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论文

2022-11-05 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控制工程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控制工程论文1

  计算机控制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电子工程向着专业化、科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并且所发挥出的作用与水平越来越高。因此,控制工程技术成为了近些年中人们分析与研究的一个重点。所以,我们需要对于控制工程与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工作,全面提高机械电子工程的质量与水平,使其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促进我国机械工程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一、控制工程与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

  控制工程指的是有效应用各种先进的工程理论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形成的一种处理自动化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技术方式。而机械电子工程是一个具有独特特点的工程学科,以构造简单为其主要的特性,以模块化的方式来进行系统的操作。

  而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人们对于电子机械工程要求的增多,我们需要将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中进行有效的应用,使的两者优势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处理好机械电子工程中存在的许多难题,一方面对于控制工程技术进行有效的检验,另一方面使得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质量与水平得到提升,最终为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一)神经网络控制的应用

  在生物学基础上形成的神经网络控制技术,是将多个有效简单的网络神经元连接为一个网络系统,可以对于大规模网络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原因在于,虽然以往的多个网络神经元具有十分简单的特点。但是,我们将其进行有效的连接与融合,就使得其成为了具有复杂处理能力的神经网络控制系统。这种系统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可以具有与人类相似的适应学习能力,最终使得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朝着多功能、一体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发展。我们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在电子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为例子进行具体的说明。电子机械工程中,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在数控机床中应用。比如:人们有效的应用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对于数控机床切割中不确定地点进行有效改变,最终使得数控机床加工的效率幅度得到大规模提升,使得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安全性得到全面提升。

  (二)模糊控制工程的应用

  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尤其是其加工流程具有非常大的困难。所以,我们应用传统的加工工艺流程方式建立起的模型,即自动化控制方式很难进行有效的工程流程控制。但是,科技水平的提高,将控制工程技术中的模糊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中进行应用,可以使其具有直观化与形象化的特点,使得以往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复杂问题变得非常简化,提高了其质量与水平,发挥出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价值。

  而模糊控制工程技术之所以有着这样的效果,其原因在于,模糊控制工程技术具有简单灵活的算法,使得模糊控制工程技术程序编制过程非常的简单,最终使得机械电子工程中的数据信息输入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偏差保持在合理化范圍内即可,就能保障工程的质量,而不需要对于 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大量数据信息进行精确化的分析与研究工作。这种应用方式大大降低了其应用的难度,减少了其工作量。因此,我们将模糊控制工程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中进行应用会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三)鲁棒控制的应用

  控制工程技术中的鲁棒控制指的是,技术系统在受到外界条件干扰下依然可以在某一方面保持应有的功能与特性,最终使得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具体来讲,我们将控制工程技术中的鲁棒控制在机械电子工程中进行应用,可以提高机械电子工程工艺的质量和水平。比如:我们以鲁棒控制在机械电子工程中机械制造生产为例子进行具体的说明。如:在柔性臂轨迹制造中,我们通常应用的是滑膜变结构的控制方法来进行工艺制造的控制,并且研究出慢变控制器。而我们有效的应用鲁棒控制就可以应用先进的理论研究出鲁棒控制器,并且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于整个系统的控制器结构进行科学调节。因此,我们应用这种方式,通过应用补偿控制算法,可以对操作轨迹模拟研究工作进行有效的补偿控制计算,最终保障柔性臂轨迹制造中的滑膜变结构。同时,想要达到以上的控制结果,我们需要对于其运行目标轨迹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具有合理化应用的组合方式,最终确保控制工作的效果。

  (四)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控制工程技术中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将优质的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可以对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具体操作流程与应用的工艺技术进行人工智能化模拟与控制,全面提高机械电子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原因在于,智能化控制系统具有与人脑相似的大脑思维模式,通过有效的对于自主信息数据进行收发,使得其控制的机器人像人一样进行自动化工作,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最终使得机械生产的效率与人工效率进行有效结合,完成对于机械电子工程生产流程的控制,节约了大量工程的成本与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工程的质量与效率,使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提升了其在社会生产中的竞争力。对于应用这些先进技术方式的企业来讲,树立了良好的成本控制思维,提高了生产工艺的科技含量,在市场中形成了有效的精品深加工的理念,有利于企业未来的进步与发展]。

  三、结论

  对于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工作,有利于我们应用好控制工程技术方式,最终提高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质量与水平,降低其工程的成本、使得其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控制工程论文2

  摘要:“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为了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对“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环节进行探讨,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xx)35-0139-02

  一、引言

  目前,我国有将近300所高校开设了环境工程专业,而“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本科生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规划及水资源保护等知识的核心课程之一。因其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强的特点,它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废水物理处理、生物处理及污泥处理的基本理论,还需要学生掌握基本工艺流程,同时具备水处理的工程及工艺设计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仅以教材为中心,还要不断更新水处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先进的工艺流程,同时还要结合工艺设计进行实践教学。

  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大多数学校都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课程,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因此,高校在课程安排上如何将废水处理理论知识、工艺设计原理与实践应用操作在教学中有机结合,是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掌握及应用专业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湖南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教学的课时安排为“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教学30学时,实验教学16学时。既有理论课,也有实验教学,但要想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学校要将理论知识的掌握及实践的具体运用有机结合,如考虑学生的学习进程,并在培养计划中增加必要的课外实践学习。因此,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加强理论知识的传输及更新,还要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方向人才的培养方案及社会需求,更加合理的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

  二、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以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理论课安排30学时,而该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一方面要想在规定的学时内将所有的内容完全介绍是比较困难的;另外,这个方向是在不断发展的,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许多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在实际水环境保护中得到了应用,而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一般都是较为成熟的,应用较为广泛的传统工艺,较少涉及新技术。实验课程安排了16学时,但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也是一个问题,将两门课程做好契合衔接肯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有,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课程,不仅需要理论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同等重要。虽然课程教学中有安排课程设计,但显然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经过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工艺设计肯定是不过关的。

  对于实践教学中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一般会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进行,与“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开设时间是脱节的,且在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过程中,主要靠实习地点的技术人员讲解,带队教师即使是环境专业出身也专攻有所不同,所以担任该门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不谈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研究水平,起码实践经验是有所不足的。又由于学生实践时间与理论基础学习时间错开,基础知识薄弱,加上主动性不强,所以很难在实践中详细了解到实际的水处理构筑物和工艺流程,因此“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建议

  1.完善教学内容。“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中水处理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要学习行业最新发展的动态和先进技术,在保证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增加强化应用的教学内容,如结合水业集团长善垸污水处理厂等大型污水处理厂为实例,分析水厂各流程中构筑物的选择、如何设计计算、需要哪些设备、各构筑物之间平面、高程布局等,使学生理解基础理论知识在实际水处理工程中的重要性,使学生会运用课程中的设计原则与方法解决实际水环境保护问题。

  2.合理改善课程设置及排课安排。笔者所在单位仅安排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教学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没有增加并加强课程设计还是略有不妥。另外,课程实习时间与课程教学时间的安排也有待优化,笔者建议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课程实习。此外,笔者建议将课程设计增加到该课程的教学中,并加强课程设计反馈,通过一定的课时保证课程设计稳中有序,从而使学生对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有一个系统的训练,并巩固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

  3.教学网络化建设。网络教学平台是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的重要平台,因此笔者建议建立湖南农业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站,网站中设有:理论教学资源模块提供并更新最新的水污染控制行业新科技动态,实践教学资源模块提供并更新最新的实际案例、多媒体课件习题库、实时交流等资源链接,还有参考书目、设计手册、最新的学术研究动态、学术报告通知。网站的管理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进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欲望。

  4.改革考核方式。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特点以及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对现行考核形式进行改革,实行多样化考试模式,可强化平时考核成绩。例如,通过教学网络化平台,让学生们在课前知道课程内容,增加课堂互动环节,从而增加课堂学习成绩。在考试内容上,试题可以借鉴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允许学生带书,不一定需要记住里面的诸多设计参数及公式,但需要注重评估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闫立龙,任源,张颖,代英杰.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xx,(15):33-34.

  [2]范晓丹,张襄楷,陈子辉.基于应用人才培养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J].广州化工,20xx,44(18):210-211.

  [3]邹联沛,何池全,岳英,刘晓艳.《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J].创新教育,20xx,(36):169-172.

  [4]李静,陈建军.浅谈《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xx,(17):44-45.

  [5]王茹,孙微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48):77-78.

  [6]宋志伟,乔艳云,潘宇.水污染控制工程网络课程建设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xx,(07):34-35.

  [7]艾尼瓦尔·买买提,周集体.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教學刊,20xx,(03):41-42.

  [8]吴小宁,冯晋阳,刘增超.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教学研究,20xx,(05):24-25.

  [9]乔森,周集体,金若菲,张玉.《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xx,(S3):65-66.

  [10]胡晨燕,周笑绿,时鹏辉.深化《水污染控制工程》案例教学[J].广东化工,20xx,(24):48-49.

控制工程论文3

  关键词

  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广义地讲,是指工程项目从筹建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中建设单位所花费用的总和;狭义地讲,是指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所花费的成本以及在工程发包阶段其投标价格和在工程结算阶段从建设单位所得到的工程建设费用(预期花费或实际花费)。

  造价控制就是指把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预定限额内,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各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造价控制应从多方面入手,如合理设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等。其中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就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就财政部门而言,其实质就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这是合同当事人双方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招投标等工作的主要内容。施工合同中关于工程造价确定和支付的相关条款,是整个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在当前建设工程市场发育尚未成熟、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市场信用体系和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有待改进的情况下,在施工合同管理工作中难免会出现许多不规范之处。

  1工程合同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法律意识淡薄,合同签订不规范

  建设工程耗资巨大、涉及面广、个性差异大和履约时间长。因此,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工作中,甲、乙双方由于缺乏施工合同管理的经验,订立的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

  有些建设项目在签订合同时为了回避业主义务,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有的甚至仍然采用口头委托和政府命令的方式下达任务,待工程完工后,再补签合同,这样的合同根本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如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有的当事人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在签订中标合同前后,往往就同一工程项目再签订一份或者多份与中标合同价款等实质性内容不一致的合同,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阴阳合同”,待工程实施起来,一旦涉及到经济利益,将容易导致工程纠纷的发生。

  1.2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等价有偿的原则

  自觉执行合同条款,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当事人一切行为的最高准则。签订合同的甲、乙双方,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从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承发包双方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等价有偿原则,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中心,随意违背合同条款。甲、乙双方的这些违约行为,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

  合同文件存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从目前实施的建设施工合同文本看,施工合同中绝大多数条款是由发包方制定的,其中大多强调了承包方的义务,对业主的制约条款偏少,特别是对业主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处罚办法。这不利于施工合同的公平、公正履行,成为施工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较多的一个原因。同时,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管理,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件,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由于建筑市场处于买方市场,承包商为了获得工程,只好接受。个别承包商在实施这样的工程合同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就会采取偷工减料或非法分包甚至非法转包等手段,给工程建设带来隐患。

  1.3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合同归口管理、分级管理和授权管理机制不健全,谁都可以签合同,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和评估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

  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实施监督、检查等管理。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更要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有些地方的合同管理机构不健全,对合同的审查、监督和检查不得力。建设单位没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力量,遇有建设工程,便委托给监理公司,而目前监理公司的机构设置不规范,合同管理力量薄弱,往往很难胜任建设单位的委托;施工单位,特别是中、小型施工单位,重视公关和预算管理,轻视施工合同管理,甚至没有专门机构从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

