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文章从开展对标活动,创新管理激励机制,挖掘自身潜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学校间教学质量的均衡;推行教育革命,引进优秀教师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解决贫困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师生“薄弱意识”、人才严重“缺失”等问题,以期在县域内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论文关键词]贫困县农村教师教师发展
贫困县是一个相对意义的概念,主要是指人均年收入在千元以下,以老少边穷为核心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社会成员生活水平低下、发展机会匮乏、发展能力不足。这些地区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等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大困难,集中表现为发达县级市与贫困县之间义务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就是师资质量的欠缺,所以,本文仅就贫困县教师的发展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师生“薄弱意识”的困扰。贫困县的一些学校,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其在各方面相对薄弱,如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差、学生生源差,使学校的所有主体在社会处境和学业成绩等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累积形成的薄弱意识,在不断比较中而逐渐成为内化的意识,成为学校师生自我意识消沉的根源,也成为学校现实中、心理上的沉重包袱。因薄弱学校而带来的自我贬低,使得薄弱学校的师生看不到出路和希望,侵蚀了他们的自信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念,把希望寄托于外部世界,寄托于外在力量的介入。
2.人才的严重“缺失”。我国农村教育最可悲的是将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发展之外。个人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对现有乡村生活进行改造和建设,而是自我抽离出“乡土社会”,完成“由乡野到庙堂”的空间转换,通过“学而优则‘仕’”或“学而优则‘市’”而成为“城里人”。大量农村学生精英“弃乡入市”,造成农村社会“人才和资源的空洞化”。这是造成教师队伍人才短缺的重要现实因素之一。“没有梧桐树,引不得金凤凰”,目前校长和教师队伍力量相对薄弱,主要原因是收入低,待遇差;职称岗位有限,没有升职机会;没有住房,或买不起房,年轻教师找对象都困难;工作任务太重,高负荷运转,致使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宁可留在城市打工,学非所用,也不愿意到贫困县当老师。另外,由于县级财政有限,缺编现象严重,中小学代课老师偏多,工资少,转正没有希望,现有人才留不住,更枉谈人才的引进。这是造成教师队伍人才短缺的重要现实因素之一。
3.职业发展的前景“黯淡”。贫困县学校教师编制过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颈椎病、心脏病、妇科病、脂肪肝、癌症发病率较高,缺编的事实也比较普遍;教师学历相对较低,代课现象严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过大,知识陈旧,教学方法单一;音体美老师缺乏,教非所学的现象极其突出;没有或很少有学习和进修的时间和机会,无法进行教育教学思路的拓展和科研;教育领导者办学理念陈旧、管理能力有限。
二、应采取的.对策
1.采取综合措施以消除薄弱意识,激发学校自身潜力。要想消除薄弱学校的薄弱意识,除了需要提高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等外源带动之外,最重要的是学校师生要有“革命”精神,挖掘自身潜力,燃起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奋斗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内涵性发展。具体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对标行动,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工作水平。所谓“对标行动”,就是选择先进典型作为学习和追赶目标,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工作的飞跃。贫困地区的学校通过对标活动有利于学校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拓宽工作思路,少走弯路。贫困学校开展对标活动,选准学赶目标是关键,最好选择客观条件基本相同或不如自己,但主观努力、工作业绩却超过自己的学校作为学赶目标,这样才能学得服气,赶得有劲,不断取得新成果。
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或教研活动,营造积极的工作学习氛围。引导教师深化对教育工作意义的认识,逐步培养教师的事业倾向。学校可以通过讲座、座谈、演讲等形式,认识到自己工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挖掘自身的潜力,激发师生的成就动机,为学校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通过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及各种教研活动,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强化师生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念、意志、能力与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校风,使学校通过苦练内功,形成教育内部均衡发展的良性循环。
2.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促进学校间教学质量的均衡。调查发现,真正困扰学校的是缺乏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在教师队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义务教育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学校差别。因此,改革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政策推动。全市财政新增教育事业发展经费优先用于农村;组织教师培训时,增加农村教师参训人数,培训内容是学员“点菜”,教师“下厨”,新聘任教师首先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评优评先优先考虑农村教师。第二,城市带动。建立城区学校对口支援农村教育的长效机制,每年选派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建立农村学校教师到主城区学校挂职学习、跟岗培训制度和省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巡回送教下乡制度。第三,县域联动。将义务教育办学水平较高的县(市、区)与相对薄弱的贫困县结成“盟县”,县域之间、校际之间实行对口帮扶,联动发展。第四,信息化促动。实施“教育资源下乡行动计划”,通过“校讯通”“同步课堂”“远程协同教学”“网络协同教研”等形式实现“校校通”“班班通”,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第五,校长轮岗。从优质校选调校长到薄弱学校当校长。设置以行政部门投入为主的城乡义务教育校长交流专项基金,以确保城乡校长持续顺利交流,完善校长交流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提高交流质量与效益。
3.推行教育革命,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师质量。一方面,坚持并加强“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挖掘并留住特岗生中优秀人才。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在特岗教师踏入教师岗位之前,首先要接受为期六周的集中岗前培训,使他们巩固所学的教学论知识,培养专业实践精神,增强管理学生的才能。为保证特岗教师能够获得一流的专业培训和支持,可挑选大学教育学院作为合作培训机构,采取在校集中模块式学习和课外作业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教师培养方式。第二,在特岗教师分配到实习学校之后,学校指派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其提供课堂指导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帮助其尽快适应学校环境、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配备专家型教师进行诊断性指导,每两周左右对特岗教师进行督导,帮助其提高教学水平,确保其保持愉快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得到各方面的有力支持。第三,为排除特岗教师的后顾之忧,可使表现优秀的教师提前进入正式教师编制;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如通过盖教师公寓楼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等,使他们在完成三年的教学任务后继续留教。鼓励特岗教师建立志愿教师的校友网络,通过网络的联系凝聚更多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共同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另一方面,设法吸引免费师范生到贫困县从教。我国在全国十所重点师范大学招收免费师范生,这是一场教育革命,需要一系列相应的配套政策出台,以保证优秀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如按照地理位置远近、教学条件的好坏实行反向分配制度,即越是条件艰苦地区的教师待遇越好。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证偏远地区和条件差的学校教师收入的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抑制优秀教师流入名牌学校,吸引优秀教师流入。
【贫困县农村教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论文】相关文章:
浅析共享单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4-10
我国智能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6-01
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3-30
数学建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0-07
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8-28
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0-23
酒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