设备质量问题而引起的施工问题,或是由于操作失误或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另外,施工材料的不合格,常常会引起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在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监督管理的不严格或缺少专人对工程进行管理工作,导致偷工减料、材料不合格、设备故障等情况的发生[1]。
1.3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
电力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时,由于施工条件的限制,使得施工环境充满不确定性。有时由于意外而导致施工管理措施未能够按照施工计划及时落实,对施工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例如,在靠近江河地段的电力建筑工程,常会因其地理位置和天气因素,导致许多随机性问题的出现,这样使得原计划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无法及时实施,从而对电力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另外,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的体系仍需完善,在缺少质量监督检查的条件下进行施工建设,使得施工质量安全面临着隐患问题。
2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施工前期
施工前期,需要对电力工程施工计划进行确定。电力市场分析报告是制定电力施工计划基础,在制定施工技术前需要分析目前电力市场的需求。再结合项目的可行性报告进行参考,综合考虑选出最适合电力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施工计划。在对施工项目进行设计时,在制作施工图纸和研究施工技术方案时,需要遵循质量第一的设计原则,以初步保证施工设计各项计划符合施工质量的实施标准。如果施工设计图纸没有经过会审则不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施工设计图纸会审前需要做好设计交底工作,使得双方清楚明白质量要求和设计原则。在确定施工计划方案的选择后,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人员组织。人员培训主要是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施工技能的专业培训,和施工质量意识的培养,加强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人员组织更多是对不同技能的人员进行岗位的分配和责任的明确,将具体责任落实到施工人员上,当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相应人员进行责任的追究。最后,在实际施工前,需要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检验,在质量达标后,方可使用,严禁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施工[2]。
2.2施工过程
电力建筑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阶段是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中,应坚持以预防为主,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测。在现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主要是操作流程和操作管理,对监管目标进行明确,对施工人员的责任制度进行细化和具体,加强各项防范的措施,使得电力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安全、规范。针对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人员的标准作业行为,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规范化施工流程和操作管理,通过建立质量监督小组,对各个具体的操作项目进行质量监督工作。对施工人员操作流程的失误进行及时更正,以此减少施工中出现的事故和质量问题。对电力建筑施工中所用及的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管理,规范对材料和设备的使用过程。在材料领取时,需要进行限额领取,防止出现材料过剩的浪费现象。对设备操作时,需严格按照设计操作流程进行施工,不可以私自偷减或省略规范上的施工步骤。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是对于混凝土施工管理和模板搭建管理两方面,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必须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对钢筋进行绑扎工作,控制好钢筋的接头质量,需保证最终位置和长度符合要求。模板搭建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在模板使用前需要将其利用隔离剂进行保护,模板搭建后,需要对其垂直度进行检验。从浇筑到搭建完成,需对每一工序中模板实际位置进行测量和记录。此外,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预防,借鉴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尽量减少施工危险,做好防范工作,保证意外问题出现时施工能够正常进行。隐蔽工程常会被其他工程覆盖,在检查时比较困难。在隐蔽工程施工时,需要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在隐蔽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需要自检,自检合格后需上报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对隐蔽工程进行全面审查。监管部门需要将隐蔽工程质量合格材料存档归类。隐蔽工程现场质量检查满足要求后,则进行下一道工序,若不满足标准,则需及时整改[3]。
2.3施工后期
电力建筑工程施工后期的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施工项目进行全面验收。在此阶段,需要全面检查各个项目建设成果,检查各项目的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综合分析项目是否能够投入运行。主要分为单项工程和全部验收两个阶段。验收前期主要是对单个工程进行验收,而验收后期着重于对工程进行全部验收。验收达到标准后,将项目投入使用,按照双方合同规定,在一定的使用期限内,施工团队有责任对工程进行相应的修复和回访。在工程交付以后,需要定期的检查和回访,并及时制定回访表格,整理成为档案,在保修期满后,交于投资单位。在工程保修期内,需要设置相应的质量负责岗位,处理工程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及时解决。对于纠纷和质量处理的意见,需调解并记录。
3结束语
电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复杂、涉及较广的管理工作。从施工准备到施工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管理都十分复杂。对于电力工程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规范标准施工,而各项目的监管小组需要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监管,发现操作错误及时更正。在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面的工序。明确各个工序施工人员的责任,强化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不断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使得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提高整体的工程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平.浅议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改革与开放,20xx,04:86.
[2]杨林.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管理[J].门窗,20xx,01:102+104.
[3]哈金福.关于电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xx,26:117.
电力管理论文4
为落实国家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以及推动“互联网+ 智慧能源”的工作部署, 20xx 年9 月1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了《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计划( 20xx - 20xx 年) 》( 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计划通过五年的时间,组织全国万家工业企业参与专项行动,千家企业贯彻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 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 工作指南,打造百家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工业能源消费效率,到20xx年,实现参与行动的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电耗平均水平下降10%以上。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为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用电方式,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和有序用电所开展的相关活动。电力需求侧管理信息平台是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体系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作用是: 基于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与网络技术,通过现场终端设备对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数据采集与深入分析,为电力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提供实用的信息服务与决策支持。
电力需求侧管理信息平台能够实现供用电可靠性分析、线损统计与分析、负荷预测、异常用电分析、用电( 负荷、电量等) 情况分析、用户侧用电数据发布等,在电力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新一轮能源领域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互联网+ 智慧能源”( 以下简称能源互联网) 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产生巨大的变革影响。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和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在能源互联网中,能量可在电能、化学能和热能等多种形式间相互转化。电力系统是各类能源转换的枢纽,将承担核心的能量转换作用。虽然能源互联网有众多的应用场景模式,但是从物理层、数据层和应用层的基本模型中,可以总结出的特征如下详述。
能源互联网的物理层主要含有分布式电源( 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 、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和可调负荷。能源互联网的数据层是基于高速信息网络,融合智能终端、智能网卡等智能硬件构建的信息物理系统。能源互联网的应用层是基于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开展的清洁能源高效消纳、智慧用能及增值服务、灵活性资源的互联网化交易和市场化运营。
国内有学者陆续开展了低碳经济或能源互联网下的智能需求侧管理系统研究,本文将针对行动计划,重点围绕着“工业园区清洁能源的高效消纳”的核心目标,从能源互联网的特点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出更高控制目标以及利用“互联网+”丰富先进的技术手段推进电力需求侧技术体系变革2 个具体内涵方面入手。
1 综合能源品质与效率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更高目标
能源互联网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旨在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一方面,从能源供应来看,长期以来我国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这种粗放式的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是客观上造成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对低下和大气污染等问题的根本性原因。在《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xx - 20xx) 》中,提出了明确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另一方面,从电力供需关系来看,历史上电力供需矛盾主要是由发电装机容量不足造成的,属于“硬缺电”。然而,进入“十二五”时期后,风力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超常建设。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的分布性、间歇性、随机性等固有特性,使得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下降,电力供需不平衡问题呈现出新的特征,即所谓“软缺电”。而且在未来相当长时期里,预期我国新能源电力建设仍将处于快车道,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将快速上升,由此带来的电力供需不平衡问题有可能越来越突出。
1.能源品质呈现多样化趋势。
作为一种商品,品质成为供用双方关注的焦点。原来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只是局限于供电公司与用户之间电力的供应。随着能源互联网的深入建设,以电能为核心,化学能与热能等多种形式能源类型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供用关系中。单一的“电能品质”必然需要扩展到“电-水- 气综合品质”。从物理、经济、环境等多领域,全面客观地评价能源品质至关重要,这是能源系统规划设计与运行优化的基础。
2.能源品质呈现复杂化趋势。
光伏和风力发电具有功率波动的自然特性。这种随机的、波动的功率注_入电网,将对电网的电能质量造成影响。小规模新能源并网会引起电能质量、电压问题,而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则会引起电网稳定性和调峰、调频等问题。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的不断增大,其接入电网系统后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必将越来越严重,电能质量已经成为制约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动汽车以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特点已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推广普及,规模化的电动汽车无序充电会给电网带来功率冲击,也对电网扩容及规划、调度及运行提出更高要求。
3.能源品质呈现严格化趋势。
