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教学中基础协调能力的培养论文

2021-07-04 论文

  一、钢琴弹奏的认知过程及教学目的

  钢琴的弹奏包含这三个过程:识别五线谱并对应实际键盘位置;控制每个音符在正确的拍点奏出足够时值;将双手有效的组合完成图像到声音转化。这三个过程分别对应的是眼、耳、脑的作用也就是视觉、听觉和脑的控制,在弹奏训练中,这三个阶段得到反复的强化,最终使得眼、耳、脑的配合在短时间达到高效。钢琴学习的这三个过程是由易到难的,首先,识别五线谱对应键盘的过程实际可触,是对号入座的,就算是孩童经过学习解决这一问题也并非难事,其次是对节拍与音符时值的理解,相比之下就稍显抽象了,声音的长度是不可触摸的,好在有时间这个量化单位,能够让我们在听觉世界里感受到声音的长度并把不同的音符定义下准确的长度,再次,脑的配合在整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高级,在视觉、听觉作用向脑发出指令后转变为肢体动作的整合,从而表达出正确的并带有自我认知的声音。钢琴教学的初级目的就是要把钢琴弹奏的这三个过程由理论变为给学习者自身的能力,相比之下,三个阶段的训练以第三个过程最为艰难,它几乎伴随了整个习琴的过程。我们知道,音乐是由七个基本音级以无数种组合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这就意味着有多少种组合方式,我们的双手就得重新“适应”一次,这样的能力显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阶段性、针对性的训练来达到。那么,先撇开弹奏的其他应具备的条件,就双手弹奏的配合正确与否这一点来看,我姑且就把这样的能力称之为钢琴弹奏的协调能力。

  二、基础协调能力的培养

  基础协调能力的'培养就是协调能力的初步训练,钢琴弹奏的基础协调能力可以从横向和纵向来看,横向的包括:双手同向运动、反向运动。纵向的包括:双手同时落键、同时抬起和双手的不同时运动。由于我们身体的构造是对称的,比如我们的双手,五指排列对称,当双手往在键盘同一个方向运动时,用的指法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的音阶会标注左右手不同的指法来实现横向的跑动。反向运动时,手指的顺序一致了音符却是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走去,身体构造的对称对我们的实际操作造成了很多的“不便”,通过训练这种“不便”而把这个过程变得顺其自然,就是协调能力的养成。相比之下,纵向运动的训练则更加艰深,双手的同时运动是好办的,因为我们生活中更习惯于双手同时做一件事,难就难在要双手不同时运动,这其中就包含了比双手同时运动多得多的组合可能,也是基础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打个简单的比方,双手的不同时运动就好像我们双手各拿一支笔,同时画圆画方,这是违背我们的习惯的,而协调性的培养就是要打破约定俗成的习惯,把不可能为之的做到可能乃至自然而然。在钢琴基础教学中,协调性的意识应尽早的告知学习者,诚然,从双手接触的钢琴的最初一刻这样的协调性已经伴随其中了,哪怕是最简单曲谱,也会有双手的不同时运动,这时的协调性由于程度简单,弹奏起来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没有太多的“违背”我们日常的习惯,所以关于双手配合的好坏我们并没有能感受到太多。随着程度的加深,强调协调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钢琴的教学一般来说是由断奏作为基础,再学习连奏,但很多学生进入连奏的学习后都会认为是所弹奏的练习连奏与断奏的随意结合,事实并非如此,进入连奏的学习以后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连奏就是“不能再轻易断了”,至少需要以乐句为单位尽可能保持连奏,除非标注有需要断奏的记号,如跳音、顿音等,有时尽管乐句内没有断奏记号也没有长连线时,也应保持连奏,除非遇到同音反复不得不断开弹奏。

  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我认识到很多学生对弹奏协调的认知是不知不觉的,诚然,到达目的地的途径有很多种,但我认为,及早的让学生意识到弹奏绝不仅仅是指声音发出的一瞬间,更多的是准备工作,比如,声音应该以怎么样的方式发出,两个声音的空隙间我们双手的运动并不是静止的,相反会非常的有规则,这些都是基础协调能力形成的点点滴滴,在初级阶段这样清晰的判断的非常需要的,甚至会影响之后对于弹奏中节奏节拍,速度,力度的感知和控制。所以因当将这个过程指引为有知觉的过程,放大到整体的音乐的审美体验来说,所有的情感的刺激都是来源于这些细小的提示,而教师有责任将细微的体验融入与整个教学中,告知学生哪怕是最简单的认音练习,都有不应该简单的看待的部分。

【钢琴教学中基础协调能力的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钢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论文07-30

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论文01-19

浅谈钢琴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演奏能力论文12-05

钢琴教学对钢琴表演能力培养分析论文11-11

钢琴教学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论文11-21

高师钢琴教学能力塑造及培养论文08-29

专业钢琴教学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研究论文08-28

浅谈生字教学中的能力培养论文12-02

数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