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体育呈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社会体育的中坚力量,社会体育指导员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效果。指出了现今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有关的培训管理制度、定期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多种类培养、加强高校有关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对改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问题;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国民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于强身健体的锻炼活动的需求不断上升,其中以娱乐性活动为主,不以竞技为目标的社会体育是我国国民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与其他活动相同,社会体育同样需要人员进行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体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地位,指导员是帮助群众了解正确的运动方法,组织并管理活动的领导人员。但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关的应对策略。
1.现今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素质低下。
1.1.1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水平落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近几年急速庞大,人数逐步攀升,但与此同时部分指导员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在偏远地区无法得到保证,虽规定社会体育指导员需具备初中及以上的文化水平,但仍有部分指导员文化水平较低,专业素养低下。而这种情况在部分农村及偏远地区更为普遍,由于这部分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守旧思想较为严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这些地区的分布较为失衡,已经具备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素养仍存在不足。
1.1.2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失衡由。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当前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结构并不符合职业的发展需求,大多数社会体育指导员属于中老年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对于社会体育指导的指导能力同时逐渐下降。同时位于偏远地区的民众,年轻人多外出务工,老人留在家中务农,对于运动的需求不足,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无法开展有效的工作。
1.2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机制不完备。我国虽建立了有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及评定机制,但仍不十分完善,首先培训时间较短,通常为9天,学员需在短短几天时间内学习有关考试的10门科目,虽然社会体育指导员报名考生为地方推荐的二、三级指导员,但这种培训方式仍会导致考生只能接受考试的相关内容,而无法理解其中的精髓,因此即使取得资格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水平仍处于较低的阶段;其次,国家安排培训次数有限,参与培训的人员数量有限,直接导致高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紧缺,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存在严重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最后,在对人员进行培训时,开设的课程更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非实践技能及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培训期间提供给学员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的时间不足,同时未能提供足够供学员进行讨论交流的空间,从而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取得相关证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指导相结合,在应对有关突发情况时无法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偏离预设的培训目标,难以达到我国当前的社会体育现实需要。
1.3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紧缺。我国以前在发展体育方面缺乏重视,近些年开始营造全民健身的运动氛围,争取将中国打造成体育强国。但是,中国重视文化教育多于体育教育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大部分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不受到学校教师、学生甚至于学生家长的重视,虽有部分学生展现出对体育的兴趣及爱好,但在应试教育体系下,这部分学生多数会被家长及教师冠以“爱玩”的称号,并对其兴趣进行打压,认为学习文化知识最为重要,同样也导致体育方面的人才短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申报时应提供相应等级的业务培训证书,但相应的培训有限,错过培训时间只能等待下一年,从另一种程度上限制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才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虽可以进行有偿的体育方面服务,但由于青少年及儿童等运动需求旺盛的年龄段可以用于体育运动的时间较少,而中老年的运动需求普遍偏低,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员竞争压力巨大,而得到的回报与付出的精力不成正比,大多年轻人并不愿意从事相关职业,造成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断层及人才紧缺。
1.4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类需求混乱。我国仍欠缺完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分类系统,将社会体育指导员按等级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级别,并且仅粗略地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两种类别:组织管理型和锻炼指导型,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国民对于运动锻炼的不同需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能力因级别的不同存在的差异明显,这为实际指导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处,由于在实际指导过程中偏远地区的运动需求与发达地区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方向及内容可能完全不同,例如在对老年人进行指导时,考虑到老年人的自身情况,指导方向及内容完全不用于年轻人,而且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可以将指导方向及内容进行细致地分化。
2.改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的建议
2.1完善有关的培训管理制度。我国的培训制度对于人员的限制较多,严重影响到培训的质量,应当对有关的培训制度进行完善。首先,应当建设相关的专业培训机构,提升培训质量,并且增加培训次数,有效提升参加培训的人员数量。在培训时,应当将培训的侧重点由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运用,开设有关于提升实践技能的课程,帮助学员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其次,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迅猛,应当定期对培训人员进行培训或组织其进行进修,了解该行业的最新发展内容,使得学员与时代接轨,接受最新的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不可忽视偏远地区的发展,定期对偏远地区进行人才补充,以期完成全民运动的最终目标。同时应完善考核机制,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建立考核人员的监督机制,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氛围,使得有想从事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得到充分的尊重,并且为和谐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2.2定期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专业培训。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与社会指导严重脱轨,无法跟随行业发展的步伐,建立再培训制度首当其冲,应定期组织二次培训,在一定年限内对已经取得资格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再次培训并进行评定,学习社会体育方面最新的指导理念及实践技能。同时可以组织不同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沟通交流,发达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实际工作经验更为丰富,在处理相关紧急情况的方式更为合理,可以指导偏远地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解决实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偏远地区社会体育发展较为滞后,因此要格外重视这部分地区人才的分配及培训,可以采取轮换制度,指定一批经验丰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对这部分地区进行指导工作,在一定年限后将这一批指导员召回并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再培训,同时指派另一批经验丰富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前往工作指导。并且对于前往偏远地区进行工作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适当奖励及表彰,鼓励更多的专业人员自发前往偏远地区发展社会体育工作,推进实现全民运动的发展进程。
2.3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多种类培养。现阶段我国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划分明显不符合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需求。个人兴趣爱好的差别,运动能力的差异,对于社会体育需求的不同和体育项目的多样性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多种类培养。细化社会体育的类别结构,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专项培养,保证每位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够在体育方面全面发展十分必要。可现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分为儿童类、青少年类、中老年类,再根据运动能力的区别分为普通运动、极限运动和康复运动,然后根据服务人群不同的兴趣爱好,细分为健美运动、休闲运动、健身运动、竞技运动和医疗运动等,这样既能减轻教学培训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也能达到降低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难度的目的。
2.4加强高校有关人才培养。国家应首先加强社会体育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体育在我国民众中的认知度,了解社会体育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地位,改善民众忽视体育运动的严峻现实。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才培育计划与各高校专业的教学相联系同样十分必要,高校内的专业人士资源丰富,在培养人才方面经验老道,高校内的学生多为高素质人才,培育社会体育指导员方面人才更为便利,因此,可以在高校内开设相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专业,进行专项的人才培育,对于高校资源短缺的偏远地区进行人才引流,同时可以在各高校开设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课程,对于参加培训课程并取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证书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在校学生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学生参加,这样也可以解决部分学生未来的就业问题。对偏远地区的人才进行培养时,可适当降低选拔标准,提升偏远地区的有关人才数量。
3.结语
社会体育是我国国民强身健体的重要运动方式,而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体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推动全民健身的目标铺盖全国。现有的手段首先是完善培训管理机制,解决培训人员业务水平低下的问题,其次是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偏远地区,主要通过定期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二次培训,最根本的解决方式为开辟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通过与高校合作改善专业人才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庄永达.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问题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06).
[2]倪同云,白玲,陈琳,杨新利.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01).
[3]潘小非.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1).
[4]陈立农,金成全,李钦升,李发林.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困惑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