电力系统一直承受着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的压力。目前配电网的现状是“以架空线为主; 以35 kV、10 kV、0. 4 kV 电压供电为主; 以直馈方式为主”的方式。这种供电模式,虽然能够满足居民用电和普通工业用户的需求,但不能满足高新企业对供电品质极为苛刻的电能质量要求,尤其是暂态电能质量要求。例如,对于采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的敏感用户来说,现代自动化生产线完全依赖于数字信息,对于各种电磁干扰都极为敏感,原本对电动机负载没有影响的微小电压波动,都可能影响到电子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导致掉闸或生产停顿,严重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例如,某半导体制造厂,供电可靠性计算指标很高,一直满足供电协议规定,但1 次幅值低于90%,持续时间超过35 ms 的电压跌落可造成半导体芯片工厂的直接损失约为100 万美元。对于敏感用户,提高传统定义上的供电可靠性已经远不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在美国,需求响应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目标。美国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每年向国会提交需求响应实施报告,系统分析需求响应实施的状况及对系统的影响,20xx 年《需求响应国家行动计划》的发布更将需求响应上升到国家层面。在欧洲,欧盟历时4年的大型研发项目ADDRESS 的技术创新促进计划旨在有效地为广大电力用户提供参与实时电价响应的手段,并充分利用需求侧资源为欧洲电网提供高效、灵活、可靠和高质量的解决方案。在日本,基于ECHONET 技术的家庭能量管理系统已经完成开发,该系统可对无人区域的空调及照明系统进行控制,并对用户用电信息进行采集,使用户详细了解其电力使用情况并给出和同类用户的比较,测试结果说明该系统可使得电力使用最高节约13%。澳大利亚颁布实施了有关居民电器参与需求响应的系列标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能源效率呈现多目标趋势。传统上,电力需求侧管理只是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用电方式,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但是随着多种型式能源的协同发展以及物理层上的深度融合,需要重新考虑综合能源效率的定义。同时,必须平衡综合能源效率与清洁能源高效消纳之间的关系。
2 能源互联网推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变革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在政府法规和政策支持下,采取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措施以及适宜的运作方式,通过电网企业、能源服务企业、电力用户等协力,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改变用电方式,在满足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力消耗和电力需求,为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效益最优、各方受益、成本最低的能源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和可调度的灵活负荷等能源互联网技术内核推动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技术体系架构、综合目标、实现手段将产生重要变革。
2. 1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来自于互联网、企业系统和物联网等信息系统,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收集准备、存储管理、计算处理、数据分析、和知识展现共5 个基本环节,来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并产生新的知识用以支撑决策或业务的自动智能化运转。
大数据技术在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应用,首先是需要解决多种能源、多种终端类型、海量异构数据的融合的问题。其次,实现分布式存储海量数据,以提高吞吐效率、降低故障率。所有数据分布于多个存储设备,采用副本机制数据互备,分别放置于不同的存储设备,存储设备通过高速网络互连。然后,根据处理的数据类型和分析目标,采用分布式计算来快速处理数据。进一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纷繁复杂的数据中发现规律提取新的知识。例如大数据下的电力系统状态辨识、电能质量定位溯源技术; 利用随机优化模型提取用户用电行为特征,基于用户与电网互动模型,评估需求响应潜力。最后,通过直观的方式将分析结果呈现给用户,服务于决策支撑。
2. 2 云平台技术
云计算的基本模型就是远程计算资源和计算服务,即用户通过网络连接到计算机上,获取计算资源和计算服务。而远程计算机,因为规模效应,可以提供比个人计算机强大若干个数量级的计算能力,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弹性伸缩的计算资源,可以大大降低用户获取相同计算结果花费的成本。
电力需求侧管理云平台需要实现将应用的“前端( 智能终端) ”和“后端( 控制中心) ”分离,即将各种复杂的高级计算从智能终端后移到控制中心。在云平台的顶层设计中,需要从硬件、数据模型、连接、网关、云服务和数据存储与分析处理等方面,提炼平台所需的技术需求和特性。智能终端将定位于数据采集、适当的数据计算、数据压缩和网络传输。云平台将作为统一的、开放的、分布式的“后端”服务平台。
2. 3 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与比特相关的一个重要概念,作为比特的底层支撑技术,它实现的是一个去中心化数据库。区块链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和链接每一个网络内的交易数据( 区块) ,使得交易变得更加安全。点对点交易区块链技术本质是交易各方建立信任机制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多中心化且基于分布式结构的数据存储、传输与证明的方法。通过数据区块取代目前对中心服务的依赖,使得所有数据变更或者交易都记录在网络体系之中。区块链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存储各种各样的数据,并且在上面添加同步时钟信息。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多中心化、自治度高,高度市场化与智能合约化的特点。这些性质与能源互联网具备天然的内在一致性。未来的能源系统将由亿万个终端链接,并且与微电网、太阳能系统、分布式风电、储能、冷热电联供、智能家电、分布式计算和能源管理软件相互作用,创造一个安全、经济、高效、智慧的能源系统,从而瞬间完成分布式、自动化的控制运行与市场交易。能源区块链技术将会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 4 可调度的灵活负荷
2. 4. 1 大型数据中心负荷的灵活调度
能效改善是数据中心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报告,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每5年翻一番。我国数据中心发展迅猛,总量已超过40万个,年耗电量超过全社会用电量的1. 5%,已经达到三峡的年发电量。依据对我国全国范围内多家数据中心的耗电量的调研,不考虑规模前提下,数据中心单体年均耗电量超过100 万kW·h。我国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水平整体偏低。当前一般采用平均电能使用效率(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PUE) 来表征数据中心的能效水平。PUE 是数据中心总电耗与IT 设备总电耗之比。PUE 值越高,意味着数据中心能效水平越低。目前,美国数据中心PUE 平均值为1. 8,谷歌、雅虎、微软等大型用户的最先进数据中心的PUE 据称可低于1. 3。我国数据中心PUE 普遍在在2. 0 ~ 2. 5,并且还有大量PUE 高于3 的数据中心存在。
在能源互联网背景下,通过利用基于能量信息化的分布式电池能量管控技术,能够重构数据中心的电源形态。基于上述技术研发的数据中心直流电源系统,将网络化的锂电池储能节点嵌入到服务器机架,在实现直流电源储能系统的互联网调度下,不仅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PUE 和可靠性,而且还能灵活地利用峰谷电价差进行充放电管理。当数据中心扩容时,能够方便地与服务器同步扩容。此方案已在国内联通基站和第三方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得到示范应用,机房供电系统效率提高30%。
2. 4. 2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充电站/桩是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的节点,国内的充电机多为AC /DC 整流和DC /DC 高频隔离的两级结构,能量单向流动,效率低,也容易对电网带来负荷冲击。充电站与储能系统一体化可解决其对配电网的冲击负荷问题,也可消纳分布式能源。目前国内已经开展充电与储能的一体化探索,如共交流母线的储能、充电一体站和风光储系统。此外,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也在建设电动汽车充电智能服务平台,推进“互联网+ 充电基础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提升有序充电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用户体验。进一步,应用电动汽车“充电- 储能云技术”,通过充放电智能导引、电力需求响应等技术,不仅能够实现电动汽车的清洁充电和清洁能源的高效消纳,而且有助于电力系统的削峰填谷。
3 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体系
《行动计划》明确了建设百家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企业,提升工业能源消费效率,并且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电耗平均水平下降10%以上。同时,在《国家能源局关于组织实施“互联网+ ”智慧能源( 能源互联网) 示范项目的通知》中也明确了工业园区的能源互联网建设。因此,本文结合某工业园区的能源互联网建设,设计了一个工业园区级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体系模型工业园区的能源互联网物理系统、物理信息系统和创新应用3 个层面的主要技术特征如下详述。
( 1) 物理系统层面由源、网、荷、储等设备组成,包括能源供应的电、热、气站以及分布式屋顶光伏与储能( 储电和储热) 等; 有敏感用户的IC 芯片制造厂、可调负荷的数据中心的智慧用户;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电力网络、热力供应管网、天然气管网等。该层面通过联供技术打破电、热、气等不同能源供应、传输与使用之间相互割裂的藩篱,为分布式能源的高效消纳、多种能源的协同运行、能源的灵活传输、用户的能效提升提供设备支撑与基础。
( 2) 物理信息系统层面包括嵌入在物理层的智能终端、高速信息网络支撑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和多能流协同运行控制管理三大子系统. 这个层面重要特征是信息的开放、共享、及时、安全。
( 3) 创新应用层面: 在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用户节能与定制服务、分布式电源直供、大数据信息增值服务、云端能量管理服务等业务,为多类型能源、多类型用户之间的能源交易与服务提供支撑。通过以上架构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能源互联网的通信功能和各类用能大数据,建设工业园区能源互联网安全数据共享平台和能源交易平台。一方面,促进绿色能源的灵活电力交易,扩大交易规模; 通过互联网服务引导电动汽车的有序充电; 积极推动储能在峰谷电价差的'作用发挥; 促进可调负荷的智慧用能及增值服务,实现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与灵活性资源比例等挑战性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用能情况诊断、专业优化治理、系统评估评价、能源大数据应用等服务,最终建设成智慧型工业园区。
4 总结与展望
国家高度重视工业园区的能源互联网建设,发起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以促进工业企业科学、安全、节约、智能用电,实现以较低电力消费增长创造更多工业增加值产出。本文结合能源互联网的技术特征,提出了能源互联网发展对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变革影响。对应于能源互联网的物理层、数据层、应用层3 个层面,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体系将发生重要变化。本文最后给出了一种符合能源互联网理念的工业园区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体系,供本领域企业借鉴。
电力管理论文5
合同管理工作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企业法律制度建设和风险防范工作水平的提高。当前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存在重视力度不足、管理工作结构不健全、合同管理流程效率不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问题等,需要企业在思想观念、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人员素质几方面做出改进。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在逐步改革转型。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在合同签订和管理工作中做到规范、科学和严谨。但在旧体制影响下,一些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容易产生风险漏洞,有可能给电力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探究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现状,找出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预防纠正,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就至关重要。
1、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现状
就目前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现状来看,受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合同管理工作有着诸多缺陷与问题:电力企业对合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合同管理工作机构不够健全;合同管理人员素质问题等等。
1.1重视力度不足
电力企业内部对于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在电力企业中,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于合同管理工作只是作为日常事务来处理,对于合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没有形成针对性的管理流程及规范,缺乏行之有效的约束、考核流程,不能及时识别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漏洞,这样就难以及时解决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防患于未然。
1.2合同管理工作结构不够健全,合同管理流程效率不高
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不够健全,合同管理工作规范制度流程比较冗长,管理流程的效率不高。很多电力企业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工作机构,而是由其他部门的人员进行兼职。在遇到一些关于合同管理的专业问题时,这些兼职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足以支撑他们完成这些专业问题,无法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完成合同管理工作;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流程通常都比较繁冗,导致会签制度和工作流程的效率较低,审批流程较长,少则几天,多则几个月,这样的效率严重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再有,在电力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中,通常只注重合同的静态管理,缺乏动态管理过程,签好了合同就束之高阁,而签署单位的资信、能力都是在动态变化中,合同签署时的状态只能反映签署单位当前的状态,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签署单位的动态变化往往被忽视。
1.3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
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通常由综合管理人员兼任,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在电力企业合同管理中,从合同的起草开始,到签署完毕进行登记管理,各个环节都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监控。这一过程中,难免造成合同签署的法律责任模糊问题、合同的动静态管理问题、合同履行问题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问题。缺乏高水平的合同管理专业队伍加大了合同管理工作的执行难度。
