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1
【摘要】本文从高等农业院校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进程中具有的传统优势和发展特色等方面以及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角度,提出了农业高等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应成为智力支撑,力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农村建设,积极寻求科技成果与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新农村建设 高校职能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特殊地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现有格局大多是1952年院系调整形成的,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其学科建设逐步向多科性、综合性方面发展,但却始终是以农业学科为依托,保持着农业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因而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进程中有着深厚的基础和传统优势。发展至今,高等农业院校的全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省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农业学科为优势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点和硕士点,以服务“三农”为优势的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形成了其他高校无可比拟的优势。
几十年来,高等农业教育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并在保证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学校潜力,发展函授、自考、干部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满足了农村社会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高等农业院校针对学科门类较少、学科结构单一、分布较窄、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加快了学科建设步伐,着力调整学科结构,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继续发扬了农学学科优势,促进了生物学、工学和管理学院等学科的较快发展,人文学科和理学的基础学科有所起步。为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都在逐步向综合化方向发展。逐步扩大内涵,改变单科性封闭式的高等农业教育格局,建立以农为主的,融林、牧、渔、理、工、商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关注农业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一方面在专业设置上进一步调整农业类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积极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交叉学科专业;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开设涉及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科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发展与农业有关的加工、工商、金融、市场营销和农村社会服务等专业。同时,积极调整农业教育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积极推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手段,高效、快捷地为农民或农业企业家提供信息服务和教育资源。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培养在校大学生献身农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鼓励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拓宽人才通向农村的渠道。有专家提出,分三个层次进行农业方面的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开发,第一个层次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第二个层次是培养数以万计的农业专门人才,第三个层次是教育出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按照这样的思路,高等农业院校作为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任重道远。
从农村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普九教育是起点,高中阶段教育是基础,高等教育是关键。农村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农业中小企业主培养、农村基层干部培养、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师资培养等方面都不能离开高等农业教育。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应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己任,通过各种途径,使尽可能多的农民接受高等农业教育的辐射,推进新型农民培植工作。同时,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为农村和乡镇培养大批高级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的资源优势,将科技培训、创业指导、技术服务、跟踪扶持相互衔接,为新农村建设,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智力支撑。
高等教育不仅肩负着保存、传播知识的使命,更肩负着进行科学研究、创新知识的使命。高等农业院校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的基础,先进的科学研究设施,这是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必须的物质条件。借助现代化的试验手段和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图书情报资源,通过教师和科研人员,可以产生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等无形的新科学知识和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专利产品等有形的科学知识产品。高等农业院校通过准确定位,充分利用人才和知识密集的优势,把大量的科研成果、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各级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把这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农民的增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上的保障,提高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底气”。 高等农业教育把自己取得的科研成果,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向社会,促进了创新的普及和应用,一方面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也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高等农业院校与社会之间的“双向交流”日趋密切,一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将不断地及时地了解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自己的需求,进一步挖掘潜力,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社会提供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和高质量的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也将不断地及时地向高等农业院校反映生产实际需要,并通过多种联合形式向学校提供办学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的援助及科技成果转让的补偿。据统计,每年有近80%以上的农业科研成果出自各高等农业院校。这为高等农业教育成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孵化基地奠定了基础。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技术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为45%,仅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现有的农业科研成果、推广体系、农民拥有的知识及技术已经很难支撑现代农业对科技的需求。因此,高等农业院校要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把农业、农村、农民遇到的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缩短农业科技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周期,
强化科技和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加快农业科技入户工作。一个地方要发展经济,必须要找准产业,依托产业,走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之路。产业要做大做强,就必须有科技作为支撑,要让科技成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成为强村富民的强大动力。一些地方和部门为此推出了不少推进科技助农的新举措,为农民提供了实用技术,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也为新农村建设找到一个有效切入点和着力点。越来越多的高等农业院校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学方向,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走进农村,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探索农民致富的新方式。
我国的农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体系。这是一个以高等农业教育为龙头,以农业职业教育为主体,纵横交错,互相补充的农业教育体系。在这个农业教育体系框架中,高等农业教育处于该系统的顶层,对整个农业教育的发展起着龙头牵引和带动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农业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资源优势,明确定位,找准重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吕淼.三农问题与高等农业教育[J].高等农业教育,20xx.(31).
[2] 杨彩霞.关于加强农民信息教育的几点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xx,(1).
[3] 周清明,建设节约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6)1-5.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2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1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建设性的作用,保障了农村各项事业的稳定进行
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政治觉悟,为他们增强自身技能和本领提供精神保证和智力支持。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比重,是农村发展经济、农民增产、增收,生活总体水平大幅提升的重要途径。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更为农民提供了高雅的文化服务,丰富了农民的精神世界。
1.2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推动农村乡风文明举足轻重
乡风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要求农民要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知识、文化修养、行为规范、道德思想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乡风文明提供了一个优雅舒适的文化生长环境,有利于农民转变农村人民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各种承载着优秀文化精髓的文艺活动熏陶了民众,使他们团结友爱、诚信互助、勤俭持家;纯化了乡风,使乡风朝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前进。
1.3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新型的农民应具备有文化、有纪律、懂技术,能经营等条件,这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的必经之路。同样,培养新型的农民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多得的力量源泉。一定程度上,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培养新型的农民旨在培养农民用双手去创造美和幸福,其文化素质的高低也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农民是否顺利创造新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新型的高素质农民,相应地,新型的农民为打造新农村文化风貌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文化下乡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策略
2.1变文化下乡为文化留乡