  1.4合同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建设合同涉及内容多,专业面广,合同管理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造价管理知识。很多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合同,或合同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将合同管理简单地视为一种事务性工作。甚至有的领导直接敲定由一般办公人员办理合同。一旦发生合同纠纷,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援。

  2控制工程造价,抓好合同管理的几个环节

  2.1把好合同签订关

  签订工程合同时,最重要的要根据各工程的特点,应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指工程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导致工程增减的结算条件和结算方法),因为不同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关系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合同文本应尽可能选用由国家颁发的通用性合同文本,再根据拟建工程的特点和招标文件以及发包人承包商双方谈判结果来起草。合同文本必须准确表达双方谈判确定的意思,做到条款不漏项;标的物表达清楚、标的额计算准确;质量有标准,检验有方法;包装物、提(交)货或移交工程成品、运输方式和结算方式明确;违约责任及违约金(或赔偿金)计算方法准确;文字表达严谨,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词语。

  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要点是:施工合同是否合法,业主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健全,合同是否需要公证和批准;合同是否完整无误,包括合同文件的完备和合同条款的完备;与其对照有无差异;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是否失衡,确定如何制约;合同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完不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以及如何补救;双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发现歧义及时沟通。

  2.2做好合同实施管理

  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2.3重视合同后评估

  合同后评估是合同管理的总结阶段,往往不为人所重视,其实合同后评估工作是件很重要工作,它是对合同好坏、管理得失的评估,它可为下一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合同后评估工作主要是总结合同执行情况,对合同管理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对过时、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以及不严谨、容易被对方索赔的条款要加以改正。影响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可分为可预见和不可预见因素,可预见不确定因素应作为普遍性问题,不可预见不确定因素作为可追溯事件加以标识,通过合同后评估加以鉴别,并在以后工程合同中加以明示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合同管理的几项措施

  3.1合同管理精细化

  目前,各省级人大常会审议通过并颁布了各省级《合同监督条例》,指导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合同的监督和管理。但是,由于合同的种类繁多,《条例》内容只能对合同的监督和管理做出粗线条的规定,无法满足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的具体需要。各级建设工程行业主管部门针对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制定出一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细则”已经迫在眉睫。作为政府项目投资主体的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细则”的制定与审核,尤其在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上,对政府投资项目就做出细致、明确的规定。

  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3.2管理人员专业化

  人是合同管理中最活跃的角色,也是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建设单位应设置合同管理人员从事合同管理工作,并应执有《施工合同管理人员资质证书》,加强对建设单位合同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素养的培训。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特点,总结以住政府投资项目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在合同的签订过程中做出有利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对策,从而为国家财政节省建设资金。

  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己正式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造价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搞好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因此,建议在建设项目管理机构中设置注册造价工程师岗位,专司合同管理职责。

  3.3合同索赔研究程序化

  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赔所需的意识和动力。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

  因为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索赔与反索赔是合同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合同双方攻与守的关系,是矛与盾的关系。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3.4项目建设代建科学化

  所谓“代建制”,就是由政府组织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管理专业人员,根据行业性质不同,形成专业化的建设队伍,专门从事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管理。财政部门应积极参与项目“代建制”的推行,加强对代建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并利用“代建制”在合同管理中的优势,彻底消除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项目建、管、用不能分离的弊端,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

  3.5合同签订审核规范化

  建设单位应组织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专家,审核合同条款是否真实、齐全,并对承包方投标文件进行了解。通过审核了解,对不合理、不合法的条款及时予以纠正,不齐全的条款要补齐,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实施中减少合同纠纷和违约,避免对建设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6合同实施交底制度化

  财政部门应督促实行政府投资管理的建设单位做好向各层次管理者做“合同交底”的工作,把合同责任具体落实到各责任人和合同实施的具体工作中。特别是在工程使用非标准的合同文本或有关人员不熟悉合同文本时,这个“合同交底”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何伯森.国际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

  2卢谦.建设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

  3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建设工程合同管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xx

控制工程论文4

  摘要: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在现代工业制造行业当中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已经广泛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模具技术水平已经是衡量国家工业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质量、效益。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主要研究材料结构的改变方式、材料性能提升的方法、材料表面形状的改变方式,这些内容都与模具制造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模具作为各项制造工业的基础,其制造技术会对工业制造质量、工艺等关键因素产生影响,两者的结合能够迸发出不可估量的价值。文章对材料成型以及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产品设计;材料加工

  1模具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

  1.1模具工业的发展状况

  模具是对原料进行加工,并赋予其精准的构型、尺寸的加工工具,用于批量、高效地生产工业产品零部件,根据加工对象、工艺的差异,模具可分为冲压、塑料、铸造、锻压、橡胶、粉末冶金、拉丝、无机材料成型等多种类型,其中最为主要的模具包括冲压、塑料、铸造、锻压、橡胶五类模具。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模具的应用日渐广泛,汽车、电子、仪器、家电、建材等产品中大量的零部件都需要依靠模具进行加工。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分,与各项产业的关联度较高,也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根本保障,其可以带动产业的比例能够达到1∶100,也就是说模具工业发展出一亿元的产值,就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出一百亿元的产值[1]。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电子信息、家电建材、机械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模具产业实现快速增长,模具行业销售总额自20xx年的980亿到20xx年的1840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58%。根据我国模具工业协会编制的《中国模具工业年鉴(20xx)》,20xx-2011年度模具销售额中塑料模具占比最大,约占45%;冲压模具约占37%;铸造模具约占9%;其他各类模具共计约9%。当前,我国中低端的模具供过于求,高技术含量模具自给率较低,仍旧大量依靠进口才能获取,自20xx年开始,每年进口模具约20亿美元,出口模具多是中低端类型。

  1.2模具制造技术发展方向

  1.2.1自动化

  模具制造向自动化的趋势发展的过程中,将人机一体技术、集成技术、系统技术等进行融合,满足当前市场对模具制造秩序化、科技化、人性化、一体化的要求。模具的自动化生产大大提升了模具生产效率、质量,推动模具制造工艺进步,将其由单一功能向集合多功能的方向转变,获取了较高的灵活性,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2]。

  1.2.2绿色化

  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业的日渐发达,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国家在努力推行绿色节能、低碳环保,社会对环保的关注度日渐提升,各类工业制造过程中的绿色产品越来越多,而模具制造业也不能脱离这种趋势,所以,模具制造业的绿色化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朝绿色化方向前进,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同时高效利用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吻合。

  1.2.3数字化

  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核心是数字化,一系列的图纸、数据、知识等都是以数字形式存在,需要借助网络技术来进行共享、传递,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在各类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辅助下,获取想要的信息和直观的印象,同时制造业与客户的交流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互补,第一时间获取客户需求,并投入研发、制造。

  1.3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概述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主要是研究材料方面的内容,包括其结构变化、性能提升、形状改变等几方面内容,并且考虑材料热加工过程中所受的技术因素影响状况,是将材料形成产品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研究过程中通过热加工改变材料结构、性能、形状的过程中,需要解决成型工艺、设备等问题,并研究相应的模具设计制造理论、方法、材料等方面。

  2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具体分析

  2.1以金属材料为基础的制造技术

  2.1.1一次性成型技术

  一次性成型技术分为材料挤压、拉拔、轧制三种技术类型。其中挤压是将材料放置在模具中加压,使之发生形变获取与模具尺寸一致的工件,加工完成后其塑性好、不易变形;拉拔是将材料放置在模具中,对材料端部施加拉力,造成一定程度的形变,获得与模具尺寸一致的工件,加工时阻力相对较小,对材料塑性要求高;轧制是将材料通过旋转轧辊发生塑性形变,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3]。

  2.1.2二次加工技术

  二次加工的技术方法有多种,如铸造、冲压、旋压、焊接等,都是二次加工的技术方式。其中,铸造将材料放置在模具中加压,使之发生形变获取与模具尺寸一致的工件,加工过程中变形阻力大,能加工辅助工件,适应批量生产;冲压将材料放置在模具中受压力机施加的压力,发生塑性形变,获取相应工件;旋压将材料压紧在旋转的模具上随芯模旋转,借助离心力对材料施加压力发生塑性形变,获取满足标准的工件,旋压过程中,材料受到压力小,能适应多种尺寸工件的加工,对模具的要求不高,但是生产效率较低;焊接是对工件加热或加压,使元件结合在一起,可以根据加工要求选择不同的焊接方式。

  2.1.3以非金属材料为基础的制造技术

  2.1.3.1注射成型技术

  非金属材料制作与控制并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其中涉及多种技术方法,注射成型作为其中的一种应用较多。注射成型技术中通过对材料加热升温,使机器内部基础材料变为液态,再加入高压力性材料,溶化后的材料注入模具,等待一段时间,待器件冷却获取,其生产效率高,适用于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的系统,能生产结构复杂的零部件,适应于流水线生产。

  2.1.3.2挤出成型技术

  挤出成型技术通过物理方式将材料挤出,系统中的旋塞、螺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旋塞挤压、螺杆切割,对材料进行融化融合,并在外部施加压力穿过模具,冷却凝固后获得所需件,挤出成型技术可以提供良好的动力、整体生产效率较高,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整体成本较低。

  2.1.3.3其他技术

  除了注射成型技术、挤出成型技术以外,还有另外的技术类型。如,将基础材料放置于密封模具中,再提升压力,借助固体化技术进行辅助,实现材料完整成型。这种方式在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下可以生产大量的零部件,成品形态规定,能有效克服收缩性零部件缺陷和变形通病,整体性能较为优异,但是其生产制作周期较长、效率较低,造成这种方式的推广使用。

  2.1.3.4提升模具加工精度的相应措施

  (1)优化机械加工工艺。工艺是模具加工质量的基本保证,模具加工过程中,选择合理的进给速度、进给量、刀具类型、主轴转速等关键加工参数能够有力保障加工质量。(2)选择适宜的加工辅助工具。要加强对模具机械加工设备精度的调整,从根本上降低设备误差,提升加工精度,在模具的机械加工中需要的机械种类众多,模具所使用材质存在差异,为确保模具加工质量应针对模具加工实际情况对加工工艺、机械进行合理选择,在确保模具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升模具的加工效率。(3)优化加工设备精度控制。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对于模具加工质量的影响,加强对加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加工人员的业务水平。模具加工中出现的加工误差多是由操作人员失误造成的。因此,必须重视人员的操作培训。

  2.2材料加工成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1)精准的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当前已经大批量的应用,特别是在汽车制造过程中,此类技术应用非常广泛[4]。(2)自由成型快速加工技术:当前市场背景下,产品研发速度和效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模具制造企业必须充分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创新各类加工技术,而自由成型快速加工技术就是其中一种。(3)材料加工制作仿真模拟以往的实验和理论方式无法紧跟时代和市场发展需求,在材料加工过程中采用加工仿真、模拟能够获取比实验更为深刻的数据和分析,材料加工制作仿真模拟技术能够更好的适应此类需求[5]。

  3结语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作为模具制造业的重要手段和基础,其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领域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而且模具制造企业要想获取发展壮大的机会,必须加大科学技术的研发速度,将其作为企业第一生产力,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作为顺应社会发展的一种表现,只有通过不断发展创新才能辅助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红.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xx(3):131-132.

  [2]周慧涛.快速模具制造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xx,50(3):114-115.

  [3]刘天骄,王永军,宣娟娟,等.低成本钣金成形模具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xx(8):49-52.

  [4]余小员.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的工艺技术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xx(1):142,144.

  [5]鲍振博,陈静,高殿斌.先进制造技术在模具制造工业中的发展[J].机电一体化,20xx(5):10-13.

