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是激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创新意识。因此,与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相比,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应随之改变,要突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改为以尊重学生个性为前提,把教育过程作为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随着教学观念的变化,教育形式、方法、手段也相应改变。但我认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还是课堂教学改革。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否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主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培植了活动的机制,营造了讨论的氛围,留够了思考的时间,给足了话语的权利。扼杀思维的“满堂灌”固然不行,肤浅作秀的“满堂问”也毫无裨益,只有课堂上让学生尽情诵读、尽心品味,尽力探究,教师相机点拨,才能收到实效。下面,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我谈谈自己的某些肤浅体会,以就教于全体同仁。
一、扬弃线性教学,开拓、创新课堂教学的新视角。
线性教学,就是指不管文本体裁、构思、切入与拓展等方面的特点,一律从文章的写作思路来讲解课文的方法。这种办法可以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文章的思路流程,各部分的段落大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写作意图。它统治了语文讲坛几十年,时至今日,也还随处可见,真可谓“经久不衰”。这一方面说明了这种方法的生命力不弱,另一方面也说明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很强。实际上这也是语文教师最好偷懒的方法。因为,长时间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早已经谙熟了这种教学模式,不管遇到什么类型的文章,都可以拿这种办法来上课,“以不变应万变”。可是,这种方法虽然有很强的实用性,却早就被学生厌弃了。如果每一天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这样教的话,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大打折扣,学生对我们课堂教学的满意率就不会高了。
正是基于以上这些思考,我在实际教学中,结合文本特点,尽可能地扬弃这种线性教学模式,寻找或创新新的教学切入点和教学视角。
例如,我在讲《我很重要》这篇课文时,没有死扣文本“我不重要——我很重要”的思路不放,而是先与学生讨论“作为个体生命,我们每一个同学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在学生对自身的生命价值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再让学生读课文第二部分(即“我很重要”的部分),然后让学生归纳作者观点,再把学生观点与作者观点对照,我们会发现:原来我们学生的某些观点连作者也没有想到。你能说“我不重要”吗?从而凸显了“我很重要”的主题,又自然而然的过度到“我不重要”的话题上。
小说《项链》是名篇,各种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在参考了大量的资料之后,我舍弃了线性教学思路,没有按照“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明真相”的情节发展过程来讲。我在组织学生熟悉了课文的基础上,首先和学生讨论“项链是假的,这个结局在前文有什么暗示?为什么精明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却没有发现?”的问题,再过度到对造成玛蒂尔德悲剧命运原因的探讨。最后,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大展神思,为玛蒂尔德写后传。
传统教学奉行“以本为本”的教育思想,极大地束缚了老师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新课程改革则提倡“以人为本”的口号,那么,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留在旧有的框架与模式中而不思改进呢?
二、打破常规,重新寻找教学的“抓手”。
一篇文章如果你不按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学,就得重新寻找教学的“抓手”,把文章的内容重新整合。整合之后,教学既有较大的涵盖面,又更加精炼简洁,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如果从线性角度来讲的话,就只能是紧扣故事情节,从“请归——求情——叙别——被遣——结誓——还家——拒媒——避婚——死别——告母——徇情——合葬”等各个情节层次来讲,这样教可以让学生对故事的发展脉络有个清楚的了解。如果从板块角度来教的话,就会分别从情节、环境、人物、语言等角度作复杂而冗长的分析。这两种教法各有其长处,却有共同的弊端,就是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难以激活探究思维,教师所用的时间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我在教这篇课文时,就重新寻找了一个新的“抓手”。那就是设计了“焦仲卿、刘兰芝命案分析会”。整篇课文设计为3课时,第一课时,“读”。读预习提示(教师提供),读课文,读注解,读相关资料(教师提供),读课后思考与练习。所有的“读”都是为“案情分析会”作准备的。第二课时,“查”。把全班同学分成九个教学行政组(即刑侦组),围绕着“焦、刘二命案”展开大调查。查死亡时间,查死亡地点,查生前身份,查平时为人,查二人性格,查社会关系,查死亡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再召开“焦、刘命案案情分析会”,由于有“读”的准备,更因为课型的新鲜,同学们在课堂上热情高涨,畅所欲言,不仅提升了探究问题的兴趣,自主探究出焦、刘命案的案由,即焦刘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也涉及并了解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形象性格,而且又在探究中激活了同学们联想与想象的能力。