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应该是一种灵活多变且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形式,它以物质或精神的方式制约或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观念,潜移默化地将文化精髓烙进人们的内心深处,并使农民将这种文化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但由于一部分农村的文化水平始终处于滞后并止步不前的境地,农民只能在村中原有的文化风俗中重复着古板的形式,没有接受新文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文化下乡为农村陈旧的文化内涵诸如新鲜的血液,但单纯的文化下乡并不能彻底改变农村中愚昧、低俗的文化现象,这还要求农村的文化部门针对本村文化的特征,对原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式的改进,引进新鲜的文化信息与文化生活方式,让文化留乡。文化下乡移风易俗目的的实现,有利于农村文艺人才的培养,文化留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加强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兴建,针对文化留乡举办一定的文化活动,鼓励农民参与文化建设中来,激发农民对乡土文化的热爱,根据农民的文化需求使先进文化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民。
2.2促进农村题材文学的创作
新农村文化建设,离不开文化下乡的推动,加强农村文学作品的创作是文化下乡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宣传农村文化,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旨在传播和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时代精神,将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逐一展露,这些文学作品往往传递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旨在反映农民的愿望,并积极化解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矛盾,旗帜鲜明的反对和批判农村中的歪风邪气,对纯正乡风、建立良好的农村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要加强对农村文学体裁内容的转换和控制,多多提供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应多创作反映农村开拓进取、发展繁荣的文学作品。从文学作品反映的主题来看,要多创作反映人性美、人情美等真善美俱全的作品,“三农”主题的文学作品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推动农村环境文学创作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此来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2.3注重民族风俗与文化多元化相结合
农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满足,不仅要靠各地域民族风俗文化,同样也需要多种多样“下乡”的新型文化,二者双管齐下,方能达到农民对文化的需求。作为民族的美学纪念碑的文学艺术,它形象地传递了特定民族和时代的文学、文化精神,它是个人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丰富实践性及理性思考价值的文学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覆盖性较广的文化潮流,它凭借自身独具的“普遍性和概括性”特征社会文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新农村的民族文化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更要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形成多元文化共存、发展繁荣的局面。新农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多元文化形式包裹民族风俗,。携手共进的文化发展原则,尽力在文化建设中展现自身独有的特色文化与精神风貌,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对文化发展战略进行改进。农村文学题材的创作,更要注重民族风俗与文化多元化相结合的文化发展方式,努力承担时代和历史赋予的文化建设使命,为新农村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3
摘要:循环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倡循环经济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管理体制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节约农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创新农村管理形式,建设绿色环保新农村;增加财政投入,为循环经济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关键词:新农村;循环经济;模式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循环经济具有重要地位。循环经济基于以往粗放式的经济模式提出,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新农村建设中倡导循环经济意在提倡农民转变以往粗放浪费的农业生产方式,帮助农民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倡导农民的循环经济意识,建设节约农业,绿色农业,实现农村经济新的发展。
一、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管理体制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循环经济模式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政策上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在政策法规制定之前,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农村基本情况进行充分调研,了解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情况以及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深入农村实践,了解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并同当地农民进行积极沟通,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了解这些基本情况后,会形成一份初步的诊断报告。其次,在了解农村地区基本情况后,召集相关专家对基本情况进行研讨分析,结合循环经济的特征及所调研地区的基本情况诊断报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形成评估报告。最后,由政府召开会议讨论,形成法律议案,提交人大讨论通过。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政策法规制定后可以先选取部分地区作为试点,不要大规模一次性使用。通过选取试点进行观测,检查所指定的政策法规是否可以有效解决现有问题以及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另外,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发展循环经济还应该加强管理体制建设和改革,将新农村的循环经济建设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首先,在实行新农村建设之前,应召开领导机关内部会议,讨论决定新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相关事宜,并选定某个部门或者从各个部门抽调专业人员组成临时建设小组,落实建设具体事宜,分配任务,承担责任。其次,在具体责任明确后就应该开始具体的建设工作。在具体建设过程中要明确个人责任,将每项工作都落实到人,实行具体负责制,以防出现有了问题找不到负责人员,出了问题无人负责的窘境。另外,在选择负责人员之前要注意所选用人员的专业性以及基层经验的丰富性。由于在农村中建设循环经济是一项新兴工程,经验较少,相对困难,所以在人员选用上要注意保证其专业性。并且还要选用一部分农村基层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员,这样更便于开展工作,同农民实现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建设工作中不必要的麻烦。
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节约农业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重在现有农业布局的基础上,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农业,实现农业的新发展。首先,在农业发展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摆正发展态度,转变以往粗放、浪费的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农业的精细化发展。其次,转变农业生产布局,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应该大力提倡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转变以往大水漫灌的方式,其核心在于实现农民的联合经营,合作经营。大水漫灌的方式主要是目前的土地经营方式所致,每户农民都拥有小块土地,相互之间没有合作,喷灌、滴灌缺乏市场。在节水农业的理念下应倡导农民合作经营,通过合理的机制鼓励农民合作经营,发展节水农业。最后,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新型农业,典型的新型农业方式如“桑基鱼塘”等。在现代科技发展快速的情况下,各地应积极探索利用科学技术帮助农民建立新型农业生产方式,促使农业精细化、节约化发展,帮助农民实现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倡导循环经济理念
建设新农村循环经济离不开农民自身的自觉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倡导循环经济理念,使农民能够树立循环经济的意识,在农业生产中践行循环经济的理念。首先,国家可以通过科技下乡等方式在农村进行循环经济基础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贯彻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让农民从感性上了解循环经济,认识生态农业。但在进行培训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农民的文化程度,在培训中选择农民容易理解、可以接受的方式,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而不过多地使用太过专业化、理论化的语言,这容易使农民感到枯燥,无法理解,最终丧失兴趣。其次,国家可以安排专业人员到农村为农民普及循环农业的知识,带领农民进行循环农业的具体建设工作,帮助农民进行循环农业改造,转变农村粗放式的经济。另外,在新农村建设中还要注意提高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让农民对新农村的建设树立责任感。在建设中敢于同破坏农村环境,阻碍新农村建设的行为进行斗争,自觉负起监督者的角色。
四、创新农村管理形式,建设绿色环保新农村
建设循环经济还应结合不同农村地区的发展特色,因地制宜,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案。例如,一些农村地区依山靠水,这样就可以利用自然条件,发展农家乐等生态农业形式。在我国南方地区,很多农村都在景区周围,随着景区被开发,这些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就愈发明显。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周边农村可以借此优势发展旅游农业,如建立生态园,在园内种植一些花卉或者水果,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机会。但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采用生态环保的管理方式,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肥农药。同时,生态园还可以提供住宿、餐饮等一条龙服务,让来生态园观光采摘的游客可以就近在生态园内解决吃饭和住宿问题,并利用他们自己采摘的食物作为原料进行制作,让他们体会到更多乐趣。通过这种农家乐的形式,将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助于发展循环农业,而且能够更大幅度地帮助农民实现增收。
五、增加农村财政投入,提供循环经济资金支持
循环经济需要技术支持,所以在新农村循环经济建设中要保证有充足的财政支持。首先,国家要将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列入年度预算,在政府预算中列支新农村建设资金,保证资金的可持续性。在财政预算内列支新农建设资金应建立在对农村现状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了解目前农村建设资金的短缺之处以及未来应该着重发展的方向。这样在资金预算时就可以做出准确的预算,也可以较为详细地列出所需资金的方向,使得财政预算更加科学和合理。另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筹资渠道。例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农村信用社管理,为农民进行贷款提供更多便利的条件和渠道,保障农民的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六、结语
循环经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循环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理念问题还要解决技术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多方面的探索、配合与努力,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在新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耐力,不断探索,不断试验,总结失败经验,探索成功模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新农村循环经济建设统一到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阵营中来,实现农村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树红,闫希辉,张好治.新农村建设中循环经济模式初探[J].经济问题探索,2015(6):27-28.
[2]赵惠.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探析[J].中州学刊,2014(11):48-50.