控制工程论文5

  摘要:1998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发了允许各大高校成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航空、军事、航海等等方面的重视以及相关的研发,加大了对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尤其是高端型的全方面人才的需求。随着各种新型材料的不断发现以及成型方法的不断更新,这不仅仅需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更是需要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性人才。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在信息化背景下,对于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够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获取到一席之地。关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要根据信息时代的变化来进行调整。

  1教育方式的创新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其国家也在不断的倡导创新。而对于教育事业来说,更需要创新,我们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发现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相应的学生学习质量以及对于学习兴趣。而对于教育方式创新注意目标是对于人才的培养,其重点应该将之前的重视理论知识、重视考试而转变为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相互结合,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之中的合理运用,重视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兴趣以及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1]而对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教育的创新来说,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整个的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仿真等方面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独有的特色,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增加学生的社会经验,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提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等等方面。

  而教育方式的创新不是完全的否定传统教育,只是说我们的教育要更加的适应社会,为社会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创新,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最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的机会。[2]其具体的教育方式的创新在于以下几点:第一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记的模式,创新教育中做到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中达到一种相互交流的环境,老师不仅仅是将,而是要多做到提问题,学生也不再是传统的听、记,更多的是要做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及不懂的地方,加强学生老师的交流,这样不仅仅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老师也是一种提高,可以更快更方便的了解学生的问题以及在最短时间内加以解决。

  2实践课体系的建设

  对于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来说,其专业性工作对于理论知识的要求高,但是更加注重的是其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学校在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教育模式上要对于其实践课体系要进行完善,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通过对课内实践进行加强建设。对于课内实践课体系的建设,需要课内实践课程通过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两方面来完善。认识实习主要是在学生接触专业课程之前的实践,让学生对于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有一个比较全方面的认识,以及为以后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而在教师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时需提及相关认识实习所学的实践内容,而在认识实习过程中教师需讲解其以后所学哪些专业课程会涉及到哪一方面的实践,这需要教师对于整个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所有的专业课程有所了解并对于认识实习的所有仪器以及生产过程都熟悉。[3]而在生产实习是需要学生以工人、技术员或者相关管理员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的过程,这对学生本身来说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加强其实践能力,使得所学的知识与实践能够完美结合。

  3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为了将知识结构能够更加充分的体现出来,需要将教学模式中课程设置与计划进行优化,并将其特点展现出来:让课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人才素质教育所起到作用能够满足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提升;教学计划与相应的课程设置能够加强整体性提升,尽管各个课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为了更好的提升人才的相应素质,需要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起来,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教学安排,充分的调节相应的知识结构;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也具有相应的独特性,要加强对各个学校同类专业教学精华以及通过相应的实践来形成自身的风格体系,利用学校中各种优势,来加强对自身的专业性人才知识结构风格进行提升,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强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先进性,通过各种各样的新型材料、工艺技术的投入,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也正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使得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实现知识结构优化,将人才知识结构的整体性能够得到优化。

  因此,满足相应的原则:为了更好的满足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以通用性和基础性为主,相应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在所有的总学中占据了大多数,使得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发展能够得到夯实与提升;在以往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是十分繁琐,需要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简化,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去参与相应的实践;人才的知识结构不仅仅要满足国家基本要求,更加需要满足相应的地方教育特色,使得学校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总结

  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是一个新起的专业,如何去培养出更多的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需要不断的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革,将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已经素质结构不断的进行提升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使得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还有一些更加深层次的因素还需要大家一起去发现,因此就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端人才。

  引用:

  [1]索忠源,姜峰,李廷取,王毅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初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xx(10).

  [2]徐峰,刘艳,冯小明,夏鹏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铸造技术.20xx(04).

  [3]索忠源,姜峰,王鑫,李廷取,王毅坚.个性化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学生探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xx(03).

控制工程论文6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一)课程体系的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以及勇于开拓和善于创新的能力。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和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形成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相互渗透,功能互补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1.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高校要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最基本应开设一些创新创业类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类课程,重点突出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可在一、二年级开设。选修课程,重点突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培养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可在三、四年级开设。对公共类课程进行优化。用公共类选修课程形式将创新创业思想融入公共类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加强学习的内动力;同时,拓宽基础性课程,开设创业类课程,来增强公共类课程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可用创新创业的理念来对现有的公共类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让不同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和学习。

  2.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让创新创业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去,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吸收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让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如开设介绍前沿技术、创业案例等选修课程,增加综合性跨学科课程,鼓励学生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以此来发现本专业领域与其他领域结合而带来的商机。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

  一是专职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学校除了大力引进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外,还可以建立与企业的联合机制,让一些创业企业家加入到教师队伍。社会上,可以通过聘请优秀企业家或成功人士来担任客座讲师,教授大学生创业实践经验,与教师创业经验不足形成互补。二是可以组织校内具有辅导创业热情、又符合相应标准的教师参加教育部牵头举办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班,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三是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创业教师培训,让专业教师也掌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高校应从政策和经费上支持教师的科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领域的各种研讨会,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使教师掌握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成果。四是组织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接受相关培训,在学生管理上体现创新的内涵。

  (三)课堂教学的建设

  改革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需要以创新创业教育思想为指导,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1.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安排上以创新的思路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新思维,大胆提出设想,着重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建立开放性的实验中心和社会实践基地,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提供训练和演习的场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实验课程教学的效果。

  2.教学方法方面。尽力拓展更多可行的途径,利用多媒体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建立多元的、系统的教学方法,如:互动式教学、项目驱动法等。

  3.考核方式方面。改革考核方式,建立以检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评价体系,重视创新创业素质与知识运用实践的考核。在考核内容上,不仅要考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操作技能,更应考核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结合实际问题的题目,以激发创新思路,这样学生才会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对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根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内容和特点,以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为标准,采取多元教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四)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的建设。

  1.社会创新创业环境建设。一方面,政府应对资源进行整合,制定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机制和资金支持政策,如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为优秀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贷款或无息资助,降低大学生获得创业资金支持的门槛,提供各项创业后续培训工作,推进创业孵化园的建设等,通过多种途径,出台更多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特别是让行业领域的专家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让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师资力量,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这样可以既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速度,适应社会工作环境,又为学生将来自主创业积累经验。

  2.校内创新创业文化建设。一是利用校园宣传阵地进行创新创业知识的宣传,开展榜样教育,对于那些积极参与创业,取得重要成果或成绩的大学生,应大力扶持,给予重奖和表彰,对突出事迹和人物进行宣传,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二是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弥补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并且应注重长期化和制度化,形成一种固定的、常设的创业讲座制度,使创业讲座活动成为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三是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充分挖掘和开辟校园内的创业市场,市场化运作社团活动和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等活动,提供全真的创新创业环境。四是开展创新创业类竞赛,展示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让学生在竞赛中得到系统化的锻炼,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结语

  由于我国各高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办学水平不同,教学理念不同,目标定位也不同,所以文中提出的模式不可能适用于所有高校,但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教育的理念是适用于大多数高校的。另外,本模式中各目标建设的内容是可持续发展的,本文所构建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模式还有待于与实际高校进行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相结合,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双创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影响的效果是巨大的,不同高校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创新创业模式,更深入地推进本校的“双创型”人才培养.

控制工程论文7

  摘 要: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大型商业蓬勃兴起,与此同时,建筑行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在进行其建筑过程中,机电安装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程,需要进行关注。文章首先进行造价控制意义的分析,然后对招标过程中的控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探讨了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大型商业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招标;施工造价;成本控制

  1 引言

  在建设大型商业场所中,存在着多项工程,其中机电安装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施工建设,需要对其进行强化。在招标阶段进行造价工作,可以使工程的合理性大大增强,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造价作业,可以使工程进度得到合理的保证,进一步推进了工程发展,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2 造价控制意义

  在进行工程建设之前,进行合理的造价控制,可以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更加合理的保障,同时也保证了工程的进度[1]。通常情况下,在工程招标的工程中,对工程建设中大部分的成本都可以确定,决定着之后建设中所需要投入的资金成本。基于此,在实现招标过程中,必须对其建设成本进行预估和管理。

  3 招标阶段控制对策

  3.1 统一工程清单

  目前,我国的招标市场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漏洞,同时缺乏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导致在进行投标过程中,难以进行其生产造价的控制。目前在进行工程投标的过程中,存在哄抬报价的状况,严重干扰工程造价的进行。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会使工程造价工作出现失控的局面。部分业内人士已经明确在进行工程投标的过程中,机电安装造价的意义,于是开始推行工程清单,将工程量作为计价标准,严格控制在进行招标过程中的造价,避免出现违规操作,影响投标过程的有序性。

  3.2 完善招标清单

  招标单位在实现文件的编制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设计图纸,将其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不断完善。同时,将审查图纸的工作进行提前,使其在本阶段就得到合理的处理,及时更正与完善。然后把在工程进行中存在一定可能性会产生变化的内容在招标清单上注明,避免在工程施工进行中出现变动,从而避免发生成本的增加。在实现投标的过程中,清单的存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标书的发放前,招标单位需要增加投入力度,对图纸进行精确计算。同时进行各项制度的制定,进一步实现招标过程的有序性,完善清单中的施工项目,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现项目的遗漏问题,给后期施工带来困扰。

  3.3 科学设定造价

  在实现评标作业的过程中,标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进行招标过程中,需要对其现有的条件进行全方位考虑,同时全面咨询相关费用。对其标底进行合理性确定,使评标工作具有合理的數据支撑。而且,需要对标底进行严格保密,最大程度的保证投标工作的有序性,避免出现漏标现象,使招标工作的可靠性出现阻碍,降低招标工作的公平性,进而影响其社会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使招标单位的效益得不到合理的保障,无法实现工程建设的良性发展,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

  3.4 强化资质审核

  在实现招标的过程中,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在进行标书发放的过程中,必须对其投标单位进行资质审核,保证投标单位的可靠性,严厉禁止不符合投标需求的单位参与投标,避免在中标之后在发现投标单位资质不足,进而影响合同的签署,进一步影响施工,给招标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其社会效益大大降低,影响社会信誉,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此,在招标工作开始之前,一定要投标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2]。

  3.5 构建招标模型

  在目前发展中,普遍采用价值工程实现模型的建立,可以进一步实现业主选择施工單位的科学性,更加直观的发现不同施工单位的侧重点以及费用消耗。在进行投标过程中,主观因素会对招标工程工作的公平性造成极大的干扰,因此,在进行招标过程中,需要最大程度的避免人为因素的存在,以及保证招标的公平性以及客观性,采用价格工程实现投标单位的选用,进而保证工程进行的发展方向具有更大的合理性。

  在进行施工建设中,合同是对施工双方的合理约束,对施工双方的各项责任都进行了合理的规定,同时也使施工中的造价更加明确,避免在施工进行中双方产生矛盾,进而影响施工质量,对于施工进程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给施工双方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使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4 施工阶段控制对策

  4.1 促使施工信息化

  在进行商业建筑过程中,机电安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进行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和土建工程的工作人员进行密切的联系,实现相互配合,进一步增强施工进行的信息化,避免因为施工过程中信息交流的失误造成施工故障,影响施工质量,同时也增大了施工进行中的资金投入,使其施工得不到合理的保证,增大业主与施工单位的矛盾[3]。

  4.2 强化工程动态控制

  通常情况下,大型建筑的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商业建筑存在着多种用途,复杂性更高。在外界环境的干扰下,经常会造成工序的变更,基于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需要对施工工序进行变更,施工单位需要对其变更进行合理性研究,采取定量的施工控制,在变更之后,需要进行及时审核,避免出现失控现象。

  4.3 建立造价跟踪机制

  通常,该建筑的工期较长,市场的变动对其造成的干扰比较大,同时,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工程自身的变化也会对工程造价造成影响。基于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开展控制施工成本工作,需要明确市场变动以及企业发展,对其各项费用进行及时的更新,及时调整施工过程。

  4.4 加强结算审计功能

  在工程结束以后,及时进行结算,避免出现市场的变动,对工程资金造成影响,进而增加控制风险。在施工进行中,审查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通过该项工作,可以使工程造价的基础得到确定,也可以进一步确定资产价值。基于此,各施工单位需要进行结算审计工作的强化,实行严格管理。

  4.5 重视工程合同管理

  机电安装工作具有一定的繁琐性,所以,进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程进度进行相关款项的支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合同的签署,各相关单位各方一份,分别进行签字确认。支付相关款项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合同进行。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进行现场考察,对施工中的各项资料都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从而增强管理[4]。

  4.6 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进行该项工程的过程中,对于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有预算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建筑方面的知识。基于此,各单位在进行人才选拔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格筛选。在实现施工之前,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培养,实行持证上岗,进一步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5 结束语

  在工程的发展中,其用途趋向于多样性,从而其施工也趋向于复杂性,在进行项目招标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造价控制,保证施工的可靠性。在施工阶段,也需要进行成本的控制,保证施工的有序性。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市场也逐渐呈现出更大的动荡性,对施工控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基于此,施工单位需要对市场进行合理把控,使施工实现更大的合理性,进而推进工程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橙.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xx(11):172.

