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力可分为两种:一种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前者是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力,后者对社会或他人来说虽不是新的,但对自己却是新的、前所未有的。显然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凭借自己的已有知识、技能独立地“发现”未曾学过的知识、解题方法、实验装置和未曾提出过的一些设想等,这也是创新。中学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这些方面的创造能力。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体会,谈谈教师应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发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好奇之火。教学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和解决问题的喜悦。此时,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格外强烈。因此,给学生多提供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如在讲氢氧化铝的性质时,教师可设计一系列问题,层层深入,启迪思维。通过一层一层问题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实际例子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维。例如:“雷雨为什么能促进家作物的生长?”“石灰岩洞的钟乳石、石笋等是怎样形成的”“钡盐有毒,为什么硫酸钡在医用上可作钡餐?”“烧鱼时为什么常常加一些食醋和白酒?”等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创设实验情境,提供学生创新的机会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
显然这里指的不是“照本宣科”式的实验,而是将教材中的实验加以改进或根据化学知识设计一些让学生动手动脑筋的实验,这样的实验才富有新意,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通过改进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学化学实验一般要求装置简单、操作方便、药品节约、现象明显。而教材上有些实验存在明显不足,并非最佳方案,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使之更加完善。这样的实验教学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带着评判的目光去思考、改进每一个实验,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例如:初中化学教材co还原cuo的实验对尾气的处理方法是将它点燃,可以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此法的不足,然后提问,有没有既能保护环境,又能使co不损失的处理方法?学生们开动脑筋,想了好几种方法,其中一种是将除去co2的co导气管重新通入玻璃管中去还原cuo,将co循环使用。此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对这样的思维方法一定要加以肯定。
(二)参与设计课堂实验,激发原始性创新意识。许多实验的原始装置是原始性创新教育的好素材。分析一些演示实验装置的起源,并设计出新的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原始性创新意识。将现行的初中化学课本中的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与拉瓦锡当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装置联系分析,找出其相似性及变化趋势,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当年是如何发明制取气体装置,使其产生一种创造发明的愿望;分析启普发生器原理,启发学生动手设计、发明制取氢气的其他装置,教师可以选用其中的一些装置让学生去制备氢气,能让学生尝到创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原始性创新意识;还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有新意的演示实验,用以培养学生原始性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课外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化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研究性学习和活动课时间,去探索,做一些兴趣实验。例如,干电池的回收和利用、晶体的培养、自制焰火、实验室制备雪花膏、防裂膏、洗发水;充分利用化学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像干电池的回收和利用过程中,如何处理破碎的锌片?如何分离出二氧化锰?通过拆开干电池,学生很可能想到,如何制造干电池、钮扣电池呢?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去查资料、去探索、还可以尝试去写科技论文。这样既有动手实践,又有查阅资料,学生就提高了多方面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