[3]任平,曾永明.循环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方式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1):29-30.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4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面临着巨大的差异,其具体的主体性也得不到明确的保障,这就直接导致了很多时候我国的信贷需求变得比较多元性。因此,也就在客观市场上形成了一种开放、竞争的金融市场。但是,这种金融资本的不断发展,客观上就更需要与农村地区的这种资金服务体系的多元化相靠接,以此来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也是未来农村地区发展的趋势。
(一)健全农村地区小额信贷的监管体系和法律制度
当前,在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环节中,除了最基本的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机构,诸如农村信用等金融机构外,大部分的金融信贷机构都没有清除的市场定位,没有适用于农村地区的法律法规。即使在很多正规的金融机构中,农村地区的很多很多金融信贷机构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约束。因此,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信贷机构,应该对此出台一些相应地政策,对农村地区的很多非金融小额信贷机构予以一定的法律界定,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平台和基础。包括其具体的监管体系建构上,也应该针对此建立一个监管框架,并在此之下建立一种差异化的监管体系,以此来具体明晰不同主体的责任,从而确定相应的监管标准。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很多非政府性的金融信贷机构,在其实际的监管体系之下,对其不定期地进行一些信息公布,以此来指导这种金融信贷机构的风险监管体系。最终,确定好这种监管主体的职责,强化其实际的监督实效性。
(二)政策制度上应提供盈利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在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发展道路中,应该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金融发展情况,对一些非政府性的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予以清晰地说明,特别是这种风险性和考量性的监管体系的建立,这种小额的信贷机构其实在具体的市场金融体系发展中,只允许进行贷款业务。而这些小额的信贷机构只是根据自身的实际金融资金情况进行适当的贷款业务,并没有一定的损失,获利空间都较小。而且,这些小额贷款机构都必须在内部监管和奉献制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标准,据此而制定适当的金融发展规则,从而使得这些业务经营在其具体的信贷融资渠道建设方面发生着一种资本的回报,最终促使其发展成为农村地区的社区银行。也就是说,必须要加大这种市场化金融改革,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放开着中限制性的管理措施,以此来建立起一种贷款机制。
(三)建立小额信贷的市场机制,鼓励形式多样的金融机构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对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放宽其市场准入度,特别是在农村小额信贷的主体建设方面应该进行多种方式的开拓和建立,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新金融资本的进入。而且,还要积极倡导建立一种农村地区的信用社合作组织,对一些业务相对较为简单、成本相对较为低廉等金融组织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积极开展相关方面的信贷业务,从而对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经济发展提供一种充足的动力。而且,还应积极与一些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在农村地区建立一种小额的信贷金融机构,以此来为农户更方便地开展各种小额信贷业务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小额信贷市场体系。
(四)推动小额信贷金融创新,提升金融风险管控能力
首先,是在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业务类型上,特别是积极探索这种小额信贷的金融业务产品上,应该在其具体的金融资本链条上下大力气,在小额信贷的金融模式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其具体的金融产品包括互保基金、金融贸易等。在一些小额信贷产品的创新上,诸如可以根据当地农村实际的农业发展现状,比如对林权进行抵押,对农户的经营权进行抵押等等,都可以作为这种小额信贷产品的创新和发展,特别是在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机制下,如何对提升农户的信贷可得性方面加把劲才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这种小额信贷的抵押担保制度,在农村地区可以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房屋产权、林权、土地承包权等实际性有收益的产品来作为抵押物,并以相关的法律规章形式来对其予以明确的说明。此外,还要完善农村小额信贷信用担保体系,由农村地区的一级政府部门专门设立担保机构,针对农村地区的一些小额贷款担保难的农户来解决此类问题。是故,这种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前提必须保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否则这种信用担保措施也就很难实施到位。再次,针对这种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机制,还应该在农村地区积极建立一种征信制度,从而更好地构建起一种小额信贷评价机制,以此来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其实,建立这种信用体系就是为了在这种财政保障机制上建立一种安全的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20xx,(8).
[2]何广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制度绩效、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20xx,(11).
[3]李辉.实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5).
[4]熊德平.农村小额信贷 : 模式、经验与启示 [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xx(3).
[5]朱国陵.南京地区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与思考 [J]. 经济与金融 ,20xx(3).
[6]臧景范 . 中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实践与发展 [J]. 中国金融 ,20xx(8).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5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一)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加强重视自身的管理职责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管理,在管理上,管理人员应重视农业的经济发展,重视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明确自身管理职责与任务,采用规范的方式实施管理工作。在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到来,当地政府应清晰的认识到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对当地的农业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才可上岗,并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教育,让管理人员清晰的认识到农业经济所带来的影响与重要性,使管理人员能够重视自己的管理工作,明白自身的职责。
(二)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任何一项管理都需要有一套明确而严格的制度才能将其管理妥善,没有了制度其管理就像一盘散沙,没有任何管理顺序与约束,其管理目的也较难达到。因此,当新农村建设逐渐开始建设后,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与指标,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渠道。为了使加快新农村的发展,农业的经济管理工作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首先,农业经济的管理制度要随着时代进行创新与改革,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跟随新农村时代改变管理方针,制定一个符合时代和与当地发展相符合的管理制度。在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改变,第一是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向,融入经济结构转变农业传统结构,让农业进入更快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此促进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第二方面是通过加工改变传统农产品外形,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安全,合理的农产品包装能够有效的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从而拓展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提高销售量,使产业链不断的延伸,让农产品有跟多的发展渠道。第三方面是提高农业的科技发展,在农业事业中融入科技产品后能够有效的提高当地农业的产量,迅速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也使农业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从而提高当地农业之间的竞争力,使得农业经济提高实现高速发展。
(三)重视民众利益,加强完善利益管理机制
经济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民众是提高经济发展的重要人物。在现代许多农村中可以发现,许多农村当地政府在面对民众的诉求以及矛盾时常常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这与当地机制不完善有着很大关联,因此,为了让今后这些现象能够得到妥善处理,政府应及时的完善管理机制,重视民众利益,使民众的权益受到维护,完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能够有效的改善民众的矛盾现象,使民众在出现这类事件时既能得到权益的维护,又能快速的瓦解矛盾。
(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的主要形式是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也就是说,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农业的经济状况,由此可见管理人员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为了使农业经济得到更为合理与妥善的管理,这些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前,应进行管理能力与知识的培训,针对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内容,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打造一个具有高度责任心与具备丰富专业知识的管理团队,为了让团队不断的进步,应定期的针对团队中的新管理员和老管理员进行培训,不断的创新管理人员的知识,使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能够符合当前市场的经济发展状况。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在农业经济管理上还存在着许多的漏洞,这些漏洞大多与政府的不重视和制度的不完善有着密切关联,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政府应明确的认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创新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制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强完善民众利益管理机制和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使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加快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的整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6
论文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方法改革
论文摘要: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多年来为当地农村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在新形势下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职业学校新的课题。
一、农村中职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来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向第二、三产业方向倾斜,第一产业的农林牧专业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甚至被裁掉。有的学校虽然保留了部分农业类专业,但学生的目标是升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将来有利于谋求一个好的职业,没有把服务农业放在首要的人生目标。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30万人(包括农民技术员),与农业人口的比例不足千分之一,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己超过千分之四,这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农业科技人才的大量短缺与培养科技人才过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即便这样,很多中职学校仍把重点放在对初中毕业生的培养上,这就加大了培养的局限性,培养的数量捉襟见肘。由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或者说学习目的的偏离,培养的质量更值得怀疑。
二、农村中职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优势
(一)地里位置的优势。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大都地处农业生产前沿,与农业生产能近距离接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职业学校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农业生产的动态,可以有目的的进行指导和服务。在遇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典型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时,可以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治理,还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办学经验的优势。
职业学校基本上是从农业技术中学转轨而来,有着多年的办学经验。在对农业人才培养上,可以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既可以培养初中毕业生成为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还可以培养生产一线的农民,使其掌握先进的科学生产知识。