第三课时,“练”。“练”也是建立在“读”和“查”的基础上,但这个“练”不只是由教师向学生单方面提供一套完整的训练题,而是主要依靠学生在自读、自查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对同一类的问题作出归纳总结。如课文中有大量的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通假字、多义实词等,还有景物描写、人物对话和人物动作的理解问题。传统的做法就是老师把这些知识点直接教给学生,然后通过练习使学生强化记忆。我在教这篇课文时,不是把某一个知识点的题目交给学生,而只是提供给学生几个古今异义词,几个偏义复词,几个多义实词,还有其他几个有关课文理解的命题素材,然后让学生主要依据文本,再结合课外所学,提供给老师一套较完备、较规范,并且有详细答案的试题。这种教法尊重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地位,提升了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真正饯行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科学思想。
“抓手”可以牵引我们上到高山之顶,教学上寻找并抓住新的“抓手”,也能引领我们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新天地,从而让师生共同沐浴在新课程改革的无限风光之中。
当然,要找准新的“抓手”很不容易,须深入研究文本,广泛查找资料,并对课文进行大胆而合理的再创造。但一旦找准了新的突破口,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生机勃发,兴味盎然了。
三、巧设活动,变知识讲授为活动体验。
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让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可以说,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过去,语文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缺少生命气息。新课标指出: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交流,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勇于动口,勤于实践的习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接受文本知识,感受情感律动,进而升华思想境界。
根据新课程的这一要求,在教学中,我根据文本特点,设计了一些课堂活
动,把语文课变成演讲课、表演课、模拟课、朗读比赛课或辩论课等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例如,我在教《雷雨》一课时,就设计、开展了多个活动,使学生尽可能地多参与到课堂中,与文本进行更多的亲密接触。
首先,在安排学生对文本作充分的预习后,我组织学生观看《雷雨》的电影片段和话剧表演片段,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理解,写作影视评论,表达出他们对《雷雨》的情节结构、人物对话、人物个性以及舞台说明等方面的理解和看法。
第二、组织同学表演课本剧。《雷雨》的角色不多,但要求却很高,特别是周朴园、鲁侍萍这两个人物。要演好这两个人物,就必须充分熟悉教材,了解人物身世,把握人物个性。因此,在选择这两个演员的时候,我又组织同学进行了一次民主选举。晚上则组织所有参演的同学到文学社办公室进行培训。同学们热情很高,积极参与,并自备了一些简陋的道具。在课堂表演时,他们表达准确,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和好评。
第三、为了让同学们对周朴园这个人物有清楚、深刻的认识,我又安排、组织同学们围绕“周朴园到底爱不爱鲁侍萍?”的主题进行了一场辩论。我把全班同学分为三个组:一组为正方,认为周朴园爱鲁侍萍;一组为反方,认为周朴园不爱鲁侍萍;正方与反方各派五个代表参赛。另一组为裁判,我则自任为裁判长。辩论前,同学们反复商量,自主探究,到处搜集资料,有的同学把语文周报上有利于自己观点的文章看了又看,读了又读;有的同学则跑到读书馆或阅览室寻求帮助;还有一些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浏览网页,搜寻有关信息。辩论中,同学们你争我夺,唇枪舌剑,从文本辩到历史,从历史又辩到现实,最后干脆从现实落到辩论的双方,提出了诸如“假如你是周朴园,你能说你不曾爱过鲁侍萍吗?”的可笑问题。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我给了正方第一名,也给了反方第一名,然后告诉同学们:把正方的观点加上反方的观点,就是正确的答案;周朴园对待鲁侍萍的感情原本就是一个既爱又怕的矛盾统一体。
正是有了这些语文活动的开展,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改变了过去死气沉沉的面貌,而让它有了些许的生气。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探究,自主地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还接受到了情感的熏陶与心智的历练。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改革。如何创新课堂教学,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以上仅是本人的一些粗浅尝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论文】相关文章:
教师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稿06-27
在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07-29
在团代会上的讲话10-14
“红盾护农行动”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07-23
领导在科技会上的讲话07-28
在教务会上的讲话09-08
在开学教学工作会上的讲话稿02-21
在招商恳谈会上的讲话01-19
月考总结会上的讲话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