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环境保护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保护论文 篇1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公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又带动了公路建设的步伐。本文针对公路环保问题从景观、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且论述了解决公路环保问题的对策和政策,强调达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才是最终目标。
关键词: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污染
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而环境保护也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于公路的建设也越来越上心,随着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长,我国的汽车拥有量也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在不断的增长着,公路建设在国民经济体系综合运输中所占据的位置也是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公路建设的高速发展,一些公路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这些污染问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
1、公路对环境的影响
公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公路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大气环境、声音环境及自然景观等的影响。
公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新建公路对动、植物生活环境的影响、对占用土地造成的土壤流失的影响、对农作物环境的影响以及公路对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源的影响。公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指公路在建设当中产生的扬尘和在道路通车以后车辆排放的污染。在施工期间,公路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大量开挖土基,少则几十万立方米,多则上百万立方米,造成的粉尘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在公路运营期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黑烟等对空气的污染十分严重。
公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路构造物与自然景观的不协调,尤其是公路穿越旅游区或旅游景点时,这种影响更大。
2、公路设计与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得对公路沿线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按环境保护的评价意见拟定环境总体设计方案,并进行论证。设计人员从选线到设计的全过程,都要把环境保护设计和工程方案一齐抓,使线路尽可能避开环境敏感点(如水源头、野生动物生存区及文物古迹等),力求采用环保新技术和新材料,把公路工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公路定线不能只单纯地视其为一个几何图形,而应视其为一个美学实体。人们不能只单纯看它是一个静止的形状,而应将其看成一个活的形状。一般来说,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在心理上会产生明显的反应,如桥梁的形状、水的流动、树林的分布,以及急弯陡坡、垃圾坟场等都会引起司乘人员心情的愉悦或烦躁。
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须根据审定意见,做出环境工程设计。在施工阶段,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随时研究如何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并加以纠正。在运营阶段,应对未能完全避免的交通噪声、行车尾气、服务区的生活污水等进行适当的综合治理。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环城高速路靠近城镇居民一侧全部采用隔音板防护,有效地减少了噪声污染。
环境保护论文 篇2
一、新疆环境问题的现状
1.沙尘暴发生频繁
沙尘暴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在黄沙漫天的天气出门需要很大的勇气,更要在出门前做好“全副武装”。新疆地处我国北疆,气候干燥情况可想而知,可是以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弱,砍掉了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树苗,把绿油油的小草铲除种上了庄稼,这就使水土分布不平衡,当然就容易使万恶的沙尘暴时有发生。如果继续肆意造田,这种情况还会时有发生的。
2.水土流失加剧
新疆多风少雨,所以,造成新疆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风蚀而非水蚀。那么新疆又为何如此多风呢?除了当地本身气候原因,更多的是缺少植被,空旷的土地没有植被的遮掩就像没有围栏的看护,狂风随意肆虐,又是一个黄沙漫天,更加直接地造成了新疆的水土流失。
3.草场退化现象严重
新疆生态环境问题的“大哥大”非草场问题莫属。其中,草地面积急剧减少、草场超载和退化现象又是重中之重,可是牛羊们却不知道主人的忧愁,一个劲儿地疯长,使草场超载率逐年增长,就使那可怜的小草儿越来越少。又由于新疆地区本身气候问题,使草畜矛盾不断升温,也使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更加严重。因此,草场退化是个很严重的问题。
4.生物多样化减少
植被的减少就意味着动物的动物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土崩瓦解,有的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强,即使环境破坏还可以生存,可是有的却不行,它们不善于和大自然抗争,随着植被一起消失了,在新疆这个傲人的土地上再也看不到它们或凶悍或娇小的身影,这就意味着———生物种类的减少。
5.土地盐碱化严重
新疆面临的又一大环境问题就是土地盐碱化问题。土地盐碱化严重影响了国家一些相关保护环境的规定,也不利于自身发展,成为新疆发展的一个重大阻力。虽然近些年状况稍有改善,但是离到达成功的彼岸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6.湖泊面积减少
新疆有众所周知的几大湖泊,如博斯腾湖、艾比湖、乌伦古湖和阿牙克库木湖,其中面积最大的湖泊为博斯科腾湖,面积达1013.22公顷,但是由于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有不计其数的小湖泊已经消失,大大减少了新疆水量。水是重要资源,要通过各种方法进行保护。
二、新疆环境的改善措施
1.植树造林
众所周知,环境改善与治理离不开植树造林。没错,植树造林,就是一个老掉牙却又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每年有植树节,还有环境保护志愿者自动自觉地种树,可是数量还是少得可怜,所以这就需要全员参与,多多种树,就把种树当作在自己的院子里种花,等到夏天时花开了,不过我们的“花”需要多等几个夏天,等到儿子、孙子长大了,看着他们在树下追逐打闹,就知道当时的辛苦是有回报的,这些“花”种得值。
2.退耕还草
似乎又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过真的`有它的道理。牲畜吃什么?毫无疑问,草。可是草场都被破坏了,裸露出了黄黄的沙地,又是沙尘暴,可怜的动物是不是就没的吃了?所以,大家想想,我们吃粮食好还是吃肉好,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就让我们把土地让给弱者,还能看到青青草原,这似乎是件很完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3.建立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有利于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小动物和可怜的植物,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建立合适的自然保护区,让那些“迷路的孩子”重新找到自己的家,回到自己熟悉的、喜欢的环境,它们知恩图报,即使不会用语言表达,也会用它们的行动告诉我们,它们是有意识的,知道我们的善良,感谢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就当作在院子里挂了一个鸟笼,没事的时候看着它们欢歌笑语,也不失为陶冶情操的好方法。看着眼前这生动的一切,有没有被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动?有没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4.改善水资源配置
新疆水资源缺乏,水分分配不均匀,不利于新疆农业环境的发展,要严格掌握“三大平衡”,即水量平衡、水土平衡、灌排平衡。“平衡”有利于所有环境的发展,也是大家一直追求的目标。达到真正的平衡有很大难度,这需要政府的大力协助,建设“平衡新城市”。解决了水资源问题似乎就看到了希望:草场、绿洲全部都尽在眼前,一切都那么真实。防沙、固沙问题也得到改善,草场干枯也有了效果,这让新疆的经济和农业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5.开展经济循环
经济是基础,有了经济的发展才有一切的发展。经济可以使资源再生,而“资源再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循环资源就是把资源重复利用,那么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就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尤其是源头的污染,只有把最大的危险控制在源头,“将萌芽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们才有可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6.提高人民意识
“环保靠大家”,只有将每个人的行动加在一起才能形成一股庞大的力量。新疆是风景如画,大家要好好爱护。政府可以以画报、电视广告等形式呼吁大家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新疆是大家的,我们应该把它当作自己家的小院子,时常清洁保护,让它时刻有迷人的景色,那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汗水不会白费,我们会看到回报,那时就是我们歌唱“我爱家园,我爱新疆”的时候,我们共同期待。
环境保护论文 篇3
1.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公路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然而,公路建设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区域交通运输环境和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沿线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比如:造成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等。所以,如何在建设公路的同时保护其周边地区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从而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2.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现状
3.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3.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与人工生态环境,在《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中,生态环境是指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公路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破坏了周边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切割了它们的觅食、迁徙、繁殖通道和活动区域;
②大量树木与森林的砍伐破坏了周边的原有植被;
③高等级公路的填挖工作量大,而路基的取土采料与弃土石方都会改变一定范围内的地形与地貌特点;
④公路穿过水体上游的集水区域时,施工区域产生的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废水等排入河道会造成自然水资源的污染。
(2)对生活环境的影响
公路工程对生活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①空气污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与扬尘,材料加工时有害气体的挥发,以及公路运营时汽车尾气的排放;
②水污染,公路运营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资的泄露以及交通事故致使有害物抛洒,都会对附近的农田、河流造成污染;
③夜间汽车灯光造成的光污染;
④噪声污染,施工阶段的机械与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运营期车辆行驶的噪声;
⑤废弃物污染,开挖路基与开采砂石料产生的废渣,以及公路施工产生的混凝土废料等。
3.2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或者经过人类长期改造形成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总称。公路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工程的修建需要占用大量的农田和土地,倘若土地的征用规划不当,会严重地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与人民的.生活。
(2)公路工程的修建需要拆迁地面或地下的建筑物,这样会破坏民房、厂房、电力、通讯、水利等生产与生活设施,严重影响了相关单位与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有些公路路线过于接近旅游风景区,甚至还要拆迁文物古迹或人文景观,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文物旅游资源与人文环境。
(3)高速公路的修建,致使其两侧附近的居民出行和交通困难,造成学生上学或农民耕作需要绕道很远,在雨天路面通道积水而导致无法通过,由此造成了许多生产与生活上的不便。
