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景教学是以学科知识为教学内容创设问题的情景,引发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既是掌握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又是思维过程的前提。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才会有领悟,才会有创新。教学实践证明,课堂上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学贵于思,思起于疑,疑是启动思维活动的钥匙。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多思促多疑,多疑促多问,多问促多知的认知规律,注意创设问题情景,以情激趣,以境诱思,以诱达思,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如何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很值得教师认真探究的。在物理课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问题情景。
一、创设“引导”问题情景,培养思维的活跃性
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探索奥秘的强烈愿望,如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可这样引入新课:演示“铁球碰鼻”的实验,即取一个铁球作为摆球,用绳把它悬挂起来,把铁球移动到高于平衡位置,从贴近教师鼻子处,由静止放开小球,当铁球荡过去又荡回来,十分靠近老师的鼻子,却不会碰着。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铁球荡回来时,碰不到老师鼻子?其中有什么规律吗?同学感到所提问题与日常生活经验相悖,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境界,这种提问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
通过“引导”问题情景的创设,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又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教材内容。教师一方面要做好示范、指导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训练。可以参与互动,以激励学生广开思路,逐渐养成乐于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
二、创设“联系实际”的问题情景,培养思维活跃的延展性
物理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等关系密切,注意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的延展性。在“电源输出功率”教学中,提出如下问题情景:手头上有三根电炉丝,阻值分别为6ω、8ω、10ω,现要把其中一根电炉丝接到一电动势为12v,内阻为8ω的电源上,烧开一小杯水,选择哪一根电炉丝烧这杯水最快?由于这是一个来源于生活实际问题,学生都很感兴趣,纷纷发表看法,但讲不清楚是何道理,老师肯定答案是8ω,那么为什么呢?从而巧妙地引入“电源最大输出功率”的讨论。这样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认知得以延展。
三、创设“矛盾式”问题情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针对一些相近或关系密切的概念、原理或生理过程,创设“矛盾式”问题情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讲授“自感现象”时,可通过一个学生分组实验引入:把一只镇流器与电源连接起来,将留着的两个线头a、b接触,再迅速断开,在断开瞬间,可发现断开处有电火花产生。这个实验给学生造成了认知冲突:在实验中电源的电动势只有3伏,这样低的电压不可能产生火花,而且电火花产生在断开的瞬间。这种通过触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形成探究“自感现象”的问题情景,为下面的教学开启了良好开端。
四、创设“开放性”问题情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实际教学过程中,本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目的,在课堂上采取多变的教学模式,创设开放性的情景(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社会热点等创设性情景),引导学生去思维、去探究,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万有引力的理论成就》一课时,一开始上课,先给学生回顾曹冲称象,然后提问学生,这个故事给大家的启示,使学生深刻认识了转化测量方法,从而为学生顺利地学习这节课打下了良好的方法基础。学生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关知识来对测量天体发表自己的方法。
总而言之,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只有通过思维学生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而问题的提出则是思维的开始。在物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出发,采用各种方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一些有一定层次的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但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要重过程、重探索,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方向性原则:要求教师所提问题要能反映“干什么”。教师意图清楚,学生成竹在胸。整个课堂有的放矢。
2.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所提问题要反映“为什么这样提”。问题情景设计要充分暴露教材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及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框架结构。问题提出必须科学、正确、清楚,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3.层次性原则:问题情景的设置要有合理的程序和阶梯性,要善于把一个复杂的、难度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子问题;同时不同的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问题情景设计时,应该随学生的思维水平而有所区别。
4“.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在教学时,教师必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始终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学生归纳,解决问题,切忌将知识奉送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