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内涵建设,拓展合作空间
1.、合作办学有利于加强我国高校自身教学能力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水平等方面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具有国际视野的专门人才,借鉴和吸收国外高等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管理经验和教育技术,从而提升办学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合作办学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捷径之一。通过合作办学,可以较快的理解和借鉴外方的优势,在专业结构设置、办学模式、教育管理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通过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经验,提高我国高校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满足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2.合作办学助力我国高校科学研究能力建设和产学研合作
合作办学过程中,随着中外双方教师相互了解的不断深入,为双方的科研合作创造了机会。通过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加深和拓宽高校的科研能力以及国际眼光,从而提升科研实力;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科研产业模式,创新我国高校的成果转化机制,加速我国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从而加速国内高校的能力建设,提升科研实力和水平。
3.中外合作办学搭建和拓展国际交流平台
合作办学提高了高校教师和课程的国际化水平。通过合作办学培养和锻炼国内高校教师的国际化背景,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通过课程国际化,为国际化开放办学创造条件,为招收海外留学生奠定基础。
4.中外合作办学拓展高校为社会服务功能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教育多样化的要求增加,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合作办学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为我国人民提供了较为经济的留学渠道,是满足我国人民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的重要方面。通过引进国外有特色的专业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拓展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功能。借助于国外大学的合作,可以构建与所在国高校及政府间沟通和合作的平台,从而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进一步优化中外合作办学实践和思考
1.正确分析和了解外方高校合作动机,争取主动
(1)分析不同的合作动机自我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以来,学术界和政府就一直对其有所看法和讨论。事实上,就世界范围而言,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中,不同的国家、大学以及大学内的各系部之间国际化的动机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社会及文化因素,国际化能丰富大学文化,充实教学及科研;(b)学术因素,从提升学校整体的素质考虑;(c)政治因素,政府通常会鼓励大学国际化,促进高等教育一体化、全球化;(d)经济因素,从经济角度招收海外留学生收取学费以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发展;(e)竞争及排名因素,全球范围内招收优秀学生,弥补招收本土学生不足;(f)其他因素。
(2)客观看待合理的经济回报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规定,中外合作办学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我国教育法也明确规定,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然而,尽管有些国外高校避免正面回答是否是出于商业目的这个问题,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外国高校看中的正是中国教育市场的巨大商机。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中外合作办学的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和教育经营盈余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正视存在现实问题以及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还需探讨。一方面应该坚持“以我为主”,掌握办学主权,切实保证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水平和高质量,并使之成为我国高校能力建设的助推器,另一方面也要正确看待教育经营产生盈余的现象,正确看待外方的合理经济回报。在达到合作目标,保障我国高校自身权益的同时,防止过分看重经济利益现象的产生。在合作中,正确分析和了解外方的动机,有利于在合作中争取主动。
2.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全方位提升办学能力建设
(1)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是指导思想中外合作办学不仅要引进先进的课程体系,更要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式,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高等学校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意识;改变对学生的考核体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重视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新要求。学习国外高校,尤其是世界一流高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比简单引进课程体系更为重要。国外的课程体系是建立在其独特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考评体系基础之上的,后者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合理调整课程体系,不过分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基础课程教学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更加适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改革成绩评定方式,注重过程考查学习效果。
(2)弥补改造空白弱势专业是必然要求合作办学中强调强强联合,鼓励国内高校的强势专业与国外高校的强势专业合作。这样做的优势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配合,对国外高校而言易于操作,难度较小。同时,通过强强联合,可以进一步深化中外双方学校的合作,在合作办学基础上,开展科研合作。在扩大国内高校强势学科的国际影响,进一步向国际一流水平迈进的同时,也应重视国内高校对改造弱势专业的需求。对此方面的需求往往更多,同时更加迫切。借助弱势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可以提升和培养专业师资队伍、提高办学水平,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更大。
(3)借助中外合作办学,鼓励办出专业特色在国内高校中,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相似度极高,而较少体现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借助中外合作办学,充分尊重、学习和借鉴国外合作高校的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上更加具有灵活性。在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加强实践环节,拉近理论教学和社会实际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3.注重双向交流,提升我国高校国际影响力
(1)借中外合作办学平台,推进高校国际化工作全面发展我国“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中外合作办学是大力推进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抓手。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中外高校间的深入了解。通过外方教师在国内的授课和中方教师出国进修,可以提高中方教师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开拓国际视野,提升中方教师科学研究水平和综合能力,促进中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课程国际化,建设开放课程,吸引海外学生到我国高校学习,有利于来华留学生的开展;对外专聘请、国际合作研究、国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各方面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积极推进教育输出,宣传中国文化随着双方了解的不断深入,双向交流也应逐步展开,中国高校不仅要向外输出学生,还要将海外学生引进来。在合作办学的同时,积极开展学生互认交换生项目,采用合作实验、合作项目设计、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吸引海外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虽然考虑较多的是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和体系,但也不可忽视宣传我国教育优势和中国文化的机会。应加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中外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对于消除文化隔阂和误解,建立彼此间的信任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积极推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扩大我国文化影响的良好渠道。
4.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1)建立中外合作办学的协调管理机制目前,国内各高校、各类开发区甚至政府均对引进国外一流高校兴趣浓厚,或是为了提升当地或者本地区人文环境,或是为了作为提升当地科技或产业转化的孵化器。高校间、地区间相互攀比为外方提供更加右后的条件,以吸引外方到本校或本地办学,使得外方非常困惑或以此为条件提高要价,提高中方办学的成本,造成恶性市场竞争。多家高校和政府(开发区)同时争抢同一所国外知名高校落户的现象屡有发生。此类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将会对我国整体合作办学产生不良影响。建议形成有效的协调机制,对此进行规范和协调。
(2)加强政策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在合作办学过程中,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政策不配套甚至相互矛盾的问题。如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强调成本收费和办学的公益性,实际上不鼓励有利润,对合作办学的收费也有严格标准。但按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缺要求对合作的外方征收税费。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导和配套解决当前合作办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税务、人事、银行、物价和专家聘请等,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有序健康发展。
(3)改革学费定价机制,实现优质优价目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取成本收费,统一定价的原则。然而,不同专业间培养要求不同,培养的成本也不尽相同;同时,由于国外合作院校的情况也具有很大差异,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采取收费备案制度似乎比较合理。建议放宽合作办学学费定价机制,实现优质优价。
【中外合作办学对高校建设发展的思考论文】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的发展及思考论文02-06
高校青年教师激励与发展的思考的论文02-09
关于高校文秘专业教学发展的思考论文01-25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论文10-05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思考研究论文10-06
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论文10-07
试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现状与思考论文04-28
水利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考的论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