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对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

2021-04-14 论文

  动画片通过简明的语言、生动直观的视觉冲击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开阔视野、学习知识、领悟道理的平台,但是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发展的程度还不足以对动画内容进行筛选,模仿能力又极强,部分动画片中的不良因素会对小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探讨动画片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避免动画片对小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建议意义重大。

  一、动画片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动画片是一种将视听结合到一起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浓缩诸多的有效信息对儿童感官加以刺激。小学生年龄一般处于 6~12 岁,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个时期的抽象逻辑思维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强烈的光线、巨大的声响、鲜艳的色彩、活动的物体、快节奏的运动最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大多数动画片制作者深谙观众的身心发展状况,他们往往通过丰富的角色形象、夸张的造型以及鲜明的色彩和艳丽布景吸引孩子的眼球,使动画形象深入人心、印象深刻,同时以动听的音乐和生动的配音与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从内容上看,动画故事内容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兴趣需要。有些动画片与经典的文学著作巧妙结合,情节曲折,寓意深刻,具有极强的文学性和观赏性 ;有些动画片通过叙述简短的故事传递知识、讲述道理,做到“寓教于乐”,使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阔了视野,掌握了知识。通过动画的形式将生活常识、为人处世的道理传递给孩子显然比单纯对孩子进行说教有说服力。

  二、动画片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动画片对小学生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

  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班杜拉在他的观察学习理论研究中指出 :“由于人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功能,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表现的行为及结果,不必事事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小学生观看动画片正是这样一个观察学习的过程,他们观看动画片中故事情节、观察动画人物行为、模仿动画片中的语言,感悟动画片中的道理,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1. 动画片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

  以迪斯尼动画为例,它们传达的人生价值观基本统一在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基调上。从《爱丽丝梦游仙境》《、灰姑娘》到《101 忠狗》、《狮子王》,不论是辛德瑞拉还是辛巴,不论动画中的主人公身份、地位如何,动画片在内容情节的设计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着重突出人生价值中真善美及勇敢乐观的品质,并将这些正面的人格品质加以渲染、强调,以浅显易懂的动画形式传递给孩子。这些动画片都在赞扬高尚的人格品质 ;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基础上倡导追求生活、人性中的真善美 ;鼓励儿童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 ;激励孩子应该为梦想不懈奋斗!

  2. 动画片展现健康的审美价值观

  以往的动画作品中人物刻画保持从头到尾的一致性,只有简单的“好人”与“坏人”,如同上世纪 60 年代的文学作品,好人都是“高大全”,坏人都长相丑陋、猥琐,造型符号化,导致儿童形成单一的审美价值观。但是到了 21 世纪,大多动画片能够摆脱人物内心决定形象的思维定势,在审美上走出一条多元化的道路。例如,在宫崎骏经典动画《悬崖上的金鱼姬》中,泼妞儿的父亲目光凶狠,看起来严肃阴森,但他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竭尽所能爱他的孩子们,应该算是正面人物。这样的形象设计也许能贴近孩子心中“严父”的`形象,同时又能让他们更好体会到无处不在的深沉父爱!同时又可以使孩子体会到不能只靠外表判断人的好坏,而是要注重心灵深处的美好。

  3. 动画片倡导和谐友爱的情感价值观

  面向儿童的动画片基本上都传达出家庭第一和团结互助的情感价值观。我们都视亲情、爱情、友情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因此部分动画片将主要内容定位在表现温馨的亲情方面。例如,《海底总动员》讲述了澳洲大堡礁深海中小丑鱼马林和他的儿子尼莫惊险刺激又幽默的一段旅程。影片中马林是一个谨慎爸爸,为了儿子的安全限制了尼莫的活动范围,但活泼开朗的尼莫不但不能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还认为自己的爸爸是个胆小鬼,不勇敢,直到尼莫在毫无防备中被打捞才开始明白爸爸的关爱。尼莫在新结识的伙伴帮助下开始策划回家与爸爸团聚,马林在得知儿子被打捞后不顾一切地踏上了找寻尼莫的道路。幸好二人在找寻的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热心人的帮助,最终家人得以重逢,彼此更加珍惜。孩子看过动画片定能理解亲情的可贵与友谊的真诚。无论家庭生活还是学校生活中,孩子都不是孤身一人,需要懂得感恩他人给予的爱,更需要学会去爱他人。动画片传递的情感态度能使孩子学会与人为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这些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引导下,孩子们可以为自己的童年生活营造出温暖、充满爱的氛围。