  [2] 朱德芳.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策略[J].工程技术:全文版,20xx(12):224.

  [3] 钱祖杰.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四川水泥,20xx(4):65.

  [4] 王宾辉.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的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xx(9):278.

控制工程论文8

  摘要:现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不断增加,在施工过程当中做好造价方面的管理控制,这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效益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而针对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过程较为专业性的特点,在展开工程造价管理中,应该采取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举措,更好的优化当前工程造价的管控手段,构建一套更加高效的造价管理机制和体系,进一步满足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的各方面要求。文章从施工阶段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造价管理工作的推进思路和理念,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工程标准管理工作的推进提供一些经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思路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施工阶段是造价成本支出的重要环节。在施工阶段做好造价方面的管理控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工程项目建设经济效益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整体投资规模较大,工程施工环节很多,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面临着很高的要求和更多的挑战。结合这方面的情况,在造价方面工作执行上,应该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出发,对当前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有效地掌握,并结合施工阶段的具体情况优化实际管理工作的举措和手段,实现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工程造价标准的有效控制。

  1做好施工阶段造价管控工作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确保造价管理工作具备足够的科学性,确保能够与实际建筑工程自身的造价工作形式相适应,并且匹配建筑工程自身的管理状态,这样才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管理需求。针对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创新形式进一步的优化,并且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多方位、全角度的分析,让整个造价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具备可行性。第二,针对性。造价管理工作在改进和创新的过程当中,其也需要注重针对性的原则,能够针对建筑工程当中不同的施工环节的情况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展和落实,从而更好地优化造价工作效果。在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中,相关造价管理人员也必须要考虑到本建筑工程的情况,并围绕造价工作的新要求和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造价管理的制度进行针对性的调整。第三,参与性。充分参与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管理原则,在具体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开展当中,建筑工程必须要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让造价管理工作的整体机制能够更好地具备人性化的特点,能够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对不同员工对造价管理工作的看法和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充分尊重每个人的参与要求,让相关造价管理工作制度的构建等方面体现出人性化特点。只有确保造价管理工作机制的人性化,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让造价管理工作得到推进和执行。

  2当前施工阶段造价工作的不足

  第一,造价工作体系方面存在欠缺。当前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着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部分管理人员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和完善,相关的工作制度也不够全面和明确。虽然在具体的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管理人员对造价工作执行给予了常规性的落实,但是实际工作成效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在以往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中,部分情况下存在着施工方案不科学,造价工作计划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后续施工阶段,造价方面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难以确保工程造价标准的实现。部分造价管理人员在进行造价工作计划和标准的制定上,没有结合实际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情况,做好管理机制方面的调整,从而影响了施工阶段造价工作的开展效果。可以说,引发造价工作效果不佳的首要问题,是建筑工程内部造价管理部门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没有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部门的权限进行明确,具体造价工作的开展也没有突出施工阶段的一系列要求和特点,影响了造价工作的可执行效果。另外,当前造价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也存在着造价工作独立性过强,配合协调效果不佳的问题。造价工作的开展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如果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力度不强,那么就会影响实际造价工作的开展效果。部分施工部门和施工人员对造价工作不够重视,并且在具体施工的过程当中,也没有主动地对造价工作的各项要求和标准进行执行。在面对施工现场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很多工程造价标准的执行要求往往是浮于表面的。第二,执行力度不强。从施工中具体造价方面工作执行的角度来说,目前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较多,施工现场的情况十分复杂。施工中,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技术特点、造价管理要求等都是不同的。在此前提下,施工中造价工作的执行难度更高,需要确保面面俱到。部分造价工作开展中,其具体的执行力度有限,相关工作的推进存在欠缺,限制和阻碍了造价工作的执行效果。第三,人员方面的问题。相对其他类型的工程,建筑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整体工程项目的综合性、系统性以及专业性的特点更加明显。在这一前提下,施工阶段造价工作要想得到更好地开展效果,就必须要具备一支专业的工作队伍来执行相关的造价方面的工作。而当前具体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由于人员队伍流动性较大,进而导致了施工参与人员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对造价工作的相关要求不够了解和掌握,并且施工过程当中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造价管控意识,不能够对工程造价标准的各项管理要求,进行有效的执行和落实。部分造价管理人员也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和培训,在具体管理的过程当中,对先进的造价管理工作理念和要求难以执行,这也影响了专家工作的开展质量和效果。总的来说,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多要求和挑战,为了更好地达到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目的,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施工阶段的一系列要求,构建一套更加科学的造价管控,对工程施工中的造价管理要求进行更好实现。

  3施工阶段如何控制工程造价标准

  第一,施工阶段前期做好经济分析。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阶段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以及造价管理工作成效的因素有很多,为更好地达到提升造价管控工作效果的目的,应该做好施工前期的经济分析,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当前施工过程当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更加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和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消除后期施工过程当中的负面因素,提升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当中造价风险的规避能力。例如,施工中要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xx和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GYD-201-211-20xx等标准进行工程量和预算的制定。工程施工阶段整个设计方案逐步转化为实体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造价支出比例很高。造价方面工作要想得到更好地开展效果,必须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对当前的社工组织设计进行经济性的优化和改进,确保各个施工环节造价执行的标准能够得到更好地明确。例如,在施工前期,对后续不同施工阶段各个施工环节材料的需求进行明确,提前制定科学的材料供应以及领用的具体方案,这样能够更好地提升对整个材料管理的效果,并且避免出现由于材料管理安排不当所造成造价成本支出过高的情况。第二,提升对施工阶段造价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来说,对其形成全面的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当前实际造价工作执行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前提。在具体施工阶段造价工作开展上,构建良性的工作氛围,加强多方面宣传,提升项目内部多个部门之间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配合与支持力度。通过将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工程管理工作构成,提升对其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施工阶段造价工作开展的方向,给予其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支持和保证,实现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效能的发挥。与此同时,造价管理部门也需要对于预结算施工阶段造价过程所涉及的各个业务部门进行沟通,让各个部门之间能够主动完成对接和信息的收集汇总,提升后续实际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开展中各个环节的衔接效果。只有结合实际,提高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让造价方面工作获得良好执行的软硬件空间,这样实际施工阶段造价工作的效能才能得到更好保证。第三,完善造价管理工作的机制和制度。科学并且完善的造价工作机制和制度,是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工程造价标准得到有效控制的重要保障。只有确保其相关的工作制度足够完善和全面,具体工作的开展才能真正地“有据可循”,才能够真正地发挥制度作用,提升造价工作的开展效果。在具体造价管理工作过程当中,应提升造价工作制度的有效性,并确保相关造价工作制度流程符合施工阶段造价工作开展的各方面要求。同时,造价管理工作制度完善的过程当中,也要重视其制度的可行性。通过对施工阶段的造价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并对各个部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如果发现造价工作过程当中的违规情况,那么要积极进行及时整顿,确保整个造价工作目标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另外,为更好提高提升造价工作水平和效果,在具体造价工作管理上也应该强化责任管理制度,利用责任化制度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有效的明确。确保在出现造价工作方面问题时,能够对责任人进行及时处理,实现对施工阶段造价工作各方面问题的有效管控。对造价人员来说,其应该对当前施工阶段造价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掌握,并收集更加全面的资料,为后续的造价工作监督管控提供有效依据和基础。另外,在造价工作机制和制度完善上,也要重视对施工阶段造价工作问题的规避和防范。管理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防范意识,能够对当前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造价问题进行防御。针对可能出现的造价方面的问题,提前制定管理预案。具体施工中各个阶段造价工作的执行上,也要分析阶段性造价工作目标的执行情况,发现当前的造价风险,提前预警,并提出更加可行的防范策略和手段,提升施工阶段造价工作的整体效果。第四,加强施工中的监督控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工作开展效果的因素很多。为更好地提升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标准的控制效果,需要做好整体监督控制工作的落实。造价管理人员应该深入到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当中,对当前造价工作执行当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解决。针对施工中不同的关键施工环节,围绕造价工作的一系列新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让其对造价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更好地执行,提升造价工作的开展效果,避免不必要的返工行为,而影响工程的整体造价管控效果。另外,工程施工中,也要根据施工中所遇到的造价方面的问题和造价工作计划目标执行效果不佳的情况,定期组织召开造价工作会议,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并进行传递,优化施工中造价工作的推进效果,发挥监督管控作用。第五,重视人员的管理。施工阶段造价工作中,为更好提升工程造价标准的控制效果,应该重视人员方面的管理,构建更加专业的造价工作队伍,切实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应该积极有效地组织各类造价工作人员培训活动,让造价工作人员积极地参与,提升造价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通过培训,让他们不仅能够具备专业的造价工作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逐步积累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能更好地在造价工作岗位上发挥价值。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造价管理人员应该深入到施工现场,对不同环节施工人员的具体施工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让其对所参与施工阶段造价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更加明确的掌握,并且通过有效的培训提升其责任心,让其能够主动在施工中贯彻节约理念,确保造价工作各项标准的落实。很多一线施工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实习和培训,学习水平也十分有限。为更好地提升对一线施工人员的培训效果,造价管理人员应该突出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让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造价管理工作要点进行更加精确地掌握,以更加形象化的语言来进行讲解,提高对一线人员的培训效果。

  4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中,应该对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和关注。构建一套更加完善的造假工作机制和体系,真正地实现对于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效果因素的有效控制,打造专业化的造价管理工作队伍,提升造价管理的实际效果。

控制工程论文9

  摘要: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工具。高等学校的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可见,教材建设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工业学校的特色学科。本专业学生历年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就业面向主要涉及冶金、石油、汽车、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行业与领域,轧制特色专业方向毕业生供需比近年来一直保持在1:3,轧钢方向毕业生以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深受诸多大型企业的欢迎。