(4)有些公路贯穿与人口密集区域,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出行效率低、以及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急燥、烦闷的情绪,影响了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
4.公路工程环境保护的思路与措施
4.1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
公路过程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因此需要转变项目前期工作的设计理念。这个阶段的环境保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注重纵、横、平等技术指标设计与地形、地质、地貌等环境特性的协调统一,避免和减少对沿线自然地形与地貌的破坏,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于利用,保护自然生态平衡。
(2)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新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交通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来直观分析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和进行数据管理,积极开展公路环境评价与绿色设计。
(3)充分保护自然水流形态与淡水资源系统,设计完善的封闭式路基排水系统,避免公路施工和运营期间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
(4)在野生动物保护区设置足够的横向通道,方便动物的觅食、迁徙与繁殖,并设置保护设施,从而避免动物进入公路受到伤害。
(5)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废弃材料的合理利用,比如:废弃混凝土可以回收再生利用,砂石可用于填筑路基等。
4.2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
公路过程对环境的影响首先直接体现在施工阶段,所以加强施工过程的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这个阶段的环境保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改变观念,落实责任:落实公路工程的业主、监理和承包人的环境保护职责,在工程招标时把环境保护作为必要的评标考核指标列入合同条款当中。同时,加强对业主、监理、承包人以及施工人员的环保知识和法规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素质。
(2)努力保护植被:减少植被的破坏,合理规划施工场地、营地和便道,严格划定车辆行驶路线与施工影响范围,避免破坏施工范围以外的植被。
(3)治理粉尘污染:对容易产生粉尘的路段进行遮盖和洒水灭尘,同时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比如:借鉴美国的方法,把土工合成材料用在临时土质粉化保护,治理施工带来的扬尘与水土流失。
(4)治理噪音污染:调整作业的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在工地周围设置临时性的隔音设施。
(5)合理处理废弃物:施工过程产生的废料适当进行再生和利用,工程后期的废料要彻底清除,或者进行有序的汇集,以便未来进行利用或处理。
4.3公路运营期的环境保护
公路运营期的环境保护是我国公路环保的薄弱环节,其环境治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噪声污染:可以采取调整公路线位、建造声屏障、修建低噪音路面、设置隔声设施和栽植防噪绿化林带等措施进行防治,同时寻找新型的隔音材料也是亟需研究的问题之一。
(2)空气污染:合理减少车辆有害尾气的排放,推广无铅汽油的使用。同时设计合理的绿化林带进行车辆尾气的有效吸收,减少沿线居民区及作物的蒙尘。
(3)光污染:建造乔灌结合的绿化带或者防眩带,进行车辆灯光的吸收;或者减弱车辆的灯光源强度,减少光污染源。
(4)养护垃圾及废弃材料:建设专用的废料弃置场进行公路垃圾和废弃材料的处理,同时进行养护废料的再生利用和养护垃圾的正确处理。
(5)水污染:合理完善排水系统,加强管理和修缮排水设施,配置污水处理设施,避免路面排水和未处理的生活污水随意排入农田、湿地或河流。
5.结束语
总之,公路过程的环境保护是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公路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基本方针。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心态去爱护和尊重自然环境,减少过程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从多层次多方面加强自然、生态与社会环境的保护,促进公路交通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营造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环境。
环境保护论文 篇4
1、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1)农村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相当薄弱。假如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分析环境意识,可理解成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反映出来的社会思想、理论、意志等观念形态之总和。文化素质与思想观念可谓是决定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总体上较为滞后,农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有限,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淡薄。对于众多农村群众而言,环保还是一个人们并不怎么熟悉的词汇,而环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不是很显著。
(2)生态环境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当前,我国市、县两级设有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负责的是辖区之中的环保工作,而乡镇一级政府则普遍设置了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一般情况下只是由一位副乡长分管,另设一位兼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但是,随着我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土与规划等部门实施垂直管理之后,很多地方名义上兼职的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已经名存实亡,乡镇与村组的环境保护工作陷入到停顿之中,而各市(县、区)环境行政部门往往因为中心城区的环境管理任务十分繁重而将工作的重心放在中心城区上,因而也就缺乏足够多的精力来强化对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建设,从而让农村环境管理显得极其薄弱。同时,农村地区的环保投入也严重滞后,不仅农村地区乡镇的可支配收入相当有限,无法承担起治理环境需要的各类工作经费,而且本区域范围之内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一直都用于城区之中的大型公用设施以及重点工业污染企业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方面,对于郊区生态环境治理往往只局限于城乡结合部环保项目建设上,在农村地区的生态环保投入就更少了。
(3)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较为粗放。在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之下,生产方式可以说是影响生态环境是否能够得到持续保护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通过资源集约循环这一生产方式能提升资源之利用率,切实降低废弃物所具有之排放量,进而形成生态环保的外在力量。传统意义上的粗放型生产的作用与之截然不同,有时甚至还会导致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进而加剧了生态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在单一地追求农产品数量升值与收入增加的背景下,农村地区的化肥用量正在不断增加,而化肥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我国还是农药生产与使用的大国,农药是导致面源污染的另一重要原因。我国城市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三废"以及市民生活之中所产生的废物往往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就排入到环境之中。当前,大量工艺十分陈旧、设备相当简陋、能耗比较高、污染又重的企业由于在城镇之中无法立足,这也导致了农村环境管理的力量极为薄弱,而乡镇企业又有很多属于重污染型企业。就企业自身状况而言,大多数企业并无专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设备。同时,乡镇企业也未能形成规模化经济,难以承担污染治理的相应费用。同时,我国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初就一哄而上地进行大发展,因而也就没有相应的`配套技术经济政策进行合理的引导,这就会无可避免地产生盲目性与随机性,展现出多、小、散等状况,因而在布局不尽合理,不利于对污染施行集中化治理。
2、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一)通过宣传教育以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提升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切实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之基础,同时也是判断我国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相当薄弱,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层面,也就是农村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薄弱,乡镇和村级管理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当薄弱。为了转变其思想观念,提升农村总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应当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要强化对乡镇管理者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上通过宣传教育,运用乡村法律大讲堂、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等多种方式方法,邀请环保部门以及普法机关送法下乡和送知识下乡,结合被动式学习与主动式学习,将单一强制性学习方法转换成为多种学习方法,让广大农村管理者能立足于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环保知识,实现有效转变思想认识和牢固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之目的。
(2)要明确创新对于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思想转变的作用,一定要以知识掌握为其基础,运用生态环保知识之普及,可实现人的思想意识之转变,并且最终切实改变人的行为习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的形式太过简单,成效也不够显著,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实施环保知识宣传以及普及。可依据各地文化习惯与生产、生活特点,在全面实施宣传教育的基础之上,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所有能够运用的媒体方式,全面运用声、光、画等多种方式,把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科普知识、戏曲、杂技表演等演艺活动加以结合,积极宣传农村环保知识以及政策法规,从而让人民群众能够在观看中进行学习,在品味之中进行学习、在快乐之中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效转变人民群众的思想,从而营造出人人都讲环保的良好环境,形成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极佳群众基础,并从长远的目标上形成农村生态环保之心理屏障。
(二)应用行政、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创建农村环境监督机制
依据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始终坚持环保优先之原则来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性整治。应当以农村环境规划为其基础,全面吸收一些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中之教训,全力抓住规划这一重点,将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之转变、乡镇布局与村庄建设规划的结合,制定完善环境规划,实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工程。应当以农村小康环保计划为主要载体,从而建设一大批适合于各地新农村环保和建设的重要的示范性工程。应当以实施环境优美乡镇与村庄建设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一大批具备良好基础、雄厚实力、生态环境良好的村镇能够先达到新农村保护之要求。应当采取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整体污染整治为主要方向,科学地划定禁养、限养以及养殖等各种区域,规模化养殖场一定要综合运用与处置畜禽的粪便,并且在土地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予以还田。一直以来,我国环境政策上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不够重视,因为政策上存在缺失,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中突出表现为城市中心主义之特点,目前污染防治的法律重在城市环境保护,具体适用于农村地区环境建设的专门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加大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法律法规建设,持续健全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工作体系。
