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车架作为车辆重要的承载部分,运输车中多数零部件如:驾驶室,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通常都直接与车架相连接。在运动过程中,车架还承受各零部件产生的各种力与力矩的影响,承载情况的复杂性要求车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来避免其主体发生变形或者断裂的现象,以保证其安全可靠性及使用寿命。但是,在以往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大多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这种方法并不能精准的计算出车架各部件应力和形变。本文采用HyperWorks软件对车架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运用Radioss及OptiStuct求解器分析了车架的应力和位移形变分布状态及自由模态分析,利用分析结果验证该车架设计的合理性,对后续的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1 车架的几何模型及有限元模型
本文以某造船厂运输车车架为研究对象,该车架由型钢焊接而成,两根纵梁为矩形截面型钢,总长9440mm,大梁式,前后等宽,纵梁最大断面尺寸为360mm×140mm×20mm,横梁最大断面尺寸为300mm×140mm×20mm,前后端横梁为Π型槽钢,中间横梁为矩形截面型钢,横梁的长度为920mm。
实际中,车架的形状结构复杂,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多种多样,除几何形体不规则外还存在许多倒圆角和圆孔,如果在建模的过程中将这些细微之处全部考虑在内,就会导致网格的密度很大,单元尺寸极小,节点方程的数量庞大,因而增加求解时间,同时局部的网格质量无法保证,容易导致求解失真。因此,有必要对车架的结构进行合理的简化,建立合理有效的模型,从而减少分析过程中的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
运用Pro/E三维建模软件对简化处理后的车架结构进行实体建模,为了避免部分零件出现几何缺陷或数据丢失的情况,我们通常将Pro/E中建立的模型保存为.iges格式文件,把该格式文件直接导入HyperMesh中进行后续的网格划分。
对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首先需要对网格单元定义属性,其次定义网格的生成控制,最后划分网格。其中网格的单元属性包括网格单元类型,实常数以及材料特性。本文车架的材质选用16Mn,其杨氏模量为2.06×1011Pa,泊松比为0.28,材料密度为7800kg/m3,屈服应力为345MPa。本文采用HyperMesh中的自动网格划分功能对已建好的实体模型进行单元网格划分,最后得到了车架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使用HyperMesh中的`count功能,可以得出其单元网格个数106472,节点个数53268。
2 车架静态工况分析
车架作为重要的承载部分,这就要求其既要有足够的强度,也要有足够的刚度。足够的弯曲刚度,可使车架上的部件在行驶过程中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车架刚度不足,会引起振动和噪声,也会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及某些基件的可靠性下降,然而其扭转刚度不易过大,否则汽车的通过性变差。
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在所有轮胎都着地情况下,地面对整车的作用力依次通过轮胎、车桥、板簧、吊耳销最终传至车架上,因此,我们可以在吊耳销处创建约束点。对于本文中的车型,动力总成及满载时的总质量为16t,将这部分总质量的以均匀分布的方式加载到0~7000mm范围内;驾驶室及乘员的总质量为1.3t,同样以均匀分布的方式将该部分总质量加载到7560mm~9440mm范围内,这样就对整个车架进行了全部加载。
3 车架模态分析
所谓模态分析,就是确定设计结构或机械零部件的振动特性,得到结构固有频率和振型的过程,它是动态设计的核心。研究的是结构模态即自由模态,是结构本身的特性与材料特性所决定的,与外载条件等无关(即无需加任何载荷和约束),而结构在任意初始条件及外载作用下的强迫振动都可以由结构按这些基本特性的强迫振动的线性组合构成。本文通过不施加载荷与约束,对车架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模态分析。
4 结论
本文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运输车车架进行了静态应力和模态分析,通过静态应力分析可知,在给予车架弯曲工况与扭转工况的情况下,车架的最大应力值始终都小于车架的屈服应力值,说明该车架是符合设计要求的。但是由于扭转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值较弯曲工况下的最大应力值大很多,这一点还有待我们进一步优化解决。车架的固有频率一般为10Hz~15Hz,目前在高速公路和较好城市路面不平引起的激励频率一般为1Hz~20Hz的垂直振动。由模态分析可知,车架的各低阶模态的频率值在22.04Hz左右,避免了各种激励频率与车架形成共振的影响,保证了运输车行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综合而言,通过对车架进行有限元分析,为我们在对该类车架设计提供重要的参数,为改进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深入研究相关问题奠定基础。
【基于HyperMesh的运输车车架有限元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基于语义识别分析论文12-02
车架公司辞职报告02-28
车架公司的辞职报告05-03
基于教师现实困境的需求的论文12-01
基于EVA的价值创造研究论文10-26
基于柔性内部控制研究论文10-27
关于营销策略基于知识的论文07-01
基于问题的初中数学论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