2、加强合同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电力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现状,我们要在思想观念、组织结构、管理流程、人员素质几方面做出改进。
2.1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合同管理工作
合同管理工作关乎电力企业的生产运营,因此,各级领导部门要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合同管理工作。首先要从领导层提高对合同管理工作的认识,要让各级领导认识到合同管理工作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与关键性,如果合同管理工作出现重大纰漏,可能员工辛苦工作最后还是一无所获。然后从上而下,加强员工对于合同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明确认识,提高风险意识与防范意识,把风险消灭于萌芽之前。
2.2合理建立合同管理工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体系,使合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提高合同管理工作效率,加强合同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电力企业要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合同管理机构,将具体合同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具体的人员,同时加强监管力度,保证合同管理工作被严格执行,保证合同当事人正常履行合同,提高合同执行效率。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合同管理工作人员对于合同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
2.3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电力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各种法务培训及业务培训,以此来提升企业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合同管理人员在法律意识提升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合同签订过程中不必要的风险。而专业业务培训,则可以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合同管理工作的效率。培训内容要避免全是理论说教的方式,要结合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将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灌输到合同管理人员的心中,加深管理人员的法律风险防范的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把合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结语
电力企业应该意识到合同管理工作和生产经营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提高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企业合同管理工作建设。针对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电力企业应逐步完善相关制度、流程,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电力管理论文6
【摘要】
为了满足社会日益提升的供电需求,传统的变电运维模式已无法胜任,电力系统需要建设足够规模与数量的变电站。针对目前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升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措施,提升运维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良好的设备状态,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
变电运维;安全管理;设备维护;信息化管理
0引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量在持续增加,我国电网系统需要新的建设与发展。针对变电站的运行环节,利用科学合理的运维方式,同时加强对相关设备的维护力度,才可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1电力系统变电运维
当下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进行新时期电力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社会发展对电力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日益提升的供电需求,电力系统需要建设足够规模与数量的变电站,但是传统的电力网络运维方式,无法应对当下规模巨大的电力系统,因此就需要进行运维安全管理和电力设备维护工作的创新发展。运维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效益,只有及时发现潜在的电力故障隐患,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才能全面增强电力系统的管理效果,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电力运维技术和电力设备维护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现代化建设面临着更大的电力运维工作挑战,就需要加快电力运维信息化的建设进程,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运维和设备维护的整体水平,使其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将多种新型技术与数据检测体系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满足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求。
2变电运维管理与维护的问题
2.1变电设备维护不完善
电力系统运行涉及对运行设备的维护以及检修工作,属于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工作环节。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存在变电设备维护不完善等问题。例如一部分电力企业单方面为了追求直接经济效益的提升,没有重视变电运维的价值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在设备维护工作中,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作为依据,整个工作过程混乱而低效。同时,变电运维过程中,也没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无法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故障问题,导致部分电力设备在运维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的问题。
2.2变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不足
电力系统的日常运行中,安全制度始终是充分保障系统可以稳定运行的关键,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程度会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但是,通过对大部分电力企业的观察发现,很多企业对于变电运维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充足,也缺乏相应的宣传教育,导致基层的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地发现一些潜在细节问题,同时在制定对应措施的过程中,也缺乏良好的制度参考。
2.3维护人员水平不足
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后,各个行业都逐渐应用了信息化技术,对于电力行业而言,变电运维也要朝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是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对员工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模式的转型和人员结构的调整,在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时,无法高效地开展工作,导致电力系统变电运维的信息化进展缓慢。
3电力系统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优化措施
3.1增强安全管理意识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工作中,为了顺利开展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重视对潜在风险的防范,增强安全管理的防范意识,才可以及时处理好各种问题的出现。进行电网调控的过程中,要对各种安全风险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构建一个明确的风险防范体系,在各个环节增强防范意识,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电网结构,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这样才可以充分掌握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点,同时为风险防范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全面提升安全管理的意识:①加大对信息的采集力度,针对某个项目的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精确到具体的位置,保证采集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②设计出合理的风险预测逻辑,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风险评估方式会直接影响到评估工作的开展,因此需要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实际的情况,充分发挥自身的工作经验,选择一个科学合理的分析技术方式,全面增强风险评估的效果;③确保风险监控的高效性,在监控过程中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迅速对隐患部分进行优化、调整和处理,是提升变电运维效率的有力措施[2]。从技术角度增强安全管理意识的方法是建立一个智慧运维体系,并将设备管控、安全管理的环节和意识融入智慧运维体系的各个层面。如图1所示,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智慧运维体系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构成。在不同层级和相同层级进行数据交换时,可以多次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风险识别,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3.2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使变电运维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顺利开展工作,并全面落实好相关规范以及制度,就要在实际的生产、维护过程中,全面落实好相关责任机制,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和具体标准。首先,变电系统当中的安全责任人要在工作人员工作开展中,起到亲自督导的作用,并对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安全性评估,才能充分保障整个变电运维环节的科学合理性。其次,针对日常开展的变电运维工作,应进行工作总结和分析;针对变电运行中各种缺陷和隐患问题,应及时联系相关负责人,并开展缺陷消除和隐患排查工作,保障整个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3]。
3.3安全信息化管理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使得各个行业都朝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也同样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推动新型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输变电领域的应用。在电网变电运维的过程中,技术支撑体系往往是整个变电运维工作当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全面提升电网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所在。当下电网的变电运维工作,建立安全信息化管理技术平台,更加高效地采集到各种电力系统运行数据信息,验证相应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形成典型管理经验。将管理经验与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帮助相关技术支撑体系实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例如现阶段出现的巡检机器人,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形成案例报告,工作人员对机器人巡视中的问题做好记录并及时反馈。总体来看,机器人巡检点位不能全部覆盖,可见光巡检正确率也有待提高。
3.4设备的高效率维护
电网变电系统的整体运维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电网系统当中的各种设备进行工作状态检测,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保养。一旦相关设备出现了故障问题,就需要马上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手段。这样才可以避免电网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因设备方面的故障问题,导致整个线路出现瘫痪。例如,在晶体管的检修过程中,往往需要全面的排查故障问题,壁管进行检测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逐点进行排查,从而保证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进行维护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工作的顺利进展,可以基于当下实际的设备情况,制定设备的养护制度,这样在工作人员开展维护工作时,才能基于相关制度对设备进行针对性检测与评估,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在设备的维护过程中,要保障每个重要的机械设备,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负责。同时,为了保障养护工作的开展,可以制定出一个长效的管理制度,能够定期地对设备进行详细的评估与检测,特别是在长时间运行之后,及时地对设备状态和运行质量进行评估。同时,日常检测以及维护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确保在日后的工作中,可以进行定期的总结分析。一旦出现问题,利用记录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掌握故障发生的一些规律,基于实际出现的情况,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解决措施,从而极大地提升相关设备的维护工作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入到新时期之后,我国对于电力系统的供电量有更大的需求,系统的构成趋于更加复杂,对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指出了现阶段变电运维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和改进的措施,在实施中结合了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使得电力系统朝信息化、智能化变电运维的方向发展,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赵海峰.变电运维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数码世界,20xx(3):266-267.
[2]孟凡玺.变电运维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xx,51(2):190.
[3]唐嘉栋.变电运维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1):218-219.
