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概念图优化科学复习方法教育论文

2021-07-03 论文

  摘 要:现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非常好地支持概念图的教学。把概念图应用到教学上,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概念图能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关键词:概念图 构建 思维 效益

  九年级学生面对毕业学业考试,要完成7~9年级共6册科学教材中考试纲要内容的复习,任务相当艰巨。如何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搞好复习是摆在每位九年级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笔者作为一名九年级一线科学教师当然也责无旁贷,在笔者尝试的多种方法中,用概念图法优化科学复习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下面就用“概念图”法优化科学复习方法谈一些初浅的体会。

  一、构建概念图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步:确定一个复习的主题,列出相关概念。

  例如,在复习“生态系统”这个课题时,涉及到下面的这些概念——“生态系统、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食物网、动物、植物、细菌、真菌、有机物、阳光、空气、水”等。这些概念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显得很凌乱、很琐碎,可先让学生把这些概念写在纸上,也可以把概念写在卡片上便于移动,对构成概念图很有帮助。

  第二步:确定关键概念和概念等级,把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的概念放在图的顶端、最前端或关键位置。在上述例子中,把“生态系统”概念置于顶端。若有时要确定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的概念比较困难时,可以注意一下概念的背景,或了解概念出现的顺序,来认定概念的等级。

  第三步:初步拟定概念图的纵向分层和横向分支。在上述例子中,把“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置于“生态系统”的`下一级,而两者之间应在同一横向的水平位置上,再逐个将“空气、水、阳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从属概念逐个放在其下,使相关概念放在合理位置,具体的事例放在最下层,从而使内容更加丰富。然后用线条把概念连接起来,概念间的连线可以是单向、双向或无方向的(见下图)。

  第四步:建立概念之间的连接,并在连线上用连接词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连接词如“是、包括、表示、需要”等。连接词要能说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使概念之间建立某种意义。此外,还要寻找概念图不同部分概念之间交叉连线的联结,并标明连接线。例如:“分解者”还可与“非生物因素”连线,使学生联想到“分解者”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等。这样当许多相互联系的概念捏到一起时,就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概念整体,形成了一个知识链和知识网(见图1)。

  第五步:把说明概念的具体例子写在概念旁。在动物旁边写上“昆虫、青蛙、蛇”等,在植物旁边写上“草、树”等,这样使这个概念图就更加丰富,有血有肉。并且随着学生对概念理解的深入,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

  二、实践后的反思

  1.教学内容上的局限性

  概念图与结构图、模式图、示意图、实验装置图等一样是反映知识内容的一种形式,但是概念图更侧重研究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于科学上的一些微观结构、重要的生理生化过程以及用实验的方法探索科学原理,概念图就显得爱莫能助了。

  2.教学时间上的局限性

  概念图教学需花费较长一点时间帮助学生学会使用概念图来再现他们的知识,特别是初期可能会耗时较多,表面效率较低。这部分内容的完成如果放在课外进行,势必会占据学生大量学习的时间;如果放在课内,课堂的效率又如何保证?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开展好概念图教学值得进一步去思考。

  3.学生能力培养上的局限性

  概念图往往反映了学生知识结构中的静态部分,培养的是学生对概念的分析、比较和理解能力,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不能为强化概念图教学而忽视其它重要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①高文著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

  ②裴新宁概念图及其在理科教学中的应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③白桂香教师实用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9,7。

  ④《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

【构建概念图优化科学复习方法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民族声乐科学教育理念构建论文07-19

民族声乐科学教育理念的构建论文07-19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论文04-15

科学的媒体,优化的课堂的论文02-13

构建优良学习环境优化古诗教学论文07-17

优化复习方法提高复习课效果优化复习方法提高复习课效果(教学论文)12-06

初中教育管理优化论文01-20

浅论职高数学教育的优化论文10-12

实施科学管理 构建高效课堂论文12-30