  1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教学与实践内容之间的不协调

  随着全球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国内外经济的互补快速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机遇和挑战:我院本科生毕业就业去向更加广阔,职业生涯变换职业(专业)的次数增多;同时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专业方向选择增多。因此理论“宽口径,厚基础,”的理论教学必须为学生终身学习培养能力和奠定宽厚的基础。基于以上考量,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从20xx级开始实行在多学科的交叉下,需要厚基础专业教育,逐渐培养出专业就业面宽的复合型人才。

  1.2教学内容无法深入到其它学科

  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涵盖了原来的金属压力加工(轧制)、铸锻及焊接等相关专业,材料成型专业同时涵盖以上三个方向。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几大分类差别较大,各大高校往往均只侧重于某一分类,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侧重和擅长于焊接、东北大学专长于压力加工,北京科技大学侧重于压力加工,西北工业大学偏重于铸锻,兰州理工大学偏重于液态成型等。同时各大院校人才培养层次侧重点不同,专业建设理念和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差别巨大,无形成借鉴模式。在材料成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需要将历史专业特色和新开方向在新的人才培养计划体系中融合,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需要深入研究其专业内在维度,进一步夯实特色基础,开辟新亮点,探求和构建新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研究涵盖几大专业方向的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同时突显“高水平、应用型”的传统特色,显得极为迫切。

  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建设实践探索

  2.1改革理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的体系

  (1)在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制造水平及创新能力:理论基础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方式方法在革新的同时,理论永远都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和前提。文化知识课可以改革但不可以削弱,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将理论课的授课效率及授课方式进行变动和改革,但是,应当掌握的知识内容是不可删除的。

  (2)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双重培养:要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要全方位开展素质及能力培养工作,除了基础理论知识以外,还包括作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劳动技能、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创新能力和良好素质的培养。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3)不同学科之间要相互渗透:教材内容要引入新技术,改造“老”课程势在必行,需要保证专业教材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先进性,跟踪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使专业教材得到滚动发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背景,面向冶金、石油、机械、装备与工程结构等行业及领域进行就业。为了更加客观的反应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情况,学校通过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对即将离校的毕业生进行就业质量跟踪调查。从调查情况分析可以看出,材控专业毕业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较同批次同类型兄弟院校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坚持轧制方向,服务冶金行业”同时兼顾其它方向,在新形式下深化校企合作,真正实现无缝对接培养专门人才。探求并构建一套与现代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体系。

  2.2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及实践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本科实践教学环节与国外同等院校存在一定差距。在实训环节,“走马观花”只能制约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发展,使得实践培养环节和创新环节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进行校内和校外两方面的教学改革。目前,通过不断的建设已经具有良好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资源。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冶金基础实验室、冶金工程专业实验室以及“冶金技术与装备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和良好的冶金行业校企关系等优良条件,为培养轧制技术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将校内外资源优化整合,使其得到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并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为培养出综合能力高、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发挥应有的贡献。

  2.3综合改革理论教学课程

  在目前,专业教学学时不断减少。为此,需要进一步删除理论教学各课程之间相互重复的内容。如:“材料力学”和“金属学与热处理”等专业理论都重复的讲解了“拉伸,应力应变,材料的强韧性能指标”的内容,教学内容大致一样,因此要删减各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改革各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授课计划中教学的侧重点和考察点,使理论教育学时得到有效利用。通过课程改革旨在梳理分散在各课程之中的知识点的关系,构建合理且平顺的知识传授顺序,使得学生学习更加高效。总之,在深入理解专业内涵的基础上确立专业知识结构框架与主干课程,制订出一套具有一定特色的课程体系,从而解决了老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中所面临的切实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小兵,杨雄,吴文秀,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xx,5(2):61-62

  [2]洪林,王爱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与实践性教学改革[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2):87-90.

控制工程论文10

  [摘 要]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壮大的依据。自动控制系统的高速发展,促使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自动控制系统在机械电子工程应用的开始,没有显现出其应有的作用力。而今依赖于高速发展的电子设备,自动控制系统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核心技术现已经应用智能的电子设备,电子智能设备的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本文将针对控制工程与机械电子工程的概念进行阐述,对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 控制工程与机械电子工程概述

  控制工程应用于很多行业的工程项目中,例如机械、采矿、航空以及生物等各式工程项目。在应用的过程中,控制工程在不断完善自身的优势,同时也在不断利用新型的科学技术进行武装。自动控制技术即是控制工程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的中坚力量。控制工程同时利用“古典控制理论”将计算机和电子技术进行科学的结合,使其功能多样化。“古典控制理论”主要是以函数的传输为技术的理论基础。“现代控制理论”则是更多的研究参数的变化形式。随着机械工程的日益发展壮大,新型的智能机器人和新型的控制系统的不断研制发明。使控制工程更好的贴近生活,提高整体的社会生活水平。而机械电子工程并不是一种独特的工程学科,它通常采用模块化的方式来完成系统操作,而机械电子工程系统有着构造简单的特性,减小了机械电子工程系统的总体积,提高了机械电子工程的性能,不过,随着机械电子工程系统的复杂性不断地增加,就必须要使机械工程与计算机技术统一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2 当前我国控制工程应用到机械电子工程的现状分析

  我国控制工程仍然处在初始发展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控制工程应用到机械电子工程中还不完全,最主要的就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也非常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现有的技术人员专业性不高,而普通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强,往往操作不规范,影响最终的效果。另外,在整体上大部分部分企业过度重视经济利益,忽视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

  3 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3。1 智能控制系统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控制系统就是指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对机械电子工程当中的某一操作流程进行人工化的智能模拟和控制,使得智能的机器人可以像人一样进行操作工作,智能控制系统能够与人类的大脑思维模式相似,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做到自主收集相关信息等。因此,智能控制系统结合了人工智能的特性进行了机械化大生产,使其生产效率与人工生产模式相比,得到了质的飞跃,还可以对生产操作流程进行严格控制,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成本,提高了机械制造行业的经济收入。

  3。2 集成自动的控制

  对于集成自动控制系统来说,它是目前我国机械自动化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是对原有信息技术进行保留的基础上,对其加以修改,也就是所谓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动化系统的完善性。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能把原来的信息技术以及生产信息进行结合,加强机械工程中的集中工程,为机械工程的发展提供保证,为生产提供更加广阔的领域。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集成自动控制系统在工程制造中得到认可,并且已经在各个领域中深入。集成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下边的更加完善。

  3。3 柔性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近期,新型的自动控制系统被称为柔性自动控制系统,之所以称其为柔性自动控制系统,是因为其不仅具有以上提到的各种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而且具有非凡的智能功能,所以称之为柔性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工程在机械工程应用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变化。使机械工程的应用技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科学的应用,提高了科学生产力,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3。4 神经网络控制

  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组成要素是神经元,是控制领域基于仿生学思想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物理系统的描述方式,将比较复杂的系统用相对简单的方式描述出来,便于人们理解。神经网络的处理范围较广且工作量大,除此之外,神经网络的智能化功能也不可小觑,这种功能具有类似于人脑的自适应与自学习能力,因此在电子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于控制工程的内容之中。比如,神经网络控制在数控机床设备中的应用,为了有效避免因切削过程的不可预估性给机械加工带来的损失,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与处理能力,使用神经网络控制为数控机床选择较为合适的切削参数是当前比较好的切削参数控制方法。

  3。5 核心扩展网络神经控制

  核心扩展网络神经控制是以生物学科为依据建立的控制程序,它将很多单线网络编制成综合网络,通过一个核心加以控制,这样可以达到每个单线程序非常简单,各种不同的简单程序集结成复杂、庞大的网络,实现复杂的功能。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上一点“模糊”控制上的,它也是化繁为简的重要途径,核心扩展网络神经控制可以收集、处理、分析庞大规模的信息数据,提高工作的有效性,也提高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3。6 鲁棒控制

  魯棒控制的价值是实现对柔性机械臂进行控制,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地跟踪目标轨迹。鲁棒性指的是控制系统即使在多种因素干扰的情况下,其部分性能或指标仍可以保持不变,这一特性成为控制系统能否用于工业现场的重要参考标准。柔性机械臂是强耦合、非线性的多输入输出的分布参数系统,具有大幅度整体运动与小幅度性振动相互融合的特征,因此,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柔性机械臂的控制难度较大。基于假设模态法和奇异摄动理论将整个系统拆分为慢变以及快变子系统,鲁棒控制用于快变子系统当中,设计系统控制器,从而消除振动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

  3。7 计算机智能技术控制

  计算机智能控制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智能操控,并且实现机械电子工程各环节的在线模拟,从而根据结果加以控制。这个过程依靠机器人来完成,通过远程操控让机器人进行操作,因为它们的系统构成是模拟人脑,不仅出现失误的几率低,而且质量会大大提升,除了操作外,它们还会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为日后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所以,控制工程中计算机智能控制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资源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

  由于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不断向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因此,随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不断发展,必须要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控制理念同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不断融合发展,从而使得机械电子工程行业能够快速、稳定地发展,提高机械电子工程的生产效率,提升整个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探究[J]。郑向勇。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03)。

  [2] 关于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关系的探讨[J]。冯哲。现代交际。20xx(11)。

  [3] 探究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J]。秦娇娇。信息通信。20xx(04)。

  [4] 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J]。朱颖。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05)。

  [5] 控制工程在机械电子工程中的应用[J]。王拓。通讯世界。20xx(01)。

控制工程论文11

  摘要:本文介绍了长寿污水处理厂实施自动化控制的实践,论证了自动化系统对污水处理运行管理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智能化是自控系统发展方向的观点。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设备改造

  1.主要问题

  污水处理可能对三峡库来说还算是一个新星的行业,在三峡库区新建的污水处理厂中,大部分设置了自动化控制系统,力求对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实行全面监控。但由于这项工作尚处在实践摸索阶段,与国外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

  (l)主要控制设备功能不稳定,特别是在线仪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来看,不能完全达到由计算机控制的要求。

  (2)自控水平低,距智能化自动控制还有很大差距。

  (3)运行条件变化范围大,某些工艺环节尚在不断调整。

  (4)运行操作人员尚不能对工艺进行全方位控制操作。

  由于以上条件限制,大多数污水处理厂的自控系统只能发挥监视和对部分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功能。长寿污水处理厂针对以上问题,自20xx年5月试运行到现在来看,根据实际运行,并通过对部分设备的改造和完善,加之对现场运行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使中控室具有集中控制、监视、现场故障报警等功能。操作人员可在中控室进行操作,为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2.长寿排水公司自控概况

  长寿污水处理厂处理长寿区20万人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我厂监控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集中控制系统。此系统包括1个监控中心(中控室)、6个现场PLC站(模拟屏PLC0、配电间站PLC1加药间站PLC2、脱水间PLC3、PLC4站和紫外光PLC5站)。配电间站主要控制提升泵站、格栅井、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回流泵站、剩余泵站、贮泥池的自动运行;模拟屏站主要对模拟屏的数据处理控制;加药间站主要是对加药间的自动控制;脱水间2个站分别对1号和2号脱水机进行自动控制,紫外光站是对紫外光消毒系统进行控制。中控室则对全厂设备的控制操作及监视。现场分站采用的PLC可编程控制系统是美国AB公司以太网系统。

  3.对设备的改造与完善

  长寿污水处理厂从试运行以来,由于现场电气及机械设备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自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及工艺要求,对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现场控制设备进行了部分技术改造。

  3.1对现场一些设备进行改造

  由于我厂增加了一台脱水机和PLC柜,为了把新增的这台脱水机PLC柜的运行信号联到中控室,避免重新进行布线。使用交换机联接两台脱水间PLC柜,通过一根信号线接到中控室交换机。改造现场和配电机曝气机的二次控制回路,解决了中控室不能控制曝气机启停的问题。