电力管理论文7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脚步,我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因此必须提高我国经济建设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与世界经济融合,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已经实施了新的制度改革,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改善原有的生产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改善原有财务管理模式,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新的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
一、现代电力企业的管理机制
国家对于我国电力企业一直以来比较关注,并明确提出了要加快电力企业的发展步伐,促进电力快速转型。构建和社会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发展机制。电力企业经过多次改革,已经实现了拆分转变,打破了传统的国家垄断格局。并为电力企业向市场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距离我们的体制改革要求还存在很多不足,未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道路需要前进。个地区的电力企业通过构建区域财务管理中心,打破传统的由单个公司负责的财务管理模式,以财务共享为核心,构建财务信息平台,实现跨空间会计核算、资金收付等各项会计工作可以集中处理,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对于新成立的分公司也要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各自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分散企业风险,降低企业压力,提高企业的生产运作效率。国有电力企业实行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完善各种管理机制,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财务管理是保证现代企业有效运行的基础环节之一,是企业的价值核心。因此,必须以企业核心价值作为财务管理得出工作理念。自从电力企业实行改革后,一些新建的分公司需要建立与之相协调的现代企业财务制度和工作模式。
二、现代电力企业财务模式
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组织,要想实现电力企业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工作必须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工作模式必须适合社会的发展需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
1、深化机制创新,提升整体财务工作质量
根据集团公司财务改革创新工作的计划部署,根据新的市场发展要求,探索符合自身的改革创新发展方向,构建跨时空的资金管理系统。目前,我国龙源电力企业已经拥有了资金统一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龙源电力企业还组建了国内总部公司,根据自贸区的特殊管理政策组建了跨境的资金交易平台。节省了资金的财务费用,降低了企业财务负担。
2、深化机制创新,提升整体财务工作质量
实行财务工作标准化、量化的考评制度。将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细分,明确每项工作的考核指标,并根据本公司的发展需要和相关人员的财务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相关指标内容和量化标准。同时还要根据公司的年度、季度、月度不同需求对公司在规定时间内的工作情况进行及时的考核和监督,真实反映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将财务评价结果和绩效考核挂钩。近年来企业的月度、季度、年度财务工作评价结果与员工的月度、季度、年度绩效评价标准挂钩,提高各单位对财务工作的重视。评价结果直接与财务人员的晋升、评优相挂钩,从而提高财务工作的整体质量。深化体系创新,激发人才强企内在活力。
3、促进岗位轮换、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培养财务人员的综合工作能力,实行高效的岗位轮换制度,不仅可以在企业内部进行岗位轮换,而且还可以进行异地岗位轮换,给财务人员提供更多学习和适应工作的机会,促进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企业中来。给财务工作人员提供特殊的考前准备假期和报销考试费用等特殊福利,激励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历、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鼓励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研究,并对当年取得注会、会计师职称等员工按照他们取得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给予额外加分等奖励,同时纳入到年度工作评价考核中。以促进员工的工作技能的提高,并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财务会计问题
做好与管理会计的服务工作,及时向管理会计提供准确无误的会计数据,在会计法规定的范围内,和管理会计共同确定会计核算方法,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按照管理会计的需要设置相关的会计科目,以便于管理会计更好的对财务数据分析和处理。做好各个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管理,细化工作内容,明确岗位职责。财务会计要严格对国资委负责,对主管人员负责,按照企业的会计制度和会计法规定的相关工作规范开展会计核算工作,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并做好会计的监督工作。
2、管理会计问题
做好与财务会计的沟通联系工作,实现会计信息资源共享,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和信息接收程序。保证会计信息的高效完整。不能为了简化自己的工作,满足管理者的会计需求,而干扰财务会计合理有序的开展工作。要站在财务会计的角度,做好会计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工作,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对于分析,为管理者做好财务信息整理工作,帮助管理者做出科学的生产决策。
3、完善相关会计制度
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一定会给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工作带来新的工作方式,因此在实行两者工作分离后。要完善相关的会计制度,对各自的工作内容和权限进行严格划分,明确各自的经济责任,避免因工作分离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管理混乱。
四、结束语
在我国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同属于财务工作,目前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电力企业的制度改革,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实行分离管理,任何新的工作模式都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时期。因此新的财务管理也将经历这样的磨合过程,并最终实现与新的制度更好的开展。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性,可以弥补传统工作模式的不足。
电力管理论文8
关键词:供电企业;营销管理;营销稽查;电量审核
营销管理不仅是保证供电企业快速发展、永葆生机的重要手段,也是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营销稽查作为供电企业营销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供电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其发展的重要性。
1电力营销管理中营销稽查的应用
笔者对所在城市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中营销稽查的现阶段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并结合国内其他供电企业营销稽查管理的相关数据,总结出了以4点。
1.1电费电价稽查
电费和电价稽查是整个供电企业营销稽查中最基础的部分,其主要是监督和调查抄表人员、电量审核人员、记录人员的工作情况。营销稽查能很好地帮助供电企业分析用户电量的使用情况和分析未来电量的使用趋势,从而为用户的用电合法权益提供保障。
1.2计量管理稽查
所谓“计量管理稽查”,是指供电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定期检查电量的计量方式,确保其符合电量计量标准。此外,还包括核查用户电表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出现故障或存在问题的电表。
1.3营销系统稽查
营销系统稽查是指对供电企业的整体营销管理情况进行的核查,主要是对营销管理从业人员的工作情况、用户基本资料的保管情况等进行检查,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供电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对比调查资料与实际情况,制订服务计划,为广大用户提供电力支持,进一步确保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电力的需要得到稳定供应。
1.4用电情况稽查
用电情况稽查主要是审查用户的用电异常情况、用户身份、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监督用户的电力使用情况和供电企业自身,确保整个供电工作的顺利进行。
2电力营销管理中营销稽查的实践意义
电力设施作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长期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趋发展,日常生活、生产对电力的需求与日俱增,这无形中加大了供电企业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营销稽查对供电企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将其实践意义总结为以下4点。
2.1提高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综合水平
在整体上提高了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综合水平,是现阶段营销稽查工作最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一系列的稽查工作,可从各方面检查供电企业的营销工作。比如,营销稽查从业人员通过对日常工作数据的检查和核实,能及时发现日常工作中的异常情况,并通过联系相关负责人,可及时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供电企业日常工作的效率。
2.2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营销稽查工作能保护供电单位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营销稽查主要对供电企业的日常营销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由于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业务种类较多、手续复杂,必要的稽查工作能有效、及时地纠正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规范整个电力市场的经营秩序,从而更好地保证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健康、平稳发展。
2.3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
供电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开展稽查工作可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有助于帮助从业人员及时地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可以根据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员工进行培训。此外,对于稽查人员自身而言,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能有效地避免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犯类似的错误。因此,营销稽查工作对供电企业的发展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2.4有助于供电企业建立科学的运转体系
开展营销稽查工作可以帮助供电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转体系,促进供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以顾客的需要为导向,及时听取来自客户的意见和建议。这有助于供电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建立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策略,也有利于领导层及时了解整个企业一线人员的工作情况,为其制订良好的工作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结束语
供电企业的发展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地完善整个企业的经营模式是我国供电企业及其相关领导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营销稽查系统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的经营模式,将整个营销活动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不仅对企业营销政策的制订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也对整个供电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邢利刚.内蒙古电网营销监控系统功能设计与运营效果评价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xx.
[2]安文波.大同供电公司营销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xx.
[3]姚宇青.基于B/S模式的电力营销稽查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xx.
