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民营高校属于三本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相较于其他本科院校次之,作为民营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必须做好教材、教师、教法等多方面的协调、改进工作,才能真正的推动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民营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本文通过总结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经验和改革实践,探讨新型教学方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和培养优秀的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论文关键词】民营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
民办高校要健康发展,并在高校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除了要抓好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语文课主要就是为普通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表达能力,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综合文化素质,增强他们走向未来的信心。大学语文课承担着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任。
在王琴《民营高校学生人文索质状况调查报告》一文中指出,民营高校学生语文基础一般,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不浓,语文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太高,以致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只能作为一个点缀,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的《大学语文》授课过程中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尝试。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应用最广泛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编写的《大学语文》。我们选用的就是此教材。
首先是选课。从精讲课文的选择上来看,这本教材有六十篇课文而作为公共必修课,一般只有60课时,那么最多只能选择30—40篇课文精讲。传统的方法是,教研室研究决定选择哪些课文。一般来说著名的作家作品都要选择,兼顾诗歌、散文、小说、中国、外国等等。这样,主导权就在几个老师手上。第一学期的教学就是按照这种方法选择了20篇课文,学生被动接受。在第二学期的教学中,第一节课叫《我的课堂我做主》。由学生分组来进行课文的选择。第二学期课文以现代白话文呈现,语言理解较容易,教学的核心仍着眼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自由组合成团队。人数3—10人,选出队长1名,具体负责团队的活动,取一个队名,便于大家的合作。组成团队之后,每队选择5篇以上最期望本学期精讲的课文,并说明选择的理由,各组讨论,由队长汇报讨论结果,并形成书面材料上交。这样做的目的是,探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每组本学期至少准备一篇课文的讲解,由组内成员共同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完成计划目标。
通过选课我们发现学生所选出的课文和我们教研室选出的课文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重合的,还有一些我们没有选的课文学生也选了。最典型的一篇课文是龙应台的《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这是龙应台先生写于1984年的一篇文章,虽是针对台湾社会现实的问题而发,但实际上是面对整个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生活、观念、习俗等所做的反省式的审视。在讲课的过程中才发现学生的能量确实不容小觑,他们查找的资料十分丰富,抨击现实社会正义凛然,不断的反省我们所处的社会现状,作为老师,也是受益匪浅。通过这篇课文,我们更加能够直面现实,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第二是讲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查找资料,备课,上课的时候无非是背景、内容、艺术特色。从本质上脱离不了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方式。学生组队之后,每组只准备自己选择的五篇课文,有兴趣当然就会通力合作,认真去查找资料。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学生对课文进行讲解,练胆量也练口才。口头表达能力需要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牢靠的记忆,不怯场的胆量。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口语训练几乎被中学语文教学所遗弃,造成学生不敢说、不善说的口语表达现状。而在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在当今信息经济的时代,口头表达能力,它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必须把口语训练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内容来买施。
让学生讲课的方法,既克服了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弊端,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它完全是以学生为主,学生自己动手查资料,训练了文件检索的能力;因时间关系每次只限几名学生上台,形成了竞争的局面;因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力;而由于要求脱稿讲课,又强化了自己的记忆力,凡是查找过资料,尤其是上台做过发言的同学,对所讲内容记忆特别牢靠,掌握的知识面亦很广;最终,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既训练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又练就了胆量,增强了自信心。
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因为学生做了充分的准备,也作了演讲,在后来的教师总结补充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必须讲学生所未讲,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这样的方法就把重结果的学习变为重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了,学生既要动手查资料,还要动口、动脑,提高了自己的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
我们还发现学生在准备的时候,百分之九十都会制作课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幻灯片放映。这个难度就更大,但是学生的兴趣更大,在得到老师的肯定之后,越做越好,对他们以后从事相关工作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以学生的积极活动为主,教师仅仅是一个导演,是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前提进行的实实在在的训练。一学期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学生在阅读思考、写作、口头表达诸方面能力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人。要改变民营高校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看法就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才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钥匙。有了兴趣才会真正体味其中的内涵。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不少问题是应该注意的。比如,让学生讲课的方式,学生开始觉得新鲜,后来就有些乏味,怎样始终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待于再探讨。对于民营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仍将不断的探索,以期培养出有着深厚人文内涵的高素质的人才。
【浅谈民营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高校声乐课教学改革论文11-15
浅谈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的论文06-27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01-09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论文推荐05-31
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思考论文10-14
高校钢琴教学改革及实践论文八篇08-30
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11-09
浅谈高校钢琴教学论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