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土地整理成效及发展趋势论文

2021-02-07 论文

  1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得到初步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评价标准也尚未统一;就评价内容来说,主要还是更多地关注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内容还远远不够。此外,我国的建设用地整理工作近年来开展的如火如荼,而相应的,对建设用地整理效益的评价工作一直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无法与建设用地整理工作相适应。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相应的土地整理工作及其效益评价研究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

  1.1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现行的土地整理指标体系中,指标的选取仍以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为主,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尚缺乏有效的统计,如此便难以从整体的角度对土地整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各指标之间有着较高的相关性,在指标数据统计时很多情况下是重复计算,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

  1.2评价方法不够科学

  目前采用的评价方法均是在对土地整理实践的特定目的的研究中提出的,然后再结合不同地域的研究实践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由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指导思想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并在适用范围上存在差异。

  1.3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

  目前在土地整理评价工作中,仍缺乏一个可信的、科学的评价标准,因此在工作中就存在着盲目性,同时在对土地整理效益的研究方面也不完善,对于不同区域和不同时段的研究还较少,即土地整理效益的横向、纵向对比研究较少。

  1.4评价成果应用薄弱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应该是服务于土地整理项目论证和宏观决策,但在实际上评价成果的应用还没有形成体系,只局限于个别项目的规划方案优选,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成果仍然处于薄弱阶段。

  2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方法

  2.1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评价

  土地整理经济效果评价一般有四项指标。生产条件改善指标;投入情况指标;产出情况指标;投资综合效益指标。前三项指标也可以称为单项经济指标,一般采用目前通用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投资综合效益指标主要是通过分析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评价经济效果,也是当前国内外经济评价的主要方法。此外,还有部分学者通过内部报酬率和回收期法来分析土地整理工作中的经济效益。内部报酬率就是当效益现值恰好等于费用值时的贴现率,其最直接的反映数据是在一段时间内投资的效益值,全部回收意味着获得了最大的效率。在计算内部报酬的时候,实际上是采用的经济效益的净现值,并不包括当前当年投资额、工程维修更新费、劳动报酬和国家税收,还去除了在投资前的净效益,同时依照准许收益折算到同一规定年度的现值,即计及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对效益的影响,所以较之静态分析回收期更为准确。

  2.2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

  土地整理社会效益评价,主要是看土地整理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土地整理后社会发展、城镇化和满足人民需求的程度;对振兴地区经济和生产力布局的影响;对活跃市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益,对劳力资源再开发及产品供销流程的正常运转,是否在土地上创造了条件及其风险程度如何。土地整理对地区自然和经济优势开发得越充分,社会机制也越好;社会机制发挥的越出色,经济与生态效益也相对更明显。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存在很多无形的因素影响,很难通过货币的价值或其它经济指标来进行描述。社会效益的`定量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在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存在很多技术上与管理上的困难。然而,从研究的角度来看,社会效益的评价仍要通过一定的指标定量分析,这是当前应重点突破的地方。

  2.3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评价

  土地整理生态效益是土地整理活动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的构成要素产生影响,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和土地整理活动完成后,引起整理对象的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产生的影响。对于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研究者通常用实物形式来进行评价,比如在贵州省坡改梯田的生态影响分析中,学者将其生态效益界定为耕地效益、水效益、水土流失治理效益、抗灾能力增强效益,将每种效益通过实物量化的形式进行效益分析与评价;北京大兴永定河沙地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研究,河龙区间南片水土保持措施减洪减沙效益分析中都采用了这种实物量化的形式。

  3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的趋势分析

  随着土地整理工作的广泛开展,对其的效益评价也日趋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效益评价是为了便于决策者以及公众对土地整理系统价值的认识,而对生态效益的评价目前学者们越来越趋向于用货币方式来分析计量生态系统的服务和功能。这无疑会改变当前对生态价值的评价工作还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统一评价的基准、规范研究方法,并在研究中体现研究区域社会经济生态状况的差异。采用定量分析来开展土地整理的效益评价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人们的支付意愿显然有差异。随着各种平价理论、技术的不断研究,可以想象把小尺度斑块状的生态系统研究成果拓展到区域及全球尺度上,必然会使研究效益指针的选择更加可信,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也将减少,具备更高的可比性。

【探讨土地整理成效及发展趋势论文】相关文章: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探讨论文04-26

毛皮鞣剂的发展趋势探讨论文05-25

试述土地整理农田水利设计论文04-17

油田企业土地资产管理探讨论文01-13

浅析高校陶瓷艺术教育发展趋势的探讨论文05-26

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论文05-27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探讨论文06-01

探讨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论文04-13

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探讨论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