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学生中一直存在着爱好体育活动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大概与沉闷、单调的体育教学有关。新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要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健康的乐趣,新课程标准的变化给了我新的启迪: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痛快地玩,而且玩中有学,这将是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体育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较强,师生共同活动,教与练的密切配合贯穿于整个课堂。体育课中如果有一个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兴趣,精神振奋。这对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显得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呢?
一、努力创设好的情感“环境”
“教人未见意趣,必不可学。”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无趣教学易使学生情绪低落,鼓不起练习的劲头,影响教学效果。但教师如能加强它的趣味性和科学性,就能消除学生听而生畏和感到枯燥无味的情绪。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注意通过不同的教法和练习手段,把“无趣”教材变为“有趣”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课堂上还可以在班级间进行单项比赛,在课内的单元小结中展开简化规则的教学比赛,小竞赛等。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使学生在竞争中发现和完善自我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满足他们正常的表现欲望。
在六年级《立定跳远》的新授课上,为了让学生掌握立定跳远的动作,我采用了多种练习方法:分解练习、分组对比练习等。可在练习中,始终有些学生不感兴趣,有的心不在焉,有的东张西望,更有的居然玩起了自己感兴趣的.“剪刀、石头、布”的游戏。看到他们满不在乎的样子,我又急又气,可看到他们玩游戏时那快乐专注的神情,我不由自主地想,怎样才能把他们玩游戏这股劲头用到练习当中去呢?想到这儿,我灵机一动,立即整队,不但没有批评那些学生,还号召学生像他们那样,两人一组玩“石头、剪刀、布”,但不是简单地玩,而是加了一个条件,即赢了的学生,用立定跳远的动作向前一步,如此反复,谁先跳到终点为胜。这一下,学生的练习兴趣倍增。两个人一组自由结合,练习时争先恐后,没有丝毫的松懈,并且为了取胜,在往前跳时,基本做到用力蹬地向远处跳出,这比我一味口头强调,效果强出百倍。后来在练习中,我又发现,有的学生经常取胜或失败,积极性有所下降,我就规定,每做完一组练习,可以交换同伴,重新比赛,这样学生就能一直保持一种较高的练习兴趣,并坚持到底。练习几次后,我问学生:“你们玩得高兴吗?”大部分都说高兴,满头大汗也不觉得累,其中一些学生就问我输多赢少的一个原因。我便趁此机会问他们:“你们说呢?”学生都踊跃发言,有的说是“猜”的结果导致的,有的说是每一次跳得不够远造成的,我对他们的发言做了小结,“猜”的结果是导致输多赢少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有的同学动作不到位,每次跳得不够远。接着他们就迫不及待地问我怎样才能动作到位跳得远呢?我顺势引导他们:老师做示范,你们看怎样做是对的。于是,我做了几次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看完后,我让学生回答怎样做动作才是对的?学生有的说要蹬地有力,有的说要跳起来,有的说打开身体收腿,等等,我高兴极了,表扬了他们,希望在练习时要用力蹬地、收腹向远处跳出,并告诉他们要想跳得更远,还必须增强腿部和腰腹力量的训练,可以多做些跳跃和垫上腰腹练习。他们又追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做这些练习呢?”这样学生的情趣、情感充分调动起来了,将过去机械被动的学转化为主动积极的学。
二、老师的表率作用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及至教师的着装无一不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对待每一节课,要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课堂的关心和对学生的爱心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炽热的情感。如教授队列课,教师不但要求衣着整洁,而且必须口令清楚,声音宏亮,动作和气质富有军人风度。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养成良好的作风,集会、整队做到快、静、齐。相反,教师外表不严肃,松懈拖沓,精神不振作,学生受其感染。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
三、尊重、爱护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已逐渐懂得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需要一定的情感。批评表扬,教师要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在课堂上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气候、季节、天气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锻炼及对“三基”掌握的有利因素;课堂运动负荷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如队列站队的背风、背阳光直射,课的节奏和气氛的掌握和控制;在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或对违纪学生的处理上,对男生或女生,对性格开朗或内向寡言的学生则要特别注意批评的环境和处理的方法。课后要冷静反思:课堂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课内对学生的表扬是否使学生受到鼓舞?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使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
四、对差生要持积极态度
在体育课中,对全体学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做到不偏爱、不歧视、不袒护、不冷落。一些学习差的调皮学生,因平常受的批评多,表扬少,会形成自我保护的逆反心理。我们体育教师则应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他们好动,往往思想放得快、动作协调,对体育项目中的技术动作掌握较快,而且较好。由于体育教学有其更直接、更集中激发顽强拼搏精神和培养集体主义品质的积极效应,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给学生创造表现自己聪明才智而一展风采的机会,培养他们成为运动员,多给集体献一份力量而顽强拼搏的荣誉感;培养他们成为体育尖子,做示范、做裁判,协助教师参与保护、帮助教师借收体育器材的责任感,再把这种逐步形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转到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上,从而达到互相促进。
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水平是新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新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能否战胜胆怯、自卑,充满自信地进行体育学习与练习;能否敢于和善于克服各种主观、客观的困难与障碍,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学习与练习;能否善于运用体育活动等手段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表现在能否理解与尊重其他同学和老师,并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努力承担在小组学习与练习中的责任,如为小组的取胜全力以赴;能否遵守规则、尊重裁判;能否不计胜负,赞扬对手;能否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不埋怨他人;能否与他人很好地交换意见等。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针对学生所表现出种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加以关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总之,只有在体育课中以情换情,以情育情,寓情于教,形成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才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人的过程,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