  1号2号氧化沟的变频曝气机由于控制转换开关处在开关柜

  控制和机旁控制方式时,变频器模拟量4~20mA电流输入电路断开,使得不能输入变频器运行频率,变频器控制失效,不能运行。经考虑,短接模拟量电流输入的转换开关控制回路。

  变频器频率信号(模拟量)、运行信号(开关量)没有输出给

  PLC,使得上位机无法判断曝气机是否运行。过后经自动化人员改进后,只给出变频器频率信号(模拟量),运行信号可有可无(开关量)。

  3.2对PLC源程序的修改、优化

  试运行中,我厂由于采用的是巡检制度,将各分散值班点集中到中心控制室值班操作。所以必须对比较重要的报警参数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的修改。通过对PLC可编程控制器的源程序进行修改、编译,主要是启停液位、报警液位、逻辑控制、出水流量、加药间液位、提升泵站液位差等。不仅实现了设备按工艺流程运行的要求,而且机械设备运行的准确性、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电气故障大为减少。故障点检查也很方便,大大降低了电气设备的故障率,使现场自动运行更加稳定。更主要的是为自动化控制的顺利实现创造了条件。

  另外对高压配电系统和一套独立的监控系统,如出现任何故障不仅有指示灯光报警,而且还配有语音报警系统,使值班人员一目了然,可清楚地判断故障发生的部位并做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

  3.4安装视频监视系统的

  为了让操作人员真正在中控室控制全厂、监视全厂、管理全厂,长寿污水处理厂于20xx安装了BAXALL系列摄像机视频监视系统。它配合原有的自控仪表,对进水粗格栅、细格栅、提升泵、排砂泵、搅拌机、砂水分离机、氧化沟曝气机、二沉池、回流泵站、剩余污泥泵站、脱水间、办公室等10多个场所的现场情况,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视。

  这套视频监视系统运行可靠。在中控室里,通过对摄像机的遥控。可以监视全厂20多个部位工艺设备的运行情况。如果按工艺流程在现场巡查一遍,需要30分钟左右,而通过视频监视系统,几分钟就可以对全厂工况浏览一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5提升泵站和格栅井的控制

  污水提升泵站安装两台潜水泵一用一备,在上位机设定常用/备用,按如下原理进行控制:

  当泵站内水位达到1.70m时,一台泵启动;

  当水位降至0.80m时,水泵停机,并发出报警信号。

  粗、细格栅分别有时间控制/液位差控制,2种控制方法,我厂现在用的是时间控制。

  格栅井安装粗、细格栅机两台,运行依据其前、后超声波液位差计测得的水位差进行控制。

  当粗格栅机前,后超声波液位差计测得的水位差超过20cm,粗格栅机、皮带轮输送机自动开机。

  当粗格栅机前,后超声波液位差计测得的水位差降至10cm,粗格栅机、皮带轮输送机自动停机。

  当细格栅机前,后超声波液位差计测得的水位差超过30cm,细格栅机、螺旋输送机,压榨机自动开机。

  当细格栅机前,后超声波液位差计测得的水位差降至20cm,细格栅机、螺旋输送机,压榨机自动停机。

  粗格栅、细格栅还可以通过在上位机设定运行、停止间隔时间的方式定时开启停止。当格栅每运行15分钟后停15分钟。皮带输送机、螺旋输送机与格栅联动,及格栅运行时,同时运行。

  两组涡流沉砂池,每组涡流沉砂池内安装一台搅拌机和排砂泵,搅拌机长期运行。排砂泵把池底的污物抽送至砂水分离器。排砂泵每运行10分钟后停20分钟,时用,砂水分离器与排砂泵同时工作,以上设备均可在中心控制室监控。

  3.6氧化沟的自动控制

  本工程氧化沟设两组,日处理污水能力40000m3/d,每组氧化沟设计日处理能力2万m3/d。每组氧化沟PDSL-325(C)型倒伞型表面曝气机三台,其中1#,3#机组为恒速,逆时钟方向运转,单台机组充氧量为119kgO2/h;2#机组为变频调速,顺时针方向运转,单台机组充氧量为23~119kgO2/h,电机功率均为55KW;每组氧化沟安装两台溶解氧检测仪(DO仪)和一台污泥浓度检测仪(MLSS仪),一台DO仪和MLSS仪安装在接近出水口处,另一台DO仪安装在缺氧区。另一组氧化沟设备与该组氧化沟对称,倒伞型表面曝气机的运行按照氧化沟内溶解氧值(DO值)进行自动控制,其DO值以接近出水口处的DO仪的测定值为准。

  当DO值在0.2mg/L

  氧化沟内设一台污泥浓度(MLSS)测定仪,将MLSS测定仪测定值传送至中控室,用于调节活性污泥回流泵站及电动套筒阀的运行。

  氧化沟内安装的各检测仪器(如DO仪、MLSS仪)的数据,由PLC1进行采集。然后PLC1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控制层网络送至中控室用于控制相关设备运转。

  3.7回流泵站的自动控制

  污泥回流泵站安装潜水轴流泵两台,按如下原理进行控制:

  在泵站出水侧及吸水侧(套筒阀井处)各设一台超声波水位计,出水侧设两个水位,一个正常水位7.8m,一个报警水位8.4m,吸水侧设四个水位,一个正常水位5.30m,一个启动水位5.00m,一个高限报警水位5.80m,一个低限报警水位4.40m;

  当两个氧化沟的污泥浓度同时高于3000mg/L时,开启1台污泥回流泵,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氧化沟的污泥浓度低于3000mg/L时只开启2台污泥回流泵。

  本控制程序能使两泵交替工作(统计工作时间),负荷均等,从而延长二泵工作寿命。

  3.8剩余泵站和贮泥池的自动控制

  本泵站安装100QW70-7-3型潜水排污泵一台,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贮泥池液位低于2.0m时,剩余污泥泵自动开启。当贮泥池液位高于4.5m时,剩余污泥泵站剩余污泥泵根据液位计信号自动停止运行,贮泥池液位在中心控制室显示及报警。另外,当贮泥池水位计超过贮泥池设定的最高水位或最低0.5m时,水泵亦由中控室控制自动切断水泵电源,泵站停止工作。

  贮泥池安装超声波液位计,当液位为1.5m时,向脱水间PLC发出污泥泵停泵停止运行信号。

  3.9加药间的自动控制

  溶解、溶液池为两组,每组2m;每组内安一台搅拌机,和超声波液位计一套,工况一用一备;

  溶解池加料加水后,搅拌机工作15分钟,搅拌机停车,溶液池的液位预报警(液位现场确定);

  当一格溶解池最低液位时(液位现场确定),自动关停药液输出电磁阀同时开启另一溶液池的电磁阀;

  FeCl3液按照出水流量计信号自动调节频率,手动调节冲程控制投加量,使其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3.10紫外光的自动控制

  紫外光消毒采用的是德国威得高系统,控制方式采用的是液位控制,并由液位控制出水的电动阀门自动行动,使液位始终保持在1.7m,紫外光灯启动±5%左右。

  3.11脱水间的自动控制

  脱水间加药池设有一液位探头,当液位低于设计标准时,脱水机停止。

  脱水机的控制主要还是以人工控制为主,操作人员在PLC柜在启停各个设备。

  3.12现场仪表的控制

  我厂的主要仪表有:液位计、进水PH值、溶解氧、污泥浓度、COD在线仪、浊度仪、出水流量计(其中大部分的在线仪表都自带得有温度计)。显示的具体形式以具体数值显示为主,操作人员可直观地读取各种数据。

  3.13高压配电系统监视功能

  此功能主要是对高压配电及供电系统的开关是合是断,通过在上住机(CRT)显示来提示有关人员。具体显示以示意图的形式实现。

  3.14时间累计、故障次数和报警功能

  主要功能是对所有设备运行的时间进行统计。报警功能是对设备运行出现的故障都有灯光和声音提示,准确及时地提示操作人员哪台设备出现了故障。故障出现时,运行设备立即停止运行。此部分功能的实现,为有关人员确定设备大修时间及日常保养次数提供了依据。

  4.自控系统的使用效果

  4.1快速准确地反映运行异常情况

  当现场现出任何的异常情况,可通过监控系统和上位机系统一目了然的看出问题。有设备出现故障、上位机同时报警并停止该设备的运行,相应地计算机作故障情况记录,方便设备故障排除、管理、维护等。

  4.2促进了职工技求素质的提高

  实行自控,运行人员合并值班操作,对职工素质的要求也相应地变为复合型,这就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学文化、学技术的积极性。

  4.3为降低运行成本创造了条件

  5.自控系统的发展前景是智能化

  从长寿排水公司自动化控制水平看,只是完成了人对设备简单的机械性能的操作,这种系统在智能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显得很粗糙。因为污水处理的可变因素很多,有水量、浓度、温度、气量、微生物状态、系统配水情况。供电情况、机械运行情况等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只靠预先设定的简单程序就想控制好生产全过程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一种更高级的控制系统,使之能对生产过程出现的各种数据给予采集、计算、分析,得出目前运行状态是否正常的结论,并能给操作人员以有益的提示,从而使自动化控制能够真正实现智能化。

控制工程论文12

  1引言

  《水污染控制工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涉及的基础知识繁杂,同时工程应用性极强.该课程重点探讨如何运用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控制和消除水污染,强调控制污染的各种技术手段,实践技能要求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更好地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环境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国内外大多数高校进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1,2].然而,现今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联系不紧密,实验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内容与学科前沿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因此,在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采用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前沿内容充实进来的手段,不仅可以达到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的目的,还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严谨、实事求是的研究习惯,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学科前沿领域探讨三者相互协调,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2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更好地将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彼此渗透,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前沿研究内容充实进来,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内容将实验内容分为与之相对应的5个模块,具体包括污水的物理处理实验、污水的化学处理实验、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实验、污水的生物处理实验和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实验.

  2)教学内容及时更新.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环境的探索和认识不断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延伸和拓展,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教学内容也应及时进行更新和变化,将该领域的前沿内容充实到实验教学内容中去,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环境工程学科发展动态和趋势,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比如富营养化水体和受污染的地下水的修复技术属于水污染控制的前沿领域,本着面向应用的目的,将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技术和受污染的地下水的修复技术实验引入到课程中,如“沉水植物菹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实验”、“浮水植物浮萍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实验”和“可反应渗透墙对受污染的地下水的修复实验”.实验内容选择以地方企业的生产污水(如印染废水、遮阳材料废水)做为混凝、气浮等基础单元实验用水水源,在巩固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为解决地方水环境污染问题出谋划策,培养其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除完成必需的实验过程,还要求学生了解实验中运用的各种处理单元的技术经济指标、工艺运行控制条件等内容,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增加设计性实验.现行通用的实验教材中所涉及的实验项目,多侧重于理论的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较少,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选用传统实验教材的同时,大量补充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光电催化降解有机物实验、UV/H2O2联合处理染料废水实验、活性污泥性质测定和氧化沟实验等)的讲义材料.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原水(人工配水、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和实验处理单元,通过查阅资料提出完整的处理方案、工艺流程,对工艺的运行控制参数进行合理设定,并制定对工艺运行效果的监测方案.方案中学生必须明确所采用工艺、主要去除对象和性能评价指标.例如在污水生物处理实验中,学生要独立完成空气量、回流比、泥龄等工艺主要控制参数的设定,制定实验步骤和监测指标;在完成活性污泥的驯化后进行活性污泥形态和生物相的观察,并对工艺运行参数如污泥浓度以及污泥沉降性能进行测定;最后根据所提出的组合工艺实验运行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工艺评价与分析.该实验内容的设计较全面地涵盖了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等相关课程的核心内容,克服了验证型实验对原理或某一操作技术的单一训练缺陷,把环境工程专业多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艺实践能力能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提升.