(三)明确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十分重要的职能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重视,并且积极履行好自身职责。但是,我国环境保护在部分官员们的眼中始终是发展过程中的次要问题,为了政绩。一部分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盲目地追求所谓的GDP数字的增加,从而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就会深受影响,以至于国家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1)各地各级环保主管部门应当逐渐将工作的重心从城区拓展与延伸至郊区和乡镇。要把城市的近郊和偏离远乡镇等地区全面纳入到本地的环境保护规划范围之中,并且要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措施和实施办法。要全面改革当前的环境管理方式,健全完善本市区域内的环境管理部门,可以设置直属的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对于外来污染企业则应当以环保"三同时"管理为基础,严格把握好审批关,切实防止出现污染的转移。
(2)应当在全面考虑理顺环境行政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加坚决地实施生态环境地方行政领导责任体系。要将生态环保列入到对本地区各乡镇领导实施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切实推动当地生态环保的关注程度,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出极大的贡献,让辖区之中的生态环境在任期之中能够得到很好保护或得到显著改善的行政领导人应当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而对违反生态环保者则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的查处。
(3)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增加对乡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于本区域之中的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治理,并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和谐稳定。有鉴于此,更好地保护我国农村环境,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存条件,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从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环境保护论文 篇5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交通工程施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在交通工程施工中运用环保理念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对我国交通工程施工有着重要长远意义。本文从交通工程施工存在的环保问题入手,着重分析了交通工程施工中的环保策略,积极探索了交通工程施工环保问题的解决措施,以促进交通工程施工的健康发展,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关键词:环保理念;交通工程;施工;应用
1.交通工程施工存在的环保问题
1.1大气污染
首先,在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路基开挖及开发土地等施工都会造成大气污染,尤其是在大风天气中,粉尘污染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其次,在水泥、混凝土的应用过程中也会造成大气污染。例如:在水泥及混凝土的装载和运输过程中,会出现泄露的危险,造成大气粉尘污染。另外,在水泥的使用过程中,搅拌、加工等操作会产生大量的灰尘,造成大气污染;最后,在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运用的散装材料也会造成大气污染。例如,砂石、土方的泄漏会加重粉尘污染。同时,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会排出大量废弃,污染大气环境。
1.2噪声污染
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装载施工材料等也会造成噪声污染。
1.3垃圾污染
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砂石、钢筋等建筑材料进行加工和清洗,并且还要浇筑和养护施工。这不仅造成了大量废水,污染了周围的环境,而且还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其次,在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许多剩余的施工材料会被丢弃,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等也会污染周围的环境;最后,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路基等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及废旧建筑物,如果施工队伍不能够及时清理,会造成严重的垃圾污染。
2.交通工程施工中的环保策略
加强环保理念在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必须建立健全的环保施工管理体制,设立环保施工监督机构,加强施工环保监测,充分发挥施工管理人员在交通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促进环保施工的良好发展。
2.1建立健全的环保施工管理体制
在施工过程中,交通工程施工单位应注重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制,完善管理组织机构,确保交通工程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着重强调环保施工。同时,施工单位应加大环保施工投入,并对环保施工投资进行落实,保证施工队伍真正落实环保投资。另外,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引导施工人员树立环保施工的理念,在施工过程中,自觉做到保护环境,确保施工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健全的环保施工管理体制是交通工程环保施工的前提。
2.2设立环保施工监督管理机构
在交通工程环保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积极重视对环保施工的监督。为此,施工单位要积极加强与环保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共同设立一个环保监督管理机构,对施工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并对施工单位的环保施工加以引导,定期检查交通工程施工的环保性,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并加以针对性教育出发,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促进环保施工的顺利发展。环保施工监督管理是交通工程环保施工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2.3加强施工环保监测
在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环保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施工队伍土地开发、噪声污染、资源浪费、大气污染等方面的监测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污染问题加以严肃处理,及时控制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及垃圾污染等环境污染,提高施工的环保性。另外,环保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应对造成严重污染的施工单位进行调整控制,强制性要求停止施工进行队伍整改,保证交通工程施工队伍的环保施工。
2.4发挥施工管理人员作用
施工管理人员在交通工程施工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加强环保理念在交通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应用应充分发挥施工管理人员的作用。首先,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使施工管理人员认真对待环保监督工作。同时,施工管理人员还要做好施工合同、质量、财政等相关的管理工作,尤其要加强对环保施工的监督,保证施工的环保性。另外,交通工程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激励制度,将环保施工监督管理工作与管理人员的工资及职位调动相挂钩。交通工程施工单位要对表现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加以表扬并予以资金奖励,激发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3.交通工程施工环保问题的解决措施
3.1大气污染的解决措施
首先,在交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现场粉尘垃圾的清理,并且还要洒适量的水,保持地面湿润,减少粉尘污染;其次,施工队伍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临时性的施工工程加以适量的混凝土、沥青、砂石等作业,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扬尘现象;最后,在大风天气中,交通工程施工队伍应考虑暂缓停工,将砂石、水泥粉等粉状原料进行封闭式遮盖,避免水泥粉等被大风卷入空气中,造成大气污染。同时,在建筑材料的搬运及使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扬尘现象。另外,在机械设备进行搅拌的过程中,要在设备周围安装封闭式围挡并进行喷雾除尘,避免粉尘的大范围扩散。
3.2垃圾污染的解决措施
在施工之前,要对工地上残留的建筑垃圾、废土、枯树枝及生活垃圾进行清理,为交通工程施工提供清洁的环境;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重视对施工环境的保护,及时清理剩余的建筑材料和生活垃圾,避免建筑材料和生活垃圾影响施工进程;最后,在交通工程施工结束之后,施工队伍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清洁,对废旧的建筑材料进行分类清理或再利用。同时,还要注重清理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保证施工现场的清洁。
3.2水污染的解决措施
在交通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针对混凝土和砂石的搅拌工作,施工单位应设置沉淀池,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排到沉淀池中,经过多次沉淀之后再向河沟及管道中排放,减轻对其他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并且,对于没有加工处理的废水,不能直接排进河流之中。同时,在道路淤泥处理的过程中应寻找合适的排放地点,不能随意堆放,以免堵塞河道。另外,施工单位应重视处理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在施工人员生活场地中设立简易隔油池,对生活污水进行过滤再排入河流,减缓水质污染。
4、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频率加快,货物运输行业逐渐繁荣,加强交通工程施工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交通工程施工建设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交通工程施工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我国交通工程施工仍存在一系列环保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交通工程施工环保策略,加强环保理念在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在交通工程施工中引入环保理念不仅能够提高交通工程施工水平,而且能够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论文 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存环境要求明显增强,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如建筑行业以及制造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林业作为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发挥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以及以后的发展思路做了简单概述,然后对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关系做了简单分析,最后提出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相关措施,为从事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引言
目前,环境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人们已经意识到环境破坏对人们生存造成的威胁和影响。林木资源需求量非常大,造成的破坏现象也越来越严峻,人们的大量开采和过度砍伐造成林业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林业部门对此也更加重视,逐渐转变传统的山区经济建设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目标,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山区的林业建设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逐渐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科学、合理的发展绿色林业。
1、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义
1.1现实意义
我国自从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水平逐年在提高,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在向发达国家看齐。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加上经济结构与基础因素,使我国的生态环境受到严峻考验。林业发展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也是人们改善环境的重要资源。因此,做好林业生产与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应该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向前看,创造一条全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2经济意义
