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平台培养模式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改革创新之路。以这种新的培养模式为基础,将全程就业指导体系融入各个平台。提出了每个平台就业指导的目标和主要内容,进一步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 平台培养模式 高校 就业 指导
大学生毕业就业已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就业指导越来越引起各类高校的重视,并且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平台培养模式是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人生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 平台式培养模式与全程就业指导
所谓平台培养模式,就是依据“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把大学的学习内容和技能,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为四个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平台、专业提高和实践平台。每个平台学生都要有明确的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达到每个阶段的目标和素质要求。
这一培养模式在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对专门人才的要求,以及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特点。目前,我国高校中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宁波大学、温州师范学院、浙江财经学院、锦州师范学院等高校正在实施这种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北京大学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培养模式,新生入学先按照文科和理科学习基础课,然后按照专业进行分流,二年级下学期才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北京大学这种培养模式与平台培养模式大同小异。
全程就业指导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在大学四年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就业培训和指导,使学生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功底、强烈的创新意识、熟练的实践技能、广博的知识内涵、敏锐地观察视野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
全程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让大学生自始至终关注就业前景,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成才计划和就业计划。全程就业指导主要包括职业与就业政策指导、职业意识训练与指导、创业技能指导、就业技能指导四方面内容。
全程就业指导符合现代大学教育的基本理念,它不仅仅局限在特定的专业之上,更符合“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善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它与平台培养模式同样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和渐进性,每个内容都有明确的目标,逐步提升、针对性强,且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全程就业指导要与其他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纳入平台培养计划,使全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以实现,势必会极大地提高就业指导的成效,充分体现大学的教育职能。
2 在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
2.1 第一平台:公共基础平台与职业就业政策指导
主要是在大学新生入校第一年按照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培养,所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大学英语类、计算机类、两课类、汉语与写作类、高等数学类、公共体育类等课程。这些课程并不为某一个特定的专业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宽广扎实的基础,学生的课程学习要求有很强的包容性,为学生跨学科选修攻读双学位、主辅修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方便,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公共基础平台中开展就业指导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职业和就业政策,更新就业观念,理解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入制度,增强提高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主要内容有:了解就业形势、方针和政策;了解社会职业基本状况和新职业、热门职业等有关信息;了解优秀毕业生的从业状况;了解就业市场发展趋势、市场用工需求信息和工资价位信息;了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了解若干种社会职业和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的特征及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
2.2 第二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与职业意识训练和指导
主要是学生根据本人意愿、专业爱好、就业方向等因素,自主选择自己的专业后组织进行的。主要开设各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主干课程和部分跨学科课程,包容了本学科多个专业和专业方向。其一拓宽了专业口径,培养目标实现了“宽口径”,并且体现了文理渗透和工管交叉;其二有效的延缓学生对专业的依赖,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需求动态和市场就业信息,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真正体现按需培养的.原则。
这一平台开设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工作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养成尽职尽责、尊规守矩、重质量重信誉、优质服务的工作作风和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主要内容有:工作责任感对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工作责任感训练;建立严格工作规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严谨的规范意识训练;质量意识与质量保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质量意识训练;优质服务的内涵和作用;服务意识训练;沟通的形势和内容及如何增强沟通能力;沟通技巧训练;如何强化团队精神,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训练。
2.3 第三平台:专业平台与创业技能指导
专业平台包括专业选修模块和辅修模块,这是学生入学以后的又一次自主选择的机会,每个专业都有数个模块供学生选择。这样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尽量避开了教育滞后性的弱点,体现了知识的高度细化及社会对人才专门的知识要求,满足了人才的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目标更贴近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这一平台中开设就业指导的目标是:了解个人创业条件特征、掌握创业条件分析方法,树立理财意识,掌握基本的财务管理方法,掌握个人创业的步骤,提高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主要内容:个人创业素质评估;个人创业条件及个人创业可行性分析;预算的基本常识和准备;预测企业启动资金;小额贷款的政策和程序;制订利润计划;撰写现金流量表;创业的步骤、流程;撰写个人创业计划书。
2.4 第四平台:专业提高和实践平台与就业技能指导
在专业提高和实践平台中,主要安排使学生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与深入产学研基地,在实践的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教学内容。这个阶段,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地在较大范围内实施多层次、多规格的因材施教,培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多种类型的人才,使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有机的结合,造就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在大学即将毕业的这一平台中,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完善个人职业形象,掌握面试基本技能,了解求职面试全过程及求职的途径,了解劳动关系法规,增强依法保护自身劳动权益的意识,提高大学生竞争就业的意识和能力。主要内容:了解基本的职业礼仪规范和职业形象设计;掌握撰写简历和自荐信的内容、形式和技巧;了解面试的基本程序和要求;掌握面试行为的控制和基本技巧;面试的典型问题分析及解答;体验求职的各种常见途径;求职障碍分析及解决对策;制定自己的求职策略和求职计划;了解劳动关系的有关政策和个人劳动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了解常见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
3 全程就业指导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直面就业压力,树立就业信心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2002年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为280万;到2005年达到340万人。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越来越突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现状,必须引导大学生理智地审视就业市场,客观的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认识到我国高、精、尖人才奇缺和中西部基层单位急需人才的基本国情。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勇于到艰苦的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等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人生梦想,促使大学生自觉地将未来的就业压力转化为在校的期间的学习动力。这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以人为本,服务于人的具体体现。
3.2 全员动员,全员参与
“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高校要实现就业指导的全员化。高校要通过动员,使全体教师都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来。要让全体教师到认识到就业指导教学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对于学生职业生涯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认识到只有学校全员参与,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每一位教师都要积极投入,研究如何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育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结合授课计划,联系就业实际,联系未来市场需求,自行设计与就业的教学联结点,结合实际教学,真正促进学生全面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3.3 注重实践训练,增强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课是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充分接触社会和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能力,才能了解国情,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切实增强自身就业能力。通过实习、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就业形势。从用人单位的录用标准中找出自身差距,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和发展与自己理想职业相适应的能力,形成社会要求与自我目标的协调互动。通过实践,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基层意识、吃苦意识,提高耐挫能力。
3.4 建立就业档案,实现个性化就业援助
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建立学生就业档案,学校制定统一的就业档案管理制度,既方便指导教师随时调整补充,又便于管理,以防丢失。档案的建立为就业指导提供依据,分类指导,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区别对待,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援助,更有利于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找准人与职业的最佳结合点。提高了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贺轶文.毕业生就业援助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2005(5)
2 高红星.高校文理平台分流工作的思考和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
3 黄娟.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探析[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5)
4 黄昌建.高校全程就业指导模式构建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
5 曹屯裕.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