  3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过程中把教学重点和难点以问题提问的形式引出,让学生分组讨论或协作学习,鼓励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如在水体自净一节中,结合气、液界面大气复氧与微生物呼吸、有机污染物降解好氧过程中氧的供需平衡关系进行提问、分析、讨论,引导出水体自净速度慢除了受水体中微生物数量或浓度的影响外,还受水体大气复氧、氧的供给、传质的影响.因此,为加快污水处理或净化速度,降低污水处理构筑物规模,减少建设投资,污水生物处理必须接种微生物或回流污泥,进行人工强制曝气.通过问题引出、师生共同讨论、老师的启迪和总结,促进学生归纳、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并把水污染控制与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为后面污水生物处理的污泥回流、曝气充氧设备与充氧能力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选择与设计教学中,采用资料分析、案例讲解、观看DV教学录像及构筑物和机械设备图片,把工程计算、图纸、构筑物、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合理选择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认真进行设计计算,按照规范、标准绘制图纸等等,同时给学生灌输行业标准规范、工艺技术实用性以及技术经济性等工程理念,提升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把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同时布置大作业,并在教学过程后期参观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处理站,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课堂讲学模式,实行讲授—参观—实践这一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同步大作业计算,思考、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入生产第一线了解水处理构筑物、设备、图纸、工艺流程、工艺技术参数以及运行管理和技术积极性等,真正理解“工程”的深刻涵义,激励学生重视并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把能力培养、知识学习和素质教育融为一体,从而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环境工程专业设在化学化工学院内,学院的化学、化工和材料专业基础雄厚,具备很多与这三个专业相关的大型科研仪器.在指导学生完成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后探索开放性实验,如在学生已做过活性碳吸附实验的基础上开设“改性活性碳对染料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处理研究”开放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化学的方法对活性碳进行改性,探讨改性条件对材料吸附处理效果的影响,让学生找出最佳的制备条件;将制备出的改性活性碳进行表征,测定改性前后活性碳的吸附性能;学生在选题并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拟定改性活性碳制备的方案及处理废水方案;在方案确定后,学生自己准备药品、自己学会实验仪器的使用,自己安排时间进行实验,指导教师只在适当的时候到实验室解答学生的问题.这样,可以弥补学生实验时间有限而无法深入探讨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实验室的利用率,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考核方法改革

  严格的考核是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监督、检查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传统的实验考核成绩只是根据平时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来评定,这样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现在将实验考核成绩分为平时成绩、设计实验和期末考核三部分.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40%:出勤情况(占10%)主要检查学生实验课是否迟到、早退;实验操作(占15%)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仪器使用等;实验报告(占15%)包括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合理性、可靠性,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的合理性、科学性、全面性,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设计实验占30%,由老师根据水污染控制工程大纲的核心内容给出设计性实验题目,学生独立完成资料收集、设计、准备和实验的全过程.期末考核占30%,包括理论考核(占15%)和实验技能考核(占15%).这种综合考核形式的考核重心向实验操作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倾斜,避免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掺入太多的人为因素和随意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5结语

  为了提高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整体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该课程有必要进行改革.通过建立开放式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一体化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学生考核等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才能逐步摆脱落后、僵化的教学体系,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新模式,以促进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控制工程论文13

  [摘要]:模具素有“工业之母”的美称,其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实力的快速提升,对于模具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做好模具的加工已经成了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确保模具的机械加工质量,应当积极做好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应用,做好模具加工工艺的优化,通过对模具加工中的加工设备、加工工艺以及材料等各个环节做好优化,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模具的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导言:模具在工业成型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现今其多通过数控加工设备来完成制备,随着工业的发展对于模具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为确保模具的加工质量除了做好模具加工工艺的编制和刀具的控制外还应当积极做好模具加工设备的应用。现今,隨着各种模具加工设备应用的增多,做好模具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的应用对于提升模具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我国模具制造业发展现状

  模具行业的产品属于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其需求依赖于下游各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世界经济的发展对模具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从 20xx 年起世界模具业一直处于稳步上升态势,到 20xx年市场规模为 1025 亿美元,20xx 年为 1070 亿美元。预计到 20xx 年将在 1200 亿美元左右。

  近年来,随着汽车、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模具制造规模日渐增大。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近 10 年来,除 20xx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有所下滑外,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我国模具的制造能力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数十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2100亿元,从业人员从几万人增加到百万人,其中销售额超过 1700 亿元,20xx-2014 年行业总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 以上。我国模具行业的不但基本满足我国制造业对模具数量、品种和质量的要求,而且具备了几乎所有模具品种的批量出口能力 20xx年我国的模具出口额达到 50.8 亿美元。

  塑料模具是模具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注塑成型模具、挤出模具、吹塑模具、吸塑模具、吸附模具、发泡模具、搪塑模具等模具类型,并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铁路交通、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塑料零件生产。随着汽车、家电、电子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塑料模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统计,我国塑料模具销售总额占整个模具市场销售总额的 45% 左右,塑料模具销售额由 275 亿元增长至 735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 12%。

  2 影响模具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模具的加工过程中对于模具加工质量的影响根据其影响途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方面:人为因素、机械加工设备因素以及加工工艺等。通过对模具加工缺陷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人为因素和模具加工工艺和加工程序所导致的模具加工质量问题占据着整个影响因素的近 9 成。现今,随着各种高速加工设备应用的增多,做好高速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的应用对于提升模具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目前制造行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促进了工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其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人们不仅关注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将目光聚焦在了该领域出现的新技术与新工艺上。

  3.1高速加工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在模具的高速加工中模具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都会得到较大的提升,但是其对于加工工艺的要求也越发严格。高速加工在模具加工应用中要求更高的过切保护,在模具加工工艺的编制中应当加强 CAD/CAM 技术的应用,通过更多的仿真模拟来确保高速加工的加工质量。此外,在模具的高速加工工艺编制中,应当对模具的几何结构有着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对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刀具有着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对高速加工中所使用的刀具和加工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在加工工艺的编制中注意做好过切的防护及模具高速加工轨迹的连续性和光滑性。

  在模具高速加工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种刀具的应用,为确保模具高速加工的效率和安全性应当选用硬质合金刀具,硬质合金刀具具有良好的机械性和热稳定性,硬质合金刀具除了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备外普遍在刀具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氮化钛或是氮化铝钛材质的涂层,这一技术的应用使得硬质合金刀具在模具高速加工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加工特性。在模具高速加工还需要注意做好对于刀具参数的选择,以圆刀片和球头铣刀为例,在刀具的选取中应当注意有效刀具直径的选取,在模具高速加工刀具的使用中对于主副切削刃连接处应当修圆或是导角从而增大硬质合金刀具的刀尖角,避免在模具高速加工中刀尖处过热磨损,对于模具高速加工所使用刀具的选取应当充分结合模具材料及加工工艺进行选取。在模具高速加工的过程中现今多采用的是硬质合金刀具,为增强刀具的使用寿命,在刀具的选取上在确保模具高速加工安全和加工要求前提下尽量缩短所使用刀具的悬伸,刀具刀体中央要具有良好的韧性以增强硬质合金刀具的刚性。在模具高速加工的过程中为确保模具高速加工的加工质量还应当注意做好对于夹具的选取,模具高速加工能够极大缩短模具加工时间的同时也对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某模具的加工为例,其在对模具进行高速加工时所耗时间仅为 1 小时,而对于模具的装夹则需要耗费 30 分钟以上,这种装夹缺陷极大的影响了模具高速加工的加工效率,为提高模具高速加工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可以通过使用夹具配合模具的加工方式,比如说在模具上加装定位销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定位或是在夹具中加设直角边基准的方式来实现模具的定位,通过上述方式在解决了模具高速加工中对于模具装夹定位的问题外还能够有效的提高模具的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这是由于模具的加工精度减小和模具加工的后续累积误差,通过对模具装夹效率和装夹精度的改善从而有效的提升了模具高速加工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在高转速方面,现今在高速加工设备中随着电主轴设备的发展成熟,电机主轴的转速也在飞快的提升,通过高转速、高进给以及小直径刀具的结合将会使得高速加工发挥出良好的加工效果。在模具的加工过程中为考虑加工效率问题应当尽量在高速加工设备上对模具进行一次加工成型,以降低模具粗、精加工之間因模具转换所带来的精度和加工效率以及加工设备等方面的问题。

  在模具的加工过程中为考虑加工效率问题应当尽量在高速加工设备上对模具进行一次加工成型,以降低模具粗、精加工之间因模具转换所带来的精度和加工效率以及加工设备等方面的问题。为了使模具能够在高速加工设备上完成对于模具的粗、精一体化加工,在高速加工的过程中应当尽量选择高转速和高扭矩的主轴电机从而使得不同直径的刀具在主轴应用中更富有弹性。此外,在高速加工中做好刀具和刀柄的选配将会使得加工后的模具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此外,还能够有效的降低高加工的时间并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3.2激光叠加技术的应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利用薄片叠加法制造出了拉伸膜,并于九十年代初,进一步推出了模具的激光叠加制造法,基于这一方法的模具制造原理为,利用激光对薄板进行切割操作,并将切割后的多层薄板叠加,使其形状逐渐变化,进而获得所需模具的三维形状。目前,激光叠加技术在模具制造方面已进入到试用阶段,基于这一技术制造的凹凸模具具有较高的质量,且切割厚度大都在 12mm 左右,加工尺寸的精度也高达 0.01m。在经过激光切割处理后,模具切口表层将产生一个 0.1-0.2mm 且硬度为 800HV 的硬化层,这一硬化层的主要作用为,对厚度为 1mm 的钢板进行冲裁,而仅凭自冷硬化层便能够完成对 1000 件 1mm 厚钢板的冲压。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在经过激光切割后再进行淬火操作,冲压的数量可高达 3-5 万件。对基于激光叠加的模具制造进行分析可知,因各个薄板间的连接较为简单,因此,可借助叠加法来进一步制成冲模,进而降低成本并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激光叠加技术在模具制造领域中的另一突出应用还体现在基于激光切割与模具 CAD 结合的 CAD/CAM 系统方面,利用这一系统,能够实现板料切割的柔性制造,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模具生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3快速成型制造技术的应用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出现的一项制造技术,现阶段,该技术已发展了十余种工艺形式,其中,以激光技术为依托的一类典型技术变式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这一技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方法为,将激光器作为能量源,借助红外激光束使蜡、金属、陶瓷和塑料等相关物质的粉末能够均匀地在平面上烧结,在计算机控制下,赋予扫描器一定速度和能量密度,使其按照分层面的数据进行扫描。激光扫描的区域,粉末则会被烧结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实体片层,而未被扫描的区域仍然以松散的粉末状态呈现。此时,通过对物体截层厚度进行判断来操作工作台的升降,而后,当铺粉滚筒将粉末予以铺平后,方由激光器展开新一层的扫描。反复进行上述操作,直到将全部层面扫描为止。最后,将多余粉末予以去除,经过打磨烘干等相关处理后得到模具。

  4提高模具加工精度的应对措施

  做好模具机械加工中的精度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做好对于机械加工工艺的优化。(2)选用合适的机械加工辅助工具。(3)做好对于模具数控加工设备的精度优化。加工工艺是模具加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模具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合理的选择加工进给速度、加工进给量、刀具类型以及主轴转速等的多项加工参数。模具机械加工设备的优化主要是需要加强对于加工设备精度的调整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加工设备的误差对于模具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从而确保模具的加工质量。在模具的机械加工中由于需要加工的机械种类众多加之模具所使用的材质的不同,为确保模具的加工质量应当针对模具加工的实际具体情况对加工工艺及加工机械进行合理化的选取,通过选择适当的加工手段,在确保模具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升模具的加工效率。此外,为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因素对于模具加工质量的影响,需要加强对于模具机械加工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模具机械加工工作人员的机械水平。据统计,模具加工中所出现的加工误差多数是由加工操作人员失误所造成的。因此,在模具的机械加工中应当对人员的操作培训引起足够的重视。

  结语

  文章在分析模具加工质量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加工技术的特点以及其在模具加工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为确保模具的机械加工质量,应当积极做好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和应用,做好模具加工工艺的优化,通过对模具加工中的加工设备、加工工艺以及材料等各个环节做好优化,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模具的加工质量与加工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山东工业技术.20xx(04).