电力管理论文9
摘要:电力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保证,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供电企业必须坚定不移地管理创新,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 管理创新; 发展
一、企业管理创新的意义和基本特征
1.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电力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电力企业,市场环境的变化对电力需求、电力生产、电力销售和电力建设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原有体制下形成的某些管理套路和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创新电力企业现代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1.1管理创新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互联网为人们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便捷通道,其带来的电子商务模式以及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都将我们固有的企业管理模式远远的甩在了身后,使我们必须在管理上进行创新,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发展。
1.2管理创新是企业全面推进企业现代化管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趋势。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要求必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等。在当前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供电企业只有加大经营管理创新力度,转变观念,健全组织和机构,积极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才能全面推进企业的管理现代化。
1.3管理创新是供电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电力行业内部竞争形势加剧,迫切要求供电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创新,及时调整策略,转变观念,提高整体素质,增强盈利能力。
1.4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管理创新,可以有力扭转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落后,缺乏竞争力的局面。通过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创新,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从而更合理的配置企业资源,大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5管理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管理环境,以管理创新为起点,引领企业各项工作,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特征。
2.1管理创新具有突破性。创新是一个“破旧”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破坏”。破旧立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管理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2管理创新具有挑战性。管理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管理,它要创造新的管理模式,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是对它所取代的旧的管理方式的挑战,因此,挑战性是管理创新的基本特征。
2.3管理创新具有风险性。挑战意味着风险,打破旧事物,创造新事物不可能一帆风顺,因而创新与风险是相伴而生的。
2.4管理创新具有实践性。创新的目的就是运用,实践就是把创造的新的管理模式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去,运用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促进经济发展。管理创新要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要坚持管理创新原则,形成适应本企业实际、具有本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
二、电力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
1.不断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现代管理理念的发展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表现在各个方面。现代管理理念中,由单纯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转向通过社会利益最大化、客户价值最大化来达到公司的长远发展和利益的最大化。电力企业要不断转变观念,更要关注现代管理理念发展,形成自己的理念,在管理中不断创新。
2.建立管理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应建立企业管理创新责任制,增强管理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创新要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把管理创新活动纳入企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企业实际出发,组织、研究、制定管理创新的方向、目标和规划。以人为本,加强现代管理科学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大力培养管理创新人才。对管理创新成果给予奖励。
3.把制度创新作为管理创新的重点。
企业制度的创新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力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技术创新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技术水平是体现一个企业经营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
5.环境创新是经营管理创新的条件。
我们必须全面总结企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内部创新为重点,以积极适应形势变化为目标,努力确保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和职工利益最大化相结合,为企业改革发展提营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氛围。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立法”。一个企业的文化,是企业不断积累逐渐形成的,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以适应企业和市场的变化。要培养企业精神,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建立诚信管理;培养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建立“学习型组织”;努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
三、我国电力企业管理的现状及管理创新趋势
1.我国电力企业管理的现状。
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从目前看,整体水平还不够高,缺乏深度和广度。这是由于大多数的电力企业长期处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适应市场经济。我国企业管理创新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创新主体错位,造成创新动力不足和创新能力较弱。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的配套性不强,政府干预过多,创新风险与收益不对称等。
2.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的趋势。
我国电力企业管理创新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2.1生产方式的创新。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制造业能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制造与设计、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通过人机对话实施计划与控制,可从物料资源规划发展到企业资源规划和企业流程再造。要通过网络协调设计,进行生产方式的创新。
2.2人本管理的新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这种管理思想既把人视为管理的主体,也把人和人际关系作为重要的管理内容,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因此,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管理者与职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加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劳功者参与管理的意识;加强管理的公正、公平、公开性,实现有序的竞争;塑造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等等。
2.3知识管理的新出现。知识管理是指以企业知识为基础和核心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所依赖的知识及其收集、组织、创新、使用和开发等一系列过程的管理,以满足企业现有和未来的需要。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应该把企业员工的个人知识转变成可以在企业广泛共享和恰当利用的企业知识。加强知识集成和创新,产生新知识,促进知识共享,形成共享和知识创新的良好循环。
四、管理创新已成为电力企业的必然选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为竞争提供了广阔空间,为管理创新提供了制度基础。企业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提供的巨大的机遇和严峻挑战,高度重视电子化和信息化问题,努力创新企业管理。管理创新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管理创新,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开辟新的增长点。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的内容、方法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企业的科学管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有的程度上,创新是目前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进入新时代,市场环境与竞争策略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提升竞争力正是为了应对这种多变的市场需求。认识管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管理创新的途径,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许小燕.信息时代的管理创新[J].经营与管理,20xx,(7).
[2]李宝山.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
电力管理论文10
伴随着电力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实施联网竞价。如何进行电力财务成本管理问题,已经成为电力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从财务成本管理角度出发,介绍了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在现代市场机制的运行情况,并提出了进行财务成本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希望给行业人士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引言
为了使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水平有显著提升,必须下大力提升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水平,在严抓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指导方针,与此同时,还应当努力提升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作为电力企业,其财务成本管理可以适当借鉴其他行业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与好的做法,从而持续对电力企业经营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电力企业始终处于高速、平稳运行状态生产与经营。
一、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在现代市场机制的运行
1、企业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需要财务成本管理有效支撑
在市场经济制度巨大影响下,为了使得电力企业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必须推动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向多元化目标发展。但是,新经济制度前提下,企业成本投入的多少已经成为评判电力企业是否盈利的一个关键指标。另外,更可以表征出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整体效益。
2、应当下大力抓好成本数据管理体系
一般来说,电力企业成本管理具有多个环节,比如:预测收益、计划决策、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等。但是,所有这些环节的实现都应当由专业的会计人员全面分析与仔细探讨成本资料,否则,会对电力企业成本管理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没有通过实践调查而得到的资料,不能够正确指导电力企业有关进行经营管理决策人员作出正确判断,从而使得某些策略不够合理。因此,保证得到的资料详实新鲜,才能够使企业管理层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大幅缩减企业生产成本。
3、充分明确成本管理责任制
作为电力企业,要想将岗位责任制落到实处,抓起来,落下去,就应当完全抛弃人情关系在管理责任制中的作用,把责任充分落实到每一个人,员工的一切行为必须以事先制定的规章制度去执行,只要坚持这样去做,一定会使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达到双提升。此外,作为电力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必须对其每一环节如生产、供应和销售等一丝不苟的完成,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把成本消耗情况直接反馈至成本当中,只有这样做,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同行业市场竞争中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同时要将成本责任制与激励制度密切相连,使得财务制度的功效在成本管理制度的大环境下发挥到最大。
二、我国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相关建议对策
1、以科学发展的理念实施成本管理
(1)树立现代财务成本管控理念
公司实施财务成本管控的基础准则便是财务成本管控观念,对现代财务成本管控思想加以合理梳理,进而提升公司财务成本管控能力。①应该将公司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成本管控的目标。过去的财务成本管控以该公司运营收益最大化为核心开展,经过对其全面的剖析,此种展开仅是实现了电力公司本身的短期发展目标,随着电力公司的成长与拓展,应该将公司第一时间划入产业的生产价值链条中,将公司效益最大化视为财务成本管控的目的。把控售价、费用、销售数量与安全生产等诸多因素间的联系,全面探究公司的业务过程、组织架构、工作方式与业务举措等,积极建设有关业务工作、资本供给、数据信息、流程达成整合的自由式学习类组织机制。依赖学习效应,大幅度提高电力公司财务成本管控成效。②牢牢树立“大成本”的思想观念。作为组成产业价值链条中的某个环节,电力公司运营费用受到内外要素的影响,因此应该形成“大成本”的财务成本管控思想。因此,对公司财务成本加以高品质管控,应该对公司内部与外部的资源加以科学运用,把公司财务成本管控范围持续增大,在电力项目设置、项目造价管理、资源整合调配、开支管控和节税谋划、线路损耗规划、线损控制、购电成本管理等和成本密切关系的成本管理。③对某些非正常成本和非相关成本要进行严格控制。财务成本控制中很重要也是较难的就是非正常成本和非相关成本。非正常正本就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因为出现某些异常情况造成的成本支出,相关人员应当对这种情况高度重视,一定要构建好成本控制预警系统,特别是应当积极参保。与此同时,因为非相关成本不会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任何影响,应该尽最大可能缩小非相关成本的各种预算。