  (二)动画片对小学生价值观存在消极影响

  小学阶段的孩子道德发展水平大多集中在“习俗水平”,他们尊重权威,在评价他人时以社会或他们对“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为标准。同时,认知水平使他们不足以区分优劣信息,但模仿能力又极强。因此在没有明确评价动画内容好与坏标准的情况下,质量良莠不齐、内容鱼龙混杂的动画作品极易对小学生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而这种不良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

  1. 动画片易使小学生沉溺于魔幻世界

  尽管大多数动画片中传达出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教授了孩子们积极的生活态度,鼓励儿童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也教育儿童锻炼坚韧和勇敢的品质,但是,有些动画片中主人翁借助魔幻的力量达成许多现实生活中可望而不可即的愿望,这些虚构的故事表现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儿童带来消极影响。有的孩子在看过动画片后梦想一步登天,一瞬间实现所有的愿望,遇到困难时不依靠自身努力而是幻想动画中的英雄人物能够出现帮助自己,用不切实际的神魔力量解决问题。如果孩子一味沉溺于魔幻世界,以动画片中的人物为自己的知己伙伴,难免会阻碍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2. 动画片易使小学生滋生暴力倾向

  尽管多数动画片刻意回避血腥的厮杀场面,但还是有为数不少的力量型动画片中常常出现刀光剑影,这对小学生产生的最坏的影响莫过于暴力倾向。班杜拉等几位外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将一批 4 岁的男孩儿分成两组,给其中一组孩子观看表现成年人辱骂、用玩具枪扫射、用塑料棒抽打小丑的短片,另一组儿童不观看短片。而后将两组儿童带到一个有玩具枪、塑料棒、小丑玩具的房间,研究者发现看过短片的儿童对小丑进行了类似短片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而没有观看短片的儿童对小丑没有任何攻击性行为。这个实验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会无意识模仿观看过的行为。任频捷曾对 8~15 岁儿童做了一个研究,认为犯罪比例的升高与暴力性动画片播放比例的升高呈正相关性 ;男孩子喜欢模仿动画人物的暴力动作,易造成游戏中危险因素的增加。回到现实生活中,当前许多动画片中都流露出暴力情节,无论是显性暴力还是隐性暴力,那些争斗、厮杀情景都会引起儿童的模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手拿棍棒的孩子在公园里相互追打,而这显然不会是家庭或学校教育的结果,唯一的原因就是模仿能力极强的孩子将动画片中的场景复制到了现实生活中。孩子调皮淘气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动画片展现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价值取向,与孩子接受的正确价值观教育相悖,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孩子极易产生暴力倾向。

  三、合理使用动画片的策略

  动画片是孩子童年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育者可以依据孩子对动画片的喜爱程度,将动画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为了使孩子充分享受动画片的视听美感并从中学习知识、提高自我修养,家长及教师首先要对孩子观看的动画内容进行筛选。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还不足以自己对动画内容进行辨析,他们往往遇到动画片就看,不去管动画片主旨怎样。为孩子选择制作精良、内容健康向上的动画作品,可以避免内容低俗甚至宣扬错误道德观念的动画对孩子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其次,尽量陪孩子一同观看动画片,对孩子不能理解或容易产生误解的情节内容进行讲解,确保孩子汲取动画片中的精华。在观看过程中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讨论,也有利于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如果发现孩子模仿动画片中不良行为习惯要及时纠正,并加以正确引导。动画片是成人文化和儿童文化的结合体,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下,动画片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会朝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动画片对小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网络水军的形成原因及影响研究论文03-19

行政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进程论文05-23

浅谈动画片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论文04-14

价值观形成的心理学分析论文09-14

动画片对幼儿语言发展的负面影响论文05-27

职业活动对职业素养形成的影响研讨论文11-17

教师隐性评价对小学生心理的影响研究论文09-13

中学生代数思维的形成研究论文11-01

空乘专业形体教学对职业素养形成的影响论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