  [2]王烨鹏.材料与材料成型技术的探讨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xx(08).

  [3]苏钰,董万鹏,刘淑梅.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xx(25).

  [4]张晓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xx(10).

  [5]陈翠欣,薛海涛,丁俭,李永艳,李宝娥,李海鹏.材料成型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xx(35).

  [6]姜巨福.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施模块化培养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xx(02).

控制工程论文14

  [摘 要]加强投资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是建设行业的一项复杂而又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节约国家基本建设资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工作和造价控制方面着手,结合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工程;投资管理;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xx)31-0090-01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大中型重点建筑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规模大,涉及面广,资金来源渠道多,资金投入量大,技术复杂,工期长,协作部门多等特点,概预算的编制工作量大,容易受物价上涨、地质变化、自然灾害及编制方法的改变和国家政策性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工程建设过程中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交通等因素影响。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导致计划失控而难以发挥工程效益。

  一、工程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与投资控制

  据统计,在项目各阶段中,投资决策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最大,甚至可以达到80%~90%。投资决策阶段工程建设具有总揽全局的作用,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起决定作用。尤其是确定什么样的建设标准水平,选择项目建设地点、工艺的评判、选用何种材料等,这些与工程造价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是决策阶段,直接影响着这个阶段之后所有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否科学、是否合理。笔者认为,决策者在投资估算的时候要重点突出两个方面,一是预估项目工程各个部位的资金投入是否合理,估算投入产出比,看能否取得投入少、产出大的效果,效益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二是遵照国家相关方针和政策,对项目面临的市场前景、采用的技术水平、环境保护状况以及建设规模、实地资源条件、外部条件、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占地规模等进行认真的调查分析,综合估算投入数量,从而决定是否可行。

  二、设计阶段的造价与投资控制

  对一个工程而言,技术上是否可行,经济上是否合理,能否收到预期的投资回报,是每个业主的基本要求。因此,设计阶段的造价与投资控制对一个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优化设计,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据统计,通过多方案对比、设计优化,有的项目甚至可节约投资70%。在项目设计阶段,细小的指标也会对工程的造价产生十分重大影响,如确定什么样的建设标准水平,选择什么地点进行施工,确定什么样的工艺流程,选用设备的选型等。因此,设计人员必须重技术也重经济,按照“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要求,保证满足功能的同时,优化工艺程序。技术经济人员要加强与设计人员的配合与沟通,综合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其次是手握第一手资料,保障数据的可靠真实。技术人员、经济人员应当经常性地走进现场,收集工程建设的相关资料。应特别注意对土产地材价格的把握,把握它们随着季节及供需状况变化的情况,掌握价格变动幅度,同时要留心当地相关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整理,在材料费中厉行节约。

  再次是保证满足设计深度的满足,实事求是进行投资估算。应特别强调设计深度问题,在进入设计阶段之后,从编制设计任务书开始直到完成施工图设计的这个过程中,应当积极推行限额设计和推广标准设计,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项目费用的目的。推行限额设计,对工程造价实行纵向和横向控制,经常检查工程费用,变画了算为算着画,时刻想着“笔下一条线,投资上千上万”。积极推广标准设计,这样能很好地适应自然条件和技术发展水平,使得能源、资源、材料和设备得到很好利用,也便于进行工业化生产。只要这样,通常来说都能低于非标准设计的建设投资。有些投资者为了拟建的项目被批准,暗嘱设计单位人为压低投资,搞“钓鱼工程”。然而,如果设计深度满足不了要求,必然会带来很多问题,也会为今后“三超”现象的发生埋下隐患。

  三、招投标阶段的造价与投资控制

  招投标作为最具竞争力的一种采购方式,正在不断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则计算工程量,套计有关的取费标准,实事求是、公平合理,这样才能做好工程项目标底的编制工作,从而做好工程招标。

  工程量清单是工程造价确定的核心,其编制必须符合投标文件的要求,力求全面了解工程技术参数和业主意图、技术规范。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主要可以体现在:慎重编制招标文件、有效评标得出合理报价、签订合同预先控制变更。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合理利用资金,应在招投标阶段阶段重点采取下列措施:加强监督,规范工程建设市场;业主、承包商须加强管理,提高工程经济人员的话语权;做好招投标阶段相关资料的收集、应用。

  四、做好施工阶段造价及投资的控制

  由于工程設计在此时已经完成,工程量具体化,施工招标工作和工程承包合同的签订也已经完成。在这一阶段影响造价的可能性较小,只有5%~10%,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也不大,但是工程投资的大头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有很大的浪费投资的可能性,所以这个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具体实施阶段。

  工程投资的目的是为工程在一定时期内获得最大效益。建筑工程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后,业主往往重进度、质量,轻投资,很难把投资摆到与进度、质量同等的位置,有时为了满足某个特定日子而将工期压缩,造成不必要的投资增加。投资控制也不能单纯追求节约投资,当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部分投资换来类似提前发电等更大效益时,投资的增加就是必要的。要加强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力度,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控制。应当深化方案论证,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完备隐藏工程现场签证手续,加强质量控制、工期控制,加强材料采购和管理工作,合理使用机械。

  五、竣工结算阶段造价及投资的控制

  工程竣工决算阶段,工程造价将最终确定。甲乙双方要认真对照施工签证、竣工图、竣工资料,进行审核计算,审查是否按图纸及合同规定全部完成工作,检查是否有丢、漏项工程。同时,要准确计算工程量,对工程量计算书进行认真复核。要特别注意的是,预算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熟悉分项工程的组成内容,保证工程计价的准确性。

  工程竣工结算管理是造价控制全过程的最后一环,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要核对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工程是否竣工验收合格,合同中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依据、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与承诺条件等。对设计变更、现场签证以及建设单位各项费用予以确认,对工程量和工期提出评定意见,最后还要对项目投资效果进行考核。

  六、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过渡阶段, 市场发展的整治还不够完善。当今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迅速,加强市场竞争力,适时提高工程投资的效益,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筑工程投资管理和造价控制贯穿项目始终,在项目建设中,合理控制经济投资,抓好项目的过程管理,通过有效的投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进行管控的实践, 认真分析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从而避免因造价控制不当所造成的资金流失。

  参考文献

  [1] 刘国权.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思考[J].价值工程,20xx,(11):72-73.

  [2] 徐石平.浅谈加强施工管理控制工程造价[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02):104.

  [3] 罗峰.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加强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xx,(32):213+215.

  [4] 徐祥清.加强投资管理,控制工程造价[J].中国工程咨询,20xx,(09):18-19.

控制工程论文15

  摘要: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指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运用必要的技术与管理手段对物化劳动和劳动消耗进行计划、组织和监督的一个系统工程。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利润、扩大积累的最主要途径,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因此抓住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就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项目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生产和管理始终服从于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这个主题。

  由于建筑市场从来都是买方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中标承包商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中标只是获得了工程项目的施工权,能否盈利还要看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效果。因此,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

  一、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管理工作弱化。施工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承揽工程,不惜牺牲利润,以低标价中标,甚至垫资启动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企业的风险,损害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成本管理缺乏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一些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限于定期的财务报表,是一种事后检查,没有事前预测和过程控制,与现代项目全面成本管理理论相差甚远。

  3、只重视生产成本,忽视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一些分公司只注重施工过程制造成本的核算,忽视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4、成本管理方法落后。一些施工企业目前的财务管理还是依靠人工报表来完成,项目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处理严重滞后,很难实现成本的动态控制。

  5、成本管理没有做到责权利相结合。一些分公司责权利方面不够统一和明确,导致工作相互推诿,绩效无法考核。

  二、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思路与对策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纵向贯穿工程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的全过程,横向涉及企业经营、技术、物资、财务等职能部门和项目经理部等现场部门。结合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提出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思路与对策,具体如下:

  1、建立成本责任中心。成本责任中心是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责、权、利相统一,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够加以控制,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单位。公司应以项目经理部、各二级分公司为成本责任中心的责任人,按照不同的成本要求将目标成本进行细分,纵向分解到各工程项目经理部、班组,横向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工程负责人,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项目成本管理格局,并把个人利益与成本指标密切挂钩,严格考核,奖罚兑现。项目经理部依据细化和分解的责任成本,与各责任人签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2、确定责任目标成本。责任目标成本是企业对项目经理部进行详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优化施工方案、制定降低成本对策和管理措施提出的要求。工程中标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估。根据工程项目合同条款、施工条件、各种材料的市场价格等因素,按照标价分离原则,以直接费为依据,推算出项目责任目标成本,下达给项目经理部。

  3、制定内部施工定额。内部施工定额是编制施工预算的基础,公司根据生产要素、市场价格、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按照“成本最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原理,制定本企业内部先进、合理的物资消费定额、劳动定额、设备租用定额和费用控制定额。企业内部定额每年或半年可根据市场情况和企业内部情况调整一次。对正在施工的项目,根据调整后的施工定额及时调整施工预算成本。

  4、编制施工管理费支出预算。工程项目管理费用依据费用项目及其分配率在企业和项目经理部之间进行分配,项目经理部应编制施工管理费支出预算,严格控制支出。对于超计划和计划外开支必须严加审查,由项目经理部集体研究决定。

  5、强化索赔意识,抓好索赔工作。索赔是相对降低成本的措施,从施工一开始,就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图纸、合同条款和现场条件等,找准索赔的切入点,适时编制索赔资料,据理力争,把索赔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6、及时进行完工清算。项目经理部对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无论是内部还是外包队伍的工程,都要完工一项清算一项。预算人员应办好有关资料的交接,以防丢项漏项。当整个项目完工后,按合同要求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做好竣工决算,核实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分析目标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及时办理财务账目的结算和移交工作。

  7、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项目部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内部稽核制度、财产盘查制度和内部工程分包考核制度,强化项目经理部的自我约束机制,严格控制工程成本,杜绝项目利润流失,从而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企业的最佳效益。

  8、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成本管理。由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涉及到估价、预算、资源、进度、变更、索赔等多个范畴,而且信息量大、变化频繁,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控制,必须通过计算机来完成。

【控制工程论文】相关文章:

控制工程论文03-30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应用论文02-11

研究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论文04-16

智能控制工程研究的发展趋势论文02-11

控制工程毕业论文提纲范文3篇06-29

控制现场签证对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论文04-11

公路施工中存在问题分析的控制工程论文06-12

车辆控制工程基础实践教学设计与效果评价论文04-2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改革探索论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