(三)师资力盆的优势。
就目前而言,很多农村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教师占专业教师的20-25%,有的学校这个比例还大。他们大都是八十年代为职业学校定向培养的师资力量,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厚的感情,农业科技知识比较扎实。
三、农村中职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措施
(一)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针对目前农业发展迫切需要科技人才的现状,职业学校要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农村留得住、能创新、有作为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不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精通,还要熟知相关专业知识,要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多面手。在实施教学上,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可以把教室搬到田间地头甚至鸡舍猪圈,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从感性认识上强化训练。与此同时,更新旧观念,不断传播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使学生置身于农业科技前沿,用先进的知识武装头脑。加强学生的继续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 农村中职校在培养初中毕业生的同时,还应把培养人才目标对准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民。这些农民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渴望知识,学习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在职业学校深感农业类专业招生难、在校生少的同时,有一个庞大的农民队伍急需培训和学习。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苦于无门,不知道去什么地方请教,职业学校恰恰是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桥梁,完全可以利用专业知识服务农民。
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学校也只有重新对培养目标定位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在职业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农业类专业逐渐萎缩、招生困难、办学特色不明显等都制约了农业类专业的发展,从而失去了农村中职校生存的根基。将培养人才目标定位在农民这个群体上,学校将在农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会使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职业学校沿袭普通中学的办学模式显然背离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真谛,职业教育不能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不能把学生埋在书本里,实行开放式教学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培养目的的定位为多种多样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能。培养在校生时可以采取动态的教学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让他们自己制定农业生产的一个小环节,并付诸实施,教师则针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有目的的指导,这样以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
针对农民的培养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进行,农业类专业包涵了农林牧等专业,不同的行业生产也各不相同,比如从事种植生产季节性较强,而从事养殖生产的季节性就差一些。随着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行业的细化程度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农民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要从基础知识上强化,又要在专业技能上提高。从培训时间上看,种植类专业可以在农闲时集中进行培训,而养殖类专业可以利用下午或者晚上的时间进行。从培训层次上看,可以进行短期培训,培训后经考试合格后发培训证书:可以注册中职学籍,采取学分制的形式,修满学分即可毕业,享受中职生待遇;可以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按照中央电大学习包的要求,有步骤、系统地进行学习,最后按课程所修学分毕业。
因此,农村中职校在培养模式上要有突破、有创新,不能把眼光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要看的更远,只有采取多种形成是培训,才会有更多的培养对象,职业教育才有活力。
(三)培养方案的制定。
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确定后,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一定要有针对性,既要考虑到农民群体特征,又要考虑到个性发展;既要有稳固的基础知识,又要有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方案可以以学习包的形成发给每一个学员,让他们有目的的去学习,在学习以前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想做什么,方向的确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7
1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农信社的利率对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阻碍作用
所谓利率,主要指的是资金价格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时体现,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利率的决定是由供求双方来共同完成的。就目前我国农信社利率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利率定价机制缺乏完善性和科学性,通常情况下,联社掌握着农信社的利率定价和调整的权力,联社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贷款利率进行统一定价,并实施有效管理。目前,我国农信社利率定价机制之所以不合理,主要是因为各个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利率进行定价,那么势必会加大部分农民的压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二是利率普遍偏高,导致了农村经济建设成本的增加。虽然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但是,由于农信社本身资本相对而言比较薄弱,并从自身的贷款需求出发,利率一浮到顶,加大了农民还贷款的压力。三是利率定价方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我国目前农信社利率的定价方式来看,只是单纯的按照贷款对象来确定固定的利率浮动,缺乏灵活性。
(2)农信社产权对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乡镇个体、私营企业和农民,这样一来,就需要对农信社的产权进行进一步明确,以此来更好的促进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就我国目前大部分农信社的现状来看,产权不明晰,产权主体缺位已经成为了其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果上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这种多个股东组成的合作制,已经无法满足农信社的发展需求,以效率方面为例,由于农信社改革工作对效率方面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农信社亏损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新农村经济的建设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3)农信社管理体制制约了新农村经济建设
管理体制缺乏科学性也是当前农信社改革过程中的一项主要问题。此方面的问题大致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民主管理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虽然我国农信社的股份是由三大组织共同成立的,但是权力的分布却并不均匀,在农信社实际发展中,大部分权力和职能几乎都掌握在农信社主任手里,民主管理根本发挥不了自身的作用。二是外部干预现象严重,由于农信社占据了农村金融的大部分市场份额,所以,政府部门为了更好的对农村金融市场进行掌握,往往会对农信社的发展实施一定程度的干预,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府部门并不是专业的管理机构,在管理工作上缺乏丰富的经验,这样一来,管理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农信社的可持续发展。三是管理主体错位,目前,农信社的经营管理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存在诸多弊端,所以在经营和管理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根本措施
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信社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实现农信社的有效改革,针对上文中所提高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其有效解决是不容忽视的。就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现状来看,完善农信社的改革措施,相关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完善的农村信用社利率定价机制
农信社应该根据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以货币市场利率和当地竞争需求为基础来进行科学的定价,同时,利率的定价还应该考虑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农民的经济水平和承受能力出发,确保利率定价的合理性。目前,我国仍有部分地区的农信社存在规模小、人员素质低等问题,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适当的降低营业税税率,提高农信社支持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提高了对农信社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大扶持力度,才能够在确保农信社稳定发展的同时,对新农村经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还要根据市场进行细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2)从根本上提高农信社的服务水平
首先,农信社要对现有的贷款手续进行简化,将繁杂的业务流程简单化,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农信社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对新农村经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将贷款手续进行简化的前提是对客户的信誉度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对于信誉度较高的客户,可以简化贷款手续,以此来为新农村经济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其次,要对金融产品进行不断创新与完善,不断增加业务种类和新金融产品,通过各种途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从而更好的适应新农村经济建设的根本需求。
(3)合理选择农信社的产权制度
对于农信社产权制度的完善,主要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是要根据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其次是要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进行选择。对于合作制,我们能够全盘否决,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合作社的建设能够促进"三农"服务的有效开展。此外,要进一步促进产权的多样化,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尤其是东西部的农村发展,其差距更是非常大。所以,对于农信社产权制度的选择,必须结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农信社的发展更好的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4)完善农信社的管理体制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撑,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民和农村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尤其是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这种作用更是被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进行健全与完善至关重要。由于农信社的发展关系着地方经济的进步,所以,管理机制的完善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要将自身的协调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避免资金外流的现象发生。此外,要将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准确定位,在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政企分开的职能进行有效改革与管理,不得直接对信用社的业务实施干预。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来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视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本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我国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信用社作用的发挥。所以,在未来的时间里,相关部门必须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效性,进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8
农村建设应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谐为根本目的,加强对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党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理论的宣传力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党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应党的要求,全中国开始实行新农村建设。我们将视线锁定到到北京市延庆县的名叫“龙聚山庄”的村子。在北京这个行政中心的生态区里,这样一个村子从中脱颖而出。