林业发展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生物循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树木森林属于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的经济建设或者工程建设都需要木材。比如,工程方块、室内家具等。对于山区来讲,木材可以带来很大一批收益,增加经济收入。但是通过对实际调查发现,山区的林业发展由于没有科学的管理理念以及品种比较落后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生态失衡,对经济效益造成很大影响。成片的森林被破坏,不仅使林业在生产能力上有所减弱,而且大大降低了林业的其他效益功能。
2、林业生态保护建设发展的亮点
一方面是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功能。林业的生态保护要把经济功能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基础;应该进一步明确人工林的管理与天然林管理的政策界限,即要保护好天然林资源,也要依据林业管理技术要求对人工林做好管理和保护;尊重林木的自然生长规律,制定合理的采伐计划,不仅要充分发挥林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要充分体现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是提高农民种植林木的积极性。林业产权制度做出调整和改革以后,林业部门对林业采伐的数量以及采伐范围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使加工企业与林农之间建立密切关系,减少企业灰色支出,同时使农民直接受益,大大提高林木加工企业和农民种植林木的`积极性。
3、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关系
传统的林业经营方式仅仅重视本身的木材资源,但是林业可以提供比木材更多的产品,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比如,森林旅游、花卉、果实等等。
3.1促进森林旅游业的发展
森林旅游是林业生态环境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旅游,休闲娱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发展森林旅游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可以拉动内需使国民经济进一步增长,扩大内需。森林资源是林业旅游的基础,,林业旅游结构具有多层次性,可以开展以森林资源为依托,以交通、餐饮、旅行社以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森林公园,还可以进一步发展一些辅助服务机构或者组织,这些都是促进林业旅游非常好的途径。
3.2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开发
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周围的环境与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来发展相应的林业产品,使林业副产品更加有特色,更加多样化,最大限度的发挥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般林业副产品有林木的果实、花卉、家具、以及一些木制成品等。还可以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其它林下经济建设,比如,在林区周围可以养殖一些家禽、在鱼塘里养一些鱼类,或者在空余空间种植一些高粱玉米等经济作物等,这些都充分的利用空间,减少了对自然破坏程度,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提高了林业的经济价值。因此,我们在促进林业副产品产业开发的同时,一定要以不破坏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为前提。
4、林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措施
4.1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
山区林业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使森林覆盖率有了很大提高。在以后的发展中,首先还应该继续开展全民义务种树等活动,进一步推进林业工程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如防护林建设、速生林建设以及退耕还林等工程。其次也要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以及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减少对林业资源的破坏。
4.2促进工业园区与园林城市协调发展
做好山区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减少了城市建设造成的浪费现象,而且使城市的经济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要确保城市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园林城市的发展协调一致。首先要以绿化为工作重点,我国正在开展以环境建设为中心的模范省市、县乡发展等活动。在以后的工作中,还应该不断的宣传和教育,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广泛参与到造林绿化活动中。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创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其次是我国有关生态圈绿地的法律规定不是很明确,存在任意侵占用作建设用地的行为非常多,所以要采取合理方法阻止这些行为,进一步明确城市绿地的法律地位,加强保护措施。
总结
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自然环境遭到了很大破坏,出现泥石流、山体坍塌、空气质量低等现象越来越多,这对以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存造成很大威胁。因此,必须将林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协调,逐渐提高森林覆盖率,解决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使其共同进步。
环境保护论文 篇7
摘要:现如今,在快速城市建设的过程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废水以及大气污染的情况,这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不利于城市之后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城市建设过程之中环境保护的力度,就得要及时的将一个争取的环保意识树立起来,从根本之上来加大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相应的将行之有效的环保措施制定出来。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建设;环境保护
1、城市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1.1、让环境成为城市的亮点
像是吉林省集安市是一个美丽的旅游城市,还被称之为“东北小江南”,这里最为显著的优势就是山好水好空气好,那么政府就刻意充分的利用境内的环境资源,来积极的引入国内外知名的策划单位,来在整体之上来进行策划包装,主打以旅游主导的第三产业,在该城市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可以充分将现有的环境资源,让其成为具备相当优势的资源。其自身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在整体来进行相应的规划与建设,其环境成为该城市的名片,进而加大第三产业的收入。这一类的规划建设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之上来推动城市经济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促使环境和经济建设之间充分的融合,共同进步。
1.2、让环境利于社会的和谐
全世界范围之内,发展的共同目标就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之中的关键。只有充分的维持了生态之间的生态平衡,在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周边环境的保护,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经济保环境,环境促发展,进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让环境促进人们的健康
现代化都市人群很长的一段时间都生活在相对嘈杂的环境之中,其不仅仅会承受来自于生活的压力,还会承担工作之中的压力,双重压力使得人们愈发的追求优良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固体废弃物、声环境、光环境、水环境以及大气环境等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之上来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问题。一个良好的生活以及工作外部环境,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都十分有利,也就是说,充分的'保障了人们的真心健康,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城市建设发展的过程之中去,优良的环境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之中,环境保护在其中的作用十分的关键,同时也是加大城市竞争力的有利元素。
2、城市发展与规划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2.1、城市大气环境污染
目前,我们国家范围内的热点话题是“PM2.5”、“雾霾”,且一直处在居高不下的位置,在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之中因为不适宜的环境保护措施,而导致的大气污染问题,有报告明确的显示,20xx年我们国家500个最大的城市之中仅仅也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空气质量标准,甚至还出现在世界单位内污染最为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有7个都在中国。现如今,在城市大气污染之中大部分都是城市之中的建筑行业、供暖、交通运输以及工业而排出的颗粒物以及废气等等。
2.2、土壤环境污染
导致城市土壤出现污染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之中各个哦工业企业而出现的各类污染物以及有害物质随意排放或者是排放,其主要就是因为没有充分的将其重视起来,使得各类有害物质渗入到土壤之中,最终引发土壤污染。
2.3、水资源污染
在城市自身发展的过程之中,城市之中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因为基础设施减速管理力度不够以及之后的等因素,而使得排放无序,这部分污染源均会严重的污染到城市周边的水体。现如今,城市水体污染假使置之不理,就会使得越来越严重,在城市周边的水体污染要是比所能承受极限的时候,就会使得周边的生态环境出现污染及不同程度的损坏,进而也就严重的威胁到水环境失衡以及水资源利用率。
3、做好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
3.1、进一步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在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之中的强制性要实施的,城市环境保护规划之始终都是城市规划之中的关键,环境保护的主要任务就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环境污染的整体防治,城市环境保护基本上可以分为声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的保护规划以及固体废弃物规划控制。一般在进行城市规划编制的时候,这些内容基本上都仅仅只是做到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全方位的进行相应的设计与控制工作。
3.2、城市建设中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
为了可以在最大限度之上来有效的解决城市建设过程之中出现的各类空气污染的情况,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之中,要全方位依据该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类型,在最大限度之上来科学、合理的规划整个城市的布局。比如:在部分容易发生空气污染的城市之中,要将建筑物密度的合理规划,还得要全方位的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环境,来进行设计城市通风廊道,这对于治理城市之中的空气环境而言,十分的关键。
3.3、提高环境治理意识
针对城市总体规划来进行各类专业规划与建设的项目之中,那么在未来的时候就得围绕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来予以展开,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在未来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之中,城市规划的决策人员以及城市建设者都得加大自身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要加大对于环境保护知识方面的构建,针对城市的整个规划目标以及设计方案和保护环境工作,三者要统筹兼顾,共同进步与发展,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之上来达到城市规划建设以及城市环境建设两者之间的协调式发展,从根本之上来提升城市建设过程始终环境保护的范围及力度。综上所述,“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这一发展理念,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是我们国家城市发展主流方向,虽然也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城市的整个空间环境也因此而付出了相应的代价,由此可见,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做好城市环境保护的工作。
环境保护论文 篇8
1、当前我国水资源现存问题
1.1水资源严重匮乏