(2)应当建立并逐步健全完善财务成本预算管理体系一个健康完善的财务成本预算管理体系是电力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部分
针对于此,应当充分考虑电力企业的实际规模,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区域经济状况,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成本管理预算体系。①对成本准确预测,确定成本目标。进行电力企业成本预测,应当从已经发生的成本与费用出发,同时考虑企业发展战略规模和市场实际竞争情况。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调查,全面参考包括发电、供电和售电等各环节的成本与收益,科学、准确预测电力原材料的成本,设备大修费、基建工程、组织管理支出、员工工资以及福利发放等因素。②必须拟制消耗预算。基于对市场物价、国家经济发展情况、企业所应用的生产技术等多种外部因素,严格把控消耗品预算。③构建预算监管体系,切实提升预算管理的实际执行能力。针对当前执行力度缺乏的情况,应当适时建立预算监管体系,这一体系主要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为主要部分,定期审计财务成本,保证企业预算执行力度达到预算目标。
(3)突出内部控制,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突出内部控制是提升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根本保障。①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以权责分离为指导原则,实行岗位轮换和岗位定期考核制度,加大会计信息监督力度和岗位控制。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下大力加强会计信息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程度。另外,还应当在内部建立控制评价制度,在利用内部控制审计提升控制效率的同时,充分发挥激励制度强大的作用,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②积极做好与银行各种业务的往来工作,防范资金支付风险。在往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各级单位银行账户必须全部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核算,未纳入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的银行账户必须进行清理撤销,防止出现企业存款账户分散化,使之便于集中管理。
2、扎实做好财务成本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基础性工作是进行财务成本管理的前提,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建立各种规章制度、登记报表资料、构建成本管理指标等。实行责任明确,分工到人。以规章制度作标准,有所为,有所不为。另外,具有监督职责的财务成本管理人员必须从根本上加大监督力度。必须这样,才能够保证财务成本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3、实施刚性成本预算
进行成本预算管理,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精准估计预算金额的具体数量多少,之后,实施刚性预算。刚性预算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加大预算透明度,保证合理顺畅。
4、电力企业管理层必须对财务成本管理工作足够重视
只有电力企业领导把注意力切实放到财务成本管理上,才能够使得成本控制质量提高,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获得广泛的社会价值。特别是作为会计人员,主要担负着开源节流的职责,最核心的部分则是对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如果作为企业的领导层都对成本管理没有付出足够的重视,那么相关财务部门也仅会就企业日常运行管理开支等基本工作执行好,轻视对企业内部财务成本管理的控制。
5、加强电力企业员工的成本意识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必须下大力采取各种方式增强员工的成本意识。加强成本控制,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并对此进行多种形式的宣传,同时,逐步建立并完善分级控制和归口控制等责任制度。由于电力企业规模通常都比较大,员工数量众多,因此,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统筹安排,分级控制,准确把握每一层级成本管理的实际职责,切实提高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三、结语
总之,为了使电力财务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应当逐步完善电力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制度,同时,实行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常态化定期培训机制,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电力管理论文11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培训工作是电力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和关键。近几年来,电力企业在全国突飞猛进发展,需要有一大批素质高、技术好的人才队伍与之相适应。通过对电力企业开展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当前电力企业职工培训教育重要内容和教育培训发展趋势。电力企业人才资源开发重点是加大员工培训力度,以知识教育、技能培训为内容,把培养高素质员工队伍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条件,将员工素质转化为企业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经济行为能力。电力企业要建立一支一流员工队伍,必须“以人为本”,加强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
关键词:
电力企业;培训;人才
一、创建有效电力企业培训系统
第一,创建有效培训系统就要从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本战略系统出发,依据企业战略目标加强规划,结合人力资本发展战略,量身定做出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培训系统。
第二,评价企业开展员工培训要求和详细计划,依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预测人力资本需求量和分布情况。采取评价培训计划,确保培训项目和内容与企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切实可行地解决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需要问题,提前为企业做好人力资本培育和储备工作。
第三,有效培训系统也要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本在自我发展方面要求。所以,企业在设置培训项目时,既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也要想到和人力资本个人职业生涯相融合,体现人力资本素质提升与企业经营战略相一致,将人力资本个人发展投入到企业发展轨道中,充分激发人力资本参加培训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培训成效。
第四,执行培训时要和考核相结合,并提升对培训进程的注重程度。在培训进程中,需充分调动受训者参加互动、交流研讨。在培训内容上,培训要聚焦企业实际问题,在培训进程中对培训和受训者一起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充分贯彻让培训和考核紧密结合的原则,使企业能通过培训获得利益。
二、设置有效电力企业培训方案
1.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内容、教师、对象、日期和时间、场所和设备的有机结合。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南,通过详尽的培训需求分析大致架构出培训方案大概轮廓,在前面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上就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实行具体分析。
(1)培训目标设置。
培训目标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要达到培训目标就要求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即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了解什么?通过培训后能够干什么?通过培训后有哪些改变?这些期望都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通过需求分析明确员工现状,知道员工具有哪些知识和技能,具有什么样岗位职能,而企业发展需要具有什么样知识和技能的员工,从而来确定培训对象。
(2)培训内容选择。
在明确培训目标和期望后,就应该确保培训中所要涵盖传授的信息。虽然具体培训内容千差万别,但一般来说,培训内容涵盖三个层面,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究竟应选择哪些层次培训内容需依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特征和培训需求分析来抉择。
(3)培训指导老师确定。
培训资源可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他们都有其特征、缺点,最终究竟选择何种资源要由培训内容及可运用资源来决定。
外聘老师选择范围大,可获取高品质培训师,对培训对象有吸引力,可提升培训档次,引起企业各方面注意,营造气氛推进成效。其缺点是缺乏了解有风险,且可能使适用性降低,成本较高。
内聘老师主要资源是公司领导、专责、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其优点是有针对性,且有助于培训成效提升,互相熟悉交流顺畅,培训易于控制,成本低。缺点是内部人员不易于在培训对象中树立威望,可能影响培训对象在培训中的参加态度。
(4)确认培训对象。
根据企业培训需求分析,不同需求决定不同培训内容,从而大体上确认不同培训对象。在最需要的时间里选最需要的人进行培训,依据岗位在组织中重要程度进行选择,同时坚持员工愿望与组织需要相结合原则。
(5)培训日期的选择。
通常状况下,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时就要进行培训。
新进员工培训。大多数新员工都要通过培训熟悉企业工作程序和行为标准,他们定要掌握企业运作中一些差别,并掌握一些技能;回避培训对象工作高峰期,选择不影响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时间。比如:避开每月规定抄表日期、抢修高峰等。
新技术培训。如引进新项目、新技术、新设备,购进新软件等都要求对原有职工培训。
在作培训需求分析时,确认需要培训哪些知识和技能,依据以往经验对这些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出日程安排,看大概需要多少时间及培训真正见效所需时间,进而判断培训提前期长短,依据电力行业工作特征对普及性培训采用“短、小、精”培训方式比较合适。
(6)培训方法的选择。
培训方法有多种,单对工作人员来说,比较适合的可分为三类。适宜知识类培训的有讲授法、专题讲座法、研讨法;以掌握技能为目标的实践性培训有工作指导法、演示法、工作轮换、个别指导;适宜综合性能力提升和开发参与式培训的有自学、案例分析法、事件处理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等。
培训方案具体实施计划
(1)改善企业各种编制员工技术技能,完善激励体制。主要是健全电力企业基层单位员工培训、评价、使用、待遇、职业发展一体化体制,给广大员工创造一个干事创业舞台,激起员工潜质,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与不学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同时,要改善员工档案资料,让他们有归属感。
(2)健全培训目的考核办法、积分管理办法、持证上岗等制度,将培训和人才评价、岗位晋升、薪酬待遇融合起来,同时,拓展员工发展途径,开辟技术、技能等各类人才职业发展渠道,激励员工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快乐工作。
(3)重视培训师和培训管理者建设。针对培训师资,可定期选拔生产岗位技术技能骨干,通过培训后回到单位担任培训师,也可以选出班组技能手担任本班组培训师。
(4)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技能培训,可运用工作例会、交接班、班前班后会、设备安装调试、项目验收等契机,围绕岗位工作中难点问题实行学习交流。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师带徒等活动。
(5)建设培训基地。有条件的单位要建设培训基地,基地配备各专业工种实操设备、仪器工机具,开发相关课件、集中资源、整合师资力量为员工实操学习培训提供场所。重点满足一线人员实操培训需求和任务,课程设计要依据各类专业岗位体系有序地开发。
(6)切实将培训内容转化为生产力。对培训机构和企业来说,均是一项大难度任务。首先,需要培训机构对培训内容有深入研究和实践,对重点部分要有深入了解,可以从各种繁乱情况中找到导致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其次,对企业来说,定要由真正熟悉岗位工作的人员负责培训。对培训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因为有的培训转化为生产力可能要花费1-2年时间,并且这个转变一般将衍生成企业文化,这可能极大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三、进行电力企业培训方案评估和完善
培训方案测评主要从三个角度来考虑。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虑,培训方案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分析其是否符合培训需求;传授信息是否能被培训对象吸收,否则要考虑从传授方法和培训对象学习特征等各个方面因素来进行改进。从培训对象角度来考虑,观察学员培训前后行为转变是否与期望相同,掌握学员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觉或满意度,学员在工作中行为方式有多大程度转变。从培训实际效果来考虑,即培训成本收益比来分析。培训成本需涵盖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案的设计、培训方案实施费用,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和福利。培训方案收益则涵盖企业收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
四、电力企业培训不求回报
应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培训效果,短期内不一定能看到效果,并且培训进程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培训对象素质不高、培训流程有阻碍、培训对象学习形式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要使培训对象对培训内容感兴趣,培训效果应与绩效挂钩,培训内容以技能为主。需提倡普及性培训和个性化培训相融合,前面所阐述的根本是普及性教育,还需强调个性化教育,如:
(1)培训如何装表接电、业扩、输电线路、变电修试就需按照个性化方式培训,约见会谈。通过和学员个性化沟通,确定个人学习目标。
(2)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明确学习内容、时间进度、学习步调等。
(3)监督指导。教师要掌握学习进度,并实行进度检查。学员有什么需要,或发现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
(4)能力评价和测试。每个学员学习一个阶段或学习结束时应有总结性评价。
(5)跟踪反馈,做好培训评估工作。
五、结语