“龙聚山庄位于北京素有“夏都”之称的龙庆峡风景区,小区北靠冠帽山,东依石京龙滑雪场,南濒万亩妫川平原,整个小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风景秀丽,绿化率高达45%,容积率0。38。龙聚山庄温泉大社会以优美的环境和卓越的配套设施为现代人休闲度假、安度晚年、投资保值的理想去处”这是百度百科对龙聚山庄的介绍。是的,倚在半山的别墅,娱乐设施应有尽有,生态环境质量高。对于这样的诱惑谁又能抵挡得住呢?但又怎能想象得到,十三年前的龙聚山庄竟是延庆县最贫穷的村子之一。据说,龙聚山庄旧称小鲁庄,是一个又破又旧的小村子,这片楼房别墅区,之前是一片山地。现在看起来却是如此的豪华大气,可见,党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和村长对村子的所投入的感情。
龙聚山庄对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步就是以住宅消费为突破口,在半山腰以及山底处建设别墅区,不仅使没有工作的村民都有了可靠的收入来源更随着城里人定居郊区,既缓解城区人口压力,也拉近了城乡之间差距,推动本村自身的城镇化。使新农村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带动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些年来中国也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很多的城市人口都愿意去郊区生活。龙聚山庄也没有放弃这个机遇,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入住龙聚山庄,村里开始担心安全问题。便在村子内部招收保安,既保证了村民的收入来源也强化了村子内部的治安系统。
随着不断的投入与发展,龙聚山庄便回归本原。让每个村民都住好房,每个劳动力都能得到就业——这是龙聚山庄永不放弃的追求。山庄根据村民住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拆迁补偿办法。本着一切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去与村民沟通,尽可能的不让村民吃亏。这一计划极大程度的收拢了民心,也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脚步。
新村建设极快的与当地的其它产业相辅相成,合理布局,成功地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实实在在的提高了村民收入。龙聚山庄通过新农村建设,出现了很多的用人岗位,现在有很多村民在物业管理、建材运输销售、餐饮旅游、商品零售等部门就业,直接解决了本村劳动力220余名,本地区的劳动力1000多名。
新农村建设的加快,也出现了一个难题就是:老龄化问题严重。村里及时发现便制定了,老人养老和干部退休等一系列福利措施,现在50多户60岁以上老年夫妇已免费住进老年公寓;30多位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在温馨家园吃住养老。本村的学生和老人每年可得到村委发放的600-1000元的教育补贴和养老补助。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9
1、前言
就当下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加强农业科技档案建设,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从而促进农业经济朝着商品化方向进步。农业科技档案建设,也是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它能够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能有一个科学的依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农业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经济建设的焦点问题,加强新农村经济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基础。本文对农业科技档案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策略的研究,将注重分析当下农业科技档案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使之更好地与新农村经济建设保持一致性,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2、当下农业科技档案与新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科技档案与新农村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农业科技档案建设工作不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很难利用农业科技档案更好地指导农业实际生产。部分科技人员不注重科技档案建设工作,没有意识到农业科技档案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的重要性,导致农业科技档案在建设过程中,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相关资料收集存在遗漏性,很多重要的农业科技信息没有进行有效记录;第二,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无法落实到位,相关工作没有一定的标准进行,导致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不规范,很难将之应用于新农村经济建设当中;第三,对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手段存在一定滞后性,无法适应当下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形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对相关的农业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管理,无法对新农村经济建设进行有力指导,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档案存在较大的滞后性,难以满足现实发展需要。同时,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降低,很难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这就导致了农业科技档案工作效率不高,难以真正发挥农业科技档案的现实作用[1]。
3、加强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有效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当下经济建设必须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农业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使之能够更好地满足新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对新农村经济建设起到较好地指导作用[2]。
(1)对传统观念进行变革,重视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
传统观念的变革,树立新的农业科技档案发展理念,是推动农业科技档案工作,使之更好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要注重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加强农业科技档案工作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指导性地位,使之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农业科技档案工作要注重解放思想,树立市场观念,将档案管理与市场经济发展现状有机结合,积极工作,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2)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切实推进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化
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化,要以制度保障作为发展前提和首要条件。对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进行完善,变革当下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可以更好地提升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化,使档案在整理和编排过程中,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在查阅过程中,能够提供更加有利的信息,进而促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
(3)提升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
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是保证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更具专业化特征的基础,也是促进农业科技档案更好服务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注重专业化队伍建设,让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较好的专业化水平,能够保证工作的效率化,使农业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进行科技知识查阅,指导实践生产。同时,档案工作人员要对农业知识进行有效地了解,对区域种植情况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能够更好地对农业科技知识进行有效宣传,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4)注重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效果,强化农业科技档案对农业经济的作用
农业科技档案是记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档案,具有一定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并能够很好地指导农业生产。新农村经济建设,就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一种变革,使之更好地适应当下经济发展需要,提升农业经济的商品化程度,更好地发展农业经济。农业科技档案的利用,可以更好地指导农业发展,使农业生产能够增产增收,提升农业商品化程度,更好地获得经济效益,进而提升农民收入[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农业科技档案与新农村经济建设有着紧密的联系。农业科技档案可以更好地为新农村经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指导新农村开展实践生产活动,提升农产品的产量,更好实现农业经济商品化发展目标。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1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形势下的作用愈加凸显,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理念,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逐渐开展起来。但是,在新型农民培训过程当中,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使得培训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着新农村建设计划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认识,采取积极相关措施提升新型农民培训的质量。
一、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
虽然部分政府部门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仍旧存在着追求形式、走过场等现象,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较为重视对农村道路、水利以及村容等基础性设施的建设,追求有形建设,使得农村的面貌得到了改善,然而,却忽视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缺乏对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以及会经营”新型农民等具有长期性项目的正确认识,使得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对新型农民培训的力度不达标,再加上对新型农民培训之时缺乏积极性,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使得新型农民培训质量得不到提升。
(二)缺乏必要的协调力度
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当中,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一个部门的问题,需要由多个部门共同协作完成。但是,就目前而言,省、市、县以及乡镇等机构并没有实现新型农民培训资源的有效衔接,再加上在培训开展的过程当中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如所在单位、教育、劳动以及科协等,这些部门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使得在实际培训中产生了各自为政、职责分散等现象,尤其是极少数的部门受到自身利益的趋势,通常会把一部分培训工作控制在自身部门中,造成了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出现盲目性,导致培训资源的浪费,对于培训的效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开展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的根本宗旨在于,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使得农民能够具备适应经济发展的思想理念,逐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但是由于在当前的培训过程当中,相关部门并没有及时建立起相应的综合评价体系,缺乏对当前新型农民培训质量的监督管理,仅仅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培训人数以及场次等方面,忽视了对农民教育培训后就业状况以及收入水平等相关环节的考核,使得新型农民培训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四)培训设置不合理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下,授课老师又比较专业,而且授课不够集中,聘请的教师比较分散,每一个乡镇一个相关的专业只讲解一二节课,如讲养殖的刚刚涉入了有关养殖的基础知识,便没有下文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培训时间较短,流于形式。而且在讲课过程中,与农民互动较少,而且每到农闲时节才组织农民展开培训,如在蔬菜种植,大棚种植过程中,专家不能亲临现场指导,只能在农闲时节,象征性讲授一下理论性的东西。所以农民不能真正受益,致使不愿参加培训和应付听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农民没有认识到培训对他们起到的作用,导致每次组织培训都很被动,没有人愿意参加。
二、提升新型农民培训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对新型农民培训的重视
要想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就离不开对新型农民的培训,这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前提,并且对于新型农民的培训也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过程,会涉及到众多部门职能的协调配合,因此,在进行新型农民培训之时,相关部门需要提高对新型农民培训的重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协调统筹进行。同时,还需要与科教兴农以及人才强农相结合,组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活动,为农民的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构建新型培训机制
