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呈现六大变化趋势: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降低,在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工资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经济地位相衬降低;获得“好工作”的机会趋于减少,“高学历低用”者比例增大;找寻工作的时间延长,“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并存;在“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增强的同时,在就业市场上的诚信度可能下降;供需双方趋于理性,复合型人才走俏。
关健词:中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变化趋势
所谓大学生就业市场就是指大学毕业生供求双方在劳动使用权的转让与受让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这种转让与受让是完全自愿的一种交换活动反映了以劳动交换合约为基础的大学毕业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它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呈现以下六大趋势:
一、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降低。在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其主要依据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该理论将整个劳动力市场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主劳动力市场(themaryseg—ment)和次劳动力市场(thesecondarysegment)。在主劳动力市场。工作稳定、收入高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好个人升迁发展的机会多;而在次劳动力市场。则是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且工作不稳定。劳动力市场分割。造成劳动者在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这是因为:一方面。尽管在次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对工作满意度低。归属感弱。工作变换次数多。但他们很难直接进入主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尽管主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者可以较容易地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但由于在两个劳动力市场所得利益的差距。且一旦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便难以再返回主劳动力市场。于是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者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在次劳动力市场就业。根据这种理论。普通高校连年扩招。在使劳动者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的同时。也导致了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就业机会的减少加之毕业生不愿意到次劳动力市场就业加速了毕业生在主劳动力市场失业率的上升。近6年中国大学生的就业率统计结果预示着这一趋势。
二、应届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经济地位相对降低
其基本依据是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该规律表明:由于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劳动力进入市场后。供需双方劳动使用权的转让过程,也就是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这种配置是通过价格引导而自发实现的。劳动者在向社会提供劳动的同时从社会得到相应的报酬由于工资是所有报酬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内容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力市场的价格就是劳动力供需双方在劳动力买卖过程中所获得或支付的工资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价格就是劳动力供求量相等时的工资率。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这种价值规律来引导调节、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逐步达到劳动力供求的相对均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由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所决定;反之。其价格又与劳动力供求紧密相联。一般情况下(不包括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果供大于求由于较易找到所需劳动力。工资趋于下降;工资的下降。又会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供给减少。需求增加。而供不应求时。由于劳动力的短缺。工资趋于上升。工资的上升。又会使得需求减少。供给增加。一直到供求关系趋于平衡时。价格相对均衡。这种运动才会逐渐停止。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也正是在这一供求与价格的变动中实现的。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即:价格趋向于劳动力供求双方能够提供到市场上的数量相等。均衡价格决定于劳动力供求双方在市场上的均衡数量。价格上升。引起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超过均衡点。亦会引起供给的相对减少。价格下降。引起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当供给不变时。需求大于供给。引起价格上升需求小于供给。引起价格下降。当需求不变时供给大于需求。引起价格下降;供给小于需求。引起价格上升。劳动力市场正是遵循这一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利用价格信号及工资率的引导。通过社会大量的劳动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使劳动力资源在各种用途及各个部门、企业之间进行配置并使这种配置尽可能地达到优化。这也正是价值规律在劳动力市场运行中最显著的作用之一。
利用上述规律。假设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工资是可以上下波动的。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资随劳动力市场上该种劳动力供求关系而变化。我们将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归为两大类:受过高等教育者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者。根据该规律便会有以下推论;如果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增加。供给较之以往更加充分毕业生的工资水平总体上就会下降。然而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与多数国家的历史和现实一样高等教育毕业生比其他层次教育毕业生具有相对低的失业率相对高的工资收入以及获得高社会地位的更大可能性。