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约占全球水资源的60%,属于全球水资源第四大国。然而我国人口接近14亿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使得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率仅排在世界上124位,并被联合国列入全球十个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不仅如此,严重的水资源匮乏与逐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就连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具有丰富水资源的区域也开始出现各类水资源问题,水资源匮乏的情况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2水资源污染严重
目前导致水资源污染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①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②工业生产污水排放严重,且监管力度不足;
③农药以及农业生产化肥的污染。加上有关部门对治理水资源污染的意识普遍不高,且相关配套设施都不齐全,使得大部分被污染的水资源没有经过专业的处理就排导水系当中,使得水资源受到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紧张的局势。
1.3水资源浪费严重
虽然我国人民的环保意识以及节约用水的意识得到了逐步提高,但是仍没有在全民范围内得到重视,仍经常可以见到水资源浪费的情况,无论是在生活用水、农田灌溉或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仍屡见不鲜,使得水资源紧张的局势逐步恶化,一方面大量浪费了水资源,一方面还大量消耗了我国经济与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资源。
1.4水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且具有较为发达的山系,这就使得我国南方具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且降水量较多,尤其是在夏季,南方降水量是北方的3倍以上。整体而言,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量是西部地区的4倍之多,从而导致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2、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2.1加大法律约束力
第一,将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扩大,将开发大型水资源可能会对流域早上的安全风险考虑在内,从而合理协调与控制开发水资源的`规模与数量,并奖励其相应的法律责任追究制度。第二,加大检测与调查流域资源的力度,且做好相应的跟踪工作,给水资源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并将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第三,建立起完善的利用资源与生态保护协调体制,有效统一利用资源与生态保护二者间的关系,避免在今后的协调与沟通中出现矛盾或冲突,或是出现比这更严重的情况。
2.2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一个被尊重制度
不单单是因为其是制度,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而且还在于其将社会福利也充分考虑在内,这样才能将一个制度的正当性与活力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因为要实行生态环境保护策略而使得某些地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限时,则应当合理的给予该地域适当的补偿。其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而导致其自身经济收益降低,对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的牺牲,并鼓励更多的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对其进行适当的补偿是无可厚非,物超所值的。反之,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一律对其进行严惩,酌情征收期生态保护费,并从中提取部分资金来维护与修护生态环境。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合同的方式,将受益人定为当地居民,并经过多方协商来让双方达成一致,并且机制受到法律保护,从而保证这些规定得以顺利实施与落实。
2.3合理利用与开发水资源
首先,在开发与利用水资源时,务必要坚持生态保护的原则,将流域与区域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全面的考虑,并对其用水总量进行严格把控。此外,对于河道内外的用水应做到合理安排,且在确保地下水系统以及湿地基础用水需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以确保水资源不受到破坏。其次,应对各流域、地区的水资源情况、生态环境情况、供水现状以及今后供水的需求进行全面考虑,合理处理用水关系,杜绝水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还需对区域的用水总量指标进行科学确定,做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再者,应对不同地区水资源及其用水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做到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将各个地区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以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而言之,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我国要对节约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予以充分重视,正视当前我国水资源现存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以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论文 篇9
【摘要】
针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问题,讨论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管径保护的要点,分析环境保护管理的基本措施,再结合实际工程案例,研究该案例中环境保护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项目主体施工期的环境保护、项目施工期的环境保护等,得出重视公众参与、重视新技术方法应用等结论。
【关键词】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要点
1、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概述
1.1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需要重视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在公路项目建设阶段,要尽可能的保护土地资源,并结合施工地区的发展情况,合理搭配资源采购与资源就地采集的关系,避免因为公路施工建设而过度破坏当地土地资源,影响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重视对水资源的保护。在公路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资源,所有工地废弃物要经处理后排放,并与水源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因为工业废料而导致水资源污染。
1.2常见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1.2.1积极推广公众参与对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而言,公众参与是实现环境保护管理的主要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要求公众参与,通过监督本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质量,确保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始终处于社会监管状态下。例如,施工单位可以邀请周围居民监督本次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若发现本次工程中存在严重破坏环境的情况,要及时的与施工方管理人员取得联系,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保证整体环境质量。②发挥公众的主管能动性,尽可能的优化施工地环境。例如,针对已经出现破坏的现象,施工单位可以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在政府的帮助下获取一批植被,并通过施工方与周围居民的共同努力,恢复施工地区植被,降低项目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2.2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中,重视应用新技术也是强化环境管理能力的重要措施。例如,施工单位可以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应用3S技术,通过3S技术中的GIS技术,建立了基于施工场地的环境模拟结构图。在该结构图中,可以清晰显示工程项目开展之前的环境信息,并与当前环境结构资料图进行比对,技术人员就可以很快的发现哪些地区遭到破坏、哪些地区的破坏现象严重等,为开展针对性的环境治理奠定基础。
1.2.3建立全面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建立全面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是一种典型的工程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该体系主要包括了原材料管理、施工管理等诸多内容。例如,在施工原材料管理过程中,施工方要重视原材料管理,严格规划原材料储存位置,避免因为原材料随意摆放而破坏原有地表结构,事先对环境的保护。同时,在环境保护过程中要积极发挥项目经理的作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以各级管理人员为骨干的环境保护体系。在该体系,项目经理负责整个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通过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条例,实现对本次工程环境管理的指导;而各级管理人员负责传递项目经理所制定的条例,并与一线员工进行协调。在该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实现了对整个项目的环境保护控制,有助于总揽环境管理工作,保证各项环境管理条例快速实施。本文认为,公路工程项目在开展环境管理中,可以借助日本的成功经验,对环境保护思想进行优化。日本对工程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规定:若工程在施工中破坏了原有植被,则需要施工地区周围补偿1.1~1.2倍的植被(指施工结束后)。这种处理方法能显著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值得我国相关单位借鉴与学习。
2、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实例分析
2.1工程案例简介
该工程项目位于我国南方某地区,周围山地众多,地表岩质松散,整体施工条件十分恶劣。该项目规划里程为188.3km,岩土穿越国道3次,河流6次,工设有隧道31处、桥梁121座,还包括服务区、停车区等诸多附属设施。
2.2主体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设计期的环境保护对策:①拟建的公路在线路选择上,坚持“少占地、少拆迁”的原则,尽量绕开居民集中区、耕地集中区等,并且避开了当地一处重要的天然保护林,最终确定了整个公路施工线路。②在道路平、纵剖面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顺应道路地形,避免因为施工而过度开挖地层。③在道路绿化选择中,重要隔离带均设置了高度为1.2~1.5m的常绿灌木树种,这些树种不仅很好的适应了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也有效控制了夜间行车眩晕现象的发生。④在公路边坡衬砌施工中,施工单位考虑项目后期的绿化要求,在边坡上预留了大量的绿化种植带面积,不仅减少了总项目支出,还有效的利用了土地资源,保证了绿化处理效果。
(2)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①由于该项目所经过的区域多为山地地区,因此存在大量的野生动物。因此该项目在施工前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指导教育,明确国家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政策法规,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由于该项目某路段是国家重要野生动物的迁徙地区,该项目管理人员在听取专家的建议后,尊重野生动物的迁徙规律,在相应路段设置了严禁鸣笛的警示牌,全面保护地区的野生动物。②施工前,对全面工作人员开展生态教育,并根据当地植被信息,向施工人员发放有关动植物保护的图片,保证施工人员能正确辨认国家保护植物,并要求全体施工人员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在发现国家保护植物后,要立即向上反映,保证能及时的采取处理措施。③针对工程区域内有肥力的土壤,在施工前按照旱田滩涂剥离25cm,林地剥离20cm的要求进行剥离,并运送到附近的取土场、弃渣场集中堆放,以备工程后期取土场及其他临时工程用地土地整治覆土之用。④重视对施工废弃物的利用,对工程中出现的建筑垃圾进行统一处理:规格较小的统一利用,将其制作成临时表土堆,并在编织袋的约束下形成临时挡墙,避免水土流失;对于规模较大的垃圾统一处理,及时拉出施工场地并交予相应部门处理。⑤在施工期间,对于土石料场开采、路基坑开挖等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尽量做到挖填平衡;施工过程中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采取临时性排水、护坡措施,并对施工地区。
2.3施工效果总结
该项目在经过上述处理后,整个项目未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并且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得到了当地居民的欢迎,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环境保护论文 篇10
