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论文

2021-02-10 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极为丰富,如何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职业教育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在加快推进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训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技术应用型人才除了要求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能必须与现代工业技术发展接轨。因此,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已越来越引起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重视。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加快现代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

  但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差异较大,笔者走访了多所高职院校,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建设目标不明确,随机性很大,盲目购置设备,论证缺乏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

  (2)许多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设备购置只是用于满足教师科研或生产创收的需要,真正用于教学、培训的时间很少。(3)有些学校没有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或被挪作他用,学生只能接触陈旧、落后的低档次设备。

  (4)严重缺乏胜任现代工业培训工作的“双师型”指导教师。

  近年来,江苏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抢抓国际资本和产业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江苏省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制造业经济总量和市场份额居全国第二。经济国际化是江苏发展的五大战略之一,建设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是江苏经济国际化战略的中心目标定位。建设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需要构筑人才优势,特别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充分发挥其在技术进步中的牵引作用。“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财政每年将安排专项经费2亿元,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市、县(市、区)财政都要安排专项经费,加快实训基地建设步伐,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实训体系。应该说,江苏省建设现代工业培训基地的势头良好。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现状

  世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职教实践教学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澳大利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与培训资格证书体系,日本的“产学合作”主要采用“课题制”培养创新人才,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以上五国高等职业教育基本代表世界先进水平,有着共同点:政府积极推动,通过立法规范管理,建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指导、管理运行机制;校企合作,共同培养职业人才。其中,德国的“双元制”、美国“合作教育”以校企合作为核心,学生在企业环境中顶岗工作,以获取工作经验、态度、岗位技能为目标。英国、澳大利亚的职业与培训资格证书体系,建立了一个终身学习与培训的学习体系,以资格证书贯通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内各高等工科院校借助各种渠道的资金,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现代工业中心或工程训练中心,其中以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为代表,高职院校现代实训基地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等为代表,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建设,采用“教学工厂”的模式,让学生有机会在模拟工业环境中接受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工业培训,教学培训效果良好。笔者受邀参加了2006年10月在香港理工大学举办的第八届现代工业培训国际学术会议,参观了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工业中心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三大能力:

  (1)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学会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2)工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工业中心感受企业的工作氛围;

  (3)与社会各层面的沟通能力:了解一个工业产品的完成需要各方面的参与。由于学校投入工业中心的资金有限,为了使工业中心跟上工业发展的步伐,工业中心与各知名企业广泛沟通与合作,引进企业的设备与项目,从而大大增加了工业中心的各种设备的数量和门类,也大大增强了学生实践学习和接受培训的能力。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的教学培训模式已经越来越得到教育界、工业界和社会的认同。

  现代实训教学基地建设的问题思考

  建设原则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服务。职业定位是高职教育生存的基础,与地方现代工业技术发展水平接轨是高职院校现代工业培训基地的重要特征。建立在现代工业技术平台的实训基地建设,应努力追踪区域经济发展的脉搏,营造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现代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职业环境,从设备、厂房建筑、工艺流程、管理水准、人员配置和要求、标准化以及质量与安全等方面接近现代工业发展的职业环境,注意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氛围,重视职业素质训导,强化学生的安全、质量意识,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

  管理体制与软件建设的相对独立性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重组实践课程,建立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从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入手,依据职业技能要求,系统地制定实训教学课程体系,科学地制定实训教学大纲,在相对独立的实训教学组织和管理体制下,开展教学与现代工业技能培训工作,以期实现技能人才的培训目标。因此,实训中心必须具备相对独立于各教学部门的课程体系、资源调配与建设、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并且建立健全相对独立的教学文件、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监控体系,真正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工业培训基地。

  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必须要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我国教育部、人事部联合下文提出:“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方面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双师素质”既是实践教学岗位的要求,也是现代工业技能培训教师的基本条件。因此,中心必须采取积极引进、加强培训与兼职聘用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与现代技术发展“对接”的技能,以满足现代工业技能培训的需要。

  努力开展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是产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物质与智力的双向资源,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实训中心可以参照香港理工大学工业中心的模式,采用互利互惠、双向共赢原则引进企业的设备和项目;积极聘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当中心的兼职教师;中心应广泛联系行业协会、企业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开展学生的双证、多证培训和对社会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中心还应加强对外技术服务、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究工作,这是不断提升中心技术水平的重要环节。

  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加强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经验,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教材内容要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并注意及时跟踪先进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中心也在不断更新设备,教学指导人员必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学生的思想也有所变化,指导教师、管理人员必须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提高育人能力。另外,先进技术不断促进教学手段的发展,必须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培训效果和效率。因此,只有不断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才能胜任现代工业技术不断发展的工作要求;中心只有不断加强教学改革工作,才能确保教学、培训质量的提高。

  高职院校现代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地建设项目必须紧紧围绕地方(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主线,项目建设必须经过翔实的调研,充分借鉴一些成功的经验,决策要有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瞄准建设一流基地的目标,借助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建设与时代接轨的具有办学特色的现代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倪玉茹.高职实训基地的显著特征和核心构成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

  [2]李坚利.高等教育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3]朱伟萍.高职实训基地的功能拓展与模式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6,(9).

  [4]彭元,王林.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2006,(3).

  [5]张翌鸣,王小军.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2).

  [6]高顶,等.工程训练基地的建设与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5).

【基于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基于现代工业技术发展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论文05-26

关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论文01-07

专科院校工程造价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论文04-16

试论中职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论文02-12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实训基地建设论文01-06

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论文05-22

实训基地建设评估总结05-17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论文01-06

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教育论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