在对新型农民进行培训的过程当中,还需要逐渐改变以往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构建以项目为纽带,由相关部门牵头,其他部门配合的新型培训机制,积极将社会的力量融入到培训工作当中,促进培训质量的提升。同时,还需要积极采取财政补贴以及税收减免等相关的激励性政策,加强对相关培训组织的引导,使其能够充分将自身的作用发挥出来,对农民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构建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综合性培训机制,使得农民对于培训的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培训质量的提升。
(三)构建完善的监管机制
一方面,需要构建新型农民培训公式制度,在实际的培训过程当中,及时的向农民公布参与培训的机构、培训的任务以及政府的补贴标准等相关信息内容,充分满足农民的知情权,发挥农民的监督权,确保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保质保量进行;另一方面,需要做好严格的管理,相关部门需要根据新型农民培训的进程,对农民的培训效果进行严格调查,确保农民所接受的培训内容能够有效的应用到实践当中,并及时的向社会进行公布,使得农民培训质量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进行,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部分,相关部门需要不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工作,使得农民朝着“有文化、懂技术以及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方向发展,针对培训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提升培训的质量,使得农民能够满足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1]周静.河南省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南农业科学,20xx,42(8):205-208
[2]武志峰,郭利伟,杨英华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训体系构建的对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xx,37(8):294-295
[3]王瑶,钱晓刚.贵州新型农民培训培育的对策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xx,40(5):218-221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11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稳步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目前各地大力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虽然各地在区位、资源、环境、历史沿革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性,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也有所不同,但是在条件适宜的地区积极发展农村小城镇,是当前推动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样做便于农村人口进城定居,从事非农产业,一方面可以增加城镇人口对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增加农产品的商品量和附加价值;另一方面,留下的农村人口可以增加人均占有的耕地资源,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由于小城镇建设是城市与农村重要的结合点,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载体,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基地,因此,在当前大力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能够发挥集聚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市场作用的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特别是事关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建设规划、产业格局以及功能设置等问题上,如果各级政府部门不能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布局,那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进程将会受到影响。
由于目前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力量的支持和推动,因此,为了加快我国农村小城镇的发展步伐,各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好自己的领导、管理及规划职能。
一、做好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各项规划
现实经验告诉我们,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当中,要想科学合理地推进农村小城镇的建设步伐,各地区首先必须做好具有符合自己实情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因为高质量的规划能够在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根据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简单实用的原则,按照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拆除空心村的基本要求,科学地安排布局农民的生产、生活空间,以及教育、文化、医疗等各种服务性设施。同时,在农村小城镇的发展规划中要高度重视小城镇自身同外部己有的交通道路、水利设施、产业园区等各项专项规划的衔接工作,通过规划的合理衔接,最大程度地节约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成本并使它们尽早发挥功效作用。
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土地利用问题。在开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用地过程中,一定要理顺土地利用与规划之间的政策调整关系。一是要妥善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农地转化为非农用地,补偿标准应以当时的市场价格来确定,而且价值评估过程必须透明。二是尊重农民对农地使用权的法律地位,征用农民的土地,一定要在农民自愿基础上按照合法的程序进行协商。涉及到群体利益的,需要征求群体意见,需要大众参与。三是研究制定类似于傾家土地利用与分区规划法》的法律或条例,解决上述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
与此同时,在农村小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保护农村基本农田的完整性,要注意协调好农村小城镇总体建设规划同农村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关系,要根据协调好的规划,不仅要使农村的基本农田成为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之间永久的生态带,而且还要使它成为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的田园风光隔离带,努力把我们的小城镇建设成为农民不丧失土地财产、农村不丧失文化根基、具有自己传统特色的小城镇。
在如何科学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发展规划问题上,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是完成好规划编制的充要条件,而把突出节约资源的建设理念贯穿在规划编制的思想当中,则应成为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地区编制小城镇发展规划的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在农村小城镇规划中占有重要成分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普遍缺乏行之有效的解决模式。因此,所编制的规划无论是在科学性还是在可操作性方面都还有很多不足。例如,目前大部分省、市、县、镇由于规划水平低,规划不合理和缺少有效实施手段,所导致的各级规划不衔接,规划没有权威性以及村庄布局太散等问题就非常突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通过把做好农村小城镇编制规划的认识,真正放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框架里才能实现。
二、科学规划农村小城镇经济建设中的产业格局
由于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同农业产业化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成长要素,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在安排布局小城镇经济的产业规划格局时,应从立足当地的资源条件、环境优势和人文特点出发,大力培育以内生性(endogenous)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具有小城镇经济特色的农业产业。具体而言,我国在发展农村小城镇经济的时候,应将着力点主要放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发展以具有生产优势、市场优势和地域优势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有竞争力、带动能力强、效益好的龙头企业;二是要积极研究附近大中小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结合自身的实际能力做好承接城市工业产业的转移工作,努力使小城镇经济的生产方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链中的一环,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增强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三是在发展农村小城镇经济的过程中,要根据己经积聚起来的农村人口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实际需求,大力发展具有农村小城镇特色的第三产业,通过发展各种具有符合农村小城镇经济特色的专项,提高农村小城镇经济的综合竞争能力。
由于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多样化特征,因此,在推动我国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应在培育发展具有地方优势特色的经济方面狠下功夫。农村小城镇经济中的产业格局布局,除了把发展重点放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外,各级政府还应在发展诸如农村观光旅游业上引导农民积极作为。特别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我国的农村小城镇经济的发展能够实现长期效益最大化,在安排和布局符合农村小城镇经济特色的产业格局时,各级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努力培育能够引领农村小城镇经济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另一方面还要高度重视城乡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建设。在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的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抓住小城镇自身的比较优势,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努力构建有利于城乡互动的产业格局,不断繁荣和壮大我国农村小城镇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三、努力完善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功能设置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力及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状况,因此各地新农村建设中的小城镇规划要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各地在编制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功能设置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槁一个模式。例如,东部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在功能设置上应着力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短缺功能的需求;中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应立足于不断提高己有基础设施的功能水平,为农民提供干净整洁的生活和居住环境;而对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来说,优先解决路、电、水、气及农村教育问题,是其小城镇建设功能设置中的重点。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需要路、电、水、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而这些又都主要由政府出面帮助农民解决,因此各级政府在加大对农村小城镇建设公共财政支出的同时,要重点对小城镇的功能设置进行认真研究,理清本地的实际需求,把有限的物力用于能够给农村小城镇建设带来真正福祉的方面。
在编制农村小城镇规划中的功能设置和建设配套问题时,一方面要在规划中合理安排农村小城镇的交通、通信、能源、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另外一方面要在规划中努力构筑能够发挥城乡一体化功能作用的生活垃圾处理、供排水、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网络,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其它现代设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向农村小城镇辐射、延伸。与此同时,农村小城镇自身的功能建设应从农民最关心的诸如改水改厕、危房改造、道路硬化等具体方面入手,把加强农村的基本农田建设、加强农村的防洪抗旱和减灾体系建设,同加强农村小城镇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建设结合起来,让生活在小城镇中的农村人口能够切身感受到小城镇建设给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带来的变化,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功能和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逐步好转,使农村小城镇的各项功能建设,真正发展成为符合农民利益的‘民心工程”。
四、小结
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小城镇发展问题是一项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应该注意到:
首先,科学且高水平地编制好规划是建设好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前提。在小城镇规划中,一要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把小城镇的建设目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二要维护农村小城镇建设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特别是在落实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随意更改规划。如果要改,一定要履行相应的程序。三要避免各地建设规划风格雷同、缺乏特色的状况,小城镇规划的编制者一定要用创新意识,认真履行其编制责任。
其次,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繁荣要有独具特色的产业来支撑。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各个地区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一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选准支柱产业。二要根据己经和正在形成的特色产业,积极培养能够立足农村小城镇的管理人才,使得在多种产业驱动下的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但要拥有必要的经济支撑,而且还要拥有自己的人才支撑。