我国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各级的环境保护部门都引进了污染源自动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污染源实施监控,是一个环保监测和环境预警的信息平台,能够实时、直观、可视的对污染源进行动态监控,并详细的表述出污染源的位置等相关信息,其在排查和治理污染现象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污染源自动控制系统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要想更好的将其应用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就要解决掉污染源自动控制系统存在问题。
一、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不足。
我国目前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首先,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是由当地的环保部门负责控制系统的建设、管理等各方面工作,没有做到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其次,在我国相关的规定中,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处理污染的设备,企业必须向负责排污的单位支付建设费用,环保部门虽然给予了企业一部分的资助,这对企业来说还是一笔很大的支出,再加上企业自己出资建设检测自身的排污情况,很大程度上企业是不愿意积极配合此项工作的,导致企业上报的排污数据的真实性不是保证,给环保部门的监管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最后,对于自动监控系统来说,其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审核数据的有效性,但是即便我国已经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颁布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但对于异常数据的识别和处理却没有完善的方法,所以有些问题是没有解决办法的,给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工作也带来了影响。
2、基础设施存在问题。
首先,通常情况下,流量计和自动监控设备是配套安装的,这样才能使得到的计量数据更加准确,因此,国家建议在设置排污口时,一定要方便检测、计量和监督,但实际上大多企业并没有按照标准建设或者改造排污口,对排污口的位置或这是尺寸随意的改变,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排污口能够采集到计量数据,但是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却是难以确保的;另外,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一个拥有高技术含量的设备,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因此,其需要一定的防护措施,对采集距离、温度的控制、给水和排水都有具体的要求,目前我国的自动监控站房的建设虽然符合标准,但是在环境、温度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3、自动控制系统存在问题。
首先,一般来说排污口的位置都比较偏僻,因此就与仪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的采样管路,但是有些采样管路,例如U型采样管路,可能会造成管路积水堵塞;其次,大多数企业选择等时采样法,虽然这种方法在成本和可行性方面都优于比例采样法,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的排污没有规律,因此,采样不具有时效性和代表性;另外,虽然网络的使用对自动监控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可以实时的进行数据传输,但是各个部门的仪器信号不同,或者有些型号并不符合国家信号,对数据的传输造成影响。
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要想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用好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1、调动基层环境保护单位的积极性。
现阶段,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建立起了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但是各省市的一些基层部门对污染源自动控制系统还不是很了解。传统的污染源检测大多是一个月或者一季度检测以此,而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检测次数要比传统的污染源检测次数多很多,这样的变化再加上基层部门不知道自动监控系统的监控和管理方法,导致很多基层企业产生消极的态度。因此,各省市应该加强对基层环保部门的监督和绩效考核等各方面工作,以此来调动基层环境保护部门的积极性。
2、制定完善的审查制度。
为了提高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制定一套科学、有效、完善的审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各省市要以《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以及我国相关的环境保护法作为依据,制定出污染源实时监控审查的方法。实现在检测过程中能够将检测到的数据及时的记录并反馈,相关工作人员审核后就可以生效,从而作为排污申报工作审核的依据,进行排污费的征收,以及对环境的统计和排污总量的计算,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顺利的实施。另外,一些企业认为不愿意运行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他们认为这是政府控制污染排放的手段,如果运行就是自讨苦吃,针对这个问题,各省市的环境保护单位要加大对企业的审查力度,对于不积极运行设备的企业或者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企业要给予严厉的制裁。
3、严格落实具体工作。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就要严格落实以下几点具体工作,首先,要在所有需要监控的企业中安装实时监控设备,对于企业环境的不同,要灵活的变换设备的信号,保证设备在规定的技术要求范围内;其次,要确保所使用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能够满足互联网的要求,这样才可以使检测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回来,为相关部门下一项工作的落实提供数据支持,之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核对分析,并将结果记录成详细的成果报告,为监管工作最终的实施提供依据;最后,企业每天分析数据的结果都要和环境保护单位以及其它相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使所有相关的人员对该省市和自己负责区域的污染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一旦发现有企业排放污染物超标,就要及时作出处理,对违规企业进行停产整改,如果违规企业依旧存在排污超标的现象就要责令其停止运营。
4、加强环境监管工作。
加强监管的力度,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黄静保护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相关部门可以采取排污收费的手段,应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各企业的污染排放情况科学准确的反映出来,对一些排污量大的企业进行排放量审查和排污费征收的工作,以此来促进污染源治理工作的开展,提高环境保护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但是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还存在许多的不足,还需要对其进行完善,使其在环境保护工作有更好的应用效果。
环境保护论文 篇11
在建筑施工方面,红砖白瓦的建筑风格已渐渐被钢混结构建筑所取代,同时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已进入千家万户;全面发展轻便、强度大、节约资源的新型材料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全球经济突飞猛进的节奏中,适当强调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切实完成对资源的重组开发和可生产利用的完美结合,对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培育,综合治理危害环境的建筑污染,减少人类在生活中的不必要的建筑污染破坏,使得建筑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一致。
1、建筑材料与环境保护
加强环保在建筑建设当中的支承性。
1)大力推广宣传环保思想,让每个人行动起来。从书本开始抓起,努力让新一代青年了解和掌握建筑与环保的重要性,要环保,首先要武装人们的思想和头脑,然后再谈发展的战略。
2)制定健全的关键建筑材料使用的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并且执行相关的使用条例和使用政策,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努力做好建筑材料与环境保护相互结合的有力方针政策。
3)针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一定要完全准确的对建筑建设当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有力的评估,使得建筑离不开环保,建筑离不开新型能源,建筑离不开高质量生活的三不离原则。
4)加大力度推广高质量建筑材料的使用,让施工单位用的放心,让人们用的舒心,让环境变得更好的建筑材料是对建筑环境保护的有力保障。
5)大力宣传建筑环保在生产生活当中的重要性,为了能够有效的利用土地和一些不可再生能源,充分的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高效完成建筑建设基础的同时应当把环境保护列为建筑施工的首要完成点,制定好有关环保的规章制度,并且由相关负责人,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检验,把握住尺度,完成环保工作的使命。
2、施工工艺与环境保护
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政策措施能够直接影响环境的发展建设,工艺在建筑的整个流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特别针对工艺的流程发展的工艺的实施步骤原则,要紧紧依赖于施工规范的相关章程进行施工建设,在遵循规范建设的同时大力的发展、提倡绿色环保的施工建设,把环境污染的风险等级降到最低点,与此同时还要强化管理细则的实施建设,筑成生态文明的施工工艺,结合环境保护于一体的建设环境。
3、工程管理与环境保护
3.1有关建筑与环保的管理模式特点
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本质上就是自项目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进行监理和认证的管理模式,对建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应该及时与上级沟通并且做出相应的整改,指导下级部门完成好相应的布置安排,就针对环保意义而言,工程项目管理要解决的`环境保护问题只是根据相关部门的自身利益所带来的保护成本价值,环保本身对环境的影响起到间接性的作用,这也使得维护生态平衡和针对资源开发型建筑体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项目管理应统筹于三个方面的进程,首先要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建筑施工的首要条件,其次要完成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这也是一套建筑工程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最后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三者要统一协调,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够使建筑和环保等相关产业协调一致。
3)需要处理好有关人与自然共同相处的有利环境。从建筑环境角度分析的建筑工程管理目标实施细则等环节是在完成质量目标、经济发展和业主利益的三个大方针,现如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整体建设建筑条件中要求完成整个宏观条件和微观理念的环境目标前提,不是针对建筑工程,只是针对环境质量进行维护,从而完成人与自然的完美统一建设。
4)团结向前,共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基于环境保护的建筑项目的内容,曾经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经常的中心问题在于项目本身将环境保护这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纳入到项目管理的响应范围内,完成这一目标需要整个工程项目结合整体协作及其与其他团体部门的合作等,一个环节出现了漏洞会对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和环境质量造成不可承担的后果。
所以当站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角度上关注项目管理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则需对工程建设的共同协作精神提出更高的要求。
3.2建筑施工中的环保措施
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制度机制,管理者和相关的负责人还需对工程项目施工的建设当中,存在的一些有关环境相关的安全隐患采取及时补救完善的措施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主要责任人,一旦出现环保不妥当或者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时候应该找寻相关责任人了解具体情况,并且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妥善处理建筑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对于有关责任人在建筑施工前的培训也是有必要性的,要提高相关负责人的管理态度和知识储备过硬,强化环境保护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的重要理念,并且将其贯彻到细节当中,使得每一位管理者都能充当环境保护的带头人,将安全落到实处,将环保留在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只有强化管理者的潜在意识,才能够唤醒建筑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才能够保护我们身边的建筑环境。
4、结语
本文阐述了建筑环境对人们生活环境的危害性,同时强调了环境保护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从使用环保材料到加强管理责任人的环保意识等等方针战略,系统论述了建筑施工中遇到的环境保护问题,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倡导文明施工建设,将环境保护提到了施工建设的首要任务当中。