三、应届毕业生获得’‘好工作”的机会趋于减少。“高学历低用”者比例增大
其主要依据是筛选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存在两支队伍:一支为工作队伍(JobQueue),另一支为求职者队伍(PersonQueue)。在工作队伍中,每一项工作都对劳动者的技能有所要求。位置越靠前,对劳动者的要求越高相应地付与他们的工资收入也越高。在求职者队伍中,学历层次越高,所在位置越靠前,获得靠前位置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大。按照该理论,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其毕业生数量增加,将使高中毕业生以及其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的相对位置后移,其结果是使这些人的工资水平下降甚至失业。由于受教育水平是决定劳动者在求职者队伍中相对位置的主要依据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资教育,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者为了在求职者队伍中获得更有利的位置,也会继续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从而使从事各项工作的人员其受教育水平都不断上升于是便有可能出现“过度教育“和文凭病”等现象。
四、应届毕业生找寻工作的时间延长。“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并存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失业分为三种:总量失业、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其中的摩擦性失业很多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且多数是求职者为获得合意职业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模型假设:
1、劳动力市场上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劳动者为了获得报酬满意的工作必须不断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
2、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工作所花费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获得一份报酬高的职业。
3、劳动者不在岗位的寻找工作比在岗工作的同时寻找另一份工作更有效率。
4、获取有关报酬和工作岗位的信息是要花费成本的。根据上述假设失业对大学生而言就成为一种必要的’‘投资“。现实中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找职业的大学生并不是为工资水平不断上升而延长他的搜寻时间更多的情况是他一开始就有一个起码的工资。,L理价位’‘(即期望值)当用人单位提出的报酬低于这一价位时他宁愿失业继续寻找工作并在搜寻过程中随时调整自己的心理价位。应届大学毕业生由于对社会了解不多寻找理想职业的期望值往往较高因此”摩擦性失业’‘人数有增无减。尽管这种’‘自愿失业”从理论上来讲是求职者根据其报酬期望与搜寻职业成本进行核算的个人选择和个人行为是短时间的、不危及其生计的但如果这种”摩擦性失业’‘增长太快也会增大社会的不稳定性,仍然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结构性失业的势头开始出现有报道警示: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正是这种结构性失业的生动写照。
五、在应届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增强的同时,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诚信度可能下降
中国风“网2003年11月12日载文《“先就业后择业”观念弊端显现》指出,近日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在用人单位的”成活率“只有10%o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了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
当然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和择业难度加之应届毕业生对社会了解甚少很难一次性地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况且他们在求学期间已经付出不菲的经济代价无论如何也没有理由再拖累家庭和父母,需要尽快落实工作单位这些客观因素让他们无暇考虑岗位是否真正适合自己、自己能在某个岗位上服务多久。同时高校为了追求就业率这块“金字招牌”也为学生的“饥不择食“推波助澜。其结果是不少学生在并不清楚单位究竟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情况下,只好无奈地“先进去再说‘’。上述主客观方面的因素致使应届大学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的意识增强。临时就业者比例有增长的势头。
先就业、再择业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文同时提醒:“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形象。不少应届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为跳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它必然使用人单位感到伤心和失落,产生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感觉,甚至会逼迫他们采用更加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手段以约束求职者。事实上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决不是好兆头。一旦形成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和应届大学毕业生之间“麻秆打狼—两头怕”,不仅影响高等学校和大学生的长远利益,也影响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六、供需双方趋于理性。复合型人才
近年职业中介机构加大了对用人单位的指导,取得了明显成效。表现在单位招聘人员日趋理性和务实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招聘。求职者的心态也日趋成熟,许多人在择业时一改被动应考的形象反过来“考”招聘者通过各种途径观察、审视招聘单位提出形形色色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目前人力资本市场招聘的职位越来越市场化,表现为职业分类越来越细并且不断有新的职业和岗位出现,市场需求对求职者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应聘人员不仅需掌握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还应掌握最新科技最新管理理论了解市场行情、具备公关和管理能力、精通计算机操作这种复合型人才需求走势看涨。例如企业招聘财务总监“相当于原来的总会计师要求既懂财务又懂管理。此外精通计算机如今要具备综合开发能力,例如,网络编辑是目前较为热门的职业应聘者除熟练掌握Firework等软件操作外,还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
一般来讲掌握一门外语懂计算机操作同时又有一门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如鱼得水。懂技术、善管理、了解国际市场运作规律的人才最受欢迎。一句话复合型人才越来越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