再次,农村小城镇的功能设置应主要面向农民的实际需求。例如,在小城镇的道路建设过程中,一定不能把大城市的经验照搬照抄,修建超出实际需要的宽大马路和复杂的照明设施,如果功能设置不切实际,不但会降低政府投入的实效,而且还会增加农民对多余设施的维护费用。因此,在建设配套小城镇公共设施的时候,一要遵循实用原则,力求节俭;二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努力消除一步到位的思想。
最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强调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指出,劳动力要素具有非同质性,素质低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素质高则会成为经济发展的条件。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农村小城镇建设,其实现的主体都离不开农民本身。只有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使他们能够承担起适应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需求和城镇化的管理要求,才能够使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的成果得到巩固和持续发展。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城乡经济互动的桥梁,是真正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消除城乡差别的重要纽带。因此,做好农村小城镇的各项规划工作,是目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中国地大物博,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加之各地农民的人均收入还很低,所以,各级政府在推动新农村背景下的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决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力量,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当积极有效地参与其中,成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发展的主导性力量。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12
一、我国农村法制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涉农法律法规自身存在缺陷农村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阻碍农村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涉农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许多农业工作领域出现无法可依现象;很多法律法规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业基本法律(如《农业法》、《村委会组织法》)的配套法规、规章不健全,且可操作性差;农民的应有权益得不到法律保障,如劳动权益保护方面,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显然,占中国劳动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劳动者被排除在了《劳动法》之外,其劳动的基本权益也就无从保护了。
(二)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普法宣传教育构成了基础性障碍。同时,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力度和形式也是问题重重。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农村法制宣传教育重视不够,不能做到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法制宣传,而是重视经济发展,轻视法制建设;另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在对农村进行法制宣传时不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易被群众接受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部分乡村干部不懂法、不认真学法,对法律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农村基层治理基本处于“人治”状态,基层干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还很普遍。
(三)农村执法面临诸多困境
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低下,只是一味的追求结果,而不在乎执法程序,视农民为“刁民”,漠视农民利益,甚至粗暴践踏农民的合法权益。知法犯法、以权代法、徇私枉法的现象在农村执法过程中时有发生。一些执法机构,特别是行政执法机构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利益链条和利益集团,往往集多种权力于一体,自己既是执法者又是违法者,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利,借执法之名,以违法的手段和形式巧立名目,乱处罚、乱收费,为本部门谋取非法利益。
二、要加强农村的法制建设
必须多管齐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农村法制建设的实质性措施(一)加快和完善农村法制建设,建立完备的涉农法律法规体系西方国家法制化程度之所以比较高,首先要归功于他们有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以此为鉴,这就要求我们国家的立法部门必须大力加强涉农立法工作,尽快填补农村工作中的法律空白地带,首先做到农村的各项工作和出现的问题有法可依。其次要更新立法观念,立法工作紧跟时代的发展需要,以农村的改革发展现状作为涉农立法的现实依据,制定既能适应农村发展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能符合中国农村传统礼俗观念,容易为广大农民接受的涉农法律法规。另外,涉农立法要体现科学化,立法人员要经常到农村调研,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要体现人性化,切实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和国民待遇。对于已有的农业法规应提高其可操作性,出台相应的解释性条文和配套法规,使这些法律法规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有的积极作用,而不是让他们仅仅作为一纸空文存在。
(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在农村客观现实条件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制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途径。领导重视与否是农村法制建设能否得到加强的重要因素,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对农村法制教育的深远意义有清醒认识,明确法制教育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和保障作用。一方面,要明确责任、建立日常性的普法制度、注重实效,将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真正的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探索积极有效的法制宣传形式,利用有效的宣传教育载体、实用的教育内容和农民群众能够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来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让农民群众认为应该并积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另外,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还应该采取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让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特别是村干部带头学法,以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执法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执法体系,是改进农村执法状况和效率的必需途径。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是完善这一体系的基础任务,要让农村执法人员认识到他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利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漠视人民群众的合法诉求,更不能以“官老爷”自居,利用手中的职权滥施处罚,践踏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执法机构建设是完善农村执法体系的核心任务,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执法机构力量薄弱、政事不分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执法力度和实际效果,必须从制度入手推进农村执法机构改革,这是农村执法机构建设的根本出路。地方人大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对农村执法行为的监督是进一步完善农村执法体系建设的重要外部调控因素,外部监督是减少和制止部分执法人员甚至执法机构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等现象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农村执法的公开度和公正性,提高国家法律和执法机关在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地位。
(四)大力完善基层法律援助体系,提高农村法律援助水平法律援助虽然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很短,但是却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法律援助为广大弱势群体,特别是广大农民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尽管如此,还是要加强基层法律援助体系的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予以大力支持,特别是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呼吁专门的法律援助人才进一步的向农村倾斜,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需要的法律体系贡献力量。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13
摘 要: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对农机化发展的要求,提出了我国现代农机管理体制的新理念,实行农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关键词:农机管理; 新农村; 发展
1 农机管理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1。1 加强农机管理现代化的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途径。
1。2农业机械的管理推广,可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
农机部门充分发挥科技载体作用,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机具。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的推广,充分依托丰富的源优势,发展好现有的加工企业,进一步引进农产品加工制作机具,实现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一整套加工设备与技术的机械化,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率和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加工烘干技术和保鲜技术的推广,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林农收入,发展潜力巨大,深受农民欢迎。
1。3农业机械化是加快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前提是必须提高农业的装备水平,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必须要有农业机械的装备来保证。农业机械推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发展的关键和基础。农机部门通过农机新技术、新农机的推广使用,激发了农民学文化、学技术的欲望,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1。4强有力的农业机械化管理是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机管理的支持。农业机械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壤改良、旱作农业综合开发、节水灌溉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使用,既加快了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少水土流失。因此,农机化是推进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合理的农机管理可以更好地提高农机化的效率。
2 创新农机管理,保障新农村建设更快更好的发展
2。1大力发展农机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农机中介服务法律体系,规范、培育和发展农机中介服务市场
将农机中介组织从农机管理机构中分离出来后,农机中介组织将承担大量的农机服务业务,同时,也能为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快速繁荣农机中介服务和直接为农服务市场发挥有效的作用,并将成为促进农机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为保证农机管理体制创新的有序进行,使农机中介组织能够生存与发展并真正发挥作用,国家应制定法律法规,确立农机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规定农机中介组织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规范农机中介组织的市场行为,使农机中介组织机构和农机中介服务市场健康成长,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国家应鼓励农机科技人员投身农机鉴定、技术推广、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支持农机科技人员创办各种形式的农机中介机构。允许个人创办、国家与个人共同创办、个人合伙创办农机中介组织。
2。2构建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
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另一方面要把教育扶贫、人才扶贫、资金扶贫、技术扶贫和观念扶贫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有利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教育培训体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眼光,将逐渐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长期目标并有计划、有阶段地完成好这项任务,这项任务完成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否能顺利进行。
3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管理,构建平安农机