环境保护论文 篇12
1、验收调查重点
新规范强调,验收调查的过程中,应重点核实输变电工程设计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提出的噪声环境影响的主要输变电工程内容,并核实实际输变电工程内容、方案设计变化情况和噪声的环境影响变化情况。验收调查时应结合环评报告中提到的敏感点,调查线路及变电站周边实际存在的敏感点。变电站站址从设计到实际建设基本无变化,因此敏感点情况环评中和验收调查阶段基本相同,目前大多数输变电项目是在可研阶段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可研阶段主要进行项目初步选线和方案论证,在初步设计阶段是施工图阶段输电线路路径经常会有局部调整,甚至个别地段还会友较大的变化。环评阶段确定的环境敏感点不是很准确,评价范围也很宽。验收时一般调查沿线实际存在的敏感点。因此验收中常出现敏感点和环评无法一一对应的'情况。
2、电磁环境影响调查内容
新规范细化了电磁环境影响调查内容,要求对于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变电工程出线交叉跨越或并行情况,应考虑其对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综合影响;交叉或平行线路中心线距离小于100m时,应调查相关输电线路输变电工程名称、电压等级、与拟验收输变电工程相对位置关系。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于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影响,多限于模型预测及类比分析。其中模型预测多限于对直线塔在无干扰、理想、满负荷情况下的电磁分布情况,对于含出线交叉跨越或并行情况的输电线路,尚无有效的模型对其进行预测。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对于电磁环境影响的类比分析,也多限于直线塔。因此,对于需考虑多条线路对同一环境敏感目标综合影响的情况,需在验收监测时确定敏感点所在区域电磁场强度的达标可靠性。
3、声环境监测规定新规范要求
变电站、换流站、开关站、串补站厂界噪声监测点应尽量靠近站内高噪声设备。一般情况下课在每侧厂界设置若干代表性监测点,如有超标现象,应沿噪声衰减方向合理布点监测至噪声小于标准值处。变电站声环境影响一直是变电站周边居民关注的焦点问题。变电站的主要噪声来源为变压器运行时产生的电磁噪声,冷却机产生的气流噪声和机械噪声。铁心硅钢片的磁致伸缩现象是产生电磁噪声的主要原因。机械噪声则是设备振动、冷却装置引起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风扇、油泵等。当变压器加电投入运行时,变压器油泵也要投入运行。油泵在运行时会产生振动,辐射噪声。当外界环境气温较高时,为了加强冷却效果,冷却风扇也要投入运行,同时产生振动,辐射噪声。由于变电站昼夜运行,变电站噪声又为中低频噪声,波长较长,不易被吸收,对周边居民影响较大。变电站站内有多个噪声源,围墙较长,对变电站厂界单一布点难以全面反映变电站厂界噪声排放情况,尽量靠近站内高噪声设备布置噪声监测点,在没测厂界设置多个噪声监测点,十分必要。若超标现象出现,沿噪声衰减方向合理布点监测至噪声小于标准值处,可有效确定变电站建成后周边声环境质量超标区域,对分析厂界噪声和敏感目标声环境质量达标情况提供数据支撑,对后续公众参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论文 篇13
1、流域生态建设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相关规定,拟在核心区进行退田还河封育;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过渡区逐步进行封育,最终实现全面的退田还河。栽植生态林改善生态环境,稳固河滩,减轻水流冲刷破坏,降低洪水灾害损失;护岸林带能够明确河道核心区范围。根据不同河段河道实际情况,在大、小凌河干流规划栽植护岸林宽度20m,支流栽植宽度为5m。
2、环境保护
2.1水环境现状
根据20xx年辽宁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大凌河干流例行水质监测情况,选择COD、BOD5、NH3-N、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石油类6项主要评价指标,对监测结果采用单项指数法和分类法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凌海市大凌河西八千断面水质有COD、BOD5、NH3-N、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石油类6项指标超过(GB3838—20xx)Ⅱ类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2.87、3.80、3.68、3.88、3.50、2.98。经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大凌河由义县张家堡断面流经凌海市区到西八千断面,水质再度恶化,各主要污染指标浓度上升,主要原因是接纳了凌海市的城镇生活污水和金城造纸厂工业废水,水质评价结果为劣Ⅴ类水质。
2.2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本次凌河生态治理保护规划主要包括护堤生态林、干流人工湿地、堤防建设、河道清淤疏浚等工程,根据工程特点及实际情况,对工程施工及运行期工程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评价。
2.2.1对水环境的影响下面从工程施工期和工程运行期分别讨论对水环境的影响。
2.2.1.1工程施工期
工程施工时的废水和生活污水与河道治理工程施工产生的废污水量不大、污染物成分简单,且工程实行分段施工、分散排放,除去蒸发、渗漏外,进入河道的生产废水量较小,对河流水质影响不大。另外,由于施工机械大多以燃料为动力,在运转和维修中容易产生油料的跑、冒、滴、漏,如进入河道,会引起河道局部区域的油污染。施工期施工场地人员集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如随意排放将对周边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另外,场地内设置的临时厕所在工程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拆除,并对厕所原址进行彻底清理、消毒,否则将会污染河道水质。
2.2.1.2工程运行期
本工程属河道治理工程,运行期间工程本身不产生污废水。工程实施后,由于防洪标准的提高及水土保持、护堤林和人工湿地等生态建设措施的实施,堤防工程将更具规模和完善,水土保持功能和水源涵养能力也将进一步提高,在保护沿岸防洪安全的同时也可有效地减少泥沙及城区废弃物的入河量,大凌河流域河流水质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工程建造的人工湿地在蓄水、调节河流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滞留沉积物、分解有毒物和营养物质,从而净化水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2.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下面从工程施工期和工程运行期分别讨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2.2.1工程施工期
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区域及周边地区土地和植被的侵占和破坏。河道治理工程的占地主要集中在河道堤线之间,永久占地和施工时各作业点临时占地都会不同程度的占压土地和扰损地表植被。施工设施及临时堆土等对土地的占压,将对原有土地的农田肥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土方的临时堆存及弃渣的堆放若防护不当,容易产生局部水土流失,甚至诱发滑坡和坍塌;而由于工程施工人为破坏植被,将造成原地貌部分地表裸露,在遭遇大风及暴雨径流等外力作用下,也容易产生局部水土流失。
2.2.2.2工程运行期
河道治理规划的实施在确保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对河流两岸进行生态建设,栽植大面积的生态林及建造人工湿地,充分发挥河流、水面及两岸绿地的自然景观功能,创造优美的生态河流水景空间,建成沿河的生态绿色长廊。生态林的建设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等,并能起到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人工湿地的建造在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的同时,还能起到调节局部地区小气候的作用,具有湿润气候、净化环境的功能,有利于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善。另外,河流两岸的生态建设将形成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可以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对保持生物多样性、调节生态平衡起到一定的作用。
2.2.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下面从工程施工期和工期运行期分别讨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2.2.3.1工程施工期
由于工程实施占用的土地,将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各种机械和车辆的运行、人类活动的增加、土石方开挖等各施工环节的进行,将会产生一定的扬尘、废气及噪声等,对工程区域及周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工程的施工,使现有公路车流量有所增加,将会对当地的交通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不便。
2.2.3.2工程运行期
河道治理规划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全流域城市的抗灾能力,降低灾害的发生频率,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提供安全、稳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规划实施后,将改善全流域的投资环境,加速产业升级,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具有极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另外,规划实施后将使凌河流域面貌得以改善,全流域生态环境将得到改观,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和具有开发潜力的空间,沿岸乡村也将相应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蕴藏着极大的区域优势和商机,有着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3环境保护措施
根据河道治理工程的特性和环境影响分析,针对工程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分别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加以减免和改善。
2.3.1水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场地基本在河滩地,施工过程中要防止车辆的油料泄漏,进入河道污染水质。在河道清理、清除地上建筑等附着物时,要规范施工,尽量减少入河悬浮物。在工程修筑集中用水的地段要提倡节约用水,设立简易沉淀池,处理后废水重复利用。施工人员集中区要修建防渗厕所,工程施工完成后,厕所要拆除,并对厕所原址进行彻底清理、消毒,以免污染河道水质及周围环境。另外,应对凌河全流域的水质要做好定期监测。对周边工业企业污水要严格控制,并抓紧做好相应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城市污水处理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安全有效运行,以改善区域水环境。
2.3.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工程施工临时占地原为耕地、林地的区域,在工程结束后要恢复耕种及原地貌。因此,在工程占地前要将表层土集中堆放,并采取临时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拆除临建设施,清理并平整场地,将表层土回覆于原地表层,使土壤肥力尽快恢复。工程永久占地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应采用经济补偿方式进行补偿;永久破坏的林地应采取生态补偿方式进行补偿,并做到占补平衡,保持全流域的生态平衡。同时,应合理进行施工布置,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施工占地及植物破坏,减小对施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另外,规划实施后,要制定相应的流域生态保护措施,加强管理,特别要防止牲畜啃青、踩踏和人为损坏。
3.3.3社会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对可能产生扬尘的砂石料应予覆盖或洒水,以减少扬尘污染;对洒落水泥、沙土等易起尘物料要及时清除,控制扬尘污染源。运输砂石料时,应当用蓬布覆盖车厢,对施工车辆频繁通过的临时路面要采用洒水车定期向路面洒水,防止扬尘。施工机械、机动车辆要定期保养,保证安全正常运行,减少燃油废气产生量,以减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施工期生活所用燃料,应尽可能使用天然气、矿物油等清洁能源,减少煤炭用量,特别是要禁用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质煤,防止对环境空气的污染。施工机械与运输车辆等施工设备应尽量采取低噪声设备,噪声大的施工机械尽量远离噪声环境敏感区,并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车辆通过居民点时要减速慢行,禁止鸣笛,禁止夜间作业。对受噪声影响较重的居民给予一定的噪声赔偿。另外,工程应严格按设计施工,搞好堤防及河道两侧生态建设工作,加强堤防的维护管理,制定防洪调度方案,落实防汛措施,使防灾减灾相结合,减轻一旦堤防决口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环境意识。
2.4环境监理
在工程建设管理及环境管理中实行环境监理制,有利于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有利于实施环境保护措施。
3、结语
工程建设中护堤林的灌木及乔木树种应选择多个乡土物种分片间隔种植,即美观又有利于病虫害防治,对保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保证规划更好的实施,应加强工程环境管理,改善凌河流域水质,以减少对凌河水体的污染,使凌河水体水质达到相应的水功能区要求。
环境保护论文 篇14
一、水利水电施工中的新技术
1.1水里水电施工中高压喷射灌装技术的应用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指按照施工的相应需求采用高压水对施工地基进行所规划的切割,在切割的位置注入沥青或混凝土及水泥等建筑材料进行挺填充,从而改变原始地形的脆弱胜和薄弱性,为施工项目提供结实的地基,上勤口地基的而枉断口防寒防冻防渗漏性。通常,这项技术是涌讨沾讥等宝舒L设备挖掘士也基,随后,把高压灌浆机的喷头深入挖掘的地面下澎勃口固。该技术采用高压射流切割和搅拌原始地层结构,然后注入水泥等建筑材半物口固地层,这种高压喷身书霍浆方法改变原有的地层组织结构,目的就是坚固地层结构同时提高地层的防渗能力。