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专业性强的行业,电力企业在人才比例、人才数量上不容乐观。一定要积极探索、不断归纳出学员教育管理新途径、新方法,为电力企业培育出更多、更好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实现人力资源增值,实现员工和企业良性互动,实现电力企业和员工持续健康发展。电力企业对员工培训历来非常注重,有着完善的培训组织机构,培训制度健全,培训经费逐年增加,培训基地配套设施日趋齐全,基本上形成一套较为稳固、成熟的员工教育培训系统,并在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但伴随电力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对电力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素质指出了更高要求,怎样在原有人力基础上提高员工素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电力企业要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培育各级各类人才和提升全体员工素质,而高素质人才需要通过持续职业教育来培育,注重人才智力开发和员工创造性发挥,这是是企业重要任务。
电力管理论文12
内容摘要:电力工程项目是一个系统复杂的项目,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经济风险、环境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和社会风险。应对这些风险,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电力工程企业加强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科学谋划项目资金运作,有效避免电力工程项目劳动力成本风险,以降低经济风险;健全电力工程项目法律法规,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做好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以降低环境风险;提高电力工程设计和施工水平,改进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方法,以降低技术风险;建立专业的工程项目团队,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组织机构管理水平,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以降低管理风险;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中做好与社会相关各方的沟通,妥善解决出现的矛盾,以降低社会风险。
关键词:电力工程;项目风险;成本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企业在国内外的电力工程项目逐渐增多。电力工程项目在实施中常常遇到各种风险,使得项目的开展产生这样那样的困难。研究电力工程项目中出现的风险及其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电力工程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见的电力工程项目风险
(一)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社会经济因素对电力工程项目的影响,主要有资金成本和资金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资金周转困难。电力工程项目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工程,建设周期长,需求大。通常企业通过外部融资来获取这些资金,这就使得资金来源要受制于市场经济因素,比如利率的变化。另外,电力工程项目技术要求高,工艺复杂,而且工期不稳定,这些使得项目的不确定性比较大,导致资金需要也不确定,可能实际的支出与预定出入较大。电力工程企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资金管理能力,不能对资产、负债及存货进行有效管理,就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使项目不能顺利开展。
(二)环境风险。环境风险有自然环境方面的风险,也有政策环境方面的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一般是不可抗拒力,包括地震、海啸、台风和暴雨等。电力施工地的气候条件对项目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者一般都能考虑到正常的气候条件,但对于非正常的气候条件往往重视不够。自然灾害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打击是灾难性的,它不仅可能使项目工期延误,还可能对项目利润造成重大影响。政策环境风险主要是法律法规的许可和政府政策的变动性。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得到政府部门的批准,所以法律法规是否许可这个项目就比较重要。只有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才能顺利得到审批。政府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等都会影响电力工程项目的实施和收益。
(三)技术风险。电力工程项目对技术的要求一般比较高,因此如果技术与电力工程项目匹配度不高或者技术的综合应用不好,就会产生技术风险。
(四)管理风险。管理风险主要有合同管理风险、运营管理风险、组织管理风险、人员管理风险和安全管理风险。
(五)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与电力工程项目相关的社会各方对项目造成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存在于项目规划、项目招投标、征地拆迁和项目环境风险评估等环节中。
二、降低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的控制措施
(一)加强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科学谋划项目资金运作,有效避免电力工程项目劳动力成本风险,以降低经济风险。由于项目施工的成本名目众多,所以电力工程项目通常采取成本预算制。常见的名目有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项目现场人员对这些费用开展控制和协调,他们会有一定的额度。加强成本管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让项目管理人员做好项目成本的管理工作。然而,管理水平只是影响施工成本的一个要素,工程质量、工程工期、材料和人工价格等都会对施工成本造成影响。在实际中,切实改善电力项目成本管理的有效措施有两个:第一,设立专门的电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机构来进行成本管理,明确机构的职责,完善机构考核机制;第二,如果想制定更明确具体的措施来控制和降低成本,就应该及时了解准确真实的财务信息,对各项费用的具体支出及其变化趋势有大致的掌握。只有科学谋划项目资金运作,将项目资金运作与电力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进行匹配和对照,对费用支出和项目进度开展同步监控,才能使电力工程项目正常进行,保证资金的供应。将项目资金运作与电力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进行匹配和对照时,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在电力工程项目支付和计价上,要尽可能缩短中间环节的间隔,向业主报送资料要及时;第二,在电力工程项目的采购上,要对采购时间作出合理安排,使其符合工程进度,尽量避免提前采购;第三,弄清市场行情,对项目资金作合理分配,以降低资金运作难度。现在,中国劳动力的工资不断上涨,电力工程项目要注意防范劳动力成本风险。
(二)健全电力工程项目法律法规,加大政府监管力度,做好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以降低环境风险。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时,应该依法办事、在地方开展有效的宣传工作,以增强当地民众对工程的理解和支持;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让其了解并尊重地方的风俗习惯;政府要加强对有关项目的监管力度,使工程能产生综合效益,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和招标单位在招标文件中应该将不可抗拒力写进有关条款。如果工程施工过程出现了由不可抗拒力导致的风险,那这个界定就会有很重要的作用。不可抗拒力一般是指地震、海啸和山洪等难以预测的自然灾害。
(三)提高电力工程设计和施工水平,改进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方法,以降低技术风险。要想有效规避电力工程项目中的技术风险,第一,要做好电力工程项目设计,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这有利于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质量,有利于防止项目重返修和工期延误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利润率。第二,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保证项目的正常运作。电力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应该符合项目设计所要求的技术水准,并能在施工工程中吸收国内先进的技术,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技术创新。第三,改进电力工程技术管理方法。项目的设计、实施、控制和保障是电力工程项目技术方法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建设施工企业要逐步增强自己的风险管理理念,制定出电力工程项目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方案,采取积极的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
(四)建立专业的工程项目团队,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组织机构管理水平,做好企业文化建设,以降低管理风险。电力工程项目的管理应该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到每一个施工环节,安排要合理科学,衔接好施工组织设计和各工序,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团结、高效的项目施工和管理团队是项目有效开展和最终圆满成功的一个重要保障。为此,应该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团队合作能力,使项目成员全身心做好电力项目中的本职工作,使团队成员互相爱护和团结,让成员有良好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工作舒心。许多电力工程项目的企业的最大缺点就是自身的文化建设不到位,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做好文化建设,可以使资深的企业技术施工人员把优秀的技术和经验传承下去,使企业保持良好的业绩和口碑,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做好以人为本,树立人本理念,协调好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关系,以完美的发展前景去鼓舞人,以和谐的环境去培养人,使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样才能发挥员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五)在电力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中做好与社会相关各方的沟通,妥善解决出现的矛盾,以降低社会风险。电力工程项目企业一是要与业主保持沟通,对业主的管理意图和预期目标进行了解和掌握,及时向业主汇报项目的进度及资金使用情况,得到业主的支持和理解。二是做好分包商的沟通工作,使他们对项目管理团队的意图和要求有充分的了解,让他们主动将自己的工作与项目目标相契合;让他们知道项目进度和施工中的困难,保证他们听从安排。
参考文献:
[1]霍文生,卢思远.电力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之我见[J].民营科技,2010,11
[2]林廷康.涉外电力工程投标报价方法及风险控制[J].企业技术开发,2010,11
[3]袁志民.电力工程建设中风险管理的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12
电力管理论文13
1电力企业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文化意识淡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凝聚企业内部力量与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在企业中应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但是在很多企业中,存在企业员工企业文化意识淡薄现象,没有科学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没有文化积淀的空洞内在管理模式,也导致了员工在营销过程中的散漫无为。
1.2营销管理制度存在不足
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都是用来限制员工自由和处事方式的,缺乏人性化的灵活性考虑,所有事情都是用制度的条条框框来衡量,久而久之就会造就员工的逆反心理和专制度漏洞的心态,这不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特别是营销管理,其工作性质决定了管理制度必须具备灵活性,在这个过程中,就能明显发现企业管理制度中的不足,因此,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健全完善营销管理制度。
1.3团队合作能力差
个人好表现思想严重,缺乏团队合作意识。销售注重的是业绩,因此,很多员工只注重个人销售业绩,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团队间的交流、讨论、协调、合作能力。毕竟个人的能力有限,集体合作的智慧和能力可以开启更多无限的可能,包括创新的思想、先进的技能,都需要通过相互间的交流获得,这是智慧的碰撞成果。因此,只注重彰显个人能力和个人业绩的行为,很有局限性,不利于员工和企业的发展。
1.4营销技巧欠缺
企业营销的现状是过分强调销售额和销售业绩,而忽略了对员工的培训教育,包括企业营销技巧的培训、交流等。销售技巧是促进销售成果的重要手段。很多员工在销售过程中,对新设备、新技术缺乏全面的掌握,以至于在销售过程中出现纰漏,既不了解客户的需求,也不能及时将自己产品的优势简洁地表达清楚,甚至不注重谈话技巧和语言方式,缺乏严密的销售技巧。
1.5对市场分析不清楚,产品定位不明确
对市场分析不清楚,产品定位不明确会直接导致销售业绩下降。市场的分析不准确,对导致销售的盲目性,毫无针对性,对于产品的功能作用、用户需求等等缺乏准确的定位分析,导致销售过程中存在虚假夸大现象,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科学构建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策略
2.1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激励员工开拓创新、建功立业的斗志。企业文化的构建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把逐渐形成的企业特色价值观、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等进行总结,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髓,企业文化所营造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观。
2.2健全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保障企业正常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健全完善营销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内容。在企业中,过于严苛或松散的管理制度都会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当员工不断埋怨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会影响工作干劲和销售业绩。因此,只有科学合理、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加激发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企业营销的关键在于人,即员工,只有当员工真正从自我意识中认同了企业的管理制度,才能使工作更加有干劲,充满激情。比如积极了解员工的生活情况和工作难度,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借助工会等帮助解决,这样可以极大程度地提升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让员工更加热枕的态度工作。
2.3强化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协作是为了充分凝聚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通过讨论、交流发挥共同的作用力。强化团队协作能力,需明确责任分工,不计较个人得失和短期成效,以团队利益为先,共同提高销售业绩。同时也存在着部门之间的协作发展,电力营销不仅仅是销售部门的事情,还需要技术部门、售后服务部门的协同作用,实现部门间的及时联动,能有效保障电力企业的急速发展。