农机部门首先应当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其次,要与当地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联系,寻求其支持,依法作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另外,要积极主动想当地政府汇报工作,请其切实帮助解决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再者,要建立健全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逐级落实安全生产目标并进行监督检查。
参考文献
[1] 杨永华,李向东。浅议新时期国有农场农机管理工作。安徽农机, 20xx(2)。
[2] 李树军,姜涛,孙亮。我国农机管理体制问题的研究。农机使用与维修, 20xx(5)。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14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必要执行政策之一,其内容涵盖了土地管理、农业经济发展、全面文化发展、以及农民主体生活等多方面的建设性问题,是一项系统建设工程。也就是说,三农政策下的相关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进程道路中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即土地管理问题一直关系着农民生存与农业建设,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大计。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土地管理;问题;举措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强加强土地管理十分必要,这不仅由于三农问题关系着国家农业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三农中的土地规划问题也是农民赖以生存的主体。也就是说,三农建设进程下土地管理问题已经成为重点问题,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程步伐的加快,一些亟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以逐步凸显,如土地利用不当或受其他外部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问题逐步激化,进而给农民生活带来困扰。由此可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问题直接关乎到农民自身的切身利益,同时也关系着国家国民服务经济的发展与国家基本建设。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土地管理建设进程现状与存在主要问题
1.1 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缺乏约束性、农民基本权益保障明显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进程中,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在当前看来十分普遍,同时征用范畴也未能具体明确,征用范畴较广。尤其是现行征地体系机制中,土地征用的实则所有权已经国家所有,即由农民土地集体所有权转归国家所有,从此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生产工具被逐渐剥夺,进入了以自身劳动力输出的人口就业范畴。虽然农民主体理所应当的收到了一次性土地补偿与后期安置补偿,但是当前看来农民主体的社会保障也明显不足,农民土地被国家征用也就失去了最为基础的物质生活保障。
1.2 农村土地所有权法规条例界定不清
我国关于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法律条款主要存在于《宪法》、《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等几部重要法律之中。这几部法典都明确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然而,这些法律中或者只是做出了原则性规定,未明确所有权主体,或虽然做出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但却存在多重的权利主体法律界定,造成关于农村土地产权司法实践上的巨大困难。
1.3 土地管理体系制度存在弊端、资源流转与流动规模受限
改变农业经济生产现状,实现现代化农业经济发展建设,是我国现阶段三农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现行土地征用管理体系机制下,作为土地权力所有者的农民主体所拥有的权益是使用权与收益权,而除此之外的其他权益根本没有直接兑现,其中最为主要的土地处置权根本难以保障。也就是说,农民土地处置权限逐步丧失会使得土地规模流动受限,进而直接导致农民土地占有量不足,影响基本农业生产量。同时,在不能获取有效经济补偿的形势下,不少农户肯定是不愿意放弃自身土地所有权,进而促使形成了土地资源闲置与过度浪费的现象发生。
2 新农建设背景下农村土地改革举措
2.1 明确权利主体使之土地所有权能够公正平等
结合我国依法治国战略来看,首要要解决的就是土地征收体系的法律法规内容完善问题,以此才能在实行改革举措的基础上实现成效。也就是说,土地管理问题要结合实际并从长远角度看起;即做到切实维护农民主体的切身权益,就要真正明确土地的所有权受益主体是农民。具体来说,应当重新修订国家土地征收管理相关的法律条例内容,统筹规划土地所有权的概念性问题,以此才能逐步激发更多公平有利的土地权能。如延缓土地承包期限,进一步提升农民主体的土地生产经营观念,避免因公务学等因素所导致的土地承包权脱节问题的发生,即不仅要保证农民土地权益要与国家实现同等公平对待,还要能够认真贯彻与长久坚持土地承包机制相关的惠民政策。
2.2 建立制约体系机制,确保征用土地范畴合理
现行农村土地体系管理机制下,农业用地如果被国家征用一般所实行的模式是“国家征用—政府批租”。而在当前产业化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果一直沿用这种体系管理模式势必会使得土地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并使得征用的农业土地征用范畴制约职能作用弱化。因此,当前形势下,应当维护土地征用所应具备的公共权益,如果是政府用于国家设施建设及公益事业而必须征用的土地,可以合理设置征用土地范畴及规模,避免或严厉打击非公益性质的征用土地行为发生。也就是说,在满足土地集体所有权益及国家所有权平等地位的基础之上,大范畴的地方土地使用就不再仅仅单纯依赖国家土地,而应当建立明确市场机制,由市场形成宏观调控,从而才能保证土地供需的制衡,真正体现农民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
2.3 转变政府基本管理职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首先,对于政策政策的贯彻与土地基本管理职能的发挥,应当着重考虑土地所有制的差别问题,即避免由土地所有制差别引致的土地权益二元机构的形成规模继续壮大。也就是说,必须打破政府垄断土地初级市场的现状,建立统一的土地交易制度和流转市场,同时政府应退出土地经营职能,树立土地管理的“裁判员”角色,转向土地的规划、管理以及市场的监管与调控等,为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创造条件。
结语:
总之,新农村建设背景作用下,三农政策顺利推行势必会提高土地征用管理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三农政策的贯彻与执行需要政府参与、社会参与、广大农民主体等多方群体共同积极参与。为此,我们有必要提高认识,认真研究推动当前形势下的土地管理改革相关的重要内容,从而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执行环境与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 周镕基,程强然,陈伟. 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xx,(02) .
[2] 张梦琳.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资源配置的影响评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xx,(06)
[3] 舒飞跃. 基于知识本体的土地管理空间数据共享应用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 20xx,(04)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论文15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加强环境保护、提倡低碳经济,已成为必然趋势,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避免重复“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本文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现状,对其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具体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低碳经济; 新农村; 建设; 途径
在现代化农业建设过程中,加快新农村的发展步伐,已成为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首要任务,不断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倡导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农业生产与农业生活的低碳转化,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关实现低碳经济的新农村建设,具体途径分析如下:
1、 加大农村地区的低碳宣传力度
对于农村发展来说,“低碳农业”尚属新概念,大多数人缺乏对低碳农业、低碳经济的基本了解。各级政府作为带头人,引导农村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提高认同感与归属感,同时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首先,积极应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加强低碳经济宣传;其次,在农村基层教育中渗透低碳经济理念与尝试,不断提升学生的低碳意识,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确保低碳经济深入千家万户,在农村地区形成浓厚的低碳氛围。再次,树立典型形象,通过示范点、示范户等以点带面的形式,强化宣传效果,提高农村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低碳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深入千家万户,才能形成整体意识,共同努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2、 发展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业生产是重中之重,如何提高农民收入,也是发展低碳经济同时需思考的问题,低碳农业理念应运而生。所谓低碳农业,强调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清洁能源生产。因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努力:①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将农业生产中的落后产业、落后技术淘汰,强化规模性生产,积极引入新思路、新技术、新设备,同时发挥农业产业链的积极作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碳平衡”;②优化调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状况,能源的深入开发以及利用效率问题,是现代低碳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积极发展低碳农业,必须研究并开发生物质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真正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③加快科技水平提高,优化改良传统农业生产工艺,实现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的提高,通过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再加上产业链的支持作用,开发捕集二氧化碳技术,深入挖掘农业生态服务体系,强化碳存储能力,促进农业循环发展;④建立健全发展制度,为低碳农业发展铺平道路。强化政府的指导作用以及行业的规范作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参与农业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力,全面推动低碳农业发展;⑤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步伐的加快,随之产生的废弃物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在现代化低碳农业发展过程中,应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满足循环利用、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规模化、无污染化。
3、 倡导低碳农村社区
在农村建设新房子时,也应注重绿色化、低碳化发展,充分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依据村民健康,积极应用节能材料、节能技术。在低碳绿色房屋中,尽量采取可降低能源消耗的构造方式,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各地区应保持良好的节能方式与建筑风格,做好农村社区的整体规划,包括沼气池的建设位置、规模等,合理定位、科学应用,同时注意房屋结构,为应用太阳能留有空间。
4、 积极开发生物质能源
所谓生物质能源,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太阳能中的应用,通过应用生物链,将其转化为地球生物物质的形态,为社会提供各种原料,同时支持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应用,具有多方面优势,属于清洁能源,在燃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避免“温室效应”加剧;另外,由于生物质能源的蕴含量较大,是可再生能源,只要存在阳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就存在,生物质能源就源源不断。
5、 树立低碳价值观念
过去,农村大量生产、大量废气、大量浪费的作业方式与生活习惯,不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对环境产生影响,也不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民来说,低碳生活渗透于点点滴滴中,包括生产与生活过程中的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等,都是较好的体现途径。同时不断扩张的消费欲望,也给世界能源、资源的短缺带来威胁。低碳经济的发展不能仅靠个人、单方面的努力,而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改善以往人们“身份消费”、“面子消费”的不良思想,倡导低碳生活,讲究生活品质,同时体现了农村的社会责任感。
由上可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全面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春、唐姨军、胡婷.中国低碳农村建设探析[J].云南社会科学,20xx(2)
[2]任璞.新农村建设的节能环保方略[J].环境保护,20xx(13)
[3]谢秉毅.新农村建设中乡镇企业的低碳经济建设的实证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xx(5)
[4]温丽.新型社会主义农村低碳机制建立初探[J].商业时代,20xx(17)
[5]邓水兰、温诒忠.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5)
【新农村建设的论文】相关文章:
文化建设下的新农村建设论文推荐06-06
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论文02-0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文07-15
新农村建设下的广播电视论文04-28
新农村建设的环保困境与成因分析论文04-26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探讨论文04-26
加强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论文10-01
新农村建设问题及策略论文03-21
新农村建设对体育文化发展影响的论文10-03
创建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论文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