1.2水利水电施工中GPs定位技术系统的应用
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有许多新兴技术不断地出现,GPS技术就是其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技术。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往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逐渐被GPS定位技术所取代。GPS定位技术拥有高效率,高速度,高精度等优点,使得其在水利水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尾。
1.3水利水电施工中AuotCAD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工程应用中。AUt0CAO可以方便的建立各种数学模型,同时对于各种工程横断面纵断面图以及其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图纸能够方便的绘制。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应尾在很大程库卜方便了水利水电的顺利施工,加快了水利水电的在技术层面的发展,这种技术的应用为行业中的技术人员提供了极大地方便。随着这项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浏寻更好的服务于水利水彰于业。
1.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Gsl技长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被许多工程技术方面所应用,同样,在水利水电行业G巧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也逐渐被工程技术人员所采纳。这些技术的应尾能够宇巴则量得到的大量数据或信息进牙琳目应的存储,从而可以方便的构建三维数字地形模型,提高测量后数据白勺利用率,减少很多没必要的重复测量。
二、水利水电施工中的环境保护
我国十分重视对于环境的保护工作,其中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是环境保护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水利水电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形式的污染,如施工中的对于空气的污染,因施工产生的噪声污染,建筑材料等固体废荆勿白勺污染以及施工过程中对河流造成恶污染等。针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环境污染,泣口寸举措也是层出不穷。
2.1建立科学的环境保护体系
构建科学的环境保护体系是做好水利水电施工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步骤。环境保护体系的构建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全局指导的作用对水利水电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科学的环境保护体系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施下讨程中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方面而进行的全方位以及全面的规划管理。构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体系,对于降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2.2水利水电施工中的环保具体措施
2.2.1施工中的噪声污染扰民问题
施工中的噪声污染问题可以分为几点:1)选用合格的施工机械进行施工操作,从根源降低噪声的产生。2)对于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布局,尽量避免高噪音区域靠近居民区。3)加强交通运输中的噪声管理工作。4)保持与施工附近居民的良好关系,做到出现扰民问题的及时处理。
2.2.2施工中的空气污染问题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空气污染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1)采取专门的防漏措施。用密封装置完成运输,同时要在装卸中枯妇子相应的防泄漏工作。2)减少混凝土搅拌中的粉尘污染,在搅拌设备上安装除尘器,做好对于除尘设备的检们多等工作。3)降低开挖过程中的大气污染,开挖的时候要尽量采用凿裂法施工,减少使用爆破的应尾。
三、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水电施工中应加强新技术的应用,增加施工过程中的高不书支含量,尽量的降低施工成本。但伴随着施工而产生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绿娜不保的理念。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与整体隅服高的同时,加强水利水电施工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保护论文 篇15
[摘要]
以细胞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为基础的生物工程技术,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以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生物工程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自然科学与国民经济的收益。而环境污染也是现在令整个世界都感到棘手的问题,常规的环境污染處理手段流程繁琐、效率低、代谢慢,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如果生物工程应用到环境保护中,似乎能够更好地解决许多现在难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环境生物工程。
引言
所谓生物工程,一般我们指的是以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为理论和基础,并辅以一些现代工程技术,充分应用分子生物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将遗传物质进行人为的改变并最终使其改造成为满足我们某种定向需求的,并且具有超远缘性状的新物种,再利用合适的生物反应器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培养,然后加以利用。生物工程存在着许多社会应用,比如控制和消灭传染病,进行新型药物研发等。
将生物工程应用到环境保护中的想法其实由来已久,其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欧美地区,最初叫做“环境生物工程”,这种技术的完成涉及到众多学科的共同参与,通过对生物体进行定向的改造,使其拥有某些生物组成成分或生物机能,来进一步降低甚至消除在化学工艺流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同时生产出无害的甚至是有用的物质。在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时,产生的往往都是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的物质,能够很有效的避免二次污染,处理手段安全,无污染,彻底,效率高。在我看来,生物工程应用在环境保护中往往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源头进行环境监测杜绝污染物
进行环境监测是进行环境保护工作的源头环节,与以往的化学监测不同,在生物工程技术中,我们可以利用很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生物芯片技术、指示生物、生物传感器和基因工程改造微生物等。以现在的新型生物传感器为例,它是一种由生物分子技术和电化学技术组合的产物,通过使用固定化微生物,从而实现对环境灵敏准确的监测。如今研究比较多的是PCR技术、生物传感器还有核酸探针等,其应用范围有所区别,如PCR技术主要用于水体和环境中有毒物的监测--水体中的酚类、有机磷等,以及分析大气中COx、NOx以及SOx的浓度。我国在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环境保护方面也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并有了许多进展。
使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环境监测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一种方法是我们可以进行生物监测方法改良研究,对生物工程方法完成进一步优化;第二种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多种生物综合监测指标,使结果更加精密可靠;第三种我们可以使用生物监测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尝试对下一步发展方向趋势进行预测等。我们有理由相信,生物工程技术的快速、灵敏、特异性强的特点,一定能在环境监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生物工程技术在减少污染物排放中的应用
这种技术手法在现在的应用中也是十分常见的,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培养出具有特定功能的“工程菌”,用于工业生产流程中来减少甚至完全消除污染物的排放,使有害的物质排放量降到一个极低的水平,实现零排放。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尝试使用生物制品进行流程生产,从而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反应进行的效率、速率,增加生物质能的使用同时也能减少我们对能源的消耗。在现如今的世界能源现状来看,使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污染物减排及降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使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污染物的处理
(1)生物工程技术处理废水
工业生产会排放大量可能含有某种或多种化学污染物的废水,如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很有可能造成大范围、长时间的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针对废水进行的.处理,往往需要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处理系统来处理掉其中多种多样的污染物。但是我们常规的化学与物理处理手法很容易产生污染物滞存的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二次污染,而如果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生物与污染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使污染物完全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这与常规的处理手段相比有很大的优势。
我们常用的生物工程技术处理废水的手段有以下几种:一种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其常规技术手段是将拥有某些特异性功能的菌种进行增殖,这些菌种往往都具有脱氨、脱磷等特异性的功能,用它们对废水进行处理,能够将水中不稳定的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稳定的物质;第二种是生物反应器技术,具体的操作手段是在活性污泥中加入固定或活动的载体,上面同时拥有好氧和厌氧的固定膜反应器,这样的结构可以完全又充分的应用发酵技术,大大发挥生物活性,提高生物处理效率;第三种叫做固定化酶技术,这项技术其实很早就被应用在工业废水的处理中,最常用的酶有固定化酚氧化酶,淀粉酶等,它们可以很有效的降解掉废水中的酚类物质及其他有机物,并且现如今达到的处理效率比传统处理方式提高了许多。
(2)生物工程技术处理污染土壤
土壤污染也是现如今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很容易演变成一个积累性的大问题,而重金属污染这种污染类型主要原因有工业废水灌溉和生活污水的影响。
我们通常采用的处理手段的原理是通过基因工程来对生物进行改造,使其被改造为能够处理或者吸附重金属的个体,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或对其进行吸收削减净化。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阻止其在生物体内的进一步传递和堆积,从而减少其危害。
(3)生物工程技术处理大气污染
对于大气污染物的处理,通常的方法是利用微生物吸附降解有机物,这种处理方法与传统方法对比,有成本低、效率高、消耗少、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
四、结语
环境污染问题是现如今世界很多国家都在面临着的老大难问题,由于世界工业、农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恶化,越来越多自然资源被人为破坏,这种无节制的开发和破坏对我们的社会生活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做好环境保护的工作,目前来看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而将生物工程应用到环境保护中去,似乎成为现如今环境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总的来看,生物技术在处理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速度快、消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反应条件温和以及没有二次污染的特点。随着生物工程技术和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看到,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才是我们在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希望所在。
【环境保护论文】相关文章:
环境保护论文06-24
环境保护议论文12-14
环境保护论文3000字06-04
有关环境保护的议论文05-06
环境保护论文范文3000字06-04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的调查研究论文03-15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08-21
呼吁环境保护的议论文(通用21篇)05-09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探究论文03-09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作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