2.4强化营销技巧
营销技巧是对客户心理、产品专业知识、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的掌控运用。销售的核心在于沟通,在于如何通过语言迅速找到客户的兴趣爱好和产品需求,并有针对性地解答客户问题,且对产品推广概念要清晰,不能模糊,让客户产生怀疑心理,条例清晰地介绍最新电力设备和电力技术,根据电力市场发展动态、准确分析、适时灵活调整营销策略,进而开拓更大的营销市场。同时,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借助互联网等方式的宣传也能很好地提前树立其企业形象。
2.5科学分析市场需求,准确产品定位
这个过程需要进行多次的市场调研,再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准确分析,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微信、微博等能及时反馈调查结果的信息化手段,迅速了解市场需要,包括意见和建议,这对于改善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有很大的帮助。
电力管理论文14
摘要:电力项目管理是电力公司管理工作的关键构成部分,在电网中起到了无法取代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力项目管理的意义,接着详细分析了传统电力项目管理模式,最后阐述了电力项目管理模式的改进及使用。以期通过本文的详细阐述,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创新及使用
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的推进,国内电力项目逐渐向国际化方向迈进,其管理模式也逐渐学习国外科学技术,但是,因为受到国情的限制,导致国内电力项目管理工作并无法完全适合国外的管理形式,所以,要求正视当前电力项目的管理模式,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寻找更新更先进的管理形式,以提高电力项目的管理效率,推进电力工程长远发展的步伐。
1电力项目管理的意义
电力项目管理具有显著作用,属于电力项目的基本构成部分。电力项目管理中需要电力公司严格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来科学管理电力工程的全过程,保证电力系统的科学性,有效防止各种安全问题的出现。通过控制电力项目,电力公司知道每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任务,共同做好工程的科学管理,可以提升电力工程建设效率。因为电力项目管理涉及了项目监理管理、原材料控制、工程造价控制与工程设计管理,由此就使得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唯有妥善处理各部门间的联系,方可确保电力项目管理的质量及效率[1]。另外,电力项目管理活动通过综合化管理,可以规范电力公司的施工建设,保障电力项目按时完工,增加电力公司的总体效益。
2电力项目管理传统形式
2.1CM形式
电力项目管理传统形式中的CM模式是20世纪产生的电力管理形式,其是指业主把电力工程交给专业人士来管理,可以加快电力项目规划与建设进程,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采取CM模式来管理电力项目,既能够得到边设计边建设,还能够及时体现出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在CM管理方式下,电力公司直接负责电力工程施工,业主和承包单位的合同采取承包模式一般是成本加利润。当前,CM模式在部分电力项目管理中的使用,但其依旧处在没有成熟的状态下。
2.2业主自创形式
作为国内电力工程管理的传统模式之一,业主自创模式的意思就是业主自行管理电力项目,业主承担电力工程各环节工作的施工管理。在电力项目监理机制发布以前,电力项目管理始终采取业主自创模式,因为业主自身有关电力项目管理方面的理论、技术及经验匮乏,一般都是建立一个临时组织,该种模式会导致电力工程的施工费用增多,减小了资源的使用率。伴随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渐完善,该种模式逐步被其他工程管理模式所替代。
2.3监理形式
兼顾到业主自建形式存在的业主理论、技术、经验的缺乏,为提升电力项目管理质量及水平,从而规范电力项目管理,国家已制定了电力项目监理机制,该种形式已在电力项目施工中得到广泛使用,可以有效处理业主理论缺少的弊端[2]。电力项目管理监理形式包含承包单位、业主及监理方三方的关系。简单的说,业主主要负责和承包单位签署合同,并委托监理单位管理电力工程施工工作。但是,创建模式并不是简单的管理电力项目的全过程,这样极易产生监理方不履行责任的情况,将给电力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3电力项目管理模式的革新及应用
3.1强化管理观念的创新及使用
若要达到国内电力项目的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及使用,一定要从管理观念上进行革新及发展,因为我国的电力项目发展起步很晚,管理思想比较落后,如此就导致管理创新出现局限性,所以,以科学的管理观念为指导,方可充分实现电力项目管理模式的革新与使用。创新观念的发展,首先需要管理者全面考察电力工程的具体状况,认真分析国内电力项目的发展状态,再采取科学的手段创新电力公司的管理模式[3]。若要实现该种管理观念的创新,能够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全面认识到电力项目管理模式革新的意义,获得电力公司的高度认可和重视,唯有电力公司自己认识到创新管理的作用,方可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进而得到思想的创新;另一方面,深入分析电力公司现行的管理机制,找到其中隐藏的问题,从而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处理,实现管理方式上的革新。
3.2寻找全新科学的创新管理形式
电力项目管理模式要根据现代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革新改进:①要借鉴国外科学的管理思想及管理模式;②不得一味的照搬照抄,如此会导致管理模式无法与本国电力工程相适应,唯有根据我国电力公司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合自身的管理方式并加以改进,方可得到管理模式的充分创新及使用。如对于流域水电工程建立,能够采取滚动开发方式,组建专业化的人才团队,分别管理流域水电工程管理不同过程的工作,让电力工程管理出现阶梯状推进,如此做不仅能够加快业务效率,确保施工进度,提升管理质量,并且还能够充分使用人力及物力等资源,让工程管理分工清楚、更为专业性;再者,在以往的电力项目管理方式中,项目型组织及职能型组织极度分化,给管理造成巨大阻碍,由此能够采用矩阵式管理方式把二者实现有效统一,而且还对结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避免与调整,促使电力工程内的各项资源获得充分共享,进而降低人工在业务过程的时间浪费并提升业务效率。
3.3加长全过程管理形式创新
因为电力工程管理存在复杂性特征,其工程建设的时间比较长,同时所涵盖的因素也非常多,为此,在电力项目科学化管理阶段,需要把全过程、多要素视为研究的焦点,并在革新制度时做好如下几点工作:(1)建立专业化高素养管理团队,通过创建高效率的管理人才队伍,实现对电力工程的高效控制,为电力工程的顺利进行及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电力工程管理的设计工作要求在项目设计过程进行,拓展管理人员的思维,不得将之管理观念局限于施工过程,使其认识到工程设计的重要性,请用专门的项目设计师来管理电力项目的安全性。再者,电力工程管理需要实现科学分工,再业务项目科学分类的前提下,提升建立工程的总体质量,同时在该种背景下,还能够通过分工控制得到团队之间的合作搭配,避免团队项目相互制约等情况的出现。最后,在全过程、多要素管理系统创建阶段,管理人员应当注重责任机制的建立,对所有人员进行详细分工,并对自身业务展开严格的监督控制,增加项目设计的观念,并充分确保项目管理的总体质量,确定管理活动的基本责任,给电力项目活动的顺利进行带来有效支撑。
4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电力公司运行和发展阶段,因为社会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电力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并提高电力工程的工作效率,促使电力工程管理工作得到创新。针对电力公司来说,在其发展阶段唯有科学使用电力资源,优化电力工程管理方式,方可在最大限度上促进电力项目建设的稳定进行,由此,电力公司在发展阶段要积极迎接挑战,寻找创新发展体制,引入更为科学的管理思想,提高管理者的专业能力,认真研究企业运营阶段的基本状况建立科学的创新管理形式,进而为国家经济体制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神洲.试论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科技视界,20xx(08):215+277.
[2]陈瑞.试论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及其应用[J].低碳世界,20xx(13):75~76.
[3]郑明敏.关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创新与应用的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05):228.
电力管理论文15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核心企业,已经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所以,我国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是,与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存在差距的,仍然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力企业的经济的发展,因此,就要做好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强化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水平。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人力资源的管理战略已经成为了电力企业的职能战略的重要内容。现阶段,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在电力企业中直接作用于管理的部门,就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以,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就必须要完善其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另外,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电力企业得以不断发展的基本保证,所以就要发挥人力资源的职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电力企业人才流失现象的出现。最重要的是,企业的主体是员工,电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团体的协作。因此,要完善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电力企业得以发展的立足点。
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认识上的不足
目前,大多数的电力企业在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的,上到企业的管理者,下到企业的员工对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理念在认识存在不足。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对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没有区别,并且将盈利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所以,造成了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就要求管理者从根本上将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工作重视起来,只有这样才可以形成企业自己的文化。
2.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制度上的缺陷
要想使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就必须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实现对企业员工有效的管理,以此来实现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电力企业在员工的评价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以及激励制度上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处,现代社会中,只有在精神和物质的双重的鼓励之下,才会不断的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企业生产的效率,才可以使得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发挥其巨大的潜力。另外,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制度上,在评价的过程中,存在着评价标准单一、管理混乱等问题,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
3.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人员素质有限
在电力企业的内部,缺少专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人员,而处于工作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要么是缺乏专业知识、要么是工作能力不足,导致企业的管理水平低下,人力资源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开发,没有将人力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造成优秀员工的流失。
四、提高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
在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工作中,首先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满足人才的全面发展。管理人员要深刻的了解现代的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所以企业的管理者要时刻关心员工的成长。保障员工的权益,满足员工的发展。形成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
2.建立健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
在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工作中,要不断的完善人才的选拔与应聘制度,激励机制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机制,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提升企业的人文气息,通过激励制度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也要充分的考虑到有用的意见,鼓励员工为企业的管理提出自己的宝贵意见,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公平与公正。
3.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
在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工作中,还要对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专业应变能力,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充分空间,同时,电力企业还要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
五、结论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因此,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同时,还要不断的增强员工的素质,不断提高电力企业的综合实力,实现电力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电力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电力工程管理的论文04-01
电力管理论文04-01
电力市场改革下电力营销管理浅析论文07-04
电力施工中电力工程管理的应用论文07-03
2017电力管理毕业论文04-01
电力企业管理的论文04-02
施工管理电力工程的论文06-12
电力工程成本管理的论文06-12